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配电网ADN
- 格式:ppt
- 大小:504.50 KB
- 文档页数:16
主动配电网分布式鲁棒状态估计随着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s,DG)与可控负荷(Controllable Loads,CL)等可控资源的接入,配电网逐步由被动形态转变为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ADN)。
相对于传统配电网,ADN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可控资源从被动消纳转变为主动引导、控制与利用,从而实现了配电网运行的主动调节与控制,提高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为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的主动调控,需对配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有精确高效的感知能力,配电网状态估计(Distribution System State Estimation,DSSE)是感知配电系统运行状态的有效途径。
由于ADN有着系统规模大、三相不平衡、对数据实时性和精确性要求高等特点,传统集中式状态估计(Centralized State Estimation,CSE)在计算精度与计算时间上面临很大挑战,分布式状态估计(Distributed State Estimation,DSE)的发展成为必然。
DSE的核心思想是首先将大规模电网划分为若干小规模子区域,各子区域可采用并行或串行的计算架构进行当地状态估计,然后根据不同需求在各子区域间或上下层间进行信息交互,直至满足设定的收敛条件,从而实现ADN的整体状态估计。
本文主要关注影响DSE计算性能因素的三个方面,包括ADN的分区、同步相量量测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量测配置以及分布式通信架构中存在的通信失败问题;针对上述关注的三个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依据子区域节点数目均衡性、量测冗余度均衡性以及分区后的子区域可观性、连通性等分区原则,基于拓扑分析及PMU安装情况,提出了 ADN分布式状态的分区方法。
首先根据DSE的特点提出适用于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分区准则;利用分支线分层法实现ADN中各节点的分层与编号;树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用于遍历所有节点,在遍历过程中,依据提出的分区准则、以配置PMU的节点作为重叠节点,实现ADN 分区;根据配电网的功率等效关系及PMU功率量测数据,在重叠节点处实现子区域解耦。
主动配电网中储能和需求侧响应的联合优化规划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智能电网的发展,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主动配电网不仅能够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有效接入和控制,还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和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主动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主动配电网中储能和需求侧响应的联合优化规划问题,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将对主动配电网、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现状进行详细介绍,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将分析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在主动配电网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二者联合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建立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的联合优化规划模型,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以实现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的最优配置和运行。
本文将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联合优化规划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于推动主动配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主动配电网现状分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的概念逐渐浮出水面。
主动配电网强调了对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有效集成、对负荷侧的主动管理和对电力流、信息流的双向流动与互动。
这些特性使得主动配电网能够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变革,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然而,主动配电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如何有效平抑这种不确定性对配电网的影响,是主动配电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的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多时段优化运行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的运行和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协调优化是保障ADN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关键。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xed-Integer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MISOCP)的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多时段优化运行方法。
该方法旨在通过综合考虑ADN中的多种约束条件和运行目标,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协同优化,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With the large-scale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he coordinated optimization of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is the key to ensuring the safe,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ADN. Thisarticle proposes a multi period optimization operation method for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ordination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based on Mixed Integer 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 (MISOCP). This method aims to achieve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of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by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various constraints and operational objectives in ADN,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本文首先介绍了ADN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然后详细阐述了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的重要性。
主动配电网与主网协调调度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主动配电网在调度方面的自主权很大,能将各种设备进行主动管理,使其能够有效且高速运行。
本文对主动配电网的调度优化措施进行研究,其中主要是分析其调度模型以及两者之间信息的交互,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协调调度;主网引言受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传统化石能源在电网中的比例逐渐下降,分布式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
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后,配电网不再是作为一个纯粹的受电端,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能够对分布式能源以及储能设备进行调度,并且可以对负荷进行需求侧管理。
配网中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需求侧响应等新元素的出现,给传统的配网运行调度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主动配电网(activedistributionnetwork,ADN)应运而生。
主动配电网是指能够自主控制分布式发电机(distributedgeneration,DG)、主动负荷和储能设备的配电网,能够通过灵活的调度方式消纳可再生能源,减小间歇性能源不确定性对电网可靠性造成的影响。
1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优化的策略1.1发电设备配电网发电机主要是能将一些比较分散的能源进行集中利用,使能源的利用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随着该发电功能的不断进步,整个电网运行将更加稳定、安全。
在发电机设备上主要包括微型的燃气类轮机,一般功率比较小,主要以化石燃料作为其运行动能,运行速度很快,可控性也比较高,所以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主要作基本的辅助作用。
其次就是风力发电,这是一种新型能源,资源丰富、环保且安全性能极高,但是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稳定性能比较差,主要是受到风速的影响,因此对电网运行稳定性极为不利,并且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
另外风能的能量还比较小,在面对一些电力需求比较大的情况,根本不能满足基本的传输任务。
此外,风力发电不能够及时进行调节,因为它运行过程不确定且运行不稳,所以也导致了其机组不能够进行调节。
1412021 年 5 月第40卷第3期电力工程技*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01:10.12158/j.2096-3203.2021.03.021考虑电动汽车接入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诸晓骏,陈曦,李妍,王球,王琼,李泽森(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8)摘要:主动配电网(ADN)中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给当前配电网的规划、建设、调度和运行带来了诸多挑战。
文中研究和设计综合考虑源、网、荷侧不确定因素的ADN 优化调度方法,对实际配电网运行具有重要 指导意义。
首先建立ADN 综合评估体系,分别从主动控制性、主动管理性和主动经济性三方面衡量ADN 的优化调度水平。
而后,依据综合评估体系,提出考虑电动汽车智能调度系统的多阶段优化方法,该方法不仅可平抑间断性电源和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引起的波动,还可实现当前配电网结构和资源的优化调度。
因此,所提方法可被广泛 运用于电力系统日前调度,实现ADN 的高效运行和管理。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ADN);电动汽车有序充电;配电网综合评估体系;分布式电源(DG);源网荷调度 中图分类号:TM7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203 (2021) 03-0141-070引言当今世界的能源政策和环境状况受到普遍关 注,风能、太阳能等一系列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UT 。
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给电力系统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带来了较大挑战,大规模无序接入的电动汽车负荷更是加剧了配电网的峰谷差,导致负荷 高峰时期电能质量降低['_7]。
主动配电网(activedistribution networks ,ADN )可通过智能网络控制手段对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 DG )和负荷 进行主动控制和管理,其调度和运行方式较传统配电网更加复杂囲,近年来也愈加受到重视。
被动配电网向主动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范明天就像当年争论是否将“smart”翻译为智能电网,国内电力界的精英们现在还在为将active 翻译为“主动”还是“有源”苦恼。
主动配电网自C6.11于2008年提出并已经得到足够的关注,主动配电网是有精确定义的技术术语,而不像智能电网,仅仅是一个泛泛的口头术语。
对电力系统的各个设备(发电和用电)都有可能安装精确的测量信息的设备(IED),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快速发展使配电网的控制和管理模式从此与传统不同。
这与社会生活极其相似。
现在社会生活有了微博,有了现场音像,个人和管理部门都有了许多可利用的现场信息,使我国这样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国家的社会生活也从此不同。
传统的配电网是被动的配电网,其运行、控制和管理模式都是被动的。
由大型发电厂生产的电力,流经输电网(高压),通过配电网(MV和LV)送到用户,因此中低压(LV)配电网即为电力系统的“被动”负荷,因此配电网可以称之为被动配电网(PDN,pass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即使采用配电自动化,尤其是在中国,其核心控制思路仍然是被动的,即在无故障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进行自动控制的操作。
现有的配电网分析计算,无论损耗、电压和可靠性,都是基于最大负荷条件或平均负荷条件。
因此,传统配电系统本来就不是为接入大量分布式资源而设计的.以下根据C6.11的报告整理被动与主动配电网的区别:被动配电网。
大量分布式能源(DER)接入配电网后可能会带来诸多影响。
例如,影响短路水平和设备选型、影响无功功率和电压分布、影响保护、配电自动化和故障清除过程、影响特殊情况下的孤岛运行。
因此,为了应对大量分布式DER的接入,而且还维持原有的可靠性,需要向主动控制和主动管理发展。
主动配电网(ADN)。
基于智能计量技术的开发和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发展,ADN 可以延缓投资、提高响应速度、网络可视性以及网络灵活性、较高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较高的自动化水平、更容易地接入DER、有可能降低网络损耗、更好地利用资产、改进的负荷功率因数、较高的配电网效率、较高的供电质量和敏感客户的可用性。
主动配电网与主网协调调度发布时间:2021-04-27T02:45:04.95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6期作者:陈志毅兰兵权[导读] 我国电力生产规模和电网运行质量均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基于人口问题的趋于严重,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当前国家配电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国网喀什供电公司? 新疆喀什 844000摘要:主动配电网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能够控制各项设备实现对电网的运行。
其中关于调度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分布式能源的主要作用全部发挥出来,使主网和配电网之间进行有效的配合,不但提高最终的运行效率,还能够将其中所有的能源消纳完,以减少运行带给网络的损耗,使电网的可靠性增加。
分布式能源主要指的就是发电机以及一些储能设备。
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将分布式能源接入进来,因为分布式能源的接入使得该配电网的调度方面变得更加灵活和具有可靠性,因此这两者之间也是一个相互合作的过程。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主网协调;调度我国电力生产规模和电网运行质量均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基于人口问题的趋于严重,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当前国家配电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在此背景下,使用可再生能源替换传统化石能源来开发风力发电等节能发电技术,成了配电网建设工作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
1主动配电网的概念和价值主动配电网最早提出于2008年的国际大电网会议,其中,所谓主动配电网,主要指借助自主控制分布式发电机及储能设备就可再生能源进行分布式循环利用的一种配电网机制。
一方面,主动配电网强调使用可再生能源,多依托能够控制可再生能源的配电网系统就能源能效进行发挥,且基于分布式能源控制机制的接入,能够使整个配电网系统更加稳定,在此基础上,不仅因化石能源滥用所致的环境资源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也能依靠更加有层次的能源管理提升配电网的经济效益,最终促进电网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传统配电网调度模式中,ADN对于配电网的管理参与度普遍较低,而基于主动配电网的推广,不仅ADN可以主动参与主网发电计划,同时也可依托于交互式的信息传输实现用户侧的主动管理,在此前提下,ADN会逐渐得到发展并成为未来智能电网的主流发展模式,并能够为配电网调度工作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