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导学案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2.69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了解写作背景,理解题目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诵读感知北国之秋的特点

名师精讲

一、了解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战乱连年,民生凋敝,连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当时的国家是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辗转千里,又回到了故都北平。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使得郁达夫对眼前的“故都的秋”感受很特别。

二、理解题目。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三、整体感知

1.阅读文章1、2段,概括北国之秋的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章两次提到“南国之秋”分别有何作用,请找出并分析?

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比,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小结:第2段和第13段在结构上形成了前后呼应。都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3.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于在味。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喻体------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

【精练】

基础题

郁达夫(1896~1945),原名------,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1923年发表------。-1930年参与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南洋,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提升题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把一个个的物象连缀成一首美妙的诗,郁达夫

的《故都的秋》同样是借助于很多物象来表现故的都秋优美的意境,现请同学们

仿照《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诗,并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拓展题

1、对比刘禹锡《秋词》,回答问题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①《秋词》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境。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②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为何刘禹锡只写冲天而上的云鹤?有何深意?

参考答案:

基础题:郁文小说家散文家《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出奔》

提升题:例一:天净沙·秋情

破屋小院浓茶,漏光鸽声云霞,秋草秋果满家。槐蕊遍洒,落寞人飘天涯。

例二:天净沙·秋思

破屋槐树秋蝉,清晨浓茶鸽声,桥头树下闲人。秋雨话凉,寂寞人在故都。

例三:天净沙·秋思

碧天驯鸽秋枣,牵牛槐蕊长草,秋雨闲人斜桥。秋蝉残鸣,古都秋有味道。

例四:天净沙·秋思

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秋雨秋枣人闲。槐蕊满地,赏秋人在北边。

拓展题

①(豁达乐观的心境,运用对比)

②(借鹤飞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抒发绝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故都的秋》导学案(二)

学习目标:

1.概括画面,品味细腻的语言;

2.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品味细腻的语言;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名师精讲

一片风景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郁达夫的脚步一起走近《故都的秋》。

为了体现故都“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唱、秋雨话凉、秋果奇景五幅画面。课文通过秋晨里碧绿的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的落蕊,残鸣的秋蝉,秋雨,都市闲人,秋枣等景物描写来表现“故都的秋”的这一特点的。

作者在对这些景物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在对这些景物中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 、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作者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且平凡的景物,如第三段第四行开始的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静)“一椽破屋”“破壁腰”“牵牛花的蓝朵”“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悲凉)

静。连鸽子的飞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也正体现了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表,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请问日光能数吗?并且是“细细的数”为什么他数的这么有味道?“数”字你读出了什么?“细数”,透露出悠闲、惬意。但是仅仅就这一点吗?老师还读出了寂寞和悲凉。大家同意吗?同学们爱不爱看古龙的武侠小说?他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的第三十九回“阿飞”一节里有这么一段对话:

他不愿阿飞再想这件事,忽然抬头笑道:“你看,这棵树上的梅花已开了。”

阿飞道:“嗯。”

李寻欢道:“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

阿飞道:“十七朵。”

李寻欢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已冻结。

因为他数过梅花。

他了解一个人在数梅花时,那是多么寂寞。

可以说,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和阿飞有相同之处。作者细数日光,静对牵牛花,清静闲暇中隐隐透出作者内心的落寞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