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部2016招生公告一: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型人才特色培养班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3
北师大实验中学班型北师大实验中学是一所位于北京的顶尖中学,以其优质的教学质量、严格的管理和丰富的课程设置而备受赞誉。
其中,北师大实验中学的班型是该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之一。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评估北师大实验中学的班型,并探讨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一、从深度上看,北师大实验中学的班型在学术上注重深度的拓展。
这一点体现在学校对升学率的要求和学科深度学习的要求上。
在北师大实验中学,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各类竞赛,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竞赛,学校会组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学科能力,并在竞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这种深度的学科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对学生的学术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从广度上看,北师大实验中学的班型注重启发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开设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包括文学、历史、地理、体育等多个方面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举例来说,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戏剧社团、音乐社团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校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供创新创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北师大实验中学的班型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培养平台。
通过深度的学科学习和广度的启发性课程,学校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这种教育理念使得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学生在升学竞争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够全面发展自己,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能力、有潜力的人才。
个人观点和理解上,我认为北师大实验中学的班型是一种注重个性发展和全面培养的教育模式。
通过学校提供的多元课程和活动,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长。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北师大实验中学的班型也注重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中“国际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班”实施方案一、国际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班实验背景国际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班是北师大实验中学立足于国内教育改革与国际教育形势的发展、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指示精神,积极主动探索高端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背景下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学校一直注重“建设面向世界的学校”和“培养高素质国际型人才”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在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吸收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引进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形成校本特色的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面向世界的高素质中国人奠定基础。
自2001年起,学校多名毕业生被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加拿大多伦多、英国剑桥等国外知名大学录取。
从2010年开始,我校取得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班提前招生资格,从高一开始招收初中优秀毕业生。
国际型人才培养项目是一项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学校为此成立专业攻关队伍,从培养目标设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设计、课程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等诸方面开展全新的育人模式探索。
国际型人才培养与国内人才培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项目攻关组坚持“做真教育、真做教育”“做精规定动作,做亮自选动作”的总体指导原则,兼顾学校教育理念与学生升学现实背景,既保持传统优势,又体现培养特色,积极、稳妥、有效的推进各方面的工作。
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班实验内容1.培养目标依据实验中学“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整体培养目标,立足于实验中学现有的教育教学人力资源、学科优势及学科特色、学生优势及学习特点、既往出国学生的成功经验的启示,实验中学国际班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坚实学科基础以及创新的批判思维能力的适应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高端优秀高中毕业生。
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指导国际班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落实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坚持走具有实验中学特色的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之路的基本衡量尺度。
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塑造实验中学毕业生鲜明的文化身份和人文素养,是适应跨文化交流、提升国际理解能力的基本保障;坚实的学科基础既保持了实验中学毕业生的学科优势,培育了学科素养,也是适应国外高等教育的有效保障;创新的批判思维能力是提升实验中学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北师大中学高中理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班方案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科人才,北师大中学拟开设高中理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班。
该班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性、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深入科学领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培养目标1.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全面系统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对于数理化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开设创新实验课程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组织团队项目和科学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协同工作实现团队目标。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实验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5.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科普教育和理科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使其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课程设置1.学科课程:保持高中理科课程的基本框架和要求,但增加难度和深度,增加创新实验课程和科学探究课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研究。
2.创新实验课程:通过设计和开发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水平。
3.科学探究课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科学模型建立、实验证明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理科文化课程:通过文学、艺术等课程,让学生了解理科文化和科学史,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热爱。
三、实践活动1.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并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科研实践活动。
2.科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学竞赛,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通过参与竞赛,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现实问题、科学技术的应用,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北师大复合型人才培养政策引言概述:北师大一直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校制定了一系列复合型人才培养政策。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这些政策,包括学科交叉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培养、国际视野培养以及社会责任培养。
正文内容:1. 学科交叉培养1.1 提供跨学科的课程北师大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科选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1.2 开设双学位项目北师大推出了双学位项目,允许学生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获得学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深度和广度。
2. 实践能力培养2.1 实习机会北师大与各行各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2 社会实践活动北师大积极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创新创业培养3.1 创新创业课程北师大开设了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3.2 创新创业支持北师大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支持,包括创业导师指导、创业基金资助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4. 国际视野培养4.1 海外交流项目北师大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海外交流项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2 国际化课程设置北师大开设了一些国际化课程,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5. 社会责任培养5.1 社会实践活动北师大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2 社会公益项目北师大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项目,如环保活动、扶贫助学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总结:北师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政策涵盖了学科交叉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培养、国际视野培养以及社会责任培养等五个方面。
这些政策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一文看懂北京公立国际部,全年招生节点和签约标准!【最新版】目录1.引言:后疫情时代下,公立国际部的招生情况和签约标准2.北京公立国际部的食物链3.公立国际部的招生节点4.签约标准5.结论:公立国际部的选择和决策正文在后疫情时代下,公立国际部的招生情况和签约标准对于许多家长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信息。
在今年,各个公立国际部都有一个极为明确的食物链,这个食物链对于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北京公立国际部的食物链分为四个层级。
第一层级是北师大实验国际部,第二层级是四中国际校区、十一学校国际部,第三层级是一零一学校和人大附 icc,这些都属于第一梯队的公立国际部。
第四层级则是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的国际部。
这个食物链的存在,使得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有了一个明确的参考标准。
其次,公立国际部的招生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全年的招生节点主要分为几个阶段,包括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等。
每个阶段的招生要求和名额都有所不同,家长和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并做好准备。
再来说说签约标准。
一般来说,公立国际部的签约标准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术成绩和综合素质。
学术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中考成绩、雅思成绩等;综合素质则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
此外,学校的面试表现也是签约的重要依据之一。
最后,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如何在众多的公立国际部中做出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选择时,除了参考上述的食物链、招生节点和签约标准外,还需要考虑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校园环境等因素。
同时,家长和学生还需要对自身需求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以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第1页共1页。
实验中学国际部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
实验中学国际部主要面向有资格在京填报志愿(京籍及九类人)的初中优秀毕业生进行招生。
二、招生办法
对英语加试合格的考生依据中考成绩与考生志愿进行统招录取。
三、课程设置
实验中学国际部采用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
课程设置包括普通高中课程、加拿大原版教材等。
四、师资力量
实验中学国际部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科素养,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五、校园环境
实验中学国际部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六、招生咨询
如有意向报考实验中学国际部,可以咨询学校招生办公室或访问学校官网了解更多招生信息。
北师大中学高中理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班方案一、背景随着科技发展的加速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中理科人才已成为迫切需求。
因此,北师大中学特设立高中理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班,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的理科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扎实的理科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复杂问题、跨学科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科学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科技创新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三、招生范围和条件1.招生对象:北师大中学高中理科优秀学生。
2.招生人数:每年招收不超过50人。
3.入学条件:考察学生的学科成绩、科研能力、科技创新潜质和创新意识。
四、主要特色和内容1.课程设置(1)强化理论基础:除了高中必修的科目外,增设广义相对论、微积分、量子力学等高级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2)素质拓展:开设创新思维、科研方法与技巧、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3)实践操作:开设实验设计与操作、科技项目管理等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导师制度为每个学生分配一名专门负责指导学生科研项目的导师,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和发表论文。
3.实践项目每年为学生提供科技竞赛和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国家级、国际级的科技创新赛事,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国际交流与国内外知名高中和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夏令营等活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五、评价机制1.笔面试根据学生自主选题的研究方向、科研实践经验和科技创新潜质进行综合评价。
2.学术成果学生需完成科研项目,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分析,形成学术论文,并在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
3.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学生的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招⽣与升学 PGA(Project of Global Access)⾼中课程班是为有志于店铺学⽣设置,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教育部备案,与美国华盛顿爱尔格英迪中学合作举办的中等学历中外合作办学项⽬。
培养⽬标 Educational Goal 优秀初中毕业⽣,经过PGA⾼中课程班三年的培养,应当成为具有中华民族⽂化底蕴,多元国际视野,为未来成为跨⽂化国际⼈才打下坚实基础的优秀⾼中毕业⽣。
师资配备Teachers 北京师⼤⼆附中选派优秀教师教授中⽅课程,合作双⽅共同选聘外籍教师教授国际课程。
外籍教师主要来⾃美国、英国、澳⼤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并有丰富教学经验。
学籍管理Registrar Management 北京师⼤⼆附中负责PGA项⽬学⽣学籍管理。
为本市户籍学⽣注册本市⾼中⽣学籍,为外地户籍学⽣注册本市“借读⽣”⾼中学籍。
合作⽅为PGA⾼中课程班学⽣注册美国⾼中学籍。
获得证书Certificate 凡完成中国普通⾼中课程学习,修满144必修学分且会考合格者,将获得《北京师⼤⼆附中⾼中毕业证书》。
凡完成GAC国际课程学习,修满108学分,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将获得GAC国际课程结业证书。
完成上述两类课程学习,且结业成绩合格者,将获得《美国华盛顿爱尔格英迪中学毕业证书》。
升学⽅向Graduate Goals 学⽣经过三年学习,达到PGA⾼中课程学业标准,经考试合格者可申请以美国为主,加拿⼤、英国、澳⼤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为辅的⼤学。
课程特⾊Program Characteristics PGA⾼中课程由国家课程、国际课程、备考课程、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成。
课程构建充分发挥中外课程优势,突出基础性、多样性、实践性和选择性,满⾜学⽣多元需求,促进学⽣全⾯⽽有个性的发展。
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 以“打好共同基础,满⾜学⽣成长需求”为宗旨,全⾯落实国家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本科留学生招生简章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重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学校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坚持精英教育,培养拔尖人才。
入围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300强和英国QS世界大学排行榜300强。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继续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留学生。
一、招生专业及计划我校7大类,37个专业(点击查看)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计划招生245人,择优录取。
本科生学制四年,采用中文教学。
完成教学方案规定的学习计划、考核合格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可取得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二、申请资格及条件1、原则上年满18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高中毕业以上学历,成绩良好,持外国有效普通护照的非中国籍公民。
到2016年9月1日仍未满18周岁的申请者,需提交由北京地区公证处出具的监护人公证书原件。
2、根据教育部规定(教育部教外来〔2009〕83号文):祖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在移民外国后作为外国留学生来华进入本专科阶段学习者,必须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之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国外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以入境和出境签章为准)。
对符合该规定,曾具有中国公民身份后取得外国国籍者,申请时需提交:①入籍证明;②注销原中国户籍证明;③最近4年的护照出入境签章页复印件(原件备查);④最近4年的国外学习经历证明;★“最近4年”指2012年4月30日至2016年4月30日3、报考汉语言专业的考生汉语水平须达到新HSK四级180分;报考其他专业考生汉语水平须达到新HSK五级180分,且符合该专业的其他报名条件(见本科留学生招生专业目录)。
4、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请免笔试1)汉语水平:HSK6 级总分180 分以上2)满足以下各类考试其中的一项成绩要求:SAT SAT I总分1800分(含)以上;须具有三门以上SAT II成绩,每门课程600分(含)以上IB 至少三门HL课程成绩,所修课程须与申请专业相关,总分在32分以上(含)A-Level 所修课程须与申请专业相关,至少三门A-Level课程,每门C 以上ACT 所修课程须与申请专业相关,总成绩在25分(含)以上此外,协议院校考生按协议规定要求申请。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高中“国际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班”实施方案
一、国际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班实验背景
国际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班是北师大实验中学立足于国内教育改革与国际教育形势的发展、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指示精神,积极主动探索高端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背景下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学校一直注重“建设面向世界的学校”和“培养高素质国际型人才”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在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吸收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引进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形成校本特色的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面向世界的高素质中国人奠定基础。
自2001年起,学校多名毕业生被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加拿大多伦多、英国剑桥等国外知名大学录取。
从2010年开始,我校取得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班提前招生资格,从高一开始招收初中优秀毕业生。
国际型人才培养项目是一项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学校为此成立专业攻关队伍,从培养目标设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设计、课程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等诸方面开展全新的育人模式探索。
国际型人才培养与国内人才培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项目攻关组坚持“做真教育、真做教育”“做精规定动作,做亮自选动作”的总体指导原则,兼顾学校教育理念与学生升学现实背景,既保持传统优势,又体现培养特色,积极、稳妥、有效的推进各方面的工作。
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班实验内容
1.培养目标
依据实验中学“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整体培养目标,立足于实验中学现有的教育教学人力资源、学科优势及学科特色、学生优势及学习特点、既往出国学生的成功经验的启示,实验中学国际班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坚实学科基础以及创新的批判思维能力的适应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高端优秀高中毕业生。
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指导国际班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落实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坚持走具有实验中学特色的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之路的基本衡量尺度。
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塑造实验中学毕业生鲜明的文化身份和人文素养,是适应跨文化交流、提升国际理解能力的基本保障;坚实的学科基础既保持了实验中学毕业生的学科优势,培育了学科素养,也是适应国外高等教育的有效保障;创新的批判思维能力是提升实验中学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2.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
教学计划与课程建设是确保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落实的教学管理保障。
国际型人才培养,首先是抓好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发挥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在教学计划和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做重点突破。
在积累既往教学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各学科组积极配合,密切结合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制定了较为科学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
国际型人才培养三年教学计划强调梯级推进,稳中有升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上兼顾国际型人才培养的主观教育追求和标准化考试的客观教学现实;在教学方式上稳步推进分层教学、导师制、选课制等方面的探索。
国际班教学计划已经作为一项教学管理制度固化下来,指导全体师生的教学实践行为;学校将根据国际教育形势和教育对象结构的变化积极、稳妥、主动
地持续改进现行教学计划。
同时依据现行教学计划,学校以学科组为龙头,大力推进国际班校本课程建设,目前四个学科组共开发出约500万字的国际教育校本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逐年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形成了富有实验中学校本特色的国际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架构。
3.课程实施
学科队伍建设是落实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人力资源保障。
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坚实学科基础以及创新的批判思维能力的高端优秀毕业生,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责任心强、团结合作、术业有专攻的创新型攻关队伍。
依据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成立了人文与社会学科组、数学学科组、英语学科组、科学学科组等四个学科攻关组以及学生活动指导小组和学生升学指导小组两个学生成长指导小组;确定了以学科组为龙头、兼顾教育理念和教学现实、全面但各有侧重的工作推进机制。
4.近几年的录取结果分享
实验中学国际部近几年培养成果丰硕,优秀学子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达特茅斯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录取。
2012年国际部录取结果统计(共72人)
大学排名前10 前15 前20 前30 前40 前50
录取人数11 15 28 51 66 70
录取比例15% 21% 39% 71% 92% 97%
2013年国际部录取结果统计(共91人)
大学排名前10 前15 前20 前30 前40 前50
录取人数12 15 31 55 76 87
录取比例13% 16% 34% 60% 84% 96%
2014年国际部录取结果统计(共164人)
大学排名前10 前15 前20 前35 前40 前50
录取人数24 35 69 107 149 159
录取比例15% 21% 42% 65% 91% 97%
2015年国际部录取结果统计(共163人)
大学排名前5 前10 前20 前35 前40 前50
录取人数14 25 73 107 152 161
录取比例9% 15% 44% 65% 92% 99%
5.招生录取
(1)招生人数:计划内60人
(2)招生录取办法:根据选拔和中考成绩确定录取名单。
选拔综合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语言与思维突出表现”两个方面进行。
综合素质评价:参照学生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在学校的综合表现,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
语言与思维表现:参照学生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和数学学习表现,包括阅读、思维、表达等三个方面中某个方面表现突出。
(3)具体标准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制定。
(4)时间安排:
报名:7月2日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
加试:7月3日上午9:00-10:40;7月3日下午13:30-15:10(任选其一)
录取:7月3-4日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
2016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