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自然主义文学和其他文学流派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7
自然主义文学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自然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人
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反对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干预。
这种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德国作家卡尔·马克思韦伯、法国作家夏尔·波拿巴和英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等。
自然主义文学的创作主题主要包括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等。
在创作中,自然主义文学作家通常采用现实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手法,
描写人物的实际感受和体验,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
自然主义文学对20世纪文学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文学开始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自然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和主题也为后来的文学流派和思潮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除了对20世纪文学的影响外,自然主义文学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自然主义文学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音乐,并对当代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自然主义文学也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然主义文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它对20世纪文学的发展和人类对环
境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现代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了解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概念、创作主题和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20世纪文学的经典作品。
自然主义文学在文学史上,“自然主义”一词最早由法国作家兼评论家Emile Zola所提出,它是19世纪末欧洲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自然主义文学对现实世界进行冷静观察,并以科学的态度深入研究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环境。
本文将就自然主义文学的起源、特点以及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自然主义的起源自然主义文学起源于法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思潮。
自然主义融合了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写作风格,强调通过客观观察和详细描写来揭示人类行为的本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Emile Zola是自然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在其《自然主义文学宣言》中提出了自然主义文学的核心观点和写作原则。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1.客观真实:自然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现象的准确观察和描写,力求真实再现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它强调写作要接近生活,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
2.冷静客观:自然主义文学摒弃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主观情感,注重以科学的方式分析和解释人类行为。
作家们用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追求真实和客观性。
3.人性的悲观主义:自然主义文学在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描写时,展现出对人性的悲观态度。
作家们认为人类的行为主要受到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体的选择和意志力受到严重限制。
4.社会批判性:自然主义文学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写和剖析,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批判。
作家们以文学艺术的手段质疑社会、揭示社会存在的问题,反思人类行为的动因和后果。
三、自然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自然主义文学进入中国,对中国现实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自然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代表作家有鲁迅、许地山、冯雪峰等。
他们以生动的笔触,客观真实的描写风格,深入探讨了中国农村、城市中的社会问题,揭示了人性的悲观和社会现象的黑暗面。
自然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与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相比,中国的自然主义文学在表达上更为委婉,更注重情感的渲染。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知识点第八章茅盾代表的社会剖析派第八章茅盾代表的社会剖析派第一节写实风格的最初烙印茅盾的文学理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艺主张,受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影响,提倡写实主义。
茅盾作为文学批评家出身,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苦闷彷徨的茅盾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
1927-28,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即《幻灭》《动摇》《追求》,再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洪流中的矛盾与彷徨,展示他们面对社会变革的兴奋以及革命理想破灭后的动摇与追求。
《幻灭》:革命前夕的上海革命中的武汉章静,感情脆弱,天真而富于幻想。
爱上了抱素,却是玩弄女性的军阀暗探爱上了连长强猛,却不得不分别。
《动摇》1927春夏之交,武汉小县城县党部部长方罗兰投机革命的劣绅胡国光,方罗兰的情人孙舞阳《追求》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理想破灭后漫无目的的探寻与追求。
章秋柳、张曼青、王仲昭《蚀》的成就:茅盾早期反映大革命的重要小说,人物刻画生动形象,个性鲜明,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章静、孙舞阳、章秋柳。
不足之处:1. 作者对主题的过度强化,故事情节的发展略显生硬;2. 碍于作者自身的政治取向,小说对社会、历史变革的记述流于片面3. 小说中人物心理的刻画常浮于表面,没得到深入。
《蚀》之后,茅盾进一步实践现实主义文艺理论。
写《读<倪焕之>》,明确提出现实主义的要义在于表现“时代性”。
在此指导下,写出长篇小说《虹》。
梅行素、包办婚姻柳遇春、昔日爱人韦玉,革命者梁刚夫第二节《子夜》:都市文学的“扛鼎之作”1932年12月问世。
奠定了茅盾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也是现代中国小说发展历程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背景: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无产阶级理论家:中国双半社会,阶级革命史首要任务;托派:中国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进一步的革命和改革由资产阶级来领导;资产阶级学者则认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可以担当反帝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历史重任,进而建立欧美式的民主制度。
高中语文常见的文学流派1.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文学流派。
它关注社会问题,描绘人们的真实生活和处境。
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是真实存在的,反映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争议。
现实主义文学注重描写细节和人物心理,力求反映社会现状,展现社会问题。
2.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
它将想象和感受视为重要元素,追求独特和非凡的艺术形式。
浪漫主义文学提倡表现人们内心的激情、爱情和追求理想的冲动。
作品中常常出现奇幻的情节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
3.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延伸。
它强调用科学和现实观察方法来描绘和解释现实。
自然主义文学注重对人物以及人类行为的客观描述,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作品中常会出现贫困、犯罪和社会不公等题材,以展示现实的丑陋面。
4. 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是指受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的文学作品。
它注重秩序、理性和均衡,并追求艺术的完美和规范。
古典主义文学追求经典的艺术形式和传统的艺术价值,强调人物的高尚和英雄品质。
5. 启蒙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是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追求知识、理性和智慧,提倡人的自由和平等。
启蒙主义文学批判封建制度和迷信,主张人民的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革。
作品中常出现启迪人民思想的道德教诲和社会议题。
6. 民族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是表达民族认同和民族精神的文学形式。
它关注民族历史、文化和命运,强调对本民族的理解和关爱。
民族主义文学以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为核心,讴歌民族英雄和民族斗争。
7.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指一国或一族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特色的文学形式。
它承载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沉淀的文化。
传统文学常包括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古代诗歌和戏剧等形式。
作品中常反映某个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生活俗和价值观念。
以上是高中语文常见的文学流派。
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流派表达的特点和意义。
自然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比较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是两种从不同视角描绘现实生活的文学流派。
在本文中,将就这两种文学流派的定义、特点、创作手法以及对社会以及人性的态度进行比较。
一、定义和特点1.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科学的描述和描绘,尤其注重对自然界和人类的生理需求、欲望和基因等因素的影响。
自然主义文学以现实为基础,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和分析,呈现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所经历的冲突和矛盾。
2.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关注人类的一切现实问题和矛盾,力图以真实、详细的描绘来展示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揭示,通过对人物行为和心理的描写,探索人性和社会问题。
二、创作手法的不同1.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追求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注重对细微现象和具体细节的捕捉,希望通过这种笔触来刻画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
同时,自然主义文学也借助科学方法,探索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通过这些描述来展现社会环境中的因果关系。
2.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揭示,主要通过人物描写和情节展开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
现实主义文学重视真实感和可信度,强调对人物的深入刻画,以及对社会环境的真实再现。
三、对社会和人性的态度1.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试图寻找和揭示人类行为和社会矛盾背后的规律和因果关系。
自然主义文学强调人的本能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认为人类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体本能和环境的制约。
2.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致力于展示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多样性,通过描写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暴露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剥削。
现实主义文学更加重视人的意识和选择,并主张通过改革社会来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自然主义文学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揭示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而现实主义文学则更加注重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深入描写,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揭示。
第八章十九世纪后期文学第一节法国文学与左拉一、自然主义文学思潮自然主义文学是十九世纪在法国形成的文学思潮,受实证主义哲学和实验医学的影响,主张创作的客观化,以事实材料整理、描绘代替主观抽象的分析,强调作品的文献性、实证性、科学性。
主要代表作家:龚古尔兄弟、左拉。
二、左拉与《卢贡·马卡尔家族》自然主义文学领袖,理论家。
理论著作:《实验小说》、《自然主义小说家》等。
左拉自然主义文学观——对生命本源的表现;对存在事实的接受和描写;提供人类文献。
《卢贡·马卡尔家族——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与社会史》。
主要作品:《金钱》、《崩溃》、《萌芽》、《小酒店》等。
《萌芽》第一部正面描写产业工人罢工斗争的小说。
以雇佣劳动的崛起、资本与劳动的斗争、工人的愤怒为主题。
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阶级觉悟的工人运动领袖形象——艾蒂安·朗蒂耶。
晚期创作:《三名城》(《卢尔德》、《罗马》、《巴黎》)、《四福音书》(《繁殖》、《劳动》、《真理》《正义》)。
三、莫泊桑短篇小说1、小说题材分类:描写普法战争,歌颂人民爱国精神的作品:《羊脂球》、《菲菲小姐》、《米隆老爹》。
描写资产阶级虚荣、势利、揭露拜金主义的作品:《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勋章到手了》。
描写下层社会痛苦贫困生活的作品:《穷鬼》、《流浪儿》、《海港》。
2、莫泊桑短篇小说特点:以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件、人物中发掘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
善于以大量真实生动、准确传神的细节描写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
构思精巧、布局严谨,情节生动,富于戏剧性。
文笔优美流畅,语言明快富有表现力。
3、长篇小说:《俊友》、《一生》、《温泉》。
四、波德莱尔与《恶之花》1、波德莱尔的诗学观。
忧郁美与应合理论。
2、《恶之花》,“为法国文学带来颤栗的一本书。
”诗歌结构:序诗;忧郁与理想;巴黎写景;酒;恶之花;叛逆;死亡。
主题寓意:阴暗丑陋的都市生活描绘,表达对现实的厌倦、否定,以降生开始、以对死亡呼唤的结尾表达颓废的世界末心理和忧郁的人生主题。
日本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文学日本近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指20世纪初在“自然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的一群作家的创作,主要限于小说。
作家有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田秋声、岩野泡鸣、正宗白鸟等人。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是针对“砚友社”的庸俗写实主义而兴起的新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揭起了彻底反对旧道德、反对因袭观念的旗帜,主张一切按照事物原样子进行写作;在艺术形式上,他们主张“排除技巧”,在语言上,成功地完成了“言文一致”的革新。
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之所以成为日本现代文学确立时期的主导理论,是由于自明治维新以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不彻底性,使得现代文学迟迟未能形成。
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社会现实的阴暗气氛日益沉重,在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之前流行的“砚友社”形式主义的文学和初露苗头的追求积极理想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阴暗现实的摧残下相继夭折。
日本作家们对时代普遍感到悲观与幻灭,他们从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和世纪末思想中发现了投合他们兴趣的观念。
这就是自然主义在日本成为风靡一时的文艺运动的缘故。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最初是由几个作家按这种文学理论进行模仿性的创作开始的。
1901年小杉天外的作品《流行歌》,1902年永井荷风的作品《地狱之花》,都是按照左拉所提出的自然主义理论写成的作品。
小杉在他的作品序言中指出,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无所谓善恶美丑,作家的责任就是按照“自然”的现象如实去写。
永井则在他的作品的跋文中,主张作家应该着力去刻画由“祖先遗传”带来的“动物性”。
这一时期,作家们对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还只停留在对左拉的理论的介绍上。
1906至1910年期间,出现了一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评论家,最有影响的是美学家岛村抱月与文艺评论家长谷川天溪,还有片上天弦、相马御风、中村星湖、本间久雄等人;鼓吹自然主义,以长谷川最为热心,他的代表论文有《幻灭时代的艺术》、《排除逻辑的游戏》、《现实暴露之悲哀》等。
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破理显实”和“觉醒者的悲哀”等口号。
文学流派认识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与代表作品文学流派是指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学理念、风格和创作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学类型。
每个文学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流派,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文学的多样性和发展历程。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流派强调对真实生活的描写和反映。
它通过展示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揭示现实的本质和社会问题,提倡基于客观事实和社会规律的创作。
代表作品有《红与黑》(斯坦达尔)、《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等。
二、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流派强调对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追求和表达。
它讲究超脱现实的自由想象和情感表达,倡导追求真善美和理想世界。
代表作品有《浮士德》(歌德)、《天路历程》(约翰·博因顿)等。
三、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流派强调对人性和社会环境的客观观察和描写。
它追求真实的再现,重视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的本性。
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雨果)、《红与黑》(斯坦达尔)等。
四、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流派强调文艺风格的追求和审美感受的营造。
它注重对美的追求和表达,追求艺术的高度和个性创作风格。
代表作品有《黑白》(海明威)、《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等。
五、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流派强调对梦境和意识流的描写和表达。
它追求迷幻、超常的艺术效果,突破现实常规,寻求心灵深处的真实性。
代表作品有《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等。
六、新感知主义新感知主义流派强调对感官经验和人类知觉的表达和感知。
它关注人的感受和感知世界的方式,致力于创造独特的艺术体验。
代表作品有《远方的希望》(柯南·道尔)、《世界的凛冬》(廖添丁)等。
七、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流派强调对知识、权力和现实的批判和颠覆。
它挑战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追求多元、模糊和不确定性的表达。
代表作品有《堂吉诃德》(塞万提斯)、《白夜行》(东野圭吾)等。
近代文学中的文学流派与风格近代文学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学流派与风格。
本文将探讨近代文学中的几个重要文学流派与风格,并探讨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和揭示。
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等。
这些作品以真实的社会背景为基础,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情节的展开,展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自然主义文学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二、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到中期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对人类存在的疑问和对传统形式的颠覆。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至灯塔》等。
这些作品在形式上追求创新,采用流水账、内心独白等技巧,以多重视角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现代主义文学对后来的实验性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写和对人性的深入剖析。
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和契诃夫的《樱桃园》等。
这些作品以真实的社会背景为背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情节的展开,反映了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现实主义文学对后来的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对语言和叙事的颠覆和重构。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托马斯·品钦的《重建》和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无限的玩笑》等。
这些作品在形式上追求多样性和混合性,通过碎片化的叙事和语言游戏来探索现代社会的困惑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对后来的实验性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起来,近代文学中的文学流派与风格多种多样,每一种流派和风格都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然主义流派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随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播到欧美和世界各国。
自然主义文学强调对现实生活的详尽描绘和深入剖析,追求文学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这一流派深受当时生物学、遗传学、社会学等科学理论的影响,试图通过文学手段来揭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规律。
以下是关于自然主义文学的一些关键点:1.科学性的追求:自然主义作家们将文学创作看作是一种科学活动,他们试图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来揭示人类行为和社会的因果关系。
2.客观性的追求:自然主义文学主张客观地描写现实生活,避免主观情感和道德判断,呈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3.环境决定论:自然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人的命运和性格主要受到种族、环境和时代的制约。
这种观点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4.真实性的追求:自然主义作家们强调描写生活中的普通人,展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
5.详细描写: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对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和内心活动进行详细的描绘,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
6.典型人物和事件:自然主义文学通过典型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来揭示社会现象和人类性格的普遍规律。
7.批判现实:自然主义文学在揭示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往往包含对当时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批判。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埃米尔·左拉(Emile Z ola)、奥诺雷·龚古尔(Honore de龚古尔)和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等。
其中,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他的作品《萌芽》、《娜娜》和《煤工的女儿》等都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
自然主义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自然主义文学也受到了批评,因为它过于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且在艺术表现上有时过于冗长和琐碎。
自然主义文学名词解释自然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以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摹社会环境、人类行为和性格,并理性地分析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以下是对自然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
1. 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一种思想流派,认为人类受到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制约,人的行为和性格受到自然界法则的支配。
自然主义文学即强调以自然主义观点创作的文学作品。
2. 决定论:决定论是自然主义的核心概念,认为人类行为和性格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人的意志是无能为力的。
自然主义文学作品通常以此概念为基础,展现人物在环境的压迫下无法摆脱困境的命运。
3. 观察:自然主义文学强调作者以科学的方法观察社会现象、人物性格和心理,力求客观真实地描写。
通过准确的观察,自然主义作家能够创造出具有强大现实感的作品。
4. 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借鉴了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和理念,强调以科学的态度来处理文学创作。
自然主义文学追求对社会环境和人物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揭示客观存在的规律和原因。
5. 社会批判:自然主义作品通常揭示社会问题和阶级冲突,反映人类在社会环境中所受到的压迫和剥削。
自然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尖锐的批判,有时也提出改革和解决的方案。
6. 细节和描写:自然主义文学注重细节的描写和描绘真实的景象,以形象化地展示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特征。
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真实感的描绘,自然主义作家能够更好地表达其观点和思想。
7. 悲观主义:自然主义文学常常具有悲观和压抑的情绪,描绘社会的无情和人物的绝望。
自然主义文学认为人类处于一个无法改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人的生活注定是苦痛和无望的。
8. 环境决定论:自然主义文学重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和性格是由所处环境的刺激和限制所决定的。
环境决定论是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主题和观点。
总之,自然主义文学是一种强调以科学方法观察和描绘社会环境和人类行为的文学流派。
通过细致观察和客观分析,自然主义作家呈现出严酷的社会环境和人的无能为力,展现出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困境和无奈。
第八章 自然主义文学和其他文学流派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本时期欧美各国产生的“非主潮文学”,掌握无产阶级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前期象征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深入理解左拉、波德莱尔、王尔德的创作及其代表作。 重点及难点: 西欧文学与俄国北欧文学的不同特征;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的差异;象征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的出现与基本特点;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和现实主义创作实践、《萌芽》的思想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自然主义文学 (一)、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这一时期,法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社会动荡不安。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两次科技革命使科学理性精神空前高涨,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始更多地思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并试图将二者加以融合。第二帝国的暴力统治,普法战争的失利,以及巴黎公社对社会的冲击,使法国社会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这些成为自然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哲学只研究事物的表象与事实,并不去探求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孔德强调艺术(包括文学)应该努力去探索人,但在孔德看来,人的生理条件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它决定了人的社会性,因此主张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接受了实证主义哲学观点的泰纳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论点,但在这三要素中,他更强调种族因素,即先天的生理遗传因素及特定的民族因素。遗传学家吕卡斯的《自然遗传论》把人的一切病况都归结到遗传问题,认为一个人的过失通过遗传可以危害整个家庭,并可能波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贝尔纳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更是将实验论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强调精确地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认为在研究任何事物时都必须探求其特性和环境。另外,贝尔纳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些理论都深刻地影响了自然主义文学,并成为自然主义文学得以产生的思想基础。 法国是欧洲现代国家中最直接地接受了古希腊罗马文化衣钵的国家,柏拉图提出的摹仿说最深刻、最直接地影响了法国作家。十九世纪上半叶,以摹仿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在法国空前繁荣。而自然主义作家同样认为,真实是文学的生命,这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相同,他们也的确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左拉不仅对司汤达、巴尔扎克这样的现实主义大师推崇备至,甚至把他们看作是自然主义之父。他还提出自然主义小说应该以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为典范,像福楼拜那样坚守客观冷静的创作原则。悠久的摹仿论传统、发达的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的科学理性精神相结合,使自然主义最先在法国产生。 最早具有自然主义特征并取得创作实绩的是龚古尔兄弟。他们注重对社会风俗细致的描绘,而且多写病态人物,开始用生理学,甚至病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人。埃德蒙•德•龚古尔认为他们兄弟的所有的作品,落点都在神经官能症上。《杰米妮•拉赛朵》是他们的代表作,被看作是自然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写了一个女佣悲惨的一生,她爱上了一个好吃懒做的男人,被逼得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最后贫病而死。龚古尔兄弟把主人公当作一个病例来进行解剖分析,正如他们在这部小说的序言中所说:“在感官享乐的赤裸裸的逼真描绘的后面,隐含的是对性爱心理的临床研究。”龚古尔兄弟的创作为自然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左拉是法国自然主义无可争辩的创建者,他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和理论建树成为法国自然主义作家的核心。围绕他形成了一个自然主义的“梅塘集团”,这个集团除左拉以外还包括莫泊桑、阿莱克西斯、瑟阿尔、于斯曼和厄尼克。这个集团中几位作家的合集《梅塘晚会》于1880年问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法国,除了龚古尔兄弟和左拉外,其他自然主义的重要作家还有莫泊桑,他是“梅塘集团”的重要成员。他的很多作品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如《女雇工的经历》、《泰利埃公馆》、《温泉》等。另外还有阿尔封斯•都德,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一定程度上游离于自然主义。但由于受到左拉、龚古尔兄弟的影响,也明显存在自然主义的倾向。他的剧本《生存竞争》便被认为是“舞台上的达尔文主义”。 随着左拉的《实验小说论》(1880)、《自然主义戏剧》(1881)、《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等自然主义理论著作的问世,自然主义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兴盛期。,在这一时期,自然主义传到了欧洲其它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德国出现了自然主义的杂志《社会》等,并且在自然主义戏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俄国在1873年就翻译了左拉的作品。瑞典、希腊、意大利、波兰、丹麦等国也出现了一些自然主义作家,取得了一定的创作实绩。此后,自然主义又影响到了欧洲以外的国家,日本产生了像岛崎藤村的《破戒》和田山花袋的《棉被》等优秀的自然主义作品。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等作品也明显地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自然主义也进入了拉丁美洲,出现了一些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作品。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 (1)科学理性精神关照下的真实观 自然主义十分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可以说,真实性是自然主义的最高原则。龚古尔兄弟力图描绘“真实的生活”,将目睹过的故事写入文学作品,左拉更强调说“小说家最高的品格就是真实感”,而“真实感就是如实地感受自然,如实地表现自然”。但是,虽然自然主义推崇现实主义大师们,也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但自然主义毕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的文学思潮,所以自然主义所倡导的真实性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有着本质的不同:现实主义执著于典型意义上的真实,执着于社会生活本质意义上的真实;而自然主义的独特诉求在于追求科学意义上的真实,也就是真理性的认识。十九世纪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科学理性精神在整个法国社会得到张扬。现实主义文学已经与科学有了初步的结合,出现了司汤达数学式的精确而清晰的叙述,福楼拜解剖式的人物心理分析。自然主义文学家则将科学更多地引入了文学中,并将其推向极致,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埃德蒙•德•龚古尔说:“今日,小说强制自己去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科学任务”。左拉则认为文学家“应当如象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研究非生物及生理学家研究生物那样,去研究性格、感情、人类和社会现实”。正是在科学精神的关照下,自然主义追求一种科学式的周全而繁细的描写。在自然主义作品中,具体场景精确细致的描写随处可见。为达到这一目的,自然主义作家强调作家的记录员身份,要求作家只陈述事实,把自然整体还原出来,毫无剔除,以期达到“科学精确性”的目的。这种记录式的创作方法,使自然主义作家很自然地进入了一些以往的文学禁区或文学没有关照过的角落:龚古尔兄弟使“下等阶级”进入了文学的殿堂;在左拉等作家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对丑恶的描写,如《金钱》中贫民窟中男女杂居的情景、《娜娜》中主人公染病身亡后丑陋的尸体,等等。他们在对文学禁区的突破和对文学领域的拓展方面所作的探索,不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自然主义的这一特征是其所有特征的基础,并决定着其它的特征。 (2)以科学实验为指导的创作观 要达到这种自然科学式的真实,需要作家冷静地调查研究,观察、分析事物的特征和本质。不仅如此,在左拉看来,这只是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阶段,还有更为重要的第二个阶段,即实验阶段。左拉在《实验小说论》中对小说家的身份与任务进行了规定:“小说家即是观察者又是实验者。作为观察者,他照观察到的那样提供事件,确定出发点,建立使人物活动和展开现象的坚实场地。然后,他作为实验者出现并进行实验,我的意思是说,使人物在具体的情节中行动,通过情节指出,事件连续的发展过程完全如研究对象的决定因素所要求的那样。”并明确指出:“我将努力证明,既然实验方法引导人们认识了肉体现象,它也可以引导人们认识情感受和精神现象。这不过是同一条道路上的不同阶段,由化学发展为生理学,然后由和理学发展为人类学和社会学,实验小说即为其终点。”由此可见,左拉提出的实验小说理论,只是借鉴了医学实验的方法,并非是将文学中的实验方法与自然科学或医学中的实验方法等同起来。用来研究的对象也只是人的情感与精神现象,而非人的肉体,最终是为了“发展为人类学和社会学”。这种实验手法在自然主义小说中随处可见。如,《戴蕾斯•拉甘》是为了“研究几个人物的气质而不是性格”,用实验的方法剖析人物的内在本质——兽性,并证明其危害;《土地》证明人的私欲可以左右人的行动,使被控制者置亲情于不顾,甚至谋杀亲人等等。 这种科学实验方法指导下的创作方法,要求作家如同实验者一样在自然界面前不带有任何先入之见,应该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描写生活,注重实验的客观结果,并且要求作家不要过分依赖想象与虚构。 (3)以遗传学关照下的生物人为基础的人物观 勿庸置疑,人有社会性的一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人也有生物性的一面,人既是社会的人又是生物的人。以往的文学,无论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更多地强调了人的社会性一面而忽略了人的生物性一面。19世纪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为人们从生物性的角度去观察人、认识人、描写人奠定了基础。自然主义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用遗传学理论来关照人,强调人的本能、情欲、遗传因素、生理机能在人的生命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左拉认为,自然主义小说应该从“人的真源”去观察人、认识人和描写人。左拉所指的“人的真源”即人的自然属性的一面,具体来说也就是人的动物性一面。确实,我们读自然主义的作品时会发现,其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是具有动物性一面的人。他们的生物本能更多地被凸显出来,并左右着他们的行动,甚至命运。卢贡—马卡尔家族五代人受遗传的毒害,都难逃倾向于疾病、丑恶和犯罪的命运;莫泊桑《莫兰那只公猪》中,莫兰的行为带有动物本能的性质;左拉的《戴蕾斯•拉甘》中罗朗和戴蕾斯的一切行为都是“情欲、本能的冲动、神经性发作给大脑造成的损害等因素”在他们身上发生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自然主义在以往文学发现的人物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之外又发现了人的生理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