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件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资源现状及特性研究姜楠(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大兴安岭往往给人们第一印象都是森林,其实湿地也是大兴安岭的重要组成,是除了森林之外的主要资源,也是目前业界相关人士研究的重点内容。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十分突出,对整个黑龙江、嫩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着调节区域气候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基于此,该文针对大兴安岭地区湿地资源现状及特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大兴安岭湿地现状特性脆弱性多样性中图分类号:X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1(b)-0101-03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Resources in the Daxing'an Mountains Regionof Heilongjiang ProvinceJIANG Nan(Harbin Integrated Survey Center of Natural Resources,China Geological Survey,Harbin,Heilongjiang Province,150000China)Abstract:The Daxing'an Mountains often give people the first impression of forest.In fact,wetlands are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axing'an Mountains.They are not only the main resources other than forests,but also the focus of research by relevant people in the industry.The role of wetland ecosystem in the Daxing'an Mountains area is very prominent,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whole Heilongjiang and Nenjiang River basins,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regional climate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ing ecological balance.Based on thi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the Daxing'an Mountains region.Key Words:The Daxing'an Mountains Wetlands;Current situation;Characteristics;Vulnerability;Diversity众所周知,大兴安岭地区地处我国东北,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国有林区,青山与绿水在这里交融,森林与冰雪在这里交汇,自然与人文在这里交织,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浅谈三江平原地区湿地的现状与发展【摘要】本文简介了三江平原的自然现状和湿地的功能,对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及利用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依法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湿地保护区;现状;建议与对策1.自然现状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东北部一个巨大的冲积平原。
三江平原以三条主要河流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的汇合为特征。
地处北纬43°50′-48°30′,东经128°30′-135°,南北长520km,东西430km,总面积10.8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4.0%。
三江平原地区的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湿地资源,但从50年代开始,肥沃的土壤和非常适宜谷物生长的气候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并开始开发三江平原。
经过几代人的开发建设,三江平原已成为我国八大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三江平原超过47%的土地,已经开发成农田,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和小麦等。
该地区由于过渡的开发,湿地和湿地周边地区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和湿地面积大量缩减。
据调查三江平原地区的森林面积从60年代末的480多公顷,减少到380万多公顷;湿地面积从建国初期的434万公顷,减少到目前的156万公顷。
耕地面积由78万公顷增加到516万公顷。
珍宝岛自然保护区属于三江平原湿地的一部分。
其西南侧60公里有黑龙江兴凯湖国家自然保护区。
其北侧200公里左右的乌苏里江下游有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
各个自然保护区具有不同的生态特征。
2.湿地的功能森林和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
湿地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如同森林和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
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惜物种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属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编制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系统。
湿地被称为“自然之肾”,湿地资源是十分宝贵和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生活链接] 2019年6月10日,黑龙江省湿地日暨扎龙自然保护区建区40周年主题活动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举行。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最多的繁殖栖息地,是我国第一个以丹顶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多年来,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和人为干预措施,有效遏制了过度开发湿地资源的破坏行为,实现了湿地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了解:我国湿地资源的分布。
知道:湿地的概念,分布特点及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理解: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应用:掌握分析人地协调观:调整人类活动,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综合思维:总结湿地的环境效应和地球之肾功能;分析湿地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区域认知:理解某区域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途径,并探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不同区域湿地价值的差异,湿地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调查家乡有无破坏湿地的现象,分析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一、湿地概述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错误!地表或为错误!浅水覆盖的土地。
3.特点(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错误!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4.我国湿地的分布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错误!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自我探究] 海洋是湿地吗?[答案] 海洋、森林和湿地是世界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
湿地有水但水较浅,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是湿地,海洋不是湿地,而是和湿地并列的生态系统之一.二、“地球之肾"1.湿地的价值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三、湿地资源问题1.原因、表现及危害(1)原因:人类对资源、环境的错误!过度开发利用。
齐齐哈尔扎龙湿地景点介绍
齐齐哈尔扎龙湿地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的一处重要湿地保护区和旅游景点。
以下是对该景点的简要介绍:
1.地理位置:齐齐哈尔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中部,距离齐齐哈尔市区约150公
里,总面积达到500多平方公里。
2.自然生态:扎龙湿地是一个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沼泽、草原和
河流等自然景观。
这里拥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和动物资源,是众多候鸟和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也是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
3.湿地景观:扎龙湿地以其独特的湿地景观而闻名,湖泊如镜面般平静,水草
丰茂,形成了一幅宛如仙境般的画卷。
湿地区域内分布着多个湖泊,如扎龙湖、拖龙湖等,湖水清澈见底,景色迷人。
4.旅游活动:在扎龙湿地,游客可以进行多种户外活动,如观鸟、赏花、草原
漫步等。
此外,还可以乘坐小船或划船游览湖泊,感受宁静的湿地氛围。
湿地周边还设有一些休闲度假村和农家乐,提供各类住宿和餐饮服务。
5.生态保护:扎龙湿地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
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
游客在参观时需要遵守相应的保护规定,不破坏湿地生态,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总的来说,齐齐哈尔扎龙湿地以其独特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
它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典范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中国最大的湿地是哪里解析中国的地理之湿中国最大的湿地是位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交界处的三江平原。
这个湿地占地面积约为3.5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重要湿地之一。
三江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的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大型农田基地之一。
这里的地势平坦,地势低洼,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平原。
而且这个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再加上数条重要河流的注入,造就了这里丰富多样的湿地景观。
三江平原的湿地生态系统非常独特,包含了丰富的湖泊、河流、沼泽等湿地类型。
其中最著名的是齐齐哈尔湖、哈尔滨湖和哈斯湖。
这些湖泊地区湿地植被丰富,栖息着大量的候鸟和水生动物。
每年春秋季节,这里都会有大量的候鸟迁徙经过,成为了观鸟爱好者的天堂。
除了湖泊,三江平原还有大片的沼泽湿地,如伊敏河沼泽和阿什河沼泽。
这里水草丰茂,湿地植被茂密,是许多珍稀濒危动物的天然乐园。
例如东北虎、亚洲黑熊、东北豹等野生动物在这里都有一定的分布。
三江平原的湿地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也对当地的水资源、气候调节和风沙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湿地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减缓雨水径流速度,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
同时,湿地植被的蒸腾作用和水体的蒸发作用可以增加湿地周边的降雨量,对调节当地气候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三江平原湿地也面临一定的威胁。
湿地的过度开垦和农业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较大,导致湿地水域面积减少、湿地植被退化等问题。
同时,水污染也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实施湿地保护区划定,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限制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等。
目前,三江平原湿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区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其独特的湿地景观和野生动植物。
总之,中国最大的湿地是位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交界处的三江平原。
这个湿地拥有丰富的湖泊、沼泽等湿地类型,是大量候鸟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12.14•【字号】•【施行日期】2013.02.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12年12月14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加强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保持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保护区属于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位于东经124°52′48″-125°32′03″,北纬52°54′25″-53°12′08″。
保护区的范围、界线和功能区划以国务院批准的文件为准。
第三条从事与保护区有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严格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主管部门为保护区的行政主管部门。
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负责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二)组织保护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三)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组织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建立自然资源档案;(四)负责保护区的防火巡护检查、火险监控和日常预防管理工作;(五)负责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六)开展与保护区相关的科学研究、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七)管理保护区的参观考察、旅游等活动;(八)审核办理入区手续,负责对入区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九)依法查处破坏保护区资源和环境的各类违法行为。
三江平原沼泽资料资料一首先,可以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
在多雨或涨水的季节,过量的水被湿地(象海绵)储存起来,直接减少了下游的洪水压力。
然后,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里,再慢慢地释放出来,补充给河流或下渗补充地下水,有效地缓解枯水期河流缺水或断流的问题。
其次,是调节气候。
通过蒸发,湿地可持续不断地向大气输送大量的水气,调节区域的气候,降低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三江平原沼泽地表热量平衡在昼间略低于开垦后的耕地,在夜间也略低于开垦后的耕地。
沼泽开垦后,贴地气层的日平均相对湿度减少,正午前后绝对湿度减少,第三,起到净化天然水体的作用。
水流经过湿地,流速减缓,有助于污染物的沉淀,特别是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有毒、有害和矿化物质,对水体起净化作用。
因此,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成为一种简便、节省、实用的初级污水处理技术。
三江平原的农药可进入沼泽净化。
第四,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特殊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造避敌的良好条件,是大量珍稀濒危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哺乳类和高、低等植物生长和栖息的好场所。
湿地保护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四大领域之一。
第五,控制土壤侵蚀、保护海岸线。
湿地及其植被,可稳固基地和削减海浪和海水的冲击力,有效防止海岸线、河口湾和江河堤岸的侵蚀。
还有提供水源等作用。
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功能有哪些?资料二三江平原,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
位于北纬45°01′~48°27′56″,东经130°13′~135°05′26″。
位于中国东北角,西起小兴安岭东南端,东至乌苏里江,北自黑龙江畔,南抵兴凯湖,总面积5.13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省东部,北起黑龙江、南抵兴凯湖、西邻小兴安岭、东至乌苏里江。
三江平原湿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这里气候冷湿。
三江平原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意思|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什么意思基本解释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境内大小河流50多条,湖泡200多个,江心岛26个,沼泽遍地,自然植被以沼泽化草甸为主,并间有岛状森林分布,均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三江平原东端受人为干扰最小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
地理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33°43′20″--134°46′40″,北纬47°26′--48°22′50″,总面积198089公顷。
保护区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地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所在地域海拔一般在40-66m之间,地面起伏不大,一般相对高度为10m左右,坡降较小,一般为1/8000—1/10000,大片低洼处积水形成沼泽。
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为2.2℃。
河流总属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
保护区境内一级支流有三条,即浓江河、鸭绿河和别拉洪河。
其它尚有二、三级支流三十余条。
保护区沿江河地带多湖泡,总计210多个,其中水面在6hm2以上的较大湖泡有13个。
生态特征(1)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由于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备的动植物群落,它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
(2)系统的生态脆弱性。
湿地水文、土壤、气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主要素。
每一因素的改变,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水文,当它受到自然或人为活动干扰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湿地生态系统。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与建设计划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日一、保护区基本情况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湖沼苇草地带,地处齐齐哈尔市的铁锋区、昂昂溪区、富裕县、泰来县和大庆市的林甸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交界地域,地理坐标为123º51′30″~124º37′30″,北纬46º48′00″~47º31′30″,总面积21万公顷。
197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省级扎龙自然保护区,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2年成为我国首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六个保护区之一。
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的湿地生态系统。
保护区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3种;黑龙江省重点保护鸟类17种。
国家重点保护Ⅰ、Ⅱ级鸟类主要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东方白鹳、黑鹳、金雕、草原雕、大鸨、白枕鹤、灰鹤、蓑羽鹤、大天鹅、白额雁等;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有131种。
保护区内的芦苇群系大面积分布,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 ceus)和野大豆(Glycine soja)等2种,有黑龙江省重点保护植物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桔梗(Olaty- codon grandifiorum)、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cata)等4种。
二、保护区示范效应评估1、典型性和代表性(1)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的生境类型齐全、生态系统完整,能够全面反映原始沼泽湿地全貌,在全球同一生物气候带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特别是扎龙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核心区,更是湿地保护的重中之重,因此,更好的保护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是为全球建立了一座生物基因库。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攻略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壮丽的风景。
作为该省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齐齐哈尔市的扎龙湿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欣赏其独特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扎龙湿地的攻略,帮助您更好地规划旅行,并充分体验该地的魅力。
1. 概述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是中国最大的湿地之一。
湿地被誉为“东北瑞士”,拥有丰富的湖泊、沼泽和红松林等自然景观,同时是众多珍稀濒危鸟类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这里的美景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
2. 如何到达扎龙湿地距离齐齐哈尔市中心约80公里,交通便利。
您可以选择乘坐火车或飞机抵达齐齐哈尔,然后转乘公共汽车或出租车前往扎龙湿地。
为了更好地欣赏湿地的美景,建议选择早班车或早上出发,以避开拥挤的高峰期。
3. 最佳旅行季节扎龙湿地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和迷人之处。
春季(3月至5月)是湿地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也是观赏候鸟的最佳时机;夏季(6月至8月)阳光充足,适合进行户外活动和野餐;秋季(9月至11月)是湿地的金秋季节,红松林的叶子渐变成金黄色;冬季(12月至2月)则是雪的世界,冰雪覆盖的湿地别有一番韵味。
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最适合的季节前往。
4. 导览路线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旅游区设有多条导览路线,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不同的路线。
推荐的路线包括湿地中心区、湖泊观光区和红松林步道等。
在湖泊观光区可以乘坐游船游览湿地,欣赏湖泊美景和水鸟群落;红松林步道是一个适合徒步的区域,沿途可以欣赏到红松林的壮丽景色。
5. 注意事项为了保护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不随意采摘或损坏植物;- 不喂养野生动物,避免对其造成伤害;- 不乱扔垃圾,保持湿地的整洁;- 不破坏湿地设施,保护公共设施的完好;- 听从导游或景区工作人员的指导,遵守相关规定。
6. 住宿和餐饮在扎龙湿地旅游区周边有多家酒店和农家乐供游客选择。
中国最大湿地中国最大的湿地指的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松花江湿地。
这个湿地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横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总面积约为1.34万平方公里。
它是中国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之一。
松花江湿地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它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和动物的栖息地。
松花江湿地是众多候鸟的迁徙站,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候鸟在这里栖息和繁殖。
其中包括丹顶鹤、白鹤、黑鹤等重要的候鸟种类。
此外,松花江湿地还是大熊猫的重要分布区之一,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
湿地中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包括许多湿地特有植物。
湿地的水生植物像庐菜、狐尾藻等随处可见,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春天到秋天,湿地辽阔的草原上开满了各种鲜花,给湿地增添了一抹瑰丽的色彩。
松花江湿地还扮演着重要的水文调控和防洪作用。
它可以调节雨水和融雪的径流,减少洪水的发生,保护下游城市和农田的安全。
湿地可以起到一个巨大的海绵功能,能够储水、渗水、过滤水,给生态系统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益处。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松花江湿地也面临着许多威胁。
湿地的填海造地、围垦农田等自然资源开发活动导致湿地面积逐渐减少,湿地破坏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湿地的恢复速度。
湿地的水质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保护松花江湿地,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制定了湿地保护规划和管理措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加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提高湿地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
松花江湿地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松花江湿地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够从松花江湿地的保护中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更加珍爱身边的自然资源,共同构建美丽中国的梦想。
洪河自然保护区立法浅析摘要: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三江平原典型示范区。
受当地基础设施和人员管理限制,保护区内资源无法合理保护。
保护区面临着湿地面积缩小,动植物资源减少,湿地水资源缺失等问题。
鉴于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重要性,应制定一部专门的有针对性的保护条例。
关键词:洪河湿地;湿地保护;破坏资源;立法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53-01一、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洪河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北部的同江市与抚远县交界处。
东临前锋农场,西与洪河农场接壤,北与鸭绿河农场相接。
距富锦市 50km。
主要保护类型是内陆湿地及水域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是原始沼泽生态系统及珍禽。
洪河保护区属典型的内陆湿地,主要湿地类型包括泛滥地、草本泥炭地、盐湖等,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
1984 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 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2 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洪河保护区反映了三江平原原始湿地风貌,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三江平原的一个“缩影”,它集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稀有性和生物多样性于一体,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国家林业局确认为“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三江平原典型示范区。
洪河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兽类27 种,鸟类174 种,两栖类3 种,鱼类 16 种。
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尾海雕、大天鹅、猞猁、水獭等 14 种。
另有中日候鸟及栖息地保护协定中受双方共同保护的鸟类 97种;中澳候鸟及栖息地保护协定中受双方保护的鸟类 15 种。
高等植物1012种,国家保护植物有野大豆、水曲柳、核桃楸、黄芪、黄檗、刺五加等 6 种。
洪河保护区是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每年都有上万只水鸟在此停歇,并且是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禽的繁殖地之一。
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
2015年10月22日黑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一条每年的六月为湿地保护宣传月,六月十日为黑龙江湿地日。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组织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普及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传播湿地文化,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
第二十条经公布的湿地应当由湿地主管部门或者湿地管理机构设立保护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涂改、擅自移动湿地保护标志。
第三十三条湿地内原则上不得进行景观建设。
对湿地内确需建设的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应当按照《黑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后方可进行建设。
垦区、国有重点林区内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经依法批准在湿地内从事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制定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方案,保护湿地景观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
建设项目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应当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设施,并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
建设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理场地,恢复原貌。
第三十五条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在湿地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开垦、挖沟、筑坝、堆山;
(二)填埋、倾倒垃圾和有毒有害物体,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三)排放或者抽采湿地水资源;
(四)砍伐林木、采挖泥炭、勘探(国家公益性勘探除外)、采矿、挖砂、取土;
(八)破坏湿地保护设施或者监测设备;
(九)其他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行为。
对于违反前款第一项、第三项规定以及填埋、倾倒垃圾和有毒有害物体、采挖泥炭、擅自改变湿地用途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组织可以对实施违法行为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行查封、扣押。
第四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征用、占用湿地或者改变湿地用途。
确需征用、占用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或者改变其湿地用途的,应当报国家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征用、占用或者改变其他湿地用途的,应当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十六条临时占用湿地的,应当经湿地主管部门或者湿地管理机构同意。
占用单位应当提出湿地临时占用方案,明确湿地占用范围、期限、用途、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使用期满后的恢复措施等。
临时占用湿地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临时占用期限届满后,占用单位应当按照湿地临时占用方案恢复湿地原状。
经批准临时占用湿地的,不得修筑永久性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不得损害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五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湿地主管部门、湿地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四)未依法对征用、占用、临时占用湿地以及在湿地内从事的建设活动办理审批手续的;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湿地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已设立湿地管理机构的,由湿地管理机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罚;未设立湿地管理机构的,由湿地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罚:
(二)砍伐林木、勘探(国家公益性勘探除外)、采矿、挖砂、取土的;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已设立湿地管理机构的,由湿地管理机构给予处罚;未设立湿地管理机构的,由湿地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给予处罚:(一)损毁、涂改、擅自移动湿地保护标志的,责令限期恢复或者赔偿损失,并处以恢复所需实际费用或者损失金额五倍罚款。
(二)擅自进行开发建设活动或者在临时占用的湿地上修筑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的,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并处以破坏面积每平方米一百元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予以没收后拆除,并处以建设工程造价一倍的罚款。
(三)开垦、挖沟、筑坝、堆山、填埋、倾倒垃圾和有毒有害物体、采挖泥炭、擅自改变湿地用途以及排放或者抽采湿地水资源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开垦、填埋、倾倒垃圾、擅自改变湿地用途的,按照破坏湿地面积处以每平方米十元的罚款;挖沟、筑坝、堆山、采挖泥炭的,处以每立方米二百元的罚款;排放或者抽采湿地水资源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破坏湿地保护设施或者监测设备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
破坏湿地保护设施,处以五千元的罚款;破坏监测设备的,处以一万元的罚款。
(八)临时占用湿地期限届满后,未进行恢复的,责令限期恢复,并处以一万元的罚款;逾期未恢复或者对湿地造成永久性损害,面积不足一百平方米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面积一百平方米以上的,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