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合理应用及几个要点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3
2013年第5期现代园艺生态绿化
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合理应用及几个要点分析
卢瑞庚阮霄羽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6)
:城市绿化及园林造景中置石的造景功能非常强烈,只要合理摆布,与建筑、水体、道路、植物、景观小品等巧妙相宜予以结合,即可构造出富于自然风貌的园林景观。本文从置石的功能、布置形式等方面分析了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合理应用。:置石;园林;景观;应用;分析
又称散点,即“攒三聚五”的作法。常用于布置内庭
或散点于山坡上作为护坡。散置石体量一般都不会大,
可分为大散点和小散点,北京北海琼华岛前山西侧用
房山石作大散点处理,既减缓了对地面的冲刷,又使土
山增添奇特嶙峋之势。小散点,如北京中山公园“松柏
交翠”亭附近的作法,显得深埋浅露,有断有续,散中有
聚,脉络显隐。
1.4山石器设
为了增添园林的自然风光,常以石材作石屏风、石
栏、石桌、石几、石凳、石床等。北海琼华岛“延南薰”亭
内的石几、石凳和附近山洞中的石床都使园林景色更
有艺术魅力。
1.5山石花台
山石花台在园林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挡土墙的功
能性置石。布置石台是为了相对地降低地下水位,安排
合宜的观赏高度,布置庭园空间和使花木、山石显出相
得益彰的诗情画意。园林中常以山石做成花台,种植牡
丹、芍药、红枫、竹、南天竺等观赏植物。花台要有合理
的布局,适当吸取篆刻艺术中“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
手法,采取占边、把角、让心、交错等布局手法,使之有
收放、明晦、远近和起伏等对比变化。对于花台个体,则
要求平面上曲折有致,兼有大弯小弯,而且曲率和间隔
都有变化。如果利用自然延伸的岩脉,立面上要求有高
下、层次和虚实的变化。有高擎于台上的峰石,也有低
隆于地面的露岩。苏州留园“涵碧山房”南面的牡丹台
就是这样布置的。
1.6与建筑结合放置联体石
如抱角、镶隅是为了减少墙角线条平板呆滞的感
觉而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置石于外墙角称抱角;置石
于内墙角称镶隅。建筑入口的台阶常用自然山石做成
“如意踏跺”,明文震亨著《长物志》中称为“涩浪”;两旁
再衬以山石蹲配,主石称“蹲”,客石称“配”。
1.7塑石
利用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假山材料进
行塑石,其优点为造型随意,体量可大可小,但缺点是
寿命短,人工味较浓。此法可不受天然石材形状的限
制,随意造型,可以根据需要造型,形成景观效果较好,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源远流长,随着我国造
园艺术的不断深入而日益发展。置石的作用是再现山
水式的园林,创造出园林意境的“源于自然,高于自
然”、“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巧妙地将人工融入
自然之中。在传统的古典园林中,无论是江南私家园林
还是北方皇家园林,置石在造园艺术中都具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园林中置放的山石除有自然山石的形神外,
还具有传情的作用,即如《园冶》中所言:“片山有致,寸
石生情”[1]。在园林景观中,置石的造景功能非常特异
且强烈,只要是合理摆布,与周围的建筑、水体、道路、
植物、景观小品等巧妙相依予以结合,即可构造出富于
自然风貌的园林景观。
1置石的常见种类及布置形式
宋代杜结撰写《云林石谱》就已记录了116种石
材;明代林有麟著有《素园石谱》,记录了100余类石
种;明代计成根据石材的不同石性及造型特点,分门别
类对石材进行归纳简述,在《园冶》中共收录了15种山
石。在现代园林景观中,根据石材原料可以分为自然石
材和人工塑石两大类别。在园林中常见置石有太湖石、
房山石、灵璧石、英石、青石、石笋、塑石等等。
置石在园林中的应用方面亦有多种类型,常见形
式有孤置、对置、散置、山石器设、山石花台、与建筑结
合放置联体石、塑石等等。
1.1孤置
多以整块体量巨大、造型奇特和质地、色彩特殊的
石材做成。常用作园林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漏窗或地穴
的对景。这种石也可置于廊间、亭下、水边,作为局部空
间的构景中心。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北京颐和园的
“青芝岫”,故宫御花园内的钟乳石、珊瑚石、木化石等。
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大门入口的影壁石,小有1~9t,大
则重达10~90t。
1.2对置
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地布置2块山石,以陪衬环
境,丰富景色。如北京可园中对置的房山石。在现代园
林中,我们喜欢在有标志性的路口对置摆放景石,起引
导性功能并保护路口植物以免游人踩踏。
1.3散置輫輳訛.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生态绿化现代园艺2013年第5期
但保存年限较短,色质等也不及天然石材。特别适用于
施工条件受限制或屋顶花园结构条件受限制的地方。
2置石的几个主要功能分析
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
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
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置石一般体量较小而分散,园林中容易实现,它对单块
山石的要求较高,通常以配景出现,或作局部的主景,
是特殊性的独立景观。置石在园林环境中主要作用有
如下几点。
2.1骨架功能
一个园子有了山,就有了骨架。利用假山能够形成
全园的骨架,中外园林尽是如是。地形起伏、曲折皆以
山石为基础来变化。用山石营建岩石园、日式山水园更
是起到了骨架功能。
2.2空间功能
山石对园林空间进行分隔和划分。将空间分成大
小不同、形状各异、富于变化的形态。通过山石的穿插、
分隔、夹拥、围合、聚汇,创造出流动的空间。
2.3造景功能
山石景观是自然山地景观在园林中的再现。自然
界奇峰异石、悬崖峭壁、层峦叠嶂、深峡幽谷、泉石洞
穴、海岛石礁等等景观形象,都可以借助山石在园林中
再现出来。
2.4应用功能
用山石做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在坡度较
陡的土山坡地常散置出石以护坡,这些山石可以阻挡
和分散地面径流,降低地面径流的流速,从而减少水土
流失。在湖边水岸运用置石做驳岸,实现地与水的自然
连接。利用山石做花台养植观赏植物,用花台来组织游
览路线。山石在园林中还可以做石屏风、石榻、石桌、石
几、石凳、石栏等,既不怕日晒夜露,又可结合造景。
3现代置石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索
3.1存在问题
现代置石在继承传统园林置石理念的基础上,创
造了新的置石风格特色,建造了众多现代置石作品,给
人带来了一幕幕赏心悦目的佳作。但在一些园林中的
置石无论在选择石材上还是在布置造型上都存在一定
问题。
3.1.1石材资源匮乏。由于现代园林建设都是在商业化
的建设中完成的,大批的园林建设对景石的需求量巨
大,好的景石可以说是一石难求。
3.1.2受建设资金限制。项目建设资金确定,在有限的
资金控制下,很难得到好的置石材料。
3.1.3盲目效仿。一方面刻意追求名石、奇石,不顾环境
的要求,不能把置石与地形、建筑、植物、水体、铺地等有机结合,创造多样统一的空间;另一方面再出现一种
置石形式后,大众跟风,照搬照抄,没有个性,出现千篇
一律的类似景观。
3.1.4摆放随意、没有新意。置石过程中不考虑环境大
小,置石体量不当,或局促闷塞或空旷无物。
3.1.5人工痕迹明现、摆放生硬。刻意追求形状的貌似,
导致置石趋于形象媚俗。
3.1.6置石设计人员的修养不高。对布局把握不准确,
缺少总体设计上的审美把握,显得堆砌罗列,杂乱无
章,极不自然,缺少自然的意态神韵之美。或设计置石
漫不经心、缺少章法给整个建筑群留下瑕疵,破坏了整
体的效果。
3.2解决方案
3.2.1整体把握、合理定位。在设计初期确定选石上,注
意石材的资源情况以及资金状况。
3.2.2确定置石在一个园子里的总体风格,切记盲目效
仿。造景选石无贵贱之分,就地取材,选用地方特色的
石材是最好的,也是最为可取的。选定若干石头来布置
一组景石,也不能盲目地直接进行布局,最好是绘制一
张草图或利用充气的塑料绑扎成类似于石块的形状放
置在实地进行比较,待确定最佳方案后,方可进行实质
性的施工[2]。
3.2.3精心布置,力求体现置石的自然性和趣味性。布
置一组景石时,必须反复推敲,认真思考所处环境(包
括地形、建筑、植物、铺地等)、石头的形状、体量、颜色
等诸多因素,艺术性地处理石头的平面及立面效果[3]。
也就是把完全不同的东西(地形、建筑、植物、铺地、石
头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创造一个统一的空间,典型化
地再现自然山水之美,达到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境
界。
3.2.4注重置石设计人员素质提高。设计既是作者审美
观、自然观、园林观的逻辑思维,还是设计者对美的生
活情趣所激发出的形象思维。置石设计以小中见大,方
寸之间起丘壑,一木一石,意境无穷,而且更能体现滴
水小世界、芥子纳须弥的真意。设计人员在合理安排景
观生态和观赏效果的同时,只有因地制宜,巧妙置石,
才能适应当前公众审美素质水平的现实,充分发挥风
景园林的作用。
3.2.5置石注重修饰。景石布置完成后,可利用一些植
物和石刻来加以修饰,使之意境深邃,构图完整,充满
诗情画意。同时注意尽量减少人工修饰。置石应力求平
衡稳定,给人以宽松自然的感觉,每一块石头都应埋入
水中或土壤中,使其仿佛生长出来似的巧夺天工。
4结语
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它多以山石为材料,进行独
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因而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輫輴訛.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