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坑支护实例
- 格式:pdf
- 大小:191.74 KB
- 文档页数:2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实例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项目位于某市区中心,是一栋高层住宅楼的基坑支护工程。
工程目标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优质地完成基坑支护施工,为后续的地下室施工提供稳定的基础。
考虑到基坑的深度、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本工程采用悬臂式支护结构。
二、支护结构设计支护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支护墙,墙厚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基坑深度确定。
支护墙底部设置扩大基础,以增强其承载能力。
支护墙顶部设置水平支撑,以抵抗侧向土压力。
同时,根据地质条件,在支护墙内部设置排水系统,以防止地下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三、施工材料选择本工程采用C30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所有材料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清理基坑范围内的杂物,平整场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支护墙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骨架的搭建,然后进行模板支设和混凝土浇筑。
水平支撑施工:在支护墙顶部设置水平支撑,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排水系统施工:在支护墙内部设置排水管道,确保地下水能够及时排出。
基坑开挖:在支护结构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
五、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定期对支护结构进行监测,确保其稳定性。
施工现场应设置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六、质量控制措施所有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支护结构的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定期对支护结构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
七、进度与资源计划本工程计划工期为XX个月,施工期间需合理安排人员、材料和设备等资源。
为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我们将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和资源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八、环境影响评估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音、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
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低噪音、低排放的施工设备,减少噪音和废气排放。
结合实例论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土方开挖1 工程概况某新建商住楼主体工程,2层地下室,基坑南北宽约39.5 m,东西长约97.2 m,工程占地面积仅4560 m2,基坑面积占其84%,约3840m2 ,施工作业场地狭小,开挖平均深度9.25 m。
基坑周边环境复杂,东距居民小巷最近2.08 m、小巷东侧商住楼8 m;南距物业管理服务中心楼9.1 m;北距繁华的大马路人行道围墙不足4 m。
基坑周边管线众多,且距离较近,东侧围墙3 m内有污水、雨水、电话及有线电视等公共管线;东南侧有污水处理池,距基坑约3.7m;南侧开挖面与污水管道接近,南侧生化处理池距基坑3.1 m。
基坑开挖土层从上到下为:①杂填土,②粘土、粉质粘土,③粉质粘土,④粉质粘土夹粉土;厚度(m)分另u为2.4~5.4,1.0~4.2,4.3~9.6,4.1~9.5;层底标高(m)分别为一0.77~-2.35,一2.73~-3.9,一8.68~-13.02,一7.49 ~-24.62;稳定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下1 m,地下含水量较为丰富。
2 支护体系的确定由于周边建筑密集,无法采用施工相对方便的预应力土层锚杆,本工程采用柱列式排桩与混凝土桁架混凝土内支撑挡土,双排搅拌桩止水。
挡土排桩为桩径800—900mm的钻孔灌注桩,排桩设置桩顶环梁和腰梁各1道。
由于基坑较深较长,初步设计为2层钢筋混凝土水平桁架式对撑,后考虑挖土等施工开展将更为困难,修正为基坑中部的第2层对撑取消,仅基坑四角保留2层桁架角撑。
图1为支撑、后浇带位置及部分测点布置示意。
圈1 支撑及部分测点与后浇带布置示意3 截水帷幕为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施工不能采用坑外降水,而在挡土排桩外设深层搅拌桩作为截水帷幕。
止水桩为7o0双排双轴深层搅拌桩,桩顶标高均为一1.50 m,桩间、排间互相搭接200mm,止水搅拌桩与钻孔灌注桩留空200 mm。
基坑支护典型工程实例设计方案基坑支护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地下工程建设中,为了防止土方失稳、地下水渗漏等不良地质现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固结和加固的工程技术。
下面将以一个典型工程实例为例,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描述。
典型工程:城市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基坑支护工程。
1.工程背景与地质条件: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地下停车场基坑深度为10米,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为软黏土和砂砾土。
2.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基于工程背景和地质条件,设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地下水管理方案:由于地下水位较高,首先需采取有效的地下水管理措施。
设计方案可以采用井点泵排水和蓄水池拦截系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井点泵抽取水分,减少地下水位;同时在基坑四周挖掘蓄水池,以阻挡外部地下水渗流。
2.2基坑支护结构选择:鉴于地质条件为软黏土和砂砾土,选择适合的基坑支护结构非常重要。
考虑到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可以选择组合式土钉墙与防护网支护结构。
具体方案为:-在基坑周边钻设土钉,并安装预应力锚具,形成坚固的土钉墙结构;-在土钉墙表面安装防护网,以减少土体坍塌的风险;-在土钉墙上设置横向和纵向的钢梁,以增加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2.3基坑排土方案:由于基坑深度较大,土方排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设计方案可以采用机械开挖和上框架逐层开挖的方式,以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首先进行机械开挖,将大部分的土方排出;-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采用上框架逐层开挖的方式,以防止土体坍塌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设置支撑和加固措施,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2.4基坑支撑与加固措施: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设置相应的支撑和加固措施。
设计方案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措施:-钢支撑结构:在基坑四周设置钢管杆和钢梁,以增加土体的承载能力;-减振措施:在地下停车场层设置减振装置,以减少地震对基坑结构的影响;-增加防水层和排水系统:在基坑支护结构内部设置防水层和排水系统,以防止地下水的渗入和积聚。
喷锚网支护是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上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在开挖形成的坑壁中,设置一定长度和密度的锚杆体,锚杆体与喷射混凝土层结构形成柔性支挡体系。
挡土体系与坑壁原位土体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形成在机理上属于主动制约机制的支护类型。
1、总述:1.1 概述喷锚网支护是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上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如:成都市沙河污水处理厂工程,位于成都市跳蹬河北路,与四川制药厂,成都市火电厂相邻。
由于该工程处于城区,施工场地狭窄,其中提升泵房基坑开挖深度深达13.4 米,必须采用有效的支护措施以稳定基坑壁,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 根据场地地质资料、基坑开挖深度、场地周围环境条件以及工期的要求,决定采用喷锚支护的方案。
1.2 工程地质情况施工区域属岷江水系I级阶地,地形平坦,根据四川省地质勘察院提供的《成都市沙河污水处理厂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场地的地层自上而下主要为:⑴杂填土:结构性差,质地疏松,层厚约0.80〜3.20m;⑵粘土:可塑〜硬塑,层厚约0.30〜6.20m ;⑶粉土:稍密,层厚约0.50〜3.20m ;⑷卵石:松散〜稍密、密实,顶埋深在494.09〜492.06m。
拟建场地地下水为孔隙潜水,第四纪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河水及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勘察期间测得该场地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 5.10〜7.00m。
本场地内地下水渗透系数采用k =20m∕d。
2、喷锚支护方案设计2.1 设计依据本工程依据以下文件和工程经验进行设计①《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 —85)②《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2-90)③《成都市沙河污水处理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22喷锚支护的可行性喷锚支护是以新奥法为理论基础。
在开挖形成的坑壁中,设置一定长度和密度的锚杆体,锚杆体与喷射混凝土层结构形成柔性支挡体系。
PCMW工法基坑支护实例摘要:PCMW工法是在单排三轴深搅桩中插入大直径预应力管桩,根据基坑开挖深度配置内支撑,形成预应力管桩挡土承力、水泥土止水的复合支护结构,在基坑支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10]。
文章以海门区某项目为对象,采用PCMW工法桩支护方案,局部采用双排PCMW工法桩支护方案,结合工程实际,研究PCMW工法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PCMW工法;深基坑;基坑支护1.工程概况某拟建项目由12栋住宅楼组成,大地下室坑边桩顶标高-2.35m,垫层0.1m,垫层底标高-2.50m;主楼底板板面标高-1.80m,板厚0.45m,垫层0.1m,垫层底标高-2.35m;坑中坑最大深度2.70m。
基坑开挖总面积约32000m2,基坑总周长约710m。
基坑四周均为市政道路,地下室基础边线距离用地红线最近处约2.8m。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场地岩土工程地址特征据钻孔揭露,场地上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粉质黏土夹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夹粉砂、粉砂夹砂质粉土。
开挖涉及土层描述如下:①素填土:黄褐色~杂色,以粉质黏土、黏质粉土及砂质粉土为主要成分,含少量建筑垃圾、淤泥及植物根茎,松散不均。
②粉质黏土夹粘质粉土:黄褐色下转灰色,软塑,含少量腐殖质,黏质粉土呈稍密状。
层理清晰。
顶部含铁锰质斑痕。
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③砂质粉土夹粉砂:灰~青灰色,中密为主,局部稍密,很湿,含少量云母片,稍具水平层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④粉砂夹砂质粉土:灰~青灰色,中密,饱和,粉砂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砂质粉土:中密,稍具水平层理。
坑底主要位于②粉质黏土夹粘质粉土及③砂质粉土夹粉砂。
2.2 地下水本次勘察揭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和承压水,孔隙潜水主要位于①~④层土中对本工程影响较大的主要为孔隙潜水。
本工程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为粉土、粉砂及粉质黏土,各土层间水力联系密切。
某工程基坑支护冠梁断裂处理实例背景在某工程基坑的支护工程中,出现了一起冠梁断裂的事故。
冠梁是基坑支护结构中重要的承重构件,一旦冠梁断裂,可能导致支撑结构失效,对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针对此事故,本文将介绍事故原因、处理方案和实施过程。
事故原因经过调查和分析,初步判断该冠梁断裂原因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大型设备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对于冠梁的约束力存在问题引起的。
具体原因如下:1.设备操作不规范:施工现场使用的起重设备在起吊过程中未对冠梁进行稳固约束,导致冠梁受力不均,从而引起裂痕;2.材料质量问题:冠梁选用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无法承受基坑支护结构中的荷载。
处理方案鉴于冠梁断裂对支撑结构的危害,需尽快采取处理措施,避免事故继续扩大化。
针对冠梁断裂,提出以下两种处理方案:1.更换冠梁:将断裂的冠梁拆除,更换新的冠梁,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固性。
但是这种方案需要更换断裂的冠梁,对造成的业主损失较大,需要考虑更换后的验收问题,施工周期较长。
2.现场加固:在现有的冠梁上钻孔,注浆加固。
这种方案工程量相对较小,工期较短,且可保证支撑结构的安全性。
但是加固后的冠梁承受能力会有所降低,需保证加固效果和质量。
综合考虑,当时施工方采取了第二种方案进行处理。
实施过程处理方案确定后,施工方对于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1.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根据方案,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包括钻孔、管子安装、压浆、养护等方面,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2.钻孔和管子安装:工人按照施工方案预先制定的位置,钻孔安装管子,注入膨胀胶制成孤独浆柱,固定管子;3.压浆和养护:确定压浆方案,注入胶浆,确保加固后的冠梁结构完整性和稳固性。
加固后的冠梁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在此期间,需严格管控施工现场,防止其受到外力破坏。
经过一系列的实施步骤,冠梁加固施工成功完成,并进行了验收。
加固后的冠梁结构正常,并通过了验收标准。
最终,基坑支护工程未影响周围环境和人员安全,取得了圆满的施工成果。
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集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或者其他大型工程中,所需挖掘深度
比较大的基坑时,为了保证基坑施工安全,所需进行的一系列支护技术。
以下列举几个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实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北京三里屯金融中心地下空间工程
北京三里屯金融中心地下空间工程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三里屯地区,总
高度达到222米,建筑面积为30万平方米。
在施工过程中,地下空
间的深度达到27米。
为了解决深度过深的施工难题,在工程设计之初,采用了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相结合的施工方式。
二、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是深圳市规模最大、建筑高度最高的地标性建筑
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挖掘深度达到80米,为了确保支撑安全,施工过程采用了钢支撑联合混凝土支撑的方式。
三、上海国金中心
上海国金中心以其高度和层数而闻名。
其中,地下空间的深度达到24米。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工程采用了高强度的混凝土支撑技术。
总结
深基坑支护工程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和建筑高度等因素,
以此来确定支护方式和材料。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不难看出,在深基
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和材料,以及精心的施工
方案,可以有效保证基坑的安全,同时也可以推动工程高效顺利地进行。
基坑支护典型工程实例设计方案
对该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论述,文档要求有一定的专业性。
一、工程概况
基坑施工面积约190m2,其中,外周桩围护区设计面积约150m2,其余用于本次施工的外周抗拉网桩基坑支护工程面积为约40m2基坑底部采用桩基进行支撑,底桩深入地层约1.2m,上桩向基坑顶部抬升至防坠深度约0.8m,护筒上端以金属管与地基连接。
二、工程施工方案
1.外护筒施工方案
(1)外护筒采用侧板模板施工,护筒宽度约2m,板材采用
φ48×3.5mm的热镀锌钢管,立柱固定间距约2.5m;
(2)护筒板材衔接采用楔锁式连接方式;
(3)护筒基座以金属管和外护筒连接,外护筒采用双层结构,中间为熔融塑料管,以减少护筒无效龙骨空腔的发生。
2.外周桩支护方案
(1)外周抗拉网桩支护采用地心桩施工,深入本地层1.2m;。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实例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国内某建筑工程与作者自身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发表自己的简介,希望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分析1.工程概况某建筑工程基坑面积为1lO00m2。
基坑深度为7m,周边环境为:南、东、北三面距离基坑边约1530m都是人行道边西面,距离基坑边90m范围内是本项目绿化广场。
支护方案简介:(1)采用+550深层水泥土搅拌桩防水,单排桩中心水平间距350,桩间搭接200,南面位较高,经图纸会审,南边桩中心水平间距改为300,搭接250,其中东北角4-4剖面用三排桩,桩中心间距400,桩间搭接150,桩长约8.O16.Om,4-4剖面前后两排桩中另施工+130孔,+90x4钢管超前支护桩,桩长12m,间距O.80m。
(2)各剖面上部均放坡1.2m,坡度l:1,平台宽度2.Om,坡面喷混凝土处理。
(3)各支护剖面均设置5排锚杆,最低条离基坑底面600高,上面锚杆垂直间距1200,水平间距1300,锚杆长度1018m,钢筋用Φ22-28。
(4)基坑南面考虑可能在锚杆锚固土层有比较厚的填土,在下部三排锚杆倾角加大5°,并适应增加了锚杆的长度。
(5)东北角在坑底面位置有比较厚的淤泥,此处另在顶部压顶梁处增设水平型钢角支撑,支撑用240a。
水平支撑的中部加设条Φ250的6厚钢管立柱,立柱支承于Φ350小直径钻孔桩内。
(6)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度120,设计强度C20。
2.主要施工参数2.1深层搅拌桩(1)桩长:根据地质剖面确定,最长不超过16m,约桩长8-16m;(2)桩径:Φ550mm;(3)桩排数:一排,东北角三排;(4)桩芯距:350mm,东北角400mm、南边300mm(5)水泥掺入量:12~15%,东北角18%;(6)水泥强度等级:P.O.32.5;(7)水灰比:O.50~0.55;(8)严格控制搅拌桩垂直度和桩搭接长度,要求垂直度偏差小于O.5%桩长。
基坑支护设计实例
以下是一个基坑支护设计的实例:
某工程场地内原为长江边荒地,原地貌存在大面积水塘,后经建筑垃圾回填,场地四周无既有建筑及市政管线分布。
本工程主体设计地下2层,地上8层,建筑高度为米,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地下部分约3万平方米。
目前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为-,基坑周长约408m,基坑面积
约11000m2,基坑底标高分别为-、-(承台底),基坑开挖深度为,电梯
井部分开挖深度为,基础采用PHC高强预应力管桩及钻孔灌注桩。
在设计时,主要依据了以下资料:
1. 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总平面图、桩位图、承台平面布置图、负一、二层底板结构平面图。
2. 核工业南京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 《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
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根据工程特点和场地条件,可以采用以下支护方式:
1. 连续墙+锚杆桩:连续墙厚度mm,深度;管棚采用φ108钢花管,水平间距,竖向间距;护坡桩采用φ800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间距均为;锚杆长度21-30m。
2. 土钉墙+灌注桩+锚杆桩:灌注桩为φ800mm,桩间距为,桩深,共计407根。
锚杆为φ150预应力锚杆,第一道长度为15-18m,第二道长度为16-23m,间距为,共779根。
以上实例仅供参考,具体的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计算。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