阔筋膜张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82 MB
- 文档页数:9
阔筋膜名词解释
阔筋膜是全身最厚的筋膜之一,主要位于股部,包绕股部肌肉。
它非常致密和坚硬,附着于髂前上棘、腹股沟韧带、耻骨、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等位置。
在股外侧的上部分为两层,包裹阔筋膜张肌。
它的后部与臀筋膜相连续,并附着于髂嵴外唇和骶中棘。
阔筋膜下方附着于髌骨、胫骨粗隆、胫骨髁及腓骨头等,其后部与腘筋膜相连续。
阔筋膜的纤维排列为水平、垂直和螺旋状,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
阔筋膜在股部深层发出三个肌间隔,附着于股粗线,形成三个骨筋膜鞘,分别包绕股前、后肌群及收肌群。
临床应用中,阔筋膜常被用作修补壁缺损、薄弱部位或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材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解剖学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医生。
下肢、臀部疼痛的部位在腰腿痛诊断要点腰腿痛是一类病症的总称,泛指可引起腰腿疼痛的多种伤病,由于痛是由不同损伤所引起,故痛也各有其特点和规律。
分析这些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对腰腿痛作出正确的鉴别和诊断。
一:对腰腿痛认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1)广泛使用骨质增生解释临床症状:实践中常见到,当我们用手法对腰椎病变部位整复松解后,病人症状多可立时缓解或疼痛消除,但影像学检查见增生依旧。
难道增生会一下子被消除?这些现象恰好说明疼痛并非与增生有关。
既然疼痛不是增生所引起,再将主要精力放在医治增生,消除骨刺上还有多少实际意义?(2)对坐骨神经的概念不清:对于坐骨神经痛,患者只要有下肢疼痛或抬腿受限时,就草率地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我们在对很多坐骨神经痛的病例进行复检、分析和治疗时,发现其误诊率竟达54.1%,而被误诊的病例中,与髂胫束有关者占93.9%。
二者病源的位置、症状表现、疼痛的位置及范围等均有明显差别,只要略作比较是不难鉴别的。
————因为下肢的外侧应包括大、小腿的外侧,而坐骨神经是经大腿后正中达小腿并支配小腿,而不经大腿外侧,大腿外侧的痛又如何能算到坐骨神经上去呢?大腿外侧疼痛多见的是髂胫束损伤所致。
正如前面所述对坐骨神经痛误诊率之高,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在诊断时应注意解剖关系,不要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3)习惯用风湿解释腰腿疼:有些医生既不管疼痛的位置,也不分析疼痛的特点和规律,便给患者带上风湿的“帽子”。
要知道,西医与中医所指的风湿,其概念是不一样的。
西医所指的风湿,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根本无法代表这些腰腿痛的疾患;中医所指的风湿是指由风寒冷湿等气候因素的变化所诱发的疾病。
如一些慢性损伤,劳损等虽有此特点,从中医的角度尚可称之为风湿。
但如前所述,中医对腰痛的分类也不称风湿……。
腰腿痛也远不止这些病,故不能以“风湿”掩盖之。
二:大腿不同方位疼痛的意义根据解剖的规律,对大腿不同方位的疼痛,作出判断是有据可依的,如大腿后侧疼痛的诊断:(1)大腿后侧的肌群:有靠外侧的股二头肌和靠内侧的半腱半膜肌,它们由坐骨神经支配。
作者: 李秋;周沛;宋恩旭
作者机构: 河北省体育科研所;河北医学院三院
出版物刊名: 体育科学
页码: 65-67页
主题词: 阔筋膜张肌;肌筋膜炎;中药治疗;鉴别诊断;肌肉劳损;运动创伤;坐骨神经痛;膝关节;
骨伤科;梨状肌损伤综合症
摘要: <正> 阔筋膜张肌肌肉筋膜炎在运动创伤或一般骨伤科门诊并非少见,尤以长跑、中长跑、跨栏和蛙泳运动员发病较多,迄今未得到足够重视。
有关运动创伤和骨伤科等方面的书籍及文献也很少记载。
阔筋膜张肌肌肉筋膜炎与腰背肌肉筋膜炎属同类性质的病症,有的文献也称肌纤维织炎、肌筋膜炎、肌肉风湿痛、肌肉劳损和风湿痹症等,均属同病异名。
阔筋膜张肌肌肉筋膜炎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其特点是臀部、大腿及膝关节外侧呈放射。
阔筋膜张肌的功能
阔筋膜张肌是人体肌肉系统中的重要肌肉之一,它位于股部后侧,起源于坐骨结节和髂脊骨嵴,插入于脚踝,主要功能是使大腿向臀部伸展和向外旋转。
除此之外,阔筋膜张肌还有以下的功能:
1. 支撑和稳定髋关节: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一起协同作用,可
以给髋关节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稳定性,防止髋关节脱位和损伤。
2. 改善身体姿态:阔筋膜张肌能够影响身体的姿态,它的紧张
程度会影响骨盆的位置和倾斜角度,进而影响脊柱的曲度和姿态。
如果阔筋膜张肌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骨盆后倾和脊柱前屈,从而引起腰痛和颈痛等问题。
3. 促进运动表现:阔筋膜张肌的紧张程度会影响人体的灵活性
和运动表现。
如果阔筋膜张肌松弛,人体的灵活性和运动表现会更好;反之,如果阔筋膜张肌过度紧张,人体的灵活性和运动表现会受到限制。
总之,阔筋膜张肌的功能对人体的健康和运动表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持其正常的功能状态,我们应该注重肌肉的伸展和放松,并且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使用该肌肉所引起的紧张和
疲劳。
- 1 -。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超级实用)天民针刀王莹提供臀部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对软组织引起的下肢疼,有较为明显的指导意义。
臀部肌肉较多,为探讨方便,我们可用十字座标,从中间将臀部分成4个区域,即上内、上外、下内及下外4区1臀部上内区疼痛的常见软组织损害特点为疼痛在臀上内较近垂直座标时,要注意有无臀上皮神经损伤。
此神经损伤时,其腰腿疼痛的特点是比较隐约放散的酸痛或钝痛,坐下至快达椅面时常突然出现失控无力支撑,跌坐椅上,从椅上起立时,无力直接站起,需手扶按在腿远端或膝部,俯身抬臀然后才能直起身来。
①检查可于髂嵴中点下方的髂外窝处(约髂嵴下2-5厘米处),作横向推摸,检查有无垂直向下的、约如火柴梗大小的索条状物,为臀上皮神经损伤,有的可于皮下触及,推拨之可左右摆动,有的虽可触及,但较深在脂肪层中,推之不能摆动。
二者虽深浅不同,有同样以酸胀痛为主的压痛,有此症状和体征者诊断应无疑。
②若在臀上皮神经稍下方查得约手指粗细,由内上区斜向外下,指向大转子方向的肌束,较僵硬、压痛,此为痉挛的臀中肌。
损伤的臀中肌、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损伤同是引起大腿外侧痛的主因。
阔筋膜张肌位于臀部最外侧,可于髂前上棘下方触及,损伤时,也可触及僵硬的痉挛肌束,较臀中肌略小。
③常有人将臀中肌损伤与臀上皮神经损伤相混,其实只要注意到二者各有损伤的可能性,临床上只要略加比较,鉴别并不困难。
从位置来说,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下方约2-5厘米处,而臀中肌则在臀上皮神经的下方;从纤维的方向,臀上皮神经从髂嵴缘垂直向下,而臀中肌则从内上斜向外下。
④若论纤维的大小,臀上皮神经只有火柴梗般大小,臀中肌则有指头粗细;数量上皮神经有2-3条不等,臀中肌仅有一条而已;症状影响范围也不一样,臀上皮神经放射性,隐约不定地影响到腰、臀部及大腿后侧(不过膝),而臀中肌的痉挛是髂胫束损伤的主因,其痛除臀的外上部分之外,主要是大腿的外侧,甚至到小腿外侧也有牵拉性疼痛。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超级实用)天民针刀王莹提供臀部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对软组织引起的下肢疼,有较为明显的指导意义。
臀部肌肉较多,为探讨方便,我们可用十字座标,从中间将臀部分成4个区域,即上内、上外、下内及下外4区1臀部上内区疼痛的常见软组织损害特点为疼痛在臀上内较近垂直座标时,要注意有无臀上皮神经损伤。
此神经损伤时,其腰腿疼痛的特点是比较隐约放散的酸痛或钝痛,坐下至快达椅面时常突然出现失控无力支撑,跌坐椅上,从椅上起立时,无力直接站起,需手扶按在腿远端或膝部,俯身抬臀然后才能直起身来。
①检查可于髂嵴中点下方的髂外窝处(约髂嵴下2-5厘米处),作横向推摸,检查有无垂直向下的、约如火柴梗大小的索条状物,为臀上皮神经损伤,有的可于皮下触及,推拨之可左右摆动,有的虽可触及,但较深在脂肪层中,推之不能摆动。
二者虽深浅不同,有同样以酸胀痛为主的压痛,有此症状和体征者诊断应无疑。
②若在臀上皮神经稍下方查得约手指粗细,由内上区斜向外下,指向大转子方向的肌束,较僵硬、压痛,此为痉挛的臀中肌。
损伤的臀中肌、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损伤同是引起大腿外侧痛的主因。
阔筋膜张肌位于臀部最外侧,可于髂前上棘下方触及,损伤时,也可触及僵硬的痉挛肌束,较臀中肌略小。
③常有人将臀中肌损伤与臀上皮神经损伤相混,其实只要注意到二者各有损伤的可能性,临床上只要略加比较,鉴别并不困难。
从位置来说,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下方约2-5厘米处,而臀中肌则在臀上皮神经的下方;从纤维的方向,臀上皮神经从髂嵴缘垂直向下,而臀中肌则从内上斜向外下。
④若论纤维的大小,臀上皮神经只有火柴梗般大小,臀中肌则有指头粗细;数量上皮神经有2-3条不等,臀中肌仅有一条而已;症状影响范围也不一样,臀上皮神经放射性,隐约不定地影响到腰、臀部及大腿后侧(不过膝),而臀中肌的痉挛是髂胫束损伤的主因,其痛除臀的外上部分之外,主要是大腿的外侧,甚至到小腿外侧也有牵拉性疼痛。
改良的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大转子创面陈黎明; 刘毅; 张诚; 张鲜英; 王刚【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9(028)004【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阔筋膜张肌肌皮瓣; 创面修复; 大转子创面; 岛状皮瓣【作者】陈黎明; 刘毅; 张诚; 张鲜英; 王刚【作者单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全军烧伤整形外科中心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大转子处创面修复在整形外科较为常见,多见于压疮及鳞状细胞癌(马氏溃疡)[1-2]。
因该部位为受压部位,多需皮瓣或肌皮瓣进行修复[3-5],双叶型阔肌膜张肌肌皮瓣临床上最为常见[6-7]。
但该术式供区损伤较大,组织利用率低。
2017年1月-2018年10月,应用以阔筋膜张肌为蒂的岛状皮瓣对大转子处创面进行修复,供区采用局部旋转皮瓣或菱形皮瓣进行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9例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24~72岁。
其中8例为压疮,根据刘毅等介绍的压疮临床分型[8],所有压疮均为溃疡型或混合型;1例为鳞状细胞癌。
所有创面经手术清创或扩大切除后均有关节囊外露,缺损面积为5cm×5cm~7cm×6cm。
压疮患者中5例一期手术清创,负压封闭引流5~7d后行二期手术;3例一期手术修复。
鳞状细胞癌患者扩大2cm切除,一期修复。
1.2 手术方法:以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为滋养血管,即该血管入肌点(约在髂前上棘下8cm处)为旋转点[9],该点至创面距离为阔筋膜张肌皮下组织蒂长度,皮下组织蒂宽度约3~4cm,表面设计S形切口或直线切口,以较创面面积扩大0.5~1.0cm设计皮瓣。
于皮瓣远端及两侧切开皮肤至阔筋膜张肌深面,缝线固定阔筋膜与皮瓣,防止皮瓣自阔筋膜浅层脱落,与此层向近端分离,切开皮瓣近端及蒂部皮肤至深筋膜浅层,蒂部向两侧分离,保证蒂宽约3~4cm。
自皮瓣远端向近侧分离至旋转点,形成以阔筋膜张肌为蒂的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覆盖大转子创面,皮瓣下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