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2008年
- 格式:xls
- 大小:7.50 KB
- 文档页数: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正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现将《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一月二日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认真做好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加快劳动保障立法、基础和能力建设步伐,协调推动各项劳动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一)全面完成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
层层分解中央确定的“105145”的目标任务。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逐级落实目标责任,按月通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二)落实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
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法律规定与现行政策的衔接。
采取跟踪调度、督促检查等措施,推动政策落实。
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强化援助的针对性、措施的规范性和机制的长效性,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建立完善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援助机制。
全面解决下岗职工并轨遗留问题。
巴彦淖尔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06-13 00:47:35)分类:2008年统计公报标签:巴彦淖尔市2008年gdp财经房价国民经济经济就业贸易统计公报2008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积极的态度,过硬的作风和有力的措施,主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08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3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2.7亿元,增长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6%;第二产业增加值229.6亿元,增长2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7%;第三产业增加值116.8亿元,增长1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7%。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1:47.4:27.5演进为21.1:52.3:26.6。
二产比例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一产和三产分别比上年下降4.0和0.9个百分点,。
工业主导型地位进一步确立。
工业增加值完成195.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4%,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
全年人均生产总值再创新高,达到25237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8.5%,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3633美元。
市场物价仍在高位运行。
200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6.4%。
其中,城市上涨7.2%,农村上涨6.0%。
分项目看,全年食品类价格上涨17.1%;居住类上涨5.1%;烟酒及用品上涨3.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1%;衣着上涨1.0%。
在食品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和油脂价格分别上涨31.1%和42.0%。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08.01.16•【字号】冀劳社[2008]7号•【施行日期】2008.0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冀劳社[2008]7号)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扩权县(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保障局:现将《2008年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印发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一月十六日附件:2008年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认真做好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加快劳动保障基础建设步伐,协调推动各项劳动保障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一)全面完成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4万人;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12万人。
逐级落实目标责任,按月通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二)落实和完善积极就业政策。
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完善积极就业政策,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做好法律规定与现行政策的衔接。
健全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采取跟踪调度、督促检查等措施,推动政策落实。
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强化援助的针对性、措施的规范性和机制的长效性,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困难,建立完善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机制。
认真组织实施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招生规模扩大到4000人,并安排部分市承担培训任务。
呼和浩特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呼和浩特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呼和浩特市统计局)2008年,全市各族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控通涨”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16.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
其中,第一产业75.16亿元,同比增长7.8 %;第二产业501.89亿元,同比增长12.2%;第三产业739.32亿元,同比增长15.1%。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5.7:38.1:56.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606元,同比增长12.2%。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6 %。
分项目看,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分别比上年上涨15.1%、2.6%、0.2%、1.8%和5.2%,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均比上年有所下降,分别下降3.7%、4.3%和3.6%;农村生活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9.6%,分项目看,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类、文教娱乐用品、服务项目和住房分别比上年上涨14.6%、4.9%、10.4%、1.7%、0.3%、7.8%、2.9%和17.5%。
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上涨1.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5%。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 30.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1万人。
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20.62万人,增加0.39万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02万人,减少0.1万人;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从业人员 8.60万人,增加0.02万人。
中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山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40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0.5%,总量继续居全省第五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3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50.63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513.56亿元,增长12.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60.8:36.1调整为3.1:60.4:36.5。
全市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56106元,按全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8102美元,增长10.1%;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96612元,按全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13951美元,增长9.0%。
民营经济增加值636.39亿元,增长12.0%,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45.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5%。
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上涨7.0%。
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五升三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分别上涨14.3%、2.1%、2.4%、3.0%和3.8%;衣着、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6.7%、0.4%和0.9%。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
年末全市新增就业岗位6.01万个;城镇从业人员24.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0.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产业结构调整有待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增加,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等。
二、农业全年农业总产值75.36亿元,增长3.7%;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1元,增长10.0%。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35万亩,增长6.4%;甘蔗种植面积0.53万亩,下降63.1%;蔬菜种植面积38.81万亩,增长12.1%;水果种植面积10.97万亩,下降0.2%。
一,GDP数据从图表上可以看出,中国历年来的GDP增长率在不断波动,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至于由2007年的14.2%跌至2008年的9.6%,处于不稳定状态,经济复苏困难重重。
支出法:由图投资所占GDP的比例历年都比较重,近年不断上升,投资带动经济增长。
由图消费的比例逐年有所下降,虽然国家有加强投入拉动内需消费的资金帮助但是由于中国人本来所固有的消费观念,从消费影响经济还有望提高。
由图政府购买的比例比较稳定,稳定的政府购买可以更好的平衡国民生产总值,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贸易的比例变化比较大,可以看到近年来贸易比例不断上升,这说明中国已融入世界这个大家庭,但是如果对外贸易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加大一旦发生金融危机那么国家的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收入法:由图可知政府收入比例在历年有所下降,但是政府的实际财政收入增加了不少,由下表可以看出,政府越来越富有。
但是丹从比例上看,可以说明,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富有活力,政府干预减少了。
二,CPI 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市场经济国家认为CPI 增长率在2%~3%属于可接受范围内,有时候CPI的增长也代表着经济的增长。
由图表可以显示中国在大部分年份的增长是比较正常的。
三,失业率:九七年由泰国发起的亚洲金融风暴及零八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的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按照近几年来国家人口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官方数据,即便在危机发生后的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始终保持在5%以下。
但是,很多半官方和民间的研究机构根据自己调查的数据对中国失业率进行了估算,实际的调查结果远没有官方部门那么乐观。
例如,2008年12月16日中国社科院公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约为9.4%,这一数字是保障部统计数字的两倍还要多。
失业率看来在中国始终是个谜。
中国失业率统计表发表年份统计对象数字全文快照来源文献全国范围也进一步上升到5. 4%万人,城镇失业率达到了5.3%,到1979年更是达到了568万人,失业率也进一步上升到5.4%。
2008启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统计局生成时间:2009020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单位:索引014247581024/2009-0021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号:2008年启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启东市统计局2009年1月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启东”的战略目标,牢牢抓住崇启大桥开工、吕四大港开发,启东全面进入桥港经济时代的新机遇,突出科学发展,突出和谐建设,突出改善民生,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创业,切实提升经济发展活力,着力推动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质量提高、结构改善、效益优化、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性运行态势。
一、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74.9亿元,增长15.5%,其中:工业增加值139.9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110.5亿元,增长15.5%。
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12.2∶53.8∶34.0,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市按常住人口、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33996元和29115元。
民营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民营创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民营经济日益成为启东的主体经济。
截止2008年末,全市拥有私营企业1.49万户,个体经营户3.38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1.2%、5.8%。
全市私营企业注册资本311.20亿元,户均注册资本209.44万元,分别增长16.2%和4.6%;个体经营户注册资本9.78亿元,户均注册资本2.89万元。
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作用日益提升,全年民营经济上缴税收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55.9%,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达72.2%,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金华市兰溪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兰溪市统计局二○○九年三月二十五日2008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深入实施强工兴市战略,全力以赴抓发展,攻坚克难搞建设,真心实意促民生,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4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2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89.8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38.78亿元,增长10.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8%,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3%,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2%,下降0.6个百分点。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685元,增长12.3%。
图1 2004—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快上涨。
据抽样调查,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8%,居住类价格上涨4.7%。
(见图2、表1)。
图2 2004年—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表1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指标增长(%)居民消费价格 5.7一、食品 12.8其中:粮食 5.7油脂 29.0肉禽及其制品 17.9蛋 4.0菜 14.9干鲜瓜果 7.2二、烟酒及用品 2.2三、衣着 3.9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2.5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8.6六、交通和通信 -6.2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8八、居住 4.7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年内新增就业岗位8470个,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1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万人。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2008年桂林市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2月25日在桂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代市长李志刚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桂林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2007年工作回顾在过去的一年里,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和中共桂林市委各项部署,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胜利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46.83亿元,增长15.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2.0∶41.2∶36.8调整为21.4∶42.7∶35.9;财政收入72.50亿元,增长22.2%,增幅创2000年以来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3.04亿元,增长5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8元,增长20.5%;农民人均纯收入3909元,增量首次突破500元,增长15.2%。
桂林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平稳的发展态势。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完成工业总产值797.77亿元,增长28.8%;实现工业增加值281.53亿元,增长2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7.34亿元,增长38.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提高22.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2.73亿元,增长46.5%,其中更新改造投资55.19亿元,增长45.3%。
实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8.09亿元,新增入园工业企业188个。
按照“1234”工业发展目标[1],建立部门帮扶制度,做大做强企业,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4家(其中燕京漓泉超20亿元),超亿元企业达107家。
昊华南方、客车集团、中化桂林工程公司3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桂林乳胶厂一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
2008年江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江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门调查队2009年3月10日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280.59亿元,增长10.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8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737.49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439.72亿元,增长7%。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2%,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6%,金融业下降9.9%,房地产业增长5.9%,其他服务业增长9.9%。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8.1:57.6:34.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973元,增长10.4%。
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4.5%,其中食品类上涨9.4%。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9%,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15.1%,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19.2%,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下降4.7%。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1%。
表1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2年末全市私营企业1.96万户,注册资金237.07亿元,分别增长12%和5.5%;个体工商户13.51万户,注册资金24.89亿元,分别增长6.6%和7.8%。
全市劳动部门登记城镇年末尚有失业人员21560人,失业人员安排就业人数47584人,新增就业岗位52952个,安置城镇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5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6%,比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还未有根本性转变;服务业比重偏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不少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