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一议] 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提示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经济可 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 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 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 的历史方位。 2.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 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 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 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 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 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 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 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 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 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2.所谓发展不平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①从区域发展上 看,有的地方快一些,有的地方慢一些,生产力布局还不平衡,如城市 和乡村,东部和西部。②从发展各领域来看,既有达到甚至引领世 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力,又有大量传统的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既存 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群众就 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和生 态文明建设领域还有不少明显的“短板”。③从发展成果的共享看, 不同群体之间也存在不平衡,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贫富差距 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