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数字景区解决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6.72 KB
- 文档页数:22
智慧数字化景区建设方案智慧数字化景区建设方案随着人们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景区建设也逐渐成为各地的重点项目,建成后的景区不仅能够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成为宣传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的重要窗口。
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智慧数字化景区建设的需求也随之而来。
以下是智慧数字化景区建设的方案。
一、智慧化在景区内部,采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慧化数字化管理。
景区内部安装感应设备,在人流、车流、气温等方面进行检测和监管,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和协作,从而实现景区资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
通过大数据分析,景区内的人流、车流等数据可以被实时分析,从而调整景区路线和相关景点的开放时间,以满足不同时间段游客的需求。
同时,景区还可以通过智能语音导览、互动体验等方式,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导览服务。
二、数字化景区内部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是景区数字化化的重要部分。
管理人员可以将景点信息、门票信息、游客数据等全部数字化管理,以方便更为高效的管理。
通过互联网技术,游客可以提前在线购买门票,实现快速入园和通行。
同时,景区数字化管理也可以提高效率,管理员可以实时掌握景区内部的各项运营情况,及时调整场馆资源,以提高景区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网络化景区内部网络化也是智慧数字化景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基础的网络设施如Wi-Fi覆盖率需覆盖到景区内的最偏远地带,以便游客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服务。
同时,景区内网上商城、在线支付、在线咨询等服务,能更为方便地让游客享受到多样化服务,以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数据化景区内部的数据化管理,包括各景点设施的使用数据、游客数据等重要数据被实时收集,分析和统计,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景区还可以通过实时统计游客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数据,优化景区内的广告推送,建立个性化的用户推送服务,从而提高景区内的广告宣传效果。
基于GIS的“数字景区”建设解决方案目录1建设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项目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点数据内容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总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系统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旅游景区业务办公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区售票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区安全保障监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景区项目GIS系统实施方案智慧景区GIS系统实施方案目录1. 引言 ..................................................................... ........................................................................ .. 3 1.1 目的 ..................................................................... (3)背景 ..................................................................... ............................................................ 3 1.22. 系统空间数据建设以及运行环境 ..................................................................... .......................... 4 2.1 空间数据采集建设与标准 ..................................................................... ........................ 4 2.2 1:500景区道路数据建设 ..................................................................... ......................... 7 2.3 景区三维影像库建设 ..................................................................... .. (8)景区三维地形库建设 ..................................................................... ................................ 9 2.42.5 景区三维模型库建设 ..................................................................... ................................ 9 2.6 系统运行环境 ..................................................................... (10)2.6.1 设备及分布 ..................................................................... (10)2.6.2 支撑软件 ..................................................................... . (10)2.6.3 网络环境 ..................................................................... . (10)3. 三维模型数据生产 ..................................................................... ................................................ 10 3.1 景区建模范围 ..................................................................... .......................................... 10 3.2 模型数据生产标准 ..................................................................... .................................. 12 3.3 建筑精度认定及标准 ..................................................................... (13)3.3.1 一级精度建筑 ..................................................................... .. (13)3.3.2 二级精度建筑 ..................................................................... .. (13)3.3.3 三级精度建筑 ..................................................................... ................................... 14 3.4 技术路线、作业方法和流程 ..................................................................... (14)3.4.1 模型制作 ..................................................................... . (14)3.4.2 模型贴图 ..................................................................... . (19)3.4.3 命名规则 ..................................................................... . (21)3.4.4 贴图采集总体要求 ..................................................................... (22)3.4.5 生产流程 ..................................................................... . (27)3.4.6 模型与地形匹配 ..................................................................... . (28)4. 功能 ..................................................................... ........................................................................30 4.1 景区虚拟旅游门户 ..................................................................... . (30)4.1.1 景区总体情况简介 ..................................................................... (30)4.1.2 景区服务信息查询 ..................................................................... (31)4.1.3 景区旅游线路推荐 ..................................................................... (33)4.1.4 景区浏览攻略推荐 ..................................................................... (34)4.1.5 景区交通导航 ..................................................................... .. (35)4.1.6 个性化旅游地图下载 ..................................................................... .. (36)4.1.7 数据库设计 ..................................................................... ....................................... 38 4.2 景区运维管理系统 ..................................................................... . (41)4.2.1 景区统计专题图 ..................................................................... . (41)4.2.2 景区视频监控 ..................................................................... .. (42)4.2.3 设备维护管理 ..................................................................... .. (45)4.2.4 数据库设计 ..................................................................... ....................................... 46 4.3 景区调度指挥系统 ..................................................................... . (48)4.3.1 接口对接 ..................................................................... . (48)4.3.2 数据库设计 ..................................................................... ....................................... 49 4.4 景区三维管理系统 ..................................................................... . (51)4.4.1 景区虚拟展现 ..................................................................... .. (51)4.4.2 景区三维管理 ..................................................................... .. (53)4.4.3 景区三维专题 ..................................................................... .. (55)4.4.4 数据库设计 ..................................................................... (55)5. 数据交换接口及规范 ..................................................................... ............................................ 57 5.1 数据交换接口设计 ..................................................................... .................................. 57 5.2 界面设计 ..................................................................... .................................................. 59 5.3 非功能性规范设计 ..................................................................... . (66)6. 项目总体安排 ..................................................................... .. (67)7. 项目人员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ArcGIS的景区地图导览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引言 (1)1.1编写目的 (1)1.2项目背景 (1)1.3定义 (1)1.4参考资料 (2)2.用户需求分析成果 (2)2.1系统功能需求 (2)2.2系统性能要求 (3)2.2.1数据精确度 (3)2.2.2时间特性 (3)2.2.3适应性 (3)3.GIS总体设计 (4)3.1设计目标、依据和方法 (4)3.1.1设计目标 (4)3.1.2依据 (4)3.1.3方法 (5)3.2GIS软件架构 (5)3.3GIS软、硬件配置方案 (5)3.4GIS功能模块设计 (5)3.4.1程序(模块)划分 (6)3.4.2程序(模块)层次结构关系 (7)3.5GIS接口说明 (7)3.5.1内部接口: (7)3.5.2外部接口 (8)4.空间数据库设计 (8)4.1目的、引用的法规以及遵循的标准规范 (8)4.1.1空间数据库设计的目的 (8)4.1.2空间数据设计引用的法规政策以及遵循的标准规范 (8)4.2空间数据库总体设计 (9)4.2.1空间数学基础 (9)4.2.2命名规范 (9)4.2.3编码标准 (10)4.2.4分层分幅标准 (10)4.2.5属性表的设计 (10)5用户界面设计 (12)5.1GIS用户界面 (12)5.2界面设计 (13)5.2.1系统主界面设计 (13)5.2.2景点查询模块 (13)5.2.3周围环境分析模块 (14)5.2.4精品路线查询模块 (14)5.2.5图层控制模块 (15)5.2.6最短路径分析模块 (15)5.2.7缓冲区分析模块 (16)系统总体设计报告1.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探讨如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设景区地图导览系统,为游客及时、全面、有效的获取旅游信息提供一个崭新的方式或手段。
论文亚天涯海角游览区为实例,为景区建设景区地图导航和景点展示功能的系统,提供有效的景区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等,为游客提供地图导览等服务。
GIS技术在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中的应用一、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旅游资源调查是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开发规划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前提。
生态旅游景区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调查区的环境条件、资源状况、客源以及临近景区的辐射源等。
所有这些内谷跟地理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调查要素及其空间组合关系可以用GIS的点、线、面图元及其空间关系加以综合表述,以GIS为主索引挂接关系数据库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可以作为调查要素的属性和概况的信息载体。
因此,GIS为生态旅游景区旅游资源调查提供了调查要素的集成基准和信息的整合框架,其最终建成的基础信息库将调查区的数字模型搬到计算机中进行显示和处理,便于系统地识别、理解和利用这些旅游资源。
与传统的调查方式相比,其主要优势体现在:(1)调查准确、快速、全面、经济考虑到生态旅游景区现行的空间基础设施(特别是大比例尺的地图数据)的不足,利用遥感图像的实效性强、范围大、立体感强和地面分辨率高等优点,可以直接用作旅游资源的定位基准和地形图、土地利用图提取的息源,从而节约人力、物力、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借助遥感图像可以帮助查清调查区域可资开发的孤峰陡崖、溪流、瀑布、风景林、古树、古建筑、古桥等风景资源,编制风景资源遥感图。
利用风景资源遥感图的整体性,可全面掌握调查区现状、判读各景点的空间布局和组合关系,同时发现野外调查不易发现的景物,还可以对景物的数量、几何特性及其地质构造、生物、物理、化学特性多目标的遥感提取,为评价、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可靠的线索和依据。
特别是在人迹罕至、山高林密、坡陡、常规方法无法穿越的地区,遥感调查将是一种更为便捷、经济的技术手段。
(2)定位准确,且能三维仿真和重建在实地调查的作业过程中,如何快速找到调查对象,以及如何将调杏对象准确地进行现场标注是个重要问题,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目估法在纸图上进行查找和标注,费时费力则精度不高。
利用GIS电子地图作为定位基准,辅以GPS 进行数字定位,可以很快找到野外作业人员的现场位置,并通过电子地图找到调查对象的坐标位置,并快速地进行目的地导航和行走路线的选择,到达调查目的地现场。
基于GIS的旅游景区研究—以乐山大佛景区为例摘要:以四川省乐山市大佛风景旅游区为例,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组成、结构。
通过对研究区定性和定量研究,在ArcGIS工作平台上,运用ArcObjects、VB等开发工具研制景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运行该系统实现对乐山大佛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查询、统计、分析,不仅为旅游者提供查询服务而且为旅游管理部门的景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GIS;信息系统;旅游Research of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Based on GISWANG Wei-min1, LIU Li-hua2(1.The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eshan 614000, China;2. Leshan People’s Hospital,Leshan 614000,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technical method, the structure,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ystem, and analyzes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The tourism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with support of ArcObjects, VB, ect. In this system we can inquire,statistic and analyze to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and not only provide inquire service for tourist but also offer scientific basis for tourism administration who conduct programmed decision-makingKeywords: GIS; information system; tourism一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为一门边缘综合性学科,不仅融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储存和处理空间信息,而且能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际需要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满足不同部门和不同用户对空间信息的要求,并借助其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用于各种辅助决策[1]。
2019年8月下半月刊基于GIS技术的旅游景区规划信息系统的建立何郑莹本文介绍了GIS技术与遥感相结合在旅游景区现状调查、景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建库、景区规划决策、规划成果展示等环节中的应用,提供了GIS技术与旅游景区规划相整合的思路。
实践证明,GIS技术对提高规划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起到了支持作用,促进了旅游规划信息系统的分步建设实施。
一、GIS技术在旅游景区规划中的应用背景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规划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规划需实现从以经验分析方法为主转向定性、定量、定位分析相结合,综合考虑规划对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规划对发展的实际作用。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满足此方面的要求。
目前,以GIS为主要技术支撑的规划信息系统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日益受到规划界的关注,为规划编制、管理提供了技术与方法支持,并对规划决策起到指导作用。
旅游景区规划的层次分为景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总体规划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景区,其基本任务是综合研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确定景区环境容量并制定合理接待规模;划定景区的空间范围;对景区内土地利用进行布局、对景区交通进行组织;合理配置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附属设施和管理设施;提出开发实施战略,处理好发展与建设的关系,指导旅游的合理发展。
GIS技术在旅游规划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旅游资源调查、娱乐设施管理、旅游土地管理、游客流量预测、旅游环境影响评估、旅游规划制图、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景区规划与开发的物质内容包括:旅游业资源条件和基础条件、景区区域、空间布局、旅游产业要素等。
空间分布以及空间布置形态使得景区规划具有空间信息,其他特征的信息构成了属性信息。
GIS技术能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统一,实现对特定对象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并在规划成果的可视化表达方面具有优势,对旅游景区规划从总规到详细规划层面都可体现辅助、支持作用。
由于普遍缺乏长期而系统观测的旅游基础数据和已有数据获取的种种限制,GIS及其相关技术应用到旅游规划当中的深度有待加强,故本文论述了GIS技术在景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建库、景区规划决策、规划成果展示中的辅助作用。
文化旅游景区数字化导览系统方案第一章数字化导览系统概述 (2)1.1 数字化导览系统简介 (2)1.2 系统设计原则 (2)1.3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3)第二章系统硬件设施 (3)2.1 导览终端设备选型 (3)2.2 网络设施部署 (4)2.3 音频及视频设备配置 (4)第三章导览内容制作 (4)3.1 内容策划与编辑 (4)3.1.1 内容策划 (4)3.1.2 内容编辑 (5)3.2 多媒体资源整合 (5)3.2.1 多媒体资源筛选 (5)3.2.2 多媒体资源整合 (5)3.3 语音合成与播放 (6)3.3.1 语音合成 (6)3.3.2 语音播放 (6)第四章导览系统软件设计 (6)4.1 系统架构设计 (6)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7)4.3 系统界面设计 (7)第五章导览系统数据库建设 (8)5.1 数据库设计原则 (8)5.2 数据库结构设计 (8)5.2.1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8)5.2.2 数据库表关系设计 (8)5.3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9)第六章系统安全与稳定性 (9)6.1 系统安全策略 (9)6.1.1 物理安全 (9)6.1.2 数据安全 (9)6.1.3 网络安全 (9)6.1.4 系统安全 (10)6.2 系统稳定性保障 (10)6.2.1 硬件设备保障 (10)6.2.2 软件系统保障 (10)6.2.3 网络保障 (10)6.3 系统故障处理 (10)6.3.1 故障分类 (10)6.3.2 故障处理流程 (10)6.3.3 故障预防 (11)第七章系统运维与管理 (11)7.1 系统运维策略 (11)7.2 系统升级与维护 (11)7.3 用户服务与反馈 (12)第八章用户交互与体验优化 (12)8.1 用户体验设计 (12)8.2 用户界面优化 (13)8.3 个性化推荐与定制 (13)第九章数字化导览系统推广与应用 (14)9.1 系统宣传与推广 (14)9.2 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14)9.3 系统效果评估 (14)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进度管理 (15)10.1 项目实施计划 (15)10.2 项目进度监控 (15)10.3 项目风险控制与应对 (16)第一章数字化导览系统概述1.1 数字化导览系统简介数字化导览系统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为游客提供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旅游导览服务。
基于GIS 的“数字景区”建设解决方案目录1 建设概况 (3)1.1 建设背景 (3)1.1 建设目标 (4)1.2 建设容 (4)2 项目总体设计 (6)2.1 总体设计思路 (6)2.2 景点数据容规划 (6)2.3 系统总体结构 (7)3 系统功能设计 (8)3.1 旅游景区业务办公系统 (8)3.1.1 设计思路 (8)3.1.2 功能设计 (9)3.2 景区售票系统.................................................... 1...1 .......3.2.1 设计思路........................................... 1..1 ......3.2.2 功能设计........................................... 1..2 ......3.3 景区安全保障监控系统............................................ 1..4 ....3.3.1 设计思路........................................... 1..4 ......3.3.2 功能设计........................................... 1..5 ......3.4 景区多媒体可视化系统............................................ 1..6 ....3.4.1 设计思路........................................... 1..6 ......3.4.2 功能设计............................................... 1..7 ......3.5 景区公众服务门户.............................................. 1..9 ......3.5.1 设计思路............................................... 2..0 ......3.5.2 功能设计............................................................................... 2..0 ...... 旅游相关案例 ........................................................................................................ 2..2 ...........1 建设概况1.1 建设背景我国《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
目前我国的信息网络发展迅速,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
截止到2006 年12月,中国的网民总数为13700万人,与2005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总数一年增加了2600 万人,增长率为23.4%。
同1997 年10月第一次调查的62 万网民人数相比,现在的网民人数已是当初的220 倍。
可以看出我国的网民总数呈良好发展趋势。
旅游业重视且依赖于广告宣传的行业特点,决定了旅游部门和企业对互联网具有极其浓厚的兴趣。
2001 年1 月,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宣布正式启动“金旅工程”建设,由此把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进了一条快车道。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信息化已成为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优化旅游行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作为信息密集型的行业之一,旅游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不可存储性,使得信息化对旅游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旅游业7686 亿元的总营业额中,在线旅游营业额在70 亿元左右,所占比例不足1%。
据Iresearch 的预测分析,2010 年营业额将达到10%的份额,我国信息化旅游服务市场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建设目标结合景区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景区企业信息化、景区电子商务、景区电子政务三项。
景区企业信息化主要指企业部的信息化。
通过建设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调整和重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景区电子商务是指景区企业对外部的电子商务活动,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宣传促销景区目的地、景区企业和景区产品,加强景区市场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高景区市场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景区电子政务指各级景区管理机关,通过构建景区管理网络和业务数据库,建立一个景区系统部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和公共信息的发布平台,实现各项景区管理业务处理和公共信息服务。
对景区有关的实体资源、信息资源、生产要素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分配、组合、加工、传播、销售,以便促进传统景区业向现代景区业的转化,加快景区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景区业的生产效率。
最终实现“数字景区”建设的目标。
建设容围绕“数字景区”建设的目标,确立系统建设容如下:(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支撑是构成景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需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建设:通过架设光纤,完成景区部网络建设,与互联网连接建设,已经其他无线通讯等通讯网络建设;视频监控建设:在建设光纤基础上,架设视频监测终端;多媒体建设:为进行旅游信息发布,建立呼叫中心,信息广播,宣传视频等,在景区关键地段安装多媒体终端设备。
(二)旅游信息化数据建设数据是“数字景区”建设的基础,构建景区部实体资源、信息资源、生产要素资源的信息数据库。
(三)旅游信息化系统软件开发为满足数字景区建设而建立的一系列软件平台,目前针对景区提供下列系统软件建设:(1)业务办公系统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实现对公文处理,彻底消除了景区部存在的信息膨胀,信息孤岛,信息非结构化,信息非个性化等问题。
系统能向你提供一个协同的、集成的办公环境,使所有的办公人员都在同一且个性化的信息门户中一起工作,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协同工作与知识管理。
(2)景区售票系统旅游景区电子门票系统是以数据技术与通讯技术为基础,结合智能卡与身份识别技术作为主要手段的高科技信息化综合处理系统。
(3)安全保障监控系统通过集成软件与硬件平台,实现景区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实现安保设施、安保人员、安全事件处置的信息化辅助管理。
(4)多媒体可视化系统通过各种终端多媒体设备,提供游客的可视化查询工具,包括语音播放、视频查询等。
(5)公众信息服务建立旅游门户,实现二维地图发布功能,并开发相应应用功能模块,实现农景区专业信息的发布与旅游信息服务。
2项目总体设计2.1 总体设计思路基于统一的网络平台,从景区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安全保障人员、游客各个角色出发,建立全方位的景区信息化服务系统。
系统总体业务模型如下图所示:II鼠世internet煌人曲1处宜、消防、轉枫所火、综仃管耶人昂景区服务总体设计模型2.2 景点数据容规划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满足业务办公、景点售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基础,下面就景区业务对数据容进行规划如下:管理人员信息:构成景区的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安全保护人员、环卫人员、讲解人员等,需要建立全面的景区工作人员信息数据库,方便业务办公需要;旅游办公业务数据:日常办公中形成的纸质化材料,办公审批数据等业务数据;票务数据:与景点门票相关的票务信息,也可以包括景点部运转的财务数据;景点多媒体数据:用于景点对外宣传的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景点地形数据:为建立简单的景区GIS 图形系统,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景点部的地形数据,既可在门户作为宣传材料,也可以制作为经典简易导航地图,方便游客使用;公众游客信息数据:建立游客客户信息、景点事件事记、游客统计信息等数据库。
2.3 系统总体结构系统结构由基础设施支撑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组成:运行支持层是支撑旅游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与运行的底层基础,是系统建设的重要容。
基础设施包括:数据服务器、网络设备、多媒体终端等。
数据层存储了系统运行的全部数据,数据采取集中式存储策略。
服务层主要为满足系统需要,提供数据、应用、安全服务。
应用层:为满足各类用户需求,提供可视化操作系统并实现与硬件设施集景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救揖服务S3系统总体结构图 3系统功能设计3.1旅游景区业务办公系统 3.1.1 设计思路景区办公自动化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路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是当前新技术革命中一个非常活跃和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技术应用领域。
办公自动化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 通过网络和业务模块,组织机构部的人员 可跨越时间、地点协同工作。
实现了景区部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提升整 体管理水平, 同时具有远程办公能力。
通过系统所实施的交换式网络应用, 使信 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和方便,从而极扩展了办公手段,实现了办公的高效率。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人员的办公方式和习惯、 管理思想的变化, 对于办公 自动化最区业务jfr 公乘统 最区售票乘毓 嘉媒体可视化垂境 1公众信息廉籌网站景区安全保障乘毓成。
^rr□1V _______务数据 B 区馥畴的定义也不断的变化着,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也赋予给办公自动化不同的容和新的想象,而且,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员对办公自动化的看法和理解也各有不同。
对于景区高层领导而言,办公自动化是决策支持系统(DSS。
运用科学的数学模型,结合景区部/外部的信息为条件,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对于景区中层管理者而言,办公自动化是信息管理系统(IMS)。
利用业务各环节提供的基础数据,提炼出有用的管理信息,把握业务进程,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
对于景区工作员工而言,办公自动化是事务和业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为景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手段和环境,使之准确、高效,愉快地工作。
通过对该系统的开发建设,即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实现对公文处理,彻底消除了景区部存在的信息膨胀,信息孤岛,信息非结构化,信息非个性化等问题。
系统能向你提供一个协同的、集成的办公环境,使所有的办公人员都在同一且个性化的信息门户中一起工作,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协同工作与知识管理。
3.1.2 功能设计3.1.2.1 流程管理将景区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数字化,工作安排、会议通知、文件审批、费用报销等均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