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测试大纲
- 格式:ppt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32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1.导 语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范语言,是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是我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工作语言;是不同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通用语言。
掌握和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人员,特别是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等专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
因此,有必要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岗位的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逐步试行持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共同的语言和规范化的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一定的规范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共同。
普通话的规范指的是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规范化,是汉语发展的总趋势。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健康开展必将对社会的语言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是口才的评估,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
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岗位的人员实行。
(详见《决定》)汉语方言复杂,语音乃至词汇、语法因时因地而异,无庸讳言,有的地方话较为接近普通话的标准,而有的地方话跟普通话的标准则存在较大的差异。
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必须坚持统一的标准,坚持测试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鉴于普通话在一些地区还不够普及,以往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普及和提高的工作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应该从实际出发,在一段时间内,对不同的方言区要求上要有所区别。
为了便于操作和突出口头检测的特点,测试一律采用口试。
普通话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2021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是为了规范普通话水平测试,保证测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而制定的。
以下是大纲的主要内容:
1. 测试目的:通过测试应试者的语音标准程度、词汇和语法使用情况,以及朗读和说话能力,来评价其普通话水平。
2. 测试等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每个等级又分为甲等和乙等。
3.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包括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和命题说话四个部分。
其中,单音节字词主要考察应试者的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多音节词语考察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朗读短文考察语音、语调和语速;命题说话考察口语表达能力。
4. 评分标准:每个部分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根据应试者的表现,进行打分评判。
5. 考试时间:普通话水平测试一般安排在每年5月和12月的第4个周末。
总之,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是评价普通话水平的重要依据,通过该测试,可以促进普通话的普及和提高,增强人们的语言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化素养。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教育部国家语委发教语用〔2003〕2号文件)根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制定本大纲。
一、测试的名称、性质、方式本测试定名为“普通话水平测试”(PUTONGHUA SHUIPING CESHI,缩写为PSC)。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水准、熟练水准,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本大纲规定测试的内容、范围、题型及评分系统。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口试方式实行。
二、测试内容和范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范围是国家测试机构编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
三、试卷构成和评分试卷包括5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3.5分钟,共1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水准。
2.要求:(1)100个音节中,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100个音节中,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很多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一般很多于2次,4个声调出现次数大致均衡。
(3)音节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2.5分钟,共2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水准。
2.要求:(1)词语的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目录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一、测试的名称、性质、方式二、测试内容和范围三、试卷构成和评分四、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确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通知教语用〔200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语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语委,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提高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现将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16号)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国语〔1997〕64号)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印发你们,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是国家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依据,各级测试机构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要严格执行,以确保测试质量。
为方便实施《大纲》,国家测试机构将编写相应的指导用书。
各级测试机构应根据《大纲》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进行培训,并开展科学研究。
请将执行《大纲》的情况和建议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教育部国家语委二○○三年十月十日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根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制定本大纲。
一、测试的名称、性质、方式本测试定名为“普通话水平测试”(PUTONGHUA SHUIPING CESHI,缩写为PSC)。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本大纲规定测试的内容、范围、题型及评分系统。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口试方式进行。
二、测试内容和范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范围是国家测试机构编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
三、试卷构成和评分试卷包括5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PSC)一、测试的名称、性质、方式本测试定名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缩写为PSC)。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口试方式进行。
二、测试内容和范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三、试卷构成和评分(试卷包括四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限时3.5分钟,共1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
2.评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二) 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2.评分: (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
(三)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
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
2.要求:(1)短文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中选取。
(2)评分以朗读作品的前400个音节(不含标点符号和括注的音节)为限。
3.评分:(1)每错读、漏读或增读1个音节,扣0.1分。
(2)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
(3)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5)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6)超时扣1分。
(四) 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共4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
2.要求:说话话题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中选取,由应试人从给定的两个话题中选定一个话题,连续说一段话。
3.评分:(1)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10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大纲根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制定本大纲。
(一)性质方式本测试定名为“普通话水平测试”(PUTONGHUA SHUIPING CESHI,缩写为PSC)。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本大纲规定测试的内容、范围、题型及评分系统。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口试方式进行。
(二)内容范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范围是国家测试机构编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
(三)试卷构成试卷包括5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①100个音节中,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②100个音节中,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2次,4个声调出现次数大致均衡。
③音节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①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③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2.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①词语的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②声母、韵母、声调出现的次数与读单音节字词的要求相同。
③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3个,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4个,轻声不少于3个,儿化不少于4个(应为不同的儿化韵母)。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二、试卷编制和评分办法试卷包括五个部分:2·1 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排除轻声、儿化音节)。
目的:考察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
要求:100个音节里,每个声母出现一般不少于3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酌量增加1-2次;每个韵母的出现一般不少于2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韵母酌量增加1-2次。
字音声母或韵母相同的要隔开排列。
不使相邻的音节出现双声或叠的情况。
评分:此项成绩占总分的10%,即10分。
读错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1分。
读音有缺陷每个字扣0.05分。
一个字允许读两遍,即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
限时:3分钟。
超时扣分(3-4分钟扣0.5分,4分钟以上扣0.8分)。
读音有缺陷只在2·1读单音节字词和2·2读双音节词语两项记评。
读音有缺陷在2·1项内主要是指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准确,但还不是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读成另一类声母,比如舌面前音j、q、x读得太接近z、c、s;或者是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的正确发音部位用较接近的部位代替,比如把舌面前音j、q、x读成舌叶音;或者读翘舌音声母时舌尖接触或接近上腭的位置过于靠后或靠前,但还没有完全错读为舌尖前音等;韵母读音的缺陷多表现为合口呼、撮口呼的韵母圆唇度明显不够,语感差;或者开口呼的韵母开口度明显不够,听感性质明显不符;或者复韵母舌位动程明显不够等;声调调形、调势基本正确,但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特别是四声的相对高点或低点明显不一致的,判为声调读音缺陷;这类缺陷一般是成系统的,每个声调按5个单音错误扣分。
2·1和2·2两项里都有同样问题的,两项分别都扣分。
2·2 读双音节词语50个。
目的:除考察应试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外,还要考察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要求:50个双音节可视为100个单音节,声母、韵母的出现次数大体与单音节字词相同。
普通话考试大纲
普通话考试大纲是一份对于普通话能力的测试要求和评判标准的文档。
以下是对于普通话考试大纲中几个关键部分的参考内容:
一、听力
1、能够听懂不同口音、语速、语调、音质等的普通话,并理解其含义。
2、能够听懂各种日常会话、广播、新闻、电影等各种语境下的普通话。
3、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各种口语交流,例如电话、口语询问等,并正确理解和应答
二、口语
1、能够正确运用普通话基本音、声、调(四声)、语音语调等基本要素,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能够自然地运用语言进行双向交流,如能听懂对方表达的意思并进行回应。
3、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如礼貌用语、缩略语、常用口语等。
三、阅读
1、能够读懂各种语境下的标准普通话,如公告、说明、通知等。
2、能够读懂各种语言风格和文体的文本,如小说、散文、诗歌等。
3、能够理解文本内容并进行简单分析。
四、写作
1、能够运用正确的语法、词汇和句式书写标准普通话。
2、能够写出符合基本写作规范和要求的简单或中等难度的文章。
3、能够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作文内容连贯,结构合理。
以上是普通话考试大纲的一些关键部分的参考内容。
在考试过程中,参考这些内容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考试评分标准,从而更好地备考并取得优异成绩。
普通话考试大纲内容普通话考试大纲内容普通话考试是国家级别的考试,下面就是店铺为您收集整理的普通话考试大纲内容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普通话考试大纲内容一、导语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范语言,是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是我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工作语言;是不同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通用语言。
掌握和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人员,特别是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等专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
因此,有必要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岗位的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逐步试行持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共同的语言和规范化的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一定的规范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共同。
普通话的规范指的是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规范化,是汉语发展的总趋势。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健康开展必将对社会的语言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是口才的评估,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
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岗位的人员实行。
(详见《决定》)汉语方言复杂,语音乃至词汇、语法因时因地而异,无庸讳言,有的地方话较为接近普通话的'标准,而有的地方话跟普通话的标准则存在较大的差异。
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必须坚持统一的标准,坚持测试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鉴于普通话在一些地区还不够普及,以往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普及和提高的工作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应该从实际出发,在一段时间内,对不同的方言区要求上要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