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数字景区解决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9
智慧数字化景区建设方案智慧数字化景区建设方案随着人们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景区建设也逐渐成为各地的重点项目,建成后的景区不仅能够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成为宣传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的重要窗口。
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智慧数字化景区建设的需求也随之而来。
以下是智慧数字化景区建设的方案。
一、智慧化在景区内部,采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慧化数字化管理。
景区内部安装感应设备,在人流、车流、气温等方面进行检测和监管,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和协作,从而实现景区资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
通过大数据分析,景区内的人流、车流等数据可以被实时分析,从而调整景区路线和相关景点的开放时间,以满足不同时间段游客的需求。
同时,景区还可以通过智能语音导览、互动体验等方式,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导览服务。
二、数字化景区内部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是景区数字化化的重要部分。
管理人员可以将景点信息、门票信息、游客数据等全部数字化管理,以方便更为高效的管理。
通过互联网技术,游客可以提前在线购买门票,实现快速入园和通行。
同时,景区数字化管理也可以提高效率,管理员可以实时掌握景区内部的各项运营情况,及时调整场馆资源,以提高景区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网络化景区内部网络化也是智慧数字化景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基础的网络设施如Wi-Fi覆盖率需覆盖到景区内的最偏远地带,以便游客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服务。
同时,景区内网上商城、在线支付、在线咨询等服务,能更为方便地让游客享受到多样化服务,以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数据化景区内部的数据化管理,包括各景点设施的使用数据、游客数据等重要数据被实时收集,分析和统计,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景区还可以通过实时统计游客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数据,优化景区内的广告推送,建立个性化的用户推送服务,从而提高景区内的广告宣传效果。
旅游gis系统设计方案旅游GIS系统是一种利用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技术来实现对旅游区域进行分析、规划及交互式展示的系统。
对于旅游行业、旅游管理部门及游客个人而言,旅游GIS系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旅游GIS系统的设计方案,以便构建出更稳定、高效和实用的旅游GIS系统。
1. 总体概述设计一个旅游GIS系统,应当从整体上考虑其功能、架构和数据资源的选取。
首先,要明确系统的目标,结合实际应用需要,确定系统的核心功能和主要模块。
例如,可以设计游客端和管理端两个主要模块,分别为游客提供地理位置信息、旅游路线规划、景点介绍、在线预定等服务,同时为管理者提供地图管理、旅游资源计算、数据分析、安全机制等管理支持。
在确定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要规划系统架构,包括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前端页面的布局和交互、系统语言和框架的选择等方面。
系统架构应当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以满足系统的未来发展需要。
2. 数据选取旅游GIS系统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基础地理数据、旅游资源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
基础地理数据包括地图、交通路线、建筑物、环境等方面信息,旅游资源数据包括景区、景点、酒店、餐厅、旅游线路等信息,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的实际定位、搜索和浏览等数据。
通过选取和整合上述三部分数据,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旅游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3. GIS数据处理旅游GIS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数据导入、数据整合、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
通过数据导入,将原始数据集合置于同一基础上,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拓扑匹配和空间分析等预处理操作,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稳定性。
数据分析主要是利用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和视觉分析等技术,分析旅游业态、景区游客数量、旅游时间序列等信息,探索旅游资源的空间关系和变化趋势。
数据可视化是指将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在地图上,使得用户可以更直观和方便的了解到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征。
基于GIS的“数字景区”建设解决方案目录1建设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项目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点数据内容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总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系统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旅游景区业务办公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区售票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区安全保障监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景区项目GIS系统实施方案智慧景区GIS系统实施方案目录1. 引言 ..................................................................... ........................................................................ .. 3 1.1 目的 ..................................................................... (3)背景 ..................................................................... ............................................................ 3 1.22. 系统空间数据建设以及运行环境 ..................................................................... .......................... 4 2.1 空间数据采集建设与标准 ..................................................................... ........................ 4 2.2 1:500景区道路数据建设 ..................................................................... ......................... 7 2.3 景区三维影像库建设 ..................................................................... .. (8)景区三维地形库建设 ..................................................................... ................................ 9 2.42.5 景区三维模型库建设 ..................................................................... ................................ 9 2.6 系统运行环境 ..................................................................... (10)2.6.1 设备及分布 ..................................................................... (10)2.6.2 支撑软件 ..................................................................... . (10)2.6.3 网络环境 ..................................................................... . (10)3. 三维模型数据生产 ..................................................................... ................................................ 10 3.1 景区建模范围 ..................................................................... .......................................... 10 3.2 模型数据生产标准 ..................................................................... .................................. 12 3.3 建筑精度认定及标准 ..................................................................... (13)3.3.1 一级精度建筑 ..................................................................... .. (13)3.3.2 二级精度建筑 ..................................................................... .. (13)3.3.3 三级精度建筑 ..................................................................... ................................... 14 3.4 技术路线、作业方法和流程 ..................................................................... (14)3.4.1 模型制作 ..................................................................... . (14)3.4.2 模型贴图 ..................................................................... . (19)3.4.3 命名规则 ..................................................................... . (21)3.4.4 贴图采集总体要求 ..................................................................... (22)3.4.5 生产流程 ..................................................................... . (27)3.4.6 模型与地形匹配 ..................................................................... . (28)4. 功能 ..................................................................... ........................................................................30 4.1 景区虚拟旅游门户 ..................................................................... . (30)4.1.1 景区总体情况简介 ..................................................................... (30)4.1.2 景区服务信息查询 ..................................................................... (31)4.1.3 景区旅游线路推荐 ..................................................................... (33)4.1.4 景区浏览攻略推荐 ..................................................................... (34)4.1.5 景区交通导航 ..................................................................... .. (35)4.1.6 个性化旅游地图下载 ..................................................................... .. (36)4.1.7 数据库设计 ..................................................................... ....................................... 38 4.2 景区运维管理系统 ..................................................................... . (41)4.2.1 景区统计专题图 ..................................................................... . (41)4.2.2 景区视频监控 ..................................................................... .. (42)4.2.3 设备维护管理 ..................................................................... .. (45)4.2.4 数据库设计 ..................................................................... ....................................... 46 4.3 景区调度指挥系统 ..................................................................... . (48)4.3.1 接口对接 ..................................................................... . (48)4.3.2 数据库设计 ..................................................................... ....................................... 49 4.4 景区三维管理系统 ..................................................................... . (51)4.4.1 景区虚拟展现 ..................................................................... .. (51)4.4.2 景区三维管理 ..................................................................... .. (53)4.4.3 景区三维专题 ..................................................................... .. (55)4.4.4 数据库设计 ..................................................................... (55)5. 数据交换接口及规范 ..................................................................... ............................................ 57 5.1 数据交换接口设计 ..................................................................... .................................. 57 5.2 界面设计 ..................................................................... .................................................. 59 5.3 非功能性规范设计 ..................................................................... . (66)6. 项目总体安排 ..................................................................... .. (67)7. 项目人员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ArcGIS的景区地图导览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引言 (1)1.1编写目的 (1)1.2项目背景 (1)1.3定义 (1)1.4参考资料 (2)2.用户需求分析成果 (2)2.1系统功能需求 (2)2.2系统性能要求 (3)2.2.1数据精确度 (3)2.2.2时间特性 (3)2.2.3适应性 (3)3.GIS总体设计 (4)3.1设计目标、依据和方法 (4)3.1.1设计目标 (4)3.1.2依据 (4)3.1.3方法 (5)3.2GIS软件架构 (5)3.3GIS软、硬件配置方案 (5)3.4GIS功能模块设计 (5)3.4.1程序(模块)划分 (6)3.4.2程序(模块)层次结构关系 (7)3.5GIS接口说明 (7)3.5.1内部接口: (7)3.5.2外部接口 (8)4.空间数据库设计 (8)4.1目的、引用的法规以及遵循的标准规范 (8)4.1.1空间数据库设计的目的 (8)4.1.2空间数据设计引用的法规政策以及遵循的标准规范 (8)4.2空间数据库总体设计 (9)4.2.1空间数学基础 (9)4.2.2命名规范 (9)4.2.3编码标准 (10)4.2.4分层分幅标准 (10)4.2.5属性表的设计 (10)5用户界面设计 (12)5.1GIS用户界面 (12)5.2界面设计 (13)5.2.1系统主界面设计 (13)5.2.2景点查询模块 (13)5.2.3周围环境分析模块 (14)5.2.4精品路线查询模块 (14)5.2.5图层控制模块 (15)5.2.6最短路径分析模块 (15)5.2.7缓冲区分析模块 (16)系统总体设计报告1.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探讨如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设景区地图导览系统,为游客及时、全面、有效的获取旅游信息提供一个崭新的方式或手段。
论文亚天涯海角游览区为实例,为景区建设景区地图导航和景点展示功能的系统,提供有效的景区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等,为游客提供地图导览等服务。
基于GIS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研究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需求的不断提升,开发一个高效、实用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景区地理空间信息的高效管理和智能分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本论文以基于GIS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GIS技术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应用,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技术实现,旨在为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GIS技术;旅游景区;信息系统;地理空间信息;智能分析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ourism demand, developing an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tourism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cenic spots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s an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realize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intelligent 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al spatial information of scenic spots, providing strong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G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in the management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expounds the design ideas and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Keywords: GIS technology; tourist attractions; information system; geographical spatial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analysis一、引言旅游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基于GIS的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旅游业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是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而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技术工具,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评价和规划旅游资源。
本文将探讨基于GIS的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GIS技术进行资源评估和规划。
首先,基于GIS的旅游资源评价可以准确地分析和量化地理空间信息。
GIS能够综合各种数据,包括地形、气候、交通网络、历史遗迹等,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地图上。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以空间为基础,更全面地了解某个地域的旅游资源潜力和特点。
通过GIS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各个旅游景点的地理位置、可达性、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评估指标,为旅游资源的评价提供客观的依据。
其次,基于GIS的旅游资源评价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资源的潜在问题和矛盾。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将旅游资源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整合分析。
通过评估不同因素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挑战和冲突。
例如,某个旅游景区可能因为交通不便、环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而无法实现最佳开发利用。
通过这些评价结果,我们可以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划和管理。
除了资源评价,GIS还可用于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和配置。
基于GIS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合理的旅游发展区域,以及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开发强度。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模拟不同的旅游发展场景,对比分析其优劣,最终找到最合适的旅游发展方案。
同时,GIS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旅游产业链,确定旅游资源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基于GIS的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分析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进行资源评价和规划之前,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GIS技术的操作和应用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队伍。
这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以确保评价和规划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基于GIS的旅游景区研究—以乐山大佛景区为例摘要:以四川省乐山市大佛风景旅游区为例,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组成、结构。
通过对研究区定性和定量研究,在ArcGIS工作平台上,运用ArcObjects、VB等开发工具研制景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运行该系统实现对乐山大佛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查询、统计、分析,不仅为旅游者提供查询服务而且为旅游管理部门的景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GIS;信息系统;旅游Research of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Based on GISWANG Wei-min1, LIU Li-hua2(1.The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eshan 614000, China;2. Leshan People’s Hospital,Leshan 614000,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technical method, the structure,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ystem, and analyzes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The tourism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with support of ArcObjects, VB, ect. In this system we can inquire,statistic and analyze to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and not only provide inquire service for tourist but also offer scientific basis for tourism administration who conduct programmed decision-makingKeywords: GIS; information system; tourism一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为一门边缘综合性学科,不仅融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储存和处理空间信息,而且能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际需要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满足不同部门和不同用户对空间信息的要求,并借助其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用于各种辅助决策[1]。
基于GIS的“数字景区”建设解决方案目录1建设概况 (2)1.1建设背景 (2)1.1建设目标 (2)1.2建设内容 (3)2项目总体设计 (4)2.1总体设计思路 (4)2.2景点数据内容规划 (5)2.3系统总体结构 (6)3系统功能设计 (6)3.1旅游景区业务办公系统 (6)3.1.1设计思路 (7)3.1.2功能设计 (8)3.2景区售票系统 (9)3.2.1设计思路 (9)3.2.2功能设计 (10)3.3景区安全保障监控系统 (11)3.3.1设计思路 (11)3.3.2功能设计 (13)3.4景区多媒体可视化系统 (14)3.4.1设计思路 (14)3.4.2功能设计 (14)3.5景区公众服务门户网站 (16)3.5.1设计思路 (16)3.5.2功能设计 (17)旅游相关案例 (18)1建设概况1.1建设背景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的信息网络发展迅速,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
截止到2006年12月,中国的网民总数为13700万人,与2005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总数一年增加了2600万人,增长率为23.4%。
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的62万网民人数相比,现在的网民人数已是当初的220倍。
可以看出我国的网民总数呈良好发展趋势。
旅游业重视且依赖于广告宣传的行业特点,决定了旅游部门和企业对互联网具有极其浓厚的兴趣。
2001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宣布正式启动“金旅工程”建设,由此把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进了一条快车道。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信息化已成为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优化旅游行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作为信息密集型的行业之一,旅游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不可存储性,使得信息化对旅游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旅游业7686亿元的总营业额中,在线旅游营业额在70亿元左右,所占比例不足1%。
据Iresearch的预测分析,2010年营业额将达到10%的份额,我国信息化旅游服务市场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1.1建设目标结合景区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景区企业信息化、景区电子商务、景区电子政务三项。
景区企业信息化主要指企业内部的信息化。
通过建设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调整和重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景区电子商务是指景区企业对外部的电子商务活动,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宣传促销景区目的地、景区企业和景区产品,加强景区市场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高景区市场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景区电子政务指各级景区管理机关,通过构建景区管理网络和业务数据库,建立一个景区系统内部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和公共信息的发布平台,实现各项景区管理业务处理和公共信息服务。
对景区有关的实体资源、信息资源、生产要素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分配、组合、加工、传播、销售,以便促进传统景区业向现代景区业的转化,加快景区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景区业的生产效率。
最终实现“数字景区”建设的目标。
1.2建设内容围绕“数字景区”建设的目标,确立系统建设内容如下:(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支撑是构成景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需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建设:通过架设光纤,完成景区内部网络建设,与互联网连接建设,已经其他无线通讯等通讯网络建设;视频监控建设:在建设光纤基础上,架设视频监测终端;多媒体建设:为进行旅游信息发布,建立呼叫中心,信息广播,宣传视频等,在景区关键地段安装多媒体终端设备。
(二)旅游信息化数据建设数据是“数字景区”建设的基础,构建景区内部实体资源、信息资源、生产要素资源的信息数据库。
(三)旅游信息化系统软件开发为满足数字景区建设而建立的一系列软件平台,目前针对景区提供下列系统软件建设:(1)业务办公系统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实现对公文处理,彻底消除了景区内部存在的信息膨胀,信息孤岛,信息非结构化,信息非个性化等问题。
系统能向你提供一个协同的、集成的办公环境,使所有的办公人员都在同一且个性化的信息门户中一起工作,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协同工作与知识管理。
(2)景区售票系统旅游景区电子门票系统是以数据技术与通讯技术为基础,结合智能卡与身份识别技术作为主要手段的高科技信息化综合处理系统。
(3)安全保障监控系统通过集成软件与硬件平台,实现景区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实现安保设施、安保人员、安全事件处置的信息化辅助管理。
(4)多媒体可视化系统通过各种终端多媒体设备,提供游客的可视化查询工具,包括语音播放、视频查询等。
(5)公众信息服务网站建立旅游门户网站,实现二维地图发布功能,并开发相应应用功能模块,实现农景区专业信息的发布与旅游信息服务。
2项目总体设计2.1总体设计思路基于统一的网络平台,从景区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安全保障人员、游客各个角色出发,建立全方位的景区信息化服务系统。
系统总体业务模型如下图所示:景区服务总体设计模型2.2景点数据内容规划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满足业务办公、景点售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基础,下面就景区业务对数据内容进行规划如下:管理人员信息:构成景区的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安全保护人员、环卫人员、讲解人员等,需要建立全面的景区工作人员信息数据库,方便业务办公需要;旅游办公业务数据:日常办公中形成的纸质化材料,办公审批数据等业务数据;票务数据:与景点门票相关的票务信息,也可以包括景点内部运转的财务数据;景点多媒体数据:用于景点对外宣传的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景点地形数据:为建立简单的景区内GIS图形系统,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景点内部的地形数据,既可在门户网站作为宣传材料,也可以制作为经典简易导航地图,方便游客使用;公众游客信息数据:建立游客客户信息、景点事件事记、游客统计信息等数据库。
2.3系统总体结构系统结构由基础设施支撑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组成:运行支持层是支撑旅游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与运行的底层基础,是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
基础设施包括:数据服务器、网络设备、多媒体终端等。
数据层存储了系统运行的全部数据,数据采取集中式存储策略。
服务层主要为满足系统需要,提供数据、应用、安全服务。
应用层:为满足各类用户需求,提供可视化操作系统并实现与硬件设施集成。
系统总体结构图3系统功能设计3.1旅游景区业务办公系统3.1.1设计思路景区办公自动化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路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是当前新技术革命中一个非常活跃和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技术应用领域。
办公自动化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通过网络和业务模块,组织机构内部的人员可跨越时间、地点协同工作。
实现了景区内部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具有远程办公能力。
通过系统所实施的交换式网络应用,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和方便,从而极大地扩展了办公手段,实现了办公的高效率。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人员的办公方式和习惯、管理思想的变化,对于办公自动化的定义也不断的变化着,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也赋予给办公自动化不同的内容和新的想象,而且,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员对办公自动化的看法和理解也各有不同。
对于景区高层领导而言,办公自动化是决策支持系统(DSS)。
运用科学的数学模型,结合景区内部/外部的信息为条件,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对于景区中层管理者而言,办公自动化是信息管理系统(IMS)。
利用业务各环节提供的基础数据,提炼出有用的管理信息,把握业务进程,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
对于景区工作员工而言,办公自动化是事务和业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为景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手段和环境,使之准确、高效,愉快地工作。
通过对该系统的开发建设,即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实现对公文处理,彻底消除了景区内部存在的信息膨胀,信息孤岛,信息非结构化,信息非个性化等问题。
系统能向你提供一个协同的、集成的办公环境,使所有的办公人员都在同一且个性化的信息门户中一起工作,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协同工作与知识管理。
3.1.2功能设计3.1.2.1流程管理将景区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数字化,工作安排、会议通知、文件审批、费用报销等均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上实现。
跟踪查询某一项工作的处理状态,显示监控权限内的所有工作事项,可以监控到某一工作所处的状态,是否逾期办理等情况。
3.1.2.2电子邮件系统集成了邮件功能,通过邮件模块集成实现对客户和外部机构进行邮件群发,选择给某一个客户发送邮件,也可以给多个客户同时发送。
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邮件设置统一的邮件模板,方便随时调用。
3.1.2.3工作日历工作日历模块使得人员非常容易的对自己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人员可以管理自己的会议安排,个人工作计划和项目安排。
在一张日程表上员工的所有工作安排一目了然,并且可以方便的获得这些工作安排的最具体的细节,例如开始和结束时间、工作描述、相关人员和客户,相关工作流等。
用户还可以选择以年、月、周和日的不同显示格式对工作日程进行查看。
3.1.2.4人员动态展现人员动态展现可以将景区的人力资源构成及状态动态展现出来。
对于景区领导来说,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查看下属的所有工作和个人相关情况,从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再也不必电话跟踪或亲临现场。
3.1.2.5讨论组讨论组不仅实现单人对单人,单人对多人的交流模式,而且还可以实现多人对多人的交流模式。
通过讨论组模块可以将相关的人员加入到讨论组中,对相关的销售、项目、会议、活动等进行自由交流。
3.1.2.6公告/新闻/通知公告/新闻/通知模块实现了景区内部信息的发布,根据信息的内容和需要可以将发布的权限控制到各个部门。
可以选择将文档保存在合适的目录下,或者以标题/主页形式发布到内部或者外部网站上,或者发布到特定的信息门户中去。
3.1.2.7个人信息维护个人信息维护模块提供了全套的人力资源数据结构,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系统信息、家庭信息、工作信息、组织信息、财务信息、资产信息、教育和培训信息、考勤角色和级别信息等。
同时可以将与个人相关的文档、客户、参与的项目、收支情况等信息提取出来,获得对个人的全方位立体化信息。
3.1.2.8会议管理对会议的讨论内容和相关参会人员作出工作安排。
相应的,这些人员将获得相关的工作流通知,并更新其个人信息维护模块上的工作日程表。
3.2景区售票系统3.2.1设计思路旅游景区传统门票采用纸票人工售票人工验票的方式,逐步发展到开始采用简单电脑系统售票,但入口验票来是采用人工验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