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极化法(长安大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9.35 MB
- 文档页数:99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咱说这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啊,这可不是个简单事儿。
我就见过好些个研究人员,那技术水平啊,参差不齐的。
就像我们那实验室,有个小张,看着精精神神一小伙儿,头发总是梳得一丝不苟,眼睛亮晶晶的,透着股机灵劲儿。
可一开始啊,他对这方法的理解真不咋行,做实验毛毛躁躁的。
我就寻思着,得想个法子提升提升大家对这方法的掌握。
首先呢,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我就把大家都召集起来,说:“咱都得学习啊,就像那鸟,想要飞得高,还得练练翅膀不是?”我站在前面,看着他们或疑惑或期待的眼神。
这培训内容可得丰富,不能光讲那些干巴巴的理论。
我就找了那些有实战经验的人来分享,讲他们是怎么一步一步克服困难的。
我记得有一回,请来的老王,那满脸的皱纹都像是岁月的故事书。
老王站在那儿,操着一口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就开始讲:“咱这研究啊,就跟种地似的,你得细心,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比你们还傻呢,啥都不懂,看着那些设备就像看外星玩意儿。
”大家听着都笑了起来,这一笑啊,气氛就轻松多了。
除了培训,实践也重要啊。
我就跟领导说:“咱得给研究人员机会去试错,就像孩子学走路,哪有不摔跤就学会的?”领导一开始还不太乐意,皱着眉头说:“这要是出了错,损失可不小。
”我就笑着跟他说:“领导啊,你看那下棋的,哪有光看不练就能成高手的?咱得有点长远眼光。
”领导被我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道理。
于是我们就开始给研究人员安排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
这过程中啊,有的研究人员就犯愁了。
像小李,平时话不多,一遇到难题就更沉默了,低着头,脸憋得通红。
我就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说:“小李啊,别怕,这就跟爬山似的,看着高,一步一步来总能到顶的。
”然后我就跟他一起分析问题,给他出主意。
这时间域激发极化法的掌握啊,还得有点激励措施。
光让人家干活,没点好处谁乐意啊?我就跟财务那边商量,设了个奖励机制。
每个月要是谁在技术掌握方面有明显进步,就给他发个小奖金。
这奖金虽不多,但是个心意。
第四章频率域激发极化法第四章频率域激发极化法频率域激电法主要使用偶极装置。
我国常用的频率域视激电参数为视频散率 P s ;80 年代初期,研制和引进了相位激电仪,开始在频率域激电法中研究新的参数——视相位φs ;随后又研制和引进了频谱激电系统,使视复电阻率频谱r s (i w )成了新的研究对象。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参数的异常形态。
3.4.1 视频散率异常除在小比例尺普查找矿阶段使用单个或两个极距作偶极剖面观测外,通常偶极—偶极装置都采用多个极距的测量,即供电和测量偶极长度保持相同(AB =MN =a ),逐个改变偶极间隔系数(一般 n=1,2,3,……,6)进行观测。
所以,偶极—偶极装置兼有剖面法和测深法的双重性质,它的观测结果,除可绘制成剖面曲线外,更多地是表示为拟断面图。
图 3.4.1 给出了低阻水平、倾斜、垂直板状体和水平圆柱体上偶极装置的视频散率 P s 拟断面图。
模拟参数表明围岩是不极化的,而低阻极化体的频散率 P 2?100%。
从图 3.4.1 可看到,不同形状和产状的极化体上的 P s 拟断面图有很大差别:低阻水平板状极化体的 P s 拟断面图的高值等值线对称地位于极化体两侧下方,呈“八”字形分布。
当一个偶极(AB 或 MN )位于远处,另一个偶极(MN 或 AB )位于极化体正上方,对极化体水平极化(即沿延伸方向极化),可得到最大的激电异常。
低阻倾斜板状极化体的 P s拟断面图具有不对称形状,主异常的倾斜方向与极化体的倾向相反,极化体位于主异常等值线簇的上端附近。
P s 异常极大点位于极化体下盘。
这是因为该点图3.4.2 体极化球体上偶极装置的视相位φs 剖面曲线和拟断面图球体参数:r 0=5;h 0=6,ρ20=10Ω·m ,m 2=0.6,c 2=0.25,τ2=1s ;围岩参数:ρ10=10Ω·m ,m 1=0.04,c 1=0.25,τ1=0.1s ;偶极长度 a=2;频率 f =1Hz 。
第三章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按激电效应的类型,可将激发极化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观测在稳定电流激发下电场随时 间变化的激电效应,称为时间域激发极化法。
另一种是观测在交变电流作用下,电场随频率 变化的激电效应,称为频率域激发极化法。
激发极化法可以沿用电阻率法的各种电极装置, 其中时间域激电法中用得比较广泛的有 中间梯度(中梯)、联合剖面(联剖),近场源二极(二极)、对称四极测深(测深)等装置。
而频率域激电法则主要使用偶极—偶极(偶极)装置。
以下以极限视极化率的异常为例,讨论时间域激电法异常的特征。
3.3.1 中间梯度装置的激电异常一、球形极化体的中梯激电异常像电阻率法那样,激电法理论中也是将均匀外电场中的异常视为中梯装置的异常。
均匀 外电场中存在体极化球体时的视极化率公式已在(3.2.32)式中给出。
将该式中的m s 和m 2 改写为ηs 和η2,并考虑到对地面非主剖面上的测点 ) , , ( 0 h y x , 2 0 2 2 h y x R + + = 。
可得围岩不极化时,体极化球体的视极化率表示式2 / 5 2 0 2 2 2 2 0 2 ) ( 2 h y x x h y M Vs + + - + = h (3.3.1) 式中 )2 1 )( 2 1 ( 6 2 23 02 2 m m h h m + + - » 2 r M V (3.3.2) 其中忽略了(3.2.32)式分母内与测点坐标有关的数值较小的项,而且选用了相对电阻率 1 2 = r r m / 2 。
对比面极化和体极化球体上总场电位的表示式(3.2.8)和(3.2.35),并考虑到22 2 - + = h h r r r 1 2 * 2 和 l r 1 = k ,可写出面极化球体上ηs 的表示式 2 / 5 2 0 2 2 2 2 0 2 )( 2h y x xh y M s s + + - + = h (3.3.3) 式中 ( ) 2 0 22 0 6 12212 s r M r l l m m » æö +++ ç÷ èø (3.3.4)可见,体极化和面极化球体中梯激电异常的空间分布,都近似与位于球心的电偶极子的 电场分布相同。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