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4-3 蛋白质和核酸课堂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 格式:doc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1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蛋白质和核酸》教案二
氨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观察、思考,得出氨基酸的性质性。
[投影]
三级结构一级二级
蛋白质四级结构
教学回顾:
本节的教学设计总的思想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的答案中学习新知识。
具体来讲就是将酶与核酸的知识先通过回忆、阅读的方式讲授,然后提出课本P90相类似的问题引入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学习,蛋白质的性质的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本教学设计没有完全按课本顺序授课,将酶、核酸的知识放在前面讲授,由学生已知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
教案
水解原理:
注意: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α-氨基酸HO H
[讲]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
基酸, 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α-氨基酸鸡蛋白溶液放入试管;Na 2SO 4,若现象不明显可滴入少量[讲]向蛋白质溶液中加(NH 4)2SO 4、Na 2SO 4等盐溶液时,会使蛋白质从溶液沉淀出来,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此现象叫蛋白质的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
[讲]核酸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可达十几万至几百万。
核酸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核酸具有酸性,可分为
[投影](1)脱氧核糖核酸(
挥着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和制造新的细胞。
(
11 / 11。
教案学科化学教师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极为重要的功能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活动聆听通过介绍,引入主题,的主要物质基础。
从最简单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直至高等生物,一使学切生命过程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它不仅是细胞、组织、肌体、毛发生了的节本等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例如,机体内起催化解导入新课作用的酶、调节代谢的激素以及发生免疫反应的抗体等均为蛋白质。
学习目标。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总之,几乎一切生命活动过程都与蛋白质有关,命。
【思考】蛋白质具有哪些性质呢?通过阅读、,完成自主学习】思考,【阅读教材P88~92实验探究;一、蛋白质的性质老按照生养培师引导1.两性学学主自路的思脱水形成的,在多肽链的形成蛋白质的多肽是由多个________的和力能行进阅习两端存在着____________,因此,蛋白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作队视读、团合应。
观频2.水解精神。
看示演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蛋白质,实验.盐析3内小组自主学习4-2【视频观看或演示【实验】蛋白质的盐析】,讨论)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无机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回表代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但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答。
________这种作用称为盐析。
________从溶液中,蛋白质的盐析是一个过程,并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
4.变性【视频观看或演示【实验4-3】蛋白质的变性】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或___________在某些___________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物理因素包括:照射、超声波等;化学因素________、加压、搅拌、振荡、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
蛋白质的变性是一个________过程。
5.颜色反应【视频观看或演示【实验4-4】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含________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有________沉淀产生,加热沉淀变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颜色反应。
教案
[观察、思考,得出氨基酸的性质[投影]
三级结构
一级二级
蛋白质四级结构
教学回顾:
本节的教学设计总的思想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的答案中学习新知识。
教案
水解原理:
注意: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α-氨基酸
HO H
[讲]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蛋白质水解
[讲]向蛋白质溶液中加(NH 4)2SO 4、
[讲]核酸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可达十几万至几百万。
核酸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命现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课堂教案】2014年高中化学 4-3 蛋白质和核酸 新人教版选修5 ●课标要求 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标解读 1.明确蛋白质的官能团(肽键)、氨键、羧基的性质。 2.掌握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如变性、颜色反应,烧焦的气味。 3.了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地位 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的两性常作为高考的命题热点,尤其是成肽反应与生物学科联系密切。
●新课导入建议 在医院里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在伤口处涂抹酒精溶液等方法来杀菌、消毒。 你知道其中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86-9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交流完成【思考交流】。⇒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步骤2:对【思考交流】进行提问,反馈学生预习效果。⇒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 ⇓ 步骤7:通过【例2】和教材P88~90“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的讲解和研析,对“探究2 渗析、盐析、变性的比较”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1、2题。⇐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86-87“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的讲解和研析,对“探究1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 步骤8: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3~5题。⇒步骤9: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本课时主干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布置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二肽、多肽的概念。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1.氨基酸的官能团名称和结构。(重点) 2.氨基酸官能团的化学性质。(难点) 3.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重点) 4.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组成和结构 氨基酸可看作是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H被氨基取代后的产物,因此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α氨基酸,其通式可写为CHNH2RCOOH]。
2.性质 (1)物理性质 溶剂 水 强酸或强碱 乙醇、乙醚 溶解性 大多数能溶 能溶 难溶 (2)化学性质
3.常见的氨基酸 俗名 结构简式 系统命名 甘氨酸 H2N—CH2COOH 氨基乙酸 丙氨酸 CHNH2CH3COOH] α氨基丙酸 谷氨酸 (CH2)2CHNH2HOOCCOOH 2氨基1,5戊二酸 苯丙 氨酸 CH2CH—COOHNH2 α氨基苯丙酸
1.二肽是由几个氨基酸分子形成的?多肽分子和其所含的肽键数目有什么关系? 【提示】 二肽是由2个氨基酸分子形成的。n个氨基酸分子脱去(n-1)个水分子,形成n肽,其中含有(n-1)个肽键。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1.组成和结构 (1)组成 蛋白质是由C、H、O、N、S等元素组成的结构复杂的化合物。 (2)结构
一级结构――→卷曲盘旋和折叠二级结构――→盘曲折叠三级结构(三维)――→亚基的立体排布亚基间相互作用与布局四级结构 2.性质 (1)两性 在多肽链的两端存在着羧基和氨基,因此蛋白质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 (2)水解
水解过程 蛋白质――→水解多肽――→水解氨基酸
断键方式 肽键中的C—N键断裂
(3)盐析 ①概念: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盐溶液[如Na2SO4、(NH4)2SO4、MgSO4等]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②结果:盐析只改变了蛋白质的溶解度而没有改变它们的生理活性,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③应用:常用于分离提纯蛋白质。 (4)变性 ①概念: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②影响因素 物理因素 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X射线等 化学因素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丙酮、甲醛、苯酚、三氯乙酸等 ③结果:变性会引起蛋白质结构上的改变,是不可逆过程。 (5)颜色反应 分子中含有苯环的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一般天然蛋白质都含有苯环,常用此性质来鉴别蛋白质。 (6)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也可以用此性质鉴别蛋白质。
2.如何鉴别棉麻织品与丝织品的布料? 【提示】 棉麻织品的成分是纤维素,丝织品成分是蛋白质。分别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的布料为丝织品。 酶与核酸 1.酶是一类由细胞产生的、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3)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3.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根据其组成,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问题导思】 ①氨基酸为什么具有两性? 【提示】 氨基酸分子中含—COOH和—NH2两种官能团。 ②氨基酸的成肽反应有什么断键规律? 【提示】 羧基脱去羟基,氨基脱去氢原子。 ③甘氨酸和丙氨酸的混合物反应形成的二肽有几种结构?写出相应二肽的结构简式。 【提示】 4种。H2NCH2C—NCH2COOHOH、CH3CHC—NCHCOOHNH2OHCH3、H2NCH2C—N—CHCOOHOHCH3、CH3CHC—NCH2COOHNH2OH 1.氨基酸的两性 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能结合H+,能与酸反应;而羧基能电离出H+,能与碱反应。 2.缩合反应 (1)两分子间缩合 CH2COOHNH2+CH2COOHNH2―→CH2NH2CONHCH2COOH+H2O (2)分子间或分子内缩合成环
2RCHCOOHNH2――→一定条件下CHRNHCONHCHRCO+2H2O CH2CH2CH2NH2COOH――→一定条件下CH2CH2CH2NHCO+H2O (3)缩聚成多肽或蛋白质
nCH2COOHNH2――→一定条件下HNHCH2COOH+(n-1)H2O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Al、Al2O3、Al(OH)3、氨基酸、弱酸弱碱盐[如(NH4)2CO3]、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
(2013·长沙高二质检)右图是只含有C、H、O、N的某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7O2N B.该有机物的名称为α氨基丙酸 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物分子之间能发生聚合反应
【解析】 根据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球棍模型可知其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该有机物的名称为α氨基丙酸,分子式为C3H7O2N,分子之间发生缩聚反应形成多肽;羧基中的C===O很难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C
1.在四种化合物:①NaHCO3、②Al(OH)3、③(NH4)2S、④HN2—CH2COOH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 A.仅②④ B.仅①② C.仅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弱酸弱碱盐[如(NH4)2S]、两性化合物[如Al(OH)3]、氨基酸、Al等。 【答案】 D 渗析、盐析、变性的比较 【问题导思】 ①医用酒精、84消毒液、紫外线杀菌消毒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 使病毒细菌(蛋白质)变性。 ②能否用BaCO3作为钡餐试剂?解释原因。 【提示】 不能。BaCO3+2HCl===BaCl2+CO2↑+H2O,BaCl2为重金属盐,易使蛋白质变性。 ③解救误服重金属盐中毒的病人时,应服用什么物质进行解毒? 【提示】 生鸡蛋、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物质。 渗析 盐析 变性
内涵 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粒子与小分子和离子 加入无机轻金属盐使胶体中的物质析出 一定条件下,使蛋白质凝聚失去原有生理活性
条件 胶体、半透膜、水 浓的盐溶液如(NH4)2SO4、,Na2SO4、NaCl溶液等 加热、紫外线、X射线、重金属盐、强酸、强碱、乙醇、丙酮等 变化实质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特点 可逆,需多次换水 可逆,蛋白质仍保持原有活性 不可逆,蛋白质已失去原有活性
用途 除杂,如:除去淀粉溶胶中的NaNO3杂质 分离提纯蛋白质 消毒、灭菌,如:给果树使用波尔多液,保存动物标本等
(2013·淄博高二调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食盐细粒,搅拌,蛋白质沉淀,此沉淀不溶于水 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 C.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解析】 盐析后的蛋白质仍能溶于水,A项错误;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C项错误;误服重金属盐后,可以喝含大量蛋白质的牛奶解毒,D项错误。 【答案】 B
2.(2013·陕西蓝田高二期末)下列有机物在适当的浓度时,不能用于杀菌、消毒的是( ) A.苯酚溶液 B.乙醇溶液 C.乙酸溶液 D.乙酸乙酯溶液 【解析】 苯酚、乙醇、乙酸均能使蛋白质变性,故能用于杀菌、消毒。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