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态农业
- 格式:pdf
- 大小:82.64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2、农业生态学: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被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4、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被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二、填空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的科学2、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的概念,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动态整体,受到个学派的赞同。
3、生态学是由德国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4、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为()。
三、单选题1、农业生态学是研究的对象时(C )。
A.系统B.生态系统C.农业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2、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
A.植物学B.动物学C.微生物学D.生态学3、生态系统概念是由()首次提出来的。
A.赫克尔B.坦斯列C.林德曼D.奥德姆4、食物链的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赫克尔B.坦斯列C.林德曼D.奥德姆四、简答题1、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一、名词解释1、系统: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等。
3、消费者:是指除了微生物以外的异养生物。
4、分解者:主要是指以动物残体为生的异养微生物。
二、填空1、生态系统是由()和环境组分构成。
2、稻米→人的食物链总共有()营养级。
3、系统组分本身可以自成系统,称为(成层性)。
4、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包括()和人工环境组分。
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三大功能类群。
6、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可以分为水平结构和()。
农业生态学题库一、填空题1、农业的效益可分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生物常以种群或群落的状态存在。
3、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4、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根据年龄锥体,可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5、依据取得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目和各年龄组的死亡个体数方法的不同,生命表可以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6、种群的发布有3种基本类型:、、。
7、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作用、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8、生物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作用四种。
9、就农业生产能量转化效率而言,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由生物及其环境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10、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直接受次级生产者的生物种性、生产方式、养殖技术、养殖环境所制约。
11、碳主要储藏在大气、生物体、土壤、水圈和岩石圈几个库中。
12、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N2O、臭氧、氟里昂以及水汽等。
13、全球氮素储量最多的是岩石、大气,其次是煤等化石燃料。
14、循环通常包括: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几个重要过程。
15、固氮的途径通常有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三种。
16、自然界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17、钾循环是以地质大循环为主,生物小循环为辅的物质循环管。
18、酸雨是指pH低于的雨水。
19、根据杜能的农业圈层结构理论,他推断出围绕中心城市的6个同心圈层,每个圈层分别有不同的最适农业生产结构,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第二圈层为林业圈、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第四圈层为谷物农作圈、第五圈层为三圃农作圈、第六圈层为畜牧圈,第六圈层以外则是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
20、根据农业圈层结构,杜能得到两个结论,分别为:生产集约度理论和生产结构理论。
2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
绝对责任(absolute liability):不仅不必考虑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甚至不必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合法,只要行为人从事了造成损害的行为,就应承担赔偿责任。
P188酸沉降(acid deposition):包括酸性物质的湿沉降(例如酸雨、酸雪、酸雾、酸霰、酸雹)和酸性物质的干沉降[例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 x)、氯化合物等气体酸性物]。
P130酸雨(acid rain, acid precipitation):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
P130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P1农业面源污染(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农药、除草剂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及农田渗漏,造成水体环境污染的现象。
P277农业资源(agricultural resources):是一种特定的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
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P139农业效益(agriculture effect):指农业为人类提供各种利益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是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际表现。
农业效益可以分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P5农业生物多样性(agrobiodiversity):是以自然多样性为基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为目的,以生产生活为动力而形成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分为狭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广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
P54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特别地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3.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4.钱学森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一个系统必须的具备的以下3个条件:①有两个以上的组分;②组分之间有密切的关系;③能以整体方式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5.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生活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人为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环境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生态经济系统。
*6.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规律和系统科学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结构合理、功能持续、经济可行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的农业生产体系。
*7.可持续农业: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的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求。
8.环境:是作用于生物个体或群体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维持其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与能量。
及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9. 限制因子:是指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且阻止其生长、繁殖和扩散甚至生存的因子,叫该生物的限制生态因子。
10.李比希最低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少量食物的量。
11.谢尔福特耐性定律:一种生物能够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和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存在,甚至灭绝。
12.生物的生态适应性:是生物在生存竞争中为适合环境而形成的特定形状的一种表现。
生物对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最终表现出趋同和趋异的生态适应。
农村环境保护形考作业2(第一章~第三章)一、简答题(共50分,每题10分)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答: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
农业环境是以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周围环境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也可以由两部分组成即农业自然环境和农业的社会环境。
而且以农业自然环境为主体。
二者均是环境中一部分。
农业环境的定义是:“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与生活的环境,包括广大农村、农区、牧区、林区等”。
农业环境是以农作物为主体的周围环境的各要素之和,因此其主要组成要素如下:(1)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2)水体环境水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就象大气资源一样,过去人们也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廉价资源。
地球表面水资源总贮量还是相当丰富的,尽管如此, 可为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数量确很少,不及0.01%。
(3)土地资源环境我国耕地仅占世界耕地资源总量的7%,但却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
(4)聚落环境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等。
2、什么是生态系统?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答: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都包括下列4种主要组成成分。
(1)非生物环境;(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1)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2)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3)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系统。
3、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是什么?答:自然资源按其存在形态可分成三类:原生性自然资源和次生性自然资源,次生性自然资源又分为不可更新资源(非再生资)和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两类。
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总分:1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7,分数:14.00)1.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agroecology)(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研究农业生物之间及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学。
它是农业有关学科与生态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换句话说,它是研究农业中生态学问题的一门科学。
)解析:2.相生相克原理(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即指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
生生克克、不可分割,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所谓互补即指相互补充,助其不足,善其不善,使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数量比例趋于合理、优化、完善。
)解析:3.价值的投入过程(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即农业经济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投入价值的过程。
)解析:4.价值的输出(产出)过程(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即农业系统经自然再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种农林渔牧产品的使用价值,或作为商品出售后实现其价值,或者经过经济系统的加工增值后再把新产品出售,以实现更多的价值。
大学农业生态学考试试题(四)学号:年级:姓名: 分数:一、名词解释(每个2 分)1.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自然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类群。
2.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以获得最高生物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农业再生资源持续利用的一门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3.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不断吸收物质,经转化后合成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有一定损耗,但损耗的部分最终进入环境被生物利用这个过程。
4.能量转移: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生产食物能,食物能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另一个营养级。
5.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性,即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
6.生境: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生长所形成的具体地段的环境。
7.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8.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性变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是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9.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精华相结合,进行物质生产和能量循环,并按人类的要求进行生产的农业类型。
10.周转率:单位时间内所周转的量。
11.趋同适应: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器官形态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现象,其结果使不同种的生物在形态、生理和发育上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和相似性。
12.食物链:生态系统中,来源于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链索关系即食物链。
什么是现代农业――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答: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武装的农业。
现代农业应具备田园化、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等基本特征。
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大地园林化、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和农村工业化,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打破小生产的自然农业的局面;二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逐步取代或提高相形见拙的生产技术和传统经验;三是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从事农业,使劳动技能和创造力大为提高;四是在充分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比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挖掘土地和气候资源的增产潜力;五是采用现代化的经营体系管理农业,实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充分发挥人类智慧的能动作用和物质条件作用。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设施农业是个综合概念,首先要有一个配套的技术体系做支撑,其次还必须能产生效益。
这就要求设施设备、选用的品种和管理技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设施农业是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
它采用必要的设施设备,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
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分,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
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
(1)设施园艺的主要类型及其优缺点。
设施园艺按技术类别一般分为玻璃/PC板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四类。
①玻璃/PC板连栋温室具有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温室内部具备保温、光照、通风和喷灌设施,可进行立体种植,属于现代化大型温室。
其优点在于采光时间长,抗风和抗逆能力强,主要制约因素是建造成本过高。
农业知识50个问答一、什么是农业?农业啊,简单来说就是种地、养殖,生产咱们吃的、用的那些农产品的活动。
比如说,种水稻、小麦,养牛、养鸡,这些都是农业的范畴。
我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
有一次,爷爷带我去田里插秧。
那时候我还小,觉得好玩,就跟着爷爷下了田。
结果一脚踩下去,泥巴就没过了小腿肚,我差点拔不出来腿,急得直哭。
爷爷笑着把我拉出来,手把手教我怎么把秧苗插得直直的。
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了农业可不只是看起来那么简单,每一棵秧苗的成长,都需要农民付出辛勤的劳动。
二、农业包括哪些方面?农业的范围可广啦,主要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这几个大块。
种植业就是种庄稼,像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这些。
畜牧业呢,就是养动物,提供肉、奶、蛋之类的。
林业主要是种树,保护生态,提供木材。
渔业自然是跟水有关,养鱼、捕鱼。
副业就比较杂,像编竹篮、做豆腐这些农村常见的小手艺。
我有个同学,他家就是搞渔业的。
有一回放假,我去他家玩,正好赶上他们捕鱼。
那大网一撒下去,再拉上来,满满的都是活蹦乱跳的鱼,可壮观啦!三、为什么农业很重要?农业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咱们每天吃的饭、菜,穿的棉衣,用的木材,好多都来自农业。
没有农业,咱们就得饿肚子,没衣服穿,生活可就乱套啦。
就说今年疫情期间吧,好多地方物流不太通畅,但因为咱们国家农业基础扎实,粮食、蔬菜的供应基本没受太大影响,咱们才能在家安心抗疫。
四、种子是怎么来的?种子一般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天然的,比如有些植物自己结的籽;另一种是经过人工培育筛选出来的。
我邻居大叔是个种地能手,有一年他自己培育了一种新的玉米种子。
他天天精心照顾那些玉米,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
到了收获的时候,那玉米长得又大又饱满,可把大叔高兴坏了。
五、怎么挑选好种子?挑种子可得仔细喽。
首先要看种子的外观,有没有破损、发霉。
然后要了解种子的品种特性,适不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有一次我陪妈妈去买种子,妈妈拿着一包种子看了又看,还跟老板咨询了半天,最后才选到满意的。
农业知识31个问答1. 农业是什么?农业是指利用土地、天然资源和人力劳动生产农作物、畜牧、渔业和林业产品的过程和行业。
2. 农作物是什么?农作物是指人类种植和栽培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等。
3. 畜牧业是什么?畜牧业是指以牲畜(如牛、羊、猪、家禽等)为主要对象,进行养殖、饲养和繁殖的经济活动。
4. 渔业是什么?渔业是指利用水域资源进行捕捞和养殖水生生物(如鱼、虾、贝类等),以供应人类食品和其他需求。
5. 林业是什么?林业是指对林木资源进行经营和保护,包括种植、管理、采伐和利用木材等。
6. 什么是土地的肥沃度?土地的肥沃度是指土壤内含有适量的养分和有益微生物,能够支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7. 如何提高土地的肥沃度?可以通过施肥、耕作、翻耕和合理轮作等方法来提高土地的肥沃度。
8. 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虫害和杂草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
9. 农药有哪些分类?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不同的类型。
10. 什么是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指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以生物肥料和无机肥料为主要栽培手段的农业生产方式。
11. 什么是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农作物是通过在植物基因中引入外源基因,使之具有特定的性状或抗病虫能力的农作物。
12. 什么是农田水利?农田水利是指利用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排水和供水等工程措施,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益。
13. 什么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农业机械设备代替人力劳动,提高农作物种植、收获和加工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4. 什么是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是指对农作物、畜禽、渔业和林业产品进行加工、储藏和加值处理,以延长其保存时间和增加附加值。
15. 什么是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民通过租赁、转让、抵押等方式,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农业企业进行经营。
16. 什么是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指农民通过投保,获得对农作物、畜禽和渔业产品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和意外损失的补偿和赔偿。
1
996年第1
期湘南衣业
里米左右的长彼进行曲技效果较好。曲枝后有的叶片可能稍有葵璐情况,经10天左右会复原8拉杖有些长势过旺的枝条会形响周圈其它枝条的生长,若进行短截又会刺激剪口下面的芽抽发成枝,导致枝条密生蔺咬,若班去会感到可借,造成更大的空晾。对这种枝条可采取拉枝的办法可用塑料绳或草绳,将一端缚在枝条的适当处,另一端缚在一块较大的石块或短桩上(见图7)9扎铅丝对长势
过
旺的枯树可在主干或枝条
上用招丝缚扎,使铅丝
稍嵌
入树皮(见图8)并用小脚
头
轻轻地徽几下此法可衍
时地切断同化产物向下
运
抽,而集中养分供应其上的
枝条所结幼果。一般在花谢
2
0
天后进行缚扎,而在定果
后的8月上旬可以将铅丝
去
掉,以利及时愈合
良好否则
铅丝深陷影响枝条的生长
。
(待续)
圈7柑枯的拉核圈8柑枯扎铅丝摘自《柑枯盆形修剪圈说》
:
农业环境污染及
判别依据
“
生态
农业
”
一词
最初是由美
什么是生态农业
农业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将污染物排入农业环境,而有害于人类及农业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农业环境污染可分为工业“三废”污染和农业自身内部污染两大类型。确认农业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及排污者应否承担某些法律贵任的依据,是国家颁布的农业环垅标准我国已经颁布的农业环境标准主要有:《渔业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侧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业环境标准由农业部门负责监督实施。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已成为当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突出间题,农业部门要依法行使农业环境保护职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农业环境监侧体系是全国环境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环境监侧机构监.实施农业环境标准,是履行其法定职贵,有权依法进行技术仲裁湖南省农业环保站(410。。5)刘狱云国土城学家于1970年提出的。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
我国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它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是协
调
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开发利
用
与保护资派,并使资稼增值,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战
略。其荃本内容是,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
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合理使
用
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
、
协
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
,
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持
续发展
,
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
、
生
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
目前,全国各类生态农业试点近2000个。我省目
前有国家级试点县两个(慈利、长沙县)、省级试点
县
3
个(冷水江市、桃源县、沉江市)。1994年成立了湖南省
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省农业厅农
业环保站,负贵组织协调全省生态农业建
设
。
故
云
、
,
)、沪,
该产品足潮南省姿底地区农科所研侧开发的一种祈18.2%田苹净可退性粉剂型箱田除革荆
已通
过淘南省科委
组织
的菠术鉴定
1995
年3月在北京“中国专利十年成祝展”大会上荣获乍质奖.1995年9月、10月充后在长沙举行的“中目新技术断产品博览会”和在
北京举行的“中国不九石岌明专利展览会.上获得全笑1993~1995年已示范推f段+万公
项
本荆外砚为灰白色筑敬粉末,pH位6~9不易供易攀属低毒农药。对福田稗草、牛毛草、鸭舌革、节节菜、隋一莱、纽肠等各
种常见杂草的仿效达98%~100%,对援慈菇、莎草奥、开华界、四叶萍子多种恶性杂草的总防效达90%
左右
使用方法每667平方来用本荆商品t22充(1小包),先加适童+细河沙或潮土井匀,再与10公斤左右河沙、潮土或尿素
充分井匀,于水稻播换后3一7天内均匀橄施田问保特3~5反来水层5~6天即可。施药时田面应平整,并产格按说明掌握用药
贵,不要重施或禹
施
。
水箱袂田、立摇田、小苗移找田或弱小苗田不能谈用,以免产生药害。姿底地区农科所()
王义成417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