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期中试卷(2012-11-19) 2
- 格式:doc
- 大小:377.50 KB
- 文档页数:7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一圆盘正绕垂直于盘面的水平光滑固定轴O转动,如图射来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的子弹,子弹射入圆盘并留在盘内,则子弹射入后的瞬间,圆盘的角速度_____。
2、均匀细棒质量为,长度为,则对于通过棒的一端与棒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_____,对于通过棒的中点与棒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_____。
3、一电子以0.99 c的速率运动(电子静止质量为9.11×10-31kg,则电子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J,电子的经典力学的动能与相对论动能之比是_____________。
4、一质点沿半径R=0.4m作圆周运动,其角位置,在t=2s时,它的法向加速度=______,切向加速度=______。
5、花样滑冰运动员绕通过自身的竖直轴转动,开始时两臂伸开,转动惯量为,角速度为;然后将两手臂合拢,使其转动惯量变为,则转动角速度变为_______。
6、一长为的均匀直棒可绕过其一端且与棒垂直的水平光滑固定轴转动。
抬起另一端使棒向上与水平面呈60°,然后无初转速地将棒释放,已知棒对轴的转动惯量为,则(1) 放手时棒的角加速度为____;(2) 棒转到水平位置时的角加速度为____。
()7、在主量子数n=2,自旋磁量子数的量子态中,能够填充的最大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
8、若静电场的某个区域电势等于恒量,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_______,若电势随空间坐标作线性变化,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布为 _______________。
9、刚体绕定轴转动时,刚体的角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矩成______,与刚体本身的转动惯量成反比。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考试试卷(学生考试用)第 1 页共2 页第 2 页共2 页大学物理期中试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1)j t i tππυsin 4-=;(2)j t i aππcos 42-=;(3)a t =4m/s ;(4)a n =π2m/s 2;2、(5)k F 0;(6)k F 0;(7)k F 0;3、(8)11-=n n n h h h ;4、(9)2288151mR ;5、(10)mgL M μ21=;(11)g L t μω30=; (12)g L μωθ320=;6、(13))210cos(1.0π+=t x ;(14)0.366s ;7、(15))345cos(10ππ+=t x A ;(16))325cos(10ππ+=t x A ;(17)10m ;8、(18)0.374m ;(19)1.3kHz ;(20)0.20m计算题:二、(10分)解:(1)由机械能守恒: 221υm mgh =; 可得: gh 2=υ;水平方向速度分量:θυcos 2gh =(2)由动量分量守恒: ()0υυM m m x += 可得,碰撞后m 和M 一起运动的速度: θυυcos 20gh M m m M m m x ⎪⎭⎫⎝⎛+=⎪⎭⎫⎝⎛+=(3)由功能原理: 12E E A A -=+非保守内力外力其中: ()gL M m L F A k r +-=-=μ外力, 0=非保守内力A ,()θυ22201cos 22121gh M m m M m E ⎪⎪⎭⎫⎝⎛+=+=, 2221kL E = 则有:()θμ222cos 22121gh Mm m kL gL M m k ⎪⎪⎭⎫⎝⎛+-=+-; 解得木箱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g M m kLLM m h m k +-+=2cos 222θμ 三、(10分)解:质点沿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 轴,原点(0=x )为质点在0=t 时刻以初速度0υ开始运动的位置。
大学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均匀带正电的细圆环,其电荷线密度为λ,则电荷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____。
2、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均匀细棒在地上竖立着。
如果让竖立着的棒以下端与地面接触处为轴倒下,则上端到达地面时细棒的角加速度应为_____。
3、长为、质量为的均质杆可绕通过杆一端的水平光滑固定轴转动,转动惯量为,开始时杆竖直下垂,如图所示。
现有一质量为的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杆上点,并嵌在杆中. ,则子弹射入后瞬间杆的角速度___________。
4、一质点作半径为0.1m的圆周运动,其运动方程为:(SI),则其切向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
5、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学方程为 (SI) ,则t时刻质点的法向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角加速度=________。
6、两列简谐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刚体绕定轴转动时,刚体的角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矩成______,与刚体本身的转动惯量成反比。
(填“正比”或“反比”)。
8、将热量Q传给一定量的理想气体:(1)若气体的体积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气体的压强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个质点的运动方程为(SI),则在由0至4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_,在由0到4s的时间间用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
大学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一圆锥摆摆长为I、摆锤质量为m,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摆线与铅直线夹角,则:(1) 摆线的张力T=_____________________;(2) 摆锤的速率v=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热力学中,“作功”和“传递热量”有着本质的区别,“作功”是通过__________来完成的; “传递热量”是通过___________来完成的。
3、动量定理的内容是_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可写__________,动量守恒的条件是__________。
4、质量为m的物体和一个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其固有振动周期为T.当它作振幅为A的自由简谐振动时,其振动能量E=__________。
5、设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为,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归一化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质点同时参与了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SI),(SI).其合振运动的振动方程为x=____________。
7、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相应的以余弦函数表示的振动方程为__________。
8、将热量Q传给一定量的理想气体:(1)若气体的体积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气体的压强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中考试《大学物理》试卷(A)(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10分,每题1分)1、Imol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温度上升1K比等容过程中温度上升1K多吸收热量。
2、一卡诺热机由温度为727°C的高温热源吸热,向温度为527°C的低温热源放热。
若每一循环吸热2000J,则此热机每-,循环对外做的净功为o3、双原了气体分了的平动由度是;转动£1由度是4、摩尔质量为心的理想气体,温度是T,分子的平均速率表达式为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叙述:。
6、对处于温度为T的平衡状态下的双原子理想气体,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是; Imol气体的内能是o7、一质点沿x轴作简谐振动,振幅A=4 cm,周期T=2s,平衡位置取为坐标原点。
t=0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x= -2cm处,且向x轴正方向运动,其振动方程是;而质点第二次通过x=-2cm处时刻为o1、摩尔刚性双原子分了的理想气体,3当温度为T时,其内能为()(C) -KT (D) -RT 2 2二、填空题(30分,每题2分)2、在一容积不变的封闭容器内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若提高为原来的二倍,则()o(A)温度和压强都提高为原来的二倍(B)温度为原来的二倍,压强为原来的四倍(C)温度为原来的四倍,压强为原来的二倍(D)温度和压强都为原来的四倍3、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
若把隔板抽出, 气体将进行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A)温度不变,炳增加(B)温度升高,炳增加(C)温度降低,炳增加(D)温度不变,炳不变4、处于平衡态温度为T的理想气体,气体分了一个自由度的平均能量为()1 3 1 3(A) -KT (B) -KT (C) -RT (D) -RT2 2 2 25、用公式\E = —C V\T计算理想气体内能增量时,正确的表述是()m(A)适用于始末态为平衡态的一切过程(B)仅适用于准静态的等容过程(C)仅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D)除等压过程的一切过程6、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与外界吸收热量之比A/Q等于()(A) 2/7 (B) 1/3 (C) 1/4 (D) 2/57、已知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温度为「与T2时,分子最可几速率分别为〃川和外,2,分了速率分布函数的最大值分别为和./'(%,2)。
苏州大学物理化学下(一)课程期中试卷共7页考试形式闭卷 2010 年4月(2008级应化、化教、化学专业)院系: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年级:专业: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1. 2 分 (4016)AgCl 在以下溶液中溶解度递增次序为:( )(a) 0.1mol·dm-3 NaNO3 (b) 0.1mol·dm-3 NaCl (c) H2O(d) 0.1mol·dm-3Ca(NO3)2 (e) 0.1mol·dm-3 NaBr(A) (a) < (b) < (c) < (d) < (e)(B) (b) < (c) < (a) < (d) < (e)(C) (c) < (a) < (b) < (e) < (d)(D) (c) < (b) < (a) < (e) < (d)2. 2 分 (5256)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 )(A) s-1(B) dm6·mol-2·s-1(C) s-1·mol-1(D) dm3·s-1·mol-13. 2 分 (4940)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 0.7 V,φ (Zn2+/Zn) = -0.763 V,电解一含有Zn2+(a=0.01) 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 pH值至少应控制在( )(A) pH > 2.06(B) pH > 2.72(C) pH > 7.10(D) pH > 8.024. 2 分 (4082)在25℃时,若要使电池 Pb(Hg)(a1) | Pb(NO3)2(aq) | Pb(Hg)(a2) 的电池电动势E为正值,则Pb在汞齐中的活度:()(A) 一定是a1>a2(B) 一定是a1=a2(C) 一定是a1<a2(D) a1和a2都可以任意取值5. 2 分 (5288)某反应物反应掉 7/8 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它反应掉 1/2 所需时间的 3 倍,则该反应的级数是: ( ) (A) 零级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6. 2 分 (4932)用铜电极电解 0.1mol ·kg -1的 CuCl 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 ) (A) 2Cl- ─→ Cl 2+ 2e - (B) Cu ─→ Cu 2++ 2e - (C) Cu ─→ Cu ++ e - (D) 2OH - ─→ H 2O +12O 2+ 2e -7. 2 分 (4008)质量摩尔浓度为 m 的 Na 3PO 4溶液, 平均活度系数为 γ ±,则电解质的活度为:( ) (A) a B = 4(m /m )(γ 4 ±)4 (B) a B = 4(m /m ) (γ ±)4 (C) a B = 27(m /m )(γ 4 ±)4 (D) a B = 27(m /m ) (γ ±)48. 2 分 (5102)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9. 2 分 (4236)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 ) (A) 正向进行 (B) 逆向进行 (C) 不可能进行 (D) 反应方向不确定10. 2 分 (5253)反应 2A → P 为二级反应,其半衰期: ( )(A) 与 [A]0无关 (B) 与 [A]0成正比 (C) 与 [A]0成反比 (D) 与 [A] 成反比 [A]0为反应物 A 的起始浓度。
1.(10分)一质点沿x 轴正向运动,其加速度与位置的关系为x a 23+=,若在0=x 处,其速度10s m 5-⋅=v ,求质点运动到m 4=x 处时所具有的速度v 。
2.(15分)一细绳跨过一定滑轮,绳的一边悬有一质量为1m 的物体,另一边穿在质量为2m 的圆柱体的竖直细孔中,圆柱可沿绳子滑动。
今看到绳子从圆柱细孔中加速上升,柱体相对于绳子以匀加速度a '下滑,求1m ,2m 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绳的张力及柱体与绳子间的摩擦力(绳轻且不可伸长,滑轮的质量及轮与轴间的摩擦不计)。
3.(10分)如图示,一质量为M 的平板小车,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以速度v 作直线运动。
今在车顶前缘放上一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相对于地面的初速度为0。
设物体与车顶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为使物体不致从车顶跌下去,问车顶的长度L 最短应为多少?4.(10分)物体质量为kg 3,0=t 时位于m 4i r =, 1s m 6-⋅+=j i v ,如一恒力N 5j i f +=作用在物体上,求s 3后,(1)物体动量的变化;(2)物体相对z 轴角动量的变化。
5.(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直棒,可绕垂直于棒一端的水平轴O 无摩擦地转动,它原来静止在平衡位置上。
现有一质量为m 的弹性小球飞来,正好在棒的下端与棒垂直地相撞。
相撞后,棒刚好可以从平衡位置处摆动到水平位置。
(1)设这碰撞为弹性碰撞,试计算小球初速0v 的值; (2)相撞时小球受到多大的冲量6.(20分)如图:(a )为一谐振动的t x -曲线,试写出其振动方程;(b )为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机械波在0=t 时的波形图,已知波速为1s m 10-⋅=u ,波长为m 2,试写出其波动方程及P 点的振动方程。
7.(20分)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
已知振幅为A ,频率为ν,波速为u 。
(1)若0=t 时,原点O 处的质元正好在A x =处,写出此波的波动方程; (2)若从分界面反射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振幅相等,试写出反射波的波动方程; (3)求驻波方程,并给出x 轴上因入射波与反射波干涉而静止的各点的位置。
大学物理(上)期中试卷(B)专业 编号 姓名一、 填空1、 两个惯性系中的观察者O 和O’以0.6c (c 表示真空中光速)的相对速度互相接近。
如果O 测得两者的初始距离是20cm ,则O’测得两者经过时间△t =______________s 后相遇。
2、 在_____________速度下粒子的相对论动量是非相对论动量的二倍,在______________速度下粒子的动能等于其静止能量。
3、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根长L=2m 的绳子,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0.5kg 的物体。
开始时,物体位于位置A ,OA 间距离d=0.5m ,绳子处于松弛状态。
现在使物体以初速度V A = 4m ·s -1垂直于OA 向右滑动,如图所示。
设以后的运动中物体到位置B ,此时物体速度的方向与绳垂直。
则物体速度的大小V B =__________________。
4、 一质点的运动速度v 时间t 的函数)/(34)(s m j t i t v,此质点在t=1秒时的切身向加速度a t =_____________,法向加速度a n =_______________。
5、 一维保守力的势能曲线如图所示,有一粒子自右向左运动,通过此保守力场区域时,在________________区间粒子所受的力F x >0;在_____________区间粒子所受的力F x <0;在x=______________时粒子所受的力F x =0。
6、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2dvKv t dt(K 为正恒量),当t = 0时,初速度为v 0,则速度的大小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 。
7、 已知质点在保守场中的势能p E Kr C ,其中r 为质点与坐标原点间的距离,K ,C 均为大于零的常数,作用在质点上的力的大小 F ,该力的方向 。
8、 如图所示,倔强系数为K 的弹簧,一端在墙壁上,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静止在坐标原点O ,此时弹簧长度为原长,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若物体在不变的外力F u r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则物体到达最远位置时系统的弹性势能P E 。
A O1.2011 年物理江苏卷第 69 节 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10.(8 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 ,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 。
弹簧测力计 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在某位置。
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 和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 ,图中 A 的示数为 N 。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 .应测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B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⑶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 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答:(1)3.6;(2)D ;(3)①改变弹簧测力计 B 拉力的大小; ②减小重物 M 的质量(或将 A 更换为较大的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 B 拉力的方向) 【解析】(1)如图,弹簧测力计 A 的示数为 3.6N ;(2) “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只要验证每次 F A 、F B 和 Mg 满足平行四边形即可,D 不必要。
(3) 弹簧测力计 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说明拉弹簧测力计 A 的力大了,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改变弹簧测力计 B 拉力的大小;减小重物 M 的质量;改变弹簧测力计 B 拉力的方向,可以减小弹簧测力计 A 的拉力,或将 A 更换为较大的测力计。
2.2015 年理综安徽卷 21.I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 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 一位置,如图所示。
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 O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 和 F 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 置 O ,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F 3,;A PO 23M42 3 43.0NOF1=3.4N F2=2.7NF =4.5N 0.5NOF1=2.8N F2=3.0NF =4.9N0.5NOF1=1.0NF2=1.6NF =2.0N3.0NOF1=2.1NF2=2.7NF=4.5N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 和F2 的合力F;⑥比较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
南华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大学物理›课程期中试卷( 全年级理工科专业) Array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当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下述各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A)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增大时,其弹性势能减小,总机械能守恒;
(B)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都作周期性变化,但二者的相位不相同;
(C)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位在任一时刻都相同,但二者的数值不
相等;
(D) 媒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弹性势能最大.
2.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3.图为t=0时刻,以余弦函数表示的沿x轴正向传播的平面谐波波形。
则o点
处质点振动的初相位是[]
(A).π/2;(B).0;(C).3π/2;(D).π
4.两种理想气体的温度相等,则[]
A.内能相等;B.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C.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相等;D.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
5.一理想气体样品总质量为M,体积为V,压强为P,绝对温度为T,密度为ρ,总分子数N,分子量为µ,K为玻尔兹曼常数,R为气体普适常数,N0为阿佛伽德罗常数,则分子量表示为[]
A.MKT/(PV);B.MKT/V;C.KTρ/P;D.RTρ/P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 共 20分)
1.在平衡状态下,已知理想气体分子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为f(v)、分子质
量为m、最概然速率为v p,试说明下列各式的物理意义:
(1)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A和B两个汽笛,其频率均为404 Hz.A是静止的,B以3.3 m/s的速度远
离A.在两个汽笛之间有一位静止的观察者,他听到的声音的拍频是(已知空气
中的声速为330 m/s)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假设有两个同相的相干点光源S1和S2,发出波长为λ的光.A是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若在S1与A之间插入厚度为e、折射率为n的薄玻璃片,则两光源发出的光在A点的相位差∆φ=________.若已知λ=500 nm,n =1.5,A点恰为第四级明纹中心,则e=_____________nm.(1 nm =10-9 m)
4.空气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自由程________m, 及碰撞频率________s-1,取分子有效直径为d=3.5х10-10 m(平均分子量:29)
三计算题(每小题15分, 共 60分)
1.就质量而言,空气是由76%的N2,23%的O2和1%的Ar三种气体组成,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28、32、40。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8.9⨯10-3kg/ mol ,试计算1mol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内能。
2. 有25mol 的某种气体,作图示循环过程(ac 为等温过程).Pa 1015.4P 51⨯=,
321m 100.2V -⨯=,322m 100.3V -⨯=,求:(1)各过程中的热量、内能改
变以及所作的功;(2)循环的效率.
3. 已知某物体做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试求其振动方程。
4.如图所示,平面简谐波向右传播速度 u =0.08m/s ,求:①波源O 点的振动方程;②谐波方程;③ P 点的振动方程;④ a 、b 两点振动方向。
南华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大学物理›课程期中试卷答案( 全年级理工科专业) Array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D;2.B;3.C;4. D 5.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 共 20分)
1.分布在v p~∞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在总分子数中占的百分率
分子平动动能的平均值.
2.4Hz
3.2π (n -1) e / λ;4×103
4. 6.9х10-8 ; 6.5х109
三计算题(每小题15分, 共 60分)
1.
2.
4.
④a向上振动、b 向下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