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的风特性统计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7.14 KB
- 文档页数:9
简述渤海海区气候和海流特征渤海海区,咱们中国的“后院海”,这地方的气候和海流啊,真是个“活宝”。
看着不大,气候变幻却能让你有点摸不着头脑。
要是你问我渤海的天气怎么样,我就告诉你一句:今天你猜,明天你看。
夏天,咱们会感觉到热得有点闷,湿气十足;冬天则冷得让人瑟瑟发抖,冷风一吹,直接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更妙的是,渤海的气候常常有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脾气,谁也没法完全预测它什么时候会突然来个大变脸。
就拿温度来说吧,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常常大得让人怀疑是不是在穿越,不少人都把“渤海特有气候”当做一个常识了。
这里的降水也别小看,有时候早上晴空万里,下午就可能下起小雨,像极了变脸的戏法,转眼间就让你措手不及。
说到渤海的海流啊,这也是个大话题。
你要知道,海流就像是海洋的“血液”,它们流动的方向和速度,跟气候息息相关。
渤海的海流啊,整体来说是比较温和的,但也绝不是你想怎么流就怎么流的。
尤其是冬天,受到了季风的影响,北风一吹,海流的方向可能突然发生变化。
比如有时候你站在海边,看着那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打过来,可能会觉得它们像老朋友一样友好,可是有些时候,这些浪花可不是那么容易打发的,特别是在冷空气作用下,海流可能就会变得有点暴躁,浪花更高了,浪速也更快了,搞得人都不敢下水了。
渤海的海流呀,它有一个特别的特点,就是由于它的海域面积不大,水体相对封闭,海水流动就不像远洋那样自由,它总是在一个小范围内转来转去,给人一种“老旧巷道”的感觉。
所以,虽然它不像大海那样一眼望不到边,但这狭小的空间里也藏着不少海流的“心机”,时而缓慢,时而急速,真的是让人捉摸不定。
如果你有机会站在渤海的岸边,迎着风,听着海浪的声音,你可能会有种不由自主的想法:这里的海,真是有点“性格”的。
渤海的海水,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也非常有特色。
夏天虽然不至于热得像个桑拿房,但水温也可以爬上二十多度,摸一下水,觉得很舒服;可是到了冬天,水温骤降,基本上就能让你一个激灵,差点怀疑自己会被冻成冰雕。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渤海湾气候【—
初一
地理总结之渤海湾气候】,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拎风带随其季节移
动而引发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其季节而发生改变的现象,表示季风气候。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水文状况变化复杂。
由于渤海湾为三面环陆的半封闭性海湾,坐落于中纬度季风区,距蒙古高原较将近。
特征:一就是季风明显;二就是冬寒夏冷,四季分野,春秋急促,气温年变差小;三就是
雨季很短,分散在夏季,7、8两月降水量占到全年的64~68%,春季少雨,降水量的年际
变化也非常大。
水温、盐度分布特征
空间原产较光滑,时间变化明显。
水温冬季沿岸高于岛中,以1月最高,略低于0℃;夏季沿岸低于岛中,8月最低,约为28℃,水温年变差在28℃以上。
冬季常结冰,冰期始于12月,终于翌年3月。
冰量为5~8级(以冰盖面占到总海面的十分比为级)。
历史上
曾发生两次(1936和1969年)轻微小冰封、湾内冰丘迤逦,全系列被枯水期,冰厚50~70厘米,最厚超过1米。
盐度原产趋势就是岛中低于近岸,分别为29~31‰和23~29‰。
但紧临岸滩一带,受到沿岸盐田排在卤的影响,盐度高达33‰。
盐度的年变差为8‰。
总结:沿岸河流含沙量大,滩涂广阔,淤积严重。
流入海湾的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蓟运河和滦河。
黄河以水少沙多著称。
秋季渤海海效应降雨的统计特征及形成机理秋季渤海海效应降雨的统计特征及形成机理渤海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洋,也是影响周边地区气候的关键区域之一。
其中,秋季渤海海效应降雨是一种独特的现象,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秋季渤海海效应降雨的统计特征,并探讨其形成机理。
渤海海效应降雨是指由于渤海湾海面水汽释放的湿度,与冷空气相互作用,导致一系列降雨现象。
根据统计数据,秋季渤海海效应降雨主要出现在9月至10月,对大连、青岛、天津等周边城市有显著影响。
降雨量较大,多在40~100毫米之间,也有时会达到200毫米以上。
而且,降雨频率也较高,相邻两次降雨之间平均间隔时间较短,通常为2~4天。
这种独特的降雨特征对于农作物生育和城市排水系统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那么,渤海海效应降雨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呢?该现象的形成是由于渤海海洋环境的特殊性。
渤海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岸,临近冷暖气团交汇带。
秋季时,北方地区的冷空气开始活跃,逐渐壮大并向南推进。
在此过程中,冷空气经过海洋表面时,与渤海的水汽发生交互作用。
渤海海面的水汽通过蒸发作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一定的湿度。
而冷空气则将这些湿度收集起来,形成云层并引发降雨。
此外,渤海的暖水也能为冷空气提供热量,进一步加强降水的形成。
但是,渤海海效应降雨的形成不仅与渤海海洋环境有关,还受到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影响。
在渤海沿岸地区,由于海陆风场的对比,形成了较强的辐合和辐散区。
辐合区对流层中的湿空气上升,形成云团和降雨,而辐散区则使云团减弱或消散。
由于地形和海洋地貌的差异,辐合辐散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化。
这种空间变化加上冷空气在渤海上空的运动,为降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总结起来,秋季渤海海效应降雨是一种典型的海陆相互作用现象,受到渤海海面水汽释放、渤海暖水的热量提供以及冷空气的推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了解这一现象的统计特征和形成机理,对于渤海沿岸城市的气象预警以及农田水利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渤海海流特征通常实测的海流是潮流、风海流、地转流、密度流等叠加的合成海流,除潮流外其他统称为余流。
余流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海流。
而潮流则是周期性的。
就一个水质点而言,潮流使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周期振荡,余流则使水质点向余流的方向流动,因而余流的分析对海洋环境研究和海洋污染调查有重要的意义。
渤海的余流很弱,仅为渤海潮流最大值的1/10左右。
渤海的环流弱而不稳定,由于实测大面连续资料的匮乏,对于渤海环流的描述有一些不同意见,下面为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渤海环流的研究。
渤海密度上涌的研究:下图为渤海的密度流示意图。
1.渤海的暖流和冷流图中红色的箭头命令的就是黄海暖流,也即为就是黑潮的分支。
这支暖流从老铁山水道处沿着渤海海峡步入渤海,称作渤海暖流。
渤海暖流一直向西、向北,直到到达陆地,并使此处的秦皇岛沦为渤海沿岸鲜有的不冻港。
渤海湾暖流触陆后很快分化为两股冷流(蓝色箭头右图),其一稳步沿海岸线北上,称作辽东湾冷流;其一沿海岸线南下,称作渤海湾冷流。
受到渤海暖流搅乱,辽东半岛西侧可以发生一个较低的水压,于是辽东湾冷流在沿海岸北上后慢慢向东流回去,触碰辽东半岛西海岸后南下,并最终重新加入渤海暖流。
这样,辽东湾冷流与渤海暖流即为共同组成一个闭环循环。
同样受到渤海湾暖流搅乱的影响,渤海湾冷流在南下中断后,横过莱州湾从庙岛群岛南部沿着渤海海峡,沿胶东半岛海岸南下沦为中国大陆近岸冷流的一部分。
受到辽东湾冷流的搅乱影响,辽东湾内的海水构成一个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滑动海流系统。
转化成辽东湾的河流,例如辽河等的水流的一部分,被辽东湾闭环海流驱使至南侧岛口处,在东向流动的过程中与辽东湾海流展开海水互换。
互换后步入辽东湾冷流的海水又与渤海暖流合流,经渤海西海岸分流后一部步入辽东湾冷流;另一部分步入渤海湾冷流,并最终流入渤海。
2.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各自成体系的闭环海流(黑色箭头右图)辽东湾闭环海流(对于这个闭环海流尚有异议,若无此闭环环流,则整个辽东湾为一顺时针环流)受到辽东湾冷流的搅乱影响,辽东湾内的海水构成一个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滑动海流系统。
黄渤海大风统计分析和预报方法
曲海涛;刘学萍
【期刊名称】《气象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2002(000)004
【摘要】根据多年预报服务经验,针对海上航运作业所需海上大风预报服务,对黄渤海域预报海区的大风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归纳出5种海上大风预报模式的预报方法.【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曲海涛;刘学萍
【作者单位】烟台市气象局,烟台,264001;烟台市气象局,烟台,26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
【相关文献】
1.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黄渤海沿海大风预报效果检验 [J], 侯淑梅;张少林;盛春岩;范苏丹
2.冬季黄渤海大风天气与渔船风损统计分析 [J], 尹尽勇;刘涛;张增海;赵伟
3.黄渤海台风大风天气预报 [J], 王凤范;陈福伦
4.黄渤海大风的客观相似预报 [J], 颜梅;范宝东;满柯;郑永光;陶祖钰
5.黄渤海大风的分析与预报 [J], 陈传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辽东半岛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地理位置,其南部和西部分别是渤海和辽宁湾。
渤海海岸中段是指位于渤海海岸线赤坎儿以北至台安县之间的一段地区。
该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是研究海岸演化、自然港湾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关键基础。
本文将对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
1.海岸线渤海海岸线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
随着海平面上升、持续沉积沉积物、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渤海海岸线在近百年来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渤海海岸中段,海岸线的变化表现为不断后退和外移,同时还呈现出东北-西南向和东西向的交错变化趋势。
渤海海岸线的这些变化,导致了该地区的海岸信息动态更新和基础研究与工程设计的需求。
2.海滩海滩是一个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相互交织的自然系统,不同地域的海滩具有各自独有的特点。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常常受到北风和东北风的影响,冬季海面凝冻,因此在一年中,该地区的海滩特征并不十分详尽。
然而,在春夏两季,由于气温升高,海水退潮,当地海滩将会外露出来。
根据多年的观测和研究,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海滩大都是以多岩石堆积形成的,其中石杂沙多,沙子细。
3.河流、河口和河流口渤海海岸线沿岸的许多河流均从内陆流入海洋,它们通过不同的地貌类型,将内陆地带的各种物质输送到海洋中。
在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台安河是该地区最主要的一条河流,是将内陆地区的水、陆、气等元素输送到海洋中的物质通道。
另外,东海、梁山等多条小型河流也是该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同时,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河口和河流口,在地貌和地形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大部分河口和河流口在潮汐影响下,发育出了多样化的沿岸湿地类型,如海膜海滩、沙滩、滨海盐沼等。
4.潮汐潮汐是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水文地质特征。
由于位于海岸线的末端,该地区的潮汐变化规律十分显著。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潮汐呈现明显的干涸型、半干涸型和涨潮型三种类型。
渤海大风特点以及海陆风力差异研究李燕;程航;吴杞平【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13()1【摘要】利用2009年7月至今渤海浮标站观测资料,分析了渤海大风的特点。
结果表明,2009年出现大风、强风57天,2010年为101天,2011年为38天。
11月大风、强风日数最多,1月次之;夏季大风、强风日数较少。
从风向来看,北风、东北风的大风、强风日数最多。
浮标站与沿海两站风场的对比表明,大风日,东北、东风瓦房店站的最大风速更接近浮标站,其他风向旅顺站接近浮标站;强风日,8个风向都是旅顺站相对接近浮标站。
从风速差最大值来看,沿海站比浮标站小2~4级。
大风日与强风日的对比表明,大风日沿海站的风速更接近浮标站。
对极大风速而言,沿海站与浮标站的风速相差较小,旅顺站的风速更接近浮标站。
不同的大风过程由于影响系统不同,海陆风向风力会有很大的不同。
但无论什么系统造成的大风,最大风速海陆差异都比极大风速海陆差异明显,最大风速海陆差异最小1级,最大5级,而极大风速只差1级左右。
当北路、西路冷空气造成大风时,瓦房店站的风速更接近浮标站,最大风速小1~2级,极大风速小1级;当地面低压(包括热带气旋)造成南大风时,3个测站差别不大,最大风速小1级,极大风速相近。
【总页数】7页(P298-304)【作者】李燕;程航;吴杞平【作者单位】大连市气象台【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5.47【相关文献】1.渤海秋冬季偏北大风海陆风力差异的研究2.渤海湾海陆热力差异对局地天气系统的影响3.环渤海陆源水污染输出分区研究4.环渤海陆源水污染输出分区研究5.北部湾海雾特点及海陆大雾差异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沧州渤海新区气候及地质资料
气候概述
沧州渤海新区位于河北省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本区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约为摄氏12度,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为摄氏-3度,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为摄氏26度。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约为800毫米,主要以暴雨和雷阵雨为主。
此外,新区常常受到台风的影响,特别是夏秋季节。
地质特征
沧州渤海新区地质构造复杂,具有多种地质特征。
其地质构造主要由山地、平原和海洋组成。
新区位于渤海盆地的边缘,地表矿产资源丰富。
同时,新区地处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
在新区的地质结构中,常见的地质现象包括断层、隆起、陷落以及各种类型的岩石和矿物。
总结
通过对沧州渤海新区的气候及地质资料的概述,我们可以了解
到这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地质构造。
这些信息可以为我们制定合
理的发展规划、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为沧州渤海新区气候及地质资料的简要介绍。
如需详细信息,请参阅相关官方发布的详细资料和报告。
> 注意:这份文档的内容是基于可确认的信息,且并不涉及法
律问题。
若有需要,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资料和建议。
ERA5海面气压和风速再分析资料在渤海和北黄海适用性分析ERA5海面气压和风速再分析资料在渤海和北黄海适用性分析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ERA5海面气压和风速再分析资料在渤海和北黄海适用性的分析,探讨其在区域气象研究和海洋预报中的应用潜力。
通过对比ERA5资料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ERA5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将其应用于海洋环流、气象灾害和海洋温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中,并分析了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适用性。
关键词:ERA5、再分析资料、渤海、北黄海一、引言海洋气象再分析资料是基于气象模式与观测资料相结合所产生的海洋大气状态资料,可以提供历史上每小时的全球海洋与大气变量。
该资料在海洋气象、海洋环流和气象研究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ERA5是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发布的最新一套再分析资料,相比于前一套资料ERA-Interim,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物理参数方面有了显著的改进。
本文将选取渤海和北黄海作为研究领域,对ERA5海面气压和风速再分析资料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以期在区域气象研究和海洋预报中发挥其潜力。
二、数据来源和方法1. 数据来源本文使用的ERA5再分析资料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数据时间范围为1981年至2020年。
同时,还采用了现场观测数据作为对比,包括渤海和北黄海的实况数据和历史观测数据。
2. 数据处理方法为了验证ERA5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根据资料间的时空关系进行了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对比、空间差异分析和统计学方法。
同时,还利用海洋温度模式进行了验证。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1. 渤海和北黄海的气压再分析通过对比ERA5资料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对比,发现ERA5资料对渤海和北黄海的海面气压变化趋势和强度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
在时间序列对比中,ERA5资料与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超过0.9,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在空间分布上,ERA5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渤海和北黄海的气压分布特征,包括季节性和年际变化等。
锦州及附近海上风差异特点对比分析
锦州和附近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海洋资源也十分丰富,风是海
洋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对海上运输、海洋渔业等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锦州
及附近海上风的差异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从季节变化角度来看,锦州及附近海上风有明显季节性差异。
春季到夏季是风
力较小的时期,秋季到冬季则是风力大的时期。
其中,冬季最为明显,风力强度一般在5
级以上,而其它季节则不到3级。
这种季节性差异主要与太阳辐射、气温、季风等因素相关。
其次,从风向角度来看,锦州及附近海上风的主风向分别为东北、北和西北方向,其
中以东北方向最为显著。
东北方向的风主要受到季节性气旋的影响,而北风则受到高压系
统的影响。
西北风则主要在冬季出现,并受到静稳天气的影响。
最后,从风速角度来看,锦州及附近海上风速分布相对均匀,其中以秋季和冬季风速
最大。
而从具体海域来看,锦州湾和渤海湾的风速最高,而黄海北部和东北部则相对较小。
这种差异主要受到海洋环流、海陆热力等因素影响。
综上所述,锦州及附近海上风差异特点主要体现在季节、风向和风速上。
对于海上运输、海洋渔业等活动,需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空间位置的不同特点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
措施。
“海洋科学初探"课程论文渤海风暴潮的成因、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大气科学2012级胡柔12010001061渤海风暴潮的成因、特征及其防治措施摘要渤海是中国的内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而近年来,渤海地区风暴潮频发,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觑。
因此,从研究渤海风暴潮的成因特征及其防治入手,让我们对风暴潮这一重要的海洋现象有更深刻的了解.据调查,渤海地区风暴潮的成因大致可分为三种:冷空气(寒潮大风)、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
而且渤海地区风暴潮发生的频率不确定,不过大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一旦发生了强大的风暴潮,其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建议从建立强大的防灾系统、修固海堤,做好预报工作和进行人员疏散三方面防治并减轻风暴潮造成的灾害程度。
关键字环渤海沿海地区风暴潮热带气旋防治措施一、风暴潮及其要素1.1风暴潮的概念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这种灾害主要是由海面风暴强迫力场作用下偏离于正常天文潮的异常升高或降低的现象。
这种异常的海面升高,亦称为“风暴增水"或“风暴海啸”、“气象海啸”;而海面的降低,又称为“风暴减水”或“负风暴潮"。
一般是在由台风、气旋、强寒潮等天气系统所伴随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向岸的强风系统影响下局部海面非周期异常升高的一种较严重的自然灾害。
如若风暴潮与天文潮同位相叠加时,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更为严重,常出现多年不遇的最高潮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的灾害。
1.2 风暴潮的形成条件形成严重风暴潮的条件有:1强烈而持久的向岸大风;2有利的岸带地形,如喇叭口状港湾和平缓的海滩;3天文潮配合.1。
3风暴潮的分类如果按照诱发风暴潮的大气扰动特征来分类,风暴潮可以分为由热带风暴所引起的热带风暴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所引起的温带气旋风暴潮两大类,还有一种我国渤、黄海特有的风暴潮,是在春秋过渡季节,渤海和黄海是冷、暖气团交汇激烈的地域,由寒潮大风所激发。
渤海冷空气大风过程中3次风速波动的原因分析黄彬;杨超;朱男男;易笑园;魏晓琳【摘要】根据FY-2G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逐6h1°×1°再分析资料,分析2014年12月31日至2015年1月1日渤海大风过程中风速的3次波动特征以及影响系统,并对大风期间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揭示了冷空气影响过程中渤海大风的突增以及波动性成因.结果表明:当冷空气影响渤海时,冷暖空气对比使低空锋区迅速加强,风力突增明显.大风期间高层深厚的冷平流自上而下形成了一条西北东南向后倾式的冷平流传输通道,平流分3次传送到底层对应着大风期间的3次波动峰值.整个过程动量下传起了重要的作用,下沉气流的径向度越大,高层下沉运动越强,对应地面的风速越大.%There was occurred a strong wind process from 31 December 2014 to 1 January 2015 over the BohaiSea,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burst,long duration,strong winds with three wave peak of wind Speed.The reanalysis data ofNCEP/NCAR are used in the diagnosis and analysis of the offshore wind induced by strong cold air.The analysis shows that when the cold air affected the Bohai Sea,the warm and cold air contrast enlarged the low-level front zone,and wind force increased obviously.Three fluctuations of the Bohai Sea wind correspond to the low layer cold advection strengthening,and temperature advection and vertical structural variation indicate that above the deep cold advection from top to bottom formed a retroverted cold advection transport channel,which transmitted the cold air to the lower levels for three times,corresponding to the three peaks of wind fluctuation.The high-level downward momentum transformation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apid growth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trong winds.The three wind speed fluctuations over the Bohai Sea are related to the high-level downward momentum transformation and the higher the radial degree of the air flows,the stronger the momentum transformation at the upper levels,the greater the wind speeds on the ground were.【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7(045)003【总页数】9页(P499-507)【关键词】冷空气大风;风速波动;变压梯度;温度平流;动量下传【作者】黄彬;杨超;朱男男;易笑园;魏晓琳【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天津市气象台,天津300074;天津市气象台,天津300074;深圳市气象局,深圳5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7渤海大风是环渤海海域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关于渤海大风的成因[1-9],有学者认为大风直接缘由是冷空气增强地面变压场及变压梯度所致,整层大气有较强的冷平流及下沉运动致使高空动量下传,位能转化为动能引发海上大风;另外,有学者从冷空气和低压系统相互作用探讨了海上大风成因[10-11],当海面上有低压加强发展时,海上低压与大陆冷高压之间的气压梯度增大,诱发海区大风,大气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运动及其高空有正涡度平流输送则促使海上低压发展,则海区风速会进一步加大。
0一》 ’p 7) ·| 渤海海域的风特性统计分析 茔 段忠东 陆钦年 (暗尔滨建筑大学工程理论与鹰用研究所,暗尔宾150001) 刘春厚‘ 杨国金
( 海石油公司海洋结杓材检舅 司,天津300456)
^ 精妻利用静拇拇域12十气象台站1965 ̄1986年20采年的定时嚣风贷料,境计确定丁谈海域年最大 风建的概率分布参教、常风向及风建相关系数F并 用谈海域Jz20-2平台二十辱季的连续舅风贷料和相关台站 20采年的定时测风资抖 坑计确定丁渤海辽东挎疲劳风速的概率分布及其分布参教,从而为谈海域的海洋结杓 物设计和疲劳累积损伤分析提供丁直接可用的风特性依据.
美■1同 年最大风速 疲劳鼠速 风建相关性 常风向
引 言 海洋平台结构是海上油(气)田开发的重要基础性结构,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常年经受风、 海浪和海流的作用,在冬季还承受海冰的作用。为了保障海洋结构的安全和寿命,海洋结构 的设计需要考虑这些环境荷载在一定基准期(如30a或50a等)内的最大值,而海洋结构的累 积损伤分析、耐久性设计和服役安全度评估则需要环境荷载的疲劳谱,如各等级风速在一年 , 内的持续时间等。 风不仅是海洋结构的主要环境荷载之一,而且它与海浪的生成和大小密切相关 结构的 设计风荷载主要取决于年最大风速概率分布。目前,我国渤海海域海上石油平台结构设计风 ‘ 荷载主要参照相关陆地的年最大风速概率分布。然而,根据渤海海湾翔实的海上风速实测资 料。统计确定该海域实际的年最大风速概率分布,对于台理地确定结构的设计风荷载具有更 重要的意义。此外.处于恶劣海洋环境中的结构,在其服役过程中的累积损伤要远比陆地结 构明显和严重 为了比较准确地估算结构在不同使用期的累积拐伤和服役安全度。特 0需要 环境荷载疲劳谱,其中风荷载疲劳谱是重点谱之一。风荷载疲劳谱主要取决于疲劳风速谱,即 年内风速概率分布。它反映了年内各等级风速发生的概率,据此可以推算各等级风速的年内 持续时间。年内风速概率分布的统计确定需要多年的连续测风资料,代价高、资料难以获取,
收穑日期;i996 08 0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期 欧进萍等:糟海海域的风特性统计分析 因此,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陆地和(或)海上的疲劳风速谱。 本文利用渤海海域12个台站1965 ̄1986年20余年的测风资料和Jz2O一2平台的短期连 续测风资料,统计分析该海域的风特性——年最大风速、疲劳风速、风速相关性和常风向等, 目的在于为该海域海上结构设计、损伤分析、安全度评估以及海上作业提供依据。
1风对结构的作用 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结构的阻碍时,一般产生三个方向的作用力:顺风向力F。、横风向 力n和扭矩Mt ,可用式(1)表示: .
F一 口·÷户 B
FL: ·寺 B M: ·÷ B 式中 、 和 ——分别为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和扭矩系数;P——空气密度; ——风速; 占——结构的特征尺寸。 · 风作用于结构,会使结构产生共振、驰振和失稳 ]。对于一般结构,顺风向力往往是作用 于结构的主要荷载,因此在进行抗风设计和疲劳分析时,一般只考虑顺风向力。 大量的实测风速时程表明,顺风向风通常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长周期的平均风,周期 通常在10min以上,它对结构的作用相当于静力}另一种是短周期的脉动风,周期在几秒左 右。脉动风的强度随时间随机变化,是典型的随机过程,它引起结构振动,而正是结构振动 产生的交变应力使结构疲劳损伤。
2年最大风速的概率分布参数、常风向及风速相关系数 2.1 年最大风速的概率分布参数 我国采用的标准风速 为一般空旷地貌、10m高处10min平均风速。年最大风速是每年 中的最大标准风速。 年最大风速是典型的随机变量,而且较多的统计分析认为该随机变量服从极值 型分 布 ,即 F,( )兰exp{--exp[一 ( 一 )]) (2) 利用若干年最大风速样本,便可确定分布参数 和 ,它们与年最大风速的统计均值和均方差 的关系可表示为: 1 、 一万 } (3)
= 一0.45005V J 式中 ~ ——分别为年最大风速的统计均值和均方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海 洋 通 报 16卷 渤海海域设有12个气象台站(图1),在1965 ̄1986年间有比较完整的风速资料。下面 将用这l2个台站在1965 ̄1986年间共22a的风速资料来统计确定该海域年最大风速极值J 型分布参数。l965~1969年的风速为每日3次(08;00时、l4;0O时、2O;oo时)定时记 录,197O~1986年为每日4次(02;00时、O8:00时、l4;oo时、2O:oo时)定时记录。除 大鹿岛站和小长山站风速记录为全年l2个月份以外,其余各站均为冬季4个月份(12月、1 月、2月、3月)。
l2 121 】2 123.
(2机45,3.6 @ 塘沽
驯 葫芦岛国(20.B8.2.20)
㈤86川2 …33.71) 。
鳃‰
(25…82.33) (1&·. 2)国@(】6·-2· 一 .-6. 牲岛
湾 s ,太
湾 长 岛 … …
柬 辽
@
(29.95,8.53)老虎滩
@ 北隍城
尤rl固 (22. 1.5.99) (】9.76,2.29)
@ 成山头
l
田1 蠢拜拜鼍'曩站位爱年●太风置均置和均万曼 考虑到上述多数台站只有冬季4个月份的风速记录以及渤海海域一年中最大风速一般也 . 出现在冬季,因此,从冬季月份中选取最大风速作为年最大风速样本来统计确定年最大风速 分布参数是合适的。基于上述考虑和原则,渤海海域各气象站年最大风速的统计均值和均方 差分 4标在图1中相应台站的括号内,它们与极值J型分布参数n和 的换标关系由式(3) · 确定。 采用渤海海域各气象站所有年份的最大风速样本,经统计得到该海域年最大风速的极值 J型分布,其中统计均值、均方差及分布参数分别为 帆一21.142(m/s) V 一6.060(m/s)1 (4) J a一0.212, 一18.415 J
1 给定结构设计的风荷载重现期T年,可得到保证率为P 一1一亭的设计风速,即
p‘一F}(P‘) (5) 将式(4)的分布参数代人式(2)的极值J型分布,按式(5)可推算渤海海域不同重现 期的设计风速,其结果列于表l中。 2.2常风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期 欧进萍等:渤海海域的风特性统计分析 结构分析、海上钻井和采油作业等常常需要考虑风的作用方向。因此,我们对渤海海域 各气象站的常风向作了统计分析,结果示于图2中,其中括号内数据为该风向风出现的频率。 对风向的统计结果表明,辽东湾西北岸西南风较频繁,东南岸则西北风较多。 囊1 蕾海海域不同t税期的设计风壤 重理期(a) 30 50 60 80 。 】 。。
保证事 0.9657 0.8750 0.9800 O.9833 0.8857 0 9875 0.9889 1 0.8900 设计风速(m/s) 34.403 33.785 36.851 37.72l 38.455 39.O80 38.650 I 40.150
11 1 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E
糟葫 J Lz u
船 皱鱼强
一 Ⅲ …S( 1767 NN W(0.214
辽求悔 二 滩小
国龙口 ●Sm151) l N C0.I98)
占
成山头
{I N
圈2蕾离鸯鼍备气^坫常风向 2.3风速相美系数
为了考察渤海海域各气象站的风速相美性,对l 2个气象站两两进行了风速相关分析,相 关系数写成矩陈形式,为: [ ]一 1.o o 1438 0.4051 0.3505 0.4093 0.0806 0.2086 0.0430 0.2235 0.1394 0.i125 0.5386 1 0 O.2364 n 3240 0.2951 0.2365 m 3106 0 2151“2100 0 4193 0 2861 0,1685 1.0 0.5988 0.5022 0.2910 0.4373 0.2566 0.4050 0 3570 0.3283 0.5181 1.0 0 6568 0.4385 0.6012 0.3328 0.3111 0 5270 0 4393 0.4778 l 0 0.4378 0 6624 0.3439 0.6705 0.3266 0.4475 0.4948 I.0 0 5968 0.6098 0.5272 0.4633 0.5314 0.1058 1.0 0.5249 0 6753 O.8891 0.5724 0.2958 对称 1.0 0.4728 0,4774 0.5170 0 0732 1.0 0.5097 0.5874 0 3405 i 0 O.4516 0.2343 1.0 0 1702 1.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