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高血压致肾脏损害的临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27.86 KB
- 文档页数:2
高血压肾病本词条涉及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知识,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当前内容仅供参考。
诚邀更多本领域专家帮助我们共同完善词条,为网民提供更多权威可信的知识。
(现在加入)展开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
多有常年高血压病史,肾小管的损害多早于肾小球,夜尿增多,尿浓缩功能减退,尿改变较轻,有轻度的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并发症。
高血压肾病的体检发现:表示一般血压持续性增高(/Kpa/mmHg以上);有的眼睑和/或下肢浮肿,心界扩大等;多数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当眼底有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和棉絮状的软性渗出,支持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诊断伴有高血压脑病者可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编辑本段发病原因肾脏本身就是一个由毛细血管围绕而成的器官。
用于过滤体内毒素,同时防止蛋白,血细胞等物质漏出血管。
高血压使得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可使得蛋白漏出,蛋白一旦漏出会对肾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造成恶性循环。
时间长久造成的破坏难以逆转,肾脏会代偿增大,直至提前衰竭。
这就是为什么有血尿不可怕,可怕的是有蛋白尿。
常见病因有: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率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呈正相关。
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种族、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这些因素相互影响,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
男性较女性更易发生肾损害。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一般在25 -45 岁,而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出现临床症状的年龄一般为40 -60岁。
最早的症状可能为夜尿增多,反映了肾小管已经发生了缺血性病变,尿的浓缩功能开始减退。
然后出现蛋白尿,表明肾小球已发生了病变。
蛋白尿的程度一般为轻到中度(+或++),24 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2克,但有少数病人有大量蛋白尿。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和管型很少,个别病人因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
⾼⾎压性肾损害的原因、症状及诊断⼀、概述根据其程度和持续时间,⾼⾎压能引起轻重不等的肾脏损害。
良性⾼⾎压能引起良性⼩动脉肾硬化,恶性⾼⾎压则引起恶性⼩动脉肾硬化。
⾼⾎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本节主要涉及原发性⾼⾎压引起的良性⼩动脉肾硬化和恶性⼩动脉肾硬化。
⼆、流⾏病学我国⾼⾎压患者群正迅速增长,流⾏病学调查1959年⾼⾎压患病率为5.11%,2002年为18.8%。
来⾃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SRD)的资料表明,⾼⾎压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ESRD)的第2位原因。
不同地区因⾼⾎压造成ESRD的患病率有所不同:美国最⾼(28.5%),欧洲次之(13%),⽇本最低(6%),中国为7.1%。
⾼⾎压和肾脏损害密不可分,⼀⽅⾯,肾脏通过体液调节参与⾎压的形成,⼀旦这种调节失衡将导致⾼⾎压的发⽣;另⼀⽅⾯肾脏也是⾼⾎压肾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
⾼⾎压和肾脏损害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存在恶性循环。
⼤量研究充分证明⾎压升⾼是慢性肾脏病(CKD)进展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
多危险因素⼲预试验(MRFIF)的资料显⽰,⾎压升⾼已成为进⼊ESRD的独⽴危险因素。
我国ESRD患者中原发性肾⼩球肾炎仍占第⼀位,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民⽣活⽔平提⾼,⾼⾎压肾损害近年已在快速增长。
据1999年统计,在我国全部透析患者中,⾼⾎压肾硬化症占9.6%,并预测这个⽐例还会⼤幅度上升,将有更多的⾼⾎压患者进⼊昂贵的肾脏替代治疗,给国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病因1.良性肾⼩动脉硬化常见于病程较长的原发性⾼⾎压患者,也好发于⽼年⼈,以及糖尿病、慢性肾⼩球病、肾间质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伴发⾼⾎压患者。
肾⼩动脉硬化与⾎压升⾼程度及持续时间有关,且其本⾝⼜可加剧⾼⾎压,两者相互影响,呈恶性循环。
2.恶性肾⼩动脉硬化病因主要为急进性⾼⾎压。
部分发病时即为急进型,⽽有些初起为良性⾼⾎压,在病程中演变为急进型⾼⾎压。
此外,还可继发于肾上腺⽪质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等。
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刘文媛;武明虎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07)003
【摘要】恶性高血压(malignant hypertension MHT)系由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平均生存期仅4个~5个月。
肾脏是最易受累的脏器,63%~90%的MHT患者有肾脏受累表现。
最初人们对恶性高血压的认识还很有限.如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北大医院共诊断了27例。
其中仅1例患者在人院前被诊断为恶性高血压。
近来随着对该病的重视,患者的检出率也随之上升,但目前尚缺乏对MHT肾脏损害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我们对我院14年来收治的24例MHT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刘文媛;武明虎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恶性高血压致肾损害60例临床分析 [J], 朱晓兵;熊荷珍
2.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J], 潘涛;张文生;马路;何志军;陈光磊;杨琪
3.IgA肾病伴恶性高血压性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临床病理分析 [J], 黄慧雅;吕吟秋;赵润英;陈波;许菲菲;苏震
4.恶性高血压致肾损害的临床治疗体会 [J], 赵文霞
5.恶性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J], 赵海丹;吴晶;周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急症护理常规(一)【定义】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髙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等。
(二)【诱因】情绪激动、劳累、寒冷刺激、随意增减药量等。
(三)【临床表现】血压突然升高,伴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潮红或苍白、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肾脏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
(四)【救治与护理】1.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2.处理原则:1)及时降压,选择有效的降压药物,静脉给药,持续监测血压。
2)控制性降压:初始阶段(一般数分钟至1小时内)降压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25%;在其后2-6小时内应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一般为160/100mHg左右)。
临床情况稳定后,在之后的24-48小时逐步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同时,针对不同的靶器官损害进行相应处理。
3)合理选择减压药:要求药物起效迅速,短时间内达到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短,停药后作用消失快。
4)避免使用的药物:如利血平;治疗开始时也不宜使用强力的利尿药。
3.降压药物的选择1)硝普钠:为首选药物,能同时直接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压效果迅速。
2)硝酸甘油:扩张静脉和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与大动脉,降低动脉压作用不及硝普钠。
4.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血压监测,注意观察心、脑、肾灌注情况。
5.避免诱发因素,防止患者因剧烈头痛、躁动、抽搐而发生坠床、意外伤甚至窒息。
6.防止靶器官损害及对症治疗:高血压脑病时加用脱水剂甘露醇、呋塞米防治脑水肿;惊厥者给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纳、地西泮等镇静止惊;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时给予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治疗,合并氮质血症者,予以血液透析治疗。
7.做好心理护理。
恶性高血压致肾损害30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分析了解恶性高血压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恶性高血压致肾损害的临床、实验室资料。
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9例(30.0%),有效13例(43.3%) ,无效8例(26.7%) ,总有效率为73.3%。
结论以肾脏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恶性高血压不少见,原发性与肾实质性恶性高血压的临床改变及预后均不同。
【关键词】恶性高血压肾损害【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nal involvement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t hypertension.Methods Data of 30 cases with malignant hypertension were review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9 cases with significant effect(30.0%) , 13 cases effective(43.3%) and 8 cases ineffective (26.7%) ,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3.3%. Conclusion Malignant hypertension presenting with renal damage was not very rare.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prognosis ofprimary MHT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renal parenchymal MHT。
【Key words】malignant hypertension,renal damage恶性高血压(maliganant hypertension, MHT) 系由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如不积极治疗,患者病情可快速进展乃至死亡。
恶性高血压的定义名词解释恶性高血压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指血压急剧升高并伴随着器官损害和功能衰竭的一种情况。
它通常发生在原本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中,但也可以在之前无高血压的人群中突然发作。
恶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包括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思维混乱、心悸、呼吸困难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恶性高血压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中风、视力丧失、肾功能衰竭等,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恶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已知与一系列因素有关。
首先,慢性高血压是恶性高血压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在慢性高血压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原因,如药物不当、饮食不良、情绪波动等,血压突然升高,超过了血管的耐受范围,导致血管壁破裂和组织器官损伤。
其次,肾脏功能障碍也是恶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肾脏是调节体内血压的重要器官,当肾功能受损时,会导致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血压急剧升高的情况。
此外,神经内分泌因素、自身免疫等也都可能与恶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恶性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血压的测量。
患者往往具有明显的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伴随着持续升高的血压水平,常常超过180/120 mmHg。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尿液、心脏、肾脏、眼底等,以评估是否存在相关的并发症。
治疗恶性高血压的关键在于降低血压,减轻器官的损伤。
一般而言,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并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以降低血压。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治疗的同时,患者还需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以维持长期的血压稳定。
总之,恶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能够导致许多严重的并发症。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个体应该定期检测血压,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及早发现高血压,并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30例临床观察刘雪辉;王慧敏【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henkang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damage.Method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nd treated by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Shenkang injec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alviae Miltiorrhizae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for 4 week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86.7%)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controlgroup(63.3%,P <0.05).The levels of Cr,BUN and 24 h urine protein after treatment were decreased in two groups,the level of Hgb was increased.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 <0.05,P <0.01).The improvement of Cr,BUN,Hgb and 24h urine protein in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 < 0.05,P < 0.01).Conclusion Shenkang injection has protective effects on the kidne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renal damage.%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均下降,血红蛋白(Hgb)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Cr、BUN、Hgb、24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P<0.01).结论肾康注射液对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且临床疗效确切.【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3(035)007【总页数】3页(P1044-1046)【关键词】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肾疾病;注射剂;中西医结合疗法【作者】刘雪辉;王慧敏【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肾病科,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肾病科,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R544;R692;R692临床上将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肾损害,根据高血压和肾小动脉病理特征的不同分为良性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肾小动脉硬化2类,临床常见的绝大多数是良性肾小动脉硬化。
什么是良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临床上,根据其病情的进展和表现,可分为良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
这两种类型虽然都属于高血压,但在症状、危害以及治疗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良性高血压,也称为缓进型高血压,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通常经过较长时间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在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或者只是偶尔感到头晕、头痛、疲劳等。
这是因为在血压刚开始升高时,身体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来适应这种变化,从而暂时维持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良性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产生慢性损害。
比如对心脏的影响,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肥厚,增加心脏的负担,久而久之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
对于脑部,高血压会使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容易引发脑梗死、脑出血等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肾脏方面,高血压会引起肾小球动脉硬化,影响肾脏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良性高血压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时测量血压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就医时偶然发现血压升高。
因此,定期测量血压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良性高血压非常重要。
在诊断方面,一般需要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收缩压均≥140mmHg 和(或)舒张压均≥90mmHg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治疗良性高血压,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这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等。
如果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血压仍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就需要使用降压药物治疗。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血压水平、合并的其他疾病等,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和治疗方案。
与良性高血压相比,恶性高血压则要凶险得多。
恶性高血压也称为急进型高血压,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常持续在 130mmHg 以上。
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等症状。
引言:高血压危象是指由急性增高的血压引起的一种病情危急的状况,常见于高血压患者。
与高血压危象相关的病状主要包括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心肌病和高血压肾病等。
本文将对高血压危象护理常规进行详细阐述,以提供给护理人员参考和指导。
概述:高血压危象是一种需要迅速处理的急性情况,因其病情严重,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护理医生的健康形成严重威胁。
高血压危象的发生常常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心肌梗塞等致命后果。
因此,在高血压危象的处理中,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一、快速降压为主要原则1. 气道畅通保持:给患者提供清晰的呼吸道,保证氧气供应和通气等必要条件。
2.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通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来及时评估病情,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处理。
3.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
二、注意治疗时的安全措施1. 监测液体平衡:监测患者的体液入量和出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 定期检查尿液: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了解肾功能和尿液成分的状态。
3. 定期监测血液: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测,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治疗。
三、积极配合其他治疗措施1. 给予镇静剂:针对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患者,可以给予适量的镇静剂进行控制,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情绪。
2. 防止并发症发生: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脑出血、心肌梗塞等。
及时处理并发症,降低患者的风险。
3. 教育患者和家属:通过给予患者和家属必要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促进治疗的成功。
四、精心护理,提供舒适环境1. 维持环境整洁:保持患者的病房清洁整齐,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2. 给予适量营养: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合理安排饮食,提供充足的营养,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3. 监护心理健康: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与其交流,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高血压的防治与护理措施一、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
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
二、高血压的分型●分型凡高血压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占高血压的95%。
约5%的高血压系继发于某些疾病,称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分型:按病程进展和起病缓急为分:(1)缓进型高血压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达20-40年。
(2)高血压急症: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并常伴有心、脑、肾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类型:①急进型高血压:3%-4%的中度和重度缓进型高血压可发展为急进型高血压,也有少数起病即表现为本型者。
病理改变主要为细动脉纤维素样坏死或增殖性变化,以肾脏改变最为突出。
其临床征象主要为血压急剧升高,DBP≧17。
3kPa(130mmHg),眼底出血和乳头水肿(Ⅲ或Ⅳ级),肾功能不全,可有心、脑功能障碍。
不及时治疗,多于半年以内死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本型以中青年为主,如不治疗,迅速发展高血压脑病,称恶性高血压。
②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患者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多汗、呕吐和视力模糊等征象。
SBP可达33.8kPa(260mmHg),DBP达15。
6kPa(120mmHg)以上。
其发生机制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和血循环内儿茶酚胺过多有关。
③高血压脑病:血压突然或短期内明显升高的同时,出现中枢神经功能的障碍,如严重头痛、眩晕、呕吐、神志改变,甚至发生抽搐、昏迷。
系过高的血压突破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导致脑血管扩张脑灌流过多,液体经血脑屏障漏出到血管周围脑组织而造成脑水肿.●高血压病的分期标准我国按靶器官受累程度分为三期:(1)第一期:有高血压,但临床无心、脑、肾脏损害的表现.(2)第二期:有高血压,并有下列一项者:①左心室肥厚;②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肌酐浓度轻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