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我不想生气PPT
- 格式:ppt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33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我不想生气活动目的1、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生气。
2、了解生气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学习并尝试较好地调节自己生气的情绪。
活动准备运用"我不想生气"绘本的PPT,安静、愉快的音乐各一。
活动过程(一)小兔生气了1.观察封面图片:这只兔子看起来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感觉到它很生气?2.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生气成什么样子了--(1)看图片1-3:你看出来小兔子怎么样了,谁来表演一下小兔子生气时的样子。
(2)我们来听听小兔子是怎么说的。
(幼儿边看PPT,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3.小结真的,从别人的表情、动作可以感觉到一个人的心情,看来小兔子真的好生气呢。
4.猜测小兔子会因为什么事情这样生气呢?5.看看,小兔到底为了什么事情生气呀!(幼儿看PPT,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6.小结被人嘲笑、错怪,有人故易来捣乱,是会很生气呢。
(二)我也会生气1.你也有这样生气的时候吗?你遇到什么事情会特别生气呢,请你把它记录在小纸片上。
2.告诉大家你会为什么事生气?3.老师这里有个生气的大火球,让我们把让人生气的这些事装到球里去吧。
(三)我不想生气1.你感觉人生气了,心里装了个大火球舒服吗?生气对人有些什么影响呢?2.一直生气可不好,可不能让生气的大火球伤到我们自己,那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不生气呢?3.看看小兔子有些什么好办法吧:阅读故事图片6~7(1)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2)呼--吸--,请幼儿学着做安安静静地独自呆着,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
去和关心你的人说说你这么生气到底是为什么。
(3)你知道了什么新的方法?让我们随着小兔子一起来试一试:4.阅读故事图片5.体会气消后的愉快心情(1)呵呵,这些办法真不错,看!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大火球不知时候自己会瘪掉。
因为嘛,我们生气得连为什么生气都忘记了呀!哈哈,这真的好可笑!(2)你生气的大火球还在吗?原来,生气是可以用有用的办法赶跑的,我们都不想生气,让我们愉快地和大家再见吧。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我不想生气》活动目标:1.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生气。
2.了解生气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学习并尝试较好地调节自己生气的情绪。
3.理解绘本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运用“我不想生气”绘本的PPT,安静、愉快的音乐各一。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 小朋友们,你们平时会生气吗?当你生气的时候会怎么做呢?2.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不想生气》,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里的小兔子是怎么做的,先来观察一下画面。
二、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回答。
(一)小兔生气了1.观察封面图片:这只兔子看起来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感觉到它很生气?2.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生气成什么样子了――(1)看图片1-3:你看出来小兔子怎么样了,谁来表演一下小兔子生气时的样子。
(2)我们来听听小兔子是怎么说的。
(幼儿边看PPT,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3.小结真的,从别人的表情、动作可以感觉到一个人的心情,看来小兔子真的好生气呢。
4.猜测小兔子会因为什么事情这样生气呢?5.看看,小兔到底为了什么事情生气呀!(幼儿看PPT,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6.小结被人嘲笑、错怪,有人故易来捣乱,是会很生气呢。
(二)我也会生气1.你也有这样生气的时候吗?你遇到什么事情会特别生气呢,请你把它记录在小纸片上。
2.告诉大家你会为什么事生气?3.老师这里有个生气的大火球,让我们把让人生气的这些事装到球里去吧。
(三)我不想生气1.你感觉人生气了,心里装了个大火球舒服吗?生气对人有些什么影响呢?2.一直生气可不好,可不能让生气的大火球伤到我们自己,那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不生气呢?3.看看小兔子有些什么好办法吧:阅读故事图片6~7(1)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2)呼――吸――,请幼儿学着做安安静静地独自呆着,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
去和关心你的人说说你这么生气到底是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不想生气》含反思教学目标:1. 让同学认得到生气的危害,并学会掌控本身的情绪。
2. 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本身的情绪,让本身更欢快、积极地生活。
教学准备:1. PPT演示2. 贴在墙上的图片和词语3. 热身舞蹈和音乐4. 日记本和笔教学内容:一、引入(10分钟)1. 老师向同学们呈现生气对人们的危害。
老师通过图片和词语向同学们呈现生气对本身和四周人的影响,并说明掌控情绪的紧要性。
2. 热身舞蹈和音乐老师放音乐,带领同学们一起跳舞热身,放松身体。
二、讲解(30分钟)1. 认得本身的情绪老师让同学们回顾前一天的活动,本身感觉过哪些情绪,比如快乐、哀痛、生气等,并带领同学们讨论感受每种情绪时的表现方式。
2. 情绪管理老师告知同学们,情绪是可以被掌控的,并让同学们想想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控本身的情绪,例如通过深呼吸、站起来走动等方式来放松本身,并让同学们诉说本身掌控情绪的方式。
3. “我不想生气”的故事老师叙述故事《我不想生气》,来引导同学们认得到如何掌控本身的情绪,适时化解本身的发怒情绪。
三、实践(40分钟)1. 同学分组进行情绪表达老师分组组织同学们通过图片和词语的形式表达本身的情绪,呈现本身发泄情绪的方式及其危害。
2. 同学在日记本上写下本身的情绪及掌控方式老师要求同学们在日记本上写下本身在课程中学到的情绪管理方法,并记录本身掌控情绪的过程和成果。
四、总结(10分钟)老师对全班进行讲评,让同学们共享本身的心得体会,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老师通过图片、故事、互动等形式引导同学认得到生气的危害,学习如何合理使用方法来掌控本身的情绪,让同学把握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但是部分同学在课堂上表现较为消极,需要老师针对同学们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引导。
同时,课程内容可能需要依据同学们的实际反馈进行调整,力求更好地充分同学们的需求。
在后续的课程中,我们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同学们的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我不想生气》第一章:主题活动导入1.1 活动目的:引导幼儿对生气情绪的认识,让幼儿了解生气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
1.2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我不想生气》、生气的表情卡片、情绪画册。
1.3 活动过程:1.3.1 游戏导入:邀请幼儿参与“情绪猜猜看”游戏,通过展示生气的表情卡片,让幼儿猜测卡片代表的情绪。
1.3.2 故事分享:(1)故事里的小兔子为什么生气?(2)小兔子生气后发生了什么事情?(3)小兔子是如何解决生气的问题的?1.3.3 情绪讨论:(1)生气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2)我们应该如何控制生气情绪?1.3.4 情绪画册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情绪画册,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气时的感受和解决方法。
第二章:认识生气情绪2.1 活动目的:让幼儿了解生气情绪的产生原因,以及生气情绪的常见表现。
2.2 活动准备:生气情绪案例图片、情绪画册。
2.3 活动过程:2.3.1 情绪讨论:展示生气情绪案例图片,引导幼儿识别图片中的生气情绪,并讨论生气情绪的产生原因和表现。
2.3.2 分享画册: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情绪画册,让幼儿描述自己在生气时的感受和表现。
2.3.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探讨如何应对生气情绪,以及如何让自己冷静下来。
第三章:学会控制生气情绪3.1 活动目的:让幼儿学会控制生气情绪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2 活动准备:情绪管理卡片、情绪画册。
3.3 活动过程:3.3.1 情绪管理卡片游戏:邀请幼儿参与“情绪管理卡片”游戏,通过抽取卡片并执行卡片上的指令,让幼儿学会控制生气情绪的方法。
3.3.2 分享画册: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情绪画册,让幼儿展示自己在生气时如何运用控制方法。
3.3.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探讨更多控制生气情绪的方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
第四章:情绪角色扮演4.1 活动目的: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应对生气情绪。
大班学习活动:我不想生气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在情境讨论中获得消除生气这一消极情绪的办法。
2.能关注自己的情绪,有积极调整自己情绪的愿望。
活动准备:PPT、小图书《我不想生气》人手一本活动过程:一、观察与讨论(价值分析: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发幼儿深入探究小兔生气原因的兴趣。
)1.出示PPT提问:米菲怎么了?你们怎么看出米菲生气了呢?小结:原来从他的表情、动作可以看出他很生气。
2.猜测:米菲可能为了什么事情而生气呢?小结:是呀,你们刚才说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另米菲生气的事情。
二、欣赏与理解(价值分析: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知道米菲生气的原因以及消除消极情绪的办法。
)1.师幼集体自主阅读1-6页。
要求:一页一页地翻;保持安静。
(1)提问:米菲发生了什么事?小结:原来米菲是因为被同伴嘲笑,所以才这么生气。
(2)提问:生气的米菲是怎么做?小结:米菲的心里好像有只大火球,烧得真难受。
它踢飞了玩具熊,又使劲地跺脚,想把心里的火甩掉,可不知为什么,它越来越生气。
(3)提问:米菲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快乐起来呢?(幼儿猜测)小结:你们想了许多可以调整自己情绪的办法,这些都能让米菲快乐。
2.师幼集体自主阅读7-10页。
(1)提问:米菲用了哪些办法让自己不生气?a.深呼吸---师与幼一起做呼吸。
b.说话c.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小结:慢而长的深呼吸能使人放松;向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吐露心事可以获得安慰和帮助;在一个安静的地方独处也能忘却烦恼,这些好方法都可以帮助米菲消除消极的情绪。
3.完整欣赏故事《我不想生气》三、经验拓展(价值分析:通过观察讨论身边发生的事情,能关注自己的情绪,有积极调整自己情绪的愿望。
)1.在你身上发生过什么令你很生气的事情?是怎样让自己快乐?小结:遇到生气的事情,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
2.师幼共唱幸福拍手歌。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不想生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我不想生气》。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了解生气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生气的情绪,了解生气的危害。
2.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生气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难点:让幼儿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课件、情绪卡片。
2. 学具:心情日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进入课堂。
故事情境:小兔子和小松鼠一起玩耍,小兔子不小心摔倒了,感到很生气。
2. 情绪认识(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生气的情绪,让幼儿认识到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要学会控制。
3.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生气时可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情景模拟(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情景,让幼儿模拟生气时的情景,引导幼儿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5. 情绪卡片(5分钟)教师发放情绪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画出自己生气的样子,并写上生气的原因。
6. 心情日记(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彩色笔在心情日记本上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六、板书设计1. 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2.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3. 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心情日记。
答案:请幼儿用彩色笔在心情日记本上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幼儿认识到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要学会控制,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继续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培养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获奖教案大班语言社会详案《我不想生气》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气情绪。
2.能够通过讨论、分享,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进与同伴的友谊。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生气情绪。
三、活动准备1.教学材料:故事《我不想生气》PPT、生气脸谱、表情卡片、情绪调节方法卡片。
2.环境创设:安静舒适的活动室、轻松愉悦的音乐。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室。
2.教师出示生气脸谱,引发幼儿关注,导入活动主题。
(二)基本部分1.教师讲述故事《我不想生气》,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生气的原因及表现。
a.故事中的小动物为什么生气?b.它们生气时的表现是什么?3.教师出示表情卡片,让幼儿识别不同的情绪,并分享自己生气时的感受。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生气情绪。
a.当我们生气时,应该怎么做?b.如何避免因为生气而伤害到别人?5.教师出示情绪调节方法卡片,引导幼儿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
a.介绍深呼吸、数数、倾诉等方法。
b.让幼儿尝试运用这些方法调节情绪。
(三)实践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节,体验生气情绪的表达。
2.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
2.教师强调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
五、活动反思1.故事选择合适,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2.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让幼儿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3.活动环节设置合理,由浅入深,让幼儿逐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4.在实践环节,教师应更加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个别化指导。
本次活动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表达和调节生气情绪,达到了活动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幼儿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情绪波动。
大班健康课教案《我不想生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情绪小秘密”中的第二节“我不想生气”。
内容详细阐述了生气对身心的不良影响,教授孩子如何认识、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愤怒情绪。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学会正确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愤怒情绪。
2.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冷静、理智地处理的能力,增强情绪自控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情绪调节方法,做到遇到问题冷静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情绪卡片、故事书《我不想生气》。
学具:彩笔、画纸、心情日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情绪卡片,让学生识别出生气情绪。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生气时的经历和感受。
2. 故事导入(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书《我不想生气》,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学生讨论故事中主人公如何调节愤怒情绪。
3. 认识生气情绪(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生气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学生分享自己生气时的身体感受。
4. 情绪调节方法学习(10分钟)教师介绍深呼吸、数数、想象美好事物等情绪调节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验情绪调节的效果。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假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情绪调节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生气时的经历,讨论如何运用所学方法调节情绪。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
7. 情绪调节习惯培养(10分钟)学生记录心情日记,反思自己一天的情绪变化。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不想生气》2. 主要内容:生气情绪的认识情绪调节方法情绪调节习惯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情绪日记:记录一周内自己生气的经历,分析原因,描述情绪调节过程。
生气情境绘画:画出自己生气时的样子,分享给同学。
2. 答案:情绪日记: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生气情境绘画:学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