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98.75 KB
- 文档页数:17
一.名词解释1.理想刚塑性材料/刚塑性硬化材料2.拉伸塑性失稳/压缩失稳3.工程切应变/相对线应变4.增量理论/全量理论5.轴对称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6.屈服轨迹/屈服表面7.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8.等效应力/等效应变9.弥散强化/固溶强化10.临界切应力/形变织构二.简答题提高金属塑性的基本途径。
试分析单相与多相组织、细晶与粗晶组织、锻造组织与铸造组织对金属塑性的影响。
①相组成的影响:单相组织(纯金属或固溶体)比多相组织塑性好。
多相组织由于各相性能不同,变形难易程度不同,导致变形和内应力的不均匀分布,因而塑性降低。
如碳钢在高温时为奥氏体单相组织,故塑性好,而在800℃左右时,转变为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塑性就明显下降。
另外多相组织中的脆性相也会使其塑性大为降低。
②晶粒度的影响:晶粒越细小,金属的塑性也越好。
因为在一定的体积内,细晶粒金属的晶粒数目比粗晶粒金属的多,因而塑性变形时位向有利的晶粒也较多,变形能较均匀地分散到各个晶粒上;又从每个晶粒的应力分布来看,细晶粒时晶界的影响局域相对加大,使得晶粒心部的应变与晶界处的应变差异减小。
由于细晶粒金属的变形不均匀性较小,由此引起的应力集中必然也较小,内应力分布较均匀,因而金属在断裂前可承受的塑性变形量就越大。
③锻造组织要比铸造组织的塑性好。
铸造组织由于具有粗大的柱状晶和偏析、夹杂、气泡、疏松等缺陷,故使金属塑性降低。
而通过适当的锻造后,会打碎粗大的柱状晶粒获得细晶组织,使得金属的塑性提高。
试分别从力学和组织方面分析塑性成形件中产生裂纹的原因。
防止产生裂纹的原则措施是什么?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体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但是这种增加并不是简单的线性上升;在加热过程中的某些温度区间,往往由于相态或晶粒边界状态的变化而出现脆性区,使金属的塑性降低。
在一般情况下,温度由绝对零度上升到熔点时,可能出现几个脆性区,包括低温的、中温的和高温的脆性区。
金属塑性成形力学课后答案【篇一: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述提高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提高材料成分和组织的均匀性(2)合理选择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3)合理选择变形方式(4)减小变形的不均匀性2. 简答滑移和孪生变形的区别相同点:都是通过位错运动来实现, 都是切应变不同点:孪生使一部分晶体发生了均匀切变,而滑移只集中在一些滑移面上进行;孪生的晶体变形部分的位向发生了改变,而滑移后晶体各部分位向未改变。
3. 塑性成型时的润滑方法有哪些?(1) 特种流体润滑法。
(2) 表面磷化-皂化处理。
(3) 表面镀软金属。
4. 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在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有如下特点(1)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此,全量应变主轴和应力主轴不一定重合。
(2)塑性变形时,可以认为体积不变,即应变球张量为零,泊松比??0.5。
、(3)对于应变硬化材料,卸载后再重新加载时的屈服应力就是卸载时的屈服应力,比初始屈服应力要高。
(4)塑性变形是不可逆的,与应变历史有关,即应力-应变关系不再保持单值关系。
5. levy-mises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1)材料是刚塑性材料,级弹性应变增量为零,塑性应变增量就是总的应变增量。
(2)材料符合米塞斯屈服准则。
(3)每一加载瞬时,应力主轴和应变增量主轴重合。
(4)塑性变形上体积不变。
6. 细化晶粒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在原材料冶炼时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及最终采用铝、钛等作脱氧剂。
(2)采用适当的变形程度和变形温度。
(3)采用锻后正火等相变重结晶的方法。
7. 试从变形机理上解释冷加工和超塑性变形的特点。
冷塑性变形的主要机理:滑移和孪生。
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不同时性、相互协调性和不均匀性。
由于塑性变形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称为变形织构。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超塑性变形机理主要是晶界滑移和原子扩散(扩散蠕变)。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塑性变形()。
A:可以恢复,是可逆关系B:不可以恢复,是不可逆的答案:不可以恢复,是不可逆的2.塑性成形按照加工温度分为热成形、冷成形、温成形。
()A:错 B:对答案:对3.金属塑性成形可以分成块料成型、板料成形两类。
()A:错 B:对答案:对4.一次加工包括哪几种加工方式()。
A:轧制、挤压、拉拔B:挤压、拉拔、锻压C:轧制、挤压、锻压D:轧制、拉拔、锻压答案:轧制、挤压、拉拔5.经过自由锻、模锻加工的产品可以直接使用。
()A:对 B:错答案:错6.塑性是指()。
A: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B: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C: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答案: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7.金属塑性成形的特点有哪些()。
A:组织、性能好B:生产效率高C:材料利用率高D:尺寸精度高答案:组织、性能好;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尺寸精度高8.弹性是指材料可恢复变形的能力。
()A:错 B:对答案:对9.块料成形是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靠体积的转移和分配来实现的。
()A:对 B:错答案:对10.块料成形基于冲压理论,板料成形基于锻压理论。
()A:对 B:错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分为晶内变形和晶间变形。
()A:对 B:错答案:对2.超塑性变形时,晶粒会发生变小,但等轴度基本不变。
()A:错 B:对答案:错3.金属晶体究竟以哪种方式进行塑性变形,取决于发生哪种变形方式所需的切应力高。
()A:错 B:对答案:错4.()。
A:应变速率B:组织结构、晶粒度C:变形温度D:以其余选项都是答案:以其余选项都是5.晶粒的长大与变形程度、应变速率有关,和变形温度无关。
()A:对 B:错答案:错6.塑性变形的特点有同时性、相互协调性、均匀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最大 )。
2、( 好/高 )。
3、( {1 1 0} )、( 12 )。
4、( 好/高 )。
5、( 中间退火 )。
6、( 扩散蠕变 )。
7、( 降低 )。
8、( 大 )。
9、( 绕单元体各轴的合力矩 )。
10、( 最大剪应力 )。
11、( 正六边形 )。
12、( 卸载 )。
13、( 重合 )。
14、( 圣维南流动方程 )。
15、 ( ≥ ) 。
16、( 1σ方向顺时针旋转π4)。
17、( 2m K σωη+= )。
18、( d d 0αβυυω-= )。
19、( 相等 )。
二、简答题(共23分)1、与其它加工方法(如金属的切削加工、焊接、铸造),金属塑性成形有何特点?(4分)答:(1)组织、性能好(1分)。
(2)材料利用率高(1分)。
(3)尺寸精度高(1分)。
(4)生产效率高(1分)。
2、按材料性质来分,材料可分为理想弹性材料、理想塑性材料、理想弹塑性材料等材料类型,金属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大的塑性变形,可将此时的金属材料按何种材料类型处理?为什么?(5分)答:金属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大的塑性变形,可将此时的金属材料按理想刚塑性材料类型处理(2分),因为金属在较高温度下塑性变形,可以通过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来消除加工硬化,故可以认为是理想塑性材料(1.5分)。
同时因为是发生大塑性变形,弹性变形可以相对塑性塑性变形可以忽略,可以认为是刚塑性材料(1.5分)。
3、影响金属塑性有哪些因素?(5分)答:(1)化学成分(1分)。
(2)组织(1分)。
(3)变形温度(1分)。
(4)应变速率(1分)。
(5)变形力学条件(1分)。
4、什么是位移的动可容(运动学许可的)条件?(3分)答:1)满足速度的边界条件,在位移边界S u 上满足*i i u u = ,其中i u 为给定的真实速度(1分)。
2)在变形体内保持连续性,不发生重叠和开裂(1分)。
3)满足体积不变条件,*0ii ε= (1分)。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衡量金属或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的数量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2. 所谓金属的再结晶是指冷变形金属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后,在原来变形的金属中会重新形成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直至完全取代金属的冷变形组织的过程。
3. 金属热塑性变形机理主要有:晶内滑移、晶内孪生、晶界滑移和扩散蠕变等。
4•请将以下应力张量分解为应力球张量和应力偏张量5.对应变张量L: b ^」,请写出其八面体线变盹与八面体切应变兀的表达式。
旳土£ 厂勺『+ (勺一珀徒一%『十6(总+凡+怎)6.1864年法国工程师屈雷斯加(H.Tresca )根据库伦在土力学中研究成果, 并从他自已所做的金属挤压试验,提出材料的屈服与最大切应力有关,如果T =盂呼-益=C采用数学的方式,屈雷斯加屈服条件可表述为^ 2。
7. 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金属的种类和化学成分、工具的表面状态、接触面上的单位压力、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几方面的因素。
8. 变形体处于塑性平面应变状态时,在塑性流动平面上滑移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最大切应力方向。
对于理想刚塑性材料处于平面应变状态下,塑性区内各点的应力状态不同其实质只是平均应力不同,而各点处9. 在众多的静可容应力场和动可容速度场中,必然有一个应力场和与之对应的速度场,它们满足全部的静可容和动可容条件,此唯一的应力场和速度场,称之为真实应力场和真实速度场,由此导出的载荷,即为真实载荷,它是唯一的。
10. 设平面二角形单兀内部任意点的位移米用如下的线性多项式来表示:良〔工”卩)二位]+<3》工+说劉认&小令+吋+口訝,则单元内任一点外的应变可表示为11、金属塑性成形有如下特点: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12、按照成形的特点,一般将塑性成形分为_______ 和________ 两大类,按照成形时工件的温度还可以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 三类。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2)答案一、填空题1. 设平面三角形单元内部任意点的位移采用如下的线性多项式来表示:,则单元内任一点外的应变可表示为=。
2. 塑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3. 金属单晶体变形的两种主要方式有:滑移和孪生。
4. 等效应力表达式:。
5.一点的代数值最大的__ 主应力__ 的指向称为第一主方向,由第一主方向顺时针转所得滑移线即为线。
6. 平面变形问题中与变形平面垂直方向的应力σ z = 。
7.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
8.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
9.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
10.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
11.为了提高润滑剂的润滑、耐磨、防腐等性能常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少量活性物质的总称叫添加剂。
12.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拉伸变形的延伸率超过100%的现象叫超塑性。
13.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密席斯(Mises)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14.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热脆。
15.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理想塑性材料。
16.应力状态中的压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17.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m 等于中间主应力2。
18.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19.材料经过连续两次拉伸变形,第一次的真实应变为1=0.1,第二次的真实应变为2=0.25,则总的真实应变 =0.35 。
20.塑性指标的常用测量方法拉伸试验法与压缩试验法。
21.弹性变形机理原子间距的变化;塑性变形机理位错运动为主。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1.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 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B、等于;C、小于;2.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 A 。
金属塑性成形力学课后答案【篇一: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述提高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提高材料成分和组织的均匀性(2)合理选择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3)合理选择变形方式(4)减小变形的不均匀性2. 简答滑移和孪生变形的区别相同点:都是通过位错运动来实现, 都是切应变不同点:孪生使一部分晶体发生了均匀切变,而滑移只集中在一些滑移面上进行;孪生的晶体变形部分的位向发生了改变,而滑移后晶体各部分位向未改变。
3. 塑性成型时的润滑方法有哪些?(1) 特种流体润滑法。
(2) 表面磷化-皂化处理。
(3) 表面镀软金属。
4. 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在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有如下特点(1)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此,全量应变主轴和应力主轴不一定重合。
(2)塑性变形时,可以认为体积不变,即应变球张量为零,泊松比??0.5。
、(3)对于应变硬化材料,卸载后再重新加载时的屈服应力就是卸载时的屈服应力,比初始屈服应力要高。
(4)塑性变形是不可逆的,与应变历史有关,即应力-应变关系不再保持单值关系。
5. levy-mises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1)材料是刚塑性材料,级弹性应变增量为零,塑性应变增量就是总的应变增量。
(2)材料符合米塞斯屈服准则。
(3)每一加载瞬时,应力主轴和应变增量主轴重合。
(4)塑性变形上体积不变。
6. 细化晶粒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在原材料冶炼时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及最终采用铝、钛等作脱氧剂。
(2)采用适当的变形程度和变形温度。
(3)采用锻后正火等相变重结晶的方法。
7. 试从变形机理上解释冷加工和超塑性变形的特点。
冷塑性变形的主要机理:滑移和孪生。
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不同时性、相互协调性和不均匀性。
由于塑性变形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称为变形织构。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超塑性变形机理主要是晶界滑移和原子扩散(扩散蠕变)。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试卷及答案————————————————————————————————作者:————————————————————————————————日期:《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 设平面三角形单元内部任意点的位移采用如下的线性多项式来表示:,则单元内任一点外的应变可表示为=。
2. 塑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3. 金属单晶体变形的两种主要方式有:滑移和孪生。
4. 等效应力表达式:。
5.一点的代数值最大的 __ 主应力 __ 的指向称为第一主方向,由第一主方向顺时针转所得滑移线即为线。
6. 平面变形问题中与变形平面垂直方向的应力σ z = 。
7.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
8.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
9.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
10.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
11.为了提高润滑剂的润滑、耐磨、防腐等性能常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少量活性物质的总称叫添加剂。
12.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拉伸变形的延伸率超过100%的现象叫超塑性。
13.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密席斯(Mises)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14.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热脆。
15.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理想塑性材料。
16.应力状态中的压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17.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 m等于中间主应力 2。
18.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19.材料经过连续两次拉伸变形,第一次的真实应变为 1=0.1,第二次的真实应变为 2=0.25,则总的真实应变 =0.35 。
20.塑性指标的常用测量方法拉伸试验法与压缩试验法。
21.弹性变形机理原子间距的变化;塑性变形机理位错运动为主。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1.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A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1. 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塑性成型?塑性成型有何特点?2. 试述塑性成型的一般分类。
3. 本课程的任务是什么?第二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1. 简述滑移系和孪生两种塑性变形机理的主要区别。
2. 设有一简单立方结构的双晶体,如图2-75所示,如果该金属的滑移系是{100}<100>,试问在应力作用下该双晶体中哪个晶体首先发生滑移?为什么?图 2-753. 试分析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
4. 试分析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塑形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5. 什么是加工硬化?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加工硬化对塑形加工生产有何利弊?6. 什么是动态回复?为什么说动态回复是热塑形变形的主要软化机制?7. 什么是动态再结晶?影响动态再结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 什么是扩散性蠕变?为什么在高温和低速条件下这种塑性变形机理所起的作用越大? 9. 钢锭经过热加工变形后其组织和性能发生什么变化? 10. 冷变形金属和热变形金属的纤维组织有何不同?11. 与常规的塑形变形相比,超塑性变形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12. 什么是细晶超塑形?什么是相变超塑形? 13. 超塑性变形力学方程mK Yε=中,m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14. 什么是晶界滑动和扩散蠕变联合机理(A-V 机理)?试用该机理解释一些超塑形变形现象。
15. 什么是塑性?什么是塑性指标?为什么说塑性指标只具有相对意义? 16. 举例说明杂质元素和合金元素对钢的塑形的影响。
17. 试分析单相与多相组织、锻造组织与铸造组织对金属塑性的影响。
18. 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基本元素规律是什么?19. 什么是温度效应?冷变形和热变形时变形速度对塑形的影响有何不同? 20. 试结合生产实例说明应力状态对金属塑形的影响。
第三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力学基础1. 如何完整地表示受力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原因何在(用文字叙述)?2. 叙述下列术语的定义或含义:张量;应力张量;应力张量不变量;主应力;主切应力;最大切应力;主应力简图;八面体应力;等效应力;平面应力状态;平面应变状态;轴对称应力状态。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课后答案金属塑性成形是指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外力作用,使其形状发生改变而不破坏其内部结构的一种加工方法。
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其晶粒会发生滑移、再结晶等变化,从而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了解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对于加工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金属塑性成形的原理是基于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变形机理。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其塑性变形的特性,比如晶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
而金属材料的变形机理则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晶粒发生滑移、再结晶等变化的规律。
通过了解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变形机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金属塑性成形的原理。
其次,金属塑性成形的原理还与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关。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塑性等指标,这些指标决定了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因此在进行金属塑性成形时,需要根据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另外,金属塑性成形的原理还与加工工艺和设备密切相关。
不同的金属材料和不同的零件形状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和设备来实现塑性成形。
比如锻造、拉伸、压铸、滚压等加工工艺都是金属塑性成形的常见方法,而锻造机、拉伸机、压铸机、滚压机等设备则是实现金属塑性成形的工具。
最后,金属塑性成形的原理还与加工工程师的经验和技能密切相关。
加工工程师需要具备丰富的金属材料知识、加工工艺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才能够准确地把握金属塑性成形的原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工操作。
总之,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学科,它涉及到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力学性能、加工工艺和设备以及加工工程师的经验和技能等多个方面。
只有深入理解金属塑性成形的原理,才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取得良好的加工效果。
希望通过学习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大家能够对金属加工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加工技术水平,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俞汉清答案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俞汉清解析金属塑性成形是制造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涉及到制造和加工不同类型的物品,例如机器零件、汽车零件、航空、建筑结构等。
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金属材料会被加工成所需形状。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但所有这些方法都取决于金属的塑性成形原理。
本文将为您介绍金属塑性成形的原理,以及知名的材料科学家、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俞汉清的见解。
什么是金属塑性成形?金属塑性成形是指在施加压力或其他形式的外力作用下,金属材料发生形变以适应所需的形状或尺寸的制造过程。
塑性变形通常在金属的晶体内发生,晶体的分子间空间增大并实现离散。
这种分子间空间的变化加剧了金属的抗拉强度,降低了其硬度。
在塑性变形的过程中,金属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但其分子至基本保持原状。
俞汉清对塑性变形的看法——周期塑性变形俞汉清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也是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他在研究中发现了金属塑性成形的一项新原理:周期塑性变形。
这项成果正在应用于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项目中,可以解决机器零件寿命短的问题。
在周期塑性变形的框架下,俞汉清采用与其他研究不同的控制方法,通过施加周期性的电压脉冲来控制单晶的变形。
针对单晶,他引入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来模拟其行为,使金属材料在短时间内受到仅有几微秒的电脉冲,不断进行周期性变形。
周期性的变形能使金属产生微观位错结构,在机器零件寿命中消除位错结构可以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
俞汉清还开发了一种视觉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位错结构的渲染来区分其类型。
这个新的测量方法可以定量评估材料的位错结构,并可作为进一步选择制造零件材料的标准。
金属的塑性成形方式金属塑性成形有几种常用的方式,每种方式都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加工需求。
1. 拉伸成形拉伸成形是金属制品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在拉伸成形中,金属钢板、棒材等会被用力拉伸,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生产带有圆形截面的管、棍材;扁铁、方管等扁平零件。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课后答案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是金属加工领域中的重要理论,对于理解金属加工过程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了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课程后,我们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下面是一些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课后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知识。
1. 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金属塑性成形是利用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应力条件下的塑性变形特性,通过施加外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通过施加外力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实现加工目的。
2.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有哪些?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包括屈服点、流动应变、硬化指数等。
其中,屈服点是金属材料在受到一定应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临界点,流动应变是金属材料在屈服点之后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变量,硬化指数则是描述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硬化速率的参数。
3. 金属塑性成形的主要方法有哪些?金属塑性成形的主要方法包括锻造、拉伸、挤压、冲压等。
其中,锻造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拉伸是利用拉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挤压是利用挤压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冲压则是利用冲击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
4. 金属塑性成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金属塑性成形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应力、变形速率等。
其中,温度是影响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应力是施加在金属材料上的力,变形速率则是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变形速度。
5. 金属塑性成形的应用范围有哪些?金属塑性成形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
通过金属塑性成形,可以获得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零部件,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对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金属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希望大家在学习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金属加工的技术水平,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试题库一、填空题:1、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的能力称为塑性。
2、晶内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滑移和孪生,其中滑移变形是主要的。
3、一般来说,滑移总是沿着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生。
4、体心立方金属滑移系为12 个;面心立方滑移系为12 个;密排六方滑移系为3 个。
5、孪生是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和一定的晶向发生均匀切变,变形部分与未变形部分构成了镜面对称关系。
6、在多晶体材料中,晶间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晶体之间的相互滑动和转动。
7、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一是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二是各晶粒变形的相互协调性;三是晶粒与晶粒之间以及晶粒内部与晶界附近区域之间变形的不均匀性。
8、晶体滑移时,滑移方向的应力分量为τ=σμ,μ=cosθcosλ,μ称为取向因子。
9、通常把取向因子μ=0的取向称为硬取向;把μ=0.5的取向称为软取向。
10、固溶体塑性变形时,由于位错应变能的作用,溶质原子会偏聚在位错附近形成特定的分布,这种分布现象称为“柯氏气团”或“溶质气团”。
11、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
12、去应力退火是回复在金属中的应用之一,既可保持金属的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又可消除残余应力。
13、实验研究表明,晶粒平均直径d与屈服强度σs的关系(Hall-Petch关系)可表达为:σs=σ0+Kd-1/2。
14、由于塑性变形使得金属形成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称为形变织构。
15、增大静水压力能抵消由于不均匀变形引起的附加拉应力,从而减轻其所造成的拉裂作用。
16、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拉伸变形的延伸率超过100% 的现象叫超塑性。
17、金属的超塑性分为细晶超塑性和相变超塑性两大类。
18、冷变形金属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后,在原来变形的金属中会重新形成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直至完全取代冷变形组织,这个过程称为金属的再结晶。
第一章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塑性成形?塑性成形有何特点?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塑性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残余变形;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型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塑性成形的特点:①组织、性能好②材料利用率高③尺寸精度高④生产效率高2.试述塑性成形的一般分类。
Ⅰ.按成型特点可分为块料成形(也称体积成形)和板料成型两大类1)块料成型是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靠体积转移和分配来实现的。
可分为一次成型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①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两个旋转轧辊间的特定空间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截面形状材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纵轧、横轧、斜轧;用于生产型材、板材和管材。
②挤压----是在大截面坯料的后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符合模孔截面形状的小截面坯料或零件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正挤压、反挤压和复合挤压;适于(低塑性的)型材、管材和零件。
③拉拔----是在金属坯料的前端施加一定的拉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小截面坯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生产棒材、管材和线材。
二次加工:①自由锻----是在锻锤或水压机上,利用简单的工具将金属锭料或坯料锻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精度低,生产率不高,用于单件小批量或大锻件。
②模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与成平形状、尺寸相同的模腔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与模腔形状、尺寸相同的坯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2)板料成型一般称为冲压。
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用于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如冲裁、剪切等工序;成型工序:用来使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成为具有要求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如弯曲、拉深等工序。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
1.材料在塑性变形时,其力学参数与变形温度有何关系?
答案:材料在塑性变形的过程中,变形温度越高,其力学参数越低,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强。
2.请比较拉伸变形和压缩变形之间的区别?
答案:拉伸变形是材料受力而生产的伸长变形;压缩变形是材料受力而生产的压缩变形。
拉伸变形使材料产生“延展”和“弹性变形”;压缩变形使材料产生“收缩”和“塑性变形”。
3.铝的塑性变形机制是什么?
答案:铝的塑性变形机制是晶格构型滑移和晶界扩散。
晶格构型滑移是晶格结构内构型滑移,晶界扩散是晶界内扩散。
4.热变形中口径程度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热变形中口径程度的影响主要是口径程度大小决定了材料的热变形程度,口径越大,热变形程度越大,口径越小,热变形程度越小。
5.请比较模具塑性变形和非模具塑性变形的不同?
答案:模具塑性变形是把物体放在模具内,经过加热或加压等操作,使物体达到所需的形状;非模具塑性变形是不需要模具,只需加热,加压等操作,即可达到所需形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