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08.08 KB
- 文档页数:8
高州市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恒温恒容容器中,不能说明反应:C(s)+CO2(g)2CO(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每消耗1 mol CO2的同时生成2 mol CO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D.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2.已知还原性Iˉ>Fe2+>I2,在水溶液中I2可被Cl2氧化为IO3ˉ。
向含溶质a mol的FeI2溶液中通入b mol Cl2,充分反应(不考虑单质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a=2b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之比:c(Fe2+)∶c(Iˉ)∶c(Clˉ)=1∶1∶1B.当3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4Iˉ+3Cl2=2Fe3++2I2+6ClˉC.当13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2++4Iˉ+ 13Cl2+ 12 H2O =4 IO3ˉ+26Clˉ+ 2Fe3++24 H+D.若反应后溶液中I2与IO3ˉ的物质的量为1:1,则反应中转移电子3.5bmol3.下列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Fe3+、K+、S2-、Cl-B.Al3+、HCO3-、SO42-、Cl-C.K+、NH4+、SiO32-、NO3-D.K+、Cl-、SO42-、NO3-4.下列气体溶解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l2溶解于水 B.SO3溶解于水 C.SO2溶解于水 D.CO2溶解于水5.实验室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氯化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B.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广口试剂瓶中C.过氧化钠要密封保存D.铝片放在不密封的容器里6.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LNaHCO3溶液中:c(H+)+2c(H2CO3)=c(CO32-)+c(OH-)B.0.1mol/LHCN和0.1mol/L NaCN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HCN)>c(Na+)>c(CN-)>c(H+)>c(OH-)C.0.1mol/LNa2C2O4溶液滴加HCl溶液至c(H2C2O4)=c(HC2O4-):3c(H2C2O4)>c(OH-)+c(Cl-)D.0.1mol/LNH4HSO4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pH=7:c(Na+)=c(NH4+)+2c(NH3·H2O)>c(SO42-)7.某磁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x S(S为-2价),既含有Fe2+又含有Fe3+。
福建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化学(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说明:(1)本卷两大部分,共22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2)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7 H-1 O-16 Cu-64 C-12 N-14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每小题2分,7-17每小题3分,共45分)1.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加的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下列反应中,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的是A.2O3(g)=3O2(g) △H<0 B.2CO(g)=2C(s)+O2(g) △H>0 C.N2(g)+3H2(g)=2NH3(g ) △H<0 D.CaCO3(s)=CaO(s)+CO2(g) △H>0 2.对于平衡CO2(g) CO2(aq)△H= —19.75 kJ • mol-1,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3.下列对钢铁制品采取的措施不能防止钢铁腐蚀的是A.保持表面干燥 B.表面镀锌 C.表面形成烤蓝 D.表面镶嵌铜块4.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几乎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是A.加少量醋酸钠固体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加少量硫酸钠固体5.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 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C.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D.2v逆(X)=v正(Y)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目的是A.装置①探究H2S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装置②可用于测定中和热C.装置③测定O2的生成速率 D.装置④保护铁闸门不被腐蚀7.关于下列电化学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①中,构成电解池时Fe极质量既可增也可减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d极为精铜D.装置④中电子由Fe经导线流向Zn8.298K、1.01×105Pa,O2、S、Se、Te分别与H2化合的反应热数据如图所示。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8小题,总分54分)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的能源是()A.氢气 B. 石油 C. 煤 D.天然气2.(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B.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3分)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A. H+H=H2B.H+Cl=HCl C.I2→I+I D.S+O2=SO24.(3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D.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加。
5.(3分)在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达到化学平衡时,18O存在于()A.只存在于O2 中B.只存在于O2 、SO2中C.只存在于SO3 、SO2D.SO3 、SO2、O2都存在6.(3分)在一定条件下,体积不变的容器里发生反应2SO2+O22SO3,下列说法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SO2 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同。
B.SO2 的消耗速率与O2生成速率相同C.SO2 的消耗速率与SO3生成速率相同。
D.SO3生成速率与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7.(3分)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能量一定高于MB.Y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8.(3分)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硫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9.(3分)能正确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2H2(g)+O2(g)=2H2O(l) △H=-571.6KJ/molB.CH4(g)+2O2(g)=2H2O(g)+CO2(g) △H=-802.3KJ/molC.2CO(g)+O2(g)=2CO2(g) △H=-566KJ/molD.H2(g)+1/2O2(g)=H2O(l) △H=-285.8KJ/mol10.(3分)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11.(3分)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1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时间75 分钟,满分 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仪器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不会用到的是A. 温度计B. 玻璃搅拌器C. 秒表D. 量筒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所有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均可通过量热计直接测定C. 物质的内能与温度和压强无关D. 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3. 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铁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1表示B. 图1 表示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 图1、图2中化学反应的焓变△H=(E₂―E₁)kJ⋅mol⁻¹=(b―a)kJ⋅mol⁻¹D. 图2可以表示反应2N₂O₅(g)=4NO₂(g)+O₂(g)△H>0的能量变化4.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表示燃烧热的是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发进行的反应均是熵增反应B. 蔗糖在水中溶解是一个自发过程C. NaHCO₃受热分解过程: △S<0D. 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6.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反应NO(g)+O₃(g)⇌O₂(g)+NO₂(g)ΔH<0,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的颜色变浅B. 新制氯水应放在阴暗低温处保存C. 合成氨的过程中及时分离出氨气D. 反应CO(g)+NO₂(g)⇌CO₂(g)+NO(g)△H<0,达到化学平衡后,减小容器体积,体系的颜色加深7.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4NH₃(g)+5O₂(g)⇌4NO(g)+6H₂O(g)已知NH₃(g)、O₂(g)、NO(g)、H₂O(g)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4mol⋅L⁻¹、0.8mol⋅L⁻¹、0.2mol⋅L⁻¹,0.8mol⋅L⁻¹,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为A.c(NH₃)=0.5mol⋅L⁻¹B.c(H₂O)=1.3mol⋅L⁻¹C.c(NH₃)+c(NO)=0.6mol⋅L⁻¹D.c(O₂)=1.05mol⋅L⁻¹8. 下列措施能增大氨水中NH₃·H₂O 电离程度的是A. 加入NH₄Cl固体B. 通入一定量的NH₃C. 加入少量冰醋酸D. 加入少量NaOH固体9. 在SO₂的饱和溶液中H₂SO₃达到电离平衡的标志是A.c(HSO―3)=c(SO2―3)B. 溶液中无H₂SO₃分子C. c(HSO₃)不再变化D. 溶液中H2SO3、HSO―3=SO2―3共存10. 已知H₂与ICl的反应分两步完成:H₂(g)+ICl(g)⇌HCl(g)+HI(g) ΔH₁<0HI(g)+ICl(g)⇌I₂(g)+HCl(g)△H₂<0且△H₁>△H₂,下列图像最符合上述反应历程的是11.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 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Fe³⁺ + 3SCN⁻⇌ Fe(SCN)₃)(浅黄色) (无色) (红色)B. 探究温度对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解速率的影响C.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2NO₂(g)(红棕色)═N₂O₄(g)(无色))D.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₂(g)(红棕色)═N₂O₄(g)(无色))12.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g) 和H₂O(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ΔH。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4分)1.(2分)将小块生石灰投入盛有水的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
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烫手,这个实验事实说明该反应( )A.是放热反应B.是吸热反应C.反应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释放或吸收能 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越多说明反应速率越快3.(2分)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 )①温度②压强③催化剂④浓度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A.①②③④⑤ B.⑤C.①④D.①②③④4.(2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 mol·L-1盐酸和硫酸分别与2 mol·L-1氨水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相同B.0.1 mol·L-1盐酸与相同条件下的镁粉和铝粉反应,前者速率快C.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的含义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是0.8 mol·L-1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5.(2分)用纯净的Ca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制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OE 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B .EF 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C .随反应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应是FG 段D .OG 段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速率逐渐增快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NaHCO 3的电离方程式为233NaHCO Na H CO -++++═B .HClO 是弱酸,但NaClO 是强电解质C .KClO 3和SO 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 3和SO 3为电解质D .BaSO 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 4是弱电解质7.(2分)在室温下,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使石蕊变蓝的溶液:K +、Na +、-2AlO 、OH -B .加入铝粉产生气体的溶液:Cu 2+、Mg 2+、-3HCO 、Cl -C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K +、Fe 2+、2-4SO 、-3NOD .含有1 mol ·L -1 Al 3+的溶液:H +、Fe 3+、-3NO 、-3HCO8.(2分)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厦门六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时间:2024.10.2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对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B.向恒容平衡体系中通入适量,体系颜色变浅C.使用铁触媒催化剂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率D.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温2.对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化学反应发生平衡移动的是()A.缩小容器体积B.加入一种反应物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钾溶液混合,热化学方程式为:kJ ⋅mol -1B.甲烷燃烧热为890.3kJ ⋅mol -1,热化学方程式为:kJ ⋅mol -1C.C (石墨,s )(金刚石,s ),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500℃、30MPa 下,将0.5mol 和1.5mol 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19.3kJ ,热化学方程式为:kJ ⋅mol -14.在523.15K 、7MPa 的条件下,乙烯通过固体酸催化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该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原子利用率100%B.加入更多的固体酸催化剂,有利于提高乙醇的平衡产率C.D.图中M点()()()()22CO g NO g CO g NO g ++A ()()()22H g I g 2HI g +A2H 2H OH H O +-+=Δ57.3H =-()()()()4222CH g 2O g CO g 2H O g +=+Δ890.3H =+C =Δ0H >2N 2H ()3NH g ()()()223500/30MPaN g 3H g 2NH g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催化剂℃Δ38.6H =-()()242C H g H O g +A()25C H OH g ΔΔΔG H T S =-()()()24225C H g H O g C H OH g +A Δ0H >v v >正逆5.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
【题型】单选题【难度】易【年级】高二【省份】黑龙江省既能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气体的单质是()A.NaAlO2B.Al2O3C.NH4HCO3D.Al【来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两者均产生氢气。
且题中问的是单质,故只有铝符合要求,D项正确,答案选D。
【题号】2【题型】单选题【难度】易【年级】高二【省份】江苏省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Mg(OH)2B.Al(OH)3C.SiO2D.Na2CO3【来源】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答案】B【解析】A.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与水,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B.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B正确;C.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故C错误;D.Na2CO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B。
【题号】3【题型】单选题【难度】易【年级】高二【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盐是()A.Na2CO3B.Al(OH)3C.NaCl D.NaHCO3【来源】宁夏育才中学学益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A.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A项错误;B.氢氧化铝不是盐,B项错误;C.氯化钠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均不反应,C项错误;D.碳酸氢钠属于盐,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均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D。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等【年级】高二【省份】甘肃省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A.B.C.AlCl3D.Al【来源】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A、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正确;B、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B错误;C、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盐酸不反应,C错误;D、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铝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D错误,答案选A。
萧山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l2O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B.因为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C.Al2O3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D.Al2O3能跟强的酸碱溶液反应2.用一种试剂能鉴别苯酚溶液、己烯、己烷、乙醇四种无色透明液体,这种试剂是()A.酸性KMnO4溶液B.饱和溴水C.紫色石蕊溶液D.FeCl3溶液3.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错误的是()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B.在Cu的催化作用下和O2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C.与乙酸、浓硫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时,键②断裂D.与乙酸、浓硫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时,键①断裂4.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MgO B.H2SO4C.NaOH D.KNO35.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正确说法是A.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B.明矾或FeCl3可作净水剂C.厨房中常用碳酸钠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可用碳酸钠与醋酸制取少量二氧化碳6.根据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试样产生银镜结论:该试样是醛类B.某卤代烃试样最终的沉淀不是白色;结论:该卤代烃中不含氯原子C.往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且加热一段时间,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蚀液再加热。
发现没有红色沉淀生成;结论: 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D.将溴乙烷和NaOH的醇溶液混合加热,得到的气体先通入水中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溶褪色,说明发生消去反应7.工业废气H2S经资源化利用后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
反应原理为:2H2S(g)+O2(g)=S2(s)+2H2O(l)ΔH=-632 kJ·mol-1。
H2S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Ag-108 Br-80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关于下列物质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二醇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B.酚类化合物有毒,不能用于杀菌消毒C.部分卤代烃可用作灭火剂D.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用于防腐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3、下列卤代烃发生消去后,可以得到两种烯烃的是()A.1-氯丁烷B.氯乙烷 C.2-氯丁烷D.2-甲基-2-溴丙烷4、与H2完全加成后,不可能...生成2, 2,3-三甲基戊烷的烃是()C. CH2=CHC(CH3)2CH(CH3)2D. (CH3)3CC(CH3)=CHCH35、相同条件下,下列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A. C17H35COOHB. CH3COOCH3C.苯甲醇D. HOCH2CH(OH)CH2OH6、金刚烷胺是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疾病毒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金刚烷的分子式是C10H16B. X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芳香族化合物C. 上述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D. 金刚烷的一溴代物有两种7、对下列装置或操作描述正确的是()A.图①用于实验室制乙烯B.图②用于实验室制乙炔并检验乙炔C.图③用于实验室中分馏石油D.图④中A为醋酸,B为碳酸钙,C为苯酚钠溶液,则可验证酸性:醋酸>碳酸>苯酚8、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类型为消去反应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C.可用高锰酸钾鉴别乙苯和苯乙烯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79、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10、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11、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有()①除去乙烷中少量乙烯:通入H2,加入催化剂反应②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③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滴入适量溴水,过滤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⑤除去苯中少量的甲苯:先加足量酸性KMnO4溶液后加足量的NaOH溶液,分液A.2个B.3个 C.4个 D.5个12、下列关于乙炔制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为: CaC2+H2O → C2H2↑+CaOB.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C.乙炔在空气中点燃,有明亮的火焰和浓黑烟D.用溴的水溶液除乙炔中的杂质13、乙醇和二甲醚属于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如下:在下列哪种检测仪上显示出的信号是完全相同的()A. 质谱仪B. 红外光谱仪C. 核磁共振仪D.李比希现代元素分析仪14、有关实验室制乙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插入到反应物的液面以下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会逐渐变黑C.生成的乙烯中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水浴加热使温度迅速上升至170℃。
三校联考试题化学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 C N O Na Mg Al Si P S Cl K Ca Fe Cu Ag Br 112141623242728313235.53940566410880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计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科技成果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美好的生活从选择性必修一开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航天工程近年来成就斐然,卫星计算机芯片使用的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B .高效光解水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C .当氯化铵和水混合时,会吸收大量热量可用于制作市场上的“冰袋”D .利用海洋真菌可降解聚乙烯等多种塑料,且温度越高降解速率越快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 .在熔融态的电离方程式为:B .水的电离方程式为:C .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为:D .溶液中的水合离子: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B .C .D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4.如图是教材插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燃烧一定放出热量B .反应中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C .的燃烧热244KHSO K H SO ++-=++223H O H O H O OH +-++A A †‡AANaCl 2442Zn +H SO ZnSO +H =↑2HCl NaOH NaCl H O+=+11.2L 4CH 445.15kJ 4CH 1890.3kJ mol H -∆=-⋅D .如果天然气改液化气(),则需减小空气进气孔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B .已知C (石墨,s )=C (金刚石,s )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和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平衡转化率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15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75分)1.(3分)贴有图1所示标志的容器中,可能装有()A.氮气B.汽油C.天然气D.酒精2.(3分)考古时利用146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则146C的中子数为()A. 6B. 8C. 14D. 203.(3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提取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已知青蒿素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分子式为C15H22O5,则青蒿素属于()A.单质B.氧化物C.无机物D.有机物4.(3分)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会导致()A.酸雨B.雾霾C.水华、赤潮D.光化学烟雾5.(3分)下列烧杯中的液体,用激光笔照射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蒸馏水B.Fe(OH)3胶体C. CuSO4溶液D.NaCl溶液6.(3分)下列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的是()A. HClB. CO2C. NH3D.SO27.(3分)下列气体呈红棕色的是()A. H2B. Cl2C. NOD.NO28.(3分)实验室里,下列物质常常保存在煤油中的是()A. NaB. Na2O2C. NaOHD.NaCl9.(3分)下列过程所发生的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木炭燃烧B.酸碱中和C. 炸药爆炸D.Ba(OH)2·8H2O和NH4Cl混合搅拌10.(3分)已知:CH2=CH2 + Br2→ CH2BrCH2Br,该反应属于()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氧化反应D.酯化反应11.(3分)工业上常用电解法治炼的金属是()A. MgB. FeC. CuD. Ag12.(3分)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O2B. H2OC.HClD.NaCl13.(3分)为检验FeCl2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可选择的试剂是()A. 稀盐酸B. AgNO3溶液C. H2O2D. KSCN溶液14.(3分)根据反应:M+H2SO4= MSO4+H2↑,可设计成如图3所示的原电池,则电极材料M可选用()A.ZnB.CuC.AgD.石墨15.(3分)已知合成氨的反应:N2+3H2 2NH3,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
高二化学试卷命题人:池和发审题人:陈波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应用相当广泛B.利用蓝绿藻等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阳光作用下可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贮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开辟了解决氢气贮存、运输难题的新途径D.煤、石油、天然气、氢能中,天然气、氢能是可再生能源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v正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 )A.移走少量C 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C.缩小容积,增大压强 D.容积不变,充入“惰”气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数值代表燃烧热的是()A. CH4(g)+2O2(g)===2H2O(1)+CO2(g) ΔH1B. S(s)+3/2O2(g)===SO3(g) ΔH2C. C6H12O6(s)+6O2(g)===6CO2(g)+6H2O(g) ΔH3D. 2CO(g)+O2(g)===2CO2(g) ΔH45.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
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 v(N2)=0.1mol·L-1·s-1 B. v(H2)=0.1mol·L-1·min-1C. v(NH3)=0.15mol·L-1·min-1 D. v(H2)=0.3mol·L-1·min-16.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CO(g)+O2(g)===CO2(g) ΔH=−282.8 kJ·mol−1。
路南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 将稀改为的浓与反应制取C. 在与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 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2.有容积不同的X、Y两密闭容器,X中充满CO气体,Y中充满CH4、O2、N2的混合气体,同温同压下测得两容器中气体密度相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Y容器中CH4、O2、N2的质量之比可以为1∶6∶3B.Y容器中CH4、O2、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3∶6C.两容器中所含气体分子数一定不同D.两容器中所含气体的质量一定不同3.某的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B. 、、、C. 、、、D. 、、、4.下列表示化学过程的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BaSO4投入水中后建立的沉淀溶解平衡:BaSO4Ba2++SO42-B.AlCl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A13++A1O2-+3H2O2Al(OH)3↓C.HCO3-的电离:HCO3-+H2O CO32-+H3O+D.Na2SO3的水解:SO32-+2H2O H2SO3+2OH-5.下列陈述Ⅰ、陈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NaHCO3溶于水能电离生成Na+和HCO3-NaHCO3是电解质B Al2O3既可溶于盐酸,又能溶于烧碱溶液Al2O3可用作耐火材料C铁比铝更易被腐蚀铝比铁活泼D铝的最外层电子较钠多钠的金属性强于铝6.已知:(1)Zn(s)+ O2(g)=ZnO(s)△H=-348.3 kJ·mol-1(2)2Ag(s)+ O2(g)=Ag2O(s)△H=-31.0kJ·mol-1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A. -379.3 kJ·mol-1B. -317.3 kJ·mol-1C. -332.8 kJ·mol-1D. +317.3 kJ·mol-17.下列关于硫酸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浓H2SO4有氧化性,稀H2SO4无氧化性B.由于浓H2SO4具有吸水性,可以使蔗糖变黑C.在受热的情况下浓硫酸也不与铁、铝发生反应D.稀H2SO4与铜不反应,但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反应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HCl B.CH3COONa C.FeCl3D.NaCl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有关物质的分类进行讨论辨析:①生铁、氯水都属于混合物②AlCl3溶液、蛋白质溶液都属于溶液③SiO2、CO都属于酸性氧化物④含氢原子的盐不一定属于酸式盐。
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Ⅰ卷选择题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3、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P 31 K 39 Si 28 S 32 Cl 35.5 Mg 24 Al 27 K 39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1.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 .CO(g)的燃烧热是△H =-283.0kJ/mol ,则2CO 2(g)===2CO(g)+O 2(g) △H =+2×283.0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3. 室温下,将1mol 的CuSO 4·5H 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 2,将1mol 的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 1;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 2O(s)==CuSO 4(s)+5H 2O(l), 热效应为△H 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H 1>△H 3 B .△H 2<△H 3 C .△H 2+△H 3 =△H 1 D .△H 1+△H 2>△H 34.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22H ()Cl (g)=2HCl(g)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5.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南湖区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Fe3+、K+、S2-、Cl-B.Al3+、HCO3-、SO42-、Cl-C.K+、NH4+、SiO32-、NO3-D.K+、Cl-、SO42-、NO3-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无论乙烯的加成,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有关B.无论使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还是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3.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的和苯为同系物5.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A.1:1 B.1:2 C.1:3 D.1:46.【四川省德阳市2017届高三三诊】的一氯代物的种数共有()A.3种B.6种C.11种D.12 种的是7.常温下,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A.B.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C.D.的是8.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A.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PO4B.元素Y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且都能与元素R的氢化物反应生成对应价态的酸C.R、X、Y三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D.Z的单质能与Y的某些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9.【2017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除去甲烷中的乙烯B.乙烯和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苯在空气中燃烧时冒浓烟,说明苯组成中含碳量较高D.间二甲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10.【2017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石油气B.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该过程属于生物化学转化C.煤干馏的主要产物为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11.下列哪一个实验,不仅产生气体,而且最终一定能产生白色沉淀()A.将少量的Na投入到Ca(HCO3)2溶液中B.将过量的Na2O2投入到FeSO4溶液中C.将过量的Na投入到KAl(SO4)2溶液中D.将少量的Mg投入到NaOH溶液中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OH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氨水强B.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需要等量的NaOHC.若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两倍,则盐酸的c(H+)也是醋酸c(H+)的两倍D.将NaOH溶液和氨水各稀释一倍,两者的c(OH-)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13.【2017北京卷】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14.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其pH变的是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
2019年广东省高二理科综合化学试题1.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1)△H =-57.3kJ/mol。
已知: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 △H =- Q1kJ/mol1/2 H2SO4(浓) + NaOH(aq) == 1/2Na2SO4(aq) +H2O(1) △H =- Q2kJ/molHNO3(aq)+KOH(aq)=KNO3(aq)+H2O(1) △H =- Q3kJ/mol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1、Q2、Q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A. Q1=Q2=Q3B. Q2>Q1>Q3C. Q2>Q3>Q1D. Q2=Q3>Q1【答案】C【解析】【详解】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是吸热的,消耗一部分热量,所以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出的热量少;浓硫酸和硝酸都是强酸,反应时浓硫酸被稀释,放出热量,使得放出的热量增大;由于放热越多,△H越小,因此Q1、Q2、Q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Q2>Q3>Q1,所以C正确。
故选C。
2.以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对含有杂质Fe、Zn、Ag的粗铜进行电解精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粗铜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②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③电路中每通过3.01×1023个电子,得到的精铜质量为16 g ④杂质Ag以Ag2SO4的形式沉入电解槽形成“阳极泥”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①电解精炼铜时,粗铜应作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故①错误;②阴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是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即Cu2++2e-═Cu,故②正确;③根据电极反应:Cu2++2e-═Cu,电路中每通过3.01×1023个即0.5mol电子,得到的精铜质量为0.25mol×64g/mol=16g,故③正确;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Ag>Pt,因此Ag、Pt不会放电,以单质形式沉积下来,故④错误。
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I卷(选择题,共7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小题每小题4分,第17、18小题每小题5分,共4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C5H10B.C7H8 C.CH4O D.C2H4Cl2 10.下面有机物的同系物中,完全燃烧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的是①饱和一元醇②饱和一元醛③饱和一元羧酸④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羧酸生成的酯⑤乙炔的同系物⑥苯的同系物A.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③④⑤⑥11.据调查,劣质的家庭装饰材料会释放出近百种能引发疾病的有害物质,其中一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右图,图中“棍”代表单键、双键或三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且三种元素位于不同的短周期。
下面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物化学式为C2HCl3B.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C.该有机物难溶于水D.可由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得到1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0 g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 AB.常温常压下,44 g乙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充分反应生成约2N A Ag C.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约含有0.6 N A个碳原子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跟足量甲烷充分反应后生成HCl分子数约为0.1 N A13.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A.福尔马林(蚁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B.乙醇(乙醛):加新制Cu(OH)2溶液,加热至沸腾,过滤取溶液即可C.苯(苯酚):加NaOH溶液,充分振荡,分液,留上层液体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留上层液体14.下列关于乙醛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醛是氧化剂B.乙醛发生氧化反应C.乙醛是还原剂D.乙醛发生还原反应15.可以把6种无色溶液:乙醇、苯酚、Na2CO3溶液、AgNO3溶液、KOH溶液、氢硫酸一一区分的试剂是A.新制Cu(OH)2悬浊液B.FeCl3溶液C.BaCl2溶液D.酸性KMnO4溶液16.将2mL某气态饱和烃与13mL氧气装入一密闭容器中点燃,测知重新得到的只是燃烧产物及过量的氧气,则该烃分子组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不可能是:A.3︰1 B.4︰1 C.9︰2 D.24︰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19、(6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2018年11月7日上午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
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
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 Mn∶55 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节能减排,和谐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A.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
生成熟石灰
A.①④ B.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
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弱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 NH3、SO2、H2O、HI B. HF、H2O、NH3?H2O、H2SO3
C. BaSO4、Cl2、HClO、H2S D. NaHSO3、H2O、CO2、H2CO3
4.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红磷和白磷完全燃烧生成P2O3(s)放出热量相同
B.2Na+ 2H2O= 2NaOH+H2↑,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有化学键断裂的是吸热过程,并且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5.在反应3H2 + N22NH3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 l·(L·s) -1。
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
A.0.44s B.1s C.2s D.0.33s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
2×(-57.3)kJ·mol-1
B.甲烷的标准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C.已知:500℃、30MPa下,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将 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
D.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H=+566.0 kJ·mol-1
7.某反应CH3OH(l)+NH3(g) ===CH3NH2(g)+H2O(g)在高温度时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过程的△H、△S判断正确的是()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8.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跟NaOH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B.c(H+)=1.0×10-7mol·L-1的溶液
C. pH=7的溶液
D.c(H+)=的溶液(Kw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9.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 +B(g)2C(g) △H<0,A、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
化的关系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1
B.反应进行到1min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2min后,A的正反应速率一定等于C的逆反应速率
D.2min后,容器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