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茶叶出口量减价增
- 格式:pdf
- 大小:84.42 KB
- 文档页数:1
浙江茶叶出⼝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论⽂定稿浙江茶叶出⼝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浙江是我国茶叶出⼝的⼀个重要省份,茶叶是其最主要的传统产业中之⼀,浙江茶叶在茶园⾯积、茶叶产量、出⼝量等⽅⾯⼀直位于全国前列,在我国的茶叶出⼝市场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茶叶市场的开放,国际竞争愈加激烈,浙江茶叶出⼝原先的价格、劳动⼒和资源优势已经逐渐失去往⽇的⽐较优势,出⼝前景不容乐观,浙江茶叶出⼝将在曲折中发展。
本⽂从浙江茶叶出⼝现状⼊⼿,通过对浙江茶叶2007年以后的出⼝量、出⼝⾦额、出⼝质量、出⼝茶类结构和出⼝市场的分析,了解了2007⾄2011年浙江茶叶贸易的状况。
同时总结了影响浙江茶叶出⼝的原因:从国内⽅⾯看,⽣产成本提⾼,质量卫⽣差,出⼝企业⾃⾝问题和品牌问题是阻碍浙江茶叶进⼀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从国际上看,⼈民币升值,绿⾊壁垒严重阻碍了茶叶的出⼝贸易。
通过对这些影响的分析,得出⼀个结论:质量是提⾼茶叶出⼝量和企业国际竞争⼒的关键。
因此,我们应该:构建茶叶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加强茶叶基地建设,推进茶叶产后处理加⼯,开发新品;建⽴质量安全体系;实施市场多元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战略;加强⾏业与⾏业,⾏业与部门的协作,注重创新。
【关键词】浙江,茶叶出⼝,绿⾊壁垒,现状,对策IAn Analysis of Zhejiang Tea Export Status Quo and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Abstract】Zhejiang being one of Chinese important tea export provinces, tea industry is its traditional industry. Ranking in our country’s top place in tea gardening areas, outputs, exports and so on, i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port of tea market in China. With the opening of tea market and increasing inten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re no longer obvious as before, the situation of exporting is not optimistic. Zhejiang’s tea export develops tortuously. By means of studying the situation of Zhejiang’s tea export, this paper analyzes Zhejiang’s tea export quantity, export quotation, export quality, export structure and export market after the year of 2007 so as to catc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Zhejiang’s tea trade from 2007 to 2010. Meanwhi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reasons influencing Zhejiang’s tea export. On the one hand, from domestic aspect, the high producing costs, poor sanitation quality and export enterprises’ own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brand matter are main reasons to block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Zhejiang’s tea trade. On the other hand, from international aspect, green barriers seriously hinder the tea expor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factors,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Quality is the key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tea export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ence. Therefo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ervice system urgently need to be built; tea base construction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tea postpartum process to be promoted and new products to be developed. What’s more, quality security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to realize market diversification, products branding, and the strategy of systematical operation. Moreover, both ties connecting among industri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industries and department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and innovation to be focused on【Key Words】Zhejiang,tea export,Green trade barrier,status quo,countermeasures⽬录1 绪论 (1)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2 论⽂的基本框架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浙江茶叶出口发展历程浙江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地之一,自古以来就以优质的茶叶享誉世界。
浙江茶叶的出口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而近代的茶叶出口业务始于20世纪初。
在唐宋时期,茶叶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当时,浙江的福建和宁波港是茶叶的主要出口港口。
茶叶作为一种贵重的商品,对外贸易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成为浙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浙江茶叶逐渐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的中心。
清代,杭州的龙井茶开始走向世界,成为著名的绿茶品牌,被出口到欧洲和亚洲各地。
同时,绍兴的铁观音、武义的碧螺春等名茶也纷纷出口到国外,迅速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茶叶出口业务在20世纪初遭受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浙江作为茶叶产地,凭借着优质的茶叶品种和传统的制作工艺,依然在艰难的环境下保持着茶叶出口的活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茶叶供应出现中断,浙江茶叶得到了更多机会进入国际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茶叶出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市场的开放,茶叶出口的规模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茶叶出口业务的支持力度,推动了浙江茶叶出口的发展。
浙江茶叶不仅出口到传统的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地,还与新兴市场如非洲和拉美国家开展了合作,推动了浙江茶叶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此外,浙江茶叶出口发展还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通过互联网的普及,茶叶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开展国际贸易,与海外客户进行实时的沟通和洽谈。
同时,电子商务平台为茶叶出口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茶叶出口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浙江茶叶的出口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近代茶叶出口业务始于20世纪初。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浙江茶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浙江茶叶出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在全球茶叶市场上有着愈发重要的地位。
历史地理第二十辑近代宁波港腹地变迁的机制探析王列辉宁波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港口,从北宋开始便是中国对日本、高丽贸易的重要门户,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埠的五口之一。
然而,五口通商之后宁波港地位相对下降,许多学者纷纷著文,对近代宁波港及其腹地的问题提出各种看法。
虽然他们论述的角度有所不同,宁波港腹地随着上海港的迅速崛起和温州、杭州的开埠而日渐缩小,则是一致的看法。
尽管如此,有关宁波港及其腹地的许多问题,如:不同时期宁波港的腹地范围有多大,什么是导致腹地变化的机制等,仍有待于探讨。
腹地是港口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港口的兴盛与发展都离不开腹地范围的开拓和腹地经济的发展。
1840年之后,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甚发达,输入商品多为布匹、食糖、煤油等日用必需品,输出多是茶叶、棉花等农产品的情况下,腹地的变化对港口的发展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笔者另有《近代宁波港腹地的变迁》一文,采用经济地理学的腹地概念,在浙江近代各港口腹地变迁的总格局中,讨论了宁波港的腹地及其变迁的全过程。
然而,限于篇幅,并未对腹地变迁背后的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
本文试图在前文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地理学以及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借鉴有关中国沿海国际集装箱港口的演化原因、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与优化的研究成果,来探析近代宁波港腹地变迁的机理,以为今天宁波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区位、自然地理条件和宁波港的腹地港口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港口内陆空间通达性的高低,这种通达性可以表达为港口的腹地范围以及对其腹地货物转运量的吸引力。
然而,港口所在的区位、自然地理条件却决定了不同的港口有不同的港口竞争力。
在这些方面,宁波港有着较大的局限性。
宁波港位于浙江的东北角。
北面和东北离海不远,西北、东南分别是自浙江的中部山区和南部山区向北延伸的四明山和天台山,西面地势平坦,向西通往杭州再北上、南下的道路向为宁波主要的对外陆路交通线,西面距浙江省省会杭州市约170余公里,距上海市约370公里。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研究随着全球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中国茶叶品质的不断提高,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和丰富的茶叶资源,成为全球茶叶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之一。
本文将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1. 中国茶叶出口规模逐年增长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规模逐年增长,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一大亮点。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为48.7万吨,同比增长5.3%。
其中绿茶、红茶、普洱茶等品种成为出口的主力产品,出口量占比较高。
中国茶叶出口呈现出规模扩大、品种增多的趋势,为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
2. 主要出口市场多样化目前,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地区。
东盟、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占比较大。
在欧洲和北美洲地区,中国茶叶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成为这些地区茶叶市场的重要供应来源。
近年来中国茶叶在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也有所涉足,出口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3. 品质提升成为关键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离不开中国茶叶品质的不断提升。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中国茶叶企业加大了对产品品质的改进和创新,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茶叶品质,使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中国茶叶的文化价值和健康功效也成为吸引国际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促进了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不断扩张。
1. 深度挖掘传统出口市场在已有的出口市场基础上,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未来可以适度加大对传统出口市场的挖掘力度,通过产品品质的提升、营销策略的创新来巩固和拓展市场份额。
可以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来加强自身在传统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市场份额的进一步增长。
2. 拓展新兴市场机遇除了传统出口市场,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还可以在新兴市场中寻找机遇,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
2019-2020中国茶叶出口情况分析茶起源于中国,经由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路径传遍全球。
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全球茶园而积达400多万公顷,茶叶年产量600多万吨,茶叶消费国超过150个,全球逾20亿人口饮茶。
茶已经成为全球性天然饮料之一和国际贸易的友好使者,茶行业正在向安全、营养、智能、便捷、时尚的方向发展。
一、2019年我国茶叶出口分析2019年,在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严峻环境下,我国茶叶出口呈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态势。
根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茶叶出口数量36.7万吨,增幅0.5%,金额20.2亿美元,增幅13.6%,出口量价均创新高。
(一)绿茶出口保持绝对优势,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绿茶出口30.4万吨,占茶叶出口总量82.8%,增幅0.3%;金额13.2亿美元,占茶叶出口总额65.3%,增幅7.8%。
2010年,绿茶出口23.4万吨,2019年出口量首次突破30万吨,十年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高于茶叶出口的复合增长率。
(二)红茶、乌龙茶、花茶和普洱茶出口数量呈波动式下降态势红茶出口3.5万吨,增幅6.7%,金额3.5亿美元,增幅24.5%,2010-2019年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0.6%;乌龙茶出口1.8万吨,降幅4.3%,金额2.4亿美元,增幅30.8%,2010-2019年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1.2%;花茶出口6490吨,降幅6.2%,金额6463万美元,降幅2.4%,2010-2019年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1.4%;普洱茶出口2786吨,降幅6.2%,金额5167万美元,增幅84.2%,2010-2019年出口量年平均复合增长率-5.4%。
(三)各茶类均价不同程度上涨绿茶4.336美元/千克,增幅7.4%;红茶9.923美元/千克,增幅16.72%;乌龙茶13.01美元/千克,同比大幅上涨36.7%;花茶10美元/千克,增幅4.1%;普洱茶18.54美元/千克,同比激增96.4%。
2024年,茶行业市场数据情况及出路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茶叶不仅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饮品市场上的一大主力军。
然而,近年来茶行业遭遇了一些挑战,市场竞争激烈,因此有必要分析2024年茶行业市场数据情况及出路。
首先,2024年茶行业市场的总体数据情况如下:1.茶行业总体规模大:2024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了茶叶产业发展的新高,茶叶出口量也有大幅度增长。
茶叶产量和出口量的增长表明,中国茶叶行业规模庞大,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茶业收入增长快:2024年,中国茶业总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尤其是高端茶品类的市场需求增长迅猛。
茶业收入的增长说明了茶叶市场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也在增长。
3.茶叶品牌竞争激烈:2024年,茶叶品牌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
茶行业存在几个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如雀巢、佰润、六福等,这些品牌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份额和忠实的消费者群体。
然而,尽管茶行业总体表现不错,但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需寻找出路:1.品牌差异化:茶行业的品牌差异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茶叶品牌众多,但很多品牌缺乏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茶企应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强化品牌形象和打造独特的消费体验,实现差异化竞争。
2.推进科技创新: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科技创新对于提高茶叶质量和增加附加值有着重要作用。
茶企可加大对茶叶种植技术、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3.拓展市场需求:茶行业需要不断拓展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企业可以通过开发新品类、推出新口味和包装、创新销售渠道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4.建立良好的渠道体系:茶企应加强与渠道商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渠道体系。
在发展电商平台的同时,也要注重传统销售渠道的布局和维护,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5.加强行业自律与监管:茶行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行业自律机制和监管体系,加强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2010年度浙江茶产业发展概况2011-04-28 02:56 作者: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点击:11出处: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文字大小:【大】【中】【小】2010年度浙江茶产业发展概况来源: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2010年,浙江省在春茶采摘期间遭受雪灾、冻害等罕见“倒春寒”气候,大部分早熟品种受到严重损害。
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经过整个茶叶行业的共同努力,全年仍然取得平产增收的较好成绩。
(一)茶叶生产平稳发展1、茶叶第一产业平产增值据农业部门预计,截止2010年底,全省茶园面积270万亩,同比增加6万亩,增幅2.4%;茶叶产量16.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茶叶产值86亿元,同比增10.7亿元,增幅14.2%,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名优茶产量6.5万吨,同比减0.1万吨,名优茶产值78亿元,同比增加10亿元,增幅14.7%。
2、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全省名优茶加工机械拥有量达到24万台,机制名优茶产量达到6.4万吨,占名优茶总产量的98%。
全省采茶机械和修剪机械拥有量分别为6900台和13300台,机采茶园面积62万亩,机械修剪面积157万亩。
3、标准茶园创建活动顺利推进全省有17个县(市、区)开展标准茶园创建活动,其中余杭、西湖、松阳等3个县区被列入2010年度农业部标准茶园创建示范县实施项目。
4、茶树品种改良取得新进展全省共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10.3万亩,有7个茶树品种通过国家茶树新品种鉴定,在嵊州组织召开了全省茶树新品种推介现场会。
评选出建德、新昌、余姚等10个县(市)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
5、茶叶质量安全得到保障省农业厅组织开展了茶叶产地准出试点,推行生产记录。
继续实施部、省茶叶质量安全例行抽检,茶叶产品省级筹建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二)国内市场购销两旺1、产地市场交易增长迅速。
全省共有乡级以上茶叶交易市场131个,进场茶叶交易量11万吨,交易额88亿元,同比均有较大增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1.下图是虎门的标志性雕塑建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领导这场禁烟运动的是()A.林则徐B.郑成功C.左宗棠D.邓世昌2.1839年6月3日,实行销毁,先于虎门海滩,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入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A.沉重地打击了俄国走私鸦片的奸商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C.使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D.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3.下块浮雕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大型浮雕的第一块,展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这块浮雕应该是A.金田起义B.虎门销烟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4.第一手史料是指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是事件(或活动)的当时记录,是事件的实际目击者或参与者所经历的。
下列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史书《天朝的崩溃》B.小说《清史演义》C.电影《鸦片战争》D.虎门硝烟旧址5.下列关于《南京条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割香港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须经双方协议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6.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7.下图是《1866-1893年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示意图》,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下降的原因是()A.印度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英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C.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D.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小8.在电影《鸦片战争》中有以下片段:虎门海滩销烟,民众拍手称快;面对战争溃败,割地赔款,广东民众仍旧积极支持、配合清军与英军作战,奋勇抗争、誓死抵抗。
收稿日期:2023-04-26项目基金: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科技发展项目(2022 016)。
作者简介:余玉庚(1988年-),男,农艺师,主要从事茶科技推广和茶文化传播研究。
2022年浙闽两省茶叶进出口贸易结构简析余玉庚 张 佳(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杭州310013) 摘 要 2022年,浙江、福建分别居全国各省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的榜首。
浙江出口量是福建的4.45倍,福建出口均价是浙江的4.85倍;浙江以绿茶为主体,主要出口非洲;福建以乌龙茶和花茶为特色,主要出口亚洲。
进口方面,福建、浙江茶叶进口量依次居全国各省进口量前2名。
红茶为浙闽两省的主要进口茶类,分别占两省进口量的92.54%和81.67%。
此外,福建乌龙茶和花茶进口量均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分别占全国乌龙茶和花茶进口量的67.35%和46.60%。
关键词 茶叶;进口;出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TS272;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77 8921(2023)03 168 05AbriefanalysisofteaimportandexporttradestructureinZhejiangandFujianProvincesduring2022YUYugeng,ZHANGJia(ChinaNationalTeaMuseum,Hangzhou310013,China)Abstract In2022,ZhejiangandFujianrankedfirstinteaexportvolumeandexportvaluerespectivelyamongallprovincesinChina.TheexportvolumeofZhejiangwas4.45timesthatofFujian,however,theaverageexportmeanpriceofFujianteaswas4.85timesthatofZhejiang.GreenteawasthemainexportproductofZhejiang,andthemainexportmarketwasinAfrica.Oolongandflower scentedteaweretheadvantageexportproductsofFujian,andthemainexportmarketwasinAsia.Intermsofimport,FujianandZhejiangrankedfirstandsecondrespectivelyinteaimportvolumeinChinain2022.BlackteawasthemainimportedproductofZhejiangandFujian,accountingfor92.54%and81.67%oftheimportvolumerespectively.Inaddition,FujianrankedfirstintheimportvolumeofbothOolongteaandflower scentedteainChina,accountingfor67.35%and46.60%oftheimportvolumeofOolongteaandflower scentedteainChinarespectively.Keywords Tea;import;export;trade 浙江、福建两省比邻位于我国东南部,茶叶栽种历史悠久,茶叶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