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刑法分论》模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6
刑法分类模拟题98一、单项选择题1. 某甲出于营利目的,非法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额累计共1万多元。
对某甲的行为应当:______A.按照逃税罪共同犯(江南博哥)罪处罚B.按照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C.按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追究刑事责任D.不构成犯罪,可给予行政处罚正确答案:C[考点]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解析] 《刑法》第205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根据我国刑法不得重复评价的原则,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再按逃税罪的共同犯罪论处。
此外,还需注意一下,《刑法修正案(八)》第32、33条的规定。
2.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脱逃罪的主体?______A.被宣告缓刑、假释并在考验期限内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管制、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C.正在服有期徒刑的在押犯D.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正确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脱逃罪的主体范围。
根据《刑法》第316条之规定,脱逃罪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缓刑、假释、取保候审的人不在此列。
3. 甲预谋前往乙处杀害乙,但到达后,发现乙处有人,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
甲的行为属于:______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没有犯罪行为正确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区别。
甲只是为杀人行为做准备,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
4. 1996年9月,陈某某因流氓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
法学《刑法分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正确答案:D.已经携带凶器但未使用、伤害他人的。
A.为了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确答案:C.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A.甲利用在国家机关工作之便,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2万元B.乙为讨债公司出售孙某的个人信息,获利1万元C.丙在网络上散布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招揽出售信息生意,获利3万元D.丁与外国人交易,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4万元正确答案:ABCD。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量刑情节?()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执行机关?()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刑罚种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刑罚执行制度?()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的C.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对犯罪主体的规定?()C.无国籍人犯罪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仅限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案件D。
单位可以成为某些犯罪的主体3下列哪些情况可以成为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A。
甲欲杀害乙,于是用刀砍乙,乙受伤倒地,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于是离去,乙在回家的路上因流血过多而死亡B。
甲欲杀害乙,将乙推下井中,井水极浅,乙不能生活在水面之上,在挣扎中被淹死C。
甲欲杀害乙,向乙开枪射击,乙身中数弹,但并未致命,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因流血过多而死亡D。
甲欲杀害乙,将乙推下山崖,山崖下是条湍急的河流,乙掉入河中被淹死4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规定?() A。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是共同犯罪B。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C。
有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和帮助犯之分D。
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5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对自首的规定?() A。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刑罚论、刑法各论)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2000年5月,陈某(17岁)强奸妇女并致使受害人死亡。
2001年10月,法院对此案件进行了审理,对陈某最高可以判处( )。
A.死刑立即执行B.死刑缓期2年执行C.无期徒刑D.有期徒刑15年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第49条的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时间点是“犯罪的时候”而非“审判的时候”。
所以,选项C应选。
知识模块:刑罚论2.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2年考验期内,吴某经常违反监规,拒绝教育改造,没有悔改表现,但没有犯新罪。
2年过后,对吴某应当如何处理?( )A.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B.减为15年有期徒刑C.减为无期徒刑D.延长考验期限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以后,即减为无期徒刑,至于其是否有悔改表现,不在考虑之列。
知识模块:刑罚论3.刘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刘某自1997年7月20日起被羁押,判决自1998年1月20曰起生效。
若刘某未获得减刑,其剥夺政治权利应当在( )内被剥夺。
A.2003年1月20曰至2004年1月19日B.2000年1月20日至2004年7月19日C.2002年7月30日至2004年7月19日D.1998年1月20日至2004年7月19日正确答案:D解析:有期徒刑的刑期自判决之日起计算,所以刘某的主刑执行期间应从1998年1月20日起,至2003年1月19日止。
判决生效之前被羁押,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所以到2002年7月19日刘某的主刑就执行完毕。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在有期徒刑执行期间当然不享有政治权利。
刑法分论试题本试卷共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一、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甲以强奸为目的劫持乙至家中地洞中,对其多次强奸,因无钱支付儿子学费将乙出卖。
甲某的行为构成( C )A.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B.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三罪,要并罚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其中非法拘禁罪与强奸罪系牵连犯,从一重定处定强奸罪,对甲以强奸罪与拐卖妇女罪并罚D.非法拘禁罪与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并罚。
2、丁某盗窃某单位财务室只盗得该单位盖了公章的空白支票,丁私刻了财务印章盖上并填写了金额二万元取出,丁某的行为构成( D )A、盗窃罪 B.伪造金融票证罪C.伪造金融票证罪和金融票据诈骗罪数罪D.伪造金融票证罪和金融票据诈骗罪,但只从一重罪定处3、如果某乙将信用卡交给某甲保管并告之了密码时,某甲私下用该信用卡取了5万元现金使用且拒不归还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某甲构成侵占罪 B.某甲构成盗窃罪C.某甲构成诈骗罪 D.某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4.铁路附近的农民李某为走近道,将牛赶过铁路时正遇一火车驶来,牛受惊李某怎么赶也不动,致火车发生脱轨事故,有二节车箱翻车,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
李某构成(A )。
A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交通肇事罪C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D过失毁坏交通设施罪5.关于自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B )?A.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B.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C.受益人唆使60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D.父母明知精神病儿子要自伤,有能力制止故意不制止的,构成故意伤害罪6.甲预谋拍摄乙与卖淫女的裸照,迫使乙交付3万元财物。
一日,甲请乙吃饭,叫卖淫女丙相陪。
饭后,甲将乙、丙送上车。
乙、丙刚到乙宅,乙便被老板电话叫走,丙亦离开。
《刑法总论》模拟卷)( )1.刑法是对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直接给予刑罚制裁。
( )2.在我国,判例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 )3.少数民族地区对刑法进行变通或者补充规定后,刑法典在少数民族地区则不再适用。
( )4.自然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小,而法定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大。
( )5. 只要认定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负刑事责任责任。
( )6.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特定的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 )7. 对累犯不能适用缓刑、假释,也不能适用减刑。
( )8. 对于一个犯罪行为只能判处一个主刑,不能同时判处两个或两个以上主刑。
( )9.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且犯罪的特定危害结果没有出现的,均是犯罪未遂。
( )10.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犯徇私枉法罪,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应以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1.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于1997年3月14日通过并颁布,其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A.1998年1月1日 B.1997年7月1日C.1997年3月14日 D.1997年10月1日2.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的司法解释是()。
A.限制解释 B.类推解释C.文理解释 D.扩张解释3.我国民航飞机在飞越日本领空时,机上一美国公民杀死一巴西乘客,犯了故意杀人罪,对这一犯罪的美国公民应适用()。
A.美国刑法 B.中国刑法C.日本刑法 D.巴西刑法4.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采用了( )。
A.犯罪的形式概念 B.犯罪的实质概念C.犯罪的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 D.中国式的犯罪概念5. 甲带邻居家的4岁的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
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
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
A.法律的直接规定 B.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6.醉酒的人犯罪()。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不负刑事责任C.应当负刑事责任 D.减轻刑事责任7.行为人误用空枪射杀他人,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属于()。
刑法分类模拟题113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情况构成战时自伤罪的是:______A.预备役人员张某在战时为逃避征召,自伤身体B.战士李某为尽早脱离战场,在(江南博哥)敌人火力猛烈向我方阵地射击时,故意将手臂伸于掩体之外,被敌人子弹击中,无法继续作战C.战士王某战时奉命守卫仓库,站岗时因困倦睡着,导致仓库失窃,为了掩盖过错,他用匕首自伤身体,谎称遭到抢劫D.战士陈某为了立功当英雄,战时自伤身体,谎称在与偷袭的敌人交火时受伤正确答案:B[考点] 战时自伤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解析] 战时自伤罪,是指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
CD项不是为逃避军事义务而自伤。
A项中,张某为预备役人员,且没有执行军事任务,根据《刑法》第450条的规定,他不符合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时间条件,即该预备役人员不是在执行军事任务时自伤身体,因而不构成战时自伤罪。
2. 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罪过形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只能是故意B.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C.只能是间接故意D.只能是过失正确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理解。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3. 关于劫持航空器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本罪的对象指的是民用航空器,不包括国家航空器B.劫持航空器过程中故意杀人的,构成劫持航空器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C.成立本罪必须劫持使用中或者飞行中的航空器,窃走无人在内的航空器,不成立本罪D.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且必须具有特定目的正确答案:C[解析] 《刑法》第121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构成劫持航空器罪。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A项错误,劫持航空器罪的对象既包括民用航空器,也包括国家航空器;D 项错误,劫持者一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但是否具有特定目的不是本罪的必要要件,犯罪目的与动机的内容也不影响本罪的成立;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121条的规定,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是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劫持航空器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航空器为适航的航空器,故C项当选。
《刑法学》单元练习题—分论部分第一章刑法分论概述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题中相应位置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1.我国刑法分则根据犯罪所侵犯的(),将各种各样的犯罪归纳为十大类。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犯罪对象2.在刑法分则中,凡规定有具体犯罪和刑罚的条文,一般分为()两部分。
A.罪状与法定刑B.罪名与法定刑C.罪状与罪名D.罪名与犯罪构成3.刑法第333条第二款规定:“有前款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这一规定属于()。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4.刑法第345条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
这一规定属于()。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5. 根据刑法规定,走私罪从罪名上看属于()。
A 具体罪名 B.类罪名 C.单一罪名 D. 选择性罪名6.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犯罪的直接客体 B.犯罪对象C.犯罪的同类客体 D.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7.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A.处死刑 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D.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8.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D.宣告刑9.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引证罪状 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 D.叙明罪状10.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11.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的,属于()。
A.引证罪状 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 D.叙明罪状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你认为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χ。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试卷
A卷
课程代码名称__刑法分论___考试时间:90分钟 期末卷
-------------------------------------------------------------------------------
请保持卷面整洁,答题字迹工整。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某手扶拖拉机厂电工李某,自恃技术熟练,在检修电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
成电路着火,使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2万余元。被告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 )。
A、失火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3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
丙。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
需要乙退回2.5万元。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丁还是带人将丙打
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
A、故意伤害罪的犯罪预备
B、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中止
C、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未遂
D、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既遂
3、甲晚上见一老人提一公文包(内有现金2万元)独自行走,就冲上前去,夺
走就跑,因夺包时用力过猛,将老师带倒在地摔成重伤。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 )。
A、抢劫罪 B、抢夺罪
C、过失重伤罪 D、抢夺罪和过失重伤罪
4、下列行为中应当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的是( )。
A、甲窃取一份绝密级的高考试卷,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B、乙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移动电话入网,并使用该移动电话,给电信部门造
成3万元的话费损失
C、丙拣到一张他人的信用卡,然后持卡消费3万元
D、丁窃取他人在公共网络上的帐号使用,造成他人3万元的损失
大 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 分
阅卷人
5、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李某与无业人员张某勾结,由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同张某
共同骗取本单位的数额巨大的财物。对上述行为应当认定为( )。
A、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B、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诈骗罪
C、李某和张某共同构成贪污罪
D、张某和李某共同构成诈骗罪
6、张某与李某约定,在李某窃取了财物后,为李某窝藏脏物。张某窝赃的行为,
构成( )。
A、窝藏罪 B、窝藏、包庇罪
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盗窃罪的共犯
7、安某经常虐待其10岁的继女刘某,某日,安又因琐事痛打刘某,刘有反抗,
安即拿起一根铁条向刘眼睛刺去,当场将刘右眼扎瞎。对安某的行为应以
( )论处。
A、虐待罪 B、故意伤害罪
C、虐待致人重伤 D、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
8、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偿还借款12万元,并向法院提供了盖有乙的印章、
指纹的借据及附件,后法院判决乙向甲偿还“借款”12万元。经乙申诉后查明,
上述借据及附件均系甲伪造,乙根本没有向甲借钱。甲的行为属于( )。
A、民事欺诈,不成立犯罪 B、诈骗罪
C、合同诈骗罪 D、票据诈骗罪
9、行为人以收养为名,低价收买婴儿,又以送养为由高价倒卖,从中渔利,应
以( )论处。
A、拐骗儿童罪 B、诈骗罪
B、拐卖人口罪 D、拐卖人口罪
10、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万元,甲乙平分各得1.5万元。
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待曾在1997年3月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
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数额应为( )。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11、下列情况属于刑法理论上所称的结果加重犯的是( )。
A、故意杀死多人 B、放火
C、爆炸 D、非法拘禁他人致人重伤
12、秦某一贯盗窃成性,1998年3月至5月,连续到停车场作案,其偷盗停车
辆的备用轮胎12个,销赃后获款3000余元。对秦某应定为( )。
A、破坏交通工具罪 B、盗窃罪
C、破坏交通设施罪 D、交通肇事罪
13、按照刑法规定,以下情节中,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A、拐卖妇女造成被害人死亡的
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使被害人死亡的
C、抢劫致人死亡的
D、刑讯逼供致被害人死亡的
14、在走私普通货物犯罪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
( )。
A、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B、以武装掩护走私罪定罪处罚
C、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定罪处罚
D、以走私普通货物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1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村民委员会主任甲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救济款物,构成贪污罪
B、普通公民乙利用受聘担任国有公司经理职务的便利条件,侵吞国有财务,不
构成贪污罪
C、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但未为他人谋取利益,不
构成受贿罪
D、丁采用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并致使该工作人员重伤,
以妨害公务罪从重处罚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到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脱逃罪的犯罪主体包括( )。
A、依法被关押的罪犯 B、被告人
C、犯罪嫌疑人 D、受劳教处分的人
E、上诉人
2、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包括( )。
A、入户抢劫
B、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C、持枪抢劫
D、抢劫致人重伤、死亡
E、多次抢劫
3、保险诈骗罪中的保险诈骗行为包括( )。
A、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B、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
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C、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D、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E、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4、甲未获烟草专卖许可,擅自购进明知是假冒的“中华”牌香烟100箱进行批
发和零售,在被查获时已销售出80箱,收款120万元。经检验该批香烟属于不
合格产品。甲的行为构成( )。
A、触犯非法经营罪
B、触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
C、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
D、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E、触犯假冒注册商标罪
5、刑法分则所规定“犯本罪,告诉才处理”的包括( )。
A、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B、遗弃罪
C、侮辱罪 D、诽谤罪
E、虐待罪
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2、诬告陷害罪与伪证罪的区别。
3、简述洗钱罪的构成要件。
四、案例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被告人张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于2002年3月6日刑满释放)
于2005年5月8日因经济拮据,便与被告人李某(1990年2月5日出生,因犯
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共谋商议盗窃,由李某在外望风,由张某
潜入某商场实施盗窃。行窃中 ,张某因动作失误惊醒值班人员王某(女),为防
王某呼叫,张某用随身所带的匕首刺杀了王某。杀人过程中,还惊醒了王某的三
岁女儿。张某一不做二不休,顺手将王某的女儿一并杀死。然后携带赃物在未告
诉李某真相的情况下一起逃离现场。由于此案影响很大,李某的父母见儿子用上
了被盗商场的商品,遂产生怀疑,逼问真情,后强行捆绑李某至公安机关,李某
无奈交代出真相。此案遂告侦破。
请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本案提出处理意见,并陈述理由。
2、顾某系北京中关村某电脑公司职员。2002年1月,尹某以A市第五百货公司
的名义来该电脑公司订购价值20余万元的电脑散件。公司经理赵某担心受骗,
让顾某与尹某公司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联系,查询所谓A市第五百货公司是否属
实。经查询,顾某得知该市根本没有这家公司,当地工商部门并告诉顾某,有人
曾以A市第五百货公司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但由于顾某与经理素有嫌隙,且正
欲跳槽离开公司,所以就向赵某谎称尹某所说该公司情况属实,于是赵某深信不
疑,与尹某签订了购销合同,在接受3万余元预付款后,将20余万元电脑散件
发至尹某指定的地点。尹某收货后,即低价转手倒卖得款10万元,随即逃匿。
赵某报案,2002年5月尹某被抓获。
问:本案中尹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顾某的行为如何认定?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