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白葡萄酒》论文《三十六计》文化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7
酒与酒文化论文3000字两篇酒与酒文化论文3000字两篇酒与酒文化论文3000字一一葡萄酒的历史与发展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
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
在这些地区,葡萄栽培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采集野生葡萄果实阶段,野生葡萄的驯化阶毁,以及葡萄栽培随着旅行者和移民传人埃及等其它地区阶段。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 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
一些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把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从小亚细亚和埃及带到希腊的克里特岛,逐渐遍及希腊及其诸海岛。
3OO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己极为兴盛。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人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
15至16世纪,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人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
19世纪中叶,是美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大发展时期。
现在,南北美洲均有葡萄酒生产。
阿根廷、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以及墨西哥均为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
中国葡萄酒的历史与发展:◆根据文献记载,我国葡萄栽培的历史约有2000多年。
◆汉武帝建元年间,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进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
◆唐朝是我国葡萄酒酿造史上很辉煌的时期,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从宫廷走向民间。
◆葡萄酒在元代,已经有大量的产品在市场销售。
◆明朝时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药用价值。
◆清朝后期,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于1892年,投资300万两白银,在山东烟台建立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并引进国外的酿酒工艺和酿酒设备,使我国的葡萄酒生产,走上工业化大生产的道路。
◆全国解放以后,我国的葡萄酒工业得到长足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葡萄酒工业,正沐浴着春风,走向世界。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论文设计系别:中文与法律系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文中141-1姓名:赵丽娜学号:2014905011682016年6月烟台大学文经学院葡萄酒的制备[摘要]:采用红葡萄作为原料,经过粉碎,加入白糖(糖和葡萄的比例为一比五)。
置于棕色玻璃瓶中(目的是遮光)。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压榨、过滤,而后分离残渣,经过沉化得到紫红色葡萄酒。
[关键词]:葡萄发酵1、前言1.1葡萄酒的历史葡萄酒是最古老的饮料之一,约6000年前就有葡萄酒.最早酿造地可能为波斯, 即今天的伊朗。
有记载的最早的起源: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人已经知道酿造及饮用葡萄酒,从埃及传到以色列、叙利亚、小亚西亚及里海沿岸。
世界许多国家都产葡萄酒,它在许多著名产地的历史也不尽相同。
法国:公元前1600年开始,希腊将葡萄种植技术以及葡萄酒的酿制工艺出口到了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在法国南部,建立了以生产葡萄和酿制葡萄酒为主业的马赛城,这被认为是法国葡萄酒的启蒙。
法国人开始研究优良的葡萄品种,学会了用尝土壤的方法来辨别土质,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改进种植技术和藏酿技术。
大约在公元1世纪时,法国历史上最好的一款酒诞生了。
这款名为北罗讷的酒,成了当时全欧洲价格最高的酒。
德国:素有"啤酒王国"之称的德国,其葡萄酒虽然没有啤酒那么大的名声,但也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
德国种植葡萄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
那时,罗马帝国占领了日耳曼领土的一部分,就是现代德国的西南部。
罗马殖民者从意大利输入了葡萄树以及葡萄栽培和酿酒工艺。
中世纪的时候,葡萄和葡萄酒主要是由修道院和修道士发展起来的。
此后德国的葡萄酒文化同基督教有密切的关系,至今有些种植区还在主教的所有权之下或者留下了主教教区的名称。
中国:汉代――"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
据考证我国在汉代,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进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论文题目:论葡萄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字:日期:年月日论葡萄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学生:(学院·班级摘要:从建园、品种选择、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南方葡萄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多方面了解葡萄种植技术。
关键词: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无公害据了解,我国葡萄栽培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新疆等省为主,而南方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因夏季(4~6月高温多雨,花期授粉不良,容易感染真菌性病害,而成为葡萄栽培的不利地区,俗称葡萄次栽区。
,经过多年试验,成功摸索总结出一套较理想的葡萄高效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
我通过资料了解到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基本情况。
介绍如下。
1、建园选择地势开阔、向阳、近水源、无污染源、土层50cm 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土质肥沃疏松的低缓山坡地建园,并根据果园的土地条件、规模合理设计作业小区,实行“三通”并修建必要的附属设施。
大力实行和推广“三大一稀”高标准建园技术,即“大沟、大肥、大苗和稀植”。
“大沟”即开挖宽、深各0.6~0.8m的定植壕沟;“大肥”即在定植壕沟内填入足量的秸秆、堆肥、饼肥等各种有机肥,一般施秸秆(稻草、杂草等15~20kg/m3、腐熟的猪牛栏粪100~150 kg/m3、磷肥1.0~1.5kg/m3,分层填入,红壤土还要施入适量(1 500kg/hm2的石灰;“大苗”即要求栽植一级一年生自根苗木,其标准为: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要求有6根以上直径达1.5mm的侧根,成熟枝蔓长度达15~20cm,根颈直径1cm左右,具有4~6个饱满芽眼;“一稀”即密植改为稀植,行距2.5~3.0m,株距1.5~2.0m,栽1 650~2 700株/hm2。
2、品种选择选择和培育抗高温多湿环境和黑痘病的葡萄优良品种作为主导品种。
引进巨峰、香悦、京亚、京优、红富士、红罗莎丽奥、8611、藤稔、新华1号、日本早红提、青提等名优品种进行种植试验。
36计故事
36计,也称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的一套谋略体系。
它由三十六种计谋组成,每种计谋都有简短但难以理解的名称和解释。
这些计谋是在各个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大多数都发生在战争、政治和商业领域。
根据传说,这些计谋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中,随后在《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经典小说中广泛运用。
在中国文化中,36计已经成为了一种智慧、机智和灵活性的代表。
每一种计谋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技巧。
例如,“瞒天过海”的计谋指的是通过虚假信息或行动来迷惑对手,使其措手不及。
而“声东击西”的计谋则是通过制造干扰来分散对手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历史上,很多著名的领袖和谋略家都使用了36计中的一些或多个计谋。
比如,孙子就在他的书《孙子兵法》中提到了类似于36计的策略。
而在现代,36计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政治领域,成为了中国智慧的代表之一。
总之,36计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智慧和谋略,也为现代人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启示和参考。
《三十六计》读后感500字作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三十六计》读后感500字作文《三十六计》读后感500字作文《三十六计》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很多技能,它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就是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哪怕是麻烦,只要将事情巧妙的做好,这便是智慧的所在。
高中酒文化议论文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1一斟清酒应先去其粕,取其醴,千百年淀成琼酿,方能浓郁久远,入囗为辛,再而醇,香甜不止,清冽沁脾。
饮酒总在心境大起大落时。
兴了,总捧起一盅开怀畅饮;落了,便来几壶浇愁。
胸中怀有一腔豪气,将美酒灌入喉中,心境更加开阔,心情更加爽朗。
正所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文人骚客独自畅饮香醇美酒时。
酒,不过是暂时脱离了繁杂世俗的介媒。
一人饮醉,亦或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与辛酸。
侠者如酒,嫉恶如仇,一往无前,无畏无惧。
酒,代表了热情豪迈,狂放不羁的性格。
不拘小节,不屑算计,懒于争蜗角小利。
而这些,正是我这种连出门买东西,同服务员付款时都低声细语的人缺少的性情。
扭捏胆小,羊质虎皮,畏手畏脚的性格是我所想摒弃的,我也想持觞迎风,泼辣大胆一回。
一杯好茶须先折其枝,烈火易其形,沸水荡其秽,初入口为苦,再饮无味,三饮回甘,香满斗室,清人心扉。
品茶时则心境平和,波澜不惊。
独自泡上一杯清茗,看茶叶如舟,在沸水中旋转、升腾而又悄然落下,最终沉于杯底。
待揭盖,一杯清茶已成。
香气淡雅,沁人心脾,刚触舌时微觉苦,再细品后,却已回甘,风吹过,只觉唇齿留香,心静如水。
正可谓“茶乃人生,茶叶在壶中沉浮,似是人生之沉浮”。
喝茶,从淡淡的苦涩中发觉一丝甘甜,如同从平凡朴素的生活中自发乐趣,在繁花落尽时,又观纯真。
心境安然,超脱通透。
茶,代表着沉着稳重的性格,看破了人世间的虚妄,淡泊名利。
可这茶中的情怀也是我所远远不及的。
大手大脚,做事不顾后果,火急火燎的性格是我所不屑的。
我也愿如茶叶般,即使在人世间沉沉浮浮,却心中淡漠如止水。
少年饮酒,豪气任侠。
暮年饮茶,华严老僧。
这便是人生的两种态度。
36计读后感(精选24篇)36计篇1今天我读了《三十六计》这本书,我觉得很有意思。
这本书是根据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一部兵学全书,精炼地概括了中国历代智慧谋略的全部精华。
全书按照计策顺序排列,共分为六套计谋,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
每套计谋又分为六个计策,全书共三十六计。
书中还配有“用计锦囊”,用精炼的语言总结出了计谋的应用要诀。
这本书里面的计谋看似与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关联,但我细看还是能得到启发,就像我们平常学习一样,可不能“浑水摸鱼,瞒天过海”不懂装懂,这样可害了自己。
读完使我明白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需稍微开动脑筋,想办法,总能解决的。
36计读后感篇2我最近读了一部中国十大名著之一《三十六计》。
读完之后我又很大的感受。
《三十六计》是一部书写兵法和智谋的奇书,它概括了中国历代只会谋略的全部精华,共六套战略: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
每套战略有分为六个计策,共有三十六计。
我在这本书中懂得了:小小的疏忽很可能会招致失败,往事都要谨慎,要保证自己稳操胜券,经量减少损耗。
在局势即将货已经对我方有利时,要扩大胜利的战果。
我们在生活之中也要吸取支部书中的精华,为我所用,这样才能在生活之中变得更加成功,更加博学。
这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他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让人变得更加成功,更加博学。
36计读后感篇3我从历史书上读了一篇让我回味无穷的文章——《空城计》。
文章主要叙述了三国时期,卫国的大都督司马懿带领几十万精兵,向蜀国守卫的阳平大举进攻。
而这时城中的守兵却只有几十人,他们吓得一个个大惊失色,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只有诸葛亮沉着冷静,他不慌不忙的来到城楼上,弹起了琴弦,司马懿听到琴声,认为城中定有埋伏,就慌忙带兵撤退了。
诸葛亮巧妙运用了计策。
保住了全城人的性命。
这就是历史闻名的空城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千万不要手足无措,要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机智有谋,这样才能战胜敌人。
《三十六计》读书笔记范文6篇《三十六计》读书笔记范文6篇《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
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历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下面由给大家《三十六计》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些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这样一本,它就是根据中国古代丰富的斗争经历总结而成,又是中外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最为重视的智慧宝典《三十六计》。
全书分为六块,分别为:胜战计、强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弱战计、退战计,每一块都充分展现了“三十六计”中所蕴含的智慧结晶。
《三十六计》是一部堪称“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
完全可以概括我这篇,因为《三十六计》确实实确是一部耐人寻味、值得钻研的好书。
其中共有整整三十六个计策,可谓之计计精彩。
我这里就择要述之:苦肉计、连环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等等,这些都是很著名的计策,但最著名的要数最后一计,也就是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总之,由三十六计引出的故事很多,说不完,数不尽。
我看了《三十六计》之后,只想说一句话:它是一部使大家能在通俗生动的文字和精巧形象的图片中领会“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的精彩的好书!“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这是我常从电影、相声听到的一句话。
《三十六计》里面的故事有难有易,我有些词不是很懂,但觉得这些词读起来琅琅上口:金蝉脱壳、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打草惊蛇、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指桑骂槐。
细细读来,还真爱不释手呢!特别是里面的《空城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阳平,军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有少数老弱残兵留在城内,司马懿率兵15万前来攻城,此时急令蜀兵救援已经来不及了,诸葛亮临危不乱,传令大开城门,自己登上城楼顶端坐弹琴,吓走了曹兵。
这虚张声势,刚柔相济的计策因此被传为美谈,我真为诸葛亮的沉着冷静和足智多谋叫好!当然书中还有许多回味的故事,它收集了我国许多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历,可谓计计精彩。
葡萄酒网络营销论文第一篇:葡萄酒网络营销论文一、前言葡萄酒是国际酒类市场中仅次于啤酒的第二大流行饮料酒,但在我国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仅是当前世界平均消费水平的5%。
这样看来,我国的葡萄酒市场的大门尚未完全打开,甚至可以说,它现在只开了一条小缝而已。
实际上,尽管中国不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但绝对是最牢固的市。
由此可见,中国市场对于红酒而言是一块尚未被切割成功的巨大蛋糕。
对于它,我们不能坐观其成,那样的话在蛋糕切割完成后可能已经没有我们的份额,当然已不能胡乱下刀,那样,我们也许会破坏原本可以享受到的那一块(让我们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难以转变的不好印象)。
在这块蛋糕上找到合适的下刀之处,分得尽可能大的,适合我们的蛋糕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消费者热烈追捧性价比高的产品的消费心理可以成为我们营销的有力突破口。
二、中国红酒市场及竞争者分析目前,国内葡萄酒生产年产量达万吨的企业已经超过20个,而称得上葡萄酒生产巨头的企业有张裕、长城、王朝3家。
据统计,实力雄厚的3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张裕19.35%、长城16.09%、王朝15.57%。
消费者对3个品牌的熟悉程度分别为张裕73%、长城35%、王朝30%;消费者最常喝的葡萄酒品牌张裕占43%、长城占19%、王朝占15%。
其中我国驰名商标张裕葡萄酒是消费者最熟悉又最常喝的品牌。
现在,我们对于红酒的主要竞争者——张裕进行一定分析。
作为我国红酒市场的龙头,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已做了如下努力并取得一定成功:从1998年起,张裕通过一个声势巨大的全国性活动,为其找到了很多新生性消费者:这就是它近两年在全国各地举行的“中国葡萄酒文化展”。
百年张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合璧的张裕在市场开拓中越来越强调一种文化认同,即强调自己的东方个性。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葡萄酒文化展”,利用大量的图片和史实,详细介绍了中国葡萄酒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2000年张裕的营销策略中,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是:培育市场,培养消费者,且一如既往“用心良苦”。
《三十六计》中的计谋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认为是谋略智慧的集结。
这些计谋虽然诞生于战争时期,但实际上其中许多原则和策略,同样适用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三十六计》中的几个计谋,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说明它们的运用。
第一计:瞒天过海《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即为“瞒天过海”,强调了隐蔽行动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像游戏中的角色一样隐藏自己的意图,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在谈判中,若我们直接表示自己的底线,对方可能会利用这个信息来压价。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掩饰自己的底线,对方就无从下手,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谈判结果。
此外,瞒天过海也适用于工作场合。
有时候我们需要保守秘密,以便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手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第十五计:借刀杀人“借刀杀人”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意指借助他人之力达成自己的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个策略。
比如我们希望提升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有时候通过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或建议,可以赢得他人的好感和信任,从而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机会。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这个计谋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诚信和信任度,不可过度利用他人,否则可能会失去别人的支持和信任。
第二十三计:声东击西“声东击西”强调了对敌人进行误导和引导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在商业竞争中,我们可以通过发布虚假的消息来迷惑竞争对手,从而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此外,声东击西还可以应用于个人生活中。
例如,我们可以在决策或观点的沟通中,迂回一些特定的话题,以便激起对方的兴趣或能够引导他们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思考。
第三十五计:空城计《三十六计》中的“空城计”是一种保守主义的策略,通过制造一种局势以威慑敌人。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计策同样适用。
比如,在商业竞争中,我们可以通过营造一种强大的形象,让竞争对手感到自己的无敌,从而使他们望而却步。
三一文库()〔葡萄酒的参考文献〕*篇一:葡萄酒理化指标参考文献及问题的分析和评价葡萄酒理化指标参考文献[1]GBT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2]蔺红苹,邱翠婵,刘嘉玲.自酿葡萄酒的卫生指标和理化指标的检测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6月第31卷第3期[3]宋润刚路文鹏沈育杰.山葡萄新品种“左优红”果实色素及干红酒理化指标检测分析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5,6:78[4]赵建萍张军翔刘谱.不同发酵温度和浸渍时间对红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6,6:1314[5]王志东张军翔王琨李梅.不同酵母及果胶酶对红葡萄酒综合理化指标的影响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7,2[6]孙建平,潘秋红,于庆泉,段长青.葡萄酒?石稳定评判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初探中外丽萄与蔺萄酒20081:7-10[7]陆其科.高纯度酒精蒸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1[8]周薇,羊语梅,张军岷.品红—亚硫酸比色法测定酒中甲醇的方法改进[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5):6471[9]田强.酒类产品质量检验[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1[10]周建新.食品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验的质量控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7(3):42-451[11]李华,王华,袁春龙,等.葡萄酒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2]刘达雄.海珠区出售葡萄酒中甲醇的含量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93-941[13]黄亚东.杨梅酒中甲醇形成及其毒性分析[J].酿酒科技,1999(2):60-611[14]马丽辉,陈卫民.啤酒中大肠菌群检测法的探讨[J].酿酒科技,2004(4):89–901[15]彭德华.影响葡萄酒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4540-44[16]李艳崔彦志随子华葡萄酒过程中聚合单宁的变化酿酒科技2009年03期[17]ZamanM,CameronKC,DiHJ,InubushiK.Changesinminera lN,microbialbiomassandenzymeactivitiesindifferentsoildepthsafterapplicationsofdairyshedeffluentandchem icalfertilizer[J].NutrientCyclinginAgroecosystems,2 002(63):275-290对问题的分析与类比归纳1、笔者认为对于同一事物的评价如果大家的意见越一致那么评价的可信度就越高。
葡萄酒之冠——法国葡萄酒“食色,性也”,吃喝是我们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近些年来,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早已不再满足于对中国美食的追求,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开始了对西方美食的探索。
尤其是饮酒方面,葡萄酒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佳酿。
其实喝葡萄酒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如我们熟知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更重要的是,葡萄酒是在众多酒类中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一种酒精饮料。
法国——美酒之乡葡萄酒的历史悠久,但是,若问世界葡萄酒之冠,那么非法国葡萄酒莫属。
葡萄酒之于法国,一如丝绸、瓷器之于中国。
法国生产着世界上最优秀的葡萄酒,无论是波尔多的列级名庄、布根地价值连城的佳酿还是富有贵族气息的香槟,都让世人为之倾倒。
“有着法国葡萄酒的风骨”已经成为一句对葡萄酒的赞美之辞。
而这个国家的酿酒声誉表现在:全世界的酿酒商们都可以从法国葡萄酒中找到灵感和动力。
1.自然环境那么,为什么法国是美酒之乡呢?首先法国人要感谢希腊人和罗马人,是他们将葡萄枝带到法国并让有几个世纪来发展葡萄种植。
其次便是自然环境。
法国有着适合酿酒用葡萄生长的理想气候,应该归功于它所处相对于欧洲的位置和法国国内环境,使法国拥有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来酿造不同的葡萄酒。
而多种多样由于自然环境所演变形成的不同土壤也适合不同葡萄的生长。
这些因素促使法国成为了葡萄酒的“超级明星”。
2.法国葡萄酒种类首先我们得承认,葡萄酒的数量与质量之间不是等量关系,事实恰恰相反。
法国的葡萄酒产量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一般来说,每年大约产15亿加仑的酒,种类也是有上百种之多。
事实上,多样化是法国葡萄酒的准则。
法国葡萄酒分为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和玫瑰红色葡萄酒;同时也分为静止葡萄酒、有泡沫葡萄酒、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和甜葡萄酒。
法国葡萄酒高产区在世界各大名酒中法国葡萄酒占去了一大部分,当然这些优质酒绝大多数都来自法国的“列级名庄”和勃艮第“特级名庄”。
酒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1.喝酒的酒规“酒酒酒,好朋友,自古人人爱喝酒,喝完消遣又解愁。
”青海青稞种植历史悠久,是青稞酒的故乡。
在酿造青稞美酒的同时,农耕文化由来已久,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民间习俗,根深叶茂,也酿造出了许许多多酒的礼仪,鲜有流传。
家里不管有什么重大事儿,如升学提干,女儿出嫁,儿子娶媳妇,给长辈贺寿,盖房子立大门打庄廓等都要喝酒,于是酒与礼仪同在,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礼仪,“桌上无酒不成席,桌上无酒没礼仪”,好像缺了酒,该行的规程没法进行。
“酒是先行官,万事它为先”,“三杯通大道,话在杯里说”。
笔者记忆犹新,每一样大的事情上,如果没有酒,似乎就缺了什么。
如缺了就该说的话或者不该说的话儿没法说出来。
于是有了这样一句话:“草里的兔儿只有狗才能赶出来,心里的话儿只有酒才能撵出来。
”青海人的喝酒有两种情况平分秋色,一种是干喝(所谓干喝,只喝酒,没有什么下酒之菜),另一种是在重大的活动中,如婚丧嫁娶,盖房立门或家中来了尊贵的客人,炒菜煮肉,擀长面等为仪式助兴喝酒,酒在青海人生活中密不可缺,是精神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摩拳擦掌,莫此为甚。
高兴了喝,忧愁了也喝,找个朋友边喝边聊,把中心的怨气晦气全部释放出来,一醉解千愁。
家中来了客人,就要拿出酒猛喝一顿,使出浑身解数,不醉不罢休,直到将客人喝醉放翻为止。
尽管在吃的方面欠缺一点,但只要把酒拿出来让客人喝个够,就是最好的“当人”(招待贵客之意)。
人爱喝酒,有关酒上的规矩也很多。
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家庭,男人大喝特喝,我行我素。
媳妇一怒之下提出离婚,当然男人不同意,说以后少喝酒,没有事儿绝对不喝酒。
空口无凭,立字为据。
媳妇听了信以为真,回心转意,让男人写下保证书来。
男人立下这样规矩:“以后阴天下雨喝一点,人来客去喝一点,单日双日喝一点,有事没事喝一点,以此为凭,让贤媳监督”。
媳妇一看说:“什么保证书?你的保证把我气醉了!”趣味十足。
《三十六计》〔通用34篇〕《三十六计》〔通用34篇〕《三十六计》篇1今天,我看了《三十六计》。
里面共有三十六个计策。
看了这本书,我学到了好多知识。
三十六计主要分为胜战计、敌战计、攻占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瞒天过海是胜战计。
“天”是皇帝,原意是瞒着皇帝,让他平稳地渡海。
李代桃僵是敌战计,是指用小损失换大成功。
调虎离山是混战计,是指调动敌人,己方再乘虚而入,轻取成功。
关门捉贼也是混战计,是指把敌人包围一下子消灭敌人。
反客为主是并战计。
是指自己先是客人。
过了一阵就是主人了。
反间计是败战计。
是指让敌人产生矛盾,自相残杀,消灭敌人。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所写的一部兵书,这部书是他的智慧结晶。
我为祖国有着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而感到万分骄傲与自豪。
《三十六计》篇2今天我读了《三十六计》这本书,我觉得很有意思。
这本书是根据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历总结而成的一部兵学全书,精炼地概括了中国历代智慧谋略的全部精华。
全书按照计策顺序排列,共分为六套计策,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
每套计策又分为六个计策,全书共三十六计。
书中还配有“用计锦囊”,用精炼的语言总结出了计策的应用要诀。
这本书里面的计策看似与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关联,但我细看还是能得到启发,就像我们平常学习一样,可不能“浑水摸鱼,瞒天过海”不懂装懂,这样可害了自己。
读完使我明白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需略微开动脑筋,想方法,总能解决的。
《三十六计》篇3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三十六计》的书。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打仗的计策,一共分三十六计。
有空城计、调虎离山计、走为上计、苦肉计等,每一个精心筹划的计策都有一个让人难忘的故事。
其中有两个计策最让我难忘。
空城计,讲的是诸葛亮不动一兵一马,司马懿就被他吓跑了。
诸葛亮大开城门,收军旗让司马懿以为城中有埋伏,不敢进城。
调虎离山计说的是司马懿被诸葛亮耍了还丢了大本营的故事。
诸葛亮知道他的士兵假如被司马懿俘虏,司马懿就知道山谷里有粮食。
《一桶白葡萄酒》论文《三十六计》文化论文摘要:《一桶白葡萄酒》,“短短的两千五百字的故事,就其主题思想的深刻精遂,情节结构的完美无缺,逻辑发展的令人信服,写作技巧的娴熟巧妙等方面而言,任何文学家都会为之折服。
”[5](P99)小说主人公蒙特里梭工于心计,老谋深算,其利用策略步步为营,最终将仇人置于死地,完美地实施了复仇计划。
蒙特里梭运用的策略与中国古代兵法《三十六计》在谋略策划、实施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显示了中西文化在具有巨大差异的同时,也蕴涵着不谋而合的极大相似。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短篇小说家。
作为短篇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创作先行者,坡对短篇小说的写作提出了重要的创作理念,坡的作品对后来的短篇小说创作影响重大。
发表于1846年的《一桶白葡萄酒》(The Cask of Amontillado)是坡晚期的代表作。
小说情节简单:主人公蒙特里梭(Montresor)因遭福图纳托(Fortunato)冒犯与侮辱,心生怨恨,等待机会复仇。
狂欢节傍晚,他假意邀福图纳托品鉴一桶阿芒提拉多葡萄酒(Amontillado),将后者骗进地窖,先用铁链将其绑在壁龛中,随后用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层层砌砖将壁龛封死,把福图纳托闷死在其中。
《一桶白葡萄酒》是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哥特式风格、反讽修辞、道德说教、叙述者的不可靠性、被叙述者……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等角度,对这篇短篇小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和研究”[1](P54),文章拟变换视角解读文本,探讨其与《三十六计》的文化暗合。
一、《三十六计》《三十六计》又称“三十六策”,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三十六个兵法策略。
《三十六计》分为六套,分别为胜战计、攻战计、并战计、敌战计、混战计、败战计,每套又各含六计,共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每计的名称,都是人们口头常用的成语,这或许是因为,“从元、明(实际上还在元、明以前)以来,通过话本、鼓词等入曲说唱的媒介,这些成语,逐渐地在群众口头广泛流传、运用。
”[2](P85-86)尽管“三十六计”一说沿传已久,但其成书并不太久。
据说《三十六计》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时期,但该书具体的创作者与创作年代已无从考证。
二、《一桶白葡萄酒》与《三十六计》的暗合在《一桶白葡萄酒》中,主人公蒙特里梭老谋深算,为了复仇,他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在复仇过程中,其步步为营,慢慢将仇人福图纳托诱入圈套,最终复仇成功。
蒙特里梭的复仇策略,处处显现出与《三十六计》的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蒙特里梭在复仇时间的选择上,与“趁火打劫”一计不谋而合。
“趁火打劫”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五计,原文为:“敌之害大,就势取利。
刚决柔也。
”此计是指敌人的危机很大,就要乘机对其用兵获得胜利。
成语“趁火打劫”本意指趁着别人家里失火,自顾不暇的时候,进行盗、劫活动。
《一桶白葡萄酒》中,蒙特里梭将复仇时间选择在狂欢节的傍晚,而此时福图纳托已经喝得醉醺醺,思维、判断能力下降。
因为“他(福图纳托)是个值得尊敬甚至值得敬畏的人”[3](P45)。
由此可见,若在平时,福图纳托很难被蒙特里梭诱骗深入地窖,走进陷阱。
同时,在狂欢节傍晚欢乐但又混乱的氛围中,蒙特里梭将福图纳托骗走,也不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从而避免自己的罪行暴露。
蒙特里梭选择了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实施谋杀,但其家中有仆人,平时不方便下手。
而在狂欢节期间,蒙特里梭知道仆人们都想溜出去玩乐,所以他故意对仆人们说:“我要到第二天早上才能回家,……这期间谁都不许出门。
”[3](P46)可是蒙特里梭“心里知道,只要这么一说,我一转身,仆人们立刻会全部溜光。
”[3](P46)其次,蒙特里梭在设圈套的方法上,与“无中生有”一计极其相似。
“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原文为:“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指运用假象,但也不是作假到底,而是使得假象似真,真真假假,难辨真伪。
小说中,蒙特里梭对福图纳托说自己购买了一整桶阿芒提拉多酒,其实此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但蒙特里梭深知只要这么一说,必定会引起福图纳托的兴趣。
果然,福图纳托说:“阿芒提拉多葡萄酒?一大桶?不可能!尤其在狂欢节期间!”[3](P45)而此时,蒙特里梭话锋一转:“我也怀疑,……我真傻,竟然没征求你的意見,就按阿芒提拉多酒的价格给了钱。
当时我没有找到你,而我又担心错过一笔生意。
”[3](P45)现在由于心存疑惑,所以想找人鉴酒。
尽管这一桶阿芒提拉多酒是“无”,但蒙特里梭却能引发福图纳托的好奇,触发其虚荣,能够让福图纳托信以为真,以为真有一桶葡萄酒存放在蒙特里梭家的地窖里,从而心甘情愿地跟随他去地窖中鉴酒。
“无中生有”一计之所以能够成功,是由于蒙特里梭能投其所好,从福图纳托的喜好下手设局。
因为在品酒方面,福图纳托自夸是行家。
“他有一个弱点——我是指福图纳托……他自诩是品酒高手。
……在鉴别名画和珠宝方面,他和他的同胞一样是假内行——但在品鉴陈年老酒上,他却是个识货的行家。
”[3](P45)随后,蒙特里梭在复仇的前期准备及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都与“笑里藏刀”一计暗合。
“笑里藏刀”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计,原文为:“信而安之,阴以图之。
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笑里藏刀”需要表面上谦卑柔顺,让对方放松警惕,暗地里使用阴谋让对方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即“刀”是藏在“笑”里,颇有几分口蜜腹剑之意。
在《一桶白葡萄酒》中,蒙特里梭对福图纳托心怀怨恨,小说开篇处就明示读者:“福图纳托对我百般伤害,我都能忍气吞声,可他一旦敢侮辱我,我就发誓要报复。
”[3](P44)尽管心怀杀机,蒙特里梭却说:“我的言行从不曾让福图纳托怀疑我对他心怀恶意。
表面上,我一如既往对他笑脸相迎,他丝毫没察觉到微笑后的杀机。
[3](P45)可见,工于心计的蒙特里梭采用了“笑里藏刀”之计。
即便在谋杀计划实施过程中,蒙特里梭依然时不时地对福图纳托进行奉承,借此来博得其信任,从而使其放松警惕。
谋杀当夜,蒙特里梭一见到福图纳托,就笑脸相迎:“亲爱的福图纳托,遇到你真好啊!你今天的气色看上去棒极了!“[3](P45)尽管蒙特里梭一心想置福图纳托于死地,但在地窖中,其依旧虚伪地对福图纳托说:”为你的长寿干杯。
”[3](P47)蒙特里梭的虚情假意,使得本已酒醉的福图纳托愈发飘飘然,对其毫无提防,丝毫没有察觉到杀机,一步一步随着蒙特里梭走入自己的“坟墓”。
然后,蒙特里梭的復仇计划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完美地运用了“欲擒故纵”的策略。
“欲擒故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六计,原文为:“逼则反兵,走则减势。
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需,有孚,光。
”由此可见,要捉住对方,要先故意放开他。
当然,“纵”的最终目的在于“擒”。
蒙特里梭正是利用“欲擒故纵”的策略将福图纳托一步一步骗入“死地”。
谋杀夜当晚,蒙特里梭“偶遇”福图纳托,说自己购买了一整桶阿芒提拉多酒,想请人帮忙品鉴。
尽管此时蒙特里梭心里巴不得福图纳托立即跟自己走,但其表面上不动声色,还故意对福图纳托说:“由于你正忙着,我准备去找卢切西。
如果有人可以品出酒的真假,那人一定是他了。
他将告诉我……”[3](P46)蒙特里梭深知只要这么一说,必定会激起福图纳托的虚荣,他肯定会跟自己走,因福图纳托一直自诩为品酒高手。
果然,福图纳托听后便急切地说:“卢切西连阿芒提拉多酒和雪利酒都分不清。
……算了吧,还是咱们走吧。
”[3](P46)此处,蒙特里梭利用“欲擒故纵”的策略,成功地使福图纳托走入圈套。
随后,在蒙特里梭骗福图纳托往地窖深处走时,其又多次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假意劝后者回头。
蒙特里梭对他说“我们还是回去吧,你的健康要紧。
……人们都牵挂你。
……我们还是回去吧,如果你病了,我担待不起啊。
”[3](P47)蒙特里梭越这么说,福图纳托越执意往地窖深处走去,结果一步一步走近陷阱。
最后,蒙特里梭采用类似“釜底抽薪”的方法,给了福图纳托“致命一击”。
“釜底抽薪”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九计,原文为:“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成语中,“釜底抽薪”是指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读者阅读《一桶白葡萄酒》的开头,就知道蒙特里梭伺机对福图纳托进行报复,同时也知道蒙特里梭的复仇念头非常偏执。
“我不仅要惩罚他,还要在惩罚他之后自己不受惩罚。
如果复仇者受到了惩罚,不能算作报仇雪恨。
同样,如果复仇者没能让作恶者知道谁在复仇,也不能算作报仇雪恨。
”[3](P45)但是,究竟怎么才算是蒙特里梭认为的真正的报仇雪恨呢?随着小说情节一步步展开,读者也渐渐明白了蒙特里梭给仇家来了个“釜底抽薪”。
蒙特里梭用链子把福图纳托绑于地窖深处的壁龛中,而后用灰泥与石块砌了一堵墙,将壁龛封闭,从而把仇人闷死。
“随着福图纳托慢慢地死去,其渴望逃生的想法也渐渐变成难以忍受的哀伤”[4](P500),蒙特里梭终于成功复仇。
他也逃脱了法律的惩罚,因地窖中的一切“五十年来一直没人动过”。
[3](P51)三、结束语《一桶白葡萄酒》,“短短的两千五百字的故事,就其主题思想的深刻精遂,情节结构的完美无缺,逻辑发展的令人信服,写作技巧的娴熟巧妙等方面而言,任何文学家都会为之折服。
”[5](P99)小说主人公蒙特里梭工于心计,老谋深算,其利用策略步步为营,最终将仇人置于死地,完美地实施了复仇计划。
蒙特里梭运用的策略与中国古代兵法《三十六计》在谋略策划、实施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显示了中西文化在具有巨大差异的同时,也蕴涵着不谋而合的极大相似。
参考文献[1]窦延龙.叙述的缝合与裂隙:《一桶白葡萄酒》无意识主体的想象图景[J].外国语言文学,2014(1).[2]无谷.三十六计(一)[J].社会科学战线,1978(2).[3]Poe,E. Allan.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ales by Edgar Allan Poe [M]. Shang Hai:Shanghai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8.[4]Quinn, A. Hobson. Edgar Allan Poe: A Critical Biography [M].New York:D. Appleton-Century Company,1941.[5]高红云.论《一桶白葡萄酒》中的不可靠叙述者[J].时代文学,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