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32.01 KB
- 文档页数:6
党员发展工作细则全文(2017)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党员发展工作细则全文,欢迎大家阅读!党员发展工作细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把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
第三条发展党员工作应当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第四条党组织应当通过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外群众对党的认识,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第五条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六条入党申请人应当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也可以向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第七条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
第八条在入党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当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由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下同)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委备案。
第九条党组织应当指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培养联系人的主要任务是:(一)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二)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三)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四)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把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
第三条发展党员工作应当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第二章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第四条党组织应当通过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外群众对党的认识,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第五条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六条入党申请人应当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也可以向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第七条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
第八条在入党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当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由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下同)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委备案。
第九条党组织应当指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培养联系人的主要任务是:(一)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二)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三)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四)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学习体会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重要一年。
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就显得耐人寻味。
根据双语实验小学党支部的要求,我及时在网上下载了新的细则进行了学习和通读。
通过认真细致地学习七章详细细则,对新时期党员发展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党的蓬勃发展,入党要求也应顺从新形势、新时期的变化。
实践告诉我们,党员的先进性是与时俱进的。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中,党员队伍和新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着哪些问题,什么地方需要完善,我们就要依据调研总结获取经验教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党员建设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新的时期,经济建设和民族团结工作中需要如何推进,什么地方需要加强,我们就要依据新时期的各项特点发展党员队伍,以新鲜的血液充实党的执政生命。
党是由全体党员组成的,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主要体现在每一个党员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素质、能力和实际行动上。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仅是党保持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保证,因此党员的先进性关乎着党的生命之本。
第一章第三条提到“发展党员工作应当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对积极要求入党的入党人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将继续加强培养、教育、考察,加强党支部和党小组对入党人员的交流谈心,发现错误和缺点时,及时帮助提出修正,把握好入党动机的纯洁性,坚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当前,我国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党员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加,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虽然从表面上看近年党员的结构有了提高,但在这种表像下,深层次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的“停滞不前”和工作能力、先锋效力、模范动力的“举步维艰”显得日益突出,慢慢浮出了“水面”。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新旧细则对照稿)(注:阴影部分为1990版原细则中的表述方式,2014版新细则中已经删除;下划线部分为2014版新细则中的表述方式,1990版原细则中无。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为了规范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
第三条发展党员工作,应当要从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的要求出发,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第四条发展党员必须坚持入党自愿的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第二章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外群众对党的认识,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第五条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六条入党申请人应当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注:实际操作中,工作地点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申请人,应向覆盖其单位的联合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也可以向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第七条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
第八条在入党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当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由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下同)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委备案。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辅导提纲一、中央为什么要修订《细则》?《细则(试行)》是中组部1990年印发的,到现在实施已经20多年了,对于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细则(试行)》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亟需根据新的任务和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
(一)贯彻落实中央对发展党员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部署和新要求。
从1990年到现在,中央五次召开全国党的代表大会,五次修改党章,对发展党员工作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对发展党员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
(二)着重解决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细则(试行)》20多年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次修订着眼于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等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
(三)总结提升了各地区各部门在实践探索中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
对各地各部门发展党员工作的实践经验,中组部进行了认真总结,把这些经验中成熟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
二、《细则》修订体现的原则是什么?(一)权威性。
一方面保持框架和内容的总体稳定,另一方面充分体现党章和中央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新规定、新要求。
(二)系统性。
根据党章和党内法规增加了相关内容。
(三)现实性。
针对发展党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基层经验,综合各地建议,提出解决办法。
(四)严肃性。
体现从严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考察,对严肃发展党员工作纪律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
(五)操作性。
对工作程序进行细化、具体化,对有关要求进行简化和调整,便于基层操作和落实。
三、《细则》修订了什么内容?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党章对发展党员工作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把中央提出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写入总则,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考察提出了新要求,细化了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要求,进一步严格了预备党员审批权限,对追认党员的标准和程序作出规定,强化了党组织的领导责任和把关作用。
学习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总结通过学习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总结,广泛开展《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确保《细则》各项规定得到贯彻实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学习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总结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把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
第三条发展党员工作应当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第二章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第四条党组织应当通过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外群众对党的认识,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第五条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六条入党申请人应当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也可以向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第七条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
第八条在入党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当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由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下同)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委备案。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新旧细则对比2014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已于2014年6月10日起施行,1990版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同日废止(服役期为24年——1990年9月1日至2014年6月10日)。
一、为什么要修改细则《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自1990年印发实施以来,对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党员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与时俱进对《细则(试行)》进行修订。
(一)中央对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20多年来,我们党5次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5次修改党章,都对发展党员工作提出新要求、作出新规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也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
(二)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有的党组织对发展党员把关不严,发展党员质量需要提高。
(三)客观实际要求。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在发展党员工作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务实管用的办法,积累了一些成熟经验。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这次修订,保持了90版《细则(试行)》大框架和主体内容的总体稳定。
(90版正文共6章,33条,3362字;14版《细则》正文共7章,44条,5111字,新增1章,11条,1749字。
)(一)主要修订内容依据党章对发展党员工作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将中央提出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写入总则,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考察提出了新要求,细化了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要求,进一步严格了预备党员审批权限,对追认党员的标准和程序作出规定,强化了党组织的领导责任和把关作用。
明确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核心。
(二)修订后几个特点1、坚持以党章为依据,充分体现党章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新要求。
2、体现从严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考察。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把吸收其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杜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
第三条发展党员工作应当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第二章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第四条党组织应当通过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外群众对党的认识,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第五条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于和其他杜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六条入党申请人应当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也可以向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第七条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
第八条在入党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当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由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下同)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委备案。
第九条党组织应当指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培养联系人的主要任务是:(一)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二)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三)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四)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第十条党组织应当采取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杜会工作以及集中培训等方法.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1
《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解读
第二章
第三条: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P23
第七条: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
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
P36(26.入党申请人不需要经常写入党申请书)
P39(36.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做的工作)
P40(37.党组织及时派人与入党申请人谈话)
谈话内容主要包括:入党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个人基
本情况、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及其他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等。谈
话结束后,谈话人要及时将谈话情况进行整理,形成书面记录,并签
名盖章。
P30,倒数第二段,“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与“控制总量”
的要求并不矛盾。
第八条:在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并报上级党委备案。
P43-44(46.入党积极分子要报上级党委备案)
第十条:党组织应当…集中培训 P49(58.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
行集中培训)
第十一条: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基层党
委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做一次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
改进措施。P51-52(62.基层党委应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进
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
P55-56(68.要做好出国(境)学习和工作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教育工作)
2
第三章
第十三条: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
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
础上,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并报上级党委备案后,可列为发展对象。
P59-62(73,74,75,76)
第十四条:发展对象应当有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入党介
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党组织指定。(原版还可由发展
对象自己约请。)P62-67(入党介绍人)
P67(93.入党介绍人要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上填写自己的
意见—①对发展对象的基本看法和评价。②指出发展对象的缺点和不
足,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不要以“希望”“赠言”的方式来代替。
③表明自己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的态度,如“我认为XXX同志已基
本具备党员条件,愿意介绍其入党”。不要只简单地填写“同意XXX
同志入党”。)
第十六条:党组织必须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政治审查的主
要内容是: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政治历史和在重
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直系亲属和与
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政治审查必须严肃认
真、实事求是,注重本人的一贯表现。审查情况应当形成结论性材料。
P68(97.要严格审查发展对象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P74
(109.政治审查结论性材料的主要内容)
P80(124.信仰宗教的人的入党问题)
第十七条:基层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对发展对象进行短
期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天(或不少于二十四个学时)。
培训时主要学习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文件。中
央组织部组织编写的《入党教材》,可以作为学习辅导材料。P83(131.
3
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
第四章
第十九条:支部委员会应当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
论认为合格后,报具有审批权限的基层党委预审。
基层党委对发展对象的条件、培养教育情况等进行审查,根据需
要听取执纪执法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审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党支
部,并向审查合格的发展对象发放《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发展对象未来三个月内将离开工作、学习单位的,一般不办理接
收预备党员的手续。
P71(103.政审材料一般由政审对象所在党支部出具并盖章,同
时加盖上级党委公章。)
P76(113.发展对象是孤儿的,应区别具体情况进行政治审查。
发展对象有抚养其长大的养父母或监护人的,要对其养父母或监护人
的政治情况进行了解。发展对象没有养父母或监护人的…也可向孤儿
院、成长地、居住地党组织进行函调或外调。)
P87(135.列为发展对象到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时间要求——基
层党委预审发展对象合格后,党支部一般应在一个月之内提交支部大
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事宜)
P88-89(基层党委预审——基层党委接到党支部上报的预审材
料后,一般应在一个月之内完成预审)
P92(147.正确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第二十一条:(四)与会党员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充分讨论,
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
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有表
决权的正式党员,在支部大会召开前正式向党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
应当统计在票数内。
4
P101(165.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表决时,党员一般不宜
弃权;166.入党介绍人在支部大会表明自己对发展对象入党意见时,
不能弃权或投不赞成票)
第二十二条:党支部应当及时将支部大会决议写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志愿书》,连同本人入党申请书、政治审查材料、培养教育考察
材料等,一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支部大会决议主要包括:发展对象的主要表现;应到会和实际到
会有表决权的党员人数;表决结果;通过决议的日期;支部书记签名。
第二十四条: 党委审批前,应当指派党委委员或组织员同发展
对象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帮助发展对象提高对党的认识。谈话
人应当将谈话情况和自己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写在
《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上,并向党委汇报。
P107(182.指派专人与发展对象谈话的主要内容)
P108(183.指派专人与发展对象谈话的时间——应放在支部大
会讨论通过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之后,党委审批之前这段时间来进
行)
P109(185.党委不能指派党委委员或组织员以外的人员与发展
对象谈话。一般情况下,党委审批预备党员前,应当指派党委委员或
组织员同发展对象谈话。党支部委员会委员不能进行这次谈话,单位
的行政领导也不能进行这次谈话。)
P113(199.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决议,应在三个
月内审批)
第二十五条:党委审批预备党员后要通知报批的党支部。党支部
应当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第二十六条: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应当在
三个月内审批,并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
5
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五章
第三十条: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P120-121(214.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这是发
展党员工作必经程序;217.预备党员进行入党宣誓仪式,应在基层党
委批准其入党之后不久举行)
第三十二条: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可以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
P125(225.预备党员不宜被评为优秀党员。预备党员可以参加
评选优秀党员的活动,在评选过程中,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但不宜被评选为优秀党员。)
P126(229.一般情况下,预备党员应在预备期满前一周主动向
所在党支部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申请)
P129(237.党支部一般应当在收到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一个月内
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其转正问题,遇特殊情况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P131(243.出国境学习、工作人员中的预备党员回国后的转正
手续的办理——出国(境)学习、工作人员中的预备党员,未加入外
国国籍或取得外国长期居住权,在国(境)外无法办理转正手续的,
回国后本人书面向党组织提出恢复预备期的申请,并如实汇报在国境
外期间的情况,自党员向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之日起,经过一年时间
的考察,符合党员条件的,可以办理转正手续。)
第三十四条:党委审批预备党员转正后,应当及时通知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应当同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第三十六条:基层党组织对转入的预备党员,在其预备期满时,
如认为有必要,可推迟讨论其转正问题,推迟时间不超过六个月。转
6
为正式党员的,其转正时间自预备期满之日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