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聚氨酯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聚氨酯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聚氨酯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聚氨酯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分子与工业

浅谈聚氨酯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张立新,张淑琴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锦州 121001;葫芦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葫芦岛 125000)

摘要:聚氨酯材料是一类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本文针对目前我国聚氨酯制品的广泛应用及其产业的迅

猛发展,预测了国内聚氨酯三大基础原料甲苯异氰酸酯(T 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 DI)和聚醚多元醇

(PPG)的未来产能,同时从我国人口总量的优势、交通运输业的增长、建筑节能的新需求、休闲市场的新发展及

医用材料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未来拉动聚氨酯产业发展的几大因素,指出国内聚氨酯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聚氨酯;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发展趋势

引言

聚氨酯(PU)是在分子主链上含有一NH COO一基团的高聚物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它通常由多元异氰酸酯和多元羟端基化合物通过逐步加成聚合反应而得到的。由于聚氨酯分子中具有强极性的氨基甲酸酯基团,其聚合物具有高强度、耐磨、耐非极性溶剂等特点,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多羟化合物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等,在很大的范围内来调节聚氨酯的性能,使之在交通、建筑、轻工、纺织、机电、航空、医疗卫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聚氨酯(PU)制品可分为泡沫制品和非泡沫制品两大类。泡沫制品又有软质、硬质、半硬质泡沫之分;非泡沫制品主要包括涂料、胶粘剂、合成革、弹性体和弹性纤维(氨纶)等。其中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相对密度小、强度较高、导热系数低、耐油、耐寒、防震和隔音,因而用途最为广泛。在我国,软质聚氨酯泡沫主要用于沙发、床垫、座垫、服装内衬等;硬质聚氨酯泡沫主要用于冰箱、冷藏库、设备、工业管道及建筑保温等;聚氨酯弹性体用于汽车零部件、纺织、建筑铺装、防水材料、鞋底、合成革及纤维等;聚氨酯涂料用于木器家具漆、地板漆、设备防腐漆及汽车修补漆等;聚氨酯胶粘剂应用于鞋类、复合薄膜、密封剂和通用粘接等[4]。近几年,随着我国聚氨酯产业的快速发展,聚氨酯的生产及应用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一定的技术水平,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聚氨酯市场前进的主要动力。

1 聚氨酯(PU)工业现状

据相关资料统计,2005年全球聚氨酯产量为1375万吨,2000到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6 7%,预计到2012年全球聚氨酯年产量将达到187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 2%[1]。而中国是主要的产能增长区,据来自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聚氨酯工业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聚氨酯制品的产量从2006年的300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38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3%,产值从650亿元增加到900亿元,预计2012年将达到430万吨。

我国聚氨酯(PU)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之后的20年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其主要

收稿:2011-5-4;修回:2010-6-14;

作者简介:张立新,女,1968年生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的研究与教学工作,E-ma il: zhang lix in19680505@https://www.doczj.com/doc/b218808301.html,.

原因是合成聚氨酯的三大基础原料异氰酸酯(T DI、M DI)及聚醚多元醇(PPG)的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聚氨酯工业的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万吨级大型异氰酸酯和聚氨酯装置的引进投产,我国聚氨酯工业正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至1997年制品年总产量已达到56万吨,品种也达到了200多个,在产品质量、应用领域、科研开发等方面均接近到国际水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聚氨酯工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聚氨酯工业的三大基础原料也已出现了跨越式发展。

1 1 甲苯异氰酸酯(TDI)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产能

异氰酸(O=C=NH)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所取代的衍生物(O=C=NR)称为异氰酸酯。芳香族异氰酸酯是合成聚氨酯的重要原料,常用的是甲苯异氰酸酯(T DI)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 DI)两种。M DI主要用在硬质聚氨酯泡沫领域,TDI主要用在软质聚氨酯泡沫领域。近年来,随着聚氨酯工业的快速发展,MDI和T DI的需求量不断扩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产能逐年有很大的提高,已完全摆脱了依靠进口的年代。据相关资料记载,2003年M DI增长率为28 0%,T DI的增长率为14 1%。2008年国内MDI的产能为100万吨左右,预测到2012年将达到200万吨左右;TDI的产能为30万吨左右,预测到2012年将达到85万吨左右。

表1 部分TDI生产企业目前产能和扩产状况预测

Table1 Predication of the present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the expansion status of some TDI enterprises 生产厂家目前产能(万吨)扩产(万吨)(2012年预测)

上海联恒1616

上海拜耳030

甘肃银光510

沧州大化35

兰星太原35

锦化化工(葫芦岛)510

烟台巨力1 55

总计33 585

表2 部分MDI生产企业目前产能和扩产状况预测

Table2 Predication of the present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the expansion status of some MDI enterprises 生产厂家目前产能(万吨)扩产(万吨)(2012年预测)

上海联恒3780

上海拜耳2448(享斯迈计划扩产24万吨)万华(烟台和宁波)3535

NPU(瑞安)55

BAS F(重庆)40

总计101208

1 2 聚醚多元醇(PPG)的产能

聚醚多元醇(PPG)是由起始剂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或四氢呋喃经加成聚合反应制得,其产品主要应用于聚氨酯材料的制造。目前,我国PPG的生产企业有近40家,拥有万吨级生产装置的企业有十几家。随着聚醚多元醇装置的相继引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国内PPG的产能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进口产品的差距逐步缩小。我国现有聚醚多元醇的产能在18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240万吨左右。但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一些聚醚多元醇小规模装置将会面临生存的挑战。

表3 部分PPG生产企业目前产能和扩产状况预测

Table3 Predication of the present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the expansion status of som e PPG enterprises 生产厂家目前产能(万吨)扩产(万吨)(2012年预测)中石化上海高桥PU部2030

中海壳牌(广东)2020

锦化化工(葫芦岛)1220

山东东大(淄博)1030

天津三石化(天津)1010

钟山石化(南京)1020

中化太仓55

上海佳化65

红宝丽510

其它8282

总计180240

2 聚氨酯(PU)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近10年聚氨酯产品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国民总值的增长。随着聚氨酯材料在产品制造和工艺技术的进步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宽,逐渐上居成为目前世界第6大合成材料地位(PE、PP、PVC、PS、PET、PU)。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聚氨酯发展最快的市场中心,聚氨酯产品占全球总量的30%,中国的一些聚氨酯产品如PU革浆料、PU鞋底原液、氨纶、T 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产量已跃居全球首位。BA SF、Bay er、H umtsman等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已在中国建成了世界级的聚氨酯基础原料生产基地和全球性的聚氨酯研究中心。虽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聚氨酯产业有很大冲击,但我国在国家扩大内需等相关政策的激励下,聚氨酯必将会稳定持续发展,也将带动全球聚氨酯产业的发展。

2 1 拉动聚氨酯产业发展的因素[5]

(1)人口总量的优势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我国人均聚氨酯的消费量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众多人口因素必将成为推动未来聚氨酯增长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

(2)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截止到2009年底汽车产量已突破1000万辆大关。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质轻、环保、安全及节能,而聚氨酯材料将为汽车工业提供新的、更好的材料以提高其性能,由此必将推动聚氨酯材料的发展。2009年聚氨酯材料在汽车中的需求量为15万吨左右,预计今年将达到21万吨左右。

(3)新型建筑的节能要求

由于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国制定了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要求到2010年城市新建建筑节能达到50%的设计标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要求达到节能65%;到2020年新建建筑均要实现节能65%。聚氨酯硬泡体其保温隔热能力极强,在同样的厚度下,其保温效果是聚苯乙烯保温板的2倍,是普通砖墙的30倍。此外,聚氨酯硬泡体还具有较强的防水隔汽性、粘结性、耐久性及阻燃性,是作为建筑材料的最佳首选[2]。因此,未来的建筑行业必将成为推动我国未来聚氨酯发展增长的主要因素。

(4)环保意识的提升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健全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聚氨酯的生产也要求减少或消除有机溶剂的

使用,因此以水为介质的高环保、低消耗的水性聚氨酯日益得到重视,成为当今市场追逐的热点,水性聚氨酯技术的研究正朝着多品种、多功能、低消耗、优品质等方向发展。目前,改性水性聚氨酯作为环境友好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防水保温材料、聚氨酯涂料业、皮革加工业、粘合剂业、塑料行业、纺织业等众多领域[3],必将拉动聚氨酯的研究发展。

(5)休闲娱乐市场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装服饰的面料、家庭家俱、办公家俱、休闲器材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氨纶已经成为一种高附加值的新兴纺织材料,需求量不断上升,产品档次也不断提高;聚氨酯仿木材料可根据具体用途进行性能的设计调整,制成凹凸形状的仿木制件,可生产仿木雕刻产品,可达到节省木材,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的目的,这些都将带动聚氨酯的需求。

(6)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

随着科技的的不断进步,新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聚氨酯材料因为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黏合性和抗血栓性,同时还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在医用生物材料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2 2 国内聚氨酯产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聚氨酯已在国内形成了多个产业基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是国内聚氨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其聚氨酯原料及制品已占据国内半壁江山以上;以葫芦岛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及东北地区,特点是聚氨酯原料和产品品种多、产能大、市场广及化工基础强,是国内未来聚氨酯产业发展的亮点区域。环渤海经济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青岛、烟台、河北等地,是目前和未来国内PU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葫芦岛是环渤海经济区最年轻的城市,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交通要道,工业基础雄厚,产业规划方面占据优势,是目前国内PPG和TDI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锦化化工集团已有的年产13万吨聚醚装置,辽宁北方锦化一期建成年产5万吨T DI装置已经开车;其它西北、西南及海西地区也将是未来聚氨酯产业发展重点区域[1]。

3 结论

我国聚氨酯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聚氨酯原料与产品几年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我国已成为全球聚氨酯制造和市场消费中心,是推动全球聚氨酯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饰面料及建筑节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也将是未来拉动聚氨酯产业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黄茂松,张骥红.聚氨酯工业,2010,25(1):1~5.

[2] 黄远智,邢毅.建筑技术,2009,40(7):607~608.

[3] 王海峰,李仲谨等.聚氨酯工业,2009,24(6):9~12.

[4] 彭丽敏,尚会建等.河北工业科技,2006,23(4):253~256.

[5] 张杰.中国石油与化工,2006,10(3):49~51.

[6] 翁汉元.化工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8,6(1):1~6.

[7] 马天信,姜波.聚氨酯工业,2003,18(1):32~34

[8] 黄茂松.粘结,2010,31(5):13~15

[9] 曾小军,袁荣鑫.涂料工业,2008,38(1):5~8

[10] 谭亮,熊永强.涂料工业,2009,38(4):51~54

[11] 黄茂松,贾润萍.化工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1,9(1):11~16.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Polyurethane Industry

ZH ANG L-i xin,ZH ANG Shu-qin

(L iao ning Petr ochemical T echnol ogy Col lege,J inz hou121001,China;

H uludao H igh-tech I nd ustr y D evelop ment Zone,H uludao125000,China)

Abstract:Polyurethane material is a kind of w idely used po lymer m aterials.Co nsidering the w ide application of poly ur ethane product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ly urethane industry in China,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ree basic raw materials fo r pr oducing polyurethane,i.e.toluene diisocyanate (T DI),diphenyl methane diiso cyanate(MDI)and po lyether polyo l(PPG)are predicted.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 of the population size in China,the grow th o f transpor tation industry,the new dem anding in building energ y conservation,the new development of leisure m arke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materials etc.,several im portant facto rs of pro moting the development o f poly ur ethane industry in future is analyzed,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poly urethane industry in China is discussed.

Key words:Poly urethane;Diisocy anate;Po lyether po lyol;Development tr ends

浅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趋势

浅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趋势 张昊 辽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本文简述了管理信息系统起源与发展,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与现状,并对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适当的描述,同时本文对大数据时代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发展;信息;MIS变革;大数据 Abstract :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is the edge of an emerging disciplin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ern management. It is not only the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modern management, but als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and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enterprise,it also give an appropriate description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whi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ig data ag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development;information;the revolution of MIS;big data 当今,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信息已成为现代生产体统中最重要的投入,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互连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发布技术、

我国his系统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HIS系统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目录 一、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2) 二、与国外医院信息系统的比较 (4) 1.投资规模差距明显 (4) 2.技术人员比例差距明显 (4) 3.电子病历的建立,国外的涵不一 (5) 4.缺乏先进管理思想 (5) 三、医院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6) 1.医院信息化标准逐步完善 (6) 2.hcis成为建设重点 (7) 3.专业细分化、应用软件小型化 (8) 4.新技术融入his (8)

一、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 his),亦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 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曾作如下定义:利用电子计

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对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既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又包括临床医疗信息系统。

按照his 的功能划分,医疗系统的发展可以分为 3个阶段:医院 管理信息化阶段(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hmis)、临床管 理信息 化阶段(hospital com muni cati on and in formatio n system , hcis)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global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mis)。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 )是现代化医院运行必备的基础管理与 技术环境。hmis 的建成,将对医院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消耗的作用。 全院级的hmis 并不是各部门mis 的简单相加,它要求在全院实现各 部门之间各种信息的共享。 临床管理信息系统(hcis)是整个医院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部分,指以患者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为中心,为临床医护人员提 供支持的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医生工作站系统、护理 信息系 药库管理系统 护士工作站系统 农合医保管理系统 手术室管理系统 院长综合查询管理系统 病案管理系统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岀1$) 系统管理系统 门诊收费管理系统 外延接口管理系统 门诊药房管珂系统 His 系统功能划分图

组态软件的发展历史

1.3组态软件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1.3.1组态软件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组态英文是“Configuration”,是用“应用软件”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体任务的过程。组态软件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是面向监控与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e Acquisition,SCADA)的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能以灵活多样的组态方式(而不是编程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使用方法,其预设置的各种软件模块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项功能,并能同时支持各种硬件厂家的计算机和I/O产品,与高可靠的工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结合,可向控制层和管理层提供软、硬件的全部接口,进行系统集成。 在“组态”概念出现之前,是通过编写程序(如使用BASIC、C、FORTRAN 等)来实现某一任务的,编写程序不但工作量大、周期长,而且容易犯错误,不能保证工期。组态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组态”的概念是伴随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的应用产生的,如DCS组态,PLC 梯形图组态。在其他行业也有组态的概念,如AutoCAD,Photoshop,办公软件(powerpoint)都存在相似的操作,即用软件提供的工具来形成自己的作品,并以数据文件保存作品,而不是执行程序。组态形成的数据只有其制造工具或其他专用工具才一能识别。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技术的逐渐成熟,如何利用PC进行工业监控,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市场的发展使很多DSC和PLC 厂家主动公开通信协议,向“PC”监控完全开放,这不仅降低了监控成本,也使市场空间得以扩大,智能仪器、嵌入式系统和现场总线的出现,更使组态软件成为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灵魂。 1.3.2组态软件的功能特点 (l)功能多样。组态软件提供工业标准数学模型库和控制功能库,组态模式灵活,能满足用户所需的测控要求。对测控信息的历史记录进行存储、显示、计算、分析、打印,界面操作灵活方便,具有双重安全体系,数据处理安全可靠。 (2)丰富的画面显示组态功能。提供给用户丰富方便的常用编辑工具和作图工具,提供工业设备图符、仪表图符,还提供趋势图、历史曲线、组数据分析图等:提供十分友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包括Windows风格的窗口、弹出菜单、按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按照863/CIMS倡导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重点突破的方针逐步实施。技术进步是永无止境的,企业信息化没有终点。 管理思想现代化 社会和科学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适应知识经济的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精益生产、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大规模定制、基于约束理论的先进计划和排产APS、电子商务、商业智能,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绩效管理……不一而足。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不断增加这些新思想、新方法以适应企业的管理变革和发展要求。 系统应用网络化 我们现在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年代,网络经济的时代,由于互联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经营管理模式、生活方式和做事的方法。企业对互联网络的依赖将像今天企业对电力和电话的依赖一样重要。离开互联网络的应用就谈不上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精益生产、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只有采用基于互联网络的系统才能方便地实现集团管理、异地管理、移动办公,实现环球供应链管理。 开发平台标准化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那种封闭的专有系统已经走向消亡。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支持标准网络通信协议,支持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支持XML的异构系统互联;实现应用系统独立于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实现系统的开放性、集成性、可扩展性、互操作性;这些已成为应用系统必须遵守的标准,反之,不符合上述标准的系统是没有前途的系统。 业务流程自动化 传统ERP是一个面向功能的事务处理系统。它为业务人员提供了丰富的业务处理功能,但是每个业务处理都不是孤立的,它一定与其他部门、其他人、其他事务有关,这就构成了一个业务流程。传统ERP对这个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一些业务流程被写死在程序里,非此既彼,必须按其执行,否则就要修改程序。许多流程是由人工离线完成的。工作流管理技术是解决业务过程集成的重要手段,它与ERP或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将实现业务流程的管理、控制和过程的自动化,使企业领导与业务系统真正集成,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构。所以工作流管理技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快速的发展。 应用系统集成化 企业信息化包括了很多内容:技术系统信息化包括CAD、CAM、CAPP、PDM、PLM;管理信息化包括ERP、CRM、SRM、BI、EC;生产制造过程自动化包括NC、FMS、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制造执行系统MES。所有这些系统都是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共享信息和信息交换,在单元技术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它们之间要实现系统集成,使其应用效果最大化。 其他技术有重多的文章报道,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对于制造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 gexecutionsystems)国内讨论甚少。按照美国AMR研究公司对MES的定义:ME S是一个常驻工厂层的信息系统,介于企业领导层的计划系统与主生产过程的直接工业控制系统之间。它以当前视角向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生产过程的全部资源(人员、设备、材

浅谈影院发展方向上课讲义

浅谈影院发展方向 随着影院在中国的正式实施与不断成熟,影院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成为电影产业最为重要的利润实现环节,在电影产业链中占有关键性地位。同时,随着国家对电影放映环节准入政策的不断调整,国内外各种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影院建设呈现一派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 万州保利万和电影的迅速崛起,大大刺激了万州电影人的市场观,其引起的"鲶鱼"效应和"标杆"作用,影响了整个万州的电影市场,经过近年的摸索与实践,作为保利万和电影人,我们总结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困难与成功、经验,总体来看,保利万和院线以后如要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形成一定规模,,可以归纳为以下工作思路进行,现本人结合我影院实际情况浅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一、三个依靠的思路,即"靠标准;靠管理;靠文化"。 (一)靠"标准"--努力打造"保利万和电影标准" 人们常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资本,三流企业做产品"。保利万和影院在成立之初,便把打造电影院的高端标准为己任,这个标准,不仅仅包括电影院的建设标准,而且还包括电影服务行业规范标准、经营管理标准等一系列内容。万州的电影市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复苏发展期,在这个阶段内,建设现代化的多厅电影院,对于万州的电影人来说,普遍是缺乏经验和参考的,保利万和电

影院的异军突起,以不懈的努力,为万州电影终端发展树立了一系列有参考价值的建设标准、服务标准。 我们从大的方面看,中国电影院近几十年来经历了三个模式的变化,从单厅影院到多厅影院,再到目前各企业所追崇的高标准综合性现代多厅影院。它的转变是市场需求变化推动的结果,它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快速转变和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和物质水平跨越式发展的结果。那么,我们就要有敏锐的察觉能力去察觉到经济生活的变化,去开创高标准综合性现代多厅影院。 1、打造全新电影院建设硬件标准 保利万和电影院要迅速发展标志着高标准的综合性现代多厅影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多厅,节目丰富,随到随看 多厅,在国内不是新鲜事了,它是被"多厅影院"证明成功的现代影院的基本概念。我们应给予更明确的界定,其比较合理的设置为6个以上厅。多厅影院的特点是节目丰富,随到随看。节目丰富,3个以上节目,才能叫丰富;随到随看,一般特指最热门影片随到随时有场次放映,一般人的忍耐程度只有半小时左右。这样,6个厅才能初步满足这一需求。从胶片拷贝的供应来看,多厅可以相对的做到资源充分利用。 2)国际五星级标准影院硬件设施建造 电影院电影厅空间要宏大,厅内高度最好要超过9米,阶梯式座

浅谈嵌入式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信息学导论 学生姓名曾文静 学号1141304067 系、专业信息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3年6 月15 日 浅谈嵌入式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从嵌入式系统的含义、特点、开发平台及其工业特征出发 ,深入阐述了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展望了嵌入式系统产业在我国的广阔发展前景景。 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典型应用产品 在现在日益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全面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于我们每个人,需要的已经不再仅仅是那种放在桌上处理文档,进行工作管理和生产控制的计算机"机器";各种各样的新型嵌入式系统设备在应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通用计算机,任何一个普通人可能拥有从大到小的各种使用嵌入式技术的电子产品,小到mp3,PDA等微型数字化产品,大到网络家电,智能家电,车载电子设备。而在工业和服务领域中,使用嵌入式技术的数字机床,智能工具,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也将逐渐改变传统的工业和服务方式。近几年,嵌入式系统产品日臻完善,并在全世界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产品的研制和应用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嵌入式技术将全面展开,现在嵌入式已经成为通信和消费类产品的共同发展方向。总体来说,嵌入式系统分别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获得发展。嵌入式系统必将成为当今IT界的又一焦点,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对于我们国家的民族IT产业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国内IT市场来看,嵌入式系统及其产品在由家电产品和Internet衍生出来的新型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和独特份额。 在消费家电的智能化的今天,嵌入式更显重要。像我们平常见到的手机、PDA、电子字典、可视电话、VCD/DVD/MP3Player、数字相机(DC)、数字摄像机(DV)、U-Disk 、机顶盒(Set Top Box)、高清电视(HDTV )、游戏机、智能玩具、交换机、路由器、数控设备或仪表、汽车电子、家电控制系统、医疗仪器、航天航空设备等等,都是典型的嵌入式系统。据预测,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廉价微处理器的出现,嵌入式系统将在日常生活里形成更大的应用领域。 例如,行车称重无线遥测调度系统:由贵溪冶炼厂和北京市自动化系统成套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用在贵溪冶炼车间。具体要求为系统前端由安装在行车上的行车工作站(3台)构成,行车工作站将行车称重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采集的数字信号经处理后,通过无线电台传送给地面接收电台,接收电台将信号传输给地面工作站,地面工作站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归纳处理、监视,通过双绞线传送给闪速炉、阳极炉操作室显示,通过以太网传送给5台转炉操作并显示,传送给车间办公室终端,车间办公室进行最终的数据归纳、生成报表并打印。其中行车工作站主要采用PC/104数据采集卡和研华公司3.5英寸饼干PC机PCM-4,该机主板上带有Load bus IDE,VGA/LCD口,2个串口,1个并口和软驱接口,并附16M电子硬盘,体积小巧却达到了486级工业PC的配置水平。显示屏采用EL致发光屏(带触摸屏),通过RS232接口与调制解调器及数据传输电台相连。行车工作站采用Windows32操作系统和组态王2.0版软件,实现数据采集、输入行车运行状态、参数计算、显示功能,并在该软件基础上开发

组态软件发展趋势

组态软件发展趋势 国外的组态软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Onspec、Intouch、iFix等开始进入中国。国内的组态软件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研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有CVS、GOWELL、GH 等。虽然这个时期的组态软件主要是以单机应用为主,而且功能相对简单,但是已经能够满足当时大部分的监控需要。在组态软件出现之前,同样的任务是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的,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组态软件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和工程的可靠性,使得计算机与信息科技的成果惠及自动控制领域。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组态软件也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被认同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国内组态软件在此时开始出现品牌,并逐步取得了部分市场份额,同时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个时期的组态软件仍然是以单机应用为主,但能通过网络通信实现多台计算机的分工协作,并可解决中等和稍大规模系统的监控。从技术上来讲,这个时期的组态软件,无论来自国内或者国外,都是建立在Windows系统编程接口Win32之上的Windows应用程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组态软件的应用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逐渐突破传统的工业自动化领域,渗透到农业、医疗、交通、市政工程、楼宇、环保、新能源、节能降耗等诸多新兴领域。监控系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因此,用户对组态软件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通过Internet实现远程工程部署、监控、调试和诊断,利用3G通信网络实现快速的远程数据采集;利用无级缩放、3D图形等技术来更为逼真地再现监控现场;同时,在进行大规模复杂系统的监控时,对系统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最大限度减少由于系统故障引起的停机时间;以及组态软件要与控制系统具有简便的连接和互操作性、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来弥补控制系统的不足、与企业的其它自动化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更为方便地集成等;同时用户在产品的易用性、扩展性、灵活性、开放性等方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更复杂的监控环境,更高的客户要求,都向组态软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出现,也为组态软件应对上述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代在呼唤新一代组态软件的诞生。 新一代组态软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以网络为中心,.NET为技术基础 目前的自动化监控系统仍是以单个的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虽然可以通过网络建立数据通信,但网络环境下计算机间的数据交换的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实现计算机群的有效分工和协作。当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量达到一定规模,地理位置分布到达到一定范围后,现有组态软件的旧的网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系统的需要。所以,新一代组态软件不仅要能够方便地构建可伸缩的网络分布式系统,通过协作和负荷分布来解决大型监控系统的需要,也要能够灵活的选择整体系统的架构,实现复杂的监控系统方案。所以以网络为中心、以XML、网络服务为核心,实现网络化计算机的协同是新一代组态软件的最重要发展方向。 组态软件要实现其对复杂网络系统的监控,客观上需要一种与复杂化和网络化应用相适应的IT技术的有力支撑,微软大力推出的.NET Framework框架平台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NET Framework框架平台在2002年推向市场,开始是作为Windows XP等操作系统的外挂组件提供的,从Windows Server 2003和Windows Vista开始,.NET平台即成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在Windows 7中即包含了.NET平台

浅谈少数民族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218808301.html, 浅谈少数民族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王军伟 来源:《参花(下)》2018年第11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成为具有科学性的时代命题,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源泉。文化,不能固步自封,任何一种文化想获得传承和发展,都需要与其他文化进行沟通交流。而博物馆作为集中反映国家、地区、民族、社会历史和社会发展风貌的载体,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博物馆作为贴近广大群众的文化窗口,必须在民族性、地方性等方面有更加专业化的提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博物馆社会功能 20世纪以来,我国博物馆进入了一个发展迅猛的时期。博物馆数量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呈递增趋势。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境内现建有4500多家博物馆,平均30万人口一座博物馆。虽然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5万人口一座博物馆的数据还有很大差距,但自2013年以来,我国每年参观博物馆的人次已达到6亿以上,呈逐年上涨趋势。本文旨在分析少数民族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少数民族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日趋重视,少数民族博物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收藏地和记录者,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开发、抢救和文物征集等工作,并将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借助博物馆这一开放平台向公众展示,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博物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两方面凸显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保护当地少数民族文化 在现代社会工业化的浪潮之下,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思想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现代思想意识的影响。在现代文化不断重组、磨合生成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很可能被新的现代文化所侵蚀,逐渐使传统文化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一个民族,如果遗忘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离灭亡不远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文化博物馆,能够有效保护各种文物、史料,并且通过建立本地博物馆,能够唤起当地居民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不仅能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感,还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二)展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文化博物馆一般以文物为馆藏主体。文物是文化构造和传承的物质载体,能够直接体现一个民族当时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少数民族文化博物馆对文物的保存分类,不仅对文物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更能够直观、持久地向公众展示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表现其文化的延续性和

浅谈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竞争

浅谈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竞争 在当代的信息社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没有合理的人才管理系统,没有强大的文化底蕴,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很难提上去。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占有竞争。企业必须做好多人才的选拨,以及对企业得管理,针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我国企业必须与时代同步,把企业建设重点转移到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上来,注重文化的创新和品牌文化的建立,同时提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树立经营战略,打选核心竞争力,优化企业文化等经营理念。 摘要:人才选拨;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品牌文化;核心竞争;创新思维。 第一、人才在企业的地位 一、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途径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企业的价值创造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和能力基石。(一)核心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 核心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无可比拟,他们通常是一个企业的骨干队伍,掌握着特殊的知识和技能。核心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途径可以通过Snell教授的“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人力资本”模型来说明。 从该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核心人力资本是通过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支撑企业的战略实施而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发挥作用。核心能力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它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整合而获得的能力。核心人才主要是以知识为工作基础,他们在企业中掌握着核心技能,拥有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知识和技术。正是在这种具有差异性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上,形成了企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殊价值,给顾客带来了特殊利益,从而使得企业在同行中获得了竞争优势。 (二)独特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 独特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可以通过独特人才—团队优势—企业竞争力这一途径来实现。独特人才指的是一个企业的团队成员。团队成员具备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的特定技能,通过形成企业的团队优势进而作用于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为了应对这些需求,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组成工作团队,承接不同顾客的需求任务。团队成员以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为任务,以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为目标。当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作用,相互合作的时候,很容易形成团队的战斗力。一个企业如果具备了充满战斗

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状况 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企事业单位真正地发挥作用是在1992年前后。最初企事业单位通过FoxBASE系统开发单机版的企事业内部管理系统,把管理人员从复杂的记账、对账、账目分类统计中解放出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公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普及应用,十多年来,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 ①、各级企事业单位领导都已经充分意识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性,都有逐步建立本单位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本单位办公效率的迫切要求。各类管理人员对计算机在MIS系统中应用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人员对管理信息系统提出的要求处于各级层次:有单纯地利用系统进行事务性处理,有利用系统做辅助统计分析,有需要使用系统为管理者做决策支持。 ②、管理体制和信息化标准问题已经引起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于上世纪末就公布了很多信息集标准,例如:在各类信息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性别编码方案、民族编码方案、区域编码方案等;用于教育部门的专业编码方案、培养编码方案等。另外,各类企事业单位也通过交流,取长补短,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管理体制; ③、据高等教育EMIS学会不完全统计,95%以上的高等院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了日常的事务性处理。另外,有一半的企业局部实现了基于MIS系统的网上办公。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办公自动化系统、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系统和生产、销售管理系统。 现在还没有真正实施网上办公的单位也已经意识到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建立企业级MIS系统的重要性。 ④、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理念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管理人员利用MIS系统的热情,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了用户。北京、上海的网上地税系统、网上银行系统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可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基本上具备了解决日常事务处理的要求,然而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在当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下列问题: ①、由于在MIS建设的初期,有些大型企业缺乏统一的部署,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各自建立独自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致使企业内部的各子系统使用的开发平台、开发工具、数据库都不相同,致使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出现障碍。因此,对大型的企事业单位来说,系统重组与系统整合已经成为当前MIS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②、在MIS系统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法律认可仍受一定的局限。因此为了MIS的进一步普及,国家、地方仍需要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律。 ③、随着MIS的广泛应用,系统的数据安全性日益突显。每年因病毒、网络窃听、数据失密造成的损失呈几何级数增长。特别是运行在TCP/IP协议下的B/S模式的MIS,因难以控制其用户群和登陆地点而造成的网络失密问题尤其严重。 ④、部分单位的领导只是看到了MIS系统给单位带来的效益,对MIS系统的运行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必要的人员准备,致使MIS系统的项目开发匆匆上马,在MIS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管理人员缺乏培训、技术队伍不稳定、系统建设重

[博物馆,趋势]试论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

试论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博物馆作为展示国民发展水平的关键场所,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史的今天,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未来的博物馆发展将应用更多的高科技、科学的管理方式,在教学贴近生活的同时,更加人性化。 【关键词】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春”。大型博物馆作为国民素养与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它很好的体现了国内综合素质以及发展状况。在未来的博物馆发展中,它必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1.国内博物馆发展现状 博物馆作为某座城市或者国家的文化标志,它具有深远的意蕴。但是,就当前国内博物馆发展状况来看:其前景令人堪忧。一则,国内博物馆也在火热进行着,当地建筑很多;二则,建筑风光后就进入“没落”阶段,这也是当前博物馆必须正视与解决的话题。刚进入二十一世纪时,国内博物馆还处于生活发展的边缘,当前越来越受到重视。到2011年底,国内注册登记的博物馆数量将近3600个,也就是每40万人有一座博物馆。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国内博物馆平均每年接待将近4亿人次的观众,比收费增长了50%-70%左右。 同时,博物馆类型开始多样化,除普通的历史、综合、艺术、自然博物馆,还有生态、数字综合、社区博物馆。在博物馆数量直线上升的同时,其开馆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当前的博物馆也面临着一项问题:热闹建设,冷清经营。很多业内专家指出:很多博物馆只注重建设,不注重后期运营和保护。在资金跟不上节拍的同时,还有部分博物馆不能正常开展陈列工作,这就让博物馆成了空置的摆设。除资金运营外,缺乏人才也极大的约束着博物馆发展。 很多专家指出:当前国内博物馆已经进入转型时期,而作为文化产品,不能单纯的只追求数量,还必须关注运行和功能发挥。 2.未来博物馆发展面临的课题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和环境相融合,将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和世界进行更多的探讨、交流,让国内博物馆得到可持续发展。通过贴近老百姓生活形式与创新过程,积极感受国外博物馆建设教训与经验,让其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特殊风格的博物馆事业。在发展和继承博物馆的同时,它将为我们提供更完善的课堂。 在环境与博物馆融合的基础上,博物馆将成为历史文化、城市建设、自然发展的有效载体。因此,在博物馆发展中,我们必须注重自然环境与博物馆建筑物的融合,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关注历史文化。博物馆作为多功能整合的区域,它包含多个设施,以及对展品的研究、观赏、思考;通过注重公共交流,让未来博物馆超越艺术宝库的约束,成为公众学习与交流的区域。对公共沟通的关注也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课题,要求注重互动性与参与性,让观众成为展示的重要部分。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09物业管理1班吴菁芸09014139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逐渐地进入信息化社会,对信息和数据的利用与处理也已进入自动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阶段。于是乎各行各业纷纷开发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期提高工作效率,获得竞争优势,而这在物业管理领域也不例外。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开发较晚,毕竟在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也不过几十年光景,即便是发展相对成熟的欧美等国,与其他领域相比仍算是起步较晚的行业。但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及地区,许多物业管理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起来了自己的物业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以确保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就以台湾地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起源于集合式住宅因应小区财务管理数字化以防止占用公款之人为弊端以及行政作业计算机化以解决繁杂的庶务需求开始,逐渐发展出一套具备小区资产管理、小区财务管理、小区行政管理、小区讯息管理以及小区通路管理等以小区管理功能为主的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尤其是针对其商业经济的高度发展,物业公司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导引,采取ERP系统开发特性及模块,整合物业管理对软件功能的要求,开发出符合台湾经济发展的商业型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如良缘科技开发的ePMS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新都兴有限公司开发的New City物业管理信息系统都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在近年来如此得到众多物业管理公司的重视,与其自身系统功能的优点是分不开的。 (1)能够合理、科学地对物业管理文件及资料进行管理。 随着物业管理的发展,其管理内容也不断增加,对于如小区房屋情况、住户档案、写字楼的公共设施维修情况、物业公司的各种统计报表等,若仍依赖于过去的手工方式,耗费大

中国消防未来发展方向浅谈

中国消防未来发展方向浅谈 [摘要] :二十一世纪消防事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翼,也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文章对中国消防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中国消防发展方向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然力。早在170万年前,?生活在中华上的原始人已经开始使用火了,我们的先民是世界上用火历史最久远的民族。使用火是人类进化的标志。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和手段,但是火和其他事物一样也具有两重性;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但火又能成为一种具有很大破坏性的灾害,给人类的生活、生产乃至生命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人类用火的历史,也是一部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实践证明,社会现代人程度越高,发生火灾的频率和火灾带来的损失就越大。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深入,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生产、生活电器化,城市的立体化,燃料的多样化,人口和物质的高度集中,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各类企业的迅速发展等等,不仅带来火灾因素的递增,而且发生火灾后扑救的难度加大,极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十一世纪是全世界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在这崭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必将创造一个新的辉煌。消防事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翼,也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必须具有安全、稳定、繁荣、方便、健康、整洁等诸种条件,其中确保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乃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半个世纪,我国的消防事业包括消防科技和器材产业等都有大幅度的进步。但是,我们的发展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不能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面对大规模的石油化工火灾、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高层建筑和大空间建筑火灾、地铁和地下街火灾,现有的消防无论是技术与知识,还是装备与能力均感力不从心。我们必须奋发图强,迎头赶上,研究确立更为适合市场经济的消防产业的经营理念,明确消防产业的发展方向,建立更加完善的消防体制,加速消防产业的改造、整合,以适应新世纪消防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的调查,与搜寻资料,我觉得应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一、制定现代化的消防规划,加强城市消防基础建设。 由于城市的特点之一是非常集中,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中心,发生火灾,往往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多,政治影响大,给居民带来灾难,影响社会安定,因此,制定新时期消防规划,加强城市消防基础建设是新世纪消防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按照《中华人民国消防法》第二章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

浅谈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浅谈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开始注重文化的学习。这样一来,图书馆对人们来说就越来越重要。随着图书馆书籍类别以及数量的大大增加,光靠人力进行管理的效果不佳,所以就出现了新式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新型图书馆管理系统提高了管理效率,但仍有些不足。本论文根据图书馆管理系统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预测出将来的发展情况。 标签: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现在所保留的古籍是古人智慧和辛勤劳作的象征,对现代文化教育有重要的影响。而图书馆则是这些古籍保存和学习的地方,对信息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起重要作用,因此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就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由于旧的管理方式是仅靠人力对图书馆进行管理,所以在管理工作量的增加下,图书馆人工管理的效率明显降低。随着科技的进步,在21世纪,各地的图书馆逐渐实行自动化管理模式,但这种管理方式还有不足之处。因此,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跟随着时代的进步来进行一些改革,以此来实现图书馆新型化、自动化、高效化的管理模式。只有跟随时代改革,才能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并且让读者体会到服务的优质感。 一、图书馆管理系统现状 1.信息孤岛现象 随着图书馆的不断发展,业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现在的图书管理系统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图书馆存在的独立性业务体系,相互之间没有信息交流,就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这种现象使读者不能方便地查找信息资源,造成了图书资源的浪费,服务不到位。例如,大学生在使用个人图书馆进行毕业论文提交操作时,还会出现重复登录的问题,这样耽误读者的时间,影响论文的提交,而读者的论文提交情况图书馆也无法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来获得。 2.集成思路不明显 现在图书馆管理系统把重点放在了对纸质图书和文献的管理上,不关注对数字信息的管理,难以将网络信息服务集中化处理,无法顾及到图书馆的全部业务,集成化思路不明显。例如,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电子文章、资金管理等不能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更加需要对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改善。 3.与其他应用系统的关联性和互操作性小 因为图书馆管理业务的增多,图书馆管理系统满足不了全部的需求,若要体现图书馆的集成思路,图书馆管理系统就需要与其它应用进行完美关联和互操作。例如,现在电子书更符合读者的要求,以高效快捷的优点成为人们的首选。

组态软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走向

组态软件是工业自动化软件的重要分支,所谓组态就是利用工控软件中提供的工具和方法来完成工程中某一具体任务的过程,而这个软件就是组态软件。组态软件主要具备以下功能及特征:工业过程动态可视化、数据采集和管理、过程监控与报警、生成报表、为其他企业级程序提供数据、简单控制、批次处理、SPC过程质量控制、符合IEC61131-3标准等。 组态软件最早出现在80年代初,80年代的组态软件是基于DOS系统开发的,当时的主要产品是Onspec、Paragon和IFix 等;进入90年代,主要是基于WINDOWS系统的组态软件,如Intouch、Kingview、Ifix 等;未来将会是基于Vista操作平台的组态软件。 在90年代中期之前,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应用并不普及。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国内用户缺乏对组态软件的认识,项目中没有组态软件的预算,或宁愿投入人力物力针对具体项目做长周期的繁冗的上位机的编程开发,而不采用组态软件;二、在很长时间里,国内用户的软件意识还不强,面对价格不菲的进口软件(早期的组态软件多为国外厂家开发),很少有用户愿意去购买正版。三、当时国内的工业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还不高,组态软件提供了对大规模应用、大量数据进行采集、监控、处理并可以将处理的结果生成管理所需的数据,这些需求并未完全形成。 随着工业控制系统应用的深入,在面临规模更大、控制更复杂的控制系统时,人们逐渐意识到原有的上位机编程的开发方式,对项目来说是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同时,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的大量应用,要求工业现场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更详细和深入的数据,以便优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在1995年以后,组态软件在国内的应用逐渐得到了普及。 此时国内组态软件这个市场上,充斥着正版和盗版的国外产品,几乎见不到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软件。面对中国自动化软件领域所处的尴尬局面,亚控科技创始人林伟先生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个面积约30平的出租房内,开始了组态王的研发。在亚控成立并推出组态王这个产品仅仅三年后,国内先后一下涌现出了十几种组态软件和软件公司,这些公司的诞生有力的促进了这个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极大了增强了中国人在这个领域的民族自信心,也进一步鼓舞许多人发展相关领域的产品。 组态软件作为一种工业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其发展方向必然是不断降低工程开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易用性是提高效率永恒的主题,但是提高易用性对于提高开发效率是有限的,亚控科技则率先提出通过复用来提高效率,创造性地开发出模型技术,并将这一技术集成到KingView7.0中。这一技术能将客户的工程开发周期缩短到原来的30%或更低,将组态软件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代表了组态软件的未来。 组态软件的发展必将沿着更好的人机交互、更加逼真的画面、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具备行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信息唾手可得和更高的可靠性以及大型SCADA 的方向发展。(end)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欢迎共阅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按照863/CIMS倡导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重点突破的方针逐步实施。技术进步是永无止境的,企业信息化没有终点。 管理思想现代化 社会和科学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适应知识经济的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精益生产、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大规模定制、基于约束理论的先进计划和排产APS、电子商务、商业智能,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绩效管理……不一而足。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不断增加这些新思想、新方法以适应企业的管理变革和发展要求。 系统应用网络化 我们现在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年代, 我们的经营管理模式、生活方式和做事的方法。 要。离开互联网络的应用就谈不上敏捷制造、 开发平台标准化 络通信协议,支持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支持XML 合上述标准的系统是没有前途的系统。 业务流程自动化 传统ERP 、CAM、CAPP、PDM、PLM;管理信息化包括ERP、CRM、、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制造执行系统MES。所 在单元技术成功运行的基 MES(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s) MES是一个常驻工厂层的信息系统,介于企业领导层的计划系统与主生产过程的直接工业控制系统之间。它以当前视角向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生产过程的全部资源(人员、设备、材料、工具和客户要求)的数据和信息。MES在工厂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起着中间层的作用,在ERP系统产生的长期计划的指导下,MES根据底层控制系统采集的与生产有关的实时数据,对短期生产作业的计划调度、监控、资源配置和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功能模块包括工序详细调度、资源分配和状态管理、生产单元分配、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维护管理、质量管理、文档控制、产品跟踪和产品清单管理、性能分析和数据采集等模块。在MES下层,是底层生产控制系统,包括DCS、PLC、NC/CNC和SCADA或这几种类型的组合。最近几年国外MES发展迅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文献综述-组态软件的发展和趋势

组态软件的发展和趋势 1. 组态软件产生的背景 “组态”的概念是伴随着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的出现才开始被广大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过程中,PC(包括工控机)相比以前的专用系统具有的优势日趋明显。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PC技术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各种相关技术已日臻成熟;由PC构建的工业控制系统具有相对较低的拥有成本;PC 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丰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性强;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易于学习和使用,可以容易地得到技术方面的支持。在PC技术向工业控制领域的渗透中,组态软件占据着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组态软件应该能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并且通常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络功能。对应于原有的HMI(人机接口软件,Human Machine Interface)的概念,组态软件应该是一个使用户能快速建立自己的HMI的软件工具,或开发环境。在组态软件出现之前,工控领域的用户通过手工或委托第三方编写HMI应用,开发时间长,效率低,可靠性差;或者购买专用的工控系统,通常是封闭的系统,选择余地小,往往不能满足需求,很难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升级和增加功能都受到严重的限制。组态软件的出现,把用户从这些困境中解脱出来,可以利用组态软件的功能,构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应用系统。随着它的快速发展,实时数据库、实时控制、SCADA、通讯及联网、开放数据接口、对I/O设备的广泛支持已经成为它的主要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监控组态软件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2. 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及国内外主要产品介绍 组态软件产品于80年代初出现,并在80年代末期进入我国。但在90年代中期之前,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应用并不普及。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