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西藏半干旱地区沙棘大田育苗技术。
沙棘(Caesalpinia spinosa)是西藏高原半干旱地区的一种重要的耕地植物,也是常用的农田植物和经济作物,对西藏农业的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西藏半干旱地区的沙棘大田育苗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西藏拉萨市布其农场肿果沙棘种植区"为试验基地,研究采用等强度挖掘、种植栽培、施肥浇水和施药等技术,以大田方法对沙棘进行大田育苗技术研究,探讨和比较苗期早期(种子萌发至有芽)及抽苗杂草及养护管理的技术措施。
结果表明:在西藏拉萨市布其农场肿果沙棘大田中,沙棘在适当的地层、植被条件和施肥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可达到92.2%,抽苗率可达96.8%;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大田种植以及有效的杂草和病虫害管理技术更有效地促进了沙棘的育苗。
综上所述,适当的地层、植被条件和施肥条件下,在西藏半干旱地区使用大田育苗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沙棘的育苗。
同时,要实施有效的杂草管理、病虫害管理及地膜镇压等技术措施,进一步促进沙棘的育苗和生长。
沙棘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齐守军(大同市桦林背林场山西省大同市037300)摘要:沙棘又被称之为酸刺、黑刺,属于胡颓子科多年生灌木植物。
沙棘枝叶繁茂、根系发达、生长速度比较快,具有抗旱、耐盐碱等特点,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之一。
沙棘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其果实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祛痰、化湿、壮阳等功能,所以沙棘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文通过对沙棘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分析,总结沙棘硬枝扦插的具体方式,提高沙棘种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沙棘;硬枝;扦插;育苗技术中图分类号:S7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02-0243-01在沙棘种植的过程中,由于沙棘多为种子育苗,很容易造成种子变异,无法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造成沙棘的种植质量受到影响。
在沙棘种植的过程中,雄株和雌株无法有效区别,造成沙棘种植效果不理想。
利用沙棘植株扦插育苗的方式保证沙棘的整体性状得到良好的繁衍,但是沙棘硬枝扦插育苗技术发展的不够成熟,育苗成本过高,在推广的过程中受到阻碍。
为了能够提高沙棘种植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对沙棘硬枝插扦育苗技术进行分析。
1种条采集以及处理方式在沙棘种条采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应该在3月份的上旬左右,因为这个时期万物萌发,所以可以采集优质种条。
插穗要选择根部或者主干以上发育良好的枝条为主,并且扦插穗必须要含有1~2个饱满芽,扦插穗的长度应该在15~20cm左右,保证整个切口平滑,避免出现表皮破损等情况。
在扦插穗修剪的过程中,要保证上剪口平整,下剪口呈马耳型,剪好之后要将扦插穗按照50或100根的数量扎成一捆,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存储,避免扦插穗水分流失等。
在扦插之前必须要对整条进行全面的处理。
可以利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溶液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在背风向阳处挖30cm 左右的深坑,并且在坑底铺上10cm厚度左右的细沙,将捆扎好的抽穗放置在沙土上,利用砂土来充实插穗,然后覆盖一层10cm 厚的细沙,保证砂的含水量在60%左右,然后可以利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等到扦插穗普遍长出幼芽即可。
沙棘种子种植方法
沙棘种子种植方法如下:
1. 选择适合的种子:选择质量好的沙棘种子,最好是新鲜的种子,以确保生长率和成活率。
2. 准备育苗土壤: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添加一定量的腐熟有机肥,让土壤更适合沙棘的生长。
3. 播种:将沙棘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土壤表面,然后轻轻压实,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4. 浇水:用喷壶或者浇水壶轻轻地给种子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5. 光照:把种子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确保每天能够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
6. 管理生长:保持种子周围的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每隔一段时间给种子适量的肥料。
7. 移栽:当沙棘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其移栽到花盆或者园地中。
8.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以确保沙棘的健康生长。
以上就是沙棘种子种植的基本方法,需要耐心和细心进行管理,才能培育出健康茂盛的沙棘植株。
沙棘种植技术一、沙棘的选种和繁殖技术沙棘的品种选择要根据所在地区的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优良品种既要具备高产、抗逆性好等特点,还要具有口感好、质量高等特点。
繁殖沙棘苗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扦插繁殖,另一种是播种繁殖。
扦插繁殖需要选择生长势旺盛,枝条壮实的沙棘树,将其小枝切成3-10厘米长的扦条,然后插入含有适量骨粉、腐熟石灰等的泥土中,自然发芽后进行育苗;播种繁殖则需要选择健壮的种子,将其清洗干净,平盛于盆中,加上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浇上清水,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并经常观察苗木长势,及时除草、松土。
二、沙棘的土壤和环境要求沙棘生长环境的选择对沙棘的生长和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沙棘强生命力,能适应多种土壤,但对土壤要求较高,主要要求土层深、肥沃多湿、疏松透气、pH值在6.0~8.0之间,同时,沙棘也需要采取交替轮作、深翻施肥等措施,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环境方面,沙棘要求阳光、雨量、气温等条件较为适宜,最佳生长温度为10~30摄氏度,雨量应在600-800毫米左右。
三、沙棘的管理和养护技术沙棘的管理和养护技术主要包括了施肥、修剪、浇水、预防病虫害等方面。
施肥:沙棘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因此要给予适量的肥料。
一般建议用有机肥加配上化肥进行施肥,每年春季控释肥和尿素各施一次,每次肥料用量为15公斤左右。
修剪:修剪是保持沙棘树冠形态,促进果实增产的重要手段。
主要在春季完成,去除干瘪、病虫害严重、死枝、病枝、交叉枝、内开枝、长势弱的枝条,促进主干上部的分支萌发,并适当保留一些嫩枝,以便形成新的果枝。
浇水:沙棘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因此需要适量地浇水。
夏季每隔5天浇1次水,不要一次性过量浇水。
预防病虫害:沙棘树难以避免会遭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影响,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常用的方法有喷药、用黄板诱杀白粉虱等。
综上所述,沙棘种植技术需要选好品种、科学选址、认真施肥、修剪、浇水和预防病虫害,从而实现高效稳产的目的。
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沙棘是一种好的果树,可以为人们提供很多优质的果实和药用价值,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效益。
为了推动沙棘的育苗和造林工作,我整理了以下技术要点。
一、沙棘种子的采集和处理沙棘种子一般采集于每年10月左右,采集后应立即进行湿润处理,即用湿沙土或湿沤腐叶泥混合,保持种子湿润状态。
同时,去除种子表面的黏性物质以及果肉和枝条。
经过处理后的沙棘种子应在年底前播种。
二、沙棘育苗基础1.土壤要求:沙棘喜好松软、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土壤。
由于其种子较小,沙棘育苗一般采用盆栽或育苗箱育苗。
2.育苗土壤:育苗土壤以腐熟的砂质壤土为主,厚度5-8厘米。
需要控制水分,避免过湿或过干。
3.播种方式:沙棘种子播种量为每平方米300-400g。
播前在育苗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腐熟有机肥和适量的复合肥,促进沙棘幼苗生长。
4.温度和湿度:播后应保持育苗盆或育苗箱内湿度适宜,温度控制在20-22℃,避免过低或过高,以确保幼苗快速生长健壮。
5.光照要求:沙棘幼苗对光线需求强,育苗过程中应保持充足的灯光照射。
三、沙棘育苗过程中的水肥管理1.水分管理:沙棘幼苗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以保证幼苗生长。
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浇水,避免过量或不足。
2.肥料管理:育苗过程中每隔15天左右施用一次复合肥或有机肥,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壮苗。
幼苗生长到2-3叶时,可以增加一些磷钾肥,促进根系发育。
四、沙棘幼苗移栽技术1.移栽时间:沙棘幼苗生长3-4个月后,长出3-4片叶子时可移栽。
2.移栽时机:移栽最好在阴天、雨后或傍晚进行,减少幼苗因移栽遭到阳光照射而死亡。
3.移栽过程:将幼苗从育苗盆或育苗箱中取出,清洗应用水加碳酸氢钠或免疫药液。
将根系装进移栽壳中,放入移栽缸种植。
1.选种:沙棘采用无性繁殖的树苗,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适应性强的沙棘品种。
2.造林密度:沙棘庭园造林一般行距3-4米,树距2-3米;沙棘林带一般行距5-6米,树距3-4米。
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分析沙棘是我国北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关键物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通过沙棘育苗和造林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沙棘的大规模种植和扩散。
本文就主要介绍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的要点分析。
一、沙棘种子采集与储存沙棘的种子体积较小,且果实成熟期较长,种子成熟时间也较分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种子的采集和储存。
沙棘采种最佳时间是果实熟透期,通常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
采种需选择果实完整、饱满、色泽良好的果实,并在采摘后进行清洗、晾干这些基本的收集注意事项。
种子的储存条件也是影响其种子质量和保存寿命的重要因素。
沙棘种子应能够在低温、低湿的条件下存放,避免日晒雨淋和长时间高温。
常用的储存方式包括常温储存、冷藏储存和冷冻贮存等。
二、沙棘种子繁殖技术沙棘繁殖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直接种植与育苗移植。
1. 直接种植直接种植是将沙棘种子直接播种到定植地的技术。
在北方地区,适合采取秋播、春播或夏播,其中秋播和春播效果较好。
在播种前需对定植地进行整治和平整,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增加沙棘生长的适宜环境。
在沙棘播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度加水、保持适宜温度和及时除草。
2. 育苗移植育苗移植是指将沙棘种子先在育苗床上进行育苗,待小苗长成后再移植到定植地。
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幼苗生长,提高苗木存活率。
选择育苗床时,应注意土壤肥力、土壤排水性和通风条件等因素,以增加苗木的生长环境和生长速度。
此外,育苗移植时需注意移植的时间和方法,严格控制移植时的生根和成活率。
三、沙棘定植与管理技术将育苗好的沙棘苗木移植到定植地是沙棘种植的重要步骤。
在定植前,需对植株进行剪截处理,控制枝干的长度和形态。
在湿润的条件下,按照排列规律将沙棘苗移植到定植地,并将土壤压实固定苗木,加强苗木与土壤的接触。
2. 管理沙棘树是耐旱、耐寒的树种,但在生长过程中仍需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采取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主要包括浇水、修剪、施肥和除草等方面。
沙棘播种育苗技术摘要:苗木繁育主要有嫩枝扦插、播种育苗、组培育苗等多种育苗方式;沙棘林的营造分为造林地选择和整地、沙棘品种选择、造林密度和配置、混交方式、造林方法等;沙棘林地抚育又可以细分为林地抚育、林木抚育。
沙棘的经济效益的实现主要有沙棘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新产品的研发等环节。
产业开发和销售环节是主要环节。
沙棘的资源建设系统与产业开发系统又共同构成了更高层次的系统。
关键词:沙棘播种育苗一、造林地的清理与整地方法1.播种苗圃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灌溉条件、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播种前结合翻地施底肥,整平耙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
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
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
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
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
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
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
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
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种子的播前处理,沙棘种子没有休眠期,可以不经沙藏直接播种。
播前先用0.1-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浸种后混沙催芽,种沙比为1:2-3,种子堆置于温度15℃左右的条件下,每天翻动数次,待4-7天后,有50%左右的种子破嘴发芽,即可播种。
俄罗斯沙棘品种可进行冬藏处理。
沙棘育苗及化学除草技术沙棘是一种极为优质的营养、药用、美容和造林树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沙棘树苗的培育技术十分重要,影响着沙棘的生长和发展。
而除了合适的栽培技术,化学除草技术同样重要,可以提高沙棘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本文将从沙棘育苗的技术和化学除草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沙棘育苗技术1.基质的选择在育苗阶段,基质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基质有珍珠岩、腐殖质混合材料、低渗透的砂质土壤等。
其中,珍珠岩在排水和通气方面表现得比其他基质更出色,适用于沙棘的育苗。
2.营养肥料的配合在沙棘的育苗中,肥料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推荐使用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铵、尿素等肥料。
这些肥料的配合比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同时,应该注重施肥的时机,一般而言,在沙棘的生长和发展最为迅猛的前期,应该增加施肥频率,这可以保证沙棘在生长过程中充分获得营养的支持。
3.喷水控温控制温度是沙棘育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同时要注意适当喷水。
在夏季,气温较高,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影响到沙棘的生长进程。
当气温达到35度以上时,应该适时将温度调节至25度左右,同时加强对苗期的水分补给,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二、化学除草技术在沙棘生长的过程中,除草同样也是一项关键的任务。
虽然保持良好的排水和通气可以有效地防止草的生长,但是,合适的化学除草剂同样可以帮助你提高生长速度。
在使用化学除草剂的时候,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合适的化学除草剂对于沙棘这样的树种而言,一些对草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化学除草剂是非常有效的。
推荐使用氧化异丙苯基膦酸、氧化绞碎草胺、氧化苯酰脲等除草剂。
这些化学除草剂的选择需要根据你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小心使用,以免损害植物或健康。
2.施药的时间沙棘的生长期与施药时间有密切关系。
在沙棘生长的关键时期,应该对草进行有效地去除。
中枢温控技术也可以用于帮助控制生长周期,稳定生长速度,保证成熟期的固定。
3.施药的浓度在使用化学除草剂的时候,需要十分小心,在实际场景中,衡量你的药品浓度是多少能够确保你杀死草而不会对沙棘造成损害。
3优化造林绿化工程的相关措施优化造林绿化工程可以在工程开展前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规划造林方案,争取做到林业资源最佳利用化的效果。
根据需改善地区的土壤适时选择林木,科学规划资源合理利用空间,提升当地整体绿化水平。
开展过程中要完善管理方法,避免管理不当导致的森林破坏和经济损失危害,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实施,促进造林绿化工程的科学合理开展。
同时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不要局限于短期的经济效益,提升造林绿化在生态建设的优化效率。
4结束语生态建设是我国发展经济和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基础,造林绿化在生态建设中具有有效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状况、净化空气从而减缓温室效应、维持生物物种多样性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创造经济效益的作用,针对当前造林绿化现状中存在的资金不足和管理方法不规范的现象,提出要加大政府和国家的投入并合理规划造林方案、制定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以提高造林绿化在生态建设中的建设效率,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张春明.浅谈造林绿化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J].农技服务,2017(20):147.[2]王丽萍.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研究[J].绿色科技,2016(23):77~78.[3]邹志豪.生态建设中造林绿化的重要作用及意义[J].低碳世界,2017(27):295~296.[4]董晓莉.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07):301.收稿日期:2018-12-15浅析沙棘育苗技术左丽(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岚县033500)摘要: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它的特性是耐旱、抗严寒以及抗风沙等。
由于它能够适应盐碱化土地的生存环境,因此沙棘通常被用于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地,在中国的西北部,人们为了绿化沙漠,便大量种植沙棘。
此外,沙棘还有繁殖能力强的特点,但是为了提高沙棘的存活率,就需要对沙棘育苗技术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沙棘种子的采收和贮藏以及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然后探究了沙棘育苗技术,最后对苗期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
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沙棘是我国传统的果树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疗、工业、生活等领域。
目前,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环保的日益重视,沙棘已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在沙棘的种植过程中,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是很关键的一环,其正确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沙棘的地上部分生长和地下部分分根能力,从而对沙棘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产量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将对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沙棘的繁殖方式沙棘的繁殖方式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方法。
播种繁殖方式适宜于较大的规模化沙棘种植,而扦插繁殖方式适宜于小规模沙棘种植。
(二)育苗基质的选择沙棘的育苗基质选择要求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并且要具备一定的保水和营养能力。
一般采用腐熟堆肥和珍珠岩等轻质骨架物质进行配比,以降低基质的密度,并增加基质的营养成分。
(三)育苗的方法1、按照种子的种子大小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
因为沙棘种子表面硬韧,难于吸收水分,所以要先将种子用钻头或磨石碾磨,保证种皮裂开,接下来再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确保孕育万分,才能播种。
或者将沙棘种子在50℃的温水中浸泡6~12小时,用40℃左右的液体木炭浸泡3小时,然后再用在30℃左右温度下,保湿后放置数小时、在阴凉通爽的地方得到孕化。
因此,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确保基质湿度适宜,同时将温度维持在25℃左右,以保证沙棘幼苗的正常生长。
2、播种方式可以采用定植式坑沟播或压条机播等方式。
压条机播种方法效果较好,简单且投资较少。
3、每株育苗的面积为5~10cm²,每穴2~3粒种子,在细土、白炭黑、七倍蒸馏水的配合下,将种子埋入土中,深度不超过种子的1倍。
多苗处理可以适当地减缓沙棘育苗初期生长的过猛,从而增加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
(一)地形环境要求沙棘的栽培要求生长环境温暖、潮湿,土壤疏松、肥沃,水分充足,营养供给充足。
(二)地块选址技巧(三)树种的选择和栽植密度沙棘种植的树种选择应以优良品种为主,并按需选择不同的品种组合。
沙棘种子怎么种?沙棘的繁殖方法沙棘是重要的经济树种,既可食用也可药用,同时还是恢复植被、园林绿化过程中不可少的优良树种,具有很高的种植经济价值。
而在沙棘的种植过程中,多采用种子、根蘖、扦插、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
那么,沙棘种子怎么种?现将沙棘的繁殖方法介绍如下。
一、种子育苗用40℃至60℃温水浸种24个至28个小时,温水可放2%高锰酸钾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浸好后捞出再混入河沙催芽,待有1/3的种子裂嘴,即可播种。
每亩10斤左右播量,采用条播,行距25厘米至30厘米,种子覆土2厘米。
播前圃地要施足底肥,灌足底水,畦地平整,播后要保持床面土壤湿润。
二、根蘖繁殖三年生以上的沙棘周围都有根蘖苗长出,可用其进行繁殖。
一般选取5-6年生树萌发的根蘖苗,挑选较为强壮的根蘖苗加强管理,可适当施入有机肥促生新根,夏季对枝干进行摘心,可促进成熟。
次春将根蘖苗挖出,剪成倒“T”字形,即带一段横走根(不定根),可直接定植。
三、扦插繁殖1.硬枝扦插:在早春,选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完全木质化的插条,插条长15厘米至20厘米,粗0.5厘米至1厘米,保持3个至4个饱满芽,剪后按50条至100条成捆,浸泡24个至48个小时,只浸根部3厘米至4厘米。
为了促进生根,可用ABTl号生根粉50ppm 至100ppm,浸泡10个至24个小时,浸后立即扦插,床温保持25℃至28℃,喷透水,以后保持床土湿润,苗高15厘米至20厘米,炼苗7天至10天,移入苗圃地或定植地培育。
2.嫩枝扦插:在6月至7月份,选择生长、结果好的母树,采条。
条长12厘米至15厘米,粗0.5厘米至1厘米,只带顶叶,其他叶片摘除,浸人ABT生根粉,浸后插入塑料大棚或温室内,遮荫管理。
当苗高15厘米至20厘米,炼苗7天至10天后,移入苗圃地假植管理,秋天或明春进行定植。
四、嫁接繁殖枝接多采用劈接,可在砧苗上低接或在成龄树上高接。
嫁接春秋树体萌动前,一般在3月份进行。
先剪接穗,以2-3年枝条为好,剪成5厘米长的段,下口斜剪以区分上下端,涂蜡湿,接前将下部削成楔形,以便劈接。
沙棘育苗及化学除草技术
一、育苗技术:沙棘可采用播种和插条两种方法育苗。
1.播种育苗:沙棘播种和育种采用床播、垄播均可,但垄播便于播种,抚育和机械起苗,通风透光良好,根系发达利于苗木生长。
目前生产中多采用垄播育苗方法。
采用播种方法培育的苗木,雌雄株难以区分,所以培育的苗木,主要用于绿化荒山沙地,改良盐碱地或营造草原生物圈栏等。
2.扦插育苗:择2至3年生,粗0.5至1的厘米的健壮枝条,剪成长15至20厘米插穗,经催芽和激素处理后进行垄作扦插。
二、化学除草技术:
1.土壤处理:沙棘种子播种后,幼苗出土前,可用23.5%果尔乳油,每667平方米有效量15至20克,加水50公斤,均匀地喷雾于床面作土壤封闭处理,可有效地控制杂草萌发,约40天,对沙棘出苗及其生长无影响。
2.茎叶处理:苗木出土后,于杂草幼嫩期,可以使用拿捕净和高效盖草能作茎叶处理,根据吉林、内蒙古有关苗圃试验及推广应用证明,这两种除草剂对沙棘苗木安全,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甚佳。
用拿捕净,每667平方米有效量15至20克,高效盖草能施药剂量每667平方米有效量3至5克,作茎叶处理,防除禾本科效果达90%以上,对苗木安全。
三、注意事项:
1.在苗木生育期还可用高效盖草能+果尔混用作茎叶处理,混用比例为1∶1,即高效盖草能每667平方米有效量1.5克+果尔每667平方米有效量8克,对苗木的嫩梢有轻微药害,但很快恢复生长。
2.果尔施用后,不能动乱土层,以免影响药效。
沙棘果的种植方法研究沙棘果是一种富含营养的水果,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和美容美肤等功效,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那么,如何种植出高品质的沙棘果呢?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沙棘果的种植方法。
一、选址沙棘果属于喜阳、耐旱、耐盐碱等品种,生长适温在15℃~30℃,最适温度为20℃~25℃。
建议选择海拔在 1000 米以下、年降雨量在 300~500 毫米、年降水量分布均匀的地区种植。
此外,因为沙棘果根系发达,生长速度比较快,所以土壤质量对生长影响较大,建议选用湿润、排水性好、肥沃度高的土壤,避免选择含盐碱、酸性等劣质土壤。
二、繁殖方式沙棘果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种子繁殖,一种是利用扦插繁殖。
1、利用种子繁殖选取成熟的沙棘果子,将果肉取出并晾干,剩下的果仁就是种子。
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 1 天,排去浮沫,然后将种子晒干后,用湿沙或湿棉布裹住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荫凉处发芽,约在 3 周左右会开始发芽。
发芽后,可以将种子移植到育苗盆中,待幼苗长出真叶后移植到园地中。
选择育有根系的健康枝条,长度 20~30 厘米,直径约为 5 毫米,去掉横向生长的枝条和小叶,并在枝条上的下部部分留下一个 5 厘米左右的节,插入深度为枝条长度的2/3 左右的育苗土中。
插入后浇透水,然后盖上塑料膜,用木杆支撑,以稳固贴近地面,待扦插苗处发芽生根后,育苗土表面干燥时适当浇水,约 40 天后可移植到园地中。
三、栽植和管理1、栽植沙棘果在 3~5 年之间开始结果,当年春季和秋季是最好的栽植季节,冬季和夏季都不适宜。
在栽植前需要根据土壤情况进行改良,平整土壤之后,每 667 平方米地面上撒80 千克肥料、700 克磷酸二氢钾和 510 克尿素,然后在肥料下面开出栽植孔,将沙棘果苗栽入孔中,种植密度宜为 2~3 平方米/株,栽植后浇透水,约 20 天后再浇一次水,一般于 5 月中旬进行整圃修剪,删除低矮分叉、薄弱枝条和交织竞争枝。
2、管理生长季节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不要让土壤过干或过湿,以免根部窒息或者病菌滋生。
L i n y e y u a n y i沙棘育苗技术卜健雄1王艳秋2李德壮1董承春1黄祖华3一、沙棘又称醋柳、酸刺、黑刺,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喜光树种,生长较快,根系发达,根蘖性极强,根有根瘤菌,具有固氮改土作用。
耐寒、耐风沙及大气干旱和高温。
对土壤要求不苛,适应性很强,既耐水湿和盐碱,也耐干旱瘠薄,可在表土5cm 深处含水量达42%的山地草旬土和重碱土(PH9.5)以及含盐量达1.1%的盐碱地上生长。
但不适于生长在过于粘重的土壤上。
沙棘是干旱风沙地区荒山造林和保土固沙的优良灌木树种。
二、种子的采集与催芽处理沙棘5月开花,花期3~4月,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成熟时呈橘黄色或橘红色,果实长期不落,采种期较长。
可直接摘取果实,水浸一昼夜,再揉去果肉果皮。
用清水冲洗1~2遍,除去杂质,晒干贮藏。
也可于入冬后采种,此时树上无叶,用棍敲打果实易于脱落,收集后捣碎果皮,清水浸泡搅拌,除去杂质,晾干即可。
沙棘种子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沙棘种子小,皮厚又硬,又附有油脂状胶膜,妨碍种子吸水萌发。
采用温水浸种方法,播种前15天左右,先用福尔马林0.15%浸种15~30min,捞出闷2h,用清水冲洗后,用40~60℃温水浸泡1~2天,再用冷水浸种3~5天(每天换水1次),然后除去秕粒种子,混以2倍湿沙,放在温暖处,种沙温度保持20℃左右,经常翻拌种沙和适量喷洒温水,保持适度湿润,翻动,6~7天见有部分裂嘴露出白尖时即可播种。
三、育苗技术沙棘育苗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清除残存根茬石块。
切忌选粘重土壤育苗。
育苗地秋季深翻20~25cm、耙压整平,做好蓄水保墒。
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厩费或堆肥2500~5000kg,为了增加土壤中的磷钾成分,促进根系发育和苗木干物质的积累,应掺适量的过磷酸钙,以每亩50斤为宜。
施肥方法在翻后耙地前进行。
也可增施化肥二铵或复合肥,每亩50斤做基肥在打垄时使用。
沙棘育种研究进展摘要:从沙棘杂交育种、选择育种、引种及实生选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生产和科研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沙棘;育种;研究进展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名醋柳、酸刺等,为胡颓子科(Elueagnaceac)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新兴的小浆果树种,株高2~4 m,高者可达10 m左右,雌雄异株。
我国沙棘资源丰富,目前共有沙棘林140万hm2之多,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95%以上,素有“沙棘王国”之称[1 ]。
中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大多利用中国沙棘;德国、意大利、芬兰等国家,多利用鼠李沙棘;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中亚沙棘已被开发成许多产品。
中国沙棘、中亚沙棘2个亚种的野生资源最为丰富,但果小、刺多、含油量少及产量低等。
其他种或亚种具有刺少、维生素和油含量高、耐旱、耐寒、抗盐碱等,但这些种或亚种的繁育与栽培研究也在逐渐开展,并且也获得了可喜的成果[2 ]。
1沙棘杂交育种的研究沙棘雌雄异株,个体之间都存在差异。
通过杂交育种在F1代杂种群体中选择优系是目前沙棘育种的主要途径。
目前国内研究较多的为中国沙棘,它适应性强、生命力旺,具有刺多、果小、柄短等特点,利用杂种优势,选择纯合的亲本,将俄罗斯、蒙古大果无刺(少刺)、柄长沙棘与中国沙棘组合,选配杂交一代种子,发展生态经济型沙棘[3 ]。
黄铨从1993年开始,为选育生态经济型沙棘良种,进行了多种类型的杂交试验,其中“蒙古沙棘×中国沙棘”最有价值,在这个杂交组合中,亲本选配不同,杂种优势程度有别,以“乌兰沙林”为母本,以中国沙棘丰宁种源优良雄株为父本,效益最为显著。
从F1代杂种群体中,选出了优良无性系品种“华林1号”、“天水1号”等,用杂交种营造沙棘林,可显著提高沙棘的栽培利用价值[4 ]。
2沙棘引种培育及实生选种2.1引种培育1987年首先由中国林科院和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开始开展国外引种沙棘试验,这些材料大多大果、柄长、无刺或少刺,受到了较多重视。
安徽林业科技,2020,46(6):19〜21Anhu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高海拔地区沙棘播种育苗技术刘俊龙石振威2,洛桑索朗2,顿珠2(1.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1;2.山南市林业和草原局,西藏山南856100)摘要:沙棘具有较强的抗旱、抗风沙、耐低温、耐盐碱、耐瘠薄的特性,是高海拔地区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造林先锋树种之一,应用潜力巨大。
本文简述了沙棘的生物学特性,并从圃地选择、圃地整理、种子选择、播种及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高海拔地区沙棘育苗技术,旨在为沙棘育苗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沙棘;育苗中图分类号:S7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152(2020)06-0019-03Study on Seedling-raising Techniques for Hippophae rhamnoides at High AltitudesLIU Junlong1,SHI Zhenwei2,Lausanne Sonam2,Dhondup2(1.Anhui Academy of Forestry,Hefei230031,Anhui,China;2.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 of Shannan City,Shannan856100,Tibet,China)Abstract:Hippophae rhamnoides,characterized by high resistance against drought,wind and sand and high tolerance to low temperature and saline-alkaline and poor soil,is a pioneer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for wind sheltering,sand fixation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t high altitudes with huge application potentials.In this paper,a brief introduction was given to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es and an elaboration was given on the seedling-raising techniques at high altitudes from such aspects as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of nursery sites,selection of seeds,seeding and seedling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raising seedling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Keywords:High altitudes;Hippophae rhamnoides;Raising seedlings1山南市气侯情况山南市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地处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南的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平均海拔3700m,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带。
沙棘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摘要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优良的沙生
植物树种,其造林后的抗旱性优于其它抗旱树种,通过育苗技术研
究,提高出苗率,提高成活率。
关键词沙棘;育苗;苗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8
—0143-01
引言
沙棘属于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hippophae),它的地理分布很广,
在东经2°~123°北纬27°-69°之间,跨欧亚两洲温带地区,分为
6个种和12个亚种。我国是沙棘属植物分布区面积最大,种类最多
的国家。目前有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甘肃、宁夏、辽宁、
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19个省和自治区都有分
布,总面积达1800万亩。
沙棘属于中生树种,喜光照,抗寒,耐瘠薄、风沙及干旱,生态幅度
宽,适应性广,是我国三北防护林卫程的重要造林树种。此外,沙棘
又是利用价值很高的经济树种,其枝叶营养丰富,是优质饲料;其果
实、种子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营
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沙棘还是很好的薪材。总之,沙棘是一种极具潜
力的多用途树种。
沙棘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播种育苗为有性繁殖方式,
因其培育出的苗木健壮,适应性强,且成本低,易形成规模,主要供
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薪炭林等造林之用。下面对沙棘的
播种育苗技术作以简单介绍。
1 育苗地准备
沙棘育苗宜选择地势平坦、肥沃、排灌方便、土质疏松、有灌溉
条件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最佳,忌粘重土壤和排水不良的地势。
土壤ph值应在6.5-9.5之间,土壤含盐量在1.1%以下。育苗地附近
应少杂草。播种前深翻整地,碎土作平冰施底肥,灌透底水。育苗地
秋季深翻、细靶或翌春耙地、整平,做好蓄水保墒。结合整地施足
底肥,每亩施腐熟厩肥或堆肥2500kg-5000kg,同时注意防治地下害
虫。
2 播种时间与方法
时间:4月中旬前后是沙棘播种的适宜时间。5cm深土层温度达
15℃~25℃为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
方法:将种子放人浓度为1:1000-2000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半个
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50℃左右的温水浸种24h。浸泡
后的种子混沙催芽,种沙比例为1:2-3,空气温度10℃-15℃,保持种
沙湿润,每天翻动数次。4d-10d后,有30%-50%种子裂嘴发芽时开始
播种。
在湿润的苗床上,开出深约1cm-2cm,宽约1.5cm左右的播种沟。
将混沙的种子均匀播撒在沟内,用湿沙或细土覆盖并轻轻压实,厚
土为1cm~2cm。行距15cm-20cm。株距均匀分布,1粒,cm~3粒/cm,
播种量为每亩4kg-5kg。
春季要适期早播,当土壤5cm深处温度达9℃~10℃时,沙棘种子
即可发芽,土温达14℃~15℃种子发芽较适宜。我国北方地区春播
时间多在4月上、中旬,最晚不要超过5月初。适期早播可增强苗
木对干旱和高温的抵抗力,延长苗木生长期,提高苗木质量。
可采取垄作或床作条播。垄作条播时,一般大垄双行,垄底宽70cm,
垄面宽30cm,垄高15cm,每垄播种两行,行距15cm-20cm,播种沟深
2cm。将种子均匀撒在播种沟底,播后先踩实底格子,然后覆土
1.0cm-1.5cm,最后用石磙镇压一遍。北方干旱地区有的采取低床
(畦)条播,以利蓄水保墒。床作条播时,横向开沟,播种沟行距15cm,
播种沟深2cm,播后覆土1.0cm-1.5cm,覆土后稍加镇压即可。每亩
播种量5kg-6kg。
3 苗期管理
在播种前充分灌足底水的情况下,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大约10d
即可出苗。幼苗出齐后,应及时除草松土,经常灌水,防止高温、日
灼伤害苗木。加强苗期田间管理,生长期前每隔10d-15d进行一次
松土,后期每隔20d一次,全年除草松土6次-7次,以保持土壤疏松、
无杂草。视天气和土壤情况适当灌水,全年4次一5次。通常垄作
采取侧灌,降大雨后及时中耕,并注意雨季排水。可在苗木速生期6
月~7月份追施速效氮肥2次,每亩追施硫铵15kg~20kg。
沙棘幼苗喜群集生长,间苗不应过度,一般1次~2次。幼苗长出
真叶后,进行第一次间苗;间隔20d左右,第二次间苗。合理间苗。
促进幼苗均衡生长发育,去劣留优,去弱留壮,间苗后半个月定苗。
每亩产苗5万~6万株左右。
苗木生长期,施追肥1次~2次。6月~7月间,施速效性氮肥;8
月份,可施用复合肥。每亩每次施肥为6kg~10kg。经常去除苗床内
杂草,施肥结合除草、灌水实施。
播种前,每平方米苗床施入70%-75%的无氯硝基苯和65%的代森锌
混合剂5g;苗木出土后,用40%波尔多液浇灌苗床,用甲基托布津500
倍液喷洒,可预防立枯病。蛴螬和蝼蛄为沙棘苗主要虫害,可用敌百
虫、乐果等农药杀灭。
4 结论
经过育苗地选择,加强苗期管理,提高出苗率。提高成活率。通过
沙棘播种育苗技术的研究,为干旱地区育树造林,提供了科学技术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