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0
技术规格书
(支座灌浆料)
1.主要参考技术标准和规范
1.1《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15
1.2《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
2.主要设计要求
(1)试验指标。
(2)灌浆料自流态:现场只需加水搅拌后,直接灌入设备基础,不需
震捣便可填充设备基础的全部空隙。
(3)灌浆料无锈蚀作用:对钢筋、钢板等无锈蚀危害。
(4)灌浆料抗油渗: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其强度比浸油前提高10%以
上。
(5)灌浆料耐久性:200万次疲劳实验,50次冻融循环实验强度无明
显变化。
(6)灌浆料耐候性好-40℃~600℃长期安全使用。
3.物资需求及供货范围
供货范围为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CX-CZ3标所有桥梁支座。
4.质量保证
⑴中标人应对所提供物资的质量负责。
在质量保证期内,中标人提供合同约定的服务,发生的费用已包含在本合同金额中。
⑵招标人的质量抽检并不免除中标人对交付物资质量的保证责任。
⑶履约质量保证金的支付并不免除中标人对交付物资质量的保证责任。
5.投标物资详细的运输和供应方案
⑴投标人交付的物资应分别按照合同要求交至指定的到货地点。
⑵投标人应充分考虑和了解施工地点的地理位置和运输条件,采用合适有效的运输和货物交付方式,制定保证工程所需物资按时、按量供应的具体措施。
⑶原材装卸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成品的质量。
5.验收标准
(1)《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15
(2)《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
灌浆料检测试题(含答案)姓名:分数: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水泥基灌浆材料按类别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2、水泥基灌浆材料标准试验条件为室温(20±2)℃,相对湿度(大于50)%;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为(20±1)℃。
3、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按材料使用部位分为(面层O)和(垫层U)。
4、《聚氨酯灌浆材料》JC/T 2041-2010标准实施日期为(2011-03-01)。
5、水泥基灌浆材料坍落度扩展度初始值检验应在(5min)内完成。
6、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尺寸变化率结果取(3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有(1个)超出平均值±20%范围的数据,则舍弃后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一组中有(2个)数据超出平均值±20%,应重新试验。
7、按使用方法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分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代号(C)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代号(A)。
8、水泥基灌浆材料最大骨料粒径不大于4.75mm时,抗压强度标准试件采用尺寸为(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最大骨料粒径大于4.75mm且不大于25mm时,抗压强度标准试件应采用尺寸为(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
9、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细度试验称取样品(2000g),同时采用(25mm)筛和(4.75mm)筛进行试验。
10、聚氨酯灌浆材料以同一类型(10t)为一批,不足(10t)亦可作为一批。
11、聚氨酯灌浆材料按原材料组分分为(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和(油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
12、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细度试验采用(0.63mm)试验筛。
二、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1、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试验前应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放置至少(B )。
A、12hB、24hC、20hD、48h2、下列不属于水泥基灌浆材料最大骨料粒径不大于4.75mm的类别( D )。
水泥基灌浆材料试验规定水泥基灌浆材料是由水泥、集料(或不含集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经工业化生产的具有合理级配的干混料。
加水拌合均匀后具有可灌注的流动性、微膨胀、高的早期和后期强度、不泌水等性能。
用时只需加水搅拌便可成为均匀、稠度适宜、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具有自流平性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水泥基灌浆材料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
Ⅰ类、Ⅱ类和Ⅲ类的最大集料粒径为≤4.75mm,包括水泥净浆;Ⅳ类的最大集料粒径为>4.75mm且≤16mm。
适用范围:地脚螺栓锚固、设备基础或钢结构柱脚底板的灌浆、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
一、建筑工程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用水泥净浆(不含骨料)的检测规定优先执行强制性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中6.5节的规定。
(一)材料检测1、3h自由泌水率宜为0%,且不应大于1%,泌水应在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2、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06%;3、当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当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3%。
检测频次: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
(二)施工过程检测试件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组批原则:每工作班留置一组试件;2、试件尺寸及每组试件数量:70.7mm的立方体试件,6个;3、试件养护方式和龄期:标准养护28d;4、强度计算:试件抗压强度应取6个试件的平均值;当一组试件中抗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超过20%时,应取中间4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5、结果评定:现场留置的灌浆用水泥浆试件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二、含或不含粗骨料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检测规定可以执行推荐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88-2008)。
1、原材料的进场检测每200t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200t也按一批论。
(1)常温季节和常规的施工环境,检测参数为:流动度、竖向膨胀率、抗压强度、钢筋锈蚀和泌水率;(2)冬季施工期间,在(1)基础上,增加规定负温(-5℃、-10℃)下的抗压强度比(R7、R-7+28和R-7+56);(3)用于高温环境的,在(1)基础上,增加抗压强度比和热震性。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ICS 27.140P 15备案号:J1383-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 5148—2012代替DL/T 5148-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ement groutingconstruction of hydraulic structures2012-01-04 发布2012-03-01 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文)的要求,对DL/T 5148-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形成的。
在修订编制过程中,参编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征求了全国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设计、科研和管理单位的意见,总结了DL/T 5148-2001标准的执行情况,针对近10年来开发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出现的问题,对原标准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充实、完善。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灌浆材料、设备和制浆,现场灌浆试验,帷幕灌浆,坝基固结灌浆,隧洞灌浆,混凝土坝接缝灌浆,岸坡接触灌浆,施工记录和竣工资料等。
本标准对DL/T 5148-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现场灌浆试验”一章和资料性附录“浆液主要性能现场试验方法”,将原“坝基岩体灌浆”分列为“帷幕灌浆”和“坝基固结灌浆”两章,并充实了内容;——补充了若干新技术,如搭接帷幕灌浆、接缝灌浆重复灌浆系统、稳定性浆液等;——对若干重要的施工工序,如钻孔、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灌浆、灌浆结束条件等工艺参数做了适当调整;——对接缝灌浆、岸坡接触灌浆的实施条件、质量检查方法等重新进行了规定;——将帷幕灌浆孔不同深度的偏斜度、灌浆质量压水试验检查的坝高范围等进行了拓展;——对部分灌浆施工记录及灌浆工程成果表进行了修订、补充。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水泥基灌浆材料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充填材料,其应用技术规范对于工
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应用技术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工程施工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和施工。
首先,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应用范围需要明确。
水泥基灌浆材料主要用于填充建
筑物中的空洞、裂缝和空隙,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使用水泥基灌浆材料前,需要对施工部位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评估,确保材料的应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其次,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配比需要合理。
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
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配比,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和种类。
合理的配比可以保证灌浆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再次,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灌浆材料的搅拌和浇筑。
在搅拌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应按照配比要求进行,确保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速度和压实度,避免产生气泡和空洞,确保灌浆材料的充实性和密实性。
最后,对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灌浆材料浇筑完成后,需
要进行充分的养护,包括保湿、防止冻融和防止外力破坏。
养护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灌浆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对工程的长期使用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应用技术规范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应用技术规范可以保证灌浆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因此,施工人员在使用水泥基灌浆材料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可控。
水泥基灌浆材料试验规定水泥基灌浆材料是由水泥、集料(或不含集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经工业化生产的具有合理级配的干混料。
加水拌合均匀后具有可灌注的流动性、微膨胀、高的早期和后期强度、不泌水等性能。
用时只需加水搅拌便可成为均匀、稠度适宜、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具有自流平性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水泥基灌浆材料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
Ⅰ类、Ⅱ类和Ⅲ类的最大集料粒径为≤4.75mm,包括水泥净浆;Ⅳ类的最大集料粒径为>4.75mm且≤16mm。
适用范围:地脚螺栓锚固、设备基础或钢结构柱脚底板的灌浆、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
一、建筑工程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用水泥净浆(不含骨料)的检测规定优先执行强制性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中6.5节的规定。
(一)材料检测1、3h自由泌水率宜为0%,且不应大于1%,泌水应在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2、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06%;3、当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当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3%。
检测频次: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
(二)施工过程检测试件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组批原则:每工作班留置一组试件;2、试件尺寸及每组试件数量:70.7mm的立方体试件,6个;3、试件养护方式和龄期:标准养护28d;4、强度计算:试件抗压强度应取6个试件的平均值;当一组试件中抗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超过20%时,应取中间4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5、结果评定:现场留置的灌浆用水泥浆试件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二、含或不含粗骨料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检测规定可以执行推荐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88-2008)。
1、原材料的进场检测每200t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200t也按一批论。
(1)常温季节和常规的施工环境,检测参数为:流动度、竖向膨胀率、抗压强度、钢筋锈蚀和泌水率;(2)冬季施工期间,在(1)基础上,增加规定负温(-5℃、-10℃)下的抗压强度比(R7、R-7+28和R-7+56);(3)用于高温环境的,在(1)基础上,增加抗压强度比和热震性。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2. 施工技术标准:灌浆料工程施工应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试验规定》(GB 50448-2008)等。
3. 施工组织设计:灌浆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并经相关部门审查批准。
4. 施工设备:施工前,应准备搅拌机具、灌浆设备、模板及养护物品等。
二、施工工艺1. 施工方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选择自重法、高位漏斗法、压力灌浆法等施工方法。
2. 基础处理:清扫设备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灰尘、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
灌浆前24小时,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小时吸干积水。
3. 支模: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和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
模板定位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模板必须支设严密、稳固,以防松动、漏浆。
4. 搅拌:按产品合格证上推荐的水料比确定加水量,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
水泥基灌浆材料宜采用机械拌合,拌合时宜先加入2/3的水拌合约3分钟,然后加入剩余水量拌合直至均匀。
5. 灌浆:根据灌浆方式,将拌合好的灌浆料灌入模板内。
灌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灌浆料应均匀分布,不得出现空隙;(2)灌浆过程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3)较长设施或轨道基础的灌浆,应分段施工,采用跳仓法施工。
6. 养护:灌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应保持灌浆层湿润,防止出现裂缝、收缩等质量缺陷。
三、质量控制1. 材料检测:灌浆料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材料检测,如强度、抗渗性、抗裂性等。
2. 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验收:灌浆工程完成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四、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误入危险区域。
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应用考试(100分)1、所在部门/项目部【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手机【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提高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水平,做到【横向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本规范填空1(2分)正确答案: 技术先进(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填空2(2分)正确答案: 安全适用(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填空3(2分)正确答案: 经济合理(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填空4(2分)正确答案: 确保质量(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5、2. 水泥基灌浆材料最重要的三项性能指标【横向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1(2分)正确答案: 流动度(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填空2(2分)正确答案: 竖向膨胀率(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填空3(2分)正确答案: 抗压强度(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6、3. 随机抽取40袋25kg包装或20袋50kg包装的产品,总净含量不得少于【横向填空】________kg填空1(4分)正确答案: 1000(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7、4. 水泥基灌浆材料进场时应复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复检项目应包括水泥基灌浆【横向填空】________和__________填空1(2分)正确答案: 材料性能(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填空2(2分)正确答案: 净含量(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8、5. 水泥基灌浆材料每【横向填空】________应为一个检验批,不足200t的应按一个检验批计,每一检验批应为一个取样单位填空1(3分)正确答案: 200t(回答与答案完全相同才得分)9、水泥基灌浆料分为()类【单选题】(5分)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 D10、地脚螺栓灌浆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单选题】(5分)A.C20B.C30C.C35D.C40正确答案: A11、()小时后水泥基灌浆料竖向膨胀率指标基本达到最大值【单选题】(5分)A.3B.6C.12D.24正确答案: D12、IV类灌浆料骨料粒径R允许范围()【单选题】(5分)A.R≤4.75B.4.75<R≤10C.4.75<R≤15D.4.75<R≤25正确答案: D13、当环境温度为-5℃时,水泥基灌浆料7天养护龄期抗压强度比不小于()【单选题】(5分)A.20%B.30%C.40%D.60%正确答案: A14、地脚螺栓表面与设备基础孔壁净距为15mm~50mm时,不宜采用()类灌浆料。
水泥基灌浆料标准水泥基灌浆料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中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地下室防水、排水沟修复等工程中。
本文旨在制定水泥基灌浆料的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要求,提高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基本要求1. 原材料:水泥基灌浆料应使用优质水泥和细骨料作为主要原材料。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良好的胶凝性和强度。
细骨料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并具有适当的颗粒分布和力学性能。
2. 配合比:水泥基灌浆料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实际需求确定,确保其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平衡。
配合比的确定应考虑材料特性、施工条件和使用环境等因素,确保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
3. 施工工艺:水泥基灌浆料的施工工艺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包括搅拌、注浆、养护等环节。
施工前应对基础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理、修补、渗透等,确保灌浆层与基础之间的粘结强度和稳定性。
三、性能指标1. 流动性: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性是其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应根据实际工程需求确定。
流动性的测定可采用坍落度试验或流度试验等方法,确保灌浆料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自由流动,并填充到目标位置。
2. 强度:水泥基灌浆料的强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强度的检测应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进行,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的测定。
强度足够高,可以确保灌浆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耐久性:水泥基灌浆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水蚀、冻融、化学腐蚀等环境因素的侵害。
耐久性的评定应考虑材料本身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以保证灌浆层在长期使用中不发生损坏和劣化。
四、质量控制1. 原材料检测:应对水泥和细骨料等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
检测项目包括外观、组分、细度、水泥胶凝时间、骨料颗粒形状等,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施工过程控制:应对水泥基灌浆料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包括搅拌时间、注浆速度、养护时间等。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灌浆料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充填性,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一、前言。
水泥基灌浆材料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
本技术规范旨在规范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应用,确保其在工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和持久性。
二、材料选择。
1. 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专用水泥,确保其品质稳定。
2. 砂,应选择细度模数适当、颗粒分布均匀的砂,符合国家标准。
3. 减水剂,应选择高效减水剂,能够显著降低混凝土水泥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
4. 抗渗剂,应选择高效抗渗剂,能够有效防止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渗水问题。
三、配合比设计。
1.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其强度、流动性和抗渗性能。
2. 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工程的具体要求,如强度等级、抗渗要求等。
3. 配合比设计应充分考虑材料的实际情况,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工艺性。
四、施工工艺。
1. 施工前应对基础表面进行清理,确保基础表面无松散物、油污等。
2. 施工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3. 施工时应采用适当的搅拌设备和施工工具,确保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4. 施工时应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确保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5. 施工后应对水泥基灌浆材料进行养护,确保其强度和抗渗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五、质量控制。
1. 施工现场应配备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对水泥基灌浆材料进行质量检测。
2. 对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配合比、坍落度、流动性、抗渗性能等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对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强度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六、安全措施。
1.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施工现场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施工现场应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
七、总结。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应用技术规范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才能确保水泥基灌浆材料在工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和持久性。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1、水泥基灌浆材料:一种由水泥、集料(或不含集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加水拌和均匀后具有可灌注的流动性、微膨胀、高早期和后期强度、不泌水等性能的混合料。
2、水泥基灌浆材料应有生产厂家提供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施工环境温度范围及相应的性能指标。
3、水泥基灌浆材料主要性能指标注:表中性能指标应按产品要求的最大用水量检验;*表示坍落度数值,**表示坍落扩展度数值。
4、用于冬期施工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还应符合下表规定:注:施工时最低温度可比规定温度低5℃.注: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应按冬期施工,施工前应预热基础表面,使其温度保持在10℃以上,应采用不超过65℃的温水拌和水泥基灌浆材料,入模温度在10℃以上,受冻前灌浆材料的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
5、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还应符合下表规定:注:温度大于35℃,应按高温施工,采取适当降温措施,与灌浆料接触的混凝土基础和设备底板的温度不应大于35℃,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
6、灌浆料进场复验(原材料复检)每200t为一编号。
取样总量不少于30kg.灌浆料施工时(现场取样),以50t为一个留样编号。
7、水泥基灌浆材料应采用机械搅拌,拌和时先加入2/3的水拌和约3分钟,再加入剩余的水拌和均匀。
试验室温度20±2℃,相对湿度应大于50%。
养护室温度应为20±1℃,相对湿度应大于90%。
8、取1800g灌浆料做流动度试验。
使灌浆料在无扰动条件下自由流动直至停止。
流动度测量精确至1mm.取20kg灌浆料做坍落度试验,一次装满坍落度筒,不需插捣,用抹刀抹平。
坍落扩展度初始值精确至1mm.9、灌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4.75mm时,抗压强度标准试件应采用尺寸40*40*160mm的棱柱体,抗压强度检验试件采取非震动成型。
最大粒径大于4.75mm不大于16mm时,抗压强度采用100*100*100mm的试件,适当手工震动成型。
水泥基灌浆材料技术介绍一、什么是水泥基灌浆材料呢?嘿,小伙伴们,水泥基灌浆材料啊,它就是一种以水泥为基本材料的灌浆玩意儿。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水泥的一种超厉害的变身。
它可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那种干巴巴的水泥哦。
这种材料在建筑工程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存在。
比如说盖大楼的时候,如果地基有些小缝隙或者不平整的地方,就可以用这个水泥基灌浆材料去填充,就像给大楼的地基打补丁一样。
它能让地基变得更加稳固,就像给大楼的脚穿上了一双超级结实的鞋子。
二、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特点1. 强度高这水泥基灌浆材料啊,强度那叫一个高。
就好像是一个大力士一样,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在一些大型的建筑结构里,它可以承受建筑物的重量,不会轻易被压垮。
这就好比是一群蚂蚁想要推倒一块大石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这个材料就像那块坚不可摧的大石头一样。
2. 流动性好它还有个很棒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好。
就像水一样,能够流到那些很狭小的缝隙里面。
你想啊,如果是普通的水泥,可能就没办法流到那些小缝缝里去,但是这个水泥基灌浆材料就可以轻松做到。
这就像是一个特别灵活的小瘦子,可以钻到各种角落里。
3. 耐久性好而且啊,这种材料的耐久性也非常好。
就像一个长寿的老爷爷一样,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它的性能。
在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的情况下,它还是能够坚守岗位,不会轻易坏掉。
比如说在一些海边的建筑,经常受到海水的侵蚀,但是有了这个水泥基灌浆材料,就能够更好地抵御海水的破坏啦。
三、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组成成分它的主要成分当然是水泥啦,不过可不仅仅只有水泥哦。
还会添加一些其他的东西,像细骨料、外加剂之类的。
细骨料就像是给水泥这个大家庭里增加了一些小助手,让整个材料的结构更加紧密。
外加剂呢,就像是给这个材料加了点魔法药水,能够改变它的一些性能,比如说让它的流动性变得更好或者强度变得更高之类的。
四、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应用范围1. 建筑结构加固在那些老建筑需要加固的时候,水泥基灌浆材料就派上大用场了。
ICS 91.Q13备案号:100.1015587- 2005 i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上标准JC/T 986- 2005水泥基灌浆材料Cemeutitious grout2005-04-11发布2005-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JC/T 986- 2005前言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湖南省白银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特种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贝思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宝冶工程技术公司、河南驻马店高新区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中岩特种工程材料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亨吉、单文华、何丹、仲晓林、王成明、袁兵、胡利明、张立华、冯达。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C/T 986- 2005水泥基灌桨材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术语与定义、原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地脚螺栓锚固、混凝土加固、修补等使用的水泥基灌浆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T 6 0 03.2 金属穿孔板试验筛(eqvI SO3 310-2:1990)GB 8 07 6 混凝土外加剂GB 12 57 3 水泥取样方法GB /T 1 4684 建筑用砂GB /T 17 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ISO法)(idtI SO6 79:1989)GB /T 50 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 5 01 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L/ T 51 50-2001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JC 4 7 6 混凝土膨胀剂JG J6 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 /T 30 33 试验用砂浆搅拌机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一、单选题1、水泥基灌浆材料的1天抗压强度(B)A、≥10.0mpa B 、≥20.0mpa C、≥40.0mpa D、≥60.0mpa。
2、水泥基灌浆材料的3天抗压强度(C)A、≥10.0mpa B 、≥20.0mpa C、≥40.0mpa D、≥60.0mpa。
3、水泥基灌浆材料的28天抗压强度(D)A、≥10.0mpa B 、≥20.0mpa C、≥40.0mpa D、≥60.0mpa。
4、水泥基灌浆材料取样单位:(D)A、60tB、100tC、120tD、200t5、水泥基灌浆材料依据性能指标共分(C)类A、2B、3C、4D、56、地脚螺栓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埋设深度不宜小于(B)的螺栓直径。
A、10B、15C、20D、257、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时:混凝土柱与模板的最小间距b不应小于(B)mm,应采用第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A、30B、60C、80D、1008、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时:混凝土梁侧与模板的最小间距b1不应小于(D)mm、混凝土梁底与模板的最小间距b2不应小于(D)mm,应采用第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A、30 \40B、40\30C、60\60D、60\809、楼板采用叠合层法加固时:当楼板上层加固的板厚b1不应小于(C)mm、当楼板下层加固的板厚b2不应小于(C)mm,应采用第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A、30 \40B、40\30C、40\80D、60\8010、水泥基灌浆材料取样数量:(C)A、10B、20C、30D、4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出现的蜂窝、孔洞、柱子烂根的修补,灌浆层的厚度不小于(D)mm,应采用第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A、20B、30C、40D、5012、水泥基灌浆材料灌浆前应有(),并经审查批准。
A、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B、技术指导C、现场试验D、专家论证13、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的灌浆孔及排气孔设置,灌浆孔的孔径不小于(D)mm,间距不超过1000mm,灌浆孔及排气孔应高于孔洞最高点50mmA、20B、30C、40D、5014、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的灌浆孔及排气孔设置,灌浆孔的孔径不小于50mm,间距不超过(A)mm,灌浆孔及排气孔应高于孔洞最高点50mmA、1000B、1500C、2000D、250015、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的灌浆孔及排气孔设置,灌浆孔的孔径不小于50mm,间距不超过1000mm,灌浆孔及排气孔应高于孔洞最高点(B)mmA、30B、50C、80D、10016、使用二次灌浆的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A)A、C20B、C25C、C30D、C3517、灌浆施工时,以每(D)为一个留样编号A、20tB、30tC、40tD、50t18、灌浆材料的留样试块为(B)mm立方体A、70.7×70.7×70.7B、100×100×100C、150×150×150D、φ200圆形试模19、冬施施工时灌浆完毕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B)ºC。
6.2 标志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产品名称,型号,净质量,生产厂家名称、地址与电话,出厂编号,执行标准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防潮、防晒标志。
6.3 运输与贮存水泥基灌浆材料在运输与贮存时不得受潮;不同品种的水泥基灌浆材料在贮运时,应标识清楚,不得混杂。
7 设计7.1 地脚螺栓锚固7.1.1 动荷载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锚固应采用水泥基灌浆材料;静荷载设备基础及钢结构柱脚底板的地脚螺栓锚固宜采用水泥基灌浆材料。
7.1.2 地脚螺栓常用形式见图 7.1.2 。
图 7.1.2 地脚螺栓常用形式7.1.3 地脚螺栓锚固宜根据表 7.1.3 的规定选择水泥基灌浆材料。
表 7.1.3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选择螺栓表现与孔壁的净间距(㎜)水泥基灌浆材料类别15 ~ 50 Ⅱ类、Ⅲ类2 、当灌浆层厚度大于 150 ㎜时,可以分层灌浆。
根据实际分层厚度按上表选择合适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类别。
第二次灌浆宜在第一次灌浆 24h 后,灌浆前应对第一次灌浆层表面做凿毛处理。
7.3 混凝土结构改造和加固7.3.1 混凝土柱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加固时(见图 7.3.1 所示),混凝土柱与模板的间距 b 不应小于 60 ㎜,应采用第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图 7.3.1 混凝土柱加大截面法灌浆加固1 —原混凝土柱2 —原混凝土面凿毛3 —模板4 —水泥基灌浆材料7.3.2 混凝土柱采用加钢板套加固时(见图 7.3.2 所示),原混凝土柱表面与外钢板套的间距 b 为 10 ~ 20 ㎜时,应采用第Ⅰ、Ⅱ类水泥基灌浆材料;当 b小于20㎜,应采用第Ⅱ、Ⅲ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图 7.3.2 混凝土柱加钢板套法灌浆加固图 7.3.3 混凝土柱外包钢法灌浆加固1 —原混凝土2 —原混凝土面凿毛 1 —原混凝土柱2 —外包角钢3 —钢板套4 —水泥基灌浆材料 3 —模板 4 —水泥基灌浆材料7.3.3 混凝土柱采用干式外包钢加固法加固时(见图 7.3.3 所示),角钢与模板的间距 b1 不小于 30 ㎜,角钢与原混凝土柱的间距 b2 不小于 20 ㎜时,应采用第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水泥基灌浆料规范水泥基灌浆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各种混凝土填充和修补工作中,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性能。
为了规范水泥基灌浆料的质量和施工要求,下面对水泥基灌浆料的规范进行详细说明。
一、材料要求1.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其标号应大于或等于P.O 42.5。
2.砂浆中的砂应选用细砂,粒径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3.水泥基灌浆料应采用优质的矿物填料,填料的粒径应与水泥相匹配。
4.掺合剂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使用。
二、配合比设计1.水泥基灌浆料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的需要进行设计,其中水泥、砂、填料和水的比例应合理。
2.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到灌浆料的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三、施工要求1.施工前应将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保证基层的平整和干燥。
2.灌浆料的制备应按照规范进行,掺合剂应事先与水充分搅拌均匀,然后与水泥、砂和填料进行混合。
3.灌浆料的搅拌应持续时间适中,搅拌后应立即使用,避免料浆发生早期凝结。
4.灌浆应从低处向高处灌注,保持灌浆层的一致性。
5.灌浆料的浇注速度应适度,不得过快或过慢,避免产生空洞和缺陷。
6.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对灌浆层进行养护,保持水泥基灌浆料的强度发展和稳定性。
四、性能要求1.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性应符合设计要求,能够在混凝土中灌注和填充,并能够有效地充实空隙。
2.水泥基灌浆料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承受所需的荷载和力学性能要求。
3.水泥基灌浆料的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能够长期保持其性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总之,水泥基灌浆料的质量和施工要求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检验和控制,能够提高水泥基灌浆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水泥基灌浆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裂缝修复、基础加固、桥梁维修等领域。
为了确保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制定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以规范施工操作和质量要求。
本文将对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工程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要求。
一、材料选择。
1. 水泥。
水泥基灌浆材料中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耐久性,不得使用已失效的水泥或掺有杂质的水泥。
2. 砂浆。
砂浆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细骨料和水泥,掺合料应符合相关规定,砂浆的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配。
3. 水。
施工中所用的水应为清洁、无色、无味、无毒的自来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水,严禁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水进行拌和。
二、施工工艺。
1. 基面处理。
在进行水泥基灌浆施工前,应先对基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基面无尘土、油污和松散物,且表面应湿润但无积水。
2. 搅拌。
搅拌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应先将水泥和砂浆按照设计配合比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均匀,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流动性。
3. 浇筑。
在搅拌完成后,应立即将水泥基灌浆材料倒入已清理处理的基面上,采用均匀的浇筑方式,严禁出现漏浆、积灰和空鼓现象。
4. 养护。
水泥基灌浆材料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基面湿润,避免快速干燥,以确保灌浆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质量验收。
1. 强度检测。
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强度检测,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2. 表面质量。
对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表面进行检查,应无裂缝、空鼓、起砂等缺陷,表面平整、光滑。
3. 其他检测。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还应进行渗透性、耐久性等方面的检测,以保证水泥基灌浆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
四、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水泥基灌浆施工中,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 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封闭和警示,避免外来人员闯入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附答案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 ,
一、单选题
1、水泥基灌浆材料的1天抗压强度(B)
A、≥10.0mpa B 、≥20.0mpa C、≥40.0mpa D、≥60.0mpa。
2、水泥基灌浆材料的3天抗压强度(C)
A、≥10.0mpa B 、≥20.0mpa C、≥40.0mpa D、≥60.0mpa。
3、水泥基灌浆材料的28天抗压强度(D)
A、≥10.0mpa B 、≥20.0mpa C、≥40.0mpa D、≥60.0mpa。
4、水泥基灌浆材料取样单位:(D)
A、60t
B、100t
C、120t
D、200t
5、水泥基灌浆材料依据性能指标共分(C)类
A、2
B、3
C、 4
D、 5
6、地脚螺栓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埋设深度不宜小于(B)的螺
栓直径。
A、10
B、15
C、 20
D、 25
7、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时:混凝土柱与模板的最小间距b不应小于(B)mm,应采用第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A、30
B、60
C、80
D、100
8、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时:混凝土梁侧与模板的最小间距b1不应小于(D)mm、混凝土梁底与模板的最小间距b2不应小于(D)mm,应采用第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A、30 \40
B、40\30
C、 60\60
D、 60\80
9、楼板采用叠合层法加固时:当楼板上层加固的板厚b1不应小于(C)mm、当楼板下层加固的板厚b2不应小于(C)mm,应采用第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A、30 \40
B、40\30
C、 40\80
D、 60\80
10、水泥基灌浆材料取样数量:(C)
A、10
B、20
C、 30
D、 40
11、混凝土结构施工出现的蜂窝、孔洞、柱子烂根的修补,灌浆层的厚度不小于(D)mm,应采用第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A、20
B、30
C、 40
D、 50
12、水泥基灌浆材料灌浆前应有(),并经审查批准。
A、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
B、技术指导
C、现场试验
D、专家论证
13、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的灌浆孔及排气孔设置,灌浆孔的孔径不小于(D)mm,间距不超过1000mm,灌浆孔及排气孔应高
于孔洞最高点50mm
A、20
B、30
C、 40
D、 50
14、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的灌浆孔及排气孔设置,灌浆孔的孔径不小于50mm,间距不超过(A)mm,灌浆孔及排气孔应高于孔洞最高点50mm
A、1000
B、1500
C、
D、 2500
15、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的灌浆孔及排气孔设置,灌浆孔的孔径不小于50mm,间距不超过1000mm,灌浆孔及排气孔应高于孔洞最高点(B)mm
A、30
B、50
C、 80
D、 100
16、使用二次灌浆的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A)
A、C20
B、C25
C、C30
D、 C35
17、灌浆施工时,以每(D)为一个留样编号
A、20t
B、30t
C、 40t
D、 50t
18、灌浆材料的留样试块为(B)mm立方体
A、70.7×70.7×70.7
B、100×100×100
C、150×150×150
D、φ200圆形试模
19、冬施施工时灌浆完毕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B)ºC。
A、0
B、5
C、 10
D、 20
20、灌浆材料灌浆后应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小于(C)。
A、3
B、5
C、 7
D、14
21、水泥基灌浆材料宜采用机械拌合。
拌合时宜先加人2//3的水拌合(B)min,然后加人剩余水量拌合直至均匀。
A、2
B、3
C、 4
D、 5
22、水泥基灌浆材料宜采用机械拌合。
拌合时宜先加人(D)的水拌合3min,然后加人剩余水量拌合直至均匀。
A、1/4
B、1/3
C、1/2
D、 2/3
23、灌浆部位温度大于(A)ºC,应按高温环境施工
A、35
B、40
C、 45
D、 50
24、日平均温度低于(B)ºC,应按冬期施工
A、0
B、5
C、 -5
D、 -10
25、冬期施工时的灌浆浆体入模温度(C)ºC
A、0
B、5
C、 10
D、 15
二、多选题
1、水泥基灌浆材料是由(ABCD)等原材料经工厂化生产的具有合理级分的干混料,加水拌合均匀后具有可灌注的流动性、微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