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摘要] 小班幼儿入园后,最令老师和家长注重的一件大事那就是孩子的进餐问题,进餐状况如何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小班孩子能否很快适合幼儿园的生活。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享受两个甚至四个成人的照顾,入园后,他们需要学会自己独立进餐,自我服务,这对他们来说是学习的开始。所以,怎样引导孩子们走好这第一步是关键,我在工作中,就怎样让幼儿吃饱、吃好,养成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小班老师最为注重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享受两个、四个甚至五个、六个成人的照顾,饭来张口就已经让他们很开心了,习惯不习惯就算了。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孩子自己不会吃、不会洗手、不会擦嘴;吃饭要人喂;习惯左手拿勺的;边吃边玩,吃饭到处掉米粒;偏食等这些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有东西下肚,能吃饱。所以当小班幼儿在园吃饭后,老师就发现的问题与家长沟通,家长也表示束手无策,甚至有家长说这样的丧气话:一顿两顿不吃也没相关系,反正他饿极了也会吃。所以体检下来,营养不良的、营养过剩的、贫血的、胃不好的总会有很多。怎样将这些问题解决掉,怎样来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进餐习惯,在多年的小班工作中,我针对这个课题实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可见好习惯的重要性。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较强,而且因为他们刚换了环境,走出了家人的包围圈,对一切都是陌生、新奇的。这个时间段,是我们对他们实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即时地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使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故事、儿歌、表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来实行学习操作,对准确的行为即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促动他们良好进餐习惯的形成。

首先,养成幼儿餐前洗手的良好习惯

幼儿进餐前,首先要洗干净小手。洗手主要是让小朋友们掌握洗手的顺序和洗手后要保持手部的干净。在我们的德育画册中有这样一个活动《宝宝小手真干净》,活动中通过明明和乐乐行为的对比:明明玩后洗干净手再拿东西吃,吃得很香,乐乐玩后没洗手就拿东西吃,结果肚子痛。从而让孩子们知道洗手的重要性,愿意洗手。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洗手的方法,还配备了琅琅上口的儿歌:挽、挽,挽袖子,冲、冲,冲湿手,抹、抹,抹肥皂,搓、搓,搓泡泡,洗、洗,洗

干净。协助幼儿记住洗手五步骤:挽袖子、冲湿手、抹肥皂、搓泡泡、洗干净。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还增加了一步:甩、甩、甩干净。让幼儿将水甩在水池里。刚开始的时候,手洗得干净,衣服、袖子没有弄湿的幼儿还会得到老师的小红花。为了让幼儿保持手部的干净,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手指游戏:小不点睡了、开开门、大拇哥、手指找手指、小花狗和大石头、指五官……让孩子们在餐前的这个段时间内,保持手的干净,同时锻炼手的灵活性。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这也是对智力的开发,对反应水平的训练。经过了这样的几个环节,孩子们不但掌握了方法,而且改掉了洗手就是玩玩水的坏习惯,为卫生进餐做好了准备工作。

其次,增强幼儿就餐习惯的培养

就餐,不像洗手那么简单,存有的问题各种各样。我们得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幼儿,有目的的、有针对性地实行教育,持之以恒,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循循善诱,教会幼儿准确使用小勺

小班不会拿勺吃饭的幼儿占70%,这样的问题在幼儿进餐的所有问题中是最好解决的。因为他们是在成人过度的疼爱中没有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发展的不太好。像我们班一位叫田维浩的幼儿,因为年龄偏小一点,家人又照顾得比较全面,所以第一次吃饭,他就没法拿勺,又想吃,就低头用嘴咬食碗里的饭。这样的幼儿,他并不抗拒进餐,你只要给他详细的语言和动作的示范指导,提供机会,让他们实行操作锻炼,他们很快就能掌握这个技能。

在德育中就有这样的活动内容:宝宝自己吃。活动中还用儿歌形象地讲述了吃饭的方法:左手扶小碗,右手拿小勺。小勺盛米饭,小嘴悄悄尝。宝宝自己吃,越吃越香甜。为了能让他们愉快地实行练习,除了在吃饭时增强注重外,还能够用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实行。比如中班有一个故事《小胖猪喝粥》,我们引导小班小朋友实行欣赏,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我就一边讲,一边做小胖猪喝粥的动作:舀一勺,喝一口。我还做出很陶醉的样子。孩子们爱模仿的天性立刻被这个动作吸引,于是,大家都一起来:舀一勺,喝一口。这个技能就这样在故事中被小朋友愉快地重复练习。我们还在区域活动里设立了一个生活区,让幼儿来喂小动物、小宝宝吃饭。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喂的过程中,小朋友就了解到要想从碗里舀东西还不会掉在碗外面,就得一手把碗实行固定,一手拿勺来舀。在游戏的氛围中,幼儿沉浸在扮演的角色中,享受着作为“成人”的快乐,从而技能也得到了巩固,还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

二、耐心引导,打消幼儿依赖的心理

班上常常有这样的幼儿,会吃但不愿自己动手吃,要等人喂,这样的幼儿要占班上50%。午餐时经常会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小朋友,手臂挂在椅子两边,手不拿勺也不扶碗,依赖心理和习惯性让他们在这里等待着老师来喂。你喂他,嘴张得老大,一吃一大口,不喂就坐那里看。老师说一句,才吃一口,吃的时候也不扶着碗,吃一口就会把手拿开歇一歇,一句话:吃饭真累。应该说这类孩子很聪明,他们很能掌握成人的心理;我不吃你会看不下去,你会担心我挨饿,你最终会来喂我。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首先做到老师之间教育的一致性:坚决动嘴不动手。我能够多提醒你,能够坐在旁边看着你,能够帮你把饭热一热,但是,坚决不会喂你。有一次,在我们的多次提醒声中,季冬东还是吃到了最后,我坐到他身边,拿起勺,他立刻很顺理成章的面对我张大了嘴巴,而我,仅仅将碗里四散的米粒归归拢,又将勺子放下说:只剩下这么一点了,今天你吃得真快。他看到我放下勺子,很失望的合上嘴,眼神也有点打蔫儿,又听到我表扬他,来了精神,大口大口的三两下,就吃完了。可能因为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还不能完全掌握成人的心理,或者发现原来大人不都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所以,接下来每天的进餐就容易多了。

陈鹤琴曾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绝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理应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可见,好的方面习惯了也就是一个好的习惯,不好的方面如果也是一句“习惯了”那就等于默认了一个坏习惯的养成,所以,有时候打破了幼儿的习惯性思维,他们的心理也会从依赖中跳开,这是加以适当的正面引导,对好习惯的养成又有很大的协助。

三、持之以恒,协助幼儿改掉挑食的不良习惯

挑食的现象在班上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小班幼儿比较多,占班上人数的65%。而且,我还发现一个怪现象:有的家长会特意来对老师说我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吃,最喜欢吃什么等,他们已经成了孩子挑食吃饭的支持者了。这个时候老师一方面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明白,孩子挑食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不利于孩子健康,请家长与老师共同配合,来改变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故事讲解,情感迁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故事中会有很多的小动物,这是小朋友非常感兴趣,非常喜欢的。所以我就利用了“爱屋及乌”的心理,让小朋友来尝试了解各种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吃。比如故事《小兔乖乖》中,兔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