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前产后护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奶牛正确助产方法及助产后护理的技术-奶牛养殖奶牛难产现象时有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当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母牛在分娩时如果接产方式不正确,发生难产时助产不当,另外,在产后的护理不到位,会导致母牛的产道受损,易患多种生殖系统疾病,影响产后正常的排卵发情,因此要做好奶牛助产和助产后护理工作。
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奶牛正确助产方法及助产后实用的护理方法。
1、助产前的检查工作助产前的检查工作非常重要,可对母牛的妊娠情况充分的了解,对分娩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一个预判。
首先要先了解母牛是初产还是经产,确定母牛产犊的时间,看胎膜是否破裂,是否破水,检查母牛的大小以测量腹围的大小。
检查母牛努责是否有力。
因初产母牛常因产道狭窄而发生难产,经产母牛多因胎儿的位置、方向以及姿势不正而发生难产,因此在分娩前还要检查胎位。
在助产前还要检查产道的润滑程度,有无发生出血损伤、黏膜水肿的现象,并注意产道损伤的程度和有无发生感染。
在通过产道检查胎儿时,要重点检查胎位、胎向以及胎儿的生命体征。
另外,还要检查母牛全身的情况,包括精神状态、脉搏、呼吸等。
如果发生异常要及时的处理。
2、助产前的准备工作助产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先将母牛保定,使其保持为较舒适的站立姿势,如果母牛不能站立则要让其侧卧在柔软的垫料上以便于保定助产。
然后再将母牛的后躯清洗干净,尤其是会阴和尾根处要使用温水洗净,并将牛尾拴于体侧,再用消毒液消毒会阴。
助产人员的指甲要剪短、磨圆,并将双手和手臂用消毒液彻底的消毒。
用于助产的器械也要仔细的消毒,同时将2-4条助产棉绳用消毒液浸泡柔软用于牵引胎儿用[养殖:/]。
3、助产时的注意事项助产时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不可盲目助产,要注意一些助产事项。
在助产时如果发生胎儿胎位和胎向不正,要先将胎儿送回到产道或者子宫腔内,再矫正胎位、胎向和姿势。
如胎儿无力排出需助产人强行拉出胎儿时,要求操作人员要配合着母牛努责的频率来施加牵拉胎儿的力度,确定方向以及助产的时间,以防发生产道受损。
奶牛产后保健方案引言奶牛的产后保健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奶牛的健康和产奶能力。
良好的产后保健方案可以帮助奶牛尽快恢复到生产状态,并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套有效和全面的奶牛产后保健方案,旨在帮助养殖者科学养护奶牛,提高养殖效益。
1. 清洗和消毒环境在奶牛产后,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奶牛舒适的饲养环境,包括干净的床铺和饮水设施。
床铺应定期更换,并保持干燥洁净,以防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同时,饮水设施也需要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以确保奶牛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2.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奶牛产后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恢复体力和满足产奶的需求。
在奶牛产后的前几周,饲喂高能、高蛋白的饲料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增加饲喂浓缩饲料、添加优质青贮料和饲料添加剂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此外,也要注意给奶牛提供足够的饮水,并确保饮水设施的清洁。
3. 做好产后护理产后护理是奶牛产后保健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奶牛分娩后,应及时清洗外阴,并为奶牛注射适当的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同时,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乳房清洁和乳房按摩,以促进乳汁排出和预防乳房炎。
产后护理还包括对奶牛进行体温监测,确保奶牛没有发热或其他异常情况。
4. 控制奶牛的运动产后的奶牛通常需要更多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因此应该控制奶牛的运动。
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奶牛在产房周围的活动范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乳房负担过重。
此外,还可以给奶牛提供一个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减少奶牛的压力和紧张情况。
5. 注意奶牛的行为和健康产后的奶牛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如胃肠障碍、子宫感染等。
因此,养殖者需要密切关注奶牛的行为和健康状况。
如果发现奶牛出现食欲不振、乳房红肿或排便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向兽医求助,并根据兽医的建议给予适当的治疗。
结论奶牛产后保健方案是确保奶牛健康和提高产奶能力的重要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套有效和全面的奶牛产后保健方案,包括清洗和消毒环境、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做好产后护理、控制奶牛的运动,以及关注奶牛的行为和健康等方面。
本人在产后护理中往往有很多牛只因为不正确的引产助产导致牛只继发一系列产后疾病:产道拉伤、产后感染、子宫炎、胎衣不下,给牛只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牧场带了很大的损失。
本文就奶牛的接产及其产后问题做了一下小小整理,望不足之处给予指教,奶牛产犊过程中发生难产的因素很多,母牛配种过早,个体小导致产道狭窄,产道损伤;奶牛过度肥胖,造成盆腔蓄积脂肪过厚,引起产道狭窄;瘦弱无力,不能产出胎儿,胎儿过大、畸形、死胎、胎位异常、胎势不正也会发生难产。
对干奶期母牛要加强饲养管理,多喂一些优质的牧草,严禁喂给霉败和不易消化的饲料;舍饲牛栏不得过于拥挤,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并给予适当运动和阳光照射。
此外,青年母牛初配体重不易太小。
发生难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助产,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一、助产前检查1、首先要了解母牛分娩开始的时间,是初产或经产、胎膜是否破裂,有无羊水流出,腹围及母牛大小,检查母牛震缩和努责是否有力,初产青年母牛常因产道狭窄而难产;经产母畜的难产多由于胎儿的位置、方向、姿势不正。
2、检查产道是否有粘膜水肿、表面是否干燥和润泽以及有无出血损伤,并注意产道损伤的程度及有无污染和感染。
3、通过产道检查胎儿时,应注胎位、胎势、胎向是否正常以及胎儿是否生存和死亡。
4、检查母牛的全身情况,如精神状态、脉搏、呼吸等,如出现过弱或亢进,心率不齐,要进行输液或强心等治疗措施。
二、助产前准备1、将能站立的母牛置于合适的体位站立保定,如不能站立的可将母牛侧卧于有柔软垫料的地面保定助产。
2、将助产者的手臂和胎儿露出母体的部分及母牛的会阴、尾根努处用温水洗净,并将牛尾用细绳拴于体侧,再用0.2%新洁尔灭溶液消毒会阴。
3、所需接助产器械应要做好仔细消毒;并将2-4条助产棉绳用消毒液浸泡柔软以作牵引胎儿用。
三、助产注意事项1、首先要把胎儿送回产道或子宫腔内、再矫正胎儿的方向、位置、姿势。
2、强行牵拉胎儿时,操作者配合母牛努责的频率指导其他助手牵拉胎儿的力量、方向和时间,以免损伤产道。
奶牛产后护理技术的六大要点奶牛产后身体虚弱,新陈代谢机能下降,机体抵抗力降低,如果此时护理不好,不仅影响奶牛的健康,使其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会对犊牛的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为使奶牛尽快复原,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 保持牛体和圈舍清洁干净奶牛产后要及时擦净臀部、外阴和后肢,清除、更换产房的垫草,保持圈舍清洁干燥。
牛舍每周用聚维酮碘或生石灰消毒1次。
2. 及时给奶牛补水分娩过程中奶牛损失了大量的水分,所以产后一定要及时补水。
一般在产后1小时左右给奶牛饮温开水、红糖麸皮水或者麸皮汤,可在麸皮汤中加入少量的食盐以提高适口性,注意不要给奶牛饮用冷水。
3. 保证奶牛安静休息奶牛产后身体比较虚弱,机体抵抗力下降,此时尽量让奶牛安静休息,注意防寒、防潮、防贼风,预防感冒。
4. 加强奶牛饲喂管理奶牛产后1~3天要喂给优质、易消化的青干草或其他粗饲料,从产后第四天开始添加精饲料,添加量要由少到多,到产后1周时精饲料喂量可恢复到正常饲喂量。
在供给精饲料的同时要保证优质青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的供给,以促进乳汁的分泌。
5. 做好奶牛乳房护理用温水或消毒液清洗奶牛乳房,并检查乳房有无异常。
如果发现有奶孔闭塞、乳房发炎、乳汁过多等情况,可以用蒲公英散(主要成分蒲公英、金银花、连翘、丝瓜络、通草、芙蓉叶、浙贝母、大青叶、当归等(致富经: ))对奶牛进行治疗,每次300克,每天1次,连用6~7天。
6. 保持奶牛适当运动一般情况下,奶牛产后0.5~3小时可排出胎衣,产后3~5天内可排净恶露,所以,产后3~4天内每隔2~3小时就应让其站起哺乳1次,这样有利于恶露的排出。
如果胎衣、恶露排出异常,可以用益母生化散(主要成分益母草、当归、桃仁、干姜、甘草等)对奶牛进行治疗,每次250~350克,每天1次,连用5~6天。
奶牛产后保健方案概述:规模化奶牛场应备有专用产房,并保持适当的温度,一般在18℃~20℃。
待产牛进入产房前铺好垫草,及时更换垫草、清理产房地面及其他分娩牛的羊水和污物,保持环境卫生的清洁,定期进行环境消毒。
产后将母牛和犊牛分开饲养,产床必须每日清扫,用生石灰消毒。
规模化奶牛场应备有专用产房,并保持适当的温度,一般在18℃~20℃。
待产牛进入产房前铺好垫草,及时更换垫草、清理产房地面及其他分娩牛的羊水和污物,保持环境卫生的清洁,定期进行环境消毒。
产后将母牛和犊牛分开饲养,产床必须每日清扫,用生石灰消毒。
分娩管理规模化牛场产房应常备有产科绳、产科剪、助产器、长臂手套、碘酊、石蜡油、催产素、补益清宫净等常用器械及药品。
按照牛场资料员记录,将分娩前期的奶牛调至产房。
出现分娩、临产征兆的母牛,兽医工作人员定时巡视,观察分娩征兆及时处理。
以自然分娩为主,需要助产时应采取正确接助产方式,切勿生硬、粗暴牵拉,并注意产前对待产牛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外阴清洗、消毒和使用石蜡油等润滑剂,避免母牛产道污染及创伤。
子宫复旧保健产后监护。
对体质差及曾发生过产前产后瘫痪、卧地不起综合征等疾病的牛,产后灌服口服速补钙500毫升、补益清宫净500克、红糖500克,1次/天,连用3天。
若产后牛发生瘫痪则采用静脉注射25%葡萄糖1500毫升、5%葡萄糖酸钙500毫升~1000毫升、复方氯化钠1000毫升、复合维生素B220毫升、维生素C40毫升,1次/天,连用3天~6天。
对奶牛产后实施全程监护,每头牛建立一张资料登记卡,产后1周每天定时巡圈观察产后奶牛的精神状况,对精神状态不佳的牛及时测量体温并进行对症治疗。
奶牛产后子宫净化。
奶牛产后6**内,灌服补益清宫净500克、口服速补钙500毫升、红糖500克,1次/天,连用3天,有助于产后胎衣排出、恶露净化,促进子宫尽快恢复。
产后1天~3天内观察胎衣排出情况,若胎衣排出,在子宫深部投放宫康三号或宫健栓剂2粒,观察产道和外阴部有无感染,做好预防子宫炎措施。
牧场要想有好的产奶量必须得从干奶围产期开始关注,我们牧场特别重视围产牛和新产牛。
牧场的保健部人员从干奶围产开始关注牛的采食量,舒适度,牛群密度,按体况进行分群饲养,注射维生素AD,预防产后胎衣不下、产后瘫痪、酮病、真胃移位等产后疾病的发生。
我们牧场对产后60天淘汰率相当重视,对新产牛来说正是产奶的高峰期,因此每淘汰一头都是相当大的损失,所以新产牛的护理是相当重要的。
1奶牛产后保健护理流程头胎牛围产期体况评分在3.5以上的牛采取助产,有助产或者产道有损伤的牛采取肌肉注射相关止痛药物消炎药物和灌服益母生化散并且在产后第一天和第二天视情况投服钙制剂。
经产牛体况评分在3.5分以上有助产和产道损伤的情况下产犊后肌肉注射止痛药物消炎药物和灌服益母生化散和在产后2小时之内投服钙制剂12小时后在投服一次精神状态(没有缺钙症状)停止投服,24小时后出现缺钙症状建议采取静脉给药。
以上是我们现在执行的产后保健流程,但我个人认为对新产牛采取任何行为都是对牛只造成的应激(助产、肌肉、静脉、投服),我建议牛在产犊时尽量减少人为干预,产后没有疾病症状的牛不做以上方法的处理。
产犊后注射缩宫素5支,对产后6小时胎衣不下的牛再注射5支缩宫素,针对有助产、双胎的牛做标记保健人员重点关注其体温、采食量、瘤胃充盈度、恶露排出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将新产牛放在干净、安静舒适度高的牛舍饲养,产后护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的不要干扰让其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2奶牛产后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子宫炎是奶牛产后的多发性疾病。
首先从预防做起,奶牛产犊前出现了产犊症状开始,将其赶往产房(尽量要早),产房必须严格消犊,有充足干净的垫草,通风,干燥,还得有安静的环境,让其自然分娩,避免人为干预。
羊水破了2个小时还没有产出,进行检查,检查时牛的后躯,接产员的手臂,助产工具必须严格消毒,助产力度适当,避免爆力助产造成产道损伤及子宫炎。
按照恶露排出的颜色,气味,性状进行判定子宫炎的发病程度。
奶牛产后护理流程及产后疾病治疗方案刘红亮田兵(黑龙江甘南瑞信达原生态牧业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目前我们工作的牧场奶牛存栏1万头,干奶牛700头,泌乳牛5000头。
每天平均有15头母牛产犊。
产后护理工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但现在的护理工作比前几年有很多改变,原则是在对牛群最小的应激情况下,最早发现病牛,最早治疗,最快过抗出院。
全面分析疾病发病原因,查找根本问题,最快采取措施最快解决问题,最终降低产后疾病的发病率,使产后母牛最快发情,最早受孕。
1产后护理工作要点护理兽医每天要清楚新产牛舍里新转来每一头牛的产犊情况,是否双胎,是否难产助产,胎儿是否超过40公斤,这些异常产犊的母牛在产犊后第一时间进行预防性治疗,益母生化散300克灌服,或者美达佳15ml,易速达15ml,并在臀部做对应的标记。
为了提高子宫收缩力与预防子宫内出血可以在产后6小时以内注射缩宫素。
优先选择中药治疗降低牛奶抗生素残留风险。
瘤胃不饱满的牛灌服营养液(温水40-60L,丙二醇500ml,丙酸钙450g,氯化钾100g,硫酸镁100g,小苏打50g,氯化钠50g)。
正常产犊的头胎母牛投服一粒博威钙,经产牛产后投服一粒,6小时以后再投服第二粒,4胎以上牛挤奶后走路后肢摇摆的再投服第三粒。
每天上班两名护理兽医在新产牛挤奶之前到达牛舍,第一步:在赶牛通道观察挤奶之前奶牛的乳房充盈度,瘤胃饱满度,精神状态,运动评分,阴门与尾部观察,直到最后一头新产牛进入奶厅,并记录好需要进一步检查处理的牛;第二步:回兽医院准备药品器具(巡诊包),体温计、听诊器、长臂手套、酮病检测仪、注射器、保定绳、益母生化散,速解灵、易速达、美达佳、博威钙、丙二醇等;第三步:一名护理兽医在饲喂道观察挤奶回舍后奶牛食欲、眼睛、精神状态,并做好记录,需要处理的牛身上撒点料做标记(尽量不夹牛,如果需要夹牛不能超过30分钟)。
另一名护理兽医进入牛舍从奶牛后面观察新产牛的乳房、阴门、粪便、肢蹄情况,特别注意回舍后直接趴窝在卧床上不反刍的奶牛,要进行全身检技术交流《奶牛》2019年04期68查谨慎对待,并在异常牛的臀部做好标记。
产前产后护理制度
一、产前牛护理制度
1.产前45天注射维生素ADE 10ml
2.产前30天注射维生素ADE 10ml
3.产前15天注射维生素ADE 10ml
4.重点控制乳房炎。
一旦在干乳阶段发现异常,治愈后再次
注入干奶药。
二、产后牛护理制度
1.产犊后将红糖700g;麸皮100g,磷酸氢钙50g,食盐30g 用30-40℃温水25-30斤冲服,给新生母牛饮用。
2.胎衣在12小时内掉落后,投药。
以抗菌素为主,预防,1-2次给药。
若发生胎衣滞留,易剥离的,手术剥离后投药。
不易掉落,投药控制;补钙:口服或颈脉注射;子宫给或注射缩宫素。
3.新生母牛产后5天,注射前列烯醇2支。
4.产后15天,再注前列烯醇2支,并作直检,检查子宫恢复情况,再进行跟踪治疗。
5.对体质瘦弱或胎衣不下的新生母牛,进行全身和局部结合
治疗,直到治愈为止。
(治疗时以抗菌素或碘制剂为主)
6.重点防控和治疗原始瞎乳头的继发感染。
严禁新乳炎的发
生,杜绝人为造成乳房炎的病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