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3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 OLOGY I N FORM TI ON 2008N O.13SC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建筑科学1墙体节能设计1.1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区别按照一般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 B32/478-2001的要求,墙体节能设计有二个指标必须满足。
一个是围护墙体,一个是墙体冷桥处,分别是二条强制性条文。
而计算冷桥处的传热阻应明确范围,仅损圈梁、构造柱等处,为防止其结露,如一幢高层建筑采用了短肢剪力墙结构,只能将圈梁部分和相当于构造柱宽度的钢筋砼墙按冷桥处来计算,余下的其他部分钢筋砼墙应与填充墙按面积比例加权平衡计算平均传热阻。
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明确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m ”,也就是说在公共建筑计算墙体的传热系数时不考虑热桥的折减,统统纳入计算平均传热系数中,这就比居住建筑更为严格,要求更高。
在计算墙体的传热系数时与屋面相同,所用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值也应乘上其修正系数,道理也是一样的。
1.2金属和石材幕墙的节能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有更多的高标准建筑面世,金属和石材幕墙不断增多,为防止泛碱,影响美观在构造上均采用干挂的施工方法,这样的构造对建筑节能也会有好处,多了一个面层一个空气层,原来围护墙体的节能保温仍然需要,计算时可以简化,按带有空气间层的组合墙体构造来计算,金属和石材面板的传热系数能查到,空气间层的传热系统也可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查到,往后与上面说的一样组合计算求出平均传热阻。
金属和石材幕墙与结构主体联结点较多,形成较多的热桥,为尽可能反映本来面貌,应把这些面积集中起来与其他剩余的面积加权平衡求出总的平均热阻。
1.3封闭阳台的节能设计封闭阳台处内侧门窗的传热系数是不可按双层窗计算,理由是当空气层厚度过大时二层玻璃之间的空气可以上下对流流动,反复进行热交换,也就是对流传热就起不到隔热保温的功能。
关于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摘要】作为能源消耗大国之一,我们必须普及绿色建筑设计,倡导低碳节能的经济模式及生活方式,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和谐共处的需求。
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不仅密切地联系多个学科领域,同时也能够与其它学科共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节能;概念;意义;实现途径建筑节能不但是一项复杂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能源的日渐匮乏,中国乃至于全球的可再生能源都在迅速减少,因此,建筑节能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越来越不可或缺。
这就要求我们在通过利用生态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来创造人文环境的时候,应当避免过度地消耗和破坏生态环境,使得自然生态能够维持平衡状态。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求室内布局能够充分地利用外界的空气与阳光,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考虑减少土地、水资源、材料等的消耗,从而为建筑的使用者创造更多亲近大自然的生活体验,并以此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建筑污染。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从概念上来看,绿色建筑主要指的是能够将光能、风能等自然能源运用到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当中去,促进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减少材料、能源等的消耗。
在设计绿色建筑时,主要是要考虑到无污染以及节能等因素。
特别是针对室内设计,设计人员要懂得如何利用阳光,为居住者创造一个贴近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
绿色建筑设计的最终目标在于让人、建筑和自然环境能够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通过建筑设计来创造生活方式。
所以,现阶段我们所说的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尽可能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并在环保、节能的状态下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需求。
二、低碳经济发展中绿色建筑具有的意义。
由于全球范围内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工业、贸易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建筑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这一基础上,绿色建筑设计应运而生。
并且,“低碳经济”的绿色建筑设计趋势也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
提要我国是能源短缺的国家,但建筑能耗却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2—3倍,高能耗不利于建筑可持续性发展.本文提出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以充分促进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建筑;建筑能耗;节能设计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建筑作为人工自然产品,是人类自身应变自然环境气候的一种延伸手段。
建筑发挥着气候“过滤器”的角色,通过利用和防御自然界各种气候因素,为人类创造出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
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有时过分地依赖人工设备技术力量,以期实现更高的室内热舒适度,结果导致高能耗和自然生态的破坏。
我国是能源短缺的国家,但建筑能耗却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2~3倍。
高能耗不利于建筑业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我们重新研究节能设计策略,充分挖掘建筑节能的潜能。
智能化建筑首先要达到节能的标准和良好的居住舒适度,其次才是家具的智能化和安全保卫的智能化。
实际上。
智能化建筑不一定就是豪华的,但它必须是低能耗的。
美国有些智能化建筑造价比普通建筑还低15%,因为它们追求合理的结构,讲究实用功能和外观的简洁,利用了可回收材料,而不追求豪华装饰。
还可以充分利用地热泵技术,如冰岛等国家,建房子时先在地上打两个洞,通过电泵将地下水循环起来,为整座房子供热:在丹麦等国家,由于地处海边,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条件得天独厚,使用热泵技术时结合风能与太阳能,用风能与太阳能来带动电泵就可以做至旷零能耗”。
所以,建筑节能不仅是建筑本身的节能,而且由城市的综合环境、气候条件、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形体变化、朝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性能:门窗质量等许多综合性因素构成,因此建筑的节能首先应为设计者重视。
一、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为保证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通过对设计节能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
政府主管部门不仅需在技术法规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口文/王福华与标准相结合方面做出努力,而且还需要政府以技术法规的形式提出必须严格控制的最基本的技术指标、技术要求、功能要求.可以导则、指南、技术标准等标准类技术文件予以体现。
屋面建筑节能设计措施探讨摘要:我国人口众多,能源相对匮乏,所以能源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节约能源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方针。
本文从倒置式屋面、绿化式屋面、蓄水屋面、太阳能屋面几方面探讨了屋面建筑节能设计措施。
关键词:屋面;建筑;节能设计;措施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中消耗的能量日益增加, 如何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建筑物中热量的损失,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相对匮乏,所以能源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节约能源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方针。
据有关资料介绍,城市建筑的能耗连同建材生产能耗共占总能耗的1 /4~1 /3。
因此,如何在建筑物中降低热量的损耗,已成为我国当前建筑设计中的一重大技术政策。
屋顶的节能热工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顶层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房屋热环境的好坏。
一、倒置式屋面的节能设计措施倒置式屋面是与传统屋面相对而言的。
所谓倒置式屋面,就是将传统屋面构造中的保温层与防水层颠倒,把保温层放在防水层的上面。
倒置式屋面的定义中,特别强调了“憎水性”保温材料,工程中常用的保温材料如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蛭石、矿棉岩棉等都是非憎水性的, 这类保温材料如果吸湿后,其导热系数将陡增,所以才出现了普通保温屋面中需在保温层上做防水层,在保温层下做隔气层, 从而增加了造价,使构造复杂化。
其次,防水材料暴露于最上层,加速其老化,缩短了防水层的使用寿命,故应在防水层上加做保护层,这又将增加额外的投资。
再次,对于封闭式保温层而言,施工中因受天气、工期等影响,很难做到其含水率相当于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含水率:如因保温层和找平层干燥困难而采用排汽屋面的话,则由于屋面上伸出大量排汽孔,不仅影响屋面使用和观瞻,而且人为地破坏了防水层的整体性,排汽孔上防雨盖又常常容易碰踢脱落,反而使雨水灌入孔内。
倒置式屋面与普通保温屋面的比较优越性是显而易见。
对节能建筑设计的探讨摘要: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推进,建筑设计已经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节能意识运用到每个环节中,让每个环节能实现节能效果,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探讨了节能建筑设计。
关键词:节能;建筑设计;基本要求;措施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环保节能技术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随着人民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引发了我们对未来地球的思考,一旦我们生态环境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会直接危及到我们自身的生命,环保节能技术设计将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节能建筑的设计原则现如今,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短缺的压力,“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成为当前最热的话题,绿色节能建筑的标准应该统一的,节能建筑就应该是环保建筑,充分利用阳光、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的节电节水,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们在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上要遵从以下原则:首先是对环境影响最小。
要达到对环境影响最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止建筑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二是尽量使用本地建材。
这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一项措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重复利用建筑材料。
在建筑选材时,要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这是鼓励利用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
四是要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提高建筑物的寿命。
其次是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
建筑设计的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的原则,指的是对各种建筑用的资源,包括能源、土地、水、各种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尽可能的节约能源。
最后是对生态环境最好。
对生态环境最好指的是对人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健康最为有利,通常我们说“以人为本”是正确的,但同时不要忘了其他物种。
人也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原则,不单只是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更应该使其与生态环境保持应有的平衡关系,需考虑到未来的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节能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
建筑给排水作为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其节能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能耗主要体现在水的加热、输送和排放过程中。
节能设计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还能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通过合理的节能设计,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整个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随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节能设计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当前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节能技术的研发、节能标准的制定以及节能效果的评估等方面。
其中,节能技术的研发是研究的重点,包括新型节水器具、智能控制系统、热能回收技术等。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高效化的节能技术被应用于建筑给排水系统中。
然而,当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的给排水节能设计缺乏针对性的研究。
其次,部分节能技术的成本较高,难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此外,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节能效果评估方法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标准化。
三、主要节能措施在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优化给水系统设计:合理确定给水系统的压力、流量和温度等参数,避免超压供水和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采用分区供水、减压供水等方式,减少供水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选择节水器具: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件,如节水马桶、节水淋浴头等,降低用水量。
采用热能回收技术:通过安装热交换器、回收装置等设备,将排水中的热能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引入智能控制系统:运用现代控制技术,如变频调速、定时开关等,实现对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实现节能降耗。
加强用水管理:建立完善的用水管理制度,提高用户的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建筑设计节能的探讨【摘要】随着能源的渐渐减少,建筑业又快速发展,各个国家已经把节约能源作为了重要关注的课题,在建筑设计方面也提倡环保节能的设计。
建筑节能将是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就此,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在住宅设计中节能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节能;可再生能源1、节能设计的作用随着国家及人们对住宅要求的越来越高,环保意识的增强、人力的倡导节约能源等一些问题。
国家在建筑节能问题上,先后制定了批技术标准规范,如:国家建设部于2005年发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等,对于建筑节能设计人员,一定要以标准、规范的颁布的节能设计标准操作,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起到的带头的重要作用。
2、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要点2.1 住宅建筑的布局和体型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所涉及的自然地理环境、小区规划中建筑群体的朝向、体型、间距、高度以及道路网的布局,广场绿地的分布等都会影响规划区的微气候,影响建筑的日照和通风,由此影响到建筑的能耗。
住宅建筑布局和体型优化设计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特征、建筑功能、居民行为活动特点等囚素,从布局、朝向、间距、夏季主导风、太阳辐射及建筑外部环境构成等方面进行考虑。
比如:住宅朝向的选择,尽量采用南北朝向,避免东西朝向,以期有利于夏季的自然通风,冬季增长日照时间。
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建筑节能的需要,应尽量减少建筑形体的凹凸,体型系数宣控制在0.3以内,住宅进深应扩大到10m以上,以1014m 为宜,住宅长度以55m左右较为适宜。
此外,在总体规划中,应合理选择热源形式,优化布置室外供热管网,以减少热传输的损失。
2.2 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住宅建筑平面设计中,主要考虑建筑平面形状、热环境分布以及温度阻尼区的设置等方面的因素。
住宅建筑平面形状应规整,尽量减少外围护结构面积,增加冬季直射室内的阳光,减少夏季太阳辐射。
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摘要:本文从建筑节能的概述入手,阐述了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对建筑节能设计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重要性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overview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elaborat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was discussed.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nergy saving;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现有的节能技术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新的要求。
并且,在居住建筑中,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现有的节能措施已明显不足,故需要研究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来支持新时代的建筑节能设计。
因此,我们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
1建筑节能概述建筑节能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包括房屋建筑本体技术、房屋建筑用材料产品、房屋建筑热环境用设备等各方面的节能。
建筑节能设计应是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环境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积极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
建筑节能范围包括了空调、采暖、炊事、热水供应、家用电气、照明等方面的能耗。
因此,节能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点。
2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摘要:论文探讨了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分析了在建筑总体规划设计阶段以及建筑单体设计阶段的节能设计,最后介绍了太阳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论文剖析整个建设全过程的节能设计,以节约建筑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技术太阳能0、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工业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即重工业化阶段,但是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扩张和外延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改变,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明显提高。
经济的发展又大大促进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居民消费结构性升级,房屋和汽车消费高速增长,房地产和汽车工业空前繁荣。
中国能源的短缺亦日益严重,能源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因此,节能减排必将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重点,建筑节能又是重中之重。
建筑节能技术在对建筑物的特性进行全面模拟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能量消耗、室内物理环境、建筑材料的选用、保温设计、窗墙比、风环境设计、采光、日照、遮阳、空调与通风系统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模拟出结果,然后将该结果运用于设计中的建筑,以更好地节约能源,这项技术是我国十五重点发展的技术,在建筑界有着十分巨大的应用前景。
1 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建筑的规划节能设计应从建设选址、建筑和道路布局、建筑朝向、建筑间距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建筑的规划布局对自然因素等进行充分利用与改造,形成良好的居住条件,并有利于建筑的节能。
1.1 建筑选址选址的节能问题要符合自然规律,尽量利用自然环境来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
总体来说,建筑选址需争取日照,避风建宅。
1.1.1 争取日照争取日照包括争取日照时数、日照量和日照质量三个方面。
建筑基地宜选在向阳的地段上,为争取日照创造先决条件:依据各地最佳建筑朝向范围合理选择建筑朝向,以争取更多的日照;选择满足要求的日照间距。
应依据所处地理纬度、城市环境条件等确定日照间距标准:合理布局建筑楼群。
建筑楼群不同的建筑形状、布置走向产生不同的阴影区,纬度越高,阴影区范围越大,建筑设计时应采取不同的布局规则以争取日照。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环保节能的号召在全世界掀起,各行各业将节能作为重点考虑因素之一。相比之下,工业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占据着社会总能耗较大比例,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我国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来看,目前还存在不标准不规范,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其设计标准。本文探析了工业建筑节能紧迫性,之后就节能设计上进行探讨。 【关键词】节能设计;工业建筑;探讨 前言 在保证了建筑空间的热舒适前提下,经过技术进步、利用合理、经济合理及科学管理等多种途径降低建筑中各种能耗,进而实现建筑节能。从目前的统计来看,建筑消耗的能耗占据了我国总能耗约为28%。工业建筑无论是建造中还是运行使用都是耗能的大户,所以要提升能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做好工业建筑节能。在这种形势下,探究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一.工业建筑节能的紧迫性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人口增长,能源危机成为了全球性的危机,节能能源成为人们追求可持续发展重要课题,并要求通过环保增强节能,通过节能来推进环保。而我国正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日渐凸显出经济发展、能源匮乏及环保间的矛盾。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建筑的耗能比较严重,占据了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该比例还是不断提升,因此做好建筑节能设计是势在 必行的重要问题。 很多发达国家自从石油发生危机开始,就重视了建筑节能问题。随着工业建筑不断的增加,其能耗更是逐渐增加。但是随着建筑节能中投入了大量研究和开发,加之在工业建筑中广泛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有效提升了工业建筑的能耗。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因为过去一直不重视节能,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较我国单位面积上的能耗超过了2.5倍,而且这种差距还在逐渐拉大。根源原因就在于我国的能源较匮乏,形势十分严峻;同时很多建筑上根据没有重视节能,严重浪费能源,严重束缚着建设节约型的社会。近些年来,伴随中全球性的能源危机继续升级,加之我国能源匮乏日渐严重,我国也熟知节能的重要性,相继发布了各种强制性的建筑节能标准,相继出台了各种减排政策法规,各种形式都体现出建筑节能的紧迫性,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二.工业建筑节能设计 对于耗能如此巨大的工业建筑,一定要做好节能设计,这不但是我国工业建筑的重点关注问题,还是全世界人们共同努力的事情。对于工业建设节能设计不能够从单一某方面入手,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区热工设计:工业建设节能不能够统一设计,要按照我国具体气候条件进行分区;按照条件我国大体分为五个区;温和地区、冬冷夏热地区、冬暖夏热寒冷地区及严寒地区。在节能设计上必须要满足的要求,在严寒地区必然要做好保温措施,而大多对夏季防 热不考虑;而寒冷地区要满足确保冬季保温,有一些地方还要做好夏季防热;夏热冬冷地方就要做好夏季防热,冬季适当保温;夏热冬暖的地方要做好夏季防热,大都不用考虑冬季的保温;但是温和地区就要注意冬季保温,大都不用考虑冬季防热。 2)降低建筑物外表面积:对工业建筑进行节能设计中,有效降低建筑物外表面积,降低其体形系数。因此体系系数越小就能够方便节能,因为工业建筑外表面和外面空气直接接触,能够有效散热。根据相关标准中提出,对于比较寒冷的地区要有效限制建筑物体形系数,而其他地区因体形系数影响建筑物能耗较小,就不做限制。 3)尽量保留原有土地:事实上,水泥化的建材对太阳辐射热吸收较多,再加上现在使用空调比较普遍,严重导致空气质量日渐恶化。现在很多工业建筑在工艺设施时,都计划了大量混凝土的地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最好要多保留原有土地,科学实施绿化,尽量在室外减少混凝土的土地坪,因为绿地能够散发出大量的热量,能够带走许多热量,降低地面辐射影响建筑物,有效改善工业建筑周围的热环境。比如建筑物四周都是水泥地板,经过太阳照射之后温度高的让人承受不了,而影响到建筑物种的人们正常生活。 4)优化总图布置:在设计工业建筑节能上确保生产工艺前提下,要实现节能目的就要依据前面的分区中基本规律,采用优化总图布局,做好建筑总平面合理布置、建筑的立、平及剖面的形势及自然通风、太阳辐射等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工业建筑的耗能情况,还要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冬季最大使用太阳的辐射能量,减小采暖的负 荷;确保建筑物在夏季能够最高效降低太阳辐射热并且使用自然的通风来降低温度,同时还可以减小空调的制冷负荷。 三.节能的措施 对于工业建筑节能来说,设计出来仅仅是理论上的节能,还需要将这些设计赋予到事实中,其主要节能措施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墙体-对于工业建筑来说耗能最多就是墙体,因其外围护结构所占面积较大,一旦外围护气密性以及隔热性较差必然会增大耗能。要做好墙体节能措施,就要从砌块墙体的材料、墙体形式等各个方面入手,进而达到节能目的。 ②门窗-门窗是外围护结构主要的耗能构件,是整个建筑物中隔声、隔热最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绝热性较差,因此就要增强门窗热工性能及密闭性、控制窗墙之比、门窗框的材质导热性能等入手,实现节能的效果。 ③屋面-同样屋面也是外围护的结构之一,其保温隔热作用同样重要,自然也要做好其节能性。同样屋面的节能措施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保温材料上要选择密度大及导热系数高的材料;其二不能选择吸水率过大材料,防止因吸水过多而降低了保温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工业建筑的投资与规模快速增加,耗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为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带来了新任务与新挑战。因此必须要从设计做起,将设计付诸于工业建筑节能实践之中,进一步提 升技能技术水平,推动我国工业建筑的节能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志中.我国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初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7):21. [2]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3]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4]邵兴梅.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探讨[j].大氮肥,2009(5):123-125. [5]马文彬.谈北方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7):211-213.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摘要:住宅建筑的能耗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形式,因此如何做好住宅节能,降低其能耗比例,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头等大事。
本文介绍了城市住宅的节能现状,分析了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提出了做好住宅节能设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节能设计abstrac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is china’s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form, how to do residential energy efficiency,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its energy consumption, it has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rban residential energy conservation, energy-saving measures i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do residential energy-efficient design.key 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energy efficient design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的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建筑耗能在社会总耗能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而住宅是所有的建筑类型中比例最大的建筑,探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从设计的角度来达到有效控制能耗的目的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摘要: 本文作者介绍了建筑节能的概念,分析了建筑节能设计、节能措施等各方面环节。
关键词: 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s, analyzes the design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energy saving measures and other aspects of link.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design;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节能设计是确保新建建筑上达到节能设计的标准,这是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大幅提升,传统能源节能日趋枯竭。
因此加大力度节能建筑的建设,保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1 建筑节能的概念
建筑节能就是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
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 通过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 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加强建筑物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 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 以及利用可再生
能源, 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由政府主导, 由国家立法,对建筑节能做出全面的、明确的政策规定;必须由相关部门按照国家的节能政策, 制定全面的建筑节能标准;必须由设计、施工、各级监督管理部门、开发商、运行管理部门、用户等各个环节, 按照国家的节能政策和节能标准的规定, 全面地、严格地采取节能措施, 使每一位公民真正树立起全面的建筑节能观, 将建筑节能真正落到实处。
2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2.1 建筑外遮阳与建筑节能设计
采取对新老建筑进行附加外遮阳的措施可使空调的高峰负荷大大削减下来。
户外遮阳在欧洲等地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我国明清故宫内, 寝宫也都设有可调节的遮阳板, 可是当前所谓的时尚和新潮让人们忘却了祖先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最基本的生活常识。
国际经验表明, 夏季建筑节能最简单有效且性价比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外窗遮阳。
因为通过建筑外窗的热量中, 占窗面积80%左右的玻璃得热是第一位, 把遮阳做好则夏季节能可以达到50%以上。
通过建筑能耗计算表明, 如果室内挂上浅色布窗帘而不采用外遮阳时, 太阳辐射造成的空调负荷至少为采取垂直式外遮阳手段后的1 倍, 这是因为太阳能已经进入室内了, 而加上外遮阳时负荷会降低75%~85%。
试验表明, 使用外遮阳后原来运行4 匹
空调的房子只需不到2 匹的空调就可保证舒适度。
可调节的外遮阳, 还可灵活地解决建筑冬季与夏季对太阳需求不同的矛盾。
2.2 建筑屋面与建筑节能设计
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
屋顶作为一
种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所造成的室内外温差传热耗热量, 大于任何
一面外墙或地面的耗热量。
因此, 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 对提高抵抗夏季室外热作用的能力尤其重要, 这也是减少空调耗能,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
在多层建筑围护结构中, 屋顶所占面积较小, 能耗约占总能耗的8%~10%。
因此, 加强屋顶保温节
能对建筑造价影响不大,节能效益却很明显。
2.2.1 屋面绿化的保温隔热性能
当平屋面上的找坡层平均厚100mm, 再加上覆土厚度为80nn 的屋面, 其传热系数k<1.5w/㎡·k, 若覆土厚度大于200mm 时, 其
传热系数k<1.0w/㎡·k。
夏季绿化屋面与普通隔热屋面比较, 表面温度平均要低6.3℃, 屋面下的室内温度相比要低2.6℃。
因此, 屋顶绿化作为夏季隔热有着显著效果, 可以节省大量空调用电量。
2.2.2 蓄水屋面的隔热性能
在相同的条件下, 蓄水屋面比非蓄水屋面使屋顶内表面的温度
输出和热流响应要降低得更多, 且受室外扰动的干扰较小, 具有
很好的隔热和节能效果。
对于蓄水屋面, 由于一般是在混凝土刚性防水层上蓄水, 既可利用水层隔热降温, 又改善了混凝土的使用
条件: 避免了直接曝晒和冰雪雨水引起的急剧伸缩: 长期浸泡在
水中有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 又由于混凝土有的成分在水
中继续水化产生湿涨, 因而水中的混凝土有更好的防渗水性能。
同时蓄水的蒸发和流动能及时地将热量带走, 减缓了整个屋面的温
度变化; 另外, 由于在屋面上蓄上一定厚度的水, 增大了整个屋
面的热阻和温度的衰减倍数, 从而降低了屋面内表面的最高温度。
经实测, 深蓄水屋面的顶层住户的夏日温度比普通屋面要低2℃~5℃。
因此, 由于上述优点, 蓄水屋面现在已经被大面积推广。
2.3 住宅外墙与建筑节能设计
墙体是住宅的主体部分, 是建筑室内外热交换的主要介质, 建筑节能50%, 其中就有约25%是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来实现的。
使用节能外墙与使用普通外墙室内温度相差可达l0 度, 所以墙体的设计是不容忽略的一个方面。
外墙除了应具有基本的承重、安全围护等功能外, 还应考虑选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墙体材料, 对传热性好的墙体或墙体中传热性好的部位应加设保温隔
热层。
目前, 常用的几种外墙材料中, 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是多孔粘土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复合墙体。
复合墙体中绝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矿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聚苯乙稀、加气混凝土等。
复合墙体保温隔热宜选用外墙外保温。
外保温是连续外包的, 有效隔断具有热桥作用的混凝土梁、柱等, 而产生“断桥”作用, 达到预期的节能降耗效果。
此外,减少建筑物体型系数, 也就是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 减
少外围护结构面积, 减少建筑形体的凹凸, 也是节能的有效措施
之一。
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因此, 体形系数越小对建筑节能越有利, 也就是说,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宽的建筑比窄的好, 高的比矮的好,
外表整齐的比外表凸凹变化的好。
为得到合理的有利节能的建筑体形, 体形系数一般应控制在o.3 以内, 住宅进深应扩大到l0m 以上, 而长度则以55m 为宜。
从热传递方面分析, 通常建筑物实墙的阳角内侧气流较通风口处差且散热面相对比较大, 所以交角处内
表面的温度远比主体内表面温度低。
同时由于具有热桥作用的框架柱或构造柱常设在此处, 所以一般交角处是建筑物耗能量较大的
部位。
如果建筑物没计成圆柱形, 则外墙棱角少, 外表面积也小, 有利于减少能量的消耗。
所以外表面整齐的建筑比外表面凸凹变化的建筑要节能。
从接收太阳辐射热能考虑, 应使建筑物南向墙面的面积尽量的大, 其他墙面的外表面积尽可能的小, 也就是说南向
墙面与其他各方位墙面的面积比应是越大越好。
2.4 外部绿色能源与建筑节能设计
一个良好的整体设计, 通过对环境的充分利用, 可创造个理想
的建筑物, 它既符合居住与使用的舒适性要求, 又能达到节能的
目的。
充分利用环境做好建筑节能的整体设计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2.4.1建筑应有一个合理的选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
一个合理的选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对建筑的节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古代的选址就讲究“左右有山辅弼, 前有环水, 后有镇山”的山清水秀
的环境,就是因为如此环境其气候、土质、地形条件很符合人类的居住环境要求。
但是目前, 随着现代人口的不断膨胀与土地资源匮乏的矛盾不断激化之后, 能选择到像古代要求的舒适环境已经是
很难了! 但我们可以通过外部设计来改善既有的环境。
如在建筑物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水面等来改善建筑的小环境。
2.4.2 建筑应有一个因地制宜的规划和良好的体型。
对建筑的体型、形体组合、平面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对建筑的节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发现良好的形体组合与平面布局可形成局部的风压差、引入舒适的季风、防止建筑物相互污染等作用;而不同的气候环境选择不同的体型, 可有效地解决建筑的通风、防热、抗风沙等问题。
3 结束语
全面的建筑节能有利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各种节能技术措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案,必定可以获得更好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振刚.浅谈节能建筑施工技术[j].四川建筑,2009(02).[2]朱盈豹.保温材料在建筑墙体节能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3]徐占发.建筑节能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