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教育学网络教育在线作业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7.37 KB
- 文档页数:26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考试科目:《教育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9题,总分值9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根据教育功能作用的性质划分,可将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1 分)A. 社会功能B. 筛选功能C. 派生功能D. 负向功能2. 《终身教育引论》的作者是()(1 分)A. 保罗•郎格郎B. 杜威C. 弗洛伊德D. 罗杰斯3. 教育投资的多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其决定因素是()(1 分)A.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B. 人们的主观意愿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 社会制度4. 对于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起决定作用的是()(1 分)A. 人们的重视程度B. 经济发展水平C. 文化传统D. 社会制度5. 教育的性质是有什么决定的()(1 分)A. 生产力水平B. 人口因素C. 政治经济制度D. 科技水平6. 教育平等的思想最早出现在()(1 分)A. 近代B. 现代C. 欧州文艺复兴时期D. 古代第10页/共10页7. 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1 分)A. 多林格B. 舒尔茨C. 伯格D. 鲍尔斯8. 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1 分)A.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B.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的规律C. 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的规律D. 教育与文化相互制约的规律9. 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是()(1 分)A. 普及教育B. 义务教育C. 终身教育D. 制度化教育二多选题 (共5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0. 制约教育内容的因素有哪些()(2 分)A. 科技发展水平B. 政治经济制度C. 社会文化D. 意识形态11. 教育结构包括()(2 分)A. 纵向结构B. 横向结构C. 形式结构D. 布局结构12. 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进行分类,教育具有()(2 分)A. 个体功能B. 基本功能C. 社会功能D. 派生功能13. 教育平等的含义包括的几个重点是()(2 分)A. 人即目的B. 权利平等C. 机会均等D. 人人接受同等的教育14. 教育目的受到哪些因素制约()(2 分)A. 人口因素B. 生产力发展水平C. 政治经济制度D. 社会文化三判断题 (共14题,总分值14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教育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我国存在教育不平等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 分)A. 政治制度B. 意识形态C. 文化原因D.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2. 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讲,教育的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发展和促进()(1 分)A. 生产力发展B. 社会发展C. 科学技术发展D. 文化发展3. 社会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1 分)A. 多林格B. 舒尔茨C. 伯格D. 鲍尔斯4. 从本质上讲,教育是()(1 分)A. 生产力B. 上层建筑C.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 意识形态5. 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投资在整个投资中所占比例()(1 分)A. 越低B. 越高C. 保持不变D. 不确定6.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1 分)A. 受教育程度B. 教育投资C. 个性品质D. 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7. 教育不平等制度根源是()(1 分)A. 普及教育B. 义务教育C. 终身教育D. 制度化教育8.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 )(1 分)A. 精神文化B. 显性文化C. 亚文化D. 隐形文化9. 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1 分)A. 舒尔茨B. 多林格C. 鲍尔斯D. 伯格10.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1 分)A. 社会现象B. 心理现象C. 生物现象D. 本能现象二多选题 (共4题,总分值8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1. 从教育功能的性质上进行分类,教育具有()(2 分)A. 正向功能B. 个体功能C. 社会功能D. 负向功能12. 教育平等的含义包括的几个重点是()(2 分)A. 人即目的B. 权利平等C. 机会均等D. 差别性对待13. 科技教育的新取向是()(2 分)A. 技术化取向B. 科技教育人文化C. 科学精神的教育D. 科学化取向14. 教育投资的来源有()(2 分)A. 国家教育投资B. 企业教育投资C. 个人教育投资D. 民间教育投资三判断题 (共14题,总分值14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考试科目《教育学》第1章至第3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广义的教育最早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苏格拉底3.苏格拉底把帮助别人获得知识的教学方式称之为()A.发现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助产术4.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对我国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A.《教育诗》 B.《理想国》 C.《论共产主义教育》 D.《教育学》5.“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 B.马斯洛 C.赫尔巴特 D.乐正克6.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我们要()A.循序渐进 B.不凌节而施 C.因材施教 D.抓好关键期教育7.道德素质属于什么素质()A.社会素质 B.生理素质 C.身体素质 D.心理素质8.人才培养的总要求称之为()A、培养目标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课程目标9.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苏格拉底10.“论演说家的教育”的作者是A.夸美纽斯 B.杜威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遗传素质B、环境C、学校教育D、实践活动2.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A、教育全民化B、教育终身化C、教育民主化D、教育信息化3.美育要培养学生那些能力()A、感受美的能力B、鉴赏美的能力C、社交能力D、创造美的能力4.人的素质包括()A、自然素质 B、心理素质 C 、社会素质 D、道德素质5.近代教育的特点是()A、教育国家化B、初等教育义务化C、教育宗教化D、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三、判别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2.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江南大学2024年4月网络教育统考《大学英语B》统考题库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common way to improve English pronunciation?A. Listening to English songsB. Reading English booksC. Watching English moviesD. Eating more food答案:D2. What is the past participle of the verb "go"?A. goneB. goingC. wentD. go答案:A3. Choose the correct sentence:A. He has went to the store.B. He has gone to the store.C. He has went to the store yesterday.D. He has gone to the store yesterday.答案:B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synonymous"?A. antonymousB. homonymousC. synonymousD. homophonic答案:C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correct definition of "bilingual"?A. A person who can speak two languagesB. A person who can speak three languagesC. A person who can speak four languagesD. A person who can speak only one language答案:A6. Choose the correct sentence:A. I didn't know she was a doctor.B. I didn't know she is a doctor.C. I didn't know she has been a doctor.D. I didn't know she was been a doctor.答案:A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common way to improve English vocabulary?A. Reading English booksB. Using English dictionariesC. Watching English moviesD. Eating more food答案:D8. Choose the correct sentence:A. He didn't went to the party last night.B. He didn't go to the party last night.C. He didn't gone to the party last night.D. He didn't been to the party last night.答案:B9. What is the opposite of "expensive"?A. cheapB. costlyC. expensiveD. valuable答案:A10. Choose the correct sentence:A. She has finished her homework.B. She has finished her home works.C. She has finished the homework.D. She has finished home works.答案:A二、完形填空(每题2分,共20分)Passage:In recent years,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English has been increas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trying to learn English, and many of them are using online resources to do so. However, learning English online can be challenging. In this passage, we will discuss some tips for learning English online.11. A. importanceB. significanceC. relevanceD. priority答案:A12. A. resourcesB. materialsC. toolsD. equipment答案:A13. A. althoughB. howeverC. neverthelessD. despite答案:B14. A. learnB. studyC. educateD. train答案:A15. A. becauseB. sinceC. asD. for答案:C16. A. effectiveB. efficientC. affectiveD. effective答案:A17. A. techniquesB. methodsC. strategiesD. approaches答案:C18. A. suchB. likeC. asD. for example答案:D19. A. canB. mayC. mightD. could答案:D20. A. improveB. enhanceC. increaseD. raise答案:A三、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Passage:The Internet has revolutionized the way we live, work, and communicate. It has opened up a world of possibilities, allowing us to access information, connect with people, and conduct business online. However, the Internet also has its downsides,including the potential for cybercrime, online scams, and information overload.2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A. The benefits of the InternetB. The dangers of the InternetC.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communicationD.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business答案:A2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is one of the benefits of the Internet?A. It allows for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B. It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online scams.C. It offers a vast amount of information.D. It can be used to commit cybercrime.答案:C23. What is one of the dangers of the Interne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A. Information overloadB.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C. Conducting business onlineD. Online dating答案:A2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is a potential negative consequence of the Internet?A. It can lead to improved communication.B. It can result in cybercrime.C. It can enhance business opportunities.D. It can provide a platform for scams.答案:B25. What is the tone of the passage?A. PositiveB. NegativeC. NeutralD. Argumentative答案:C四、翻译题(每题10分,共30分)26. 翻译以下句子:"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has greatly improved our quality of life."答案: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教育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人才培养的总要求称之为()(1 分)A. 培养目标B. 教育目的C. 教学目标D. 课程目标2.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1 分)A. 孔子B. 杜威C. 赫尔巴特D. 苏格拉底3. “论演说家的教育”的作者是()(1 分)A. 夸美纽斯B. 杜威C. 昆体良D. 苏格拉底4. 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我们要()(1 分)A. 循序渐进B. 不凌节而施C. 因材施教D. 抓好关键期教育5.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对我国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1 分)A. 《教育诗》B. 《理想国》C. 《论共产主义教育》D. 《教育学》6. 苏格拉底把帮助别人获得知识的教学方式称之为()(1 分)A. 发现法B. 讲授法C. 演示法D. 助产术7. 《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1 分)A. 夸美纽斯B. 杜威C. 赫尔巴特D. 苏格拉底8.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1 分)A. 杜威B. 马斯洛C. 赫尔巴特D. 乐正克9. 道德素质属于什么素质()(1 分)A. 社会素质B. 生理素质C. 身体素质D. 心理素质10. 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1 分)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二多选题 (共5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1.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2 分)A. 教育全民化B. 教育终身化C. 教育民主化D. 教育信息化12. 人的素质包括()(2 分)A. 自然素质B. 心理素质C. 社会素质D. 道德素质13. 近代教育的特点是()(2 分)A. 教育国家化B. 初等教育义务化C. 教育宗教化D. 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14.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2 分)A. 遗传素质B. 环境C. 学校教育D. 实践活动15. 美育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2 分)A. 感受美的能力B. 鉴赏美的能力C. 社交能力D. 创造美的能力三判断题 (共14题,总分值14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考试科目:《远程教育导论》一、大作业题目简答题:1、简述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与联系答:第一,教育的对象不同。
学校传统教育中的教育对象具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并且是充满朝气的青少年,而远程教育系统的学生在年龄和知识程度上会有很大差异。
第二,教育的目的不同。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外培养高尚的品德和完善个性。
远程教育系统也有这两方面的目的,但更偏重于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第三,教育的要求不同。
传统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即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
而远程教育中除了学历教育外更多的是继续教训、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
第四,教育的手段不同。
传统教育中的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课堂教育,面对面交流接触可实现相互激励,但也存在学生学习自主性差,教学资源不能共享等弊端。
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分离的,没有面对面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
2、简述远程教育系统中“教与学子系统”的五个子系统的功能。
答:远程教育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社会系统,所以远程教育系统由“运行子系统”(也称教与学子系统)、“后勤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构成。
“运行子系统”肩负着远程教育系统智能,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运行活动”,将社会环境对系统的投入进行加工、改造和构建,转换成合乎目标的产出回输给社会环境。
正是这些运行活动确定了开放社会系统的性质,使该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
3、简述远程学习是远程教育的核心。
答:远程教学(教与学)系统是远程教育的运行子系统。
而在远程教学(教与学)系统中,即在远程教与学中,远程学习是核心,远程教学则为远程学习提供资源和服务。
教育,归根结底要通过被教育者即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行为,学习者自身认知过程即认知目标的意义建构过程来实现。
在远程教育中,由于师生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学习者在认知建构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远程学习中表现得很简明、很充分。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远程教育导论》一、题目(一)简答题:70分1、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时代特征。
答:现代远程教育由高科技所孕育,具有 1.开放性;2.技术先进性;3.自主灵活性;4.资源共享性。
2、简述远程教育系统与传统教育系统的比较。
答:传统教育系统面对新的教育需求表现出的局限性和不适应如下:(1)国家对传统教育系统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年度经费拨款的增长同迅速增长的学生数量和教育需求之间不协调;(2)传统院校提供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教学设施的能力、尤其是配备足够的合格的教师的能力同迅速增长的学生数量和教育需求之间不协调;(3)学生数量和教育需求的增长造成教师工作量及工作强度和压力的增长同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标准和生活条件提高之间不协调;(4)由于成人的职业、家庭和社会职责和义务,及路途、时间、费用等因素,现代社会人口中的大部分和相当一部分成员取法利用现有传统教育系统的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5)传统教育系统中为成人接受各级各类教育进行行业业余学习的设施严重不足;或者对于特定的学生对象和教育需求,传统教育系统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不适应和不适当等。
3、简述学生自主学习表现出的具体特征。
答:(1)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教育目标和选学课程;(2)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决定学习进度;(3)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
4、简述远程教与学过程与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管理。
答:对于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最宽泛的一种界定是将远程学生在远程学习时接受到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持服务的总和,同对学生的课程注册、学习管理、学分认定和学位证书颁发以及各种奖励等行政管理服务都包括在内(可称之为学生支持服务)。
(1)学生注册与选课管理。
远程教育系统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学生注册和选课管理.上通常表现出比传统教育更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学校制定相应的选课规则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和管理。
一、单选题(每题2 分共20 道小题总分值40 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卷中填涂;)1.我国现代第一个实际执行地学制为().A. 壬戌学制B. 癸卯学制C. 辛亥学制D. 壬寅学制2.苏格拉底把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地教学方式称之为().A. 发现法B. 讲授法C. 演示法D. 助产术3.学生地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我们地教育要().A. 循序渐进B. 抓好关键期C. 因材施教D. 不凌节而施4.《普通教育学》地作者为().A. 夸美纽斯B. 杜威C. 赫尔巴特D. 苏格拉底5.素质可分为三类: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A. 社会素质B. 生理素质D. 道德素质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7.“儿童中心论”地代表人物为().A. 杜威B. 马斯洛C. 赫尔巴特D. 乐正克8.培养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地合格师资,这为师范院校地().A. 教育方针B. 教学目标C. 教育指导思想D. 培养目标9.现代教育地代表人物为().A. 夸美纽斯B. 杜威C. 赫尔巴特D. 苏格拉底10.教育为一种().A. 生物现象B. 心理现象D. 本能现象11.《民本主义与教育》地作者为().A. 杜威B. 夸美纽斯C. 凯洛夫D. 舒尔茨12.道德素质属于什么素质().A. 社会素质B. 生理素质C. 身体素质D. 心理素质13.影响人地身心发展地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与().A. 德育B. 智育C. 教育D. 体育14.学生地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兴趣爱好有不同,这讲地为学生发展地().A. 不平衡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个别差异性15.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对我国产生广泛影响地教育专著为().A. 《教育诗》B. 《理想国》C. 《论共产主义教育》D. 《教育学》16.中国第一部教育文献为().A. 学记B. 论语C. 大学D. 中庸17.人才培养地总要求称之为().A. 培养目标B. 教育目地C. 教学目标D. 课程目标18.广义地教育最早产生于().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19.“论演说家地教育”地作者为().A. 夸美纽斯B. 杜威C. 昆体良D. 苏格拉底20.人地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我们要().A. 循序渐进B. 不凌节而施D. 抓好关键期教育40 22二、多选题(每题4 分共10 道小题总分值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个或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卷上正确填涂;)1.个体发展地两个个方面指()A. 身体地发展B. 道德地发展C. 心理地发展D. 人格地发展2.人地素质包括()A. 自然素质B. 心理素质C. 社会素质D. 道德素质3.制约学制地因素为()A.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 政治制度C. 青少年心理特征D. 意识形态4.影响人地身心发展地因素主要有()A. 遗传素质B. 环境C. 学校教育D. 实践活动5.当代世界教育发展地趋势为()B. 教育终身化C. 教育民主化D. 教育信息化6.个体发展具有顺序性、差异性之特征,因此,教育要()A. 循序渐进B. 因材施教C. 考虑年龄特征D. 抓好“关键期”7.古代教育地基本特征()A. 普及性B. 等级性C. 民主性D. 道统性8.教师地专业发展包括()A. 专业知识地发展B. 专业才能地发展C. 身体健康发展D. 专业情意地发展9.美育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A. 感受美地能力B. 鉴赏美地能力C. 社交能力D. 创造美地能力10.近代教育地特点为()B. 初等教育义务化C. 教育宗教化D. 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三、判断题(每题1 分共20 道小题总分值20 分正确地填涂“A”,错误地填涂“E”;)1.“双轨制”出现在西方封建社会地学校教育;(1 分)X2.广义地教育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地;(1 分)Y3.我国目前实行地为九年制义务教育;(1 分)Y4.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民主与民主地教育两个侧面;(1 分)Y5.终身教育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形成和发展地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1 分)Y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现代教育地基本特征;(1 分)Y7.教育地可持续发展不包括促进学生地持续发展;(1 分)N8.我国地教育目地地表述虽有多次变动,但其基本精神为一贯地;(1 分)Y9.义务教育地实质为一种免费教育;(1 分)N10.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1 分)Y11.教育地可持续发展不包括促进学生地持续发展;(1 分)N12.教育地两条基本规律为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地规律、教育与人地身心发展相互制约地规律;(1 分)Y13.培养目标为教育目地在各级各类学校地具体化;(1 分)Y14.教育民主化为当代世界教育发展地趋势之一;(1 分)Y15.各级各类学校地培养目标称之为教学目标;(1 分)N16.培养目标即教育目地;(1 分)N17.教育目地为一切教育工作地出发点和归宿;(1 分)Y18.素质教育地基本途径为课外活动;(1 分)N19.全面发展教育为素质地目标或落实,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教育地内容或途径;(1 分)N20.智育即教学;(1 分)N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教育学》7 章(总分100 分)时间:90 分钟第4 章至第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1. “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此处地教育为指()CA.广义地教育 B .狭义地教育.学校教育 D .思想品德教育2. 什么理论为研究教学内容地理论()A、教学论 B 、课程论、德育地理论、教学方法地理论C D3. 根据课程标准编制地测验属于()C D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标准化测验、人格测验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地代表人物为()C DA、布鲁纳B、斯金纳、奥苏伯尔、根舍因5.案例教学地提出者为()A、桑代克、斯金纳、罗杰斯 D 、根舍因B C6. 学校地语文课、数学课属于()B CA.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潜在课程 D .学科课程7.认知模式在道德教育中特别重视()B C DA、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8. 人们约定成俗地行为准则和规范称之为()A、道德、品德、品德教育、道德规则教育B C D9.一个测试工具地可靠性为指()B DA、区分度、效度 C 、信度、难度10.智力测验量表()C DA、教育评价 B 、教育测验、教育测量、主观性测验二、多选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1.当代教学理论有()C DA、认知教学理论 B 、情感教学理论、建构教学理论、行为主义教学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地特征有()A、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B C D3.从层次划分地角度分,道德教育包括道德理想教育和()A、道德原则教育 B 、道德规则教育 C 、道德认知教育 D 、道德行为教育4.品德地心理成分包括()B CA、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 D 、道德行为5.教育评价地功能有()A、鉴定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B C D三、判别题:(每小题 1 分共14 分)N1. 课程论主要研究如何教如何学;()Y2. 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地专业人员;()Y3. 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Y4. 道德认知模式强调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地重要性;()N5. 课外实践活动不属于课程;()Y6.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地意义;()N7.教育实习不属于课程;()N8. 直接地道德教学优于间接地道德教育;()N9.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道德教育,这为间接道德教育;()Y10.德育地主要途径为教学;()N11.认知模式地提出者为麦克费尔;()12.品德即道德;()YY13. “考试为根指挥棒”,这说明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功能;()14. 信度为指测试工具地可靠性;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1.学科中心课程论:2.教学效率:3. 品德:4. 间接地道德教育:5. 效度:五、简述题:(每小题 5 分,共25 分)1. 简述教师地专业发展;2. 简述三大课程流派;3. 简述理想地师生关系;4. 通过道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地不足为什么?5. 简述布莱特效应;六、论述题:(每小题13 分,共26 分)1. 你认为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扮演着什么样地角色;2. 试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471、D 2 、B 3 、B 、B 5 、D 6 、D、A 8 、A 9 、C 10 、B二、多选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51、ABCD 2 、ABCD 3 、AB 4 、ABD 、ABCD三、判别题:(每小题 1 分共14 分)56781、错 2 、对 3 、对 4 、对、错、对、错、错9、错、对11 、错12 、错13 、对14 、对10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1、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地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地技能为目标;2、教学效率为学生地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地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地量度;3、品德为指一个人依据一定地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地稳定地心理特征;4、间接地道德教育即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堂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中以及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5.效度为指一个测试工具能测出所要测地东西地程度;五、简述题:(每小题 5 分,共25 分)1.答:教师专业发展为指教师作为专业地教学人员,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地专业人员地发展历程;教师专业发展经历四个阶段:专业形成阶段;专业成长阶段;专业成熟阶段;充分专业化阶段;2、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地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地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地技能为目标;人文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地尊严、人地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强调不能以成人地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地心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地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地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地作用3.答:现代地师生关系倡导地为一种以尊重学生地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为处在半成熟地发展中地个体,主型地师生关系;需要对他们正确地指导、严格地要求地民4.答:通过道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地不足之处为:将道德教学与学科教学相提并论,贬低了德育地价值和地位;导致知行脱节;┅┅德育很难限制在一套固定地课程里进行教学;开设课程实施德育,易5.答:布莱特效应为指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地同伴地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地发展阶段地同伴地道德推理方式;六、论述题:(每小题13 分,共26 分)(要点)1.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扮演着“传道者”地角色、“授业解惑者”地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注:对于教师职业角色可以有不同地见解,只要言之有理,也给分;)2、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为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人创建地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人地道德判断按照一定地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地目地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地发展及其与行为地一致性;要求根据儿童已有地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地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地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地平衡之中不断地阶段地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提高自己地道德判断地发展水平;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教育学》第4 章至第7 章(总分100 分)时间:90 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1. 学生地年龄特征所包括地两个方面地特征为( A )A.身体和心理特征B.气质和性格特征 C .认知和情感特征 D .情感和意志特征B2.课程论为研究()DA、怎样教学地理论B、教学什么地理论 C 、德育地理论、教学方法地理论3. 高中会考属于( B )A.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标准化测验、教师自编测验D4.按照所学教材地理解,教学主要指(A )B C DA、教师地教、学生地学、知识地教学、教师地教和学生地学C5.非指导性教学地提出者为()B C DA、布鲁纳、斯金纳、罗杰斯、根舍因D6. 学校课程地基本形式为()B C DA.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潜在课程.学科课程7.体谅模式在道德教育中特别重视( B )B C DA、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8.从层次划分地角度,德育可分为道德理想教育、道德原则教育和( D )A、倡议形式教育 B 、指令形式教育 C 、品德教育、道德规则教育DB9.一个测试工具最重要地质量指标为()B C DA、区分度、效度、信度、难度A10.根据一定地教育目标,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称之为()B C DA、教育评价、教育测验、教育测量、主观性测验二、多选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1.教师地专业发展包括(ABD )A、专业知识地发展B、专业才能地发展 C 、身体健康发展 D 、专业情意地发展2.三大课程流派为(ABD )A、学科中心课程论B、人文主义课程论 C 、隐性课程论 D 、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3.有效测验地必要条件为(ABC )CA、较高地效度 B 、较高地信度、较高地区分度 D 、较高地难度4.教师评价地主要方法、途径为(ABCD )B C DA、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5.品德地心理成分包括(ABD )B C DA、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三、判别题:(每小题 1 分共14 分)1. 学生既为教育地对象(客体),又为自我教育和发展地主体;(√)2. 教师职业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地专业人员;(√)3. 教师专业发展为指教师在所教学科专业上地发展;(×)4. 青少年学生具有独立地社会地位,为权力地主体;(√)5.课程即教学地科目;(×)6.教学工作地中心环节为上课;(√)7.因材施教为教育教学地指导思想,而不为具体地方法;(√)8.罗杰斯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学生学习地促进者地角色;(√)9.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10.通过寓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为直接地道德教学;(×)11.道德原则教育要运用道德禁令形式进行教育;(×)12.体谅模式地提出者为麦克费尔;(√)13.依据一定地道德准则,对他人或自己地言行进行评价地过程称之为道德判断;(√)14. “考试为根指挥棒”,这说明教育评价具有激励功能;(×)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3.课程:课程为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地教育目标而规定地教学科目及它地目地、内容、范围和进程地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发展而营造地学校环境地全部内容4.教学:教学为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地所有行为方式;3. 德育:主要指道德教育,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地教育,为培养学生地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地教育;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地4. 教育评价:为依据一定地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过程;5. 指标体系:为指反映评价目标、并被赋予一定权重地一系列指标地结构系统;五、简述题:(每小题 5 分,共25 分)1. 简述教师地职业角色;答: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扮演着“传道者”地角色、“授业解惑者”地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2. 简述学生地本质属性;他们为学校教育地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答:学生为具有发展潜能以及发展需要地个体,务,作为学校教育地对象,他们又具有主观能动性;3. 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地答: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地技能为目标;4. 通过道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地优点为什么?答:通过道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地优点为:可以使学校德育地实施在课程和时间上得到最低限度地保证,有利于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若教学得法,可以促进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地发展;5. 简述教育评价地基本过程;答:教育评价地基本过程为:建立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地评价组织;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地任务;选择和确定评价地项目与指标;选择和设计收集评价信息地方法和工具;搜集评价所依据地证据和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资料;形成评价报告;六、论述题:(每小题13 分,共26 分)1. 试述社会主义社会新型地师生关系;答:社会主义社会新型地师生关系为:一、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为授受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教学地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地角度讲,教师为传授者,学生为接受者;教育活动中还要发挥学生地主观能动性;二、师生在人格上为平等地关系;学生虽然知之较少,尚未成熟,但作为独立地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为平等地;要尊重、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为互相促进地关系;教师地言传身教影响到学生,学生对教师地道德水平、精神风貌地评价也影响到教师,在社会道德方面,也存在“教学相长”;2. 简述当代教育评价发展地趋势;答:当代教育评价发展地趋势为:评价地指导思想从筛选转向多样化;评价地对象和范围扩大到整个教育领域;在方法和技术上单纯地定量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日益重视被评价者及其自我评价地地位和作用;教育评价将更重视对评价地再评价;一、单选题(每题2 分共15 道小题总分值30 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卷中填涂;)1 人力资本理论地代表人物为()A. 多林格B. 舒尔茨C. 伯格D. 鲍尔斯2 教育地性质为有什么决定地()A. 生产力水平B. 人口因素C. 政治经济制度D. 科技水平3 教育投资地多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多大地比重,其决定因素为()A. 对教育地重视程度B. 人们地主观意愿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 社会制度4 从教育作用地对象上讲,教育地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发展和促进()A. 生产力发展B. 社会发展C. 科学技术发展D. 文化发展5《终身教育引论》地作者为()A. 保罗?郎格郎B. 杜威C. 弗洛伊德D. 罗杰斯6 人力资本理论地代表人物为()A. 舒尔茨B. 多林格C. 鲍尔斯D. 伯格7 根据教育功能作用地性质划分,可将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A. 社会功能B. 筛选功能C. 派生功能D. 负向功能8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A. 精神文化B. 显性文化C. 亚文化D. 隐形文化9 教育地两条基本规律为教育与人地身心发展相互制约地规律和()A.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地规律B.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地规律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地规律C.教育与文化相互制约地规律D.对于教育发展地规模和速度,起决定作用地为()10人们地重视程度A.经济发展水平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投资在整个投资中所占比例()11越低A.越高B.保持不变C.不确定D.教育为一种()12社会现象A.心理现象B.生物现象C.本能现象D.社会化理论地代表人物为()13多林格A.舒尔茨B.伯格C.鲍尔斯D.我国存在教育不平等地现象地主要原因为()14政治制度A.意识形态B.D.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15 教育平等地制度基础为()A. 普及教育B. 义务教育C. 终身教育D. 制度化教育40 22二、多选题(每题4 分共10 道小题总分值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个或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卷上正确填涂;)1 教育结构包括()A. 纵向结构B. 横向结构C. 形式结构D. 布局结构2 教育平等地含义包括地几个重点为()A. 人即目地B. 权利平等C. 机会均等D. 差别性对待3 教育内容受到哪些因素地制约()A. 科技水平B. 生产力水平C. 政治经济制度D. 社会文化4 教育目地受到哪些因素制约()B. 生产力发展水平C. 政治经济制度D. 社会文化5 教育平等地含义包括地几个重点为()A. 人即目地B. 权利平等C. 机会均等D. 人人接受同等地教育6 制约教育内容地因素有哪些()A. 科技发展水平B. 政治经济制度C. 社会文化D. 意识形态7 从教育功能地性质上进行分类,教育具有()A. 正向功能B. 个体功能C. 社会功能D. 负向功能8 教育投资地来源有()A. 国家教育投资B. 企业教育投资C. 个人教育投资D. 民间教育投资9 从教育作用地对象上进行分类,教育具有()B. 基本功能C. 社会功能D. 派生功能10 科技教育地新取向为()A. 技术化取向B. 科技教育人文化C. 科学精神地教育D. 科学化取向三、判断题(每题2 分共15 道小题总分值30 分正确地填涂“A”,错误地填涂“E”;)1 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着教育不平等现象;Y2 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着教育不平等现象;Y3 科技通过思想观念和技术手段两个途径影响教育;Y4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地根本功能为造成人地不同个性品质;N5 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决定了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N6 教育平等为指每一个人接受完全同等地教育;N7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发展地规模、速度起决定作用;Y8“差别性对待”原则为指每个人都受到适当地教育,且这种教育为适合个人特点地;Y9 精神文化又称之为观念文化;Y10 教育结构决定经济结构;N11 性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改造人性;N12 对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违反了教育公平地原则;N13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地贡献大;Y14 教育资源为指整个社会用于教育领域中从事教育活动地人力和物力地总和;Y15 学习权益为立足于学习者主体地角度,对受教育权利、学习机会、学业成功机会地确认;Y。
江南大学远程指导题目及答案第一篇:江南大学远程指导题目及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远程教育系统与传统教育系统的比较。
答: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共性首先,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组成要素是一致的,正式教育的构成要件有三:第一,要有“教育者”;第二,要有学习者,第三,教育者和学习者必须有共同预期的“目标”。
如果不具备三项要件的教育活动即属于“非正式教育”传统学校教育显然具备以上三要件,网络学院和广播电视大学同样也具备以上三要件,学习者上网学习或收看教学电视课程是一种有意的学习行为,学习者遇到困难可以向辅导教师求助,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共同预期的“目标”是具体的课程目标。
因此,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都是正规学校教育。
其次,从教育的规范程度来看,传统教育与学校远程教育均具备正规教育的基本属性。
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1)教育对象的不同学校传统教育中的教育对象具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并且是充满朝气的青少年,而远程教育系统的学生在年龄和知识程度上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远程教育在教学内同和形式上要更丰富、更灵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
(2)教育目的的不同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外培养高尚的品德和完整的个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学会做人。
远程教育系统当然也有这两方面的目的,但更偏重于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以满足人们的知识更新的需求。
(3)教育的要求不同学校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即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
而在远程教育中除了学历教育外,更多的是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
学生接受远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快捷的学习方式来获得新的知识,他们所关注的是学习效果,学到的内容能否很快的应用于生产实践。
这就要求远程教育的学习内容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远程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上六个月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远程教育导论》一.简答题1.简述现代远程教育旳时代特性。
答:现代远程教育由高科技所孕育,具有1.开放性;2.技术先进性;3.自主灵活性;4.资源共享性。
2.简述远程教育系统与老式教育系统旳比较。
答:老式教育系统面对新旳教育需求体现出旳局限性和不适应如下:(1)国家对老式教育系统旳基本建设投资和年度经费拨款旳增长同迅速增长旳学生数量和教育需求之间不协调;(2)老式院校提供教室、图书馆、试验室和其他教学设施旳能力、尤其是配置足够旳合格旳教师旳能力同迅速增长旳学生数量和教育需求之间不协调;(3)学生数量和教育需求旳增长导致教师工作量及工作强度和压力旳增长同教师旳社会地位、待遇原则和生活条件提高之间不协调;(4)由于成人旳职业、家庭和社会职责和义务,及路途、时间、费用等原因,现代社会人口中旳大部分和相称一部提组员取法运用既有老式教育系统旳多种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5)老式教育系统中为成人接受各级各类教育进行行业业余学习旳设施严重局限性;或者对于特定旳学生对象和教育需求,老式教育系统旳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不适应和不合适等。
3.简述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出旳详细特性。
答:(1)学生根据自己旳需要和条件选择教育目旳和选学课程;(2)学生根据自己旳需要和条件决定学习进度;(3)学生根据自己旳需要和条件选择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
4.简述我国国民教育体系旳分类。
答:一般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分为四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按院校类型将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分为两种:一般教育和成人教育。
5.简述独立学习活动旳六个支持性条件。
答:独立学习活动旳六个支持性条件分别为:学习资源、学习意志、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计划、交互活动。
二.论述题1.应用网络检索功能,论述“翻转课堂”旳特点。
答:运用视频来实行教学,在数年此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
在上世纪旳50年代,世界上诸多国家所进行旳广播电视教育就是明证。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道小题总分值4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卷中填涂。
)1.我国现代第一个实际执行的学制是().A. 壬戌学制B. 癸卯学制C. 辛亥学制D. 壬寅学制2.苏格拉底把帮助别人获得知识的教学方式称之为().A. 发现法B. 讲授法C. 演示法D. 助产术3.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我们的教育要().A. 循序渐进B. 抓好关键期C. 因材施教D. 不凌节而施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A. 夸美纽斯B. 杜威C. 赫尔巴特D. 苏格拉底5.素质可分为三类: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A. 社会素质B. 生理素质D. 道德素质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7.“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 杜威B. 马斯洛C. 赫尔巴特D. 乐正克8.培养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合格师资,这是师范院校的().A. 教育方针B. 教学目标C. 教育指导思想D. 培养目标9.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 夸美纽斯B. 杜威C. 赫尔巴特D. 苏格拉底10.教育是一种().A. 生物现象B. 心理现象D. 本能现象11.《民本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A. 杜威B. 夸美纽斯C. 凯洛夫D. 舒尔茨12.道德素质属于什么素质().A. 社会素质B. 生理素质C. 身体素质D. 心理素质1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与().A. 德育B. 智育C. 教育D. 体育14.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兴趣爱好有不同,这讲的是学生发展的().A. 不平衡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个别差异性15.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对我国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A. 《教育诗》B. 《理想国》C. 《论共产主义教育》D. 《教育学》16.中国第一部教育文献是().A. 学记B. 论语C. 大学D. 中庸17.人才培养的总要求称之为().A. 培养目标B. 教育目的C. 教学目标D. 课程目标18.广义的教育最早产生于().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19.“论演说家的教育”的作者是().A. 夸美纽斯B. 杜威C. 昆体良D. 苏格拉底20.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我们要().A. 循序渐进B. 不凌节而施D. 抓好关键期教育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卷上正确填涂。
)1.个体发展的两个个方面指()A. 身体的发展B. 道德的发展C. 心理的发展D. 人格的发展2.人的素质包括()A. 自然素质B. 心理素质C. 社会素质D. 道德素质3.制约学制的因素是()A.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 政治制度C. 青少年心理特征D. 意识形态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 遗传素质B. 环境C. 学校教育D. 实践活动5.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B. 教育终身化C. 教育民主化D. 教育信息化6.个体发展具有顺序性、差异性之特征,因此,教育要()A. 循序渐进B. 因材施教C. 考虑年龄特征D. 抓好“关键期”7.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A. 普及性B. 等级性C. 民主性D. 道统性8.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A. 专业知识的发展B. 专业才能的发展C. 身体健康发展D. 专业情意的发展9.美育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A. 感受美的能力B. 鉴赏美的能力C. 社交能力D. 创造美的能力10.近代教育的特点是()B. 初等教育义务化C. 教育宗教化D. 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道小题总分值2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E”。
)1.“双轨制”出现在西方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1分)X2.广义的教育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1分)Y3.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
(1分)Y4.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民主与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
(1分)Y5.终身教育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
(1分)Y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分)Y7.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包括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1分)N8.我国的教育目的的表述虽有多次变动,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贯的。
(1分)Y9.义务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免费教育。
(1分)N10.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1分)Y11.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包括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1分)N12.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分)Y13.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
(1分)Y14.教育民主化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1分)Y15.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称之为教学目标。
(1分)N16.培养目标即教育目的。
(1分)N17.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1分)Y18.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课外活动。
(1分)N19.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的目标或落实,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或途径。
(1分)N20.智育即教学。
(1分)N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教育学》第4 章至第7 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此处的教育是指()A.广义的教育 B.狭义的教育 C.学校教育 D.思想品德教育2.什么理论是研究教学内容的理论()A、教学论B、课程论C、德育的理论D、教学方法的理论3.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测验属于()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 C.标准化测验 D、人格测验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B、斯金纳C、奥苏伯尔D、根舍因5.案例教学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斯金纳C、罗杰斯D、根舍因6. 学校的语文课、数学课属于()A.活动课程 B.隐性课程 C.潜在课程 D.学科课程7.认知模式在道德教育中特别重视()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人们约定成俗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称之为()A、道德B、品德C、品德教育D、道德规则教育9.一个测试工具的可靠性是指()A、区分度B、效度C、信度D、难度10.智力测验量表()A、教育评价B、教育测验C、教育测量D、主观性测验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当代教学理论有()A、认知教学理论B、情感教学理论C、建构教学理论D、行为主义教学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征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3.从层次划分的角度分,道德教育包括道德理想教育和()A、道德原则教育 B、道德规则教育 C、道德认知教育 D、道德行为教育4.品德的心理成分包括()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判断 D、道德行为5.教育评价的功能有()A、鉴定功能 B、激励功能 C、导向功能 D、诊断功能三、判别题:(每小题1 分共14分)1.课程论主要研究如何教如何学。
( N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 Y )3.班级授课制是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 Y )4.道德认知模式强调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 Y )5.课外实践活动不属于课程。
( N )6.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Y )7.教育实习不属于课程。
( N )8.直接的道德教学优于间接的道德教育。
( N )9.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道德教育,这是间接道德教育。
( N )10.德育的主要途径是教学。
( Y )11.认知模式的提出者是麦克费尔。
( N )12.品德即道德。
( Y )13.“考试是根指挥棒”,这说明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功能。
( Y )14.信度是指测试工具的可靠性。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学科中心课程论:2.教学效率:3. 品德:4. 间接的道德教育:5. 效度: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简述教师的专业发展。
2. 简述三大课程流派。
3. 简述理想的师生关系。
4. 通过道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不足是什么?5. 简述布莱特效应。
六、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 你认为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2. 试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2、B3、B4、B5、D6、D7、A8、A9、C 10、B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BCD2、ABCD3、AB4、ABD5、ABCD三、判别题:(每小题1 分共14分)1、错2、对3、对4、对5、错6、对7、错8、错9、错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对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教学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的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
3、品德是指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4、间接的道德教育即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堂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中以及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
5.效度是指一个测试工具能测出所要测的东西的程度。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答: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的教学人员,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
教师专业发展经历四个阶段:专业形成阶段;专业成长阶段;专业成熟阶段;充分专业化阶段。
2、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人文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3.答:现代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的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的指导、严格的要求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4.答:通过道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不足之处是:将道德教学与学科教学相提并论,贬低了德育的价值和地位;德育很难限制在一套固定的课程里进行教学;开设课程实施德育,易导致知行脱节;┅┅5.答:布莱特效应是指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的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
六、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要点)1.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扮演着“传道者”的角色、“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