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班第三次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5
作业轮流布置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精神,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
特实行作业轮流制度,具体实施如下:
1、布置作业学科:(考试科目)
2、作业内容:与本周设计的周周清题目相关,作业在精不在多,紧扣周周清。
3、作业控制
(1)周五布置周末作业。
周一至周四的四天内每天都布置语文、数学,其中英语布置两天,道德与法治和科学只布置一天,即一天的作业量为“语、数+χ”。
具体今天布置哪个学科的作业,由班主任调配。
(2)布置作业的学科不能因为学科减少而加大作业量,各学科作业量控制在一张A4纸内,时间在20分钟之内。
班主任检查,学校抽查。
如果检查到随意加大作业量或在网上隐瞒学校布置作业,将禁止一周布置作业。
(3)各班主任要逐渐将学科作业轮流布置的日期固定下来,形成常态,并上报学校后在家长群内公示。
4、各班级学科作业轮流步骤统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第5、6单元)质量检测卷一、书写(8分)1.读拼音,写词语。
zhōu wéi dàyífāng biàn píng guǒbāo hán tèbiérónɡyìyùtǒng二、填空题(26分)2.比一比,组词语。
股(______)戏(______)精(______)没(______)找(______)睛(______)宙(______)杯(______)失(______)审(______)坏(______)先(______)3.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____)草坪一(____)绿伞一(____)城堡一(____)枫树一(____)小虫子一(____)太阳4.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听(___)是谁在城堡里哭(___)(2)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___)有的长(___)有的圆(___)有的硬(___)(3)我们一起商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___)(4)这可是难得一遇的流星雨呀(___)5.照样子,写词语。
(1)黑沉沉(ABB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越来越亮(越A越B)越____越____ 越____越____ 越____越____(3)例:航(航空)(航空公司)宇(____)(______)员(____)(______)(4)形容生气:愤怒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5)形容高兴:兴高采烈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6.在括号里写出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1)那所旧房子成了我们一家永久的回忆。
(______)(2)你要去鼓浪屿玩,最好请一个导游陪同。
(______)(3)种田人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______)7.根据提示把内容补充完整。
(1)_________,风光不与四时同。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答案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课程”一词,在我国出自先秦时期的一部教育论著。
《学记》2.在西方,“课程”一词是从拉丁文演变而来,原意为“”,用来说明幼年必须经历的事情,于是转义为“学习过程”。
跑马道3.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确定小学国语科以华北解放区的《国语》课本为蓝本进行修订,供全国使用,并把修订后的《国语》改为。
《语文》4.2000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试用修订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5.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实验稿),适应新世纪的“新语文”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6.台湾的小学语文课程名称为《》。
国语7.“语文”的“语”指,“文”指文字、文章、文学等。
语言和言语8. ,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为文字材料中规范而优美的言语,对小学生进行汉语知识的教育与言语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0.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叫“蒙学”,它所使用的教材称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蒙学读本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小学独立设置语文科,始于()年。
19001902*191919492.“国文”科的名称始见于()。
《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钦定女子小学堂章程》3.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即新学制,其中小学学制为()。
5年6年*4年3年4.1923年颁布的《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独立成章,明确规定“国语”一科教学内容包括()。
语言、读文、作文、写字*识字、读文、作文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读经、识字、写字、作文5.1997年,由()引发的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忧思”涉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理念、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各个方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四年级下册语文实践作业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实践作业设计第一单元语文综合实践作业——春的烂漫班级姓名一、写出描写春天的成语二、写出描写春天的古诗三、摘抄描写春天的句子四、展一下自我的风采,写一段你眼中的春景。
第二单元语文综合实践作业——我发现了一、我在课文中发现了在第二单元中,我认识了的小男孩,的格罗培斯;知道了受启发发明了潜水艇,受启发改进了飞机的机翼,受启发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模仿造出了越野赛车,模仿制成。
二、我在课外书中发现了学了《人类的“老师”》这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你从课外书中还搜集到哪些有关的内容,请你们有条理的记录在下面:三、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请你写出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发现,看谁写得越多,那你就是班中最具有慧眼的学生。
第三单元语文综合实践作业——走进名著与名人一、分别写出我国的四大名著及作者二、品名人的品质在第三单元中,我们认识了的刘备,的诸葛亮,的祁黄羊,的公仪休;你还能用那些词语来形容诸葛亮三、名著内容知多少1、桃园三结义是、、在桃园结拜成三兄弟。
2、诸葛亮出山后,辅助刘备打败哪些战役?3、三国知多少,请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第四单元语文实践作业——让爱盈满人间一、默写《游子吟》二、你能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医护人员三、我们生活在父母亲的关爱下,享受着一份浓浓的亲情。
此时,你有什么心里话要与父母亲讲呢?请你写在横线上四、推荐关于父爱的名句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小学一年级语文《三只小板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小板凳》这篇课文讲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
老师检查作业的第一天,爱因斯坦没有上交作业,到了第二天交上来一只难看的小板凳,当老师说世界上没有比这更难看的小板凳时,小爱因斯坦又从抽屉里拿来了两只更难看的小板凳。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三只小板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语文《三只小板凳》原文上课了,老师将学生的手工作品都放在讲台上。
瞧,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突然,老师拿出一只小板凳,问:“你们见过比这还丑的小板凳吗?”学生们都笑着说:“没有。
”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有的。
”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的那只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
”他又举起右手的那只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
老师那里的,是我第三次做的。
虽然它还不能让人满意,但总比前两只强一些。
”老师和同学们听后,都为他鼓掌。
这个小学生是谁呢?他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小学一年级语文《三只小板凳》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人物像。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爱因斯坦,课文讲了爱因斯坦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三只小板凳》。
(师板书课题)3、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标准版)一、古诗词三首1、敬亭山洞庭湖青螺2.×√××√3.(1)完了,没有了悠闲孤独众孤因怀才不遇而感到的孤独、寂寞的心情(2)月光下的洞庭湖洞庭湖的君山翠白青(3)胜过仿佛,像蓝草,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5、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桂林山水1、无瑕攀登屏障骆驼危峰兀立波澜壮阔奇峰罗列2、sì juàn dào méng3、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衣服(图画)山峰(山峦)4、(1)秋天,落叶仿佛像一个会跳舞的精灵,从树上翩翩飞舞而下。
(2)老房子的围墙真危险呐,手一碰,墙壁上的石灰好像要掉下来似的。
5、(1)M 辶 6 ④ D 斤 7 ②(2)静清绿奇秀险(3) 绿树红花竹筏小舟云雾山水6、田野上的野花真多啊,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田野上的野花真美啊,美得仿佛那是一条五彩的锦缎;田野上的野花真香啊,香得引来群群蜜蜂争相采蜜!(我游览过水平如镜的西湖,玩赏过飞泻而下的瀑布,却从没看到过秦淮河的水。
秦淮河的水真凉啊,凉得让你想马上和河水来个亲密的接触;秦淮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就像是一块彩色的大玻璃;秦淮河的水真亮啊,当河边的万家灯火映在水中,像是水底铺满了熠熠生辉的大钻石,使河水变得无比明亮、美丽;秦淮河的水真野啊,刚才还是块大玻璃,现在就波涛起伏,使得河上的画舫也一个劲儿地摇摆,再加上朱雀桥洞内随风而舞的狂草,更体现了秦淮河的粗犷之美;秦淮河的水真神啊,要不,它怎么会吸引来那么多的小雨点儿?想当年大自然在创造世界时,一定挥舞着最大的画笔,而放弃了那些精细的刻刀,毫无雕琢地在南京勾勒出了这样一条粗犷、神奇、美丽的秦淮河吧?)三、记金华的双龙洞1、浙江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2、一簇臀部稍微蜿蜒民族宫殿树梢大碗3、(1)②① (2)①②4、(1)小妹妹总是时而笑,时而哭,时而忧,时而喜,真是捉摸不透。
(0290)《小学语文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共6次)2:第二次作业(共6次)3:第三次作业(共6次)4:第四次作业(共6次)5:第五次作业(共6次)6:第六次作业(共6次)1:[论述题]一、名词解释:1、语文素养2、口语交际3、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常规4、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二、简述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区别。
三、分析实践题:阅读下列两位教师的教学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教师甲教《燕子》一课的实录片断:老师:现在请大家读第四小节,这小节有几句话,主要写了什么?学生:这一节有三句话,主要写了燕子停在电线上。
老师:对,主要写了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这种样子课文中说像什么?学生: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老师:为什么说这很像曲谱呢?知道什么叫曲谱吗?学生:就是歌曲的谱。
老师:你们知道歌曲有哪两种谱吗?学生:……。
老师:歌曲有两种谱,一种叫"简谱”,一种叫"五线谱”。
(出示表示两种谱的图片)那么课文中说的"曲谱”应该是哪一种?学生:(齐)是五线谱。
老师:对,那么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为什么会像五线谱呢?我们先来理解"嫩蓝的天空”。
什么叫"嫩蓝”?它与"深蓝”、"蔚蓝”有什么区别?学生:嫩蓝就是蓝得很淡。
老师:很好,就是淡蓝,因为远远望去,天空是淡蓝的。
这"几痕细线”又是什么?为什么用"痕”而不用"根”?学生:"几痕细线”指的是电线,"痕”就是很细,因为远远望去看不清。
老师:这"细线”就像五线谱上的什么,停在细线上的燕子又像五线谱上的什么?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回答。
学生:这"细线”就像五线谱上的五条线,停在细线上的燕子像五线谱上的……老师:音符。
说得真好。
燕子正准备演奏一首歌颂美好春天的曲子呢!教师乙教《燕子》一课实录片断:老师:我们接着读第四节。
看看这一小节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一、古诗词三首1、敬亭山洞庭湖青螺2.×√××√3.(1)完了,没有了悠闲孤独众孤因怀才不遇而感到的孤独、寂寞的心情(2)月光下的洞庭湖洞庭湖的君山翠白青(3)胜过仿佛,像蓝草,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5、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桂林山水1、无瑕攀登屏障骆驼危峰兀立波澜壮阔奇峰罗列2、sì juàn dào méng3、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衣服(图画)山峰(山峦)4、(1)秋天,落叶仿佛像一个会跳舞的精灵,从树上翩翩飞舞而下。
(2)老房子的围墙真危险呐,手一碰,墙壁上的石灰好像要掉下来似的。
5、(1)M 辶 6 ④ D 斤 7 ②(2)静清绿奇秀险(3) 绿树红花竹筏小舟云雾山水6、田野上的野花真多啊,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田野上的野花真美啊,美得仿佛那是一条五彩的锦缎;田野上的野花真香啊,香得引来群群蜜蜂争相采蜜!(我游览过水平如镜的西湖,玩赏过飞泻而下的瀑布,却从没看到过秦淮河的水。
秦淮河的水真凉啊,凉得让你想马上和河水来个亲密的接触;秦淮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就像是一块彩色的大玻璃;秦淮河的水真亮啊,当河边的万家灯火映在水中,像是水底铺满了熠熠生辉的大钻石,使河水变得无比明亮、美丽;秦淮河的水真野啊,刚才还是块大玻璃,现在就波涛起伏,使得河上的画舫也一个劲儿地摇摆,再加上朱雀桥洞内随风而舞的狂草,更体现了秦淮河的粗犷之美;秦淮河的水真神啊,要不,它怎么会吸引来那么多的小雨点儿?想当年大自然在创造世界时,一定挥舞着最大的画笔,而放弃了那些精细的刻刀,毫无雕琢地在南京勾勒出了这样一条粗犷、神奇、美丽的秦淮河吧?)三、记金华的双龙洞1、浙江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2、一簇臀部稍微蜿蜒民族宫殿树梢大碗3、(1)②① (2)①②4、(1)小妹妹总是时而笑,时而哭,时而忧,时而喜,真是捉摸不透。
小学语文1班第三次作业
福州市潘墩中心小学 林海榕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第四组教材,主要
是围绕遇到问题如何看待,如何解决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或故事,
让学生在学习文本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识字4》成语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是这
篇文章也要告诉我们的。本课是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
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
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情分析
1.童话是低年级学生最喜爱的文学形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了一定独
立阅读的能力,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对于故事已经有大致的认识。
2.故事篇幅较长,情节也比较丰富,需要帮助学生抓住重点来加深对角色的认识。
3.文中小柳树与小枣树的对话再现了两者鲜明的性格特点,指导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
解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认识的8个生字。会写“怎、思、浅、漂”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别用骄傲、谦虚的语气朗读小柳树和小枣树的
对话。
(3)了解小柳树与小枣树的生长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读一读、比一比、议一议,写一写,了解小柳树与小枣树两者鲜明的性格特点。
(3)联系实际,表达自己学习体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在生活中,懂得发现身边人、物的优点,学会宽容。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自主阅读策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故事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2.角色体验策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角色形象,懂
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多媒体教室;
2.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3.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
时间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复习字词 2分钟
3分钟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
你们带来了两个小伙
伴,你们看(出示小柳
树和小枣树的图)
2、谁来说一说小柳树和
小枣树长得怎么样?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课文。
1、出示生字。(开火车
读)
2、出示词语。(小老师
带读)
学生看图,踊跃发
言。
纠正同学出现的错
误。
用色彩明丽的图画,
吸引学生,让他们积
极主动参与课堂。
巩固学过的字词。
三、
感受外在美与丑(1—4自然段) 10分钟 1、生字宝宝藏到了课文中,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找一找吧! 2、谁来读读课文的1—4段。(指名读) 3、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小柳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谁能看着图,夸夸小柳树。 4、那课文中又是怎么介绍小柳树的呢,请找一找,读一读。(抓住“绿绿、细细、浅绿色、又细又长”指导朗读) 5.让我们再看看小枣树吧!谁来说一说小枣树长得怎样?(出示图) 6小柳树看了看身边的小枣树,怎么说?找出小柳树的话,用“--”画出。(出示小柳树说的两句话。) 观察图画,口述小柳树的外在美。 找出句子,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读中感受小柳树的美。 找句子。用骄傲的语气朗读小柳树的话。 对学生进行听话、说
话、朗读的训练。懂
得不同的对话用不同
的语气朗读。
四、
感悟内
在美与
丑(学习
5—8自
然段) 15分钟 1、秋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小柳树和小枣树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第 5--8 自然段吧! 2、谁来说说小柳树和小枣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1)“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指导朗读,抓住“又大又红”,读出高兴的语气) (2)听了你们的朗读,
我看到了又大又红的枣
子,真让人喜爱。请女
生把这段话读一读吧。
(3)看着枣树上又红又
大的枣子,听着人们的
赞美,此时小柳树在想
些什么?
观察图画,说出小柳
树和小枣树发生的变
化。
练习抓关键词朗读句
子。
读第五自然段
女生读。
观察画面,展开想象,
自由说话。
感受丰收果实带给人
们的快乐。
五、总结拓展 5分钟 (4)小柳树认为小枣树会说它什么呢? (5)可是,事实上小枣树什么也没说。小柳树忍不住了,终于开口问小枣树。让我们一起读读她们之间的对话吧。(男女生分角色读) 3、小枣树为什么不借机说说小柳树不会结果,而是什么也没说? 4、听了小枣树说的话中,小柳树为什么会不好意思地笑了? 1、学完课文,你想对小柳树和小枣树说些什么? 2、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 3、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 4、总结。 5、夸夸同学。 找出句子读一读。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5—8自然段。 小枣树看到的是小柳树的长处,懂得欣赏别人。 联系上下文,交流理
解。
畅所欲言。根据自己
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自由谈谈。
读课文。
发现身边同学的优
点。
抓住小柳树与小枣树
的对话,引导学生联
系上下文,深入角色
内心,去感受小柳树
的不好意思,小枣树
的宽容大度。为学生
的个性张扬提供更为
自由、舒展的平台
懂得欣赏美,发现美。
明白“取长补短”,
才能“相得益彰”的
道理。
六、写字 5分钟 1、出示生字。 2、认真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3、示范,强调书写要点。 4、学生描红。 学生读一读。 说说各自的发现。
师范写后,生描红。
引导自主观察,了解
生字的间架结构。
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美 丑
不会结果子 会结果子
骄傲 谦虚(宽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
的课文蕴涵了丰富的生活哲理。对于这组课文的教学,离不开感悟中进行思想
教育。课文以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
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就要正视自己的
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朗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创造性学习。朗读中,加以各自独特的理解,配以动作、
表情,教学效果良好。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入角色,读出小柳树与小枣树的
品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教学完课
文,让学生夸夸身边同学的长处,就水到渠成了。从课堂走向生活,既训练学
生的语言表达,又有益于学生好品质的生成。
本节课上,存在一些遗憾,若能多给一些中差生时间,我相信朗读教学会
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