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武侠电视剧
- 格式:docx
- 大小:15.26 KB
- 文档页数:2
40集古装武侠电视剧《小鱼儿与花无缺》40集古装武侠电视剧《小鱼儿与花无缺》宣传推广方案全案策划:北京慈文东方演艺经纪有限公司策划:应萝佳关馨日期2004-6-10修订:赵爽日期2004-6-17目录1. 宣传目的 (3)2.宣传总纲 (4)3.宣传卖点 (5)3.1 概念宣传 (5)3.2 人物宣传 (6)3.3 剧情宣传 (26)3.4 拍照进度宣传 (27)3.5 营销业绩宣传 (29)3.6 互动娱乐宣传 (30)4.宣传制品 (38)5.媒体合作 (40)6.重点宣传活动的媒体实施 (42)7.宣传推广日程 (45)8.预算 (51)第一部分宣传目的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小鱼儿与花无缺》是东方慈文传媒机构继推出《射雕英雄传》、《萍踪侠影》等大型武侠电视连续剧之后的又一巨作。
由香港闻名导演王晶执导,谢霆锋、张卫健、袁泉、范冰冰、李小冉等众多香港、内地明星主演的这部电视剧,投资规模空前、阵容极其豪华,不仅是全国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是全国乃至海外电视机构争相购买的一大热门产品。
早在,今年3月在全国电视节目购销恳谈会上,该片便未拍先红被全国都市电视台协作体抢先预购,制造了又一个电视剧销售奇迹。
时值该剧立即在京开拍之际,如何全方位、高水平地做好该剧的宣传工作,关于该剧的发行和市场营销,关于投资方连续扩大品牌阻碍力都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时,该剧通过一系列强力的宣传推广活动,也将更好地推动本公司与华泰友信公司关于该剧增值娱乐产品的市场开发,专门如何利用本公司在电视产品、明星、媒体宣传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与华泰友信在电信产品增值业务上的优势资源实现有效的互补,也是本案的一大目标。
第二部分宣传总纲《小鱼儿与花无缺》改编自古龙的杰作《绝代双骄》,《绝代双骄》作为深受宽敞武侠迷喜爱的作品,差不多被多次搬上银屏。
香港、台湾、内地从20世纪60年代起几乎每个年代都有一部《绝代双骄》咨询世。
尽管其中不乏好的作品好的演员(例如梁朝伟、刘德华),然而总的来讲,每一部作品感受上都大同小异。
一、抗日神剧的前世今生中国的电视台产生于1958年5月l日.中国的电视台产生于1958年5月l日.当年出了中囚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此剧讲述的是一个忆苦思甜的故事。
此后在长达几十年的中国电视发展史中,电视剧数目寥寥,抗日神剧前世:相对忠于史实。
而关于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更是少之又少引起大家关注并掀起收视热潮的第一部抗日电视剧是上映于1984年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共13集,在早期中国电视剧制作产量少的情况下,这部剧的制作水平,在如今看来都堪称一流,与现在大部分抗日剧都在横店影视城里拍摄不同的是,这部剧99%的外景都是在哈尔滨拍的‘据说,1983年底,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阮若琳在看完《夜幕下的哈尔滨》前4集的样片后说:“今年不搞晚会了,就播《夜幕下的哈尔滨》!”1984年元旦之夜.《夜幕下的哈尔滨》开始播出,立即引得观众好评同样称为经典抗战题材剧的是上映于1985年的《四世同堂》,1985年是中国抗.钱胜利40周年。
《四世同堂》是根据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这部剧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一时成为社会的中心话题,这部电视剧拍摄极力追求那种京味,在艺术处理_L,编、导、演、摄、录、美、光、服北、道追求的是老舍先生作品的民族化、大众化,以及中国传统的、浓烈的地方特色,即北京味。
该剧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也因旋律优美、词意深远而随之走红、这两部抗[l电视剧的走俏.使电视剧制作方发现了抗日题材电视剧这个富矿。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港台电影盗版片的流人和录像厅在各地的兴起,不少电影公司或独立制片人都拍过这样“小暴力软色情”的盒带片来牟利,其中有不少都涉及到抗战题材。
抗日神剧的近亲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抗日电影近日,豆瓣网上有个名为《给抗日奇葩剧认个姥姥—详解<人奶魔巢、》的帖子被疯狂转发。
文章认为,如今的抗口奇葩剧其实早有渊源,《人奶魔巢》就是峨眉电影制片厂下属音像发行部协同成都保险柜厂联合录制的猎奇片,讲的是口本鬼子掳走中国孕期妇女,用人奶提炼强力生长素以提高日本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雷人阴谋—“它在1989年出现超越了后来所有一切亚类型抗日题材魔幻影像。
《恶战》解说文案_《恶战》:基情四射马永贞!!!作者:吾爱影人中国| 中国香港动作/犯罪电影《恶战》,于2014年上映,由黄精甫导演,王晶编剧,影片讲述了自幼身怀绝技的马永贞,从乡下来到上海滩的十里洋场谋生路。
在这里,他结识了新晋崛起的上海滩霸主龙七,两个怀揣梦想的年强人一见如故,历经患难结成生死兄弟。
兄弟俩从此联手打拼,破敌无数,一举把当时最大的帮派——斧头帮踩在脚下,铁拳威震上海滩。
与此同时,马永贞也得到了退隐的高手铁掌门的帮助,得以共同抗击强敌。
斧头帮及其幕后势力并不甘心就此失败,对于马永贞和龙七一直耿耿于怀,想方设法欲铲除他们。
龙七被偷袭身陷杀手重围,生命危在旦夕,马永贞亲眼看着兄弟倒下却无能为力,因此毅然踏上了复仇之路。
《恶战》:基情四射马永贞记得小时候看白彪主演的《马永贞》电视剧时就很激动,该剧和《霍元甲》、《陈真》、《上海滩》、《再向虎山行》一起构建起我们这些七零后的最初民国武侠记忆。
到了1997年,金城武主演的《马永贞》再度让人热血沸腾,元奎设计的动作快捷凌厉,片中人物又习惯于快意恩仇,乃九十年代后半期武侠功夫片凋零的大背景下不可多得之佳作!如今王晶担当制片人,黄精甫出任导演重拍马永贞,集结了洪金宝、陈观泰、袁祥仁、冯克安等一帮功夫界的老前辈,为的就是力捧伍允龙这样的功夫新人。
只可惜伍允龙不是宇宙丹,即使给他安排了一个好“基友”安志杰,影片票房都未能达到《特殊身份》的二十分之一。
而黄精甫自然也在片中延续了《江湖》的影像风格,黑白+慢镜,又于林苑那充满惆怅的《把悲伤留给自己》歌声中玩起了文艺范儿。
《大上海》中的成大器崇尚“五讲四美三热爱”,将“毒赌黄”统统拒之门外,而本片中的马永贞更是连黑社会都不想加入,任凭龙七对他如何赏识,都只愿做“七重天”里的一个小服。
梁⽻⽣全部作品阅读顺序“天⼥散花 珠峰劳怅望 冰川映⽉ 云海寄遐思”这是梁⽻⽣作品《冰川天⼥传》最后⼀回的标题,读过梁⽻⽣作品的读者都知道梁⽻⽣作品的每⼀掌的⼩标题很有中国古诗的韵味,这最后⼀句云海寄遐思也正配合了下⼀部作品的名字《云海⽟⼸缘》。
这也是我少年时代读的第⼀部梁⽻⽣作品,在众多武侠作品中都算接触⽐较早的。
当我们写⼀些关于梁⽻⽣作品或者笔下⼈物的时候平台推送率很⾼,也有了很⾼阅读数和读者留⾔评论,真是没有想到梁⽻⽣作品在⼴⼤⽹友中还有如此多的读者。
我觉得熟悉梁⽻⽣作品的朋友⼤多都应该50后或者60后了,如今很少有⼈看他的作品了。
可不少⽹友的留⾔甚⾄⽐我这个笔者分析的还透彻,解析的还详细。
也有不少⽹友留⾔希望把梁⽻⽣作品的顺序关系以及⼈物关系整理成⽂便于今后阅读,我们今⽇就将我们整理的资料呈现给⼤家⼀阅,这样也⽅便喜欢梁⽻⽣作品的读者⽇后阅读。
梁⽻⽣作品也是结合历史年代顺序书写⽽成,描写唐代的共四部作品也是其早期的作品,分别是《⼥帝奇侠传》——《⼤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魔》。
这四部作品在下⼀部也没看过,根据查询资料了解到这四部作品背景为唐代,⽽且《⼥帝英雄传》则采⽤⾥史实⼈物武则天为背景。
另外三部作品之间彼此互有关联,那时候梁先⽣的作品采⽤了⼤量诗词,也突出了其武侠作品的风格。
描写宋代的作品《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韩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这六部作品在下也未曾染指,可能那时候由于版权原因内陆市场并没有太多的出版。
这⼏部作品并不算什么长篇⼤章,那时候作品多连载于报纸刊发,以中篇居多。
这⼏部作品主要描述的宋朝⼀些少年英雄、江湖好汉抗击外族⼊侵以及各⾃间情感纠葛的故事。
其后关于明代作品应有⼋部分别是《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陵剑》——《⽩发魔⼥传》——《武当⼀剑》。
1.《故乡的原风景》——古《神雕侠侣》《神雕侠侣》多次引用,哀伤感人。
出自日本作曲家宗次郎1991年的专辑《木道》.《故乡的原风景》是日本音乐大师宗次郎的作品,是TVB95版《神雕侠侣》的主要配乐之一,这首音乐主要是用陶笛演奏,因而其本身就带有淡淡的忧伤。
在《神雕侠侣》中,当小龙女跳崖的那一刻这首音乐作为配乐出现时被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和剧情配合的天衣无缝,幽怨的旋律刻画出了杨过的悲伤和无奈的心情。
高耸的山峰,瑟瑟的寒风,无一不衬托出剧情中场面的悲凉,加上陶笛深邃的旋律,那种生离死别的感觉仿佛感染这每一个观众。
往事在眼前浮现,脑中徘徊,但已是物是人非,此时,只有这首音乐能够表达一切,无需赘言……2.《碧海潮生曲》——姜《九阴真经》曲子仿真大海浩淼,万里无波,远处潮水缓缓推近,渐近渐快,其后洪涛汹涌,白浪连山,而潮水中鱼跃鲸浮,海面上风啸鸥飞,再加上水妖海怪,群魔弄潮,忽而冰山飘至,忽而热海如沸,极尽变幻之能事,而潮退后水平如镜,海底却又是暗流湍急,于无声处隐伏凶险,更令聆曲者不知不觉而入伏,尤为防不防.3.《断情殇》——古《神雕侠侣》—台版《雪山飞狐》黄霑作品。
断,既是了断,断开,分离之意。
情,指感情或爱情。
殇,是指还没产生就已经死亡的意思,既爱情在产生之前就已经结束。
断情殇,有两种理解。
杨过吃完断肠草,留书出走时的音乐4.《英雄的黎明》—古《神雕侠侣》《三国的黎明》又名(《英雄的黎明》)是日本著名音乐人横山菁儿之作,为长达7小时的卡通电影《三国志》的开篇曲!也是日本自己精细的合成器配合以中国民乐乐器的一次结合展现发挥!该曲子曾多次被《神雕侠侣》引用。
5.《笑傲江湖之琴箫合奏》—吕《笑傲江湖》改编自我国古典佛教音乐《清心普善咒》,被香港TVB96版《笑傲江湖》采用为剧中《广陵散》的配乐,多次出现在曲,刘二人合奏的情况下。
其演奏乐器为古琴和萧,从乐器来看,就能知道这首曲子非常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的味道,事实也是如此,而且这首曲子节奏快而鲜明,非常符合主人公令狐冲的狂放不羁的性格,一琴一箫的演奏既代表着曲洋,刘正峰两人之间的惺惺相惜的友情,又代表着令狐冲,任盈盈二人之间的崎岖缠绵的爱情。
90年代ATV好看的励志电视剧推荐90年代的电视剧很多都成了经典,陪伴了很多人度过童年,你看过哪些呢?下面是由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90年代ATV好看的励志电视剧推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90年代ATV好看的励志电视剧90年代ATV好看的励志电视剧一《大侠霍元甲》主演:黄元申、米雪、梁小龙、魏秋桦,董骠,黎汉持《大侠霍元甲》于1981年首播,此剧为电视界第一部以霍元甲为主角的作品,日后出现多个相关题材及重拍的故事版本。
此外,该剧是香港历史上第一部被内地引进的电视剧集,1983年首次在广东电视台播出,之后在全国各地电视台轮番播放,引起一阵收视狂潮,盛况空前,成为一代电视观众的集体回忆。
90年代ATV好看的励志电视剧二《武则天》由冯宝宝主演的《武则天》是最早一部关于描写武则天的电视剧,剧中的武媚娘从懵懂无知的少女,在经历了各种锤炼之后成为了一代女帝,展现了历史上第一女皇的功过是非,殿前英姿不让须眉,后宫风流尽显妩媚。
90年代ATV好看的励志电视剧三《银狐》主演:黄日华、曾华倩、吕颂贤、伍咏薇、江华、方刚、张家辉、刘锦玲《银狐》是亚视1993年的台庆剧,由TVB过档的黄日华与曾华倩担当主演,被评为亚视的《大时代》,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亚视最佳剧集。
该剧讲述上海商业巨子段绍祥被**人陷害变成一无所有,之后走上复仇之路的故事。
全剧基调较灰暗,好人最终都没能得到好报。
但剧情紧凑,张力十足,是不容错过的好剧。
90年代ATV好看的励志电视剧四《碧血青天》系列主演:金超群、麦景婷、徐少强、李香琴、甄志强、蔡晓仪1994年无线买入台湾版《包青天》热播,亚视随后也买入并与无线同期播出。
严重时期两台同时段播放同一单元,使观众根本没有其他选择,无论换到哪个台,看到的都是包拯一张黑漆漆的脸,令**倒胃口,此事件便是香港电视史上有名的“双包案”。
随后,亚视出动全台小生花旦制作《碧血青天杨家将》与《碧血青天珍珠旗》,引领追看潮,收视悄然走升,该剧在内地播出时同样收获不少好评。
[转] 43首动听的武侠电视剧背景纯音乐1.《故乡的原风景》——古《神雕侠侣》《神雕侠侣》多次引用,哀伤感人。
出自日本作曲家宗次郎1991年的专辑《木道》.《故乡的原风景》是日本音乐大师宗次郎的作品,是TVB95版《神雕侠侣》的主要配乐之一,这首音乐主要是用陶笛演奏,因而其本身就带有淡淡的忧伤。
在《神雕侠侣》中,当小龙女跳崖的那一刻这首音乐作为配乐出现时被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和剧情配合的天衣无缝,幽怨的旋律刻画出了杨过的悲伤和无奈的心情。
高耸的山峰,瑟瑟的寒风,无一不衬托出剧情中场面的悲凉,加上陶笛深邃的旋律,那种生离死别的感觉仿佛感染这每一个观众。
往事在眼前浮现,脑中徘徊,但已是物是人非,此时,只有这首音乐能够表达一切,无需赘言……2.《碧海潮生曲》——姜《九阴真经》曲子仿真大海浩淼,万里无波,远处潮水缓缓推近,渐近渐快,其后洪涛汹涌,白浪连山,而潮水中鱼跃鲸浮,海面上风啸鸥飞,再加上水妖海怪,群魔弄潮,忽而冰山飘至,忽而热海如沸,极尽变幻之能事,而潮退后水平如镜,海底却又是暗流湍急,于无声处隐伏凶险,更令聆曲者不知不觉而入伏,尤为防不防.3.《断情殇》——古《神雕侠侣》—台版《雪山飞狐》黄霑作品。
断,既是了断,断开,分离之意。
情,指感情或爱情。
殇,是指还没产生就已经死亡的意思,既爱情在产生之前就已经结束。
断情殇,有两种理解。
杨过吃完断肠草,留书出走时的音乐4.《英雄的黎明》—古《神雕侠侣》《三国的黎明》又名(《英雄的黎明》)是日本著名音乐人横山菁儿之作,为长达7小时的卡通电影《三国志》的开篇曲!也是日本自己精细的合成器配合以中国民乐乐器的一次结合展现发挥!该曲子曾多次被《神雕侠侣》引用。
5.《笑傲江湖之琴箫合奏》—吕《笑傲江湖》改编自我国古典佛教音乐《清心普善咒》,被香港TVB96版《笑傲江湖》采用为剧中《广陵散》的配乐,多次出现在曲,刘二人合奏的情况下。
其演奏乐器为古琴和萧,从乐器来看,就能知道这首曲子非常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的味道,事实也是如此,而且这首曲子节奏快而鲜明,非常符合主人公令狐冲的狂放不羁的性格,一琴一箫的演奏既代表着曲洋,刘正峰两人之间的惺惺相惜的友情,又代表着令狐冲,任盈盈二人之间的崎岖缠绵的爱情。
人物简介创作生涯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始终秉承“求新求变”的宗旨,在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他以超凡的想古龙象力、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锐意变革的创新意识,突破前人窠臼,赋予武侠小说新的生命,使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上。
近半个世纪以来,古龙凭借《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陆小凤》、《七种武器》、《绝代双骄》、《欢乐英雄》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非但征服了亿万读者,深远地影响到后来者的武侠创作,同时也引发了持续不断的影视改编热潮,长时间风靡中国乃至东南亚各地,历久不衰。
而古龙亦由于在这些方面的巨大成就,被誉为与金庸并驾齐驱的两大武侠宗师。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武侠/奇幻小说在重复模仿古龙的路子,更有不少影视作品,借古龙的金字招牌,不断创造收视高潮。
和誉满天下的古龙小说一样,古龙影视同样魅力非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港台电影界就有“楚原+古龙+狄龙=卖座”的说法,古龙作品的改编电影也多次获得亚洲影展及台湾金马大奖,如根据《武林外史》改编的电影《孔雀王朝》就让楚原于1979年获亚洲最佳动作片导演奖,而徐克崛起江湖的处女作电视剧《金刀情侠》亦改编自《九月鹰飞》。
更有甚者,上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歌星在东南亚登台,若不演唱《小李飞刀》一曲,观众便会大喝倒彩。
而郑少秋等主演的《楚留香》系列电视剧当年在各地热播时万人空巷的盛况,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九十年代根据《流星·蝴蝶·剑》改编的《莲花争霸》与《剑啸江湖》,则奏响了中国武侠剧巅峰时期的最强音。
古龙在70年代初才尝试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在萧十一郎中将蒙太奇笔法及结构运用到武侠小说,非他开先河;又从事编剧,并自创宝龙影业,把武侠文学的独特意韵与曲折故事带入电影,最终成就奇情武侠电影上世纪十数年的辉煌并深远影响几代人。
古龙作词、施孝荣演唱的民歌《侠客》,意气风发,豪情万丈,被誉为词曲唱三绝,是台湾八十年代大热名曲。
实际上,古龙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的巨大贡献远不止此,其成就在中国的文学界与影视界都堪称伟大。
武林外传搞笑诙谐的武侠喜剧武林外传:搞笑诙谐的武侠喜剧武侠电视剧已经有了十几二十年的历史,种类繁多,题材涵盖了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名著,其中以武侠的类型最为广泛。
在此,我们将介绍一部搞笑诙谐的武侠喜剧——《武林外传》。
《武林外传》是一部中国内地的情景喜剧,内容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武林中的一些事情。
该剧以一群武林人士为主角,通过一系列搞笑的故事,将中国武侠英雄传统与现代喜剧元素相结合,使人观看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剧中的武侠英雄个个身手不凡,武功高强,但是却没有那种武侠剧中主角的神秘感与威严感,令观众们不禁会感叹,这些英雄的确是太可笑了。
例如,大侠胡斐(黄磊饰)的武功高强,但是却爱有所系,总是以博取女人芳心为念,令人啼笑皆非。
一位武艺高强,寡言少语的侠女蓉儿(蒋雯丽饰)在剧中也总是不断地被逗笑。
其次,在《武林外传》中,幽默诙谐的元素处处可见。
不管是对话还是打斗,这些武侠英雄古灵精怪,说话幽默,时而装酷,时而卖弄智慧。
他们之间的互动也是令人捧腹大笑。
例如,在剧中,不少人都误会了吕布(张卫健饰)和貂蝉(赵本山饰)之间的关系,令人忍俊不禁。
此外,作为一部武侠剧,必然需要有打斗场面的加入。
然而在《武林外传》中,打斗的场面却多了一些小儿科的味道。
例如,某一集中,武侠英雄们使用的道具全部被互换了,使得打斗场面更加有趣和搞笑。
这样的场景,也增加了该剧的观赏度。
最后,剧中的人物塑造鲜明,造型别致。
不仅有类似于古代女士的华美服饰,还有日常生活中的人物造型。
例如老吴(杨立新饰)总是穿着件花衬衫,一个黑色的小背包扛在肩上,显得自由随性,非常有特点;而且每位武林英雄的服饰也都特别有个性,总之,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很有特色,能引起观众们的兴趣。
可以说,《武林外传》不仅创造了一个可以让观众笑到肚子疼的江湖世界,而且通过武侠主题表现出了许多寓意深刻的主题,例如江湖义气、家国情怀、善良与邪恶等等,是一部十分成功的电视剧。
它的成功也让人看到,以喜剧方式处理武侠这样一种原本偏重严肃的题材,对于电视剧艺术探索的意义重大。
戏剧与影视评论影视评论 /047Stage and Screen Reviews// 武侠叛逃“情怀”——作为武术极客片的《师父》陈思霖_Chen Silin当了十几年的武侠迷,走出电影院,我清晰地感受到《师父》(2015)是如此与众不同。
从人物,镜头,音乐,到武打动作,都是别样的清新爽利。
《师父》如同一碗极筋道的面条,汤是汤,面是面,一口咬下去,还会脆生生地弹开。
这实在不同于以往的武侠观影经验,直逼得我挠头搔耳地想,哪里不一样了?直到前天,无意读到一篇影评,全文从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为切入点谈《师父》,读得我大摇其头,才恍然,《师父》和其他武侠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挥慧剑,斩情丝,弱化和淡化了那被现代人追捧的“情怀”二字,而付之于匠人独有的踏实质地和幽默感。
一、匠人的“武术本体论”在《师父》里有这样一个戏中戏:满堂武师一起观看《火烧红莲寺》,片中一幕,老法师一出手,批出几道闪电,中招人旋即倒地。
看到这里,满堂武师依然正襟危坐,电影院中的我们早已笑声不迭。
《火烧红莲寺》是中国最早的武侠电影,徐浩峰更像是利用这个笑点进行个人表达,用善意嘲讽的微笑,与仙侠玄幻的源头画出泾渭的界限。
正如《火烧红莲寺》展示的,中国武侠电影自出生伊始就和仙侠密不可分。
而《师父》一条条斩断了武侠和仙侠间若即若离的丝线。
熟悉武侠的人会发现,《师父》里没有轻功。
一般提及武侠,我们可能联想到梧桐深院黑衣刺客逾墙没入夜色,高山之巅白衣剑客抚琴独坐悲歌,这些场景对于“武侠”来说,不能说是范式,但毕竟是“熟悉”和“合适”的。
因为轻功不仅仅承诺着画面美感,还暗示着人类自古梦想的飞翔。
甚至可以说,轻功本身,就是天赋异禀,是超能力,侠客衣袂飘飘,若蝴蝶翩然而下,本身就是把人类拉向神仙界。
而拒绝轻功,意味着拒绝了太多华丽酷炫的镜头,抛弃了侠客无所不能的属性。
《师父》中暗器的缺席同样值得讨论。
暗器意味着伤人于无形,或者说,魔术一般的制敌,这赋予它和轻功相似的吸引力。
张彻电影中的金庸群侠——透过人物分析看张彻执导金庸武
侠作品得与失
罗珊
【期刊名称】《创作与评论》
【年(卷),期】2009(000)003
【摘 要】1976年,楚原执导改编自古龙小说的武侠电影《流星蝴蝶剑》、《天涯
明月刀》大受欢迎,与此同时,佳视制作的金庸武侠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白彪、
米雪主演)亦家喻户晓,由此便掀起影视界争拍武侠电影的风潮。1977年,邵逸
夫眼见古龙武侠片大卖,遂决意开拍武侠盟主金庸的系列作品,开篇之作便是由张
彻执导、倪匡编剧的《射雕英雄传》,其后则有楚原版《倚天屠龙记》、《书剑恩
仇录》等作品相继问世。
【总页数】2页(P105-106)
【作 者】罗珊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金庸第十六部作品横空出世——《金庸群侠传Online 2》游戏简介 [J],
2.金庸武侠小说自注中的自我经典化探析-从“明河版《”金庸作品集》谈起 [J],
朱令军
3.张彻武侠电影中的审美文化内涵 [J], 郑淑玉
4.张彻武侠电影的暴力美学分析——以《独臂刀》《十三太保》《刺马》为例 [J],
梁佩雅;朱金玉
5.胡金铨与张彻武侠电影美学风格之比较 [J], 陈昀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侠名字关于武侠名字400个 在你们⼼中应该都有过崇拜的⼤侠吧?那么你有没有起过关于武侠的名字呢?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武侠名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武侠名字1 1、步惊云:隐忍中透露着霸⽓! 2、⽊婉清:⽔⽊清华,婉兮清扬;有美⼀⼈,婷婷若荷! 3、杨过:风陵渡⼝初相遇,⼀见杨过误终⾝! 4、李寻欢:懒散⽽潇洒,诗⼈⼀样的⼈物,诗⼈⼀样的名字。
5、风清扬:仙风道⾻,缥缈出尘!也是马云⽹名 6、楚留⾹:优雅冷静浪漫,飘逸⽽灵动。
⼩李飞⼑成绝响,⼈间不见楚留⾹! 7、东⽅不败:⽇出东⽅,唯我不败!霸⽓⽆敌! 8、王语嫣:⽔榭听⾹,语笑嫣然,谓之⽈“神仙姐姐”! 9、西门吹雪:⽩⾐胜雪。
西门吹雪吹的不是雪,是⾎! 10、花满楼:宽容博⼤优雅从容,热爱鲜花,也热爱⽣命! 武侠名字2 1、练霓裳,《⽩发魔⼥传》 2、龙云凤,《⽩眉⼤侠》⼈物,魔⼭派门⼈,绰号飞天魔⼥,武功卓绝,书中的第七⾼⼿。
龙+凤+云,⼀副撼天动地的画⾯,其实她能够进前的。
3、聂⼈王,⾎饮狂⼑,《风云》⼈物,聂风的爹。
4、浪翻云,《覆⾬翻云》 5、风⾏烈,《覆⾬翻云》 6、司空摘星,《陆⼩凤传奇》,这名字跟他太贴合了。
7、风清扬,《笑傲江湖》⼈物,其实这名字不霸⽓,⽽是委婉含蓄,可是⽼⼈家武功⾼,排那⾥还是差不多。
8、归海⼀⼑胡⼀⼑,可是归海⼀⼑更霸⽓,电视剧《天下第⼀》⼈物。
9、云飞扬,《天蚕变》《⾦蚕丝⾬》男主⾓,“⼤风起兮云飞扬!”,排那⾥都低了。
10、沙通天,候通海,《射雕英雄传》⼈物,武功太垃圾了,不然能够排⾼点。
11、柳⽣杀神,《武侠七公主之天剑绝⼑》⼈物。
神都能够杀,知名度⼤点能够进前⼗。
12、中原⼀点红,《楚留⾹传奇》 13、红花⿁母,《⽩发魔⼥传》中的⼈物。
⾦独异之妻,善于⽤毒,武功极⾼。
听名字就惹不起。
14、祖千秋丁春秋,祖千秋更霸⽓,《笑傲江湖》⼈物。
15、童⽩熊,彭连虎,⾦庸武侠⼈物,名字⾥带有猛兽,必须猛。
八十年代经典武侠电视剧,你看过几部(组图)《书剑恩仇录》拍摄于1976年,演员:郑少秋、汪明荃、余安安、李司祺、狄波拉。
《楚留香传奇》1979郑少秋版《霍元甲》拍摄于1981年,曾创下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其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
《陆小凤》1981年,主演井莉、刘永、岳华、元华。
《小李飞刀》:1982台湾华视《小李飞刀》卫子云饰李寻欢,龙传人饰阿飞,谷音饰林诗音,廖丽君饰林仙儿,周雅芳饰孙小红《陈真》82年版,主演:梁小龙《十三太保》主要演员:黄日华、陈玉莲、汤镇业、惠天赐《神雕侠侣》刘德华,陈玉莲。
1983《射雕英雄传》1983黄日华饰郭靖,翁美玲饰黄蓉,苗侨伟饰杨康《鹿鼎记》.香港无线1984年梁朝伟版《霍东阁》 1985年,主演:钱小豪、徐小明、高雄、郑佩佩、麦翠娴、刘志荣《天涯明月刀》,1985罗乐林饰燕南飞,潘志文饰傅红雪《雪山飞狐》香港无线1985王晶版,吕良伟—胡斐,曾华倩—苗若兰,周秀兰—袁紫衣,景黛音—程灵素《玉面飞狐》:演员列表:吴岱融、李婉华、欧瑞伟、李家声、罗慧娟《倚天屠龙记》1986,香港无线,梁朝伟饰张无忌,邓萃雯饰周芷若,黎美娴饰赵敏《杨家将》 86版,香港电视史上独一无二的神话。
《南拳蔡李佛》1988年TVB剧。
演员:黎美娴、黄杏秀、孟飞、戴志卫、秦沛、吴孟达《绝代双骄》梁朝伟版《剑魔--独孤求败》,黄日华的一部古装片,女主角是邵美琪《日月神剑》,一部奇幻搞笑的武侠片,郭晋安和张卫健分别扮演阿日和阿月。
《边城浪子》:张兆辉的叶开,曾华倩的丁玲玲,吴岱融的傅红雪,谢宁的翠浓《天蚕再变》:影片主演:徐少强、万梓良、刘雪华、陈观泰、黎燕珊、廖丽玲《江湖恩仇录》:主要演员:东方闻樱、李德利、陈萍、黄静、李娜。
关键词:电影配乐武侠配乐民族音乐元素一、民族音乐元素的直接套用(一)民族器乐曲器乐曲的套用最为常见。
无论是传统民族器乐曲《十面埋伏》,还是现代创作的民族音乐作品《东海渔歌》,都以烘托气氛为目的,大量地出现在武侠片的配乐中。
传统琵琶舞曲《十面埋伏》是香港武侠片在表现群雄激战场景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首器乐曲。
序引中“列营”这一节在电影《功夫》中得到巧妙运用,琵琶特有的扫弦和轮指技巧预示着当时猪笼城寨平静即将被打破,随后音乐由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音乐中的不稳定性烘托出紧张的气氛。
《东海渔歌》是以江浙的民间音乐为素材,表现东海渔民劳动生活的民族管弦乐作品。
该音乐素材被用于周星驰的《功夫》中,以竹笛为散板的旋律描绘平静生活。
竹笛因特有的空灵又悠扬婉转的音色,十分符合武侠片的意境与画面,许多广为人知的传统竹笛曲便以段落截取或整曲照搬的形式挪用,如《鹧鸪飞》《庆丰收》和《姑苏行》等。
①(二)民歌曲调民歌是流传于市井且具有强烈地域性和鲜明风格的艺术形式。
由于它能充分地展现地域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故而是表达武侠片中特定的角色特征和情感时的良好音乐素材。
新派武侠影片《新龙门客栈》中,为配合黄土高坡大漠无尽的画面,并烘托客栈老板娘热情坦率的性格,将带有高亢特质的陕北民歌《大漠里的妹妹爱哥哥》选为插曲。
(三)戏曲音乐各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戏曲曲目和风格。
香港的武侠片自然将这种富有民族性的音乐元素融合进行配乐。
1966年的《大醉侠》中,京剧的武戏配乐将锣、鼓、钹、梆子等打击乐器反复运用在激烈的打斗场面中,以控制着画面的节奏,并烘托矛盾的氛围。
《龙门客栈》的配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吴大江运用京剧点子配合武打、追逐;用锣鼓和梆板配合人物的眼神、手势和跑跳等。
除了戏曲节奏元素的借鉴外,唱段也经常被套用。
如《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中穿插着黄梅戏《天仙配》的旋律以配合诙谐幽默的情节;《武状元苏乞儿》中,主人公感叹世态炎凉落寞情绪时,便以粤剧《三笑姻缘》中的片段作为背景音乐来加深凄凉的气氛。
《八十年代香港经典电视剧怀旧情结》之二:《大侠霍元甲》1984年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一年!清晰地得是在冬天,省电视台播放了香港亚洲电视台武打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各省台也相继播出,立刻风靡全国,达到了万人空巷的情景!当时初二的我,被民族英雄霍元甲和陈真那种强烈的爱国精神深深感染了,再加上电视剧中漂亮的武打场面,令人至今难忘!有的同学还模仿剧中情景练起了“迷踪拳”!大侠霍元甲那种英俊潇洒的外部造型,漂亮的武打招数,尤其是飞起击打独臂老人的那一招,真漂亮!至今历历在目!虽然霍元甲有家室之人,与赵倩男的爱情在现代社会里不被人称颂,但是在那个社会,两人从小青梅竹马,真心相爱,能破除封建父母包办婚姻习俗,从这方面来说,是剧中导演徐小明演绎的突破!梁小龙扮演的陈真有情有义,痛恨日本人,虽然外表不算潇洒,但是武功高强,出手猛,动作快,尤其是脚下的功夫了得,第20集结尾与日本高手对打时最为精彩,令人啧啧称赞!董骠扮演的霍恩弟,虽然武打时用替身,但是演员表演很到位!黎汉持饰演的龙海生把阴险狠毒的本性暴露无遗!米雪扮演的赵倩男,还有魏秋桦扮演的王秀芝等等一大批优秀演员的优秀表演,无不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以后陆续播出的同类电视剧如《陈真》《霍东觉》等与这部剧相比,逊色不少!【以下资料来自百度】:【剧集评价】:《大侠霍元甲》是中国香港丽的电视(亚洲电视前身)出品的一部20集电视连续剧。
由香港名演员黄元申、米雪、梁小龙主演,1983年该剧成为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部香港电视剧集,在广东电视台首播,之后在各地电视台播放。
每周播出之时收视率极高,盛况空前。
它的播出造成了大陆的武侠文化热潮和学习粤语的热潮。
该剧生动地描绘了清末著名武术家霍元甲富有传奇的色彩的一生。
他摒弃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创建了“精武体育会”以民族大义为重,致力于中华武术界的团结。
在民族危亡、列强入侵的时代,他纵横大江南北,以自己高超的武艺屡次战胜外国武师、力士,为民争气、为国雪耻,大大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
九十年代——武侠电视剧
1990年:
02月05日《天上凡间》(20集)
04月01日《剑魔独孤求败》(20集)(黄日华,邵美琪)
05月28日《蜀山奇侠》(20集)(关礼杰,李婉华,郭富城)
09月10日《江湖小子》(20集)(温兆伦,陶大宇,刘美娟)
11月05日《乌金血剑》(20集)(刘锡明,罗嘉良,周慧敏)
12月24日《大唐名捕》(吴镇宇,梁佩玲)
《满清十三皇朝之危城争霸》(24集)(汤镇业,戚美珍,雪梨,欧阳佩珊)
1991年:
01月14日《我系黄飞鸿》(20集)(郭富城,陈家辉,何嘉丽)
01月21日《日月神剑》(20集)(郭晋安,张卫健,杨羚)
03月19日《边城浪子》(20集)04月13日《干探群英》(13集)[单元剧]
05月14日《天龙奇侠》(20集)(刘锡明,罗嘉良,黎美娴)
07月22日《蜀山奇侠之仙侣奇缘》(20集)(郑伊健,陈松伶,关礼杰)
1992年:
02月17日《武林幸运星》(20集)(温兆伦,周慧敏)
04月13日《捉妖奇兵》(20集)(郭晋安,张卫健,杨羚)
《血玺金刀》(20集)(张卫健,郑伊健,梁小冰)
《大地飞鹰》(20集)(刘家辉,吴镇宇,黎美娴)
《风之刀》(25集)(郭富城,林文龙,袁洁莹,蔡少芬)
《中神通王重阳》(20集)(郑伊健,梁佩玲,关礼杰,周慧敏)
1993年:
03月01日《原振侠》(20集)如来神掌张智霖(黎明,李嘉欣,王菲,朱茵)
03月22日《大头绿衣斗僵尸》(20集)(钱小豪,郑秀文,黎耀祥)
04月19日《射雕之九阴真经》(20集)(张智霖,梁佩玲,姜大卫)
06月07日《金蛇郎君》(20集)(郑伊健,罗慧娟,尹扬明)
06月14日《如来神掌再战江湖》(20集)(关礼杰,蔡少芬,江欣燕)
08月16日《武尊少林》(20集)(温兆伦,张家辉,黎姿,梁小冰)
10月26日《魔刀侠情》(18集)(温兆伦,蔡少芬,梁小兵,郭富城)
1994年:
01月03日《侠女游龙》(20集)(罗嘉良,李丽珍)
02月07日《金毛狮王》(20集)(尹扬明,伍卫国,李婉华)
02月07日《孤星剑》(15集)(郑伊健,梁小冰,魏骏杰)
03月16日《射雕之南帝北丐》(20集)(郑伊健,魏骏杰,陈慧仪)
05月23日《倚天屠龙记》(50集)(马景涛,叶童)[外购剧]
07月19日《千岁情人》(20集)(方中信,王菲,林保怡,单立文,宣萱)
08月01日《射雕英雄传》(35集)(张智霖,朱茵,罗嘉良,关宝慧)
08月01日《黄飞鸿之铁胆梁宽》(20集)(李克勤,宣萱,傅明宪)
09月13日《独臂刀客》(22集)(钱小豪,关宝慧)
09月26日《恨锁金瓶》(20集)(温碧霞,郭可盈,单立文)
10月23日《方世玉与乾隆皇》(20集)(魏骏杰,张兆辉,谭耀文)
11月14日《天子屠龙》(20集)
12月03日《螳螂小子》(15集)
1995年:
01月09日《白发魔女传》(20集)(蔡少芬,何宝生,陈嘉辉)
02月06日《箭侠恩仇》(20集)(林文龙,洪欣,魏骏杰)
04月10日《南拳北腿》(20集)(攀少皇,李赛凤)
05月01日《包青天》(80集)(狄龙,黄日华,廖启智,蔡少芬)
07月31日《神雕侠侣》(32集)(古天乐,李若彤)
09月11日《小李飞刀》(20集)(关礼杰,傅明宪,关宝慧)
10月12日《寻龙剑侠赖布衣》(20集)(谭耀文,何宝生,梁小冰)
11月09日《大捕快》(20集)(曾伟权,蔡少芬,陈秀雯)
1996年:
02月19日《河东狮吼》(20集)(关咏荷,廖伟雄,林家栋)
04月19日《武当张三丰》(20集)(关礼杰,梁佩玲,曾伟权)
05月17日《隋唐群英会》(20集)(林嘉华,张兆辉,陈妙瑛,谭耀文)
06月24日《笑傲江湖》(40集)(吕颂贤,梁佩玲,陈少霞,何宝生)
1997年:
01月27日《济公》(15集)(梁荣忠,何宝生,梁小冰)
03月24日《苗翠花》(20集)(关咏荷,江华,陈少霞,惠英红)
04月21日《大刺客》(30集)(张兆辉,傅明宪,梁小冰,钱小豪)
07月03日《圆月弯刀》(20集)(古天乐,梁小冰,温碧霞)
07月28日《天龙八部》(45集)(黄日华,李若彤,陈浩民,樊少皇,张国强)
12月22日《真命天师》(20集)(张家辉,黄智贤,刘锦玲)
1998年:
01月12日《花木兰》(20集)(陈妙瑛,王喜,罗家英)
06月01日《鹿鼎记》(45集)(陈小春,马浚伟,梁小冰,刘玉翠)
1999年:
01月18日《雪山飞狐》(40集)(黄日华,陈锦鸿,邵美琪,余诗曼)
06月30日《十三密杀令》(20集)
09月06日《布袋和尚》(20集)(林家栋,陈妙瑛,刘玉翠,张兆辉)
09月13日《人龙传说》(20集)(陈浩民,钱嘉乐,袁洁莹)
12月20日《洗冤录》(22集)(欧阳震华,林文龙,宣萱,陈妙瑛)
--燕翎义薄云天
--魔域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