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动画
- 格式:docx
- 大小:25.48 KB
- 文档页数:5
水墨动画的名词解释水墨动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将传统的水墨绘画与动态影像结合,通过创造性的表现手法,以及对时间、空间和运动的巧妙运用,将静态的水墨画转化为有生命力的动态画面。
水墨动画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和艺术表现力,形成了一种新颖的艺术语言,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一、水墨动画的起源水墨动画源自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国古代的水墨画以其简约概括、意境深远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创作技术和手段的引入,水墨画的艺术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展。
水墨动画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艺术家们开始将手绘的水墨画转换为连续的影像,通过逐帧拍摄的方式形成了水墨动画。
此后,水墨动画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
二、水墨动画的表现手法水墨动画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其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是“写意”和“兼工法”。
写意是指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和墨迹,表现出形式上的不完整和模糊,以引发观众的联想与想象。
兼工法是指在笔墨的表现上追求细腻与精确,注重细微的光影变化和细节描绘,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观赏价值。
这些表现手法使得水墨动画具备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呈现出既简洁又富有内涵的视觉效果。
三、水墨动画的创作过程水墨动画的创作过程包括构思、手绘、数字化和制作等多个环节。
首先,艺术家需要思考创作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意图,确定故事情节和视觉效果。
接下来,艺术家进行手绘,使用毛笔、墨和宣纸等传统工具,通过墨的浓淡、笔触的轻重、线条的变化来勾勒形象,表现情感和意境。
然后,手绘的画面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将每一幅画面进行扫描,调整色彩和对比度,并进行后期修饰。
最后,将数字化的画面进行连续播放,形成流畅的动画效果,并加入背景音乐、音效和文字等元素,增强作品的整体感染力。
四、水墨动画的艺术价值水墨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
首先,水墨动画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元素,打破了传统绘画的静态性,使水墨画具备了新的生命力和艺术语言。
关于中国水墨动画的文献一、水墨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水墨动画那可是相当厉害,它的起源就像一颗神秘而独特的种子,种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里。
早在上个世纪,动画大师们就开始琢磨怎么把水墨画这种超有意境的艺术形式变成会动的画面。
你想啊,水墨画本身就像是一幅幅静止的诗意世界,墨色浓淡之间,山水花鸟就像有了灵魂。
从最早的一些尝试开始,就像是小心翼翼地迈出了第一步,每一步都充满了创意和探索的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墨动画不断发展。
动画师们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在创意上也不断挖掘新的宝藏。
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把水墨画简单地动起来,还想办法让水墨动画讲出更精彩的故事。
就像一个手艺高超的厨师,不只是把食材煮熟,还要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二、水墨动画的艺术特色。
1. 独特的视觉风格。
水墨动画的视觉风格那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
它靠的是水墨晕染的效果,墨汁在宣纸上散开的那种感觉,被动画师们用神奇的技术搬到了屏幕上。
比如说画一座山,不是用那种硬邦邦的线条来勾勒,而是用墨色的深浅变化,浓墨表示山的厚重,淡墨就像是山间的云雾缭绕。
看水墨动画就像是在看一幅会动的水墨画,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
这种视觉风格跟西方动画那种色彩浓烈、线条清晰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是一个是温婉的东方女子,一个是热情的西方女郎。
2. 意境的传达。
三、水墨动画的制作工艺。
这水墨动画的制作工艺可复杂得很呢。
它不像普通动画那样简单地画出来就好。
首先得有一群超级厉害的画家,他们得像传统的水墨画家一样,用毛笔蘸着墨汁在宣纸上画画。
但是这还不够,因为要让这些画动起来,还得有一套独特的技术。
比如说分层绘制,就像盖房子一样,一层一层地画,把背景、人物、动物等分别画在不同的层上,然后再通过摄影技术或者电脑技术把这些层叠加起来,并且让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动起来。
这中间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非常精准,就像走钢丝一样,一不小心就可能让整个动画的效果大打折扣。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水墨动画是指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表现表达手法的动画形式。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水墨动画在发展与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进步。
传统水墨画需要手工绘制,制作过程繁琐且耗时,制约了水墨动画的推广与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绘画工具及制作软件的应用,使得水墨动画的制作更加便捷与高效。
数字化的绘画工具使得水墨画的质感与笔墨效果得以保留,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水墨动画的制作过程更加精确与灵活,同样也拓宽了水墨动画的表现手法。
中国水墨动画的创新得益于艺术家的努力与探索。
为了使水墨画与动画完美结合,艺术家们在技术上进行了大量尝试。
在色彩运用上,艺术家们尝试以传统水墨画的黑白墨色为基础,使用淡墨、深墨等不同的墨色来表现色彩层次感。
在线条表现上,他们结合手绘线条与数字化线条的运用,以及多层次渲染技术的应用,使得线条更加细腻与流畅。
在场景构图上,艺术家们吸收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国画的构图要素,使得水墨动画的场景更加富有艺术感与诗意。
中国水墨动画的创新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水墨动画艺术家在传承传统画法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元素与创新思维,使得水墨动画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大鱼海棠》就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中国水墨动画电影,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技术手段,将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与故事情节完美结合,打造了一部独特而有魅力的作品。
中国水墨动画在发展与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与成就。
现代科技的发展、艺术家的努力与创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为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提供了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使其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水墨动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绘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水墨动画在技术和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进行浅析。
中国水墨动画在技术方面的发展与创新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包括绘画技巧的进步和动画制作技术的革新。
在传统水墨绘画的基础上,艺术家们逐渐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例如宣纸、笔墨和砚台等,以及不同的绘画技巧,如洒墨、点染和破墨等,来表现动画中的不同元素和场景。
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动画制作也从传统的手工绘制转为数字化制作,这使得中国水墨动画可以更加灵活地表现不同的创意和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动画的制作效率。
中国水墨动画在创新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强调表达意境和氛围,而水墨动画则通过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使得传统的水墨画与动画的结合更加丰富多样。
在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艺术家们进行了各种实验,如将传统的水墨画与三维动画相结合,或者运用特殊的技术和效果来表现特殊的动画主题,如中国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等。
这些创新使得中国水墨动画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绘画形式和题材,而是能够表达更加丰富多样的主题和情感。
中国水墨动画在内容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创新。
传统的水墨画通常以山水、花鸟和人物等传统题材为主,而水墨动画则涉及到更多的现代和当代的主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变化,中国水墨动画逐渐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前卫的特点,包括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等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水墨动画也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包括对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精神价值等的思考和表达。
这些内容的创新使得中国水墨动画更具有现代性和时代性。
中国水墨动画在市场上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发展。
随着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和动画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水墨动画作品在国内外取得了商业和艺术的成功。
《大闹天宫》和《千年女优》等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并为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打开了更多的机遇和市场。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
中国水墨动画是指运用传统水墨技法制作的动画电影和动画短片,是中国传统文化和
现代动画技术的结合。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水墨动画经历了从“空白期”到“兴
盛期”再到如今的“创新期”的发展。
中国水墨动画的开创者是著名画家严力。
1984年,他带领一批画家和动画师制作了第一部中国水墨动画电影《鳌头神兵》。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的发展,中国水墨动画
迎来了兴盛期。
在本世纪初,许多优秀的水墨动画作品相继问世,如《大闹天宫》、《喜
福会》、《鹿鼎记》等。
这些作品在艺术表现和商业成功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口味的变化,传统的水墨动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
需求。
于是,中国水墨动画开始进入创新期。
在技术方面,越来越多的制作公司开始使用
数字化技术,推出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如2018年上映的《百变金刚之终极变形》就是用数字水墨技术制作的,让传统的水墨动画拥有了更多灵活性和表现力。
同时,水墨动
画的题材也越来越多元化,既有传统文化的精品创作,也有具有时代价值的作品,如2020年上映的《肆式青春》就描绘了现代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中的生活,以及她们对自我追求的
坚持与努力。
总之,中国水墨动画经历了从开拓时期到盛行时期再到现在的创新时期,这是一个艺
术形式的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过程。
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现代动画技术的创新,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具有创新性、有艺术价值的水墨动
画作品的诞生。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阅读答案中国水墨动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延伸和创新,融合了水墨绘画和动画制作技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瞩目。
中国水墨动画以其独特的意境之美,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别样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感悟。
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之美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上。
与传统的动画形式相比,中国水墨动画更注重线条的表现和墨色的运用。
通过独特的画面构图和细腻的线条表现,中国水墨动画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恬静、流动的美感。
其次,中国水墨动画的墨色运用也是其意境之美的重要表现。
中国水墨画的核心理念是以墨色来表现事物的线条和形态,并借助于水的渗透和扩散来表现空间和氛围。
在中国水墨动画中,墨色的运用不仅能表现形态的轻重与明暗,还能通过变化的渐变和水的流动,表现出一种隐约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之美也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中。
水墨绘画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水墨动画通过借鉴和发扬水墨绘画的传统技法和审美理念,将传统的意蕴和现代的动画技术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幅充满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画卷。
在中国水墨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如山水、花鸟等,以及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这些文化内涵的注入,使得中国水墨动画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更能触动观众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和对文化的思考。
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之美还表现在它所传递的情感和境界上。
水墨画以其独特的笔墨表达方式和意境沉静的氛围,让观者在欣赏时仿佛进入了一个禅定的境界。
中国水墨动画则通过细腻的动画表现和音乐配合,以及一些富有思想的寓意,将观者引入一个超脱尘世的情感空间。
在中国水墨动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清新与宁静、生命力的蓬勃与脆弱、人情世故的喜怒哀乐等复杂且真实的情感。
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中国水墨动画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灵魂上的触动。
总而言之,中国水墨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到的情感表达,呈现了一种别样的意境之美。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水墨动画是一种以传统水墨艺术为背景和技法基础的动画形式,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理念,在国内外艺术界逐渐崭露头角,并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探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发展特点和创新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电影艺术创作探索阶段。
当时,西方动画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而中国的电影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水墨动画成为了一种低成本的替代方案。
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表达方式,为动画带来了新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
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特点在于传承与创新并重。
一方面,水墨动画在继承传统水墨艺术的注重追求叙事性和表现力的提升。
通过运用中国画的线条、笔触、墨色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使动画呈现出独特的古韵和神韵。
水墨动画也不断进行技术实验和创新尝试。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融入了新的动画制作手段和效果,提升了水墨动画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继承与创新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中国动画艺术家蓝小云。
她以其水墨动画作品《弩耶》和《短命的生命》等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
蓝小云在作品中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通过画面的运动和变化,结合音乐和声音的呼应,创造出独特的视听艺术效果。
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不仅拓宽了水墨动画的形式和表现领域,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创新实践是数字水墨动画的发展。
数字水墨动画是将传统水墨艺术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动画形式。
通过数字绘画、特效合成和后期处理等技术手段,将传统水墨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方式重新显现出来。
数字水墨动画还通过增加新的情节和元素,丰富了作品的叙事性和观赏性。
这种创新尝试使水墨动画更具现代性和国际化,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传统水墨艺术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仍然较为薄弱。
这导致了在新一代动画艺术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水墨艺术的了解和研究不足。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水墨动画作为中国动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其发展与创新离不开时代的推动和艺术家的努力。
本文将从水墨动画的起源、发展阶段、艺术特点和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水墨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当时,《巴黎恋曲》等一批以水墨画为风格的动画片开始出现,开创了中国水墨动画的先河。
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水墨动画在中国艺术界影响逐渐扩大,一些重要的作品如《大闹天宫》等也获得了国际的认可。
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首先是初创期,这个时期的水墨动画作品在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加入了动画的元素,如线条的变化、画面的运动等。
然后是发展期,这个时期水墨动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如注重线条的表现、静态和运动的结合等。
最后是当代期,这个时期的水墨动画更加注重实验与创新,大量运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手段。
中国水墨动画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概括性。
中国水墨画注重意境的表达,常常通过简洁凝练的线条和形象来表现事物的本质。
其次是观念性。
中国水墨画追求形神兼备,注重作品背后的哲学思考和内涵。
再次是流动性。
中国水墨画注重气韵生动的表现,强调线条和墨色的流动之美。
最后是隐喻性。
中国水墨画常常通过隐喻手法来表达主题和情感,给人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中国水墨动画在创新方向上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首先是技术手段的创新。
近年来,中国水墨动画开始引入数字化和计算机技术,开发出了一些基于水墨风格的数字作品。
其次是内容表达的创新。
一些水墨动画作品开始关注当代社会问题,通过水墨的独特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最后是国际化的创新。
一些中国水墨动画作品获得了国际动画电影的认可和奖项,为中国动画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中国水墨动画在发展和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它不仅延续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特点,还在技术手段和内容表达上进行了创新,为中国动画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中国水墨动画艺术风格中国水墨动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中国水墨动画毕竟是从历史上一步步传承演变而来的,而我们知道中国绘画在古代大都是文人雅士所从事的,他们将自己的艺术修养以及思想倾注绘画上,而水墨,动画的结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积淀下发展而来的,它必然呈现出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的联系。
我们小组主要是通过分析其形象,色彩,选材,等方面的风格,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水墨动画的艺术风格。
㈠形象第一:墨动画的形象不同于西方夸张的动画造型,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个性风格。
比如像京剧中的脸谱用构造人物形象。
连动画的配乐也是传统民乐。
更彰显了民族特色。
第二:水墨动画在形象上一个巨大的缺陷就是缺乏想象,我们所用的形象大都来源于生活中存在的实体事物,并没有出现体现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就造成了水墨动画形象风格单一。
㈡色彩但从色彩给人的直观感觉来讲,水墨动画的色彩是内敛的,它并不张扬,不夸张,饱和度不高。
感觉不是那么活泼奔放。
如果从色彩含义上来看,水墨动画色彩选取也是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比如黑色邪恶,白色纯洁,红色权威等,将本土文化运用到动画中,更契合国人的审美及欣赏理念,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在凸显,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使它很难在商业化的今天站住脚。
㈢选材其在选材上也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做出的多种多样的选择,故事题材多选自于神话故事,如《神笔马良》,古典小说,如《大闹天宫》,还有选自民间传说,根据成语改编而成的,反映宗教文化的。
格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善美中庸论,不揭示丑恶,宣扬美和正义。
这是选材的风格。
但是瓶颈也是没有突破自身,在世界范围内取材,是水墨动画不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传统水墨动画在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承载思想方面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说它体现的艺术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民族个性下衍生出来的内敛,简洁,意蕴深远。
三:中国水墨动画的艺术特点中国绘画的特点是以线条墨色为基本造型语言,追求自由流动的空间,与诗文刻篆等相结合的绘画艺术,而与之相结合的动画必然在艺术特点上有所秉承。
我们小组主要是从大的方面来看这个问题的,优势劣势都有所提及。
优势㈠内容健康,深具教育意义动画在中国看来。
不仅仅作为一种娱乐文化,更多的还是看重其教育意义。
从我们小组所展示的几件代表作来看,都是宣扬真善美的,这是中国水墨动画的一个出发点和宣扬的理念。
㈡形式多样,深具民族风格且与中国传统技艺有密切关系前面介绍艺术风格时也谈到这一点,例如「动画片」使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形式与技巧,「木偶片」则撷取了"地方木偶戏"的经验,「剪纸片」则藉助了"民间皮影戏"和"窗花剪纸"的艺术特色。
㈢制作十分精美,深具艺术价值我们虽然不了解整个动画的制作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西方动画高产而预想水墨动画的制作难度,虽然这样看比较片面。
还有一点就是制作工艺的复杂,消耗大量时间人力。
水墨动画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唉快餐文化的今天,极具艺术价值。
劣势㈠故事情节淡化故事情节是动画的一个重要元素,水墨动画较为抽象,深刻。
情节连贯性,可发展性不强。
其注重意境的构造,墨法的运用超过了对情节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观众的感受。
㈡制作方式与速食文化有冲突由于制作程序复杂,耗时耗人力,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对艺术更新的要求越来越强,水墨动画的这一特点使其渐渐落后与现代人的生活。
是其生存发展的不利因素。
㈢缺乏幽默感大多数水墨动画作品画面优美洒脱,伴随着悠扬的琴声,足够有意境美、良好的视听觉享受,然而较之美式动画似乎不足以打动观众,原因就是缺乏幽默感。
所以我们看水墨动画是惯有的氛围都是安静,严肃。
四:代表作㈠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中国的第一部水墨动画,完成于1960年。
动画合理生动。
㈡牧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本片于1979年获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
㈢山水情新时期的水墨动画片“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美影大力进行拨乱反正工作,使中断17年之久的水墨动画片恢复生产。
山水情就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代表作品。
㈣《鹿铃》1982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
这是部童话题材的影片,该影片1983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同年7月获苏联第十三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特别奖。
㈤鹬蚌相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3年出品. 本片于1984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十四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南斯拉夫第六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㈥其他一些代表作猴子捞月、小燕子,三个和尚中国水墨动画虽不如国外动画那么高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时期的水墨动画都赋予时代意义,不管是我们对于过去作品的喜爱,回忆,还是对现在作品的期望,都说明了水墨动画在一代代人心中的地位。
五:对后世的影响一种艺术形式如果以恰当的适合社会发展的形式存在,那它的传承之路就顺利地多,为什么我们现在已经很少看到水墨动画的身影了,何谈其影响。
当然不是说没有影响,只是范围太小,影响浅,主要是我们没有很好地传承,是水墨动画仅仅成为我们这几代人的记忆,不知道以后的人们还会不会一起我们曾经有着这样的艺术瑰宝,它正在渐渐流失,即便这样,我们小组在了解学习的基础上看到了水墨动画对后世的影响,这也仅仅是我们小组的看法,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挖掘。
以下是我们总结出来的几点影响:㈠在思想方面,水墨动画和中国传统文化很契合,主要宣扬真善美,净化人们的内心,在欣赏水墨动画的时候一般很安静,也很符合禅宗的宗旨,对后世来讲,水墨动画给人震撼人心的时刻不多,但却是静静影响着人们的内心,塑造着人们的性格,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㈡在传统文化的综合运用方面,水墨动画从选材,制作到配乐很多都是传统文化结合的结果,着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很多载体存在传承,同时也可以在发展中结合其他形式不断完善,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这是水墨动画对传统文化的又一贡献。
㈢水墨动画在当代的综合利用,为我国动画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数字媒体为水墨动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也使大众对水墨动画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扩展了其影响的渠道。
其次就是水墨风格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网站大量涌现。
㈣中国特色文化的一张国际名片。
大家应该都看过功夫熊猫,虽然不是由我们国家制作的,但是从取材到一些细节的安排都是借鉴中国文化的。
早起水墨动画在国际上也是获得很多认可的,我们现在缺的是创新。
不仅仅是我们,国际也在期待中国水墨动画从一个新的角度崛起。
六:关于我们讲稿的一些其他说明这里我们主要谈谈我们队水墨动画发展的前景水墨动画在当今主要是和科技相结合体现出的发展前景。
新媒体数码技术影响着艺术文化的各个领域,作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水墨动画,经历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辉煌与之后的暂时沉默之后,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随着各种团体或个人的实验制作,水墨动画又重新开始出现勃勃生机。
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中,中国水墨动画片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逐步恢复它昔日的辉煌。
主要表现在前面水墨动画对后世的影响中谈及了,此处就不赘述了。
这是我们基于现在的情况所得出的结论,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的,就前面提及的水墨动画的哪几项劣势而言,每一项所要做出的转变都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段,而且对技术性的要求高的东西在目前我们国家产业倾斜状况下,要国家大力支持其技术改革,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水墨动画可能会有一个好的未来,但这个未来有多远我们也不知道。
七:我们小组对水墨动画的看法我们小组之所以选取中国水墨动画为题就是因为我们感到这种文化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纵观全班的同学的讲解,我们感到大家的脑海里早已充斥满了其他的文化,而对我们国家的老本行几乎已经不了解了。
我们不仅仅是让大家去回忆我们童年是经历的那些独一无二的特殊的回忆,水墨动画它不应该是我们这一代,我们上一辈的回忆,它应该活在当下。
我们选取这个题目就是想唤起大家对这份美好的共鸣。
并且期望越来越多有能力有实力的人能在这方面有所贡献,为我们大家再次呈现中国水墨动画的精髓内涵。
讲稿主要是通过大家先各自了解,然后我们聚在一起讨论定稿的。
期间大家的想法不一定对,但都是基于喜欢主动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
我们各有各的看法。
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写下这篇讲稿。
从艺术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对水墨动画的发展我们是看好的,但是缺乏的是那么一群愿意为之奋斗的人,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我们也该看到,随着国产动画制作手段的多样化,造型设计的风格也越来越丰富。
民族化动画产业的逐渐形成,把握时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人动画品牌,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动画形象和制作水平,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风格,是今后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经之路,单就漫画风格而言,不同国家、地域,受各自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会呈现不同的风格趋势,每一个独特的造型设计家都会由于自身的审美趣味、取向、经历与艺术素养等诸多因素,在设计中也带有明显而独特的个人风格特征。
正是这些千变万化的艺术风格,给观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审美样式。
总之,我们站在一个小我的角度上考虑这个问题,希望看到祖国的国粹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我们能在这个日本动漫,美国动画充斥的年代再次拾获不一样的自家文化。
其他有关水墨动画显性的知识,我们小组在前面的讲解中都提及了,此处就不叙述了。
八:对艺术导论的建议艺术导论在我们学校的设立是很好的,因为学校本来就是财经类院校,我们接触的东西面窄。
艺术导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我们的艺术修养,当然,由于很多限制,老师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向我们介绍一些基础知识,相当于引导我们去培养这方面的兴趣。
学生自己也应该注重这方面的修养。
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一种性格的塑造。
在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就介绍了艺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想沃恩所理解的那样,单纯局限于绘画或是声乐。
它是一种生活的高级表现形式,寄托着人们对于生活的诉求,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去认知。
但是我们作为初学者,很多教学形式可以用于将这门课演绎得很精彩。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而且是没有任何可观性,可感性的理论课。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枯燥,没有感到艺术与生活契合的地方。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学校能增加这门课程的实践性,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参观,我们希望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尝试更多的艺术实践,真正的将这门课学得生活化,真实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