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后期油井清蜡防蜡方法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
油田井筒深处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技术分析摘要:在石油生产过程中,受原油性质、温度变化、压力变化、原油流动速度、油井设计等因素的影响,油田井筒深处有较大的可能结蜡。
如果未能及时开展清防蜡作业,便会导致油田井筒堵塞,造成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原油生产效率下降、设备寿命缩短等,从而为石油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有效针对油田井筒深处进行清防蜡的技术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处理技术,确保油田井筒深处的通畅性。
关键词:油田井筒;深处结蜡;原油性质;温度变化;压力变化引言:做好油田井筒深处的清防蜡工作,有助于保持原油生产稳定性,有效减少或阻止石蜡的堆积,从而改善油井的开采条件,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
如果忽视此项工作,井筒内的石蜡堆积可能会对油井设备造成损害,如腐蚀、磨损等,这将增加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更换频率。
基于此,该项工作还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最终达到确保安全生产,优化油田开采策略的目的。
1.导致油田井筒深处结蜡的原因分析油田井筒深处结蜡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1)受原油性质影响导致结蜡:原油含有大量的石蜡和油蜡。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这些物质会从原油中析出,形成蜡沉积。
(2)受温度变化影响导致结蜡:原油从地下的高温高压环境提升到地面的低温环境,温度的变化使得原油中的蜡开始结晶,进而导致油管堵塞[1]。
(3)受压力变化影响导致结蜡:原油在地下的高压环境下,石蜡和油蜡通常处于溶解状态。
但是当原油被提升到地面时,压力的降低使得这些物质从原油中析出。
(4)受原油流动速度异常影响导致结蜡:原油的流动速度过慢也可能导致石蜡和油蜡从原油中析出。
当原油的流动速度降低时,石蜡和油蜡有更多的时间从原油中析出,从而形成蜡结。
(5)受油井设计缺乏合理性影响导致结蜡:例如,井筒的直径、井筒的材质、注入井和生产井的距离等都可能影响原油中的石蜡和油蜡析出。
上述5项内容都是导致油田井筒结蜡的主要原因。
油井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技术研究摘要:油井清防蜡措施是指在石油生产过程中,为了预防和解决蜡沉积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蜡沉积是指在输送管道、油井设备等工作环境中,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造成的油品中蜡物质凝结和沉淀。
蜡沉积会导致管道堵塞、设备故障、产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石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针对蜡沉积问题进行清除和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油井;结蜡;机理;清防蜡;1油井结蜡的危害(1)油井结蜡会导致产量下降。
当原油中的蜡凝固并堆积在管壁上时,会阻碍原油的流动,使得从油井中抽出的原油量减少。
这就意味着,同样的投入下,油井输出的原油量降低,给油田开发带来了经济损失。
(2)油井结蜡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结蜡问题,需要投入额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清理工作。
清理过程通常包括使用蜡溶剂、高温加热等手段,以破坏蜡的结晶结构并恢复原油的流动性。
这些额外的措施会增加生产成本,对油田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3)油井结蜡还会引发设备故障。
蜡物质在管道内的积聚会导致管道直径减小,增加了油井设备的阻力。
长期以来,设备频繁运行在较高的负荷下,容易出现故障和损坏,进一步增加了油田的维护和修复成本。
(4)油井结蜡还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在清理结蜡过程中,可能涉及大量化学溶剂的使用,这些溶剂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结蜡现象也会导致原油泄漏的风险增加,一旦泄漏,不仅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还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损害。
2油井结蜡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油井结蜡是指在油井内部,由于原油中的蜡物质在低温条件下逐渐凝固并堆积,形成一层固体物质覆盖在管壁上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机理共同作用导致的。
2.1温度温度是影响油井结蜡的最主要因素。
原油中的蜡物质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凝固和结晶。
当油井的运行温度低于蜡物质的凝固点时,蜡物质就会开始凝固,并逐渐形成蜡垢。
通常情况下,蜡物质的凝固点随着蜡链长度的增加而升高,较长链的蜡物质的凝固点更高。
因此,低温环境是引发油井结蜡的主要原因之一。
油井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油田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油井结蜡问题依然对国内外油田的发展影响重大。
在油井的开采过程中,虽然已经采取了一些防蜡、清蜡措施,但油井结蜡问题依然难以避免。
本文将对油井结蜡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清蜡、防蜡技术和措施,以期为我国油田事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油井结蜡防蜡清蜡研究油井中开采出的原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其中含有不同程度和数量的石蜡,随着开采压力和温度的逐渐降低及气体的不断析出,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力也在不断下降,最终经过聚集,沉积在管壁表面之上。
这一“结蜡”问题,将严重影响油井的生产能力和原油的质量。
因此,要正确、全面的认识油井结蜡的主要原因,探寻新的清蜡、防蜡技术。
一、油井结蜡的原因及其影响原油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下降以及轻质组分不断逸出,原油溶蜡能力随之不断降低,达到一定条件时,原油中的蜡便以结晶体析出、聚集并沉积在油套管壁、抽油杆、抽油泵等管材和设备上,即出现结蜡现象。
影响油井结蜡的外因有压力、温度、原油中水、胶质和沥青质以及机械杂质、原油流动速度、管壁特性等。
其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原油从油层进入油井时,随着压力的降低,原来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气和原油中的轻组分会从原油中逸出来,降低了原油的溶蜡能力,结蜡转为严重;温度是影响蜡沉积的一个重要因素,原油从地层出来进入油井时与周围介质的热交换使原油的温度下降,同时,系统压力降低、轻质组分逸出和气体膨胀也要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增大了油井结蜡的趋势;液流的速度对石蜡的结晶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液流的速度变大,导致液体流动过程中的热损耗量减少;液流的速度提高,促使管壁的冲刷能力变强,石蜡很难沉积于管壁之上。
但随着液流速度不断提升,一据调查显示,造成油井结蜡的原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原油的组成、油井开采条件、沉积表面粗糙程度以及原油中杂质的含量、液流的速度。
油田管理蒸汽的干度,有利于稠油的顺利开采。
尽可能减低蒸汽中水分的含量,保持蒸汽具有较高的干度,提高驱油的效率。
2.4蒸汽干度越高,驱油效果越好注入蒸汽的干度越大,注入油层后加热的体积越大,有利于稠油的开采。
合理控制注入蒸汽的干度,在蒸汽发生器的作用下,将汽蒸的干蒸汽的含量进行测定,保持合理的蒸汽的干度,才能促进稠油油藏的快速开采。
在相同注汽量的情况下,不同的蒸汽干度,对油层的加热半径不同,驱油的能量也不同,蒸汽干度越高,驱油的效果越好。
随着蒸汽干度的增加,稠油油藏的累计产量也随之增加。
而井底的蒸汽干度达到一定数值,会减缓稠油的产能增幅,合理控制井底的蒸汽的干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2.5注入蒸汽干度自控系统的应用为了保持注入蒸汽的干度达到稠油油藏开发的技术要求,建立注入蒸汽干度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蒸汽产生的过程中,合理控制蒸汽的干度,才能保持注入蒸汽开采的高效性,提高稠油油藏的产能。
对注汽锅炉产生的蒸汽进行在线的干度测试,对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自控系统设定干度的数值,对注汽锅炉进行自动控制,减少其中水蒸汽的含量,保持蒸汽的干度达到最佳的状态。
通过自动调节蒸汽锅炉的燃烧状态,促使干度达到稳定的数值。
在注汽锅炉的自控系统中,设计干度自动调节系统,能够将蒸汽的干度调整到最高。
降低注入蒸汽的干度的波动,保持注汽的干度平稳,注入到油层后,加热的状态比较均匀,促使稠油增产的效果明显。
稠油热采的产能与注入蒸汽的干度有关,干度波动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稠油井的产量,注入蒸汽的质量,会影响到油层的温度变化。
通过对注蒸汽开采方式的分析,合理控制注入蒸汽的干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稠油井的产量。
注入蒸汽干度升高后,可以降低油井的单耗。
采用注入蒸汽干度自控系统,降低蒸汽锅炉的维修费用,保护好高温高压的热采锅炉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才能降低稠油开采的成本。
3结论通过对注入蒸汽干度对稠油生产的影响的研究,合理控制注入蒸汽的性能参数,保证达到蒸汽驱油的作用效果,提高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达到稠油油藏开发的经济效益指标。
采油工程中油井的防蜡与清蜡方法思考摘要:在当前我国的石油开发工艺当中,油井结蜡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结蜡会导致油井的管径变小,生产力下降,降低管道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油井结蜡问题展开研究十分有必要。
本文阐述了油井的防蜡与清蜡机理,希望能够给相关行业的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采油工程;油井;防蜡由于我国原油的蜡含量极高,在原油开采出地面的过程中,原油的压力和温度不断下降,所以会有大量的蜡析出,由于油井内壁较为粗糙,容易沉积杂质,所以析出大量的石蜡晶体沉积于油井内壁,这就是所谓的结蜡过程。
油井结蜡以后,首先油井内壁的直径将大大缩小,直接影响原油开采效率,其次,内壁的蜡层将使原油的流速变慢,间接影响开采效率。
油井的清防蜡问题已成为制约油田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对此方面的研究较少,所取得的成果也相对较少,即国内外皆没有较好的措施处理结蜡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结蜡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影响结蜡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性的提出清防蜡手段,才能从本质上解决结蜡问题。
1 油井的防蜡技巧1.1 增加油流速度由于自喷井用于开采的油管口径较小,因此如果产量相同,那么增加油井的原油流速,就可以将更多的蜡体带动到油井之上,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油井内部的蜡体含量,降低油井结蜡的情况,但是这种方式只能适合自喷井,而且产量不能够过大。
在抽油井中,空心抽油杆的采油方式是提高油流速度的一种采油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于设备的要求较高,因此适用性不强。
同时,增加油井流速也有一定的弊端,油井内部的流速加大就会导致压力损失的增大,压力增大会逸出大量的溶解气,这就会导致油流的温度下降,这会导致原油中会析出更多的蜡,这对于油流的防蜡工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所以总的来说,这种方法由于流量、设备、油温等多种元素的影响,不能够广泛应用于采油工程当中。
1.2 特殊材料油管防蜡技术第一,涂层油管。
不同的油管材料能够达到不同的效果,在油管当中涂上一层涂料,这种涂料与油管表面的亲和度较高,不易脱落,同时固化以后表面光滑,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这样的涂料能够有效防止油管结蜡的问题。
清蜡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清蜡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开发年限的延长,地层压力下降快,大量溶解气被析出,使得原油中溶解的蜡组分以结晶体的形式分离出,一些固结在油层近井地带,也有很多吸附在油管壁、套管壁、抽油杆、抽油泵,以及其它的采油设备上,这种现象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还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业的故障频率和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油井结蜡机理和影响因素,探索了一套完整的清防蜡体系和制度,对结蜡严重的井以清为主、以防为辅的治理原则,对结蜡轻微的井以防为主、以清为辅的治理原则,并制定出了相应的清、防蜡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防蜡压力温度1 油井含蜡对管理工作的危害井筒内大量结蜡不仅会影响生产,且还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部分井除了产出原油之外,还伴有一定量的天然气,井筒内的蜡长时间得不到清理,脱落会堵塞管柱,导致油井憋压,对作业和日常生产管理来说这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尤其在油井作业过程中更为突出,往往会因管壁上附着的蜡而造成蜡卡,延缓作业进度,影响产油量。
2 导致油井结蜡的一些因素2.1原油性质与含蜡量对结蜡的影响结蜡井均属于高含气井,原油中轻质馏分较多,溶蜡能力强,析蜡温度要求就偏低,而不容易结蜡。
2.2温度对结蜡的影响当温度保持在析蜡温度以上时,蜡不会析出,就不会结蜡,而温度降到析蜡温度以下时,开始析出蜡结晶,温度越低,析出的蜡就越多。
2.3压力对结蜡的影响压力对原油结蜡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原油生产过程中井筒内压力低于原油饱和压力时,溶解在原油中的气相从原油中脱出,一方面降低了原油中轻质组分的含量,使得原油溶解蜡的能力降低。
2.4原油中的机械杂质和水对结蜡的影响机械杂质和水中的微粒都会成为结蜡的核心,加速油井结蜡,目前我们的油井多采用联合站未处理的污水压井,且水罐车多次连续灌装,且无过滤装置,使得水罐底部存在大量细微沉积物,这不仅增加对油层的伤害,而且还进一步导致油井结蜡,造成连锁式不良后果。
浅谈油井结蜡问题及清防蜡技术摘要:在油井的开采过程中,原有中石蜡的存在会造成井筒结蜡现象,对油井生产效率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因此,本文分析了石油结蜡问题的原因,探讨了清防蜡技术,希望促进油井生产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油井;结蜡;技术油井结蜡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开采,造成生产率大大下降,必须通过修井检泵的操作技术措施进行修复,以解决卡钻事故,恢复正常的采油。
分析石油结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防止结蜡现象。
优化提高油井结蜡意识的防范措施,及时有效地清除油井的结蜡状况,为提高油田生产率创造有利条件。
1油井结蜡问题分析石蜡是石油生产中的一部分,通过分析油井结蜡的来源,查明结蜡现象,降低结蜡的风险,并采取适当措施解决结蜡对石油生产的不利影响。
1.1结蜡现象当油井达到析蜡点的温度时,石蜡就会从原油中析出,当井内温度下降时,就会产生结蜡现象,进一步阻碍石油的生产。
地面条件下,高温高压环境中的蜡溶于油、温度和压力降低,其中一部分石蜡结晶固定在通道壁上,另一部分随石油流动落到地面上。
通常在油井结蜡时,靠近柱子内壁的地方是硬蜡,柱子顶部是软蜡,软蜡通过冲洗油液较容易去除,而硬蜡则由于粘附时间较长而难清除。
油层温度下降,导致油层石蜡结晶析出,油层堵塞,降低油层渗透能力,导致油层产量下降。
1.2结蜡危害由于油层温度下降,石蜡结晶析出后也会堵塞油层,使得油流的开采更加困难。
井筒条件下析出的石蜡减少了油流面积,降低了石油的生产能力。
油井设备的生产负荷增加导致抽油杆的断脱,发生蜡卡事故,影响机械采油的运行。
1.3结蜡原因造成油井结蜡的原因有很多,原油的组成成分就含有石蜡,如果在原油的含量当中,胶质的成分比较多,那么油流量粘度较大,从而增加开采的难度。
油流的温度下降过快,就容易导致结蜡的出现,从而引起油井结蜡。
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其内部含有的石蜡量越高,结蜡概率就越大,就更加难以进行管理和生产,严重情况会造成油井的停产,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才能解决这些带来的问题。
浅谈计量间油井回油管线结垢结蜡防治措施探讨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回油管线的防腐防垢工作越来越成为油田运营管理的
重要问题。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油井回油管线经常会出现结垢结蜡等问题,导致管线破裂、堵塞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腐防垢措施,从而保证油田运
营安全和正常。
一、结垢结蜡的形成原因
1. 油井回油管线中原油中含有固体杂质,随着原油流动而沉积在管线内壁,形成结垢。
2. 油井回油管线中原油含有蜡质,当管线内部温度低于蜡的凝点时,蜡会沉积在管
线内壁,并逐渐形成蜡垢。
3.管道内流速过低,使得固体杂质和蜡沉积于管道内壁。
二、防腐防垢的措施
1. 增加流速: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增加管道内流速,防止固体杂质和蜡沉积
在管道内壁。
2. 清洗管道:定期对管道进行清洗,清除固体杂质和蜡垢。
3. 使用防垢剂:防垢剂对基本油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够有效预防结垢
和蜡垢的形成。
同时,防垢剂还能有效提高油品的粘度、提高油井的采收率。
4. 采用超声波清洗技术:超声波清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清洗技术,采用超声波的震
动和抛光作用清洗管道内壁。
该技术优点显著,能够快速清洗管道内壁,避免管道的堵
塞。
三、结论
油井回油管线的结垢和蜡垢问题是油田开发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
防腐防垢措施,从而保证油井回油管线的长期运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达,防腐防垢
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油井回油管线的防腐防垢技术也将得
到更好的应用。
1引言油田开发之前,原油埋在地层中,这时原油中的石蜡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之下,一般都是以单相液态存在的,蜡完全溶解在原油中。
在油井开采过程中,原油从油层流入井底,再从井底沿井筒举升到井口时,压力和温度随之逐渐下降,当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有助于溶解石蜡和胶质的轻质组分逐渐损失,结果破坏了石油溶解在原油中的平衡条件,此时超过了石蜡在原油中的溶解饱和度,导致石蜡结晶析出聚集凝结并粘附于油井设施的金属表面,这就是常说的油井结蜡。
油井结蜡是采油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特别是在开采高含蜡原油时,由于石蜡析出并不断沉积于油管管壁、抽油杆、抽油泵以及其他井底设备、地面集输管线、阀门、分离器、储罐等的金属表面,减小了油流通面积,增加了原油的流动阻力,致使油井减产。
结蜡严重时,可以把油井管线完全堵塞,导致停产,如图1-1,1-2所示。
因此油井清、防蜡是油井管理中极为重要的措施之一。
图1-1 现场清蜡作业图1-2 生产管线中沉积的石蜡油田常用的油井清、防蜡技术主要有机械清蜡技术、热力清防蜡技术、表面能防蜡技术(内衬和涂料油管)、化学药剂清防蜡技术、磁防蜡技术和微生物清防蜡技术6大类。
用化学药剂进行清防蜡,通常是将药剂从环形空间加入,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和其他作业,除了可以收到清防蜡效果外,使用某些药剂还可以收到降凝、降粘和解堵的效果。
2蜡的化学结构特征组成2.1蜡的定义与结构石油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它包括的主要元素有:碳(83%~87%)、氢(10%~14%)、氮(0.1%~2.0%)、氧(0.05%~1.5%)、硫(0.05%~1.0%)以及微量的钒、镍、铁、铜等金属元素。
主要是以碳氢化合物(通常称为烃)的形态存在,占石油成分的75%以上。
严格地说,原油中的蜡是指那些碳数比较高的正构烷烃,通常把C16H34——C63H12的烷烃称为蜡。
其中C18-35为正构烷烃,通称为软蜡;C35-64为异构烷烃,通常称为硬蜡。
纯蜡是白色的,略带透明的结晶体,熔点在49℃~60℃间。
井清防蜡技术应用探究摘要: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温度气压的降低和大量轻烃逸出,而使得溶解于石油中的蜡以结晶形态分离出来,直接吸附于油管壁、套筒壁,乃至一系列的采油装置上。
如果油井中发生结蜡的情况,将对油井长期稳定生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油井清蜡防蜡技术的应用。
本文从油井结蜡问题概述展开分析,探究了油井结蜡产生的危害,提出油井清蜡防蜡技术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井;清防蜡技术;应用探究前言:油井结蜡会导影响开采,导致石油产量大幅度减少。
需要采取多项操作工艺清防蜡,恢复正常的采油。
优化油井结蜡的防范措施,可以及时科学有效的消除油井的结蜡现象,为提升油田产量提供助力。
一、油井结蜡问题概述(一)结蜡现象当油井内气温下降时,会形成结蜡的现象,进一步阻碍石油的生产。
地面条件下,在高温或高压环境中的蜡溶于油,温度和气压下降,其中部分石蜡结晶固定在通道壁上,另一部分随石油流动落到地面上。
通常在油井结蜡时,靠近柱子内壁的地方是硬蜡,柱子顶部是软蜡,软蜡通过冲洗油液比较容易去除,而硬蜡则由于粘附时间较长而很难清除。
油层气温降低,引起了油层石蜡的结晶分解,油层封闭,削弱了油层的穿透能力,从而造成油层产出减少。
1.结蜡原因石油自身的化学组成特点,是形成油井中结蜡现象的最主要原因。
若石油内的轻烃较多,石蜡结晶就必须在高温下才被分解。
原油的组成成分本就包含有石蜡,如果在原油的总量当中,胶质的成分比较多,那么油流量粘度较大,从而增加开采的难度。
油流的温度下降过快,就容易导致结蜡的出现,从而引起油井结蜡。
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其内部含有的石蜡量越高,结蜡概率就越大,就更加难以进行管理和生产,严重情况会造成油井的停产,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才能解决这些情况带来的问题。
此外,井筒的温度和压力如果下降过快,也会造成结蜡现象;油井生产管柱的表面面积过于粗糙,也会过多的产生结蜡现象;而且在石油当中,杂质的数量越多就越容易出现结蜡;当石油的流速过慢时,就会给结蜡流出充足的时间。
油井结蜡与防蜡前言油井结蜡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已久的问题,当原油从地下抽到地面时,由于溶解气体的逸出和膨胀而使原油温度逐渐降低,蜡就从原油中按分子量的大小顺序结晶析出,并继而沉积在油管内壁上,致使井筒变窄,油井产量降低,严重时还会堵塞油管造成油井停产。
清防蜡技术就是根据原油物性及油井开采状况的复杂性,并根据不同区块。
不同油井、区块开采的不同时期以及油井结蜡状况的不同,为清蜡、阻止蜡沉积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的工艺。
第一章油井结蜡的过程及结蜡因素为了制定油田防蜡和清蜡等措施,必须充分了解影响结蜡的各种因素和掌握结蜡规律。
通过对油井结蜡现象的观察和实验室对结蜡过程的研究,初步认为影响结蜡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原油组分(包括蜡、胶质和沥青的含量)、油井的开采条件(如温度、压力、气油比和产量等)、原油中的杂质(泥、沙和水等)以及沉积表面的粗糙度和表面性质。
1.1油井结蜡的过程(1)当温度降至析蜡点以下时,蜡以结晶形式从原油中析出。
(2)温度、压力继续降低,气体析出,结晶析出的蜡聚集长大,形成蜡晶体。
(3)蜡晶体沉积于管道和设备等的表面上。
从形成新相(石蜡晶体)所需要的能量角度来看,石蜡首先要在油流中的杂质及固体表面粗糙处形成,因为这样所需的能量小。
大量研究表明:原油对蜡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原油对蜡的溶解度小于原油的含蜡量的某一值时,原油中溶解的蜡便开始析出,蜡开始析出时的温度陈为蜡的初级结晶温度或析蜡点。
1.2影响结蜡的因素1.原油的性质及含蜡量油井结蜡的内在因素是因为原油中溶解有石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原油中含蜡量越高,油井就越容易结蜡。
另外,油井的结蜡于原油组分也有一定的关系。
原油中所含轻质馏分越多,则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就越低,保持溶解状态的蜡就越多,即蜡不易析出。
实验证明,在同一含蜡量的原油中,含轻质成分少的原油,其中的蜡更容易析出。
2.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实验表明,随着胶质含量的增加,拉的初始结晶温度降低。
采油××管理区该区块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方式多种,地质影响条件多样,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开采,需对结蜡的机制进行分析,分门别类进行处置,才能够减少开采设备的影响,改进防蜡工艺配套。
国内各油田的油井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蜡现象,总结分析,大致有如下规律:(1)原油中含蜡量越高,油井结蜡更严重。
例如某油田原油含量量为1.5%-5.0%的区域,一般2至3天就需要清一次蜡;含蜡量为5%-8.6%的区域需要一天清除两次蜡,含蜡量大于8.6%的区域一天清蜡量二到三次。
(2)油井开采后期较开采初期结蜡严重。
(3)高产井及井口出油温度高的井结蜡不严重或不结蜡,反之,结蜡严重。
油井见水后,低含水阶段结蜡严重,随含水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后结蜡减轻。
(4)表面粗糙的设备或工具容易结蜡,设备或工具不干净的容易结蜡。
(5)油层、井底和油管下都不容易结蜡。
(6)出砂井(≥0.03%)容易结蜡。
(7)井口附近很少结蜡。
(8)稠油井比稀油井更容易结蜡。
(9)油井结蜡位置,自喷井和机械抽油井有所不同。
油井结蜡后,会造成出油内径逐渐缩小,油流增加阻力,降低了油井产能,甚至导致井筒内的堵塞,油流通道堵死,造成油井停产。
抽油泵结蜡后,还会使抽油泵失灵,降低抽油效率,有的甚至将抽油泵卡死,损坏生产设备。
一、油井结蜡的技术分析针对我管理区结蜡井较多,造成泵卡杆卡等情况类型多变,根据油井的地质情况,结蜡情况判断如下:光杆上行时,由于结蜡所引起的附加阻力,使负荷在整个上冲程中都超过了最大理论值;光杆下行时,又由于结蜡阻碍,负荷立即减少,当到达结蜡严重部位,负荷就很快降低到最小理论值以下。
所以,整个实测示功图比理论示功图肥胖。
抽油井中最容易结蜡的地方是在深井泵的阀罩和进口处,在泵筒以下尾管处。
一般说来,实测示功图比理论示功图肥胖。
现阶段,管理区主要采取物理和化学清蜡相结合的方式,现阶段主要清蜡方式有物理清蜡和化学清蜡两种。
二、防蜡清蜡技术分析1.反循环热清防蜡技术。
浅析对油井的清蜡技术与防蜡措施的研究摘要:油井结蜡是原油在开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油田的清蜡技术和防蜡技术的研究一直受到普遍关注,我国目前针对于油井结蜡的现象采用“预防为主,清防结合”的方针。
为此本文就针对油井结蜡的原因、产生的危害为出发点,对目前的使用的油井清蜡技术和防蜡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油井开采原油生产清蜡技术防蜡技术油田结蜡一、油井清蜡防蜡技术的概述油井的清蜡防蜡技术主要是指在原油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的降低以及轻烃逸出,溶解在原油中的蜡会以晶体形式析出并吸附在油管壁、套管壁、抽油泵,以及其他采油设备上,甚至在油层部位都会形成蜡的沉积。
油井结蜡是影响油井高产稳产的突出问题之一,防蜡和清蜡是油井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因此,防蜡和清蜡方案设计是采油工艺方案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编制采油工艺方案时对油井结蜡问题必须有一个充分的预测,并提出清防蜡措施的方案。
结蜡会堵塞产油层,降低油井产量,同时也会增大油井负荷,造成生产事故。
二、油井结蜡的过程分析1.当温度降至析蜡点以下时,蜡以结晶形式从原油中析出;2.温度、压力继续降低,气体析出,结晶析出的蜡聚集长大形成蜡晶体;3.晶体沉积于管道和设备等的表面上。
原油对蜡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原油对蜡的溶解度小于原油的含蜡量的某一值时,原油中溶解的蜡便开始析出,蜡开析始出时的温度称为蜡的初始结晶温度或析蜡点。
三、油井结蜡对油田产生的主要危害油井结蜡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对油田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首先,对于油田的自喷井减少了流通的截面面积,造成了油流承担过多的额外阻力,严重影响油田的产量;其次,对于施工的电潜泵井,降低了泵排量效率,造成耗电量的增加;然后,由于现在油田绝大部分使用的是有杆泵井,对有杆泵井增加了抽油机的负荷,引起了抽油杆的断脱,是深井泵的工作环境更为了恶劣;最后,由于原油流性质逐渐降低,流动阻力不断的增大,这就需要提高泵的输送能力。
油井清防蜡技术浅谈摘要:油井清防蜡技术总体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主要包括机械清蜡、热力清防蜡、表面能防蜡、磁防蜡、声波防蜡、微生物清蜡和化学清防蜡等方法,在现场生产实践中,清防蜡措施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
关键词:清蜡技术;防蜡;微生物清蜡;一、机械清蜡技术有杆泵抽油井机械清蜡是利用安装在抽油杆上的活动刮蜡器清除油管和抽油杆上的蜡。
(1)尼龙刮蜡器。
目前油田通用的是尼龙刮蜡器,尼龙刮蜡器表面亲水不易结蜡,摩擦系数小,强度高,耐冲击,耐磨,耐腐蚀,一般都是铸成型,不须机械加工,制造方便,其高度为65mm。
尼龙刮蜡器成圆柱体状,外围有若干螺旋斜槽,斜槽的上下端必须重叠,以保证油管内圆360度都能刮上蜡,斜槽作为油流通道,其流通面积应大于12.17cm2,为44mm抽油泵游动阀座孔面积的3.2倍以上。
在抽油过程中,作往复运动的,抽油杆带动刮蜡器做上下移动和转动,从而起到刮蜡作用。
尼龙刮蜡器的主要缺点是它不能清除抽油杆接头和限位器上的蜡,所以还要定期辅以其它的清蜡方式,如热载体循环洗井、化学清防蜡等。
(2)自动清蜡器油田试验应用了自动清蜡器,效果较好。
该自动清蜡器主要由步进簧、换向齿、连刀体等部件构成,并配合上换向器和下换向器、安全节成套使用。
清蜡器安装在抽油杆上、下换向器之间,可按结蜡井段设计。
清蜡原理是:清蜡器主体随抽油杆的上下往复运动,自动运行于上、下换向器之间,安装刀口部位会自动刮除抽油杆和油管壁上的蜡质、胶质、水垢等粘结物。
安全节设在下换向器以下泵筒上一根油管间的任一油管上,它采用稀土强磁材料及先进的聚磁技术设计制造,强大的磁场可改善油流的物性,并能阻止钢铁类磁性小物件下落泵中。
二、热力清蜡技术热力清防蜡方法是利用热能来提高井筒温度,当温度超过析蜡温度时,起防止蜡沉积的作用;当温度超过蜡的熔点时,则起清蜡作用一般常用的方法有热载体循环洗井、电热抽油杆清防蜡、井下自控热电缆清防蜡、热化学清蜡等四种方法。
油井清防蜡技术的应用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供应越来越重要,我国是原油储量较大的国家,油田开采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但是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油田含蜡原油的产量较大,油井在原油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蜡卡现象,致使原油产出过程繁杂、消耗时间多、采油的成本变高。
如何保证采油过程中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是油井清防蜡技术的应用目标,本文将就油井清防蜡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油井;清防蜡;应用;技术;效益一、油井结蜡现象的影响问题1、油井结蜡概况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组分的烃(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多组分混合物溶液。
各组分的烃的相态随着其所处的状态(温度和压力)不同而变化,呈现出液相、气液两相或气液固三相。
其中的固相物质主要是含碳原子个数为16-64的烷烃(即C14H34- C64H130),这种物质叫石蜡。
纯净的石蜡为白色、略带透明的结晶体,密度为880-905kg/m3,熔点49-69O℃。
在油藏条件下一般处于溶解状态,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降低,同时油越轻对蜡的溶解性越强。
对于溶有一定量石蜡的原油,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溶解的石蜡便以结晶体析出、长大聚集和沉积在管壁等固相物质表面上,即出现的结蜡现象。
各油田不同的原油,不同的生产条件所结出的蜡,其组成和性质都有较大的差异。
广义地讲,高碳链的异构烷烃和带有长链烷基的环烷烃或芳香烃也属于蜡的范畴,生产过程中结出的蜡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石蜡和微晶蜡。
正构烷烃蜡称为石蜡,它能够形成大晶块蜡,为针状结晶,是造成蜡沉积而导致油井堵塞的主要原因。
2、油井结蜡规律不同油田,原油性质有较大差异,油井结蜡规律也不同,为了制定油井清防蜡措施,必须研究油井结蜡现象。
国内各油田的油井均有结蜡现象,油井结蜡一般具有下列现象:(1)原油含蜡量愈高,油井结蜡愈严重。
原油低含水阶段油井结蜡严重,一天清蜡2~3次,到中高含水阶段结蜡有所减轻,2~3天清蜡一次甚至十几天清蜡一次。
油井结蜡机理及清防蜡技术摘要:油井在开采过程中,原油从地层进入井底,再从井底沿井筒举升到井口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溶解气等条件的变化,破坏了原油中蜡的溶解平衡条件,使原油中的蜡结晶析出聚集在金属表面,造成油井结蜡。
本文通过分析油井结蜡的基本机理及清防蜡技术,进一步认识几种常见的油井清防蜡手段。
关键词:结蜡机理;影响因素;清防蜡技术引言: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长期困扰生产作业的一项问题就是油井结蜡问题,为了能够很好解决该问题,许多油井清防蜡技术被研发出来,起到了良好的治理结蜡效果[1]。
1.油井结蜡机理及影响因素油井结蜡与油井内主要物质原油有着密切的联系,原油物质处于常温状态时为固态,其属于熔点较高的烃类物质,而油藏中的原油则是处于它们的溶解状态中,若是其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就会发生析蜡反应,部分油蜡就会以晶体形式被析出,再进一步从原油中分离出这种固态烃物质就可以得到所谓的蜡。
因此,原油的油藏环境通常是高压和高温条件,原油中完全溶解着固态石蜡,简单来说,在地层条件中的石蜡就是液体形态,也就是原油。
在采油气工作中,原油会从油层进入到油井底部,而后被开采设备从底部举升达到井口位置,在原油压力逐渐下滑的过程中,其中的轻质组分也会逐渐逸出,溶解在原油中的石蜡也会被析出,导致油管、套管、抽油杆、抽油泵等相关设备设施及管壁上都容易出现结蜡,而采油处理时会发现析出结蜡并不是白色,这是由于其中含有了不少的杂质混合物,包括胶质、沥青以及泥沙等[1]。
油井出现结蜡问题的影响因素则包括温度因素、原油性质与实际含蜡量因素、压力因素、水与机械杂质因素、原油含有的胶质和沥青质因素以及举升方式因素等等,在实施清蜡时也要考虑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1]。
2.油井的相关清防蜡技术分析为解决油田油井结蜡问题,需要有效落实清防蜡工作,在具体工作实施中通常会采用不同方法来进行相关治理,主要分:化学法和物理法两大类;包括化学清防蜡、机械清蜡、热力清防蜡、表面能防蜡、微生物清蜡法等等,是综合性治理方法,随着相关科研技术发展,各种油井清防蜡方法已较为成熟,在油田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25
2017年第12期
工业、生产
油田开发之后,油井会出现结蜡的现象,从而降低油
井的生产量,增大对地层的回压。从原油的成分、油田的
开发环境和地面设施管理可以分析结蜡的原因,针对这些
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油田的正常运行,确保油
流量在平稳的范围内,减少地层内的结蜡机率。
1 油井结蜡的原理分析
原油开发过程中所包含的石蜡,其中的碳原子数会随着
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晶体也随之产生,并聚集变大在油
管壁上沉积,从而出现油井结蜡的现象。在石蜡结成后,油
井结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薄膜吸附以及液滴吸附。薄膜
吸附是在油管将活性剂的水吸附之后形成的,油膜的薄层增
加面积也会随之扩大,从而转变成蜡晶格网络。液滴吸附是
当油井内出现搅动现象的时候,将液滴与管壁进行碰撞,其
中的胶质和石蜡的油滴吸附,最终沉积结蜡。
2 引起油井结蜡的原因
1)原油的主要成分。原油的主要成分在油井开发注
水的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并融合形成氮以及其他化
学元素重新与含油之间互相融合。这样,原油的密度以及
粘稠程度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使得油井结蜡的速度增加。
除此之外,原油中含有的水、沙和泥对油井结蜡也有一定
的影响,如果油井中含有的水量较小,结蜡的含水量也就
较小,所以形成的结蜡会过于紧密。
2)油田的开发条件。油田的开发条件也是结蜡产生
的原因之一,在油田开发的后期阶段,如果向油井中注入
大量的冷水,就会导致温度降低总热量减少,结蜡的情况
也愈加严重。当液流现象出现时,油管内壁与原油互相接
触的面积变大,蜡晶体也会随之增加,温度的降低会导致
融蜡能力下降。而地层压力的降低也会使得蜡晶物质持续
增长,引起油井结蜡。
3)温度与地面设施的管理。油井如果是临时的蜡卡周
期,在开发后期油管中的原油温度就会降低,如果是动液面
低且含水量也低就会造成油管中出现结蜡现象。相关研究表
明,石蜡在油管中的沉积速度会使得结蜡的速度与温度成正
比,也就是说管内温度的增加,结蜡的速度就会加快,除此
之外,管壁的光滑程度对油管结蜡也有一定的影响。
3 油井清蜡防蜡的方法研究
1)油管注入阀清蜡。在管柱的重力作用下,将油蜡
注入到油管中,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确定所含有的蜡要超过
3%。这种方法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支出成本,操作中
需要注意的是保持油的温度在125℃以上。但是在现场的施
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分析,将凉油泵放入油管中时,
一定要将一定温度的热油倒入。在重力的影响下,注入阀
会自动关闭,油井内结的蜡也会在热油的作用下融化。当
下次开井时,石蜡也会自动流出油井。
2)井下地层加热清蜡。通常的热油和蒸汽处理会在
井筒内减少大量的热能量,从而降低井底的温度,处理后
的油井起到改善处理的效果,由气举采油转化为自喷的模
式,产量也随之增加。例如2017年7月,长庆油田采油厂
则是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油田清蜡,传统的常规热洗含水恢
复的周期长,严重影响了油井的产量。于是经过技术人员
的深入探究,从2013年就开始引进蒸汽热洗技术,采用高
温蒸汽热洗清蜡技术。通过其中的正常生产将熔化的蜡和
蜡晶体排除,达到油井热洗清蜡的目的。不仅解决了传统
清蜡不彻底的问题,还使油井产量的恢复期缩短,减少地
层污染做到真正的节能环保。
3)利用化学药剂清理。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利
用固体防蜡的技术,为了保障井筒的畅通,机械式的清理
并不是唯一的办法,要从根本上解决结蜡问题。固体防蜡
剂溶解的速度均匀,具有一次性长期的作用,不仅加药方
便,还缩短了刮蜡的次数,增加了经济效益。西北油田分
公司采油三厂开展了固体防蜡工艺室内实验,选择不同区
的3口油井进行含蜡油等量混配,并对几种固体清防蜡样
品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筛选出防蜡率最高、可以满足油井
现场生产需求的防蜡剂,确定塔河十一区高含蜡井进行现
场试验。结果表明对塔河十一区油井防蜡效果显著,可以
满足油井现场生产需求。
4 结束语
油井结蜡对油田的开发具有不利影响,但是结蜡又属
于开发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所以,要了解油井结蜡的原
理,掌握结蜡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清蜡措施,让这种现象
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实现最大效
益。
参考文献
[1]申明华. 基于油田开发后期油井清蜡防蜡方法的研
究[J]. 中国石油石化,2016(S2):134.
[2]谢德智. 油田开发后期油井清蜡防蜡方法探究[J].
化工管理,2013(16):136.
油田开发后期油井清蜡防蜡方法探究
罗毅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老君庙采油厂 甘肃 酒泉 7352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油井结蜡的原理,并重点阐述了引起油井结蜡的原因,以及清蜡防蜡的措施,正确的认识油田的开
发规律,保证顺利生产。
关键词:油田开发 油井 清蜡 防蜡
Paraffin removal and control in late stage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Luo Yi
PetroChina Yumen Oilfield,Gansu, Jiuquan 7352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inciple and causes of wax deposition in oil wells. It focuses on paraffin removal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offer guidance fo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and the smooth production.
Keywords:oilfield development;oil well;paraffin removal;paraffin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