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全家都在英国,他为什么又一次归国?
提示:由于国民党的腐败和长期战乱,他的科学救国理想无法实 现,他看到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前途执著奋斗,对此寄予厚望。 新中国的成立,使李四光感到国家复兴有望,就克服重重困难,决定 回国,全力投入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结合材料一探究,布莱克威尔德与李四光的观点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认为中国没有石油;后者认为中国能够探测到石油。 (2)为印证自己的观点,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做出了哪些贡献? 提示:李四光从运动的观点出发,探索地质现象的本质、地壳结 构及构造规律,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石 油探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提示:在科学研究上,不要迷信“权威”,而应根据客观实际作出自 己的判断。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求学生涯 1.少年时代:188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农村,后入武昌高等小学堂学 习。 2.留学生涯 (1)留学日本:1904年,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 (2)留学英国:袁世凯上台后,辞去高官,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 矿、地质。 3.回国效力:1920年回国,先任教于北京大学,后任中央研究院地 质研究所所长等。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二、对李四光的评价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 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 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 之光”。 材料二 “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 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 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19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