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计算机说课稿ppt——马婷婷
- 格式:ppt
- 大小:803.00 KB
- 文档页数:13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下册《认识电脑》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辨认出计算机硬件的名称及其功能;2. 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3. 能够识别并使用计算机中的常见图标和程序。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硬件的介绍:显示器、键盘、鼠标等;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开关机、登录、使用鼠标等;3. 常见的计算机图标和程序:例如文字处理软件、画图软件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
可以使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电脑可以做什么?- 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计算机?2. 呈现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实物展示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名称和功能。
并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熟悉基本的操作方法。
3. 活动安排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他们互相交流并辨认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名称和功能;- 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尝试在计算机上进行简单的操作,例如打开程序、切换窗口等;- 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计算机图标和程序,让他们识别和解释其作用。
4. 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名称和功能,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较为复杂的计算机图标和程序的识别。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和活动的质量、识别计算机硬件和图标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计算机实验室或者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2课《认识计算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计算机》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以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经验,他们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学生只是会简单的操作,对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和原理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生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的识别。
2.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网络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计算机小动画,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并通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硬件设备和软件的概念。
3.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识别和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键盘、鼠标、主机等,以及软件的使用。
4.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
5.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计算机基本组成和原理的理解。
6.拓展:介绍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认识计算机》课件(增加多场景)《认识计算机》课件引言: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科技产品,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日常的办公、学习到娱乐、购物等,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
为了更好地了解计算机,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本课件将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组成、软件系统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1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全称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地进行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
1.2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和微处理器计算机时代。
1.3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计算任务。
(2)计算精度高: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3)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4)自动化程度高:计算机可以自动完成计算任务,无需人工干预。
(5)适用范围广:计算机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等。
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
2.2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2.3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用于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的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2.4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输出的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2.5其他硬件设备其他硬件设备包括硬盘、光驱、显卡、声卡等,用于扩展计算机的功能。
三、计算机的软件系统3.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调度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3.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设计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等。
3.3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如C语言、Java语言、语言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