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愿为 小相”.
• 端章甫:名作动,穿上礼服,戴上礼 帽.
• 侧重以礼治邦
• 重视礼治,具有娴熟礼仪,善于应对, 善于辞令的专长
• 总述三人不同:
• 子路: • 侧重强国 • 冉有: • 侧重富民 • 公西华: • 侧重以礼治邦
志向虽各有 侧重,
但都愿意在 仕途上创一 番事业. 都 是参加政治.
•治国之道
• 晚年政治上不得志便专心致力于文化教育 事业
•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言志的前提是 “如或知尔”,也就是“用之”,他们三个 可以各“行”其志,这体现儒家的复杂性和 包容性.
• 孔夫子深感他的主张难以推行,以为诸侯已 经“舍之”,面对这样的现实,就应该“藏” 了.孔子考虑到自己的处境, 认为从政治国 的路没有机会走,那就和人办教育吧.
再次朗读 概括人物性格
• 本文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四个弟子之间的对话,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并注意体会每个人物的性 格特征。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
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
哉? ”
• 以:介词,因为 • 以:通“已”,止 • 乎:相当于“于”,比 • 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 • 知:知道 • 如:如果 • 不吾知也:不知吾,宾语前置句
子
路
曾
皙
冉
有
公
西
华
侍
2024/8/9
坐
孔
如果人类要在21
子 像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
(
台
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
湾
年,去吸取孔子的智
故 宫
慧。
博
——1998年1月全世界
物 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