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46
建筑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建筑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_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建筑机器人,建筑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建筑机器人市场规模,建筑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相关报告:《中国建筑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建筑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在国际市场上,建筑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较早。
然而,由于施工场景和程序的多样化和复杂性,施工机器人能处理的施工工作量不到5%。
全球建筑机器人市场仍处于培育期,海外国家对建筑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持续加速。
国内建筑机器人的研发主要集中在高层建筑外墙的清洁和建筑施工的自动化安装,如江西理工大学开发的高层建筑幕墙清洁机器人和863项目下的室内面板安装机器人。
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加强新型传感、智能控制与优化、多机协同、人机协同等建筑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制定关键技术标准,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
积极推进建筑机器人在生产、施工、维护等环节的典型应用,重点推进与装配式建筑配套的建筑机器人应用,辅助和替代“险、繁、脏、重”的施工作业。
中国的建筑机器人产业已经从萌芽阶段过渡到成长期,行业内的企业越来越多。
行业标准逐步建立,政策规划等对相关产业发展的辅助支持开始落地。
图表:建筑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建筑机器人主要有四个应用领域根据施工工艺的特点,施工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施工现场处理、建筑主体施工、装饰装饰工程以及建筑的检查清洁等三大方面。
(1)施工机器人处理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处理主要包括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围岩开挖、管道排水、基坑支护面喷涂、场地找平。
相应的机器人已被开发用于相应的施工过程。
(2)施工机器人用于主体工程的施工。
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混凝土的搅拌浇筑、钢筋的配置、墙体的砌筑。
主体工程工作量大,施工复杂,是施工过程中耗时最长的项目。
使用施工机器人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成本。
工 业 技 术74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8.01.074浅谈我国机器人发展现状与问题及应对措施罗孔昭 叶磊(四川省荥经中学 四川雅安 625200)摘 要:我国机器人领域发展至今,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
本文对国内外机器人领域发展的态势和我国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展开研究,探讨我国机器人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力求为我国机器人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 问题 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a)-0074-021920年世界上第一次诞生“机器人”这一名词,作为一种对未来科技的幻想出现在科幻剧本上。
早期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操作简单工具,现阶段机器人则可以在更多领域为人类服务,模拟人的思维完成许多复杂的工作,并逐渐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目前,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制造和开发机器人并为人类服务,已经成为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1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机器人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此前由美国150多名研究专家共同完成的《美国机器人发展路线图——从互联网到机器人》强调未来机器人发展在国家社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他们坦言,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成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生存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帮助解决人类面对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医疗设施、极限条件作业、未知领域探索等诸多挑战性难题。
比尔·盖茨在《科学美国》中阐述,随着智能机器人在家用电器领域的使用,家电机器人将成为继电视和手机之后,大批量进入家庭消费的电子产品。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机器人产业的人工智能化已是必然趋势,并且会更加平民化,势必会带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一、背景介绍.....................................................2 二、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3 1. 产业政策的推进和支持.....................................3 2.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4 3. 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兴起.................................4 4. 智能制造、无人化生产生产的推进..........................5 三、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的可行性..................................6 1. 投资优势................................................6 2. 投资风险................................................7 3. 投资建议................................................7 四、结论..................................................................8 参考文献..............................................................9
一、背景介绍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的机械设备,它具有自主决策、自主控制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在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中,机器人产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机器人应用市场潜力巨大,不断加强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点领域,投资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各大企业和机构关注的焦点。本报告旨在探讨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其行业投资的可行性。 二、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 1. 产业政策的推进和支持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前景广阔。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推广十分重视,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机器人相关企业的发展。其中,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产业列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在政策支持下,机器人产业将得到极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农业机器人是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可以由不同程序软件控制,能适应各种农业作业环境的新一代无人自动操作机械。
农业机器人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除草机器人、施肥机器人、打药机器人、授粉机器人、放牧机器人和采摘机器人等。
和传统工业型机器人相比,农业机器人具有作业的季节性、作业环境复杂性、作业对象的娇嫩性和复杂性、和使用对象的特殊性等应用特征。
从产业链来看,农业机器人所处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元器件制造商、电池制造商、电机制造商、金属材料贸易商和制造商、塑料成型加工商等。
农业机器人的上游行业均为充分竞争的市场,不存在采购风险,其价格的波动对行业利润存在一定的影响。
农业机器人下游主要面向终端消费者为单位消费者和个人消费者,产品服务范围包括农业种植、采摘、农田管理等。
结合销售模式,行业的下游还包括经销商与电商平台。
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下游一般还包括代加工环节。
下游终端用户的购买力、经销商与电商平台的销售能力、代加工环节的生产能力对行业的发展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1、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尤其是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因为发展农业是发展民生之本,在各行各业逐渐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农业领域的现代化和科技化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国家致力于发展农业科技,将其应用于农产品生产等各个领域,推动农业趋向现代化以及科技化发展。
《2020-2026年中国农业机器人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0.91亿元,2019年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至4.97亿元,2014年以来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40.43%。
从细分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国内行走系列农业机器人规模3.85亿元,同比增长25.41%;机器手系列机器人及其他农业机器人规模 1.12亿元,同比增长31.76%。
2、农业机器人产量近几年,我国农业机器人行业产量快速增长,从2014年的2000台增长到了2019年的17000台。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2018
目
录CONTENTS
第一章 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
一、全球整体市场仍在快速增长,服务机器人迎来发展黄金时代
(一)工业机器人:销量稳步增长,亚洲市场依然最具潜力
(二)服务机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兴起,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新机遇
(三)特种机器人:新兴应用持续涌现,各国政府相继展开战略布局
二、轻型化、柔性化、智能化趋势明显,实践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一)工业机器人:轻型化、柔性化发展提速,人机协作不断走向深入
(二)服务机器人:认知智能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化进程持续加速
(三)特种机器人:结合感知技术与仿生等新型材料,智能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
三、企业愈加注重产品形态创新,网络化与智能化布局齐头并进
(一)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成布局重点,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加速落地
(二)服务机器人:无人车获科技龙头高度关注,仿人机器人再度迎来发展机遇
(三)特种机器人:灾后救援机器人研制成热点,采矿机器人开始向深海空间拓展
第二章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
一、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工业与服务领域颇具成长空间
(一)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关节型搬运机器人占比较高
(二)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家用市场引领行业快速发展
(三)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范围扩展,市场进入蓄势待发的重要时期
二、关键技术突破与多元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
(一)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程再度提速,应用领域向更多细分行业快速拓展
(二)服务机器人:智能技术比肩欧美,初创企业大量涌现
(三)特种机器人: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领域形成规模化产品01 02 03 04 05 06 06 07 08 09 0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18 19 20
I
2018
0405
0607目
录
CONTENTS
21212223
24
262728282829293031313232333434
三、自主研发与投资并购双轮驱动,行业龙头加速布局机器人生态系统(一)工业机器人:用户企业向上游延伸,海外扩张步伐进一步加速(二)服务机器人:生态系统构建加速,企业瞄准智能生活领域
(三)特种机器人:多点突破实现行业领先,龙头企业着手布局无人机生态系统
第三章 我国各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
一、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布局优势仍较为显著(一)产业规模效益(二)产业结构水平(三)产业创新能力(四)产业集聚情况(五)产业发展环境
二、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效益全国领先(一)产业规模效益(二)产业结构水平(三)产业创新能力(四)产业集聚情况(五)产业发展环境
三、京津冀地区:区域协同助推产业智能化发展(一)产业规模效益(二)产业结构水平
(三)产业创新能力(四)产业集聚情况(五)产业发展环境
四、东北地区:龙头企业持续发挥核心带动作用(一)产业规模效益(二)产业结构水平(三)产业创新能力(四)产业集聚情况(五)产业发展环境
五、中部地区:依托后发优势打造产业集群(一)产业规模效益(二)产业结构水平(三)产业创新能力(四)产业集聚情况(五)产业发展环境
六、西部地区:探索与积累进程中的特色发展(一)产业规模效益(二)产业结构水平(三)产业创新能力(四)产业集聚情况(五)产业发展环境
343535363737383838394040404141424343434444
III
II 2018
第四章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特征趋势
一、区域产业错位竞争态势与后发竞争优势并存
二、新兴园区和特色骨干企业加快推动产业集聚
三、应用场景由传统制造领域向新兴领域加快延伸
四、多元化应用催生细分市场出现更多“小巨人”企业
五、领军企业积极打造“双创”类技术服务共享平台
六、企业成长受资本杠杆的收益性与风险性叠加影响
七、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重研发轻应用的现象仍然存在
八、智能机器人功能及种类日渐丰富打造产业新增长点
第五章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继续加强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二、有效拓宽机器人企业投融资渠道
三、持续提升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积极搭建机器人行业开放式资源共享平台
五、有序实施机器人产业应用示范工程
六、逐步完善机器人产业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
七、加快推进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建设46
48
50
52
53
54
56
58
60
66
68
69
70
71
72
73
74
图 表
目 录
CONTENTS
图 1 根据应用场景的机器人主要分类
图 2 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结构(亿美元)
图 3 2012-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
图 4 2012-2020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
图 5 2012-2020年全球特种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
图 6 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结构(亿美元)
图 7 2012-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
图 8 2012-2020年我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
图 9 2012-2020年我国特种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
图 10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主要集聚区
图 11 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雷达图
图 12 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雷达图
图 13 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雷达图
图 14 东北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雷达图
2
02
03
04
05
14
15
16
17
26
27
30
33
36
V
IV 2018
0809
1011
图 15 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雷达图图 16 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雷达图
图 17 我国典型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域错位竞争态势图 18 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变化趋势 图 19 “小巨人”机器人企业典型特点图 20 机器人技术服务平台主要职能
图 21 2017年我国机器人领域投资项目数量分布图 22 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及应用人才需求量 表 1 我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域发展特色表 2 我国智能工业机器人活跃企业表 3 我国智能家用服务机器人活跃企业表 4 我国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活跃企业表 5 我国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活跃企业
表 6 我国智能特种机器人活跃企业
3942495253555759516162636465
图 表目 录
CONTENTS
VI
2018
12
13
内容摘要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切入点。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中央及地方相关主管部门陆续出台政策规划,在项目支持、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等方面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本报告旨在综合分析全球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围绕产业的规模效益、结构水平、创新能力、集聚情况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评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中部和西部全国六大区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水平,并围绕区域特色竞争、产业集聚发展、应用场景延伸、多元细分市场、双创服务平台、资本收益风险、人才培养瓶颈、智能化新增长等方面归纳具备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发展趋势特征与潜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拓宽投融资渠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搭建行业共享平台、有序推进应用示范、完善标准及检测认证体系和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建设的措施建议。
1819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机器人产业近年来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技术研发、本体制造、零部件生产、系统集成、应用推广、市场培育、人才建设、产融合作等方面取得丰富成果,为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换档升级提供了全新动能。
与此同时,机器人产业也存在核心关键技术有待提高、市场发展环境需进一步规范、融资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需要引起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综合协调各方资源进行统筹布局与精心规划。
基于此,中国电子学会组织专门团队,持续开展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对国内典型机器人集聚区域进行系统评估与综合考量,归集影响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因与外部条件,以及伴随发展进程而产生的新生问题,有利于引导生产要素有效配置,优化完善产业链结构与市场布局,持续激发骨干企业创新活力,为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撑,为行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20
01
第一章 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
12.0% 12.6%
3.7% 18.0% 17.6%
9.2%
14.6%
20.3%
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