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中发展完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中发展

[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在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在党的指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了解文化大革命使国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重教训。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精选典型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构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以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的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文化大革命”长时期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缓慢发展,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这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教材分析]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

1、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到1952年,经济已经基本得以恢复和发展,这为国家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2)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力量的日益发展壮大,实际上成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力量。

(3)工人阶级整个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得到很大增强。(4)土地改革后,各级政府积极帮助农民组织起业,倡导互助合作运动,实际上成为引导个体农业向社会主义集体化逐步过渡的开端。

(5)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A、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

B、特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C、实质: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同步进行。

2、过程: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采取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功实现了对民族资本的和平赎买。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创造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社会主义性质高级农业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通过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三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作形式,引导其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

*特点:都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遵循和平自愿的原则。

3、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存在问题:工作过于急躁和粗糙,给社会发展留下了许多问题。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1、成功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十大关系,提出要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个报告,实际上提出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2)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根据主要矛盾,正确的制定了党的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2、曲折的道路

(1)原因:

A、党内“左”倾错误开始泛滥,政策指导出现失误,修改了关于八大的正确主张。

B、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没有经验。

C、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

(2)表现:

A、大跃进:1958年底,“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B、人民公社:到1958年底,全国99%以上的农户加入了人民公社。

(3)结果: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调整中前进

(1)措施: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结果: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4、十年建设成就:

(1)重工业:中国先后建成了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

(2)交通运输:新建铁路8000公里,全国除了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

(3)能源:这一时期,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

三、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

1、文革对经济的破坏:在文革中,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计划因无法执行而被废置,经济工作的指挥、调度和管理系统陷入瘫痪和半瘫痪状态,国民经济的运行失去控制,全国交通运输阻塞,物资供应困难,大批工矿交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各地工矿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升,劳动纪律松懈,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国民经济的恢复:

(1)周恩来主持工作时期

A、背景:林彪反革命访华被粉碎后,在毛泽东支持下,周恩来主持日常工作。

B、措施:针对无政府主义对经济工作的破坏,指示国务院提出整顿企业的措施,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在农村,重申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结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国家的经济工作出现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