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物质运输的途径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案设计第一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1.1 血液的组成: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1.2 血液的功能: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维持体温、免疫防御、凝血和止血第二章:心脏的结构与功能2.1 心脏的结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脏瓣膜、冠状动脉2.2 心脏的功能:泵血、维持血液循环、协调跳动第三章:血液循环的途径3.1 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流向全身各组织器官,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收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3.2 肺循环:血液从右心室流向肺部,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氧气第四章:血压的概念与测量4.1 血压的概念: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4.2 血压的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第五章:血液循环的意义5.1 维持组织器官的代谢和功能: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收集代谢废物5.2 调节体温:通过血液循环调节体温平衡5.3 免疫防御:白细胞参与免疫反应,血小板促进凝血和止血第六章:血液循环障碍6.1 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6.2 栓塞:血栓或气体阻塞血管6.3 出血: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外流第七章:贫血的类型与原因7.1 缺铁性贫血: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出血7.2 维生素缺乏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缺乏7.3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过早破坏、遗传性疾病第八章:血液疾病的诊断方法8.1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和形态8.2 生化检查:血红蛋白、血浆蛋白、酶活性等8.3 免疫学检查:抗体、抗原、淋巴细胞功能第九章:血液疾病的治疗方法9.1 药物治疗:激素、化疗药物、抗凝药物9.2 输血治疗: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血浆9.3 骨髓移植:替代病变骨髓,恢复正常造血功能第十章:血液疾病的护理与预防10.1 护理要点:观察患者病情、监测血常规指标、输血护理10.2 预防措施: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10.3 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血液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补充说明: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分别承担着运输氧气、免疫防御和凝血止血等功能。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二、教学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三、教学难点: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四、教学准备:课件辅助教学,显微镜,收集有关血液的资料。
五、课时分配:2课时六、新课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繁忙的运输线,穿梭的陆路运输,航运、航空运输,保障了人们往来的需求,同时也为不同地区货物的往来提供了便利。
也许同学们感觉不到,在你的身体里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
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
血液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对血液是那么熟悉,因为我们几乎都经历过流血和验血,经常从报纸、电视等渠道获得许多有关血液方面的信息。
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血液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吗?每一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在人体内物质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血液。
2、板书课题:流动的组织——血液。
(二)学习新知1、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的状况或诊断疾病?你们想知道鲜红的血液里面有什么?血液对人有什么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血液的组成。
2、资料分析(1)观察分层的血样,结合化验单的项目,了解血液的成分及各组分所处的层次。
(2)学生各组派代表介绍你们的认识。
(3)观察书上血液分层的现象: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了几层?阅读血液常规化验单: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4)分析、归纳血液的组成: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分为三层。
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人教版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学生很自然地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因此,学生在学习了人的营养和呼吸的内容之后,顺理成章地就要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另外,这种编排也为第五章的教学作铺垫。
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本章用三节分别介绍血液、血管和心脏,显得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
本章还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和血型单独安排一节,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本章列入了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尤其是后者在实验和观察技能上要求较高,应努力完成。
此外,读懂血常规化验单、记录不同状态下的心率、为你的家人量血压以及调查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都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予重视。
还有,血液循环发现史、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虽不在教材正文之中,但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策略]血液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说学生熟悉血液,是因为每个学生几乎都有流血、抽血和验血的经历,对血液的颜色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还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和广播中获取到有关血液的信息。
说学生对血液陌生,是因为学生大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
总之,学生对血液感到很新鲜,甚至有一些恐惧。
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各自对血液的认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医院的血液化验单,让学生回忆和讨论血液化验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知识与技能: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过程与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重点:1.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区别。
3.珍爱生命情感的培养。
难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的教学。
多媒体课件、血液化验单、血液知识录像。
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知道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细胞需要物质和能量,那人体吸收的营养和吸人的氧气是如何运输到全身的细胞中去的呢?生:通过血液的运输。
师:很好。
今天我们进入第四章的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二、新课教学播放录像。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
(1)血液由哪几部分组成?(2)血液中各成分的形态、特点、作用?(3)你所了解的信息可以回答前面提问中的哪些问题?(4)你还知道了什么?生:总结。
问题一:血液由哪几部分组成?展示:血液分层示意图,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大约各占50%,其中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
师:为什么会分层呢?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重的会沉淀,轻的在上层。
问题二:各成分的形态、特点、作用?我们先来看血浆。
展示血浆。
师:血浆成分如何?生:由大约90%的水, 7%的血浆蛋白,3%的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组成。
师:性状呢?生: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师:血浆的作用?生: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展示红细胞。
师:红细胞形态如何?生:两面凹的圆饼状。
师:特点呢?生:数量多,成熟后无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
师:红细胞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含有铁,所以缺铁会贫血。
化学里面会学到,不同的金属元素有不同的颜色,铁是红色的。
而深海中有一种鳖血液是蓝色,是因为血液里含有铜。
( 课外知识展示生物血液的奇妙 ) 红细胞的作用呢?生: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中的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内容涵盖了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 本章内容的课标分析依据《标准2022》,本章节内容属于其中规定的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重要概念: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体内的物质运输。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描述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学会根据血常规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并给予科学分析,提出保障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的生活方式和相应预防措施。
2. 本章教学内容分析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与氧,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并运送到组织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与二氧化碳也需要运走并排出。
这些物质的运输任务是由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本章内容编排在《人体的营养》和《人体的呼吸》之后,不仅能解决学生对于前两章学习中留下的营养物质与气体如何在体内运输的问题,也为后续章节中学习体内废物的排出及激素的运输做了铺垫。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学生对血液已有感性认识,知道血液是红色、黏稠的液体,也了解血液与健康有关系,如体检要验血,失血过多需要输血等,前面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和呼吸,为认识血液循环的意义做了铺垫。
已有经历:学生在生活中都有过因创伤而出血的经历,也感受过心脏的跳动。
已有技能: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观察和实验的一般方法;并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并已经初步形成团结合作的能力及一定的动手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已有情感: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建构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观,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认同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或复发率。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物质运输的途径
一、知识目标
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阐明血液循环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血液循环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体会生命的奥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四.复习
1.右图为心脏结 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 注 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药物通
过心脏的途径是( )
A.Ⅰ→Ⅲ→Ⅱ→Ⅳ B.Ⅳ→Ⅱ→Ⅲ→Ⅰ
C.Ⅰ→Ⅲ→Ⅳ→Ⅱ D.Ⅳ→Ⅱ→Ⅰ→Ⅲ
2.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心房 B.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3.右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
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 血管中的流动。体循环的途径正确的是
4.从手腕静脉处给胃炎病人注入药液,药 液由手腕到达胃所经过的循环路线是 ①肺
动脉 ②肺静脉 ③左心房 ④左心室 ⑤右心房 ⑥右心室 ⑦主动脉
A.③→④→①→②→⑤→⑥→⑦ B.③→④→⑤ →⑥→⑦→①→②
物质运输的途径练习题word版.doc
C.①→②→③→④→⑦→⑤→⑥ D.⑤→⑥→①→②→③→④→⑦
5.正常人脉搏的次数应该等于( )
A.心输出量 B.血压值 C.呼吸频率 D.心率
6.体循环是从哪里开始的(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7.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吸收到达扁桃体的过
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
A.2、1 B.1、2 C.1 、1 D.0、0
8.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
环路线是
A.只有体循环 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只有肺循环 D.先体循 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9.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与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在
[ ] ([ ]内填图中结构代码,其
后填相应结构的名称)处进行交换,由此血液的性质发生
了变化,即 。
(2)血液能在人体血管中循环,主要是因为构成心
脏的肌肉发达,能够 ,将血液泵至全身
物质运输的途径练习题word版.doc
(3)若某人患急性肺炎,需上肢静脉点滴药液。试
写出药液从其上肢静脉到达肺部经过的路径:
(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