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江沿岸修造船厂的防污染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189.15 KB
- 文档页数:2
修船厂环保措施背景修船厂是一个重要的制造和维修船舶的场所,但是它对周围环境和水域可能会造成污染。
防止污染已经成为了修船业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污染来源修船厂的主要污染来源为:1.化学品:重金属、溶剂和化学添加剂等。
2.废水:清洗船体、机器和其他设备所产生的污水。
3.废气:喷漆和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4.废物:废弃船舶件和其他废弃物。
环保措施为了降低修船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以下环保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治理废水要防止最高浓度和最高负荷超过“排污总量控制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选择一些既经济实用又环保的技术。
1.生化处理:废水通过好氧池,降解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2.膜分离:废水通过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实现去除化学物质。
3.浸渍法:将有机废水浸渍进高渗透性生物质中进行治理。
控制废气要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保证废气排放符合环境保护排放标准。
控制废气的技术措施有:1.采用集中排放方法,降低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
2.安装排放口和排气管道的出口偏角,避免对周围的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
3.使用高性能的排气净化设备,如脱硝、除尘和脱硫装置。
废物处理要对产生的废物进行标准化管理,降低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
废物处理的措施有:1.废物的分类收集,按照不同的类型和性质分别进行处理。
2.利用资源化的方法,将废物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3.安全掌握废物和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防止对环境造成危害。
安全使用化学品要进行化学品管理,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措施有:1.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2.开展化学品安全教育。
3.选择环保型和安全性更高的化学品。
结论环保措施的实施对于修船厂的发展和周围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的意义。
只有不断探索新的环保方案,找出最优的技术和方法,才能实现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水运管理现状、原因及其对策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干流,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流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长江水质日益恶化。
近期首次向社会公布的《长江水资源质量公报》显示,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河流水质呈下滑趋势,大量湖泊富营养化,长江水质正在恶化,已严重影响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
在长江流域的水环境污染形成过程中,由航运引起的污染占很大的比重。
长江总通航里程7万公里,占全国70%以上。
内河航运作为一种传统的运输方式,长江干流主要承担水系内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等大型企业国内外重点物资的运输任务。
近年来,随着长江沿岸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增长以及油品销售市场不断扩大,从事油品运输的船舶也发展很快。
在长江航运对水质的污染中,油污染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
因此,本文旨在阐述长江油污染现状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油污现状概述长江航运所产生的油污主要分为海损事故溢油、含油污水排放及操作性溢油三种。
1.海损事故溢油长江干线平均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沉没的船舶约200余艘,这些沉船往往都带有未用完的燃料油。
若按每艘0.5吨计算,则长江每年因沉船造成的油污染就有100多吨。
另外,油轮如发生碰撞、爆炸等事故,极易造成大规模的溢油。
这类溢油事故长江干线近几年每年发生约4~5起。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1997年6月3日在南京栖霞发生的大庆243轮溢油事故。
该轮因静电起火爆炸沉没,导致数千吨原油溢流入江。
2001年10月20日,“皖湾止货0298”轮与“赣吉安油1014”发生碰撞,造成水域污染。
2003年8月5日,停泊在上海吴泾热电厂码头的货船遭另一艘不明船舶碰撞后,导致货轮燃油舱破损,约85吨重燃油泄漏,导致吴泾热电厂六期码头至闸港上游段准水源保护区近8公里水域、滩涂及岸线遭到严重污染。
2.日常营运含油污水的排放日常营运操作产生的油污染主要包括一般船舶产生的机舱底水和油船产生的压载水、洗舱水。
浅谈长江沿岸修造船厂的防污染管理摘要:航运市场的发展带动了长江沿线修造船行业的繁荣,但增大了长江水域安全与防污染的风险,也给海事监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在列举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船厂污染源、防污设备配备及污染隐患情况,就海事部门如何在防污染方面对船厂实施有效监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修造船;防污染;海事管理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300-02一、修造船舶污染源情况船舶在修造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固废等的污染物,是船舶对长江环境污染的一大污染源。
船舶修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进港修理船舶的油污水、油泥、生活垃圾;修造过程中除锈产生的废砂、漆皮,喷涂产生的油漆、溶剂残渣及废油漆桶;维修保养而产生的废弃物,如残留油漆、漆刷、铁锈、破布、各种包装材料、报废的索具(钢丝绳、尼龙绳)、报废的小型零件和工具;材料切割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料;自备发电机组发电产生的废气等。
二、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修理船舶防污染管理的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船舶修造厂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备有足够的用于处理船舶污染物、废弃物的接收设施,并使该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第七十条规定:船舶在港区水域内进行洗舱、清舱、驱气、排放压载水、残油、含油污水接收、舷外拷铲及油漆作业,应当事先按照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港口、码头、装卸站和船舶修造厂应当备有足够的船舶污染物、废弃物的接收设施。
从事船舶污染物、废弃物接收作业,或者从事装载油类、污染危害性货物船舱清洗作业的单位,应当具备与其运营规模相适应的接收处理能力。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在船舶修造及其相关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应当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不得投弃入水。
船舶在船台(排)修理完毕或者建造竣工下水后,应当及时清除相关污染物。
CWT 中国水运2011·12船舶Ship长江船舶污染主要是指船舶在长江航行、停泊港口、装卸货物的过程中对周围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垃圾这3类。
长江防治船舶污染主要问题1、内河船舶防污染法制建设滞后目前长江上适用的内河船舶防污染相关法律除了综合性较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专业领域规格最高的2006年1月1日生效的由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
而海洋船舶防污染相关法律专业领域规格最高的则是2010年3月1日生效的由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格明显高于内河相关法律。
而更让人遗憾的是该条例中很多切合当前发展和防污染监管需求的非常有效的船舶防污相关条款却不适用于长江等内河。
另外,海洋船舶防污染相关法律的要求很多方面都比内河相关法律严格。
因此,相对于作为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的长江等内河远远高于海洋的重要性,内河船舶防污染法律建设明显滞后。
由于长江及内河船舶防污染法律建设的滞后致使内河船舶在防污染配备、内河船员发证要求和防污染意识方面均远远落后于海船,造成了在长江等内河航行的船舶擅自排污、作业的现象见怪不怪,直接增加了长江船舶防污染工作的难度。
2、防污染监管体制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域管理为主的体制,在水资源管理上实行的是“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而长江船舶污染作为流动污染源流经沿江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由于各地区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等等存在诸多差异,对长江船舶污染没有按水资源的客观属性及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形成“统一管理为前提,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未能将交通部直属海事部门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水利部门有效整合,未能发挥相关部门在自身专业领域的优势形成监管合力。
从海事部门内部来看,直属和地方双重领导的模式,对船舶防污染要求尺度的不统一,使得船舶防污染工作在责、权、职方面难以统一。
Jun.2019Vol.29, No.22019年6月第29卷第2期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Transport Management Institute Ministry of Transport 关于长江水域船舶污染防治的思考朱圣春(南京海事局大厂海事处,江苏南京210048 )[摘 要]文章从长江水域船舶污染的种类、污染现实情况和造成危害入手,指出了船舶污染的现状,从船舶建造、公司管理、污染处置、“三无”船舶、船厂生产、海事监管6个方面进行污染原因分析,提出船舶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关键词]船舶;污染;防治;长江经济带[中图分类号]U698.7[文献标识码]A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加快推 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 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水域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长江生 态功能退化加剧,母亲河已经进入病态,修复长江生 态刻不容缓,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船舶污染防治是长江生态保护 的重要环节,由于船舶流动的特殊性,船舶在航行、 停泊和作业过程中一直在产生污染物,船舶污染防治艰巨而复杂,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 文明建设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人民为 中心,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打赢船舶污染防治攻坚战。
_、船舶污染现状(_)船舶污染的种类船舶污染包括船舶垃圾污染、船舶生活污水污 染、船舶油污水污染、危化品船舶洗舱水污染、危化 品船舶泄漏事故污染和船舶交通事故污染等,危化品船舶洗舱水污染、危化品船舶泄漏事故污染和船 舶交通事故污染危害严重。
(二)船舶污染的现实情况长江经济带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水上运 输是最经济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承担沿江企业大宗[文章编号]2095-4263 (2019 ) 02-0029-04货物运输,成为国内运输最繁忙的水域。
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1.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在规划施工区域时必须充分考虑周边海域的水质、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等因素,选择不影响水质和生态的区域进行施工,尽量远离生态重要区域。
2.控制废水排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船舶使用的厕所废水、污水、船体清洗废水等。
船舶必须安装合法合规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且将脏水储存在封闭的容器中,等到进入指定海域后再进行合规处理或者通过管道接入岸上污水处理厂。
3.控制油污泄漏:施工船舶上的机械设备,如发电机、发动机等,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防止泄漏油污。
施工船舶必须配备油水分离设备,并将油污水定期转移到专门的储存舱内。
此外,施工船舶还应当安装油污水处理设备,将油污水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式进行处理,达到合规排放标准。
4.减少噪音污染:施工船舶上的机械设备和作业设备会产生噪音,对海洋生物造成干扰和伤害。
施工船舶需要采取降噪措施,如安装消音器、隔音罩等,减少噪音对周边海洋生态的影响。
5.定期维护和检查:施工船舶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废水处理设备、油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防止设备故障引发的污染事件。
6.培训与意识提升:船员和施工人员需要接受环保意识和技术培训,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熟悉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
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促使施工船舶的风险管理和环境管理水平提升。
7.加强监管与执法:相关环保部门应加强对施工船舶的监管与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违法船舶进行罚款、停工整改等充分严厉的处罚,形成严密的监管体系,执法标准执行到位。
关于长江舾装码头施工期污染及环境保护措施⑴环境空气①平整场地时起尘。
②汽车在运输砂、石料等基建材料以及陆域填方过程由于振动、自然风力等因素引起物料洒落起尘及道路二次扬尘。
③施工现场在风的作用下产生的扬尘。
④汽车运输时排放的尾气。
⑵水环境①码头打桩、码头面施工过程产生的SS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和油污水。
③施工现场砼构件作业养护废水。
⑶噪声打桩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砼振捣器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机械噪声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
2.5.3.2 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⑴水环境①含油废水:新建造船舶在码头舾装、试验和试航时将产生含油污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 cr、BOD5和SS。
②船舶油污水:营运期重件码头到港船舶产生的机舱油污水(一期工程不含重件码头)。
③生活污水:船舶生活污水和陆域生活污水。
⑵环境空气到港船舶废气,喷漆废气和焊接烟尘。
⑶噪声重件码头到港船舶及舾装码头船舶试航产生的噪声,码头及堆场机械噪声。
2.5.4 施工期污染源强2.5.4.1 水环境⑴施工过程的悬浮物强度码头桩基施工、码头面施工将造成码头前沿局部水域悬浮物浓度增加,对局部水环境、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影响,但影响是暂时的、有限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这种影响也随之结束。
码头引桥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时,施工过程中的泥浆一般循环使用,如果直接排放将增加长江悬浮物浓度,排放量为30L/s,泥沙浓度为20000mg/L;悬浮的底泥物质在水流扩散等因素的作用下,在一定范围内将导致水质泥沙含量增大,水体浑浊度相应增加。
⑵施工期船舶生活污水施工船舶包括拖轮等,施工船舶上的总人数约为70人,按照每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废水量为30L/d,据此计算船员生活污水发生量约为2.1m3/d,根据武汉海事局《武汉港船舶垃圾、残油、油污水接收设施公告》(见附件六),到港船舶生活污水由海事部门认定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船有偿接收处理。
刍议船舶对长江水域造成的污染及其防治策略摘要:长江水域是黄金水道,在船舶运输成本上也比其他的运输方式要低很多,因此,被广泛的进行利用。
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和农业发展迅速,使得船舶的运输中产生了一定的垃圾,这给长江流域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对此,当前十分有必要对船舶给长江水域造成的污染进行研究,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这种现象出现。
本文主要对船舶对于长江水域造成的污染及其防治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希望以此为我国的长江水域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
网/2/关键词:船舶长江水域污染防治措施研究探讨船舶通过长江水域进行运输,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船舶的停泊和行驶,会产生相应的污水和垃圾。
这些垃圾往往是没有经过处理就进行排放的,这给长江水域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面对当前长江水域污染的情况,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对此进行管理和控制。
下面将对船舶对长江水域造成的污染以及治理的方式进行详细讨论。
1.船舶造成水域污染的原因船舶的行驶和停留都会造成一定的水质污染。
对水质造成污染的主要成分为油类污染和非油类污染两种。
当中非油类污染主要指的是船舶所排放出的一些生活垃圾,例如污水和其他的废弃物品等。
而油类污染主要指的是船舶行驶所排放的石油等。
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的江水当中,这将对水质污染和水生活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会促使水中含氧量下降,导致出现流域内大量的水生物死亡。
其次,污水当中含有一定的无机营养盐,会导致水质出现富营养化,最终也不利于水生物的正常生存。
此外,污水都会含有一定量的细菌,这些细菌排放到长江内之后,会很难被长江水所消除,长久以来也会给水质环境带来威胁。
石油等油类污染是影响水质的罪魁祸首,其造成影响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消减,严重的影响着水质安全,也给水生物生存造成了威胁。
因此,当前一定要积极的对船舶造成的长江水域污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争取找到最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1)油污染船舶的行驶正常情况下主、副机都需要燃油燃烧,同时内部的各个运动部分也都需要进行润滑,以便于保证船舶的正常行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