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污染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电动车废旧电池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对策分析日前,中汽协再上调2021年新能源汽车预期销量,从年初的180万辆上调为200万辆。
现在电动车火了,销量也节节高升,但是随之而来的废旧动力电池大量增加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废旧电池中的镍、钴、锰等重金属,电解液中六氟磷酸锂在空气环境中水解产生的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均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威胁。
如何应对废旧电池对我国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回收处理问题,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废旧电池种类电动车电池是电动车上的动力来源,电动车上绝大多数装的是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成本低,性价比高。
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铅酸蓄电池”。
能够被电动自行车采用的有以下四种动力蓄电池,即阀控铅酸免维护蓄电池、胶体铅酸蓄电池、镍氢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铅酸蓄电池。
其中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里面含有大量镍、钴、锰等重金属,而电解液中含有六氟磷酸锂成分。
二、废旧电池的危害报废的动力电池,可以是一座“矿山”,也可以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科学表明: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够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所以把一节节的废旧电池说成是“污染小炸弹”一点也不过分。
废旧电池电瓶的危害还主要集中在其所含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
废旧电池电瓶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和电瓶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但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使得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类的食物链。
过程简述如下:废旧电池和电瓶被不经过妥善处理的话,会污染环境、土壤、微生物、动物、循环粉尘和在其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被污染的农作物被人体摄入后,长时间累计后对人发生危害作用。
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
废电池的危害及处理方法一、电池结构及分类: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电池吧: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它可分为充电池和非充电池。
下面我们要研究一下非充电池的结构了,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最外的一层“ 皮” 也是我们所说的壳,二是供反应化学物质,被壳包住,中间的是石墨电极。
当化学物质反应之后转变成电能由石墨电极输出在外电路形成回路形成电流:电池就是工作了。
非充电池分为:镍氢电池,镍镉电池。
二、废电池的危害:当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反应完全后,电池再也不能供电了,成了一颗废电池,通常情况下人们就随手一丢,再买过另一颗新的。
大多数人会说,这是很正常的哩。
但他们没有想到,就在那举手投足之下,也是在破坏他们的家园——地球。
也许有人会问:“ 就这么一个小东西对于地球来说,能有什么了不起呢!还说什么破坏?” 电池看上去并不那么具有破坏力,但是看东西不能全看表面。
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镉、锰、铅等。
当废电池日晒雨淋表面皮层锈蚀了,其中的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人们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土地生产的农作物或是喝了受污染了的水,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就会进入人的体内,慢慢的沉积下来,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据测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土壤里,可以使一平方米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个扣钮电池可以污染60 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就近全球50 亿人来计每个月每人丢一颗电池,一年累积下来600 亿颗电池,对地球的破坏力可说是很大的了,其对人类健康危害造成的后果更难以想象了,据统计,仅北京市每年因废电池而进入自然环境的汞竟然达到29.6 吨,这数目不能不让人头痛。
所以废旧电池是不可以随意丢弃的。
在废电池回收上,各国都很重视。
另外,发达国家生产的各类锌锰子电池已是无汞电池了。
而且发达国家也不允许进口含汞电池。
因此中国的含汞电池也不能进入欧美发达地区。
三、废电池的处理:处理废电池也可以从电池的结构入手,首先是表面的皮,它的主要成分是锌。
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课题研究废旧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生活垃圾,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它们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废电池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危害,因此正确处理废电池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废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在废电池中,铅、汞、镉等重金属的含量较高,如果随意丢弃或填埋,这些重金属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对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其次,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废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伤害。
同时,如果误食或接触到废电池中的化学物质,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针对废电池带来的危害,我们有责任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首先,废旧电池应当进行分类收集,避免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合。
其次,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强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建立完善的回收网络和处理系统。
同时,人们也应当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废电池的回收活动,将废电池交由专业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避免随意丢弃或私自处理。
在废电池的处理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注意安全问题。
废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处理时应当佩戴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
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应当注意防止废电池的损坏和泄漏,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总的来说,废电池的危害不容忽视,正确处理废电池对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当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废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减少废电池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减少废电池带来的危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生活环境。
废蓄电池处理工艺中的环境风险与应对策略随着电动车的迅猛发展,废蓄电池的处理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
废弃蓄电池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置,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有效处理废蓄电池的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废蓄电池中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污水排放和化学物质泄漏等。
其中,重金属的释放是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废弃蓄电池中的铅、镍、锌等重金属具有高毒性和持久性,在进入土壤和水体后会长期积累,对生态系统、水源、农作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废弃蓄电池的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其中含有酸性物质和有机溶剂,对水质和水生生物造成潜在风险。
此外,废蓄电池的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生泄漏,其中的化学物质有可能对空气和土壤造成污染。
针对废蓄电池处理过程中的环境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安全、可行的应对策略。
首先,应加强监管和法规制定,对废蓄电池的处置过程进行严格监管。
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责任分工,并设立相关部门负责监管和执法。
其次,鼓励发展绿色废物处理技术和装备。
如利用先进的处理技术进行废蓄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其回收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蓄电池的依赖。
此外,还可以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废蓄电池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离和中和,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另外,加强废蓄电池的收集和回收是有效应对环境风险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完善的废弃蓄电池回收和处理网络,将废电池从社会回收至专业的处理厂,可以避免不合规的废弃蓄电池随意排放和倾倒。
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废蓄电池回收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其主动参与到回收活动中来。
此外,在废蓄电池回收方面,还可以推行经济激励政策,给予相关企业或个人一定的回收补贴或奖励,提高回收率和效益。
在废蓄电池处理工艺中,强调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培训也是降低环境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关企业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对废蓄电池处理的专业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
最新整理废电池危害及其环境污染风险分析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和酸碱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加强对废电池的环境无害化管理,将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降低到合理的最低水平,是当前废电池环境管理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科学、正确的认识废电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途径和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是废电池环境无害化管理决策的基础。
笔者采用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对废电池与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危害的关系,解决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重点探讨废镍铝电池、推进一次干电池无汞化、以及回收废一次干电池对降低环境健康风险的影响。
1废电池的危害及环境风险关于废电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一节钮扣电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的水;即使是一个完全符合标准的低汞电池(指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0.025%的电池),被扔到1立方米水中,会使水的汞含量超过标准25万倍。
实际上,上面所说废电池重金属汞的环境风险,只有在将废电池破碎,用酸将金属溶解,然后投入特定体积的水或土壤中,并且使确定数量的人饮用后才可能产生。
在各种干电池中,镉、锰、汞、镍、锌等金属可能引起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中,最受xxx 的两种重金属是镉和汞。
镉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人体接触过多会导致严重疾病。
汞同样是毒性很大的物质,其潜在危害在于汞能够被转化为有毒形态(如甲基汞或其它有机汞化合物)。
目前,我国废电池除少数城市试点进行单独收集外,大多数的废电池进入城市生活垃圾,随其进入到填埋、焚烧、堆肥的过程中。
因此,废电池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风险,主要包括有:1.1随城市垃圾收集,处理、处置的环境风险1.1.1填埋废电池中的重金属溶解进入渗滤液,渗入下面土层和含水层,直接污染水体或土壤,或造成周围居民饮用被污染的地下水产生健康问题。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电池中金属不会很快从填埋场中渗滤出来,在考虑是否应填埋处置废电池时应重点考虑金属总量及特定土壤对金属的吸收、吸附能力等。
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风险及回收利用建议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废弃电池的数量不断增加。
废弃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风险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风险,并提出相关的回收利用建议。
一、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风险1. 化学成分对土壤、水源的影响废弃电池中含有诸如铅、镉、汞等有害重金属物质。
这些物质会渗入土壤,进而进入水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害物质会积累在土壤和水体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2. 燃烧废弃电池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当废弃电池被不恰当地丢弃或无法有效回收时,有些人可能会将其烧毁以获取金属。
这样的行为会产生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重金属蒸汽。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3. 废弃电池的资源浪费废弃电池中蕴藏着丰富的金属资源,例如锌、镍和铁。
如果这些电池未能被正确回收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将被浪费掉。
此外,提取和制造这些金属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回收利用建议1. 加强废弃电池的回收渠道建设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废弃电池回收渠道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回收点和容易被发现的回收箱。
此外,还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回收的认识和意识。
2. 推广回收奖励机制为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废弃电池的回收,可以实行回收奖励机制。
例如,通过兑换积分、提供优惠券或赠品等方式,让参与回收的个人或家庭得到实质性的回报。
这样的机制可以刺激人们更加主动地回收废弃电池。
3. 发展废弃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对废弃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
例如,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提取废弃电池中的有价值金属,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此外,还可以研发出更加环保和高效的电池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电池的数量。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公众应被教育和提醒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知道废弃电池的正确回收方式。
媒体、学校、社区等可以承担起向公众传播环保知识的角色,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
废旧电池的污染与防治高二级2班学生:潘晶辅导教师:刘少武近段时间,常有一些关于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指导,国内的呼声特别强烈,似乎已与治理“白色”污染和汽车尾气等相提并论,从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环境报等中央报纸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事报、南方都市报等地方报纸,电台、电视台、国际互联网,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参与了电池污染和回收的大讨论。
一节小小的废电池果真有那么大的危害吗?其危害究竟有多大?这些危害是如何产生的?全世纪的电池消费量究竟有多少?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又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个课题。
一、废旧电池的危害废电池虽小,危害却很大。
电池中含有大量对生态环境有害的汞、镉、铅、镍等重金属物质。
下面着重阐述各种物质对生物体的影响。
1、汞俗称“水银”,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此外对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它能使人体牙齿松动,毛发脱落,手指抖动,神经错乱。
(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水俣病事件)2、铅及铅化物使人感到头痛头错眼花和失眠,精神恍惚,疲乏无力,烦躁易怒。
并伴有关节痛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手指有轻度颤抖、贫血。
3、镉化合物可引起金属热,重者可出现肺水肿。
慢性中毒主主要是对肺、肾脏和骨骼的损害。
突出症状是肌肉、骨关节疼痛。
可能出现蛋白尿。
(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痛痛病事件)4、镍盐可引起金属热剧烈,瘙痒和湿疹,羰基镍可引起头痛、头晕、头发沉、步态不稳,恶心、呕吐、胸闷等麻痹神经系统,严重刺激呼吸道,从而引起炎症和肺水肿。
据报道:一节废旧一号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地绝收,一节纽扣电池可使60万升水不能饮用。
是耸人听闻还是果如其然?二、1、2006年1月份我做了如下一组实验。
动物实验实验工具:鱼缸一只实验材料:金鱼两只、配制液若干实验步骤:将电池废液倒入缸中实验数据及图片:初期:金鱼活泼加废液一小时:金鱼渐渐停止游动三小时:金鱼左右摇摆,呼吸急促二十四小时:金鱼死亡,漂浮在水面上2、实验结论:由此可见,电池废液影响了动物的正常生长,使其在短时期内死亡。
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池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废旧电池的处理问题,废电池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废电池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
首先,废电池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方面。
废旧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如汞、镉、铅等,如果直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将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同时,这些有害物质还可能通过空气、水源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长期接触可能导致中毒甚至致癌。
针对废电池的处理方法,我们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首先,对于家用废电池,我们应该将其分类收集,然后交由专业的废旧电池回收机构进行处理。
这些回收机构会采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将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提取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择将废电池送至指定的回收点,以便进行资源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除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倡导减少电池的使用,推广使用可充电电池,减少一次性电池的使用量。
同时,加强对电池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中来。
综上所述,废电池的危害不可忽视,正确的处理方法和积极的环保意识对于减少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至关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好废电池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工作,共同为建设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呵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废旧电池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以及如何处理废旧电池对人体和环境有哪些危害?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铅、锌等重金属有毒物质。
汞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汞中毒死亡率高达40%;镉会损害肾脏,还会引起骨质疏松、软骨病等病症,而且是致癌物;铅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阻碍人体酶代谢和正常血红素的形成。
废旧电池填埋处理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金属外壳会被腐蚀穿孔,有害物质随之进入土壤、水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据环保专家测试,如果6吨生活垃圾中混入一粒含汞电池,那么当这些垃圾进行填埋后,土壤中汞的浓度就会超过安全标准。
若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进入焚烧厂,则其中的汞、镉等金属将会在高温下气化,污染大气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不过,正常使用时,电池中的汞、镉等并不会渗漏造成危害。
我国2003年发布的《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规定,废一次电池的回收,应由回收责任单位审慎地开展。
目前,在缺乏有效回收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鼓励集中收集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要求的废一次电池。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8年6月6日联合下发的《国家危险废物**》也规定: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镍镉电池、氧化汞电池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林女士所指的电池即是此类,国家现在不提倡集中处理,与普通垃圾零散丢弃比集中处理更有利于环保。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规定充电电池和扣式电池的制造商、进口商以及使用充电电池或扣式电池产品的制造商、委托其他电池制造商生产使用自己商标的商家,都应当承担回收废充电电池和废扣式电池的责任。
上述电池重金属含量高,故在垃圾分类中归于危险废物中的重金属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对回收与处置进行了规定,即更换时应尽量交付商家处理,避免造成污染。
如无商家回收的,应当用封闭较好的物品包装好,再贴上“废旧电池”字样标识,投放于可回收垃圾箱,便于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电池的环境影响及其处理方法有哪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池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储备设备。
然而,电池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电池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1. 电池的环境影响电池在制造、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电池的制造涉及大量的资源消耗和排放。
电池的组成包括有毒重金属和稀土元素,例如镉、铅、锡、镍等。
这些金属的开采和提取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以及采矿地的生态破坏。
其次,电池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泄漏出来,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此外,由于电池的废弃物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酸碱性物质,如果不正确处理,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对植物和动物造成伤害。
最后,电池的废弃处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电池的成分多种多样,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例如,将电池随意丢弃,可能导致有毒物质渗入土壤和水源,危害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处理方法为了减轻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通过提高电池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破坏。
研发更加环保和可再生的电池材料,例如锂电池、镍氢电池等,以取代传统的铅酸电池和镉镍电池。
同时,提高电池的制造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其次,加强对电池使用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污染控制。
鼓励人们减少使用一次性电池,转而使用可充电电池。
优化电池的充电管理和循环利用,减少电池报废率。
同时,强调正确的使用和储存方式,避免电池因错误的操作而泄漏或短路。
再次,加强对电池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建立健全的电池废弃物回收网络,提供方便的回收设施和渠道。
正确回收和处理废弃电池,以防止有害物质的泄漏和进一步的环境污染。
同时,推广电池资源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
此外,教育公众对电池环境影响的认识和重视。
废弃电池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与防控策略废弃电池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虽然电池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便携性的同时也为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但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我们可以减少废弃电池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
本文将探讨废弃电池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行的防控策略。
废弃电池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污染物的释放和资源浪费两个方面。
首先,废弃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溶剂,一旦进入大气中会对空气质量造成直接危害。
例如,废弃电池中所含的镉、铅和汞等重金属元素,当电池被不当处理时,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渗透到土壤和水系中,或者通过雨水的淋洗进入大气中。
这些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降解过程中会形成氮氧化物和臭氧等二次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其次,废弃电池的大量产生和处理不当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电池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中的有用材料如果不能被循环利用,将导致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为了降低废弃电池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策略。
首先,加强对废弃电池的回收和处理。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和支持电池制造商建立回收和处理体系,从源头上控制废弃电池的产生和流通。
同时,提高公众对废弃电池回收的意识和参与度,通过设立回收点和推行门到门回收等方式,方便公众回收废弃电池,并向他们普及废弃电池的危害性。
其次,推动废弃电池的循环利用。
将回收的废弃电池送至专门的处理厂进行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将有害物质分离处理并进行安全处置,同时再生资源可以被提炼和利用。
这样既可以减少对新资源的依赖,又可以避免废弃电池带来的环境问题。
此外,应加强对废弃电池相关产业的监管和管理。
严格控制电池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有害物质的使用,限制废弃电池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开发和使用更环保的电池技术和材料。
通过提升电池的寿命和使用效率,减少电池的使用量和废弃量,减缓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监测和评估,掌握废弃电池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情况和趋势,及时提出应对措施。
电动车电池报废对环境的污染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监测以制定更有效的对策电动车作为一种新能源车辆,以其零排放、低噪音等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随着电动车的产销量的不断增加,由于电池寿命限制,电动车电池报废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电动车电池的报废处理涉及到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监测,以制定更有效的对策。
一、电动车电池报废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电动车电池一旦寿命到期或损坏无法修复,就会成为报废电池。
这些废弃电池中包含着有害物质,例如镍、钴、锂等重金属。
如果这些废旧电池未经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具体表现如下:1. 土壤污染:废弃电池中的重金属渗入土壤,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生物圈平衡,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2. 水源污染:废弃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渗漏或排放进入水源,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当有害物质进入水源后,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甚至进一步危害人类健康。
3. 空气污染:废弃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损害。
二、目前电动车电池报废处理存在的问题随着电动车市场的迅猛发展,电池报废问题日益凸显,然而,目前对于电动车电池报废的处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标准化处理流程:由于电池种类繁多,处理电池报废的方法尚未统一规范,各地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标准化处理流程。
2. 收集回收体系不完善:目前,电动车电池报废的回收体系尚未完善,收集回收这一环节存在困难和缺失。
废弃电池的回收率偏低,导致更多的报废电池被随意丢弃,从而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3. 缺乏监测与评估机制:目前对于电动车电池报废对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认知不够明确,制定对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受到限制。
三、进一步研究与监测的必要性针对电动车电池报废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进一步的研究与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减少和消除废旧电池环境污染的建议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有相当一部分电器需要电池,如各单位的仪器设备、家用的复读机、CD机、电话机、MP3、录音机等等、等等。
电池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统计全国每年大约需要电池近44亿节,平均每人一年用掉11节。
但有关数据调查表明,我国电池的回收率还不到2%,一次性用掉的大量的废电池一扔了之,而废弃的电池会对我们生活土壤等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电池有着集中生产,分散污染:短时使用,长期污染的特点。
不同的种类,有着不同的污染。
电池污染是因为电池中含有以下重金属:铅:主要危害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导致神经衰弱、手足麻痹、消化不良、腹部绞痛等。
汞:主要危害口腔和消化系统,导致脉搏加快、肌肉颤动等不良症状。
汞进入人体与胃酸作用,产生氯化甲基汞,经肠道几乎全部被吸收进入血液,最后积蓄在脑细胞中,造成人体运动失调,甚至导致死亡或遗患终身,并会危及后代健康。
镉、锰:主要危害神经系统。
其中镉中毒后患者手足疼痛,全身各处都很容易发生骨折,俗称“痛痛病”,还会影响肝、肾器官的正常功能。
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通过对电池的观察分析及资料的查阅表明:其结构及主要材料成分如下(以锌锰电池为例):见电池材料的组成成分: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途径有:电池→土壤→微生物→动物循环粉尘→农作物→食物→人体→神经→沉积发病(其它)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逐级在较高级的生物中积累,然后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在某些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
本人从事生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多年,多次组织和指导学生研究观察废旧电池对多种植物种子发芽和多种水生动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极大,严重的会导致生物死亡。
一粒钮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废旧电池就象一颗颗“污染小炸弹”,时刻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废旧化学电池的危害及对策学院不动产学院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号 1104020038学生姓名黎文颢指导教师姓名林玲指导教师单位北师大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年月日浅谈废旧化学电池的危害及对策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学电池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种类繁多,功能也各不相同。
但是在化学电池对社会贡献的同时,人们和研究人员也同样发现了化学电池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即使如此,废旧电池污染依然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法律法规的疏漏,导致废旧电池的处理、回收、再利用无法合理进行。
本文通过化学电池的成分来阐述对环境、人体的污染;通过国内外对废旧化学电池的处理方法、发展前景、法律法规作出比较,希望能对我国化学电池行业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提出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废旧化学电池危害回收利用处理对策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nmy,various kinds of chemical batterie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will expect an extensive use.However,while chemicalbatteries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society,people and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hey will do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health.But even facing this problem,people do not aware of thepollution of waste batteries.Also,the legal loophole leads to failure of battery disposal,recycle and reuse.By analyzing the components of chemical batteries,this thesis explains the pollution that chemical batteries bring o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Moreover,it compares the Chinese chemical batteries handling methods,development future and laws with those of foreign countries.With this effort,this thesis hopes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w and regulations in the Chinese chemical battery industry.一、绪论1.1研究背景自从19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电池鼻祖伏打发明了伏打电堆(Voltaic pile)以来,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化学电池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不可或缺的物品。
废旧干电池的环境污染及其解决对策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废旧干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状,危害及解决对策。
作者认为要解决废旧电池污染问题应从其产业结构和回收利用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废旧干电池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回收利用随着现代化通信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电池家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由此而产生的废电池越来越多。
大量的废旧电池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下面将介绍废旧干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的现状以及讨论解决对策。
我国是世界头号干电池生产大国。
据统计,1998年世界干电池的总产量约300亿只。
我国干电池生产量达到140亿只,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
而且,我国还每年从国外进口少量的高容量电池。
随着电子和信息工业的不断发展,方便、高能的各种干电池被广泛的应用。
每年产生的废电池越来越多。
仅以北京、上海为例北京市从1998年5月到1999年5月消费电池3000吨,回收仅14吨,回收率不足0.5%;2000年上海市消费电池3000吨,仅回收30吨,回收率仅为1%。
由于废旧电池含有金属及废酸废碱等有毒有害物质,属于国家颁布的危险废物。
我们日常所用的普通干电池,主要有酸性锌锰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两类,它们都含有汞、锰、镉、铅、锌等各种金属物质,废旧电池被遗弃后,电池的外壳会慢慢腐蚀,其中的重金属物质会逐渐渗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重金属污染的最大特点是它在自然界是不能降解,只能通过净化作用,将污染消除。
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
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
铅:神经系统(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部绞痛)、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变。
汞:精神状态改变是汞中毒的一大症状。
脉搏加快,肌肉颤动,口腔和消化系统病变。
镉、锰:主要危害神经系统。
三、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途径:这些电池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电池回收利用:减少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池所带来的方便性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
为了减少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电池回收利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保议题。
本文将分析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电池回收利用的步骤和措施。
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有害物质:电池中通常含有重金属,如镉、铅和汞等。
一旦电池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有害物质可能渗入土壤和地下水,进而对植物和动物造成伤害,甚至污染食物链。
2. 能源消耗:电池的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如果电池被随意丢弃,相当于这些电池中储存的能源浪费了,而且制造更多的电池也将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资源。
3. 土壤与水体污染: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渗入土壤和水体中,造成环境污染。
这种污染不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为了减少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电池回收利用成为了必要的环保举措。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池回收利用的步骤和措施:1.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如媒体、学校和社区,向公众普及电池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方法。
提高公众对电池污染的认识,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电池回收利用行动中。
2. 建立回收体系:政府和企业可以合作建立电池回收体系,设立回收箱或回收点,方便人们将废弃电池投放到指定地点。
这样可以减少废弃电池的随意丢弃,提高回收率。
3. 健全法律法规:明确电池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鼓励和奖励那些积极参与电池回收利用的个人和组织,营造良好的回收氛围。
4. 可持续利用:回收的电池需要经过合适的处理和处理流程,确保其中的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去除。
然后,可以采用再生利用、资源回收或制造新电池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废弃电池产生的环境影响最小化。
除了以上的步骤和措施外,电池回收利用还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以下是一些个人可以采取的行动:1. 注意电池的分类和分拣,将废弃电池与其他垃圾分开存放。
废旧电池污染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摘要:目前,大多数的废电池进入城市生活垃圾,随生活垃圾填埋。
如果填埋完全符合标准,这种处理是比较好的,污染相对较少。
不过在我们的身边,却会经常发现废旧电池的身影无处不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干电池在方便人们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人们也逐渐察觉到这一问题,但人们对解决这一问题却一直都做得不够好,许多人也不知自身正在遭受废旧干电池污染的危害。
在为科技进步高兴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身的健康。
关键词:废旧电池;危害;原因;治理对策;
一、废旧电池的危害
废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主要有镉、铅、汞、镍、锌、锰等。
镉、汞、铅是对环境和人体有较大危害的物质;锌、镍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是有益的,但在环境中超过极限,也将对人体构成危害;废酸、废碱等电解液可能污染土地,使得土地酸化或碱性化。
废电池在收集、储存、运输过程中也应格外小心。
因为有些废电池中还残存有能量,运输中可能引起爆炸。
由于机械磨损或腐蚀作用,废电池可能渗漏,腐蚀容器和运输工具。
集中储存造成的泄漏对环境的危害性会较为严重。
电池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已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而废电池是危害我们生存环境的一大杀手!若把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惨出的重金属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
二、污染产生的原因
绝大多数的居民缺乏对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关注度,回收意识淡薄。
由于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居民对于废旧电池的危害缺乏认识,环保意识淡薄,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甚至把用完的电池跟生活垃圾一起扔到垃圾堆里面或者把电池焚烧。
同时,人们在购买电池时也并不考虑其是否符合环保标准。
很多设置的废旧电池回收箱,被当作垃圾箱,这样就是形同虚设。
另外,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尚未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回收体系。
虽然公众已经开始关注环保问题,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缺乏针对废旧电池回收的具体措施,尚未有切实有效的法律法规出台,生产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之间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仍不明确。
即使现有的回收系统也只是散兵散将,很多耗巨资建成的处理中心,因回收不到足够的废旧电池,面临停运的尴尬窘境。
一些不正规的小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处理设备,不但很难有效回收利用,反而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二次污染。
同时,处理技术要求高、利润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各种经济因素制约着废旧电池处理产业的发展。
废旧电池处理回报率低、处理技术要求高、利润回报周期长的特性导致了很难吸引投资者,所以也就很难形成产业化的规模。
综上所述,这些是造成电池污染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三、废旧电池的治理对策
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各个角度来看,废电池处理的最佳方案是进行再生利用,但如果再生利用技术落后,也能引起污染。
废电池中重金属对于环境是否构成污染,主要还取决于其在环境中的富集程度及其处置方式。
目前,我们每个人所能做的,是把自己使用的所有废电池都集中起来,分类送到当地环保或环卫部门,等候专业化处置。
因此,有关人士认为当务之急一是加大投入,开发回收技术。
国家应拨出专项资金筹建大规模的专业处理废旧电池的工厂和进行处理技术创新研究。
同时,国家可以制订相关的行业政策,对电池生产厂的销售收入实行专项税收制度。
这样一是可用经济杠杆使严重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尽快退出市场,或加快技术更新;二是可为废弃的消费品回收处理积累资金。
在此基础上,管理部门可以将从生产厂征得的专项税收转给回收工厂,用于支付收集废旧电池的支出。
回收工厂可利用废旧电池所生产的新的产品经销后获得的相应利润,用于回收工厂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这首先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这是因为法律法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企业建立逆向物流系统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外部强制力量。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支持经济激励手段,若没有相关法律的保障,经济激励手段将很难实施。
从个人的生活角度来看,目前,尽管废旧电池的逆向物流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但绝大多数企业和消费者对其重要性并不太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宣传教育不够有关。
通过宣传教育使消费者意识到废旧电池逆向物流的重要性,不实施废旧电池逆向物流所带来的危害,使广大群众真正意识到逆向物流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促使消费者主动收集回收废旧电池。
同时也要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广州,废旧电池回收与处理的步子走得慢,至今人们用完了就往垃圾桶里扔。
据当地媒体报道,广州市环卫局一位负责人说,虽然环卫部门清楚电池的危害程度,但这不是环卫部门可以解决的,应该由环保部门进行综合考虑。
而广东省环保局有关人士则表示,在没有国家法律依据的情况下,环保局能做的就只有呼吁了。
如果通过媒体的呼吁,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能够出面投入一些资金,现有的废旧电池也并不难以处理。
四、总结
虽然我是读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看起来这个专业跟环境保护是基本上没什么联系的关系,但我认识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这个道理,而且我对环境污染与控制这门的课程挺感兴趣,所以怀着好奇的心态报选了这门选修课程。
老师所授予的知识常常让我受益匪浅:通过PPT的讲解以及相关环境问题的视频播放,让我对生活中的环境污染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环境污染会对我们的周围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而我们需要懂得如何去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在我们的身边,废旧电池的污染无处不在,所以通过对废旧电池污染的研究,我对电池污染以及如何去治理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司长余德辉指出:开展废旧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研究,加速我国废旧电池科学化管理进程。
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电池消费大国,每年有数亿只废旧电池被弃。
因此,我们全社会的人都应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要乱扔废旧电池!
参考文献:
[1]蒋莉.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化的若干思考.再生资源研究,2004(3).
[2]何深思.我国废旧电池回收系统模型设计.环境保护,2002(10).
[3]王峻.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在国外.环境导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