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聚合物合成工艺 (1)
- 格式:ppt
- 大小:4.04 MB
- 文档页数:78
第一章绪论4. 20世纪50年代,谁发现了可用于高密度聚乙烯和立构规整聚丙烯的合成催化剂?这些催化剂的根本成分是什么?5. 21世纪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开展方向是什么?6. 简要说明聚合物合成的生产步骤。
第二章合成聚合物的原料路线4. 石脑油的裂解-催化重整可以获得哪些重要芳烃原材料?其中的加氢工艺是为了除去哪些有害物质?5. 什么是C4馏分?如何通过C4馏分制备1,3-丁二烯?10. 从动、植物体内获得的原料路线有哪些?你认为哪些原料路线具有很好的前景。
第三章自由根本体聚合过程及合成工艺17.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苯乙烯在60℃进展本体聚合,试计算正常引发反响、向引发剂转移反响、向单体转移反响三局部在聚合度倒数中各占多少百分比?对聚合度各有什么影响,计算时选用以下数据:[I]=0.04mol/L,f=0.8,k d=2.0×10-6 s-1,k p=176L/mol·s,k t=3.6×107 L/mol·s,ρ(60℃)=0.887g/mL,C I=0.05,C M=0.85×10-4。
18. 为了改良聚氯乙烯的性能,常将氯乙烯〔M1〕与醋酸乙烯(M2)共聚得到以氯乙烯为主的氯醋共聚物。
在60℃下上述共聚体系的r1=1.68, r2=0.23,试具体说明要合成含氯乙烯质量分数为80%的组成均匀的氯醋共聚物应采用何种聚合工艺?第四章自由基溶液聚合过程及合成工艺9. 苯乙烯在60℃以过氧化二叔丁基为引发剂,苯为溶剂进展自由基溶液聚合。
当苯乙烯的浓度为1mol/L,引发剂浓度为0.0lmol/L时,引发剂分解和形成聚合物的初速率分别为4×1011mol/(L·s)和1.5×10-7mol/(L·s)。
试根据计算判断在低转化率下,在上述聚合反响中链终止的主要方式,以及每一个由过氧化物引发的链自由基平均转移几次后失去活性?在该温度下C M=8.0×10-5,C I=3.2×10-4,C S=2.3×10-6,苯乙烯的密度为0.887g/mL,苯的密度为0.839g/mL,设苯乙烯体系为理想溶液。
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及其应用引发剂种类过氧化物:R-O-O-R,如BPO、DCP等;偶氮化合物:AIBN;氧化-还原引发剂:H2O2-Fe2+、S2O8--Fe2+引发剂的选择(1)聚合实施方法;(2)聚合操作方式;(3)反应温度;(4)分解活化能Ed;(5)半衰期t0.5。
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因素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链转移剂的种类和用量1.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降低2.自由基聚合反应所得聚合链的动力学链长与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关系3.链转移剂的影响控制平均分子量的手段:1 严格控制引发剂的用量;2 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其他反应条件;3 选择适当的分子量调节剂并严格控制其用量。
本体聚合工艺特点优点:无反应介质,工艺过程简单。
缺点:聚合反应热的散发困难,反应温度难以控制,一般先进行预聚合,排除部分反应热;反应后期粘度大,单体反应不易进行完全。
悬浮聚合的特点优点:用水作为连续相,聚合反应热易除去;操作安全;反应体系粘度较低;温度易控制;分离较容易;产品纯度较乳液聚合的高。
缺点:分散体系不稳定,间歇法生产。
溶液聚合工艺特点优点:反应易控制,易调节产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缺点:聚合速度较慢,反应器收率降低,产品分子量分布窄,需回收溶剂。
悬浮聚合的配方单体相:单体、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润滑剂、防粘釜剂、抗鱼眼剂等。
水相:去离子水、分散剂、助分散剂、PH调节剂等。
水相/单体相(质量比)=75/25~50/50分散剂的作用1保护胶的分散稳定作用2无机粉状分散剂的分散稳定作用悬浮聚合不能用来生产橡胶的原因由于合成橡胶在室温下为弹性体状态,容易结块,因此一般不能用本体聚合和悬浮聚合方法进行生产,如果用溶液聚合法则必须增加溶剂回收工序,提高成本。
所以用自由基反应生产合成橡胶时,乳液聚合法是目前唯一的工业生产方法。
PVC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框图(1)原料单体:纯度>99.98%;反应介质:去离子水;主分散剂:纤维素醚、聚乙烯醇、明胶助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引发剂:多用复合引发剂。
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及其应用引发剂种类过氧化物:R-O-O-R,如BPO、DCP等;偶氮化合物:AIBN;氧化-还原引发剂:H2O2-Fe2+、S2O8--Fe2+引发剂的选择(1)聚合实施方法;(2)聚合操作方式;(3)反应温度;(4)分解活化能Ed;(5)半衰期t0.5。
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因素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链转移剂的种类和用量1.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降低2.自由基聚合反应所得聚合链的动力学链长与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关系3.链转移剂的影响控制平均分子量的手段:1 严格控制引发剂的用量;2 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其他反应条件;3 选择适当的分子量调节剂并严格控制其用量。
本体聚合工艺特点优点:无反应介质,工艺过程简单。
缺点:聚合反应热的散发困难,反应温度难以控制,一般先进行预聚合,排除部分反应热;反应后期粘度大,单体反应不易进行完全。
悬浮聚合的特点优点:用水作为连续相,聚合反应热易除去;操作安全;反应体系粘度较低;温度易控制;分离较容易;产品纯度较乳液聚合的高。
缺点:分散体系不稳定,间歇法生产。
溶液聚合工艺特点优点:反应易控制,易调节产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缺点:聚合速度较慢,反应器收率降低,产品分子量分布窄,需回收溶剂。
悬浮聚合的配方单体相:单体、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润滑剂、防粘釜剂、抗鱼眼剂等。
水相:去离子水、分散剂、助分散剂、PH调节剂等。
水相/单体相(质量比)=75/25~50/50分散剂的作用1保护胶的分散稳定作用2无机粉状分散剂的分散稳定作用悬浮聚合不能用来生产橡胶的原因由于合成橡胶在室温下为弹性体状态,容易结块,因此一般不能用本体聚合和悬浮聚合方法进行生产,如果用溶液聚合法则必须增加溶剂回收工序,提高成本。
所以用自由基反应生产合成橡胶时,乳液聚合法是目前唯一的工业生产方法。
PVC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框图(1)原料单体:纯度>99.98%;反应介质:去离子水;主分散剂:纤维素醚、聚乙烯醇、明胶助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引发剂:多用复合引发剂。
2. 高分子合成生产过程(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包括单体、溶剂、去离子水等原料的贮存、洗涤、精制、干燥、调整浓度等过程相设备。
(2)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包括聚合用催化剂、引发剂和助剂的制造、溶解、贮存、调整浓度等过程与设备。
(3)聚合反应过程:包括聚合和以聚合釜为中心的有关热交换设备及反应物料输送过程与设备。
(4)分离过程:包括未反应单体的回收、脱除溶剂、催化剂,脱除低聚物等过程与设备。
(5)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包括聚合物的输送、干燥、造粒、均匀化、贮存、包装等过程与设备。
(6)回收过程:主要是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的回收与精制过程及设备。
此外三废处理和公用工程如供电、供气、供水等设备。
第五节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三废处理与安全1. 三废来源和处理废气主要来自气态和易挥发单体积有机溶剂或单体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气体。
单体污染大气的途径大致有以下方面:a.生产装置密闭性不够而造成泄漏;b.清釜操作中或生产间歇中聚合釜内残存的单体浓度过高;c.干燥过程中聚合物残存的单体逸入大气中。
高分子合成工厂中污染水质的废水,主要来源于聚合物分离和洗涤操作排放的废水和清洗设备产生的废水。
第一节国土资源与聚合物生产的原料聚合物生产的主要原料为有机化合物,它主要来源于各种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各种动植物。
单体原料来源路线为: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和其它原料路线;我国石油探明储量约940亿t,占世界第8位。
天然气储量38万亿m3居世界第16位。
煤炭储量为7650亿t,占世界第3位。
对中国“地大物博”的概念重新加以认识,随着矿产开发年代推移、深度的增加、品位下降,2000年以后我国部分矿产将呈现下降趋势。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1. 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存在于地球表面以下的一种有气味的从黄色到黑色的粘稠液体。
主要为碳、氢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各种烃类混合物,并含有少量的含氮、含硫、含氧化合物。
根据所含主要碳氢化合物类别,原油可分为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芳香基石油以及混合基石油。
聚合物的合成与工艺姓名:胡亚鹏班级:Y130402学号:S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及工艺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简介 以丙烯酸及其酯类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统称丙烯酸类树酯,相应的塑料统称聚丙烯酸类塑料,其中以聚甲基丙烯酯甲酯应用最广泛。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写代号为PMMA ,俗称有机玻璃,是迄今为止合成透明材料中质地最优异,价格又比较适宜的品种。
化学式: [C 5O 2H 8]n结构式: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1,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合成方法(1)丙酮氰醇法H 2C CCH 3C O OCH 3nH 3C C O CH 3H 3C C CN CH 3OH H 2CC CH 3C NH 2·H 2SO 4O H 2C C CH 3C O OCH 3NH 2HSO 4H 2SO 4HCN CH 3OH丙酮氰醇和硫酸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硫酸盐,然后再和甲醇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甲脂。
丙酮氰醇是由氢氰酸和丙酮反应而成。
硫酸用量为1.4~1.8mol/molACH,硫酸既作为反应物,也作为溶剂。
首先生成甲基丙烯酰胺硫酸盐,副产物是a-羟基异丁烯酰胺硫酸盐(有水的情况下生成),而a-羟基异丁烯酰胺硫酸盐在比较高的温度和比较长的时间会生成甲基丙烯酰胺硫酸盐。
整个反应需要加入阻聚剂。
第一步反应80~100度,然后快速升高120~160度,整个反应时间1小时,这步转化率一般(按ACH算)是94%。
接下来用甲醇和水醋化甲基丙烯酸酰胺硫酸盐。
这个反应温度是100~150度,压力是7atm,反应时间是1小时,一步转化率是(以甲基丙烯酰胺算)82%,甲醇和甲基丙烯酸循环反应,最终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转化率接近90%。
(2)异丁烯氧化法异丁烯用酸性离子交换村脂作催化剂水合成叔丁醇,然后和空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醛(反应温度300~420度,催化剂为含钼、铋、镁的氧化物,转化率为96%),再与空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反生成甲基丙烯酸(反应温度250~350度,氧与甲基丙烯醛的摩尔比为1:2,转化率为86%),得到的反产物用吸收、萃取等方法进行分离、提纯:最后用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经醇化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温度70度,甲基丙烯酸与甲醇的摩尔比为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