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关联交易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119.64 KB
- 文档页数:1
浅析企业关联交易的风险防范作者:薛丛中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19期薛丛中陕西电器研究所摘要:关联交易是企业经营中的一种常见经营活动,同时关联交易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研究如何防范违法关联交易及防范关联交易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笔者对国企改制过程中应如何应对和避免关联方交易所产生的风险给予了研究,盼为国企的改革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的风险;应对措施一、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的界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将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关联方定义为:“在财务或者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认为他们是关联方。
”关联方通常包括了企业、企业的相关部门(或单位)和股东(或个人)等企业的经营者。
但并不是所有相关部门和股东都是关联方,作为关联方的判定一般是根据能否对企业有重大影响为标准来确定的。
关联方交易则是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了相应的价款。
企业资源或义务的转移是关联方交易的主要特征,在通常情况下资源或义务转移的同时,也相应的伴随着风险和报酬的转移。
二、国企改制中关联方交易存在的问题及风险近些年来随着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司化改制工作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步入了有限公司的行列,并且资产证券化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
而这些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由于体量庞大隶属关系复杂,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化改制后,原有隶属单位部门相互之间关联方较多,关联交易频繁金额庞大。
这其中就会存在刻意的隐瞒或者虚构关联方交易虚增经济指标,或暗地转移企业的盈利、减少企业所承担的税收等违规行为。
这样既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也会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企业的虚假繁荣。
长久以往会使企业逐步失去市场竞争力,造成国有资产的重大损失。
三、关联方审计的概述在通常的关联方审计过程中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对企业关联方进行识别。
关联交易案例分析在商业世界中,关联交易是一种常见但又颇具复杂性和敏感性的经济行为。
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其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市场形象产生深远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来深入分析关联交易。
案例一:某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某上市公司主营电子产品制造,其控股股东旗下拥有一家零部件生产企业。
为了降低采购成本,上市公司长期从控股股东的企业采购关键零部件。
在表面上看,这种关联交易似乎是合理的,因为可以保证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然而,深入分析发现,该零部件的采购价格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经过调查,发现控股股东通过操纵价格,将上市公司的利润转移到了自己的企业,从而损害了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
这一案例揭示了关联交易中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
控股股东利用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通过不合理的交易价格获取不当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市场公平原则,也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
案例二:某大型企业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一家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多家子公司,涵盖了多个不同的业务领域,如房地产、金融、制造业等。
其中,房地产子公司在开发一个大型项目时,从集团内部的金融子公司获得了高额的贷款。
从集团整体的角度来看,这种内部关联交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金融子公司有资金需要投放,房地产子公司有融资需求,通过内部交易,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
但问题在于,由于内部关联交易的存在,可能会导致风险在集团内部传递和放大。
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房地产子公司无法按时偿还贷款,那么可能会对金融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严重影响,进而波及整个集团。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看到关联交易带来的资源整合优势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可能引发的风险传递和集中。
案例三:跨国公司的关联交易一家知名跨国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设有子公司和分支机构。
其中,位于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将大量产品以低价销售给位于低税率国家的关联子公司,然后由低税率国家的子公司进行销售,从而实现利润的转移,达到降低整体税负的目的。
财经纵横浅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刘晓明赵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湖北武汉430060)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伴随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许多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形式获得了上市资格。
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以及上市公司重组以后的业务往来中,上市公司和其关联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的关联交易。
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和人性的弱点,关联交易成为上市公司和其关联人用以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上具。
本文在分析关联交易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和经营中存在的不公平关联交易法律现象进行评析,并提出在立法上应建立和完善相应预防措施及救济措施。
关键词关联交易独立董事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0-108-01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概述(一)关联交易的含义关联交易(Co nnected Transaction)是指公司或是附属公司与在本公司直接或间接占有权益、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
沪深两市《股票上市规则2000年修订版)》规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与其关联人交换资源、资产,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交易行为。
”(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产生的根源关联交易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运作过程中,根源有两个:1.产权关系模糊:2.国有企业部分改制上市。
一般来讲,国有公司改制上市主要有整体改制上市和部分改制上市两种形式。
但是,现实中国有公司整体改制上市的情形较少,被广泛采用的是部分改制上市,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我国国有公司大多是“大而全”或者“小而全”的形式。
二是按照证券法对资产收益率的限定,如果采取整体改制上市,绝大多数公司难以满足要求。
(三)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本质上市公司(Listed Company)是指依法公开发行股票并且其所发行的股票经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中性经济范畴,既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也不属于内幕交易,关联交易的原始动因在于节约交易成本,运用公司内部的行政力量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
关联交易如何处理企业内部的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是指企业内部以及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个人、其他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
由于涉及到与企业自身有关系的交易,关联交易往往被视为风险较高的交易方式。
如何处理企业内部的关联交易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处理企业内部的关联交易问题。
一、建立透明的关联交易机制透明的关联交易机制是处理企业内部关联交易的基础。
企业应明确规定关联交易的定义、范围、权限以及审批流程等,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程序。
同时,企业应定期公开披露关联交易的情况,向股东和投资者提供信息,确保交易的透明度。
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内部关联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二、制定合理的关联交易价格设定合理的关联交易价格是保证关联交易公正性的重要一环。
企业应建立公正的定价机制,确保内部关联交易的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符合。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评估报告等方式来确定价格,避免关联交易的价格偏离市场公允价值,造成利益输送或损失。
三、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利益输送关联交易容易滋生利益输送行为,对企业造成损害。
因此,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利益输送的关键。
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督和审查,防止潜在的违规行为发生。
另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关联方的尽职调查,确保关联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四、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在处理关联交易时,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的意见和评估报告可以提高交易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可以从专业角度出发,对关联交易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和监督,减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和纠纷。
企业应选择有信誉和专业性的评估机构,并将其评估报告纳入关联交易审批程序。
五、建立合理的利益披露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利益披露制度,及时向股东和投资者披露关联交易的情况。
利益披露可以提高关联交易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减少潜在的投资风险。
同时,企业还应披露关联交易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使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