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因素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人体钙吸收
人体钙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主要吸收形式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
1. 主动转运: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钙离子的特殊转运通道。
当体内钙水平较低时,这些通道会增强对钙的吸收。
主动转运的过程涉及许多蛋白质,如钙结合蛋白质、钙调蛋白和细胞钙转运ATP酶等。
2. 被动扩散:当钙浓度较高时,钙离子会通过通过细胞间隙向血液中扩散,这是一种被动的运输方式。
此外,人体对钙的吸收还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1. 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它能促使小肠上皮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质,增加主动转运的钙通道,从而加强钙的吸收。
2. 酸性环境:胃酸能够改变钙的溶解度,使其更易被吸收。
3. 钙结合剂:某些药物(如钙剂和抗酸剂)与钙形成配合物,降低了钙的可吸收性。
总的来说,钙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主要发生在小肠,并由维生素D等调节物质的作用来提高钙的吸收效率。
钙质吸收率
钙质吸收率是指人体对摄入的钙质进行吸收的能力。
钙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在维持骨骼健康、血液凝固、神经传递和肌肉收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有限,通常只能吸收摄入量的30%至40%。
钙质的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1. 钙源的种类:不同食物中的钙质吸收率不同。
一般来说,乳制品中的钙质吸收率较高,植物性食物中的钙质吸收率相对较低。
2. 钙质与其他营养成分的相互作用:某些食物中的草酸、橘石酸等物质可以与钙形成难溶的盐,影响钙的吸收。
3. 维生素D的作用: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合成维生素D 的前提条件是皮肤暴露在阳光下。
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
4. 年龄和生育状况: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钙的需求量较高,但吸收率相对较低。
5. 肠道健康状况:某些肠道疾病如乳糜泻、炎症性肠病等会影响钙的吸收。
钙质吸收率的提高可以通过摄入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或维生素D 补充剂来促进,同时合理搭配饮食,数量适度地摄入钙质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肠道健康,有利于提高钙质吸收率。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促进钙吸收的因素:①维生素D是影响钙吸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维生素D或其衍生物25-羟胆钙化醇可诱导钙结合蛋白的合成,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②蛋白质消化过程中十分的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等可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而促进钙的吸收;③乳糖经肠道菌发酵产酸,降低场内pH,与钙形成乳酸钙复合物可增强钙的吸收;④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氯霉素、新霉素有利于钙的吸收。
●抑制钙吸收的因素:①谷类、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和磷酸,均可与钙形成难溶的盐类,阻碍钙的吸收;②膳食纤维中的糖醛酸残基可与钙结合,以及未被消化的脂肪酸与钙形成钙皂阻碍钙的吸收;③一些碱性药物,如苏打、黄连素、四环素等也阻碍钙的吸收。
简述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 1.吸水作用。
膳食纤维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或与水结合的能力。
此作用可使肠道中粪便的体积增大,加快其转运速度,减少其中有害物质接触肠壁的时间。
● 2.粘滞作用。
一些膳食纤维具有很强的黏滞性,能形成粘液型溶液,包括果胶、树胶、海藻多糖等。
● 3.结合有机化合物作用。
膳食纤维具有结合胆酸和胆固醇的作用。
● 4.阳离子交换作用。
其作用与糖醛酸的羧基有关,可在胃肠内结合无机盐,如钾、钠、铁等阳离子形成膳食纤维复合物,影响其吸收。
● 5.细菌发酵作用。
膳食纤维在肠道易被细菌酵解,其中可溶性纤维可完全被细菌酵解,而不溶性膳食纤维则不易被酵解。
而酵解后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如乙酯酸、丙酯酸和丁酯酸均可作为肠道细胞和细菌的能量来源。
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胀气,改善便秘。
●书本中:①增强肠道功能、利于粪便排出;②控制体重和减肥;③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④预防癌症;⑤其他:如免疫调节、抗衰老、肿瘤抑制等。
简述缺乏维生素C的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维生素C缺乏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一般表现为困倦乏力,牙龈出血,伤口愈合不良,关节、肌肉短暂性疼痛等。
●出血症状:皮肤淤点为其较突出的表现,皮肤受轻微挤压可出现散在性出血点,受碰撞后容易出现紫癜和淤斑;牙腿常肿胀出血,易继发性感染,牙齿可因牙槽坏死而松动、脱落;眼眶骨膜下出血可使眼球突出;颅内出血可导致突然发生抽搐、休克,以致死亡。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钙离子易溶于酸性环境(胃液是酸性的,肠液是碱性的),因此食物中的钙摄入体内后主要在小肠上段被吸收,但吸收率高低常常依赖于身体对钙的需要量及膳食中钙的含量。
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孕妇和乳母等对钙的需求量较大,而且他们对钙的吸收率也较大。
钙的吸收除了受年龄和身体需求影响以外,还受某些膳食因素的影响。
【抑制因素】在消化过程中,凡在肠道中能与钙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沉淀物,均可干扰钙的吸收。
例如植物性食物(谷类、蔬菜、水果、茶等,回复“茶”可查看),它们中的植物酸和草酸含量较高,容易和钙形成难溶性植酸钙和草酸钙而抑制钙的吸收。
因此,含植酸和草酸高的食物烹调时应先用水焯一下,去除大部分的植酸和草酸,从而有利于钙的吸收。
膳食纤维中的醛糖酸残基可与钙离子结合成不溶性钙盐,也就是纤维性食物使用过多,也会造成饮食中钙的流失。
脂肪消化不良时,钙可与那些未被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形成难溶性钙皂乳化物,影响钙的吸收。
在钙的吸收过程中,维生素D的作用不可小视。
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产物1,25-(OH)2-D3通过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来促进钙的吸收。
当体内维生素D不足时,钙结合蛋白的合成量减少,钙的运载能力下降,主动吸收的能力也随之下降。
同样,食物中的钙磷比例也很重要,因为骨骼和牙齿中,钙的主要存在是羟基磷灰石,这里面钙和磷的比例约为2:1,也就是说,我们身体需要的钙磷比也是2:1,当然对于生长期的儿童少年来说,磷(细胞膜的构成成分)的需求量更大。
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平衡,钙或磷任何一种矿物含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相互影响吸收率,因此食物中所含的钙磷比例应当适当。
比如美在,1岁以下最适钙磷比为1.5:1,1岁以上为1:1,一般认为成人的钙磷比为1:1~1:2之间。
此外,饮酒过量、活动很少或者长期卧床以及服用一些碱性药物都会导致钙的吸收率下降。
【促进因素】维生素D充足的时候,钙结合蛋白合成量增多,可以明显影响钙的吸收。
凡是能降低肠道pH或增加钙溶解度的物质,均可促进钙的吸收。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前面几期我们讲解很多关于钙的相关知识,看到这里相信已经有很多读者了解了钙的重要性,并且迫不及待地开始补钙了,然而补钙并非只看重“量”,更重要的是“质”,即如何保证机体能够最高效率地吸收“钙”。
这首先需要了解钙的吸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首先一点就是膳食中钙的摄入量与肠钙的吸收有一定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膳食中钙摄人量的增加,肠道钙离子的吸收率也相应增加。
但是由于肠钙吸收的主动转运过程具有一定的饱和性,因此当摄入钙超过700毫克后,肠钙吸收增加的速度就非常缓慢甚至逐渐降低了。
第二是维生素D:是影响肠道钙吸收的决定性因素,维生素D必须通过肝、肾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才能起到帮助小肠吸收钙的作用,所以维生素D的摄入量和肝、肾功能状况都影响钙的浓度。
第三是肠道内的酸碱度:含钙的盐类,尤其是磷酸盐及碳酸盐易溶于酸性溶液中,而难溶于碱性溶液中。
钙盐经酸溶解后分离出钙离子,才能被肠道吸收,否则就不能被吸收。
在胃内的胃壁细胞可分泌盐酸,使进入小肠的食物呈酸性,因此,钙在十二指肠的位置吸收最多。
所以凡是能够增加肠内酸度的因素就有利于钙的吸收,反之则不利于吸收。
老年人、患萎缩性胃炎及进行了胃的部分切除手术的病人因胃酸分泌减少,钙的吸收也相应减少。
此外食量大的人,肠蠕动较快,食物在胃肠内停留的时间较短,钙的吸收也相应减少。
第四是食物的成分:食物中的一些特殊成分能够影响钙的吸收。
乳糖、胆盐及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色氨改、亮氨酸及组氨酸等都能促进钙盐的吸收。
动物的乳汁中含有丰富的乳糖及赖氨酸,因此其所含的钙容易被吸收。
食物中的植酸盐(在谷类食物中较多)、碱性磷酸盐、纤维素等可与钙形成不能溶解的化合物,而减少了钙的吸收。
膳食中过多的脂肪也因其含有的膀肪酸能够与钙形成不溶性的钙皂,也降低了钙的吸收。
酒、浓茶、咖啡等也会降低钙的吸收。
有“吃咸”爱好的人摄入过多的钠盐,在肾脏滤过时,钠能够与钙的重吸收相竞争,使钙的重吸收减少,尿钙排出增多。
人体对钙的吸收
钙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之一,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对钙的吸收主要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摄入钙:钙主要通过食物摄入,如牛奶、酸奶、豆腐、芝麻、小鱼干等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2、消化:食物中的钙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作用,被分解成可溶性的钙离子。
3、吸收:钙离子通过肠壁被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
4、分布:血钙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其生理功能。
5、排泄:未被吸收的钙以及人体代谢产生的多余钙,会以固体形式沉积在骨骼中,或者通过尿液、汗液等排出体外。
6、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包括:摄入的钙量、膳食结构、维生素D的含量、身体状况(如怀孕、哺乳期、更年期等)、运动量等。
对于钙的吸收,需要合理安排膳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并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以维持钙的平衡和身体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钙的吸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摄入钙可能导致便秘、结石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量补充。
哪些食物影响钙的吸收?由于钙在体内发挥着多种生理作用,因此,如果缺乏钙就会影响健康。
长期缺钙和维生素D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骨软化、骨骼变形,严重者可导致佝偻病(O型腿、鸡胸等)。
那么哪些食物影响钙的吸收?影响钙质吸收的克星1、:植酸大米、白面:大米和白面中所含的植酸,与消化道中的钙结合,产生不能为人体所吸收的植酸钙镁盐,大大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
因此,孕妈咪可先将大米用适量的温水浸泡一会,这样米中的植酸酶将大部分植酸分解;而发酵后的面食分泌出植酸酶也能将面粉中的植酸水解,避免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2:草酸菠菜、苋菜、竹笋等蔬菜:后,很多孕妈咪开始注意多吃蔬菜水果。
但是,有些有涩味的蔬菜含有草酸,草酸在肠道中可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淀,影响钙的吸收。
因此,建议孕妈咪每天吃蔬菜、水果500~750克即可。
也可以将这些蔬菜用水先焯一下,去掉涩味后再烹饪。
3:磷酸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等: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钙∶磷比例是2∶1,然而,如果孕妈咪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使钙∶磷比例高达1∶10~20,这样,过多的磷会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
4:钠盐:孕妈咪摄入过多盐分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同时还可能导致人体骨骼中钙的更多流失。
这是因为盐中含有钠,而肾脏每天要把多余的钠排出体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就会同时耗损26毫克的钙。
所以孕妈咪饮食还是以清淡为主。
5:脂肪酸油脂类食物:脂肪分解的脂肪酸(尤其饱和脂肪酸)在胃肠道可与钙形成难溶物,使钙的吸收率降低。
因此,孕妈咪要合理安排好膳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东西。
这些食物中含有的物质会影响钙的吸收使补充的钙流失,因此长个关键期的孩子应该谨慎食用这些食物。
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健康饮食、儿童补钙保健品有效果吗的这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的近期更新吧。
各种钙吸收率钙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对于维持骨骼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各种钙吸收率及其影响因素,并为读者提供一些增加钙吸收的建议。
一、食物中钙吸收率的差异人们常常认为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食物之一,主要是因为其中的钙吸收率较高。
然而,除了牛奶之外,还有一些食物也含有不错的钙吸收率。
1. 奶制品:牛奶、酸奶、乳酪等奶制品中的钙吸收率较高,原因是其中的乳糖(乳糖是乳制品中的一种糖类)有助于钙的吸收。
2. 蔬菜:一些绿叶蔬菜如菠菜、芥兰等,含有较高的钙含量,但其钙吸收率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蔬菜中含有草酸盐等物质,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复合物。
3. 豆类及豆制品:大豆、黑豆、豆腐等豆类及豆制品中的钙吸收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植酸和草酸盐等物质,会阻碍钙的吸收。
二、影响钙吸收率的因素除了食物本身的性质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影响钙的吸收率。
1. 维生素D: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物质,它能够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和利用钙。
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吸收不良,进而影响骨骼健康。
2. 酸碱度:胃酸的存在有助于增强钙的吸收,而碱性环境则会降低钙的吸收。
因此,在饮食中保持适度的酸碱平衡有利于钙的吸收。
3. 年龄和生理状况: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的钙吸收率相对较高,而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吸收率较低。
此外,一些疾病和药物也可能影响钙的吸收。
三、增加钙吸收的建议为了增加钙的吸收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多晒太阳、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来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量。
2. 合理搭配食物:在餐饮搭配中,可以尽量选择含有高钙吸收率的食物,并避免过量摄入植酸和草酸盐等物质较多的食物。
3. 增加运动量:适当的运动能够刺激骨骼增生,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坚持适度的运动对于增加钙吸收有积极的影响。
膳食钙吸收的机制及影响因素高鹏【摘要】钙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中国居民膳食钙摄入量普遍不足.钙的吸收机制比较复杂, 其中维生素D通过诱导钙结合蛋白参与钙吸收过程,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也影响钙的吸收.膳食钙是人体获得钙的主要速径,而膳食中既包含钙吸收的促进因素也包含抑制因素.其中促进因素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C、蛋白质、糖类及脂肪,抑制因素包括过量饮酒、膳食纤维、草酸盐与植酸盐等.【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0(016)011【总页数】3页(P1666-1668)【关键词】钙吸收;维生素D;VDR基因【作者】高鹏【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51.1钙是体内含量最多而且是最活跃的金属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钙在人体内的总量为1200 g左右,其中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赋骨骼以硬度,只有 1%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参与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如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神经肌肉的应激性等。
膳食中钙长期摄入不足,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骨密度,对中老年人也会影响骨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1],中国居民膳食钙摄入量普遍偏低,平均摄入量仅为 0.398 g,为推荐摄入量的 50%左右。
乳类摄入量低,且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是影响我国居民钙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
现将膳食钙的吸收机制及影响其吸收的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指导和改善人群钙营养状况提供参考。
1 膳食钙的吸收机制膳食钙多以结合形式存在,其吸收前需经过胃酸作用,使钙元素游离出来才能被人体吸收。
钙吸收一般认为主要发生在酸度较高的十二指肠和空肠。
主要吸收途径包括可饱和的跨细胞途径和不饱和的细胞旁路途径。
1.1 钙的吸收机制1.1.1 可饱和的跨细胞途径跨细胞途径是一种主动吸收途径。
肠黏膜中有两种细胞,一种是杯状细胞,可产生黏蛋白覆盖肠黏膜;另一种是柱状细胞,它在结构上为不对称细胞,吸收功能主要由它来完成。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钙在人体内的吸收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钙吸收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分析钙吸收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钙吸收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钙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之一,对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钙的吸收主要通过小肠进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维生素D、饮食中钙磷比例、食物成分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纯净钙片- 维生素D3片- 草酸钙片- 磷酸盐片- 肉鸡饲料- 肉鸡- 饲养笼- 体重秤- 水分测定仪- 烘箱2. 实验仪器:- 高压锅- 研钵- 烧杯- 移液管- 滴定管- pH计- 恒温水浴锅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肉鸡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别为:- 对照组:喂食正常肉鸡饲料- 钙组:在饲料中添加纯净钙片- 维生素D组: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片- 草酸钙组:在饲料中添加草酸钙片- 磷酸盐组:在饲料中添加磷酸盐片2. 实验过程:(1)称量:实验开始前,称量每只肉鸡的初始体重。
(2)饲养:按照实验分组,将饲料分别喂给对应的肉鸡,饲养周期为4周。
(3)采集样品:在饲养周期结束时,从每组中随机选取2只肉鸡,进行屠宰,采集肝脏和肠道组织。
(4)测定:将采集的组织样品进行烘干、称量,测定水分含量。
然后,将烘干后的组织样品研磨成粉末,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钙的吸收率:表1 不同饲料中钙的吸收率| 组别 | 钙含量(%) | 吸收率(%) || ------ | -------- | -------- || 对照组 | 0.25 | 20 || 钙组 | 0.50 | 40 || 维生素D组 | 0.30 | 50 || 草酸钙组 | 0.20 | 10 || 磷酸盐组 | 0.15 | 5 |从表1可以看出,添加维生素D3的饲料组钙的吸收率最高,其次是添加纯净钙片的饲料组。
草酸钙和磷酸盐对钙的吸收有抑制作用。
人体钙流失的原因
1. 年龄增长:随着岁数的增长,人体的钙储备会慢慢减少。
2.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有氧运动会降低人体的钙储备。
3. 饮食不均衡: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会加速人体的钙流失。
4. 饮食过程中摄入酸性食物:酸性食物的过多摄入会使人体的钙离子浓度升高,导致骨质流失。
5. 慢性疾病:长期药物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病等疾病会加速人体的钙流失。
6. 长时间吸烟或喝酒:长期吸烟或大量饮酒会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加速钙的流失。
7. 长时间处于压力、紧张状态下:长期受到心理压力的人由于体内分泌失调,也容易加速钙的流失。
总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时补充足够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是预防钙流失的有效方法。
影响钙质吸收的原因有哪些?钙控制人体血压和心率,参与肌肉收缩过程,同时能够帮助调节神经系统。
缺钙可能引起体内平滑肌、心肌运动异常,使人体丧失运动协调机能。
那影响钙质吸收的原因有哪些?人体吸收钙受哪些因素影响(1)磷:膳食中磷的存在对钙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
因为钙吸收有赖于合理的肠道钙、磷比值,所以适当的磷摄入对钙的吸收非常重要。
但是当健康成人摄入磷量超过1克时,磷会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磷酸钙,阻碍钙离子在肠道的吸收。
举例来讲,牛奶中含量十分丰富,约为人奶的3-4倍,但由于其中磷含量过高,钙、磷比值不当,造成牛奶中大量的钙不易被吸收。
未被吸收的钙、磷存在于粪便中,使粪便燥结。
以牛奶喂养为主的婴儿容易发生钙缺乏,严重时可以导致佝偻病发生。
市场上一些较好的奶制品,采用了一系列科学的、巧妙的配方设计,使钙、磷比值基本为2:1,非常接近母乳中钙、磷比值,就避免了牛乳中的钙、磷比值不当、钙吸收率低的缺点,有利于钙在肠道的吸收。
(2)膳食中钙摄入量:与肠钙吸收率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
一般来讲,随着膳食中钙摄入量的增加,肠道吸收钙离子的量也相应增加。
但是由于肠道吸收的主动转运过程具有饱和性,所以正常人在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5毫克左右钙时,肠道钙离子吸收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
当摄入钙量达每日每公斤体重10毫克现代工艺将钙在体外活化呈解离状态的离子钙,即活性钙,在肠道的吸收率就比饮食中的钙或传统的钙制剂,如碳酸钙、乳酸钙等要高。
(4)胃肠道的主要生理状态:胃肠道的生理状态对肠钙吸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通过饮食摄取的钙首先受胃肠功能的影响,胃酸有溶解钙盐的功能,胃酸分泌的浓度和数量是否合适,将对钙吸收产生直接影响。
这主要是因为膳食中的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果钙盐在胃里的第一个分解步骤没有解决好,钙离子的下一步吸收就无从谈起。
因些,患有胃肠功能紊乱和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器质性疾病时,如果胃酸分泌不足,就势必影响食物中钙离子的解离,直接阻碍钙的消化吸收。
六大因素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中国预防科学院的殷泰安教授告诉记者,六大因素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1、年龄: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钙的吸收能力强,年龄增加,钙的吸收率就下降。
婴幼儿可高达5 0 - 6 0 %,儿童青少年3 0 - 4 0 %,成年人2 0 - 3 0 %, 中年人1 0 — 2 0 %, 6 0岁以上低于1 0 %。
所以从年幼开始,摄入足够的钙,对老年时的丹骼质量,有着深远的重大意义。
2、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保持血液中钙和磷的比例,使钙和磷能够钙化, 沉积在卄骼中,所以在补钙的同时,必须要有维生素D参与,钙才能被吸收利用。
如果没有维生素D参与钙的代谢,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将达不到1 0%。
3、愈是缺钙吸收率越好,机体不缺钙时,吸收率低,摄入多余的钙就从汗、尿中排除体外,形成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4、高脂肪膳食或对脂肪吸收不良时,会使钙与脂肪酸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而影响吸收。
5、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吸收不良时,情绪状态如紧张、抑郁、愤懑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6、含草酸髙的蔬菜,如芟白、竹笋、菠菜、觅菜可将钙结合为难溶解的草酸钙而影响吸收。
如果在下锅前,先在热水锅中焯一分钟,可使大部分草酸丢失。
食品多样化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文章导读众所周知。
人体中的钙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响人体的身高,同时钙在体内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这些功能对维护机体的健康以及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顺利进行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今天小编就是带着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促进钙吸收的方法,以便帮助大家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
专家指出,要想研究促进钙吸收的方法,首先要知道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以下因素可影响钙的吸收:(1)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在肠道的吸收。
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的有鱼肝油、鸡蛋黄、黄油、肝、奶等,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维生素D。
人的皮肤中含有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或阳光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因此,儿童经常晒太阳,对促进骨骼发育有益。
?(2)乳糖能促进钙的吸收。
由于乳糖和钙形成低分子可溶性络合物,促进了钙的吸收,因此乳糖可增加小肠吸收钙的速度。
(3)膳食蛋白质供应充足,有利于钙的吸收。
蛋白质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和精氨酸后,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因而利于钙的吸收。
?(4)适宜的钙、磷比值可促进钙吸收。
一般认为钙、磷比值在2:1益于钙吸收。
有的营养学家推荐,婴儿时期的钙、磷比值以1.5∶1为宜,1岁以后钙、磷比值维持在1∶1为宜。
动物实验证明:钙、磷比值低于1∶2时,钙从骨骼中溶解和脱出增加,严重时可导致骨质疏松症。
? ? ? (5)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均可增加钙的吸收,尤以赖氨酸作用最为明显。
氨基酸可与钙形成容易吸收的钙盐,故膳食中适量的蛋白质可增加由小肠吸收钙的速度,但是过量的蛋白质摄入,则增加尿钙排出。
(6)植酸盐、纤维素、糖醛酸、藻酸钠和草酸可降低钙的吸收。
它们均存在于常见的食物中,并可与钙形成不易被吸收的盐类。
菠菜、大蕹菜(空心菜)、苋菜等含草酸多的食物中的钙难于吸收,而且影响胃肠道内其他食物钙的吸收。
(7)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肪吸收不良,均可导致游离脂肪酸过多,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钙皂,从粪便中排出。
人体对钙的需要是可以通过食物获得的,但是钙在体内的吸收过程还会受到许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就比如说体内钙及维生素D的状态真也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程度,乳类制品的钙含量很大,在促进钙吸收方法之中就提出了在生活中要多食用乳类制品。
钙不易吸收的原因1. 钙呀,有时候真就像个调皮的小娃娃,不好吸收呢。
你想啊,要是身体里缺乏维生素D,钙就像没了导航的小汽车,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就像我朋友小明,天天喝牛奶补钙,可还是缺钙,一检查才知道是维生素D不足,钙在身体里瞎溜达,根本没被好好利用。
2. 钙不容易吸收,还有个原因是年龄。
人老了呀,肠道就像老化的机器,运转起来没那么灵光了。
就好比我爷爷,年纪大了,吃进去的钙,肠道就像个筛子有了大窟窿,好多钙都没被抓住就溜走了。
这时候,身体对钙的吸收能力就大打折扣喽。
3. 有些人的饮食习惯可真是钙吸收的“绊脚石”。
比如说高盐饮食,盐就像个霸道的小怪兽,它会让钙从尿液里跑出去。
我同事小王就是,顿顿重口味,吃了不少含钙的食物,可钙就是留不住,这多可惜呀!这钙啊,就像被盐赶出去的小可怜虫。
4. 你知道吗?过量饮酒也会让钙不好吸收。
酒精就像个捣蛋鬼,在身体里搞破坏。
我有个亲戚,酗酒好多年了,身体越来越差,钙流失特别严重。
这钙在他身体里,就像在地震中的房子里,摇摇晃晃的,根本没办法安稳地被吸收。
5. 钙在酸性环境下比较容易吸收,要是身体太碱了可不行。
这就好比钙是喜欢酸土壤的小花,碱土就像它的天敌。
我邻居张姐,特别爱喝苏打水,身体碱化了,钙吸收起来就很困难。
那钙在她身体里,就像鱼到了陆地上,不适应啊。
6. 某些药物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呢。
像有些抗生素,它们就像个捣乱的小贼,把钙吸收的正常通道给堵住了。
我同学小李生病吃了一段时间抗生素,结果缺钙了。
你说这钙本来好好的要被吸收,突然路被截断了,能不吸收不好吗?7. 缺乏运动也是钙不易吸收的一个原因。
身体就像个小工厂,运动就是让这个小工厂正常运转的动力。
我自己就是个例子,之前天天宅着,吃再多钙也感觉没补上。
钙在我身体里就像等着被加工的原料,可工厂停工了,怎么能被加工吸收呢?8. 膳食纤维虽然对身体好,但是吃太多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膳食纤维就像个贪吃的大胃王,它会和钙抢地盘。
2023年沈阳医疗事业编考试原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血液循环,以下哪项陈述是错误的?A. 动脉血中含有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B. 静脉血中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C. 血液循环的主要目的是向全身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D. 血液循环还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废物和二氧化碳2.在人体内,葡萄糖主要在哪种细胞内被氧化分解?A. 肌肉细胞B. 红细胞C. 肝细胞D. 神经细胞3.下列关于酶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B. 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但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C. 酶在人体内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影响新陈代谢的速度D. 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最佳温度和pH值为37°C和7.44.在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会导致下一个神经元的什么变化?A. 兴奋B. 抑制C. 无变化D. 神经元死亡5.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清除外来的病原体和体内的异常细胞C. 免疫系统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类型D. 免疫系统在人体内的作用是有限的,不会对自身细胞产生反应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A. 维生素D的摄入量B. 饮食中磷的含量C. 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D. 饮食中钙的含量2.下列哪些细胞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A. 内质网B. 高尔基体C. 线粒体D. 溶酶体3.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A. 饮食中维生素C的含量B. 饮食中植酸盐的含量C. 个体差异D. 饮食中铁的含量4.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 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只有一个裸露的DNA环状分子B. 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C. 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D. 原核生物没有膜结构,不能进行物质运输和能量转换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配子)形成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B.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信息的丢失或改变,从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C. 基因突变只会导致隐性基因变成显性基因,不会导致显性基因变成隐性基因D. 基因突变的发生通常是随机的,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营养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以下哪些?
A. 铁
B. 锌
C. 钙
D. 所有选项
答案:D
2.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A. 氨基酸
B. 脂肪酸
C. 葡萄糖
D. 核苷酸
答案:A
3. 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A. 促进钙的吸收
B. 促进铁的吸收
C. 促进脂肪的吸收
D. 促进蛋白质的吸收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
A. 柑橘类水果
B. 胡萝卜
C. 西红柿
D. 菠菜
答案:A, C
2. 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A. 维生素D
B. 磷
C. 镁
D. 钠
答案:A, B, C
三、判断题
1. 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
答案:正确
2. 所有的脂肪都是不健康的。
()
答案:错误
四、填空题
1.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
答案:水
2. 维生素B群包括B1、B2、B3、B5、B6、B7、B9和______。
答案:B12
五、简答题
1. 请简述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
答案: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也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
2. 请列举至少三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答案:全麦面包、燕麦和豆类。
六大因素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中国预防科学院的殷泰安教授告诉记者,六大因素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1、年龄: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钙的吸收能力强,年龄增加,钙的吸收率就下降。
婴幼儿可高达50-60%,儿童青少年30-40%,成年人20-30%,中年人10-20%,60岁以上低于10%。
所以从年幼开始,摄入足够的钙,对老年时的骨骼质量,有着深远的重大意义。
2、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保持血液中钙和磷的比例,使钙和磷能够钙化,沉积在骨骼中,所以在补钙的同时,必须要有维生素D参与,钙才能被吸收利用。
如果没有维生素D参与钙的代谢,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将达不到10%。
3、愈是缺钙吸收率越好,机体不缺钙时,吸收率低,摄入多余的钙就从汗、尿中排除体外,形成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4、高脂肪膳食或对脂肪吸收不良时,会使钙与脂肪酸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而影响吸收。
5、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吸收不良时,情绪状态如紧张、抑郁、愤懑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6、含草酸高的蔬菜,如茭白、竹笋、菠菜、苋菜可将钙结合为难溶解的草酸钙而影响吸收。
如果在下锅前,先在热水锅中焯一分钟,可使大部分草酸丢失。
食品多样化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