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7.65 KB
- 文档页数:4
小拱棚西瓜种植技术我们在种植小拱棚西瓜的时候应该了解它的种植知识,那么小拱棚西瓜怎么种植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拱棚西瓜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小拱棚西瓜种植技术一、良种选用1.品种选用耐寒、抗病、含糖量高、商品性好、耐运输的早熟西瓜品种,如京欣一号、黑美人、新金兰、惠兰等品种。
2.种子质量纯度应在98%以上,发芽率应在90%左右,净度应在90%以上。
二、育苗1.育苗钵的制作及规格采用旧报纸、废旧地膜、棚膜等材料制成无底圆筒,规格为8cm×8cm或1 0cm×10cm,或采用成品塑料营养钵。
2.营养土的配制用4份园田土(未种过瓜菜的肥土)、4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份腐熟的马粪、1份草木灰,混合均匀后,调好湿度,装入营养钵,钵内留出3cm的空间,以利播种后覆土。
3.种子处理选晴好天气,晒种1天,667m2用种50~100g。
种子用55℃温水浸种(倒入温水时要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30℃后,浸种1h,然后用40%甲醛200倍液浸种30min。
将种子洗净后用30℃温水再浸种8~10h,捞出种子用湿毛巾包好,放在30℃条件下催芽18~24h,每天用温水清洗1次,待80%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4.育苗田的选择采用阳畦育苗,育苗田要选择东西向背风向阳,便于移栽运输的田块。
在畦的北边砌一道高60cm的上墙,东西两侧砌山墙,呈弧形,使之成为个小型的日光温室,上面覆盖薄膜,夜间加盖草苫。
育苗池宽1.5~2m,深25~30cm,长度根据用苗多少而定。
5.播种3月15日前后选晴好天气播种,将营养钵整齐地码放在育苗畦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每m2用2mL移栽灵对水3kg喷洒畦面,药水渗入土壤后播种。
每个营养钵内放1粒催好芽的种子,上面覆盖1cm厚的细潮土,然后整个苗床盖好薄膜,夜间加盖草苫。
6.苗床管理出苗前白天揭苫、晚上盖苫,不打开棚膜,温度控制在白天30~35℃,夜间20℃,苗出齐后再覆上1cm的营养土扶苗。
西瓜上市的早晚是产值高低的决定因素,为了突出早熟效应,近几年我县早春西瓜地膜覆盖加小拱棚技术普遍得到推广应用。
由于实施双膜覆盖,即盖地又盖天,早熟效果十分明显。
一般比露地栽培的西瓜早熟35~40d,比单纯地膜覆盖早熟15~20d。
由于双膜覆盖栽培上市早,产值高,收益可观。
同时,由于双膜覆盖西瓜栽培早,成熟早,生长空间大,头茬西瓜采收以后可留二茬瓜,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二茬瓜也能获得较好的产量。
因此,实施西瓜地膜覆盖加小拱棚再采收二茬瓜技术的应用,瓜的总产比单纯地膜覆盖高60%以上,产值提高一倍左右,增产增效十分明显。
近几年我县西瓜双膜覆盖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在高产高效栽培上取得了一些成功的作法,主要应掌握好以下几点:1 选用早熟高产品种 双膜覆盖的目的是为了提早成熟,因此选好所用品种尤为重要。
双膜覆盖所需要的品种要求雄花出现早,雌花间隔距离近,果实发育快,发育大的品种,如超越三号、郑杂5号、早红宝、丰杂1号等品种。
2 把握好育苗时间 双膜覆盖栽培所需要的秧龄时间为35~40d(3~4片真叶),育苗过早气温低,苗龄长,易形成老化苗,栽植后返苗慢。
育苗偏晚,苗龄不足,也影响到栽植后的缓苗效果。
在我县一般采用营养钵拱棚育苗,2月中旬下种,苗床拱棚内的最低气温不能低于5℃。
3 选择好合适的栽植方式 为了合理的利用保护设施,使西瓜蔓叶能在双膜覆盖条件下均匀分布并方便管理,选择好合适的栽植方式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目前我县一般采用单行栽植,即在拱棚内畦中央顺畦向栽植一行西瓜。
这种方式栽植的西瓜植株分布均匀,并且可以使瓜苗栽植后处于良好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有利于植株的生长,也便于理蔓整枝等田间管理。
目前我县主要采用行距1.5m,株距0.5m,拱棚跨度0.9m,每667m2栽植850株左右的种植模式。
4 移栽前早盖膜 实施双膜覆盖栽培的西瓜苗移栽季节比较早,外界气温比较低,一般要求在栽植前10d完成整地、施肥和做畦,移栽前的3~5d盖好地膜以提高地温。
一、选地与搭建拱棚1. 选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田地作为西瓜种植基地。
土壤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宜。
2. 搭建拱棚:拱棚可采用竹木结构、钢架结构或塑料薄膜等材料搭建。
拱棚高度一般在1.8-2.0米,跨度在6-8米,长度根据需要确定。
拱棚应南北走向,以利于采光和通风。
二、整地施肥1. 整地:在种植前,对田地进行深翻,深度约为25-30厘米,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施肥: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
将肥料均匀撒施在田地中,然后翻耕入土。
三、浸种催芽1. 浸种:将西瓜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捞出晾干。
2. 催芽:将晾干的种子放入湿布中,保持温度在28-30℃,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四、播种与定植1. 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拱棚内,覆土1-1.5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2. 定植:待西瓜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定植。
每亩定植密度为1200-1500株。
五、田间管理1. 通风透光: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打开拱棚通风口,保持室内温度在25-30℃,湿度在60%-70%。
2. 人工授粉:西瓜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坐果率。
3. 水肥管理:西瓜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适时追肥。
一般在西瓜坐果后,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
4. 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西瓜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常用的农药有敌百虫、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六、采收与销售1. 采收:西瓜成熟后,外观呈绿色,果皮坚硬,果肉鲜艳,即可采收。
2. 销售与储存:将采收的西瓜进行分拣、包装,然后销售。
储存时,注意保持通风、阴凉,避免阳光直射。
通过以上西瓜拱棚种植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为瓜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种植技术,以确保西瓜种植的顺利进行。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一、品种选择小拱棚双膜掩盖栽培,须选用低温条件下坐果性好、抗病、丰产、品质优良的品种。
二、适期早播培育壮苗1、配制养分土2、由浸种催芽将种子用30℃温水浸泡12小时,再装入纱布袋,使纱布袋温度保持在30~32℃,约2~3天即可出芽。
3、播种种子2/3出芽后即可播种,每钵一粒,用种量约每亩75~100克。
播后盖一层地膜。
4、苗床管理床温掌握在白天28~32℃,夜间20~25℃。
出苗70%后揭掉地膜,床温保持白天25℃,夜间15℃左右。
约30天,幼苗长至3叶1心时即可定植。
三、整地施肥准时定植定植前半月左右在沟内施入基肥,亩施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或硫酸钾20千克),然后在沟上做瓜垄。
春旱时,可于沟内施肥后灌水润沟,再做垄。
3月中下旬,选晴朗无风天气定植。
按50厘米株距在瓜垄上开穴栽苗,栽苗后铺地膜,随插拱架,并将棚膜扣好保温,促进缓苗。
四、覆棚期间的管理小拱棚双膜掩盖栽培西瓜,前期以保温促长为管理要点。
定植后一周内基本不通风,促缓苗;以后随外界气温上升,渐渐加大通风量,使棚温白天保持28~32℃,夜间12~15℃。
当露地*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撤掉小拱棚。
五、植株调整1、整枝与压蔓西瓜双膜掩盖栽培,主要实行双蔓整枝,即保留主蔓和基部一条健壮侧蔓,其余侧蔓准时去掉。
撤棚后,将瓜蔓引入坐瓜畦,两蔓间隔15~20厘米;在蔓长60厘米处压*道,此后每5节压一道,以固定瓜秧。
2、授粉与留瓜其次雌花开后,于上午9时前人工授粉;雄花少时,可用每千克5毫克的2.4-D液抹在雌花柱头上。
幼瓜鸡蛋大时,选留一个子房周正、长相良好的幼瓜,将其余幼瓜准时摘除,以免消耗养分。
3、垫瓜和翻瓜西瓜直径10~20厘米时用草圈垫瓜。
六、肥水管理幼瓜长至4~5厘米,已褪毛并开头膨大前,距瓜根30厘米处开沟(或挖穴)追膨瓜肥,亩施尿素、硫酸钾各10千克,并结合浇水;以后土壤保持见干见湿。
秋冬季双膜一苫西瓜高产栽培技术一、栽培模式双膜一苫,采取小拱棚+地膜+草苫。
2月初日光温室育苗,3月上旬定植,5月中下旬上市。
二、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选用早、中熟品种,如抗裂京欣1号、郑杂5号、西农八号、庆红宝等。
2、培育壮苗播前将种子放在纸上,在太阳下晾晒2~4小时,然后采用“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在3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在28~30℃条件下进行催芽。
采取温室营养钵育苗,高温炼苗,苗龄30~40天,4~5叶1心时即可进行定植。
3、整地作垄最好于冬前或植前1个月挖宽50厘米、深40厘米的丰产沟,两沟相距1.2米。
亩备优质腐熟农家肥(鸡、牛粪为好)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锌1公斤,硫酸亚铁10公斤,硼砂0.5公斤,硫酸铜1公斤,土壤杀菌剂“根克病”1公斤,于种前20天施入丰产沟与熟土掺合均匀,生土留在沟边耙平,呈龟背状。
丰产沟浇透水后晾几日再深划锄、耙平,盖地膜,加拱棚或草苫,提高地温。
4、栽培密度行距1.5米、株距40~45厘米,亩栽1000~1100株。
5、移栽在地膜上开穴,将瓜苗置于穴内,先封半穴土,然后用缓苗灵500倍液或金满利600倍液,每穴先浇0.1~0.15公斤,待渗后封穴,随即盖小拱棚。
另外在移栽穴中,撒茼蒿种6~10粒,待茼蒿长到30厘米时,掐去出售。
留其根部,能有效地预防西瓜重茬及枯萎病,防治效果在96%以上。
6、定植后管理此期应以提温为主。
如干旱可浇小水,禁止大水漫灌。
当瓜主蔓长到20~30厘米时,侧蔓亦明显长出,此时,应选择2条健壮的侧蔓留下,其余去掉,即“一主二侧。
”7、坐瓜坐瓜一般采取授粉法,授粉法须在中午12∶00时前进行完毕,否则影响花粉质量。
坐瓜后叶喷0.15%的硼砂可减少畸形挂的产生。
一般留“二至三道瓜”,但当瓜蔓较旺时,可采“一道瓜”先留住,待“二道瓜”坐住后,再去“一道瓜”。
8、坐瓜后的管理西瓜坐瓜前后,要观察小拱棚内的温度变化,随气温升高,适当加大通风量,保持棚温28~32℃。
小拱棚西瓜的种植方法及时间小拱棚西瓜的种植方法及时间:1、设施材料准备每667m2需地膜10kg, 1.8-2m幅0.06mm厚农膜40kg, 1.8-2.00m 长竹片240-250根。
2、整地施肥在选定的田块内,头一年封冻前先普遍深翻一次,以便积蓄雨雪,使土壤充分熟化,并可冻死部分地下害虫。
翌年春,及时把糖保墒,3月15日前)后犁地施肥做东西向畦,畦面宽1.8m,畦高15cm。
每667m2施腐熟猪厩肥6333kg或腐熟鸡粪1748kg,尿素14kg,过磷酸钙40kg,硫酸钾20kg或草木灰200g。
将腐熟有机肥施入畦内,深翻30cm与土混匀。
每667m2基施尿素控制在6kg。
基施尿素量不宜过大。
原因在于基施氮肥过量,容易出现西面瓜前期长势过旺、荒秧,不能坐果或坐果节位过高的情况。
基施磷肥、钾肥应早施,集中施于根系密集的区域。
磷肥、钾肥基肥比例应占总施肥量的60%,每667m2基施过?磷酸钙30kg,草木灰100kg或硫酸钾10kg。
基施化肥开沟条施,距定植行约30cm。
之后对畦面镇压,可以使深层水分上行,防止蒸发面下移,尔后覆盖2m幅地膜暖地保培。
3、播种每667m2用种200g,播种前晒种1-2天。
10cm深地温稳定通过10°C时播种,一般在3月25日(春分后)进行直播。
选晴天上午播种,每畦播种中2行,穴距畦边45cm,株距60cm。
穴深2-3cm,先浇水后播种,每穴2-3粒种子,种子放平,落水播种后覆盖4-5cm细潮土并拍实,最后再加扣小拱棚升温促出苗。
4、扣棚播完一畦立即加扣小拱棚,扣棚时按1m间距将竹片均匀插好,一拱双行,跨度1.5-1.8m,高40cm,接着用农膜覆盖保温,农膜两边用土压实。
5、苗期温度管理幼苗出土2-3天内不通风,当外界白天气温达到15°C以上,白天棚内气温超过28°C时及时放风,幼苗4-6片真叶时,进入伸蔓期,应加强通风,防1上秧苗发生徒长,促进西瓜雌花分化,白天气温保持25°C-28°C,夜间不低于15°C。
小西瓜春茬拱棚栽培技术要点小型西瓜春茬棚保温栽培可提早上市,具有品种和价格优势,同时可克服大棚栽培在6―8月份受暴雨和台风影响而造成翻膜、倒棚的问题及一次性投资大的缺点,适合多数地区及沿海等地推广。
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苗床准备:苗床选择向阳避风,排水方便的未种过瓜的园地,整成1.2―1.5米宽的酿热温床或电热温床。
用90%的敌百虫晶体800倍液喷洒土壤,以防治地下害虫,并覆盖地膜备用。
营养土准备:用菜园土或稻田表土2/3与腐熟有机肥1/3加适量磷肥,和腐熟鸡粪或人粪尿、猪粪,均匀拌和堆积,再用地膜覆盖,堆闷2―3天,备用。
二、播种育苗:品种选择,选用拿比特、红小玉、特小凤、橙兰等良种。
播种期为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
种子经过消毒,浸种在30℃温度条件下催芽,少量种子也可用纱布包好,装入小塑料袋,放在内衣袋中利用体温催芽。
播种时,将营养土过筛装钵,苗床浇足水,预热床土。
播种后苗床上平铺地膜,搭小拱棚保温,遇到强冷空气时,小拱棚上加盖防冻帘。
出苗前白天保持30―35℃,夜间18―20℃。
当1/3苗出土后,揭去地膜。
出苗至真叶期,拱棚内保持白天20―25℃,夜间15―18℃。
真叶展开后,棚温适当比上期提高2―3℃。
定植前一星期,进行通风炼苗。
三、移栽:瓜田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豆(菜)饼50公斤、磷肥15公斤、钾肥12公斤、尿素5公斤,整成连沟2.5米宽的瓜畦。
定植前做好化学除草,覆盖地膜增温。
4月上中旬,当瓜苗三叶一心时选择晴好天气移栽,每畦种一行,株距40―50厘米,每亩栽500―600株,栽后浇作定植肥稀薄氮肥,覆盖地膜,搭小拱棚保温。
四、田间管理:拱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5―30℃,拱棚四周用泥压紧,防止冷空气伤苗。
棚内温度超30℃应揭膜通风。
瓜苗出藤后进行压蔓,每隔3―5节压一次蔓。
采用多蔓式整枝,留主蔓和3―4条子蔓,两蔓间距20厘米左右,要求子蔓同一方向生长,其余侧蔓摘除。
开花后主蔓第一朵雌花摘去,一般在第2或3朵花结果,并做好辅助授粉,此时若气温较高,白天可将拱棚两侧薄膜拉起固定在棚顶,以利昆虫传粉,傍晚后再将膜盖紧,每条支蔓留瓜1―2个。
河南农业2015年第8期(上)
LIANG ZHONG LIANG FA
良种良法
北延长、宽1.2~1.3m 、高0.5~0.6m 、长20~30m 的小拱棚,棚膜要拉紧、扣好、封严,保持膜面清洁,以利于增温保湿。
(二)种子处理
选好种子后要对种子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主要有药剂消毒和温汤浸种。
药剂主要用磷酸三钠、代森铵、多菌灵等进行浸种。
用50~55℃的温水进行温汤浸种,种子倒入水后搅动水温降至30℃左右时不再搅动,浸种24h 后用布包好,在28~32℃条件下催芽30h 左右,露白即可播种。
二、播种方法
西瓜育苗多采用点播法,播种前往每个营养钵或纸袋中间播1~2粒种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采用保留主蔓和一个侧蔓的双蔓整枝方式。
小拱棚
42节各压一道,盖栽培的西瓜,选留主13~15cm 时进第3次随水追施复合肥。
由于生长期较长,外界环境适宜,30~50cm,摘除所有侧蔓,促其萌发新的侧蔓,进行二次结瓜。
地膜小拱棚西瓜规范化栽培技术核心思路摘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地膜小拱棚西瓜栽种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地膜小拱棚西瓜规范化栽培技术应用要点,提出了地膜小拱棚西瓜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旨在加强对地膜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的研究,不断地创新西瓜栽培方式,充分发挥地膜小拱棚的作用,实施规范化栽培工作,从而增加西瓜产量,给种植人员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膜小拱棚;西瓜;规范化;栽培技术就目前而言,对于西瓜栽培技术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西瓜早熟栽培成为当下的主要研究话题,旨在提早上市,增加西瓜栽培的经济效益。
地膜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的应用,无需过多的成本投入,收益比较高,而且整体操作简单方便,能够不断地扩大西瓜种植范围,提高经济效益。
基于此,应当重视对地膜小拱棚西瓜栽培的管理,确保其规范化,从而提高西瓜种植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地膜小拱棚西瓜栽种的相关内容地膜小拱棚西瓜栽种,是以竹条为骨架,使用薄膜进行覆盖,这种栽种方式所需要的成本并不高,地膜覆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多变气温对西瓜生长的影响,而且有利于西瓜提早萌芽。
为保证地膜小拱棚西瓜栽种质量,应当把控好时间差,在最佳时间上市,形成错峰销售,以实现增产增收[1]。
二、地膜小拱棚西瓜规范化栽培技术应用要点(一)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为有效应用地膜小拱棚西瓜规范化栽培技术,应当先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地块,进行合理轮作。
地膜小拱棚西瓜适宜种植于地势平缓区域,应背风向阳,土壤要肥沃,通常以沙壤土为主,在干旱的时候要能够浇水,洪涝时要能够排水。
做好的情况是底层是壤土,表层为沙土,可以根据土壤的黏稠度和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地处理。
比如说,如若土壤偏黏稠,那么在冬季的时候要做好冬翻工作,需要增加适量有有机肥,于土壤中掺沙,以改变土壤性质。
在栽培西瓜的时候,可实施轮作,玉米、高粱等都可以作为前茬作物,有利于防止西瓜出现枯萎病[2]。
其次,要选择适宜的品种。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术西瓜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术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
年平均气温7.9~11.3℃,≥10℃积温2847~4148℃,无霜期134~169天。
年日照时数2593.52914.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16~513毫米。
特别是北部风沙区具有很强的沙漠辐射热,非常有利于瓜类作物的生长发育,涌现出三边西瓜、横山云梁西瓜等知名品牌。
为有效防御该区早春大风低温危害而抢时上市,笔者总结出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技术,一般亩产4000-500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6200千克,栽培效益较高。
1 选好地块,合理轮作应选择地势平缓、背风向阳、温暖墒足、土质较肥沃、旱能浇、涝能排的沙壤土地块,最好是表层为沙土、底层为壤土,若土壤偏黏,可冬翻深耙,增施有机肥,瓜沟压沙、掺沙等进行土壤改良。
为防止枯萎病,应严格进行轮作。
前茬作物以玉米、高粱、谷子等为好。
2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春季土壤解冻后深耕翻。
翻地前每667平方米施入发酵好的优质农家肥如猪、牛圈粪等25003000千克,碳铵60千克,磷肥50千克,硫酸钾20千克,耕翻深度25~30厘米,使肥、土混拌均匀。
采取单行爬蔓,按1.5~1.8米做畦,采用双行爬蔓,按2.5米做畦。
3 覆膜整地后,在西瓜播前15~20天,用宽70厘米的地膜平膜覆盖种植行,以提高地温。
盖膜前须把畦面整平,盖膜后将地膜紧贴地面压紧。
4 选择良种及种子处理选择好优良的品种是早春西瓜取得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如西农八号、丰抗八号、红冠龙、金城5号等。
播种前晒种2天,以提高种子活力和杀灭病菌。
种子应当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是把种子浸入55℃的水中,边浸边搅动30分钟左右,冷却后浸种2小时;药剂处理通常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
5 适时播种,扣小拱棚清明前后当气温稳定到looC左右,膜下110厘米的地温达到15℃时播种。
株距5060厘米,膜上打孔穴播2-3粒。
西瓜拱棚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1、播种与准备(1)搭棚整地要求拱棚高2.5米,宽7米,长40米,棚盖无滴膜。
每667平方米施1.5-2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和30公斤磷酸二铵做底肥,底肥按2米行距开沟混匀施入,覆土平整后,起垄(垄宽40厘米,高20厘米)覆膜。
(2)茬口安排2月上中旬在日光温室中催芽、播种、育苗,3月上中旬棚内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定植(栽前15-20天盖好棚膜升温),5月中旬上市。
(3)西瓜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短,从开花到成熟28天左右的品种为宜如:特大京欣1号,新优24号,科城201。
2、西瓜播种育苗(1)种子处理:①种子消毒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3遍,用55℃热水烫种,待水自然凉却后浸种12小时,注意水温保持在30-33℃。
②催芽用纱布或毛巾(开水消毒)包好浸泡好的种子,恒温(28-30℃)催芽24-48小时。
(2)播种及管理:①配制营养土将1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捣碎过筛)与3份菜园土拌均匀,每平方米营养土加入8克敌克松,0.5公斤尿素, 1公斤磷酸二铵。
②播种营养钵直径8-10厘米,装好营养土,浇足底水,待水完全下渗后,撒一层细土,再将处理后的种子播于钵内,每钵一粒,然后均匀覆盖1厘米细土,在营养钵上盖地膜,保湿保温。
③温度管理播后日温25-30℃,夜温18-20℃,定植前7-10天逐渐揭膜炼苗。
3、西瓜及时定植(1)定植方法苗龄25-30天,2叶一心时选择阴天或无风晴天下午进行定植,每667平方米定植800-1000株为宜,株距35-40厘米,定植后浇定植水。
(2)定植后管理:①缓苗期白天温度不高于35℃时不通风(闷棚)保证棚温32-35℃,夜间不低于15℃。
②缓苗后白天保持30℃,夜间15-18℃,昼夜温差要达到10℃以上,棚温超过30℃时及时通风。
4、水肥管理:(1)伸蔓肥主蔓长30厘米时,结合浇水在引蔓一侧距根约35厘米处开沟,每667平方米施油渣25-30公斤,尿素15公斤。
小拱棚双膜西瓜常规育苗技术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加盖小拱棚,使西瓜地上部和地下部都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于6月上旬上市,比露地栽培早30-40 天成熟,比单纯的地膜覆盖早15-20天成熟;而且在头茬瓜采收后,还可继续生产二茬瓜,大大提高产量,一般单产3500-4000公斤;由于上市早,产量高,产值是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西瓜的1.5-3倍,经济效益也好。
一、选择适优良品种为了获得高效益,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西瓜应选择优质、耐低温、弱光的早熟、丰产、抗病的西瓜品种,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有:京欣一号、特大京欣、西农八号、创丰八号、郑杂五好,美抗八号、贵妃、早熟太子等优良品种。
二、常规育苗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西瓜可直播,可育苗移栽,育苗移栽可以提早成熟和节省种子。
育苗方法有常规育苗和嫁接育苗。
1、育苗场地及设施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西瓜定植较早(比露地早25-30天),可以利用日光温室、大棚、小暖窖等保护地设施条件,采用电热温床育苗,每10平方米的育苗床需电热线1根。
一般每亩西瓜需准备苗床6平方米左右,如嫁接育苗则需8平方米左右。
可采用塑料营养钵(直径8-10厘米、高10厘米)、穴盘(50孔)或营养土块育苗。
2、营养土、消毒土的配制营养土配方使用近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无病疏松园田土,园田土、圈肥、腐熟鸡粪过筛,按6∶2∶2的比例混合,每方加入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1公斤,硫酸钾1公斤,50%多菌灵100克,混合均匀备用。
也可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方法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用40%福尔马林1公斤可消毒4000~5000公斤营养土)喷洒营养土,边喷边拌,然后用薄膜覆盖堆闷2~3天,揭膜后露放7~10天即可装钵。
营养土加水量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营养土装钵时应做到上松下实,以利种子出苗。
为了防止苗期病害,同时准备苗床消毒土,用50%多菌灵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后,按比例1∶300-400均匀混拌营养土,播种时1/3底施,2/3盖施。
西瓜春早熟双膜覆盖栽培技术摘要:西瓜营养丰富,具利尿、止渴、消暑、降火、清肺、润肠等功效,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推广西瓜春早熟双膜覆盖栽培技术,促进西瓜提早上市,对满足城乡居民夏季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瓜双膜覆盖栽培技术西瓜采用“地膜加小拱棚”的双膜覆盖栽培,既可提高气温和地温,又可避免晚霜危害,播种早,瓜苗生长快,使西瓜较露地栽培的提早20-30天成熟,经济效益高,比常规单膜覆盖栽培亩增加收入400多元。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深翻改土,蓄水保墒。
西瓜为耐旱力强的作物,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较温暖的地块,不宜重茬,以玉米、小麦和高粱茬为好,秋作物收获后及早深翻,保蓄底墒,施足基肥,每亩施磷肥50kg,优质有机肥5000kg,草木灰50-100kg,饼肥50kg。
二、选用良种。
宜选用低温条件下坐果性好、抗病、耐旱、丰产、品质优良的早熟西瓜品种,如农科大5号、农科大6号、陇抗九号、西农8号等。
三、种子消毒及催芽。
先把种子放在30℃温水中浸泡2~3h,让病毒活动,然后放杀菌剂进行种子消毒,一般1kg水中加甲基托布津或杀毒矾2g,浸泡24h,捞出后洗去残药,用纱布或毛巾(消毒)包好,进行催芽,保持30℃左右1~2天,2/3的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
四、培育壮苗。
实行双膜覆盖配合进行育苗移栽,可使成熟期提早一个月,有利于提早上市,抢上好价钱。
1、苗床建造:采用营养钵育苗,选择背风向阳处做苗床,一般床宽1~1.2m,畦埂高15~20cm,床底要踩实压平,用10 cm见方的营养钵,最好采用基质育苗,装好的营养钵摆平放正,挤紧,以利保墒。
2、播种:播种前苗床浇透水,每钵1粒种子,芽朝下,覆基质2cm左右,用种量每亩75~100 g,播后覆盖一层地膜,再用塑料棚膜盖上保温。
3、苗床管理:播种后白天保持棚内28~30℃,夜间20~25℃左右,出苗70%后揭掉地膜,床温保持白天25℃,夜间15℃左右。
Z i x u n t a i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称为双覆盖栽培。
其前期利用小拱棚气密性强,透光保温性能好,防风抗霜冻性能优的特点,以创造适宜西瓜植株生长特别是地上部生长的良好条件。
同时,近地层覆盖地膜保墒增温,能促进根系伸长,可提早定植,提早成熟。
该设施成本低,拆盖便利,容易移动,管理简单,早熟、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这种栽培方式已成为黑龙江省西瓜早熟、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整地做畦: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灌便利,土层肥沃,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为宜,以利早熟丰产。
冬前深耕25~30厘米,充分晒垡,春季再整平做畦。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适量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
施肥仍以1/3全面撒施,1/3丰产沟深施为好。
品种选择:西瓜双覆盖栽培应选择坐果早,低温期易坐果,果实发育好,耐贮运的早、中熟优良品种。
其中大、中城市近郊及周边地区,生产优质超时令西瓜,季节差价较大,应以早熟为栽培目的,多选用早熟品种;县城、乡镇等季节差价不大,则应选用产量较高,较早熟的中熟良种。
定植:1.定植时间双覆盖栽培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3℃,旬平均气温8℃以上为安全定植期。
采用草苫多层覆盖保温,旬平均气温达7℃即可定植。
一般双覆盖栽培可比露地提早定植20天,幼苗苗龄为30天左右。
佳木斯地区定植适期为4月20~25日。
2.定植方式生产中常用两种定植方式。
单垄单行双株栽植,垄距为3.0米,垄宽为50~60厘米,垄高为12~16厘米,每垄栽培一行,每穴定植两株,早熟品种穴距为30~35厘米,每公顷种植1.65~2.1万株;中熟品种穴距为50~60厘米,每公顷种植1.2~1.35万株。
3.定植方法定植前一周低温炼苗,起苗前适当灌肥,以保持营养钵水分含量适中。
定植最好在晴暖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进行,先开沟浇水,水将渗完时,放入苗坨,要求土坨面与瓜垄面相平,填土压实,后覆膜扣棚。
覆盖地膜时,相应瓜苗部位开十字形小口,将瓜苗引出地膜,将地膜拉紧铺平,紧贴垄面,细土封严出苗口及四周,接着扣棚。
西瓜小拱棚栽培技术西瓜小拱棚栽培是早春低温季节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加盖小拱棚,从而达到早熟、增收上市目的的栽培方式,又称“双膜覆盖栽培”。
如果和育苗、前期覆盖草苫等保护措施相配合,可以在当地终霜前60天开始育苗,终霜前20天在小拱棚内地膜覆盖定植,上市期可比露地栽培提早1个月左右,比地膜覆盖栽培提早15天。
小拱棚种西瓜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简便、上市早、收益高等特点,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各地西瓜重要的早熟栽培方式之一。
西瓜小拱棚栽培需掌握以下几个要点:一、选择早熟品种小拱棚栽培是以提早上市为主攻目标。
因此,一定要选择雌花出现早、易坐瓜、耐低温性好、生育期短、不裂瓜的早熟品种,如国豫二号、早花香、农抗二号、黄肉京欣、豫星三号、豫星六号等。
二、提早培育壮苗培育出适龄的壮苗是早熟栽培的关键,为保证培育出适宜的优质壮苗,北方宜采用电热线或火炕温床育苗。
黄淮流域小拱棚西瓜一般于2月中下旬,在温室、加温苗床内采用营养土块或营养钵等护根育苗,日历苗龄30天左右,生理苗龄3-4片真叶,生长强健,根系发育良好,经过炼苗,适应性强的大苗。
多年重茬栽培,建议采用嫁接育苗。
三、整地施肥冬前深耕25-30厘米晒垡,按2.5米间距在西瓜种植行挖宽50-60厘米,深约40厘米的瓜沟,耕层20厘米深的熟土和20厘米以下的生土分开放臵,晾晒风化后,待做垄(畦)时回填。
瓜沟内集中施肥,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千克,三元素复合肥50千克,尿素10千克,将回填土与粪肥混匀后施入瓜沟。
然后在瓜沟上方做成宽60-80厘米,高10-15厘米的小高垄。
四、适时定植定植前要加强苗床后期管理,注意通风炼苗,使之更适应定值后的环境条件。
在早春气温不稳定、常出现“倒春寒”现象的地区,应避开最后一次强寒流,外界气温在10℃以上时定植。
选择晴好无风天气,边定植,边铺地膜,边盖棚,以利于提高温度,缩短缓苗时间。
每垄定植两行,行距1.6-1.8米,株距0.5米,一般采用三蔓整枝,每亩可定植700-800株。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术
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
年平均气温7.9~11.3℃,≥10℃积温2847~4148℃,无霜期134~169天。
年日照时数2593.5—2914.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16~513毫米。
特别是北部风沙区具有很强的沙漠辐射热,非常有利于瓜类作物的生长发育,涌现出“三边西瓜”、“横山云梁西瓜”等知名品牌。
为有效防御该区早春大风低温危害而抢时上市,笔者总结出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技术,一般亩产4000-500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6200千克,栽培效益较高。
1 选好地块,合理轮作
应选择地势平缓、背风向阳、温暖墒足、土质较肥沃、旱能浇、涝能排的沙壤土地块,最好是表层为沙土、底层为壤土,若土壤偏黏,可冬翻深耙,增施有机肥,瓜沟压沙、掺沙等进行土壤改良。
为防止枯萎病,应严格进行轮作。
前茬作物以玉米、高粱、谷子等为好。
2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春季土壤解冻后深耕翻。
翻地前每667平方米施入发酵好的优质农家肥如猪、牛圈粪等2500—3000千克,碳铵60千克,磷肥50千克,硫酸钾20千克,耕翻深度25~30厘米,使肥、土混拌均匀。
采取单行爬蔓,按1.5~1.8米做畦,采用双行爬蔓,按2.5米做畦。
3 覆膜
整地后,在西瓜播前15~20天,用宽70厘米的地膜平膜覆盖种植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