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受欢迎的原因上课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15.68 KB
- 文档页数:4
论韩剧在中国大陆的流行科文学院 08文秘2 陈雯 08830623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一体化,当我周围越来越多同龄朋友的兴趣停留在两个字“韩剧”上,当一部一部的韩剧以及经典对白被我们在生活上讨论引用的时候,当连我70几岁的外婆都迷恋一部《看了又看》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韩流风”已经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躺在沙发上看韩剧是一种幸福“这种思想也渐渐成了很多人所认同的一种生活态度。
为什么韩剧如此受国人所钟爱?为何韩剧在中国形成了一股一时间无法消除的情结?是不是该使中国内地的影视有所反思?关键词:韩剧中国大陆流行原因反思韩剧的攻城掠地,令人诧异。
我好欣赏一位网友编串的一段:“可是我们《看了又看》,不过是《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沉溺于家庭的琐碎,睡木地板,吃泡菜,在大家族里尊老爱幼。
或者我们听了又听,不过一曲《冬日恋歌》诉说着《蓝色生死恋》,《医家兄弟》挡不住《夏娃的诱惑》,终于《情定大饭店》。
即使是《明成皇后》也不过是《我的野蛮女友》,漫步在《帝王之路》。
而用御食征服所有人的《大长今》也只不过是一个灰姑娘,期待着像《巴黎恋人》那样的真挚爱情”。
据光明日报的一则新闻报道,“2002年,以悲情为主调的《蓝色生死恋》在我国21个电视频道播出,该剧风靡全国,观众不分老幼。
这一年,中国内地播放韩国电视剧数量达67部。
同年,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在中国上映,并创造了票房奇迹。
据发行方统计,该片当年的票房达上千万元。
2004年,韩国电视连续剧的出口额及其在电视广播文化产品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都进一步增加。
这一年,我国引进韩剧107部。
同年,韩国电影《丑闻》在上海电影节公映,参展的13部韩国电影,占了参展国产电影的一半。
” [1] 韩剧的流行原因究竟有哪些呢?一文化情感上的认同中韩两国的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由于战乱和灾荒等原因,从战国时代开始,两国人民就互相往来,甚至互有迁移.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以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也对韩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其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文化,教育乃至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无不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 [2]从电视剧中可以看到,韩剧津津乐道的几乎都是大家庭的琐碎生活,剧情绵长,我看的第一部韩剧是《顺风妇产科医院》里面人物各有特色,个性鲜明,围绕一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小到小孩美达,大到公公院长,都发生许多琐碎有趣的事情,又譬如中央台不断重播的"看了又看"堪称典范“,连我70岁的外婆也喜欢看。
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的传播学分析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的传播学分析导语:近年来,韩剧在中国的热播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不仅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也影响并改变了中国电视剧市场。
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对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展开分析,以探究其背后的传播机制。
一、韩剧故事情节的吸引力首先,韩剧在中国能够热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精彩的故事情节。
韩剧以浪漫、悲伤、喜剧等多种类型的剧情深深触动了观众的情感。
这些故事情节呈现了丰富的人物关系、复杂的剧情发展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使得观众无法自拔。
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得韩剧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代言作品,推动了其在中国传播的进一步开展。
二、精心包装的营销策略其次,韩剧在中国的推广背后有着精心包装的营销策略。
从预告片到海报宣传,韩剧制作方均采用了精美夺目的营销手段。
预告片通常会使用一些精彩的片段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对剧情产生好奇心。
在海报宣传方面,通过设计精美的海报,制作方能够更好地吸引目标观众的注意力。
此外,韩剧的宣传还经常采用明星代言、社交媒体推广等渠道,以增加剧集的知名度和观众关注度。
三、韩流文化的传播影响力此外,韩剧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热播,还与韩流文化的传播影响力密不可分。
韩流文化包含了韩国的音乐、电影、时尚、娱乐等多个方面,其中的韩剧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韩国艺人在中国的推广和互动,韩流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市场,并赢得了大批中国粉丝。
这些粉丝对韩剧的热爱不仅体现在观看上,还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积极传播韩剧的信息和感想。
通过这种粉丝传播的方式,韩剧得以在中国获得更广泛的关注。
四、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也是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的重要推动力。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观众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分享韩剧资源。
观众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观看韩剧,而不再局限于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
此外,互联网还带来了强大的社交媒体平台,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与其他观众进行互动,共同讨论韩剧的情节和人物。
韩剧何以如此风行?最简捷的答案就是,韩剧与本土电视剧相较有其过人之处。
因此,众多言论以为,国产剧应该在制作理念、影像技艺、剧情安排、甚至发行手段等方面向韩剧学习,走出国门。
显然,这是“成王败寇”的逻辑。
从电视剧本身来看,韩剧未必就更精良,就可以作为趋奉的楷模。
[1]还有许多的相关讨论,但大多止于面相,本文从文本互文性理论入手就韩剧的传播加以阐发。
一、理论视阈:电视文本与互文性法国文论家罗兰·巴特辨析了“文本”(text)与“作品”之间的两点区别。
[2]第一,作品是传统意义上“物化”的客观物品,而文本则是一个符号的结构。
这样,巴特就把研究的对象从文学拓延到大众文化的范围,因为电影、电视、广告等现代媒介作为视觉符号的结构,正是无法“握在手中”的文本。
第二,作品是作者独立完成的物品,而文本则是一个需要读者参与的开放场域,只有经过读者阅读以后,文本才算最后形成。
巴特把读者的接受视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这对于考察电视等大众传播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事实上,从制作到被观看,电视观众的意图一直就在被考虑、贯彻和实现。
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开始,经过法国文论家克里斯蒂娃和罗兰·巴特的阐述和丰富,文本的互文性理论逐渐成型。
“互文性”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之间发生的互文关系,而巴特则把互文性进一步普泛化,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
文化由一张复杂的文际网所组成,其中的文本最终相互指向,而不是指向现实。
在传统观念看来,作者是作品的派生物,如同上帝和基督的关系一样,巴特指出,既然尼采宣称上帝死了,那么作者也该寿终正寝了。
[3]如此以来,文本的源头就失去了依据和出处,那么究竟谁构建了文本?巴特回答说:“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
”[4]这一观点表明,作者并没有先在的、权威的地位,而是漂浮在已有文本(包括历时的和现时的)的海洋中;写作也成为对其他文本的一种引证和编织。
韩剧在中国流行的文化原因研究作者:朴龙杰来源:《大观》2016年第11期摘要:韩国电视剧在中国流行范围很广,大量的韩国明星为中国观众所熟知,本文结合韩剧特点,从流行文化的传播条件,以及多方面的维度来分析韩剧在中国流行的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韩剧;文化视角;共享性在90年代末期,中央电视台率先引入了韩剧,香港的凤凰卫视也是播放韩剧非常重要的平台,很多韩剧在中国取得了骄人的收视率,如《大长今》《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等,韩剧为什么能够在中国久盛不衰?首先是由韩剧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韩剧类型丰富,侧重展示多方位的社会生活及普通人的情感追求。
生活化的剧情、强烈的时代感、完美的画面、音乐的和谐、市场化的运作,这是其在中国风行的基础。
从过程上看,流行是传播的结果,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流行的传播方式不尽相同,在现代社会大多是从大众传播媒介传向社会大众的。
但无论如何,传播得以实现的条件是清晰的,这些条件运用的充分性决定了传播效果的好坏,从而也决定了是否流行和流行的程度。
韩剧得以风行也是受这些条件影响和决定的,我们从以下四个条件进行分析。
一、文化共享性文化的共享性是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首先韩剧的风行是由中韩文化的共享性决定的。
韩国的流行文化不是简单的传统的韩国文化。
它是中介文化,亚洲文化和欧洲文化融合改造过后递交的作业,是传统与现代的糅合。
最热门的风潮由欧美最先走进日本和韩国,再从那里分流,亚洲的时尚潮流多是从那里兴起并熏染了独特的理解后蔓延开来。
所以中国观众接受韩剧要有对这两种文化的理解和解读。
(一)中韩文化。
从地缘的角度上看,中韩两国同处于东亚地区,相似的地理因素孕育了许多共同的文化,因此存在文化的趋同性,文化起初、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相同之处。
儒家文化的影响,使两国同属于重人伦为内在本质的文化圈,并且深刻影响中韩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相近。
而交流和往来更加深了文化范围内的相互了解和学习,长此以往,中韩文化的共享性使中国人对韩国文化产生的心理认同。
韩剧风靡中国的原因及影响探析[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批中国观众的喜爱,中国的电视市场也掀起韩剧的热潮。
由于文化的相通性促成了韩剧传播的可能,以人为本的理念促成了韩剧的成功,和谐的现代价值观符合了时代特征。
韩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了人们的日常行为,对中国影视带来了有益影响。
[关键词]韩剧风靡原因影响近几年来,韩剧如同海浪汹涌而入,以不可阻挡之势全面进入中国的电视市场,掀起韩剧的热潮。
一大批韩国电视剧以制作精良、剧情一波三折、独具民族文化魅力等特色俘获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心。
如不断掀起收视浪潮的青春偶像剧《星梦奇缘》、《天桥风云》、《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夏娃的诱惑》(又名《爱上女主播》),近两年央视反复播出的家庭伦理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人鱼小姐》,以及一炮走红的《大长今》、《浪漫满屋》、《宫》、《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等等,韩剧之所以如此风靡,关键在于其传播的文化价值和生活理念与当下中国观众的需求相吻合。
一、文化的相通性促成了韩剧传播的可能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指出:“所有不属于我们这时代并且不属于我们的文化的艺术作品,都一定需要我们置身到创造那些作品的时代和文化里去,否则那些作品在我们看来就将是不可理解的,奇怪的,但却是一点也不美的。
”显然,了解作品所从属的文化状况成为了解作品的关键。
中国和韩国同处于东亚地区,在地缘上有一种亲近感。
历史上长期的友好往来和交流,使两国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有着共同的传统习俗,即同属于以重人伦为内在本质的汉字文化圈体系:而且,中韩两国文化背景相似,韩国也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清华大学传播系教授尹鸿博士也认为。
在跨国文化传播中,中韩存在着文化趋同性。
因此两国在文化根基、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相通之处,自然韩国文化产品很容易打动中国人的心。
与欧美文化、日本文化相比,韩国文化显得优雅而恬淡,和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比较相近,所以中国人容易产生心理认同,比较容易接受。
浅析韩剧在中国现象级传播的原因作者:王静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2期摘要:从1993年我国引进第一部韩剧到2019年末已经过去了26年,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末,《爱情是什么》、《星梦情缘》等韩剧的播出,韩剧才开始在我国掀起收视热潮,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引进的100多部韩剧获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是论影响力和人气其中最为成功的是《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这三部剧。
本文从韩剧的发展史、电视剧本身、中国受众的喜好以及传播的策略分析韩剧在中国现象级传播的原因。
韩剧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而是带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不仅成功的塑造了韩国的国家形象,也冲击了我国本土的电视剧的发展,韩剧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韩剧;文化出口;跨文化传播;电视剧对外传播我国关于韩剧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停留在表层的内容分析,随着韩剧的影响力的扩大,学者们开始研究现象的成因,研究的角度也不再是局限于内容层面的浅层次的分析,而是从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角度进行分析。
关于韩剧的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角度、电视剧营销的角度、传播学的角度、中韩电视剧对比的角度以及从受众的角度等进行分析,但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韩剧在中国的传播策略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更多的是集中于研究韩剧本身,比如韩剧的剧本、选用的明星、拍摄的画面质感、音乐等,同样秉承儒家文化的韩剧为什么在中国更受欢迎、它是如何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韩剧在中国的热播又对国产电视剧有何启发,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现象级”一词更多的出现在影视剧宣传和媒体传播中,媒体传播中的“现象级”更具有集中性、互动性、深刻性等特征。
[1]比如2013年播放的《来自星星的你》引发全民追剧的热潮,以及两年后播出的《太阳的后裔》在播放到第八集时爱奇艺平台的播放量就达到了8.2亿,堪称现象级。
“韩流”一词始于1999年北京记者形容韩剧风靡的现象,此后“韩流”一词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韩剧在整个亚洲的热播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韩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二是,韩剧本身的精良制作。
在文化产业方面,韩国政府全力支持文化产业。
政府将支持的重点放在文化产业链,即创作-开发-再加工-营销-配给的基础工作上。
不仅投入大量资金还培养了大批人才,如演员,编剧等。
伴随着韩剧的热播,在各国打开了观众心里的防线,接下来就是韩国文化在整个亚洲的流行。
如,韩国礼仪文化,语言文字,服饰,美食到旅游行业。
韩剧本身方面,一个好的剧本才是一部电视剧为人们所喜欢的根本。
在韩国形成了以编剧为中心的制作队伍,导演,和演员都要听取编剧的意见。
韩剧的根本其实是一些价值观的体现如孝顺,勤劳,善良,勇敢等。
这些都是东方文化的精华。
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韩流’打破传统媒体的利益局限,在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对其他国家的输出,形成了‘韩国文化热’,从产生至今,经久不衰,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在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韩国利用互联网及数字技术,对文本的制作方式进行创新,将文本的可开发价值开发到最大,掀起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持久动力。
韩剧在中国为什么会⽕?答⽑概问:⼀直以来韩剧、⽇剧在中国都很⽕爆,近些年泰剧也崛起了,那么国产剧在其他国家发展如何呢?为什么在别国就是⽕不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分解成三个分⽀来回答:1、韩剧为什么会⽕?(1)韩剧中俊男美⼥众多且情节梦幻⼤胆。
随着改⾰开放,各国⽂化元素不停的发⽣融合与碰撞,能引起审美取向共鸣的就蓬勃发展了起来,毕竟我国才发展不过三⼗年,并且这三⼗年主要着⼒于经济,⽬的是改善⽣活⽔平,⽽韩国作为与我国毗邻的亚洲国家,与我们有着同样的黄⽪肤,⿊头发,外形上也与我们国⼈极其相似。
韩国毕竟发展的年数⽐我们久远,他们在经济发展之后,⽐我们更早的关注于精神上的满⾜与建设,⼈总是要先填饱肚⼦之后才会开始关注⾃⼰的着装、外貌,乃⾄精神的满⾜。
⽽电视剧作为⼀种精神世界的产物,确确实实能满⾜很多⼈对于美好事物的幻想,谁能底⽓⼗⾜的说:我年轻的时候从没有梦想过⾃⼰是⽩雪公主或者⽩马王⼦呢?公主与王⼦相爱到⽼是我们做的频率最⾼的幻想,远⾼于数学考试100分!看来韩国很明⽩这⼀点,所以韩国的电视剧王⼦与公主或者灰姑娘的剧情居多,这类电视很好的满⾜于年轻⼈对于爱情与美好的幻想,受到追捧是⼀定的啦!其次,⼤家都知道韩国的整容多么发达,先天不美的后天⼀样可以很美,偶像剧中的俊男美⼥越多越能博⼈眼球,这源于⼈类对美好事物⼀种本能上的追求。
所以不只是中国⼈,只要是⼀个正常的⼈类,都会本能的对美有⼀种孜孜不倦的追求。
韩剧剧情不赖且美⼥帅哥们赏⼼悦⽬,何乐⽽不为呢?⽽帅哥美⼥作为⼀种美的代表,⾃然会受到不分国界的追捧。
这是第⼀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2)对韩国的好感。
⼤家想到韩国,应该会想到韩国的化妆品、可爱甜美的服饰、还有那令⼈⼼驰神往的整容吧,不管你嘴上多么不屑明星整容,但是只要你资⾦⾜够,你绝对是80%想去整,65%会去整的,谁不爱美呢,爱美是每⼀个⼈的天性,所以整容的天堂——韩国。
在每个⼈的眼⾥都带上了⼀种耀眼的光环,因为美,所以你会对这个国家有好感,因为好感,所以你愿意去看,去追捧它的电视剧,更何况它的电视剧其实还蛮好看的呢!(3)我国⼈有⼀点点的崇洋媚外。
韩剧热播的原因分析韩国电视剧,简称韩剧,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
韩剧的模式是边拍边播,主要类型是爱情,其次有喜剧、奇幻、穿越、动作、侦探、复仇、悬疑、校园、职场、史剧等。
1962年1月19日,韩国首部电视剧,KBS电视台制作的《我也要做人》播出。
1987年MBC电视台制作播出电视剧《火鸟》,标志着迷你剧这一形式的诞生。
2000年后,以《蓝色生死恋》《大长今》《冬季恋歌》《我叫金三顺》《天国的阶梯》《对不起,我爱你》《浪漫满屋》《我的女孩》《豪杰春香》《魔女幼熙》《花样男子》《原来是美男啊》《秘密花园》《dream high》《城市猎人》《拥抱太阳的月亮》《屋塔房王世子》《仁显王后的男人》《请回答1997》《灿烂的遗产》《想你》《那年冬天,风在吹》《主君的太阳》《听见你的声音》《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匹诺曹》《healer》《Kill Me Heal Me》为代表的韩剧更是风靡世界各地。
韩剧发展成长历史韩剧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
1945年,韩国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独立,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韩国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期。
在此环境下韩国于60年代相继成立了几家广播电视台,开始制作播出爱情片。
1962年1月19日韩国第一部电视剧,KBS电视台制作的《我也要做人》播出,随后第一部日剧《下着雪下着雪》,第一部历史剧《童养媳》以及第一部家庭剧《继母》也相继播出。
1987年MBC电视台制作播出电视剧《火鸟》,标志着迷你剧类型的诞生。
进入90年代,韩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对韩国电视机构与电视剧的制作环境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电视剧的制作方式更加依赖市场,电视剧的内容和题材也有了突破性发展。
1990年韩国政府修改了电视法,缩小了KBS的规模,对民营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采取了鼓励的政策。
1990年年底,民营的SBS电视台成立,电视剧的制作更加社会化也更具竞争性。
1992年MBC播出的《嫉妒》揭开了韩剧新类型——青春偶像剧的帷幕,随后的电视剧《爱的火花》《医家兄弟》《星梦奇缘》等延续了这一风格,并获得了众多年轻观众的青睐。
浅析韩剧在中国现象级传播的原因韩剧具有独特魅力。
韩剧在剧情、角色设定、视觉呈现等方面独树一帜,贴近观众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需求,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韩剧常常以浪漫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韩剧也注重细节营造和美学表达,制作精良,展现了独特的东方美学和审美观点,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美感的享受。
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推动了韩剧的传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观众们可以方便地分享自己对韩剧的喜爱和观后感,与其他观众交流和互动。
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为韩剧讨论的重要场所,观众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和获取更多关于韩剧的信息,也可以和其他观众分享自己的喜好和观点。
这种互动和参与感大大增强了观众的忠诚度和粘性,也促进了韩剧在中国的传播。
文化共鸣也是韩剧在中国传播的原因之一。
韩剧中的价值观和文化元素与中国观众的文化背景和情感需求有所契合,产生了文化共鸣。
许多韩剧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与中国观众的亲身经历和现实生活有着共通之处。
这种文化共鸣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和认同感,从而更加喜爱和关注韩剧。
韩剧中的部分特有的文化元素,如韩式烹饪、时尚潮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流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韩剧在中国的传媒渠道多样化。
韩剧通过电视台、网络视频平台等多个渠道进行传播,不仅覆盖了广大的电视观众群体,也满足了年轻一代观众习惯在线观看的需求。
中国的视频平台如腾讯视频、爱奇艺等也积极引进和播放韩剧,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丰富的观剧体验。
一些韩国艺人在中国的活动和代言也进一步推动了韩剧在中国的传播。
韩剧在中国现象级传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韩剧具有独特吸引力和魅力,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促进了韩剧的传播,文化共鸣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传媒渠道的多样化也推动了韩剧在中国的传播。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韩剧在中国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韩剧受欢迎的原因
韩剧在我国受欢迎的原因
前一段时间,《太阳的后裔》在我国热播,爱奇艺也由此获得巨大利润。
我周围很多同学甚至老师都在谈论这部韩剧,表达着自己对这部剧的痴迷程度,我也不例外。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的电视剧频频出现,甚至同一时间段可能会同时播出很多新的电视剧,但是由于数量太多,鱼目混珠,所以国产剧很少有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的,我身边总是有很多同学会吐槽那些电视剧(《琅玡榜》和《欢乐颂》例外)。
我记忆中看的第一部韩剧应该是《浪漫满屋》。
虽然自己当时年龄还比较小,但是这部电视剧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小时候看过的国产剧肯定比韩剧多得多,然而迄今为止,我记忆中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只有韩剧《浪漫满屋》和国产剧《小李飞刀》,由此可见这部剧给我的印象之深。
《浪漫满屋》是根据韩国元秀妍同名漫画改编的,讲述了菜鸟小说家韩智恩与高傲的超级巨星李英宰在种种阴差阳错下协议结婚,并一起生活在Full House里发生的各种故事。
这部电视剧也是韩剧由悲剧向喜剧转型的开端。
然后给我印象比较深的韩剧就是《来自星星的你》和《继承者们》,虽然这两部韩剧在我国热播的时候我正在读高三,所以学习比较辛苦,但是周围走读的同学每次晚上回到家还是会熬夜把更新的剧集看完,然后第二天早上或是课间的时候就会互相讨论剧情,每次听着他们在那里讨论我都很激动,总要凑过去认真听他们说当天的剧情。
我周末回家之后也会迫不及待地把一周更新的都看完。
尤其是《来自星星的你》,在当时迅速风靡整个亚洲,仅我国地区网络播放量就超过了60亿,成为当时有史以来唯一一部百度指数破400万的韩剧,被认为是“中国拥有社交媒体以来最被热议的韩剧”,不仅在两会受到关注,还登上美国《华盛顿邮报》头版等杂志,得到中韩两国领导人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首肯。
直到现在,在课堂上,有的老师和同学还会提起这部电视剧。
进入大学之后,大家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了,所以我周围追剧的同学也更多了,当然也有很多追韩剧的同学。
由于我不怎么追韩剧,所以他们总是会向我推荐《匹诺曹》《蓝色生死恋》等等。
我只是看了《蓝色生死恋》,而且看了好几次,每次都会被剧情感动得痛哭流涕。
虽然《蓝色生死恋》是一个很早的电视剧了,但是我感觉这部韩剧真的很经典,主人公之间感情的纯洁、感情之深,令我非常感动。
特别是最近《太阳的后裔》在我国又热播,这部电视剧的每一集,每一分钟我都看了。
它的开端就深深吸引了我,虽然中间有两集我感觉不是很吸引我,但是总体我还是特别喜欢这部电视剧的,身边很多同学亦是如此,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甚至也说自己喜欢看这部韩剧。
综上,由于很多韩剧在我国都很受电视剧观众的喜欢,而我自己也喜欢看各种电视剧,所以我想简单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来分析一下韩剧在我国这么受欢迎的原因。
我认为,韩剧在我国受欢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除了家庭剧外,韩剧的剧集一般都比较短,大多数总共就十几集。
几乎我问的周围所有喜欢看韩剧的人说到为什么喜欢韩剧时都会说到这一点。
剧集短,所以能够比较快地看完,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也不会感到厌烦。
不像国产剧四十多集一直追下去,还没有看到大结局就不想继续看下去了。
第二,韩剧现在大都是喜剧结尾,传达一种善良和美好,而不是像我国的电视剧是通过剧情揭露某种社会上的不好的现象。
在我国比较受欢迎的大都是青春偶像剧和家庭伦理剧,这些电视剧的剧情都通过友情、爱情、亲情等,来赞颂人性的美好;通过真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来传达真善美;剧情简单但是充满浪漫温馨,而且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以《太阳的后裔》为例,剧中的柳时镇是一名大尉与上士徐大荣因为打伤的小偷偷拿了徐大荣的手机而前往医院。
柳时镇被医生姜暮烟误认为是黑帮老大,因此姜暮烟开始并不看好柳时镇。
但是后来姜暮烟了解了柳时镇的真实身份,二人在这次误会中一见钟情。
在他们谈恋爱的过程中,柳时镇多次因为临时接到任务,导致他们的约会泡汤,而且由于军事行动牵扯到国家机密,还不能如实告知姜暮烟,因此他们之间也产生过矛盾。
在他们两个先后被派去乌鲁克执行不同任务一起经历风险的过程中,他们的感情也随之升温,最后柳大尉在朋友的帮助下死里逃生,他们甜蜜地在一起了。
而刚开始由于身份相差悬殊所以父亲一直不同意的徐大荣和尹明珠也经过尹明珠父亲的同意,而幸福地在一起了。
这部电视剧所诠释的友情和爱情以及爱国之情都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剧中的柳时镇与徐大荣以及他们团结战队中的其他成员都很看重彼此之间的情谊,一人有难,大家都来支援,而且十分热爱祖国,严格负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在做什么,接到任务都会无条件服从,也会誓死保守祖国的秘密,即使是自己相爱的恋人也绝不会告诉;剧中两对主人公之间的爱情虽然过程都很艰辛,但是最后都幸福地在一起了。
这些都让我感触很深,既钦慕他们那种对国家的热爱忠诚,也向往他们那样浪漫甜蜜的爱情。
第三,韩剧的剧情有的给人感觉很真实,而且剧情很能反映生活,能够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
剧情真实,会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好像剧中的角色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剧中的故事就是自己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就会吸引观众一直继续看下去。
就像《太阳的后裔》中姜暮烟明明很有实力,完全早就应该可以被评为教授的,却因为没有背景,家中并非有权有势,而连续几次都未能如愿;姜暮烟的上级喜欢姜暮烟,因为姜暮烟不答应他,他就公报私仇,派姜暮烟到乌鲁克——一个经常发生战乱、卫生条件很差、非常贫穷的地方当志愿者······在现实生活中公报私仇、因为没有背景而靠自己的真正实力很难晋升职位等类似的事情非常常见,所以这些情节都会给观众一种很真的感觉,更能走进观众的心里去,更能给观众一个深刻的印象,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第四,韩剧一般是边拍边播的,所以可以根据观众的口味来适当调整剧本,从而增加受欢迎的角色的戏、增戏或删戏等等,所以更加灵活多变,符合观众的想法。
第五,韩剧的开始就很吸引人。
国产电视剧很多都是开始平淡无奇,感觉比较无聊,要坚持看几集才到精彩的地方,所以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部又一部的新剧总是频频出现,大家的心情感觉也比以前浮躁些许,根本就没有耐心看下去,所以可能就不会再看这部电视剧了。
然而,韩剧这一点和国产剧有很大的不同,韩剧在一开始就很有趣,能一下子吸引观众的兴趣,就像《太阳的后裔》一开始就以柳时镇和徐大荣在街上偶遇小偷,手机又被偷走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事件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让观众想不看都难。
第六,韩剧的男主女主都是颜值、人气很高的。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一部有高颜值的电视剧肯定会首先引人注目。
现在看电视剧的途径早就已经不再只
有电视机了,当今互联网技术这么发达,大家都在手机或电脑上通过爱奇艺、优酷等影视app看电视剧,观众的文化消费能力越来越强;而且现在年轻的观众也有很多,电视剧中“小鲜肉”的魅力正在逐渐超过“大叔”,娱乐有趣的特点逐渐超过严肃思考。
这一点从《太阳的后裔》以及我国之前热播的电视剧《琅玡榜》《伪装者》等都可以反映出来。
结合韩剧在我国这么受欢迎的原因,我觉得大多数观众还是比较“花痴”的;有时候越简单、越平凡、越真实,反而更能吸引观众;“人之初,性本善”,大多数观众都喜欢传达真善美,表达人性的善良、美好类型的电视剧,就像那些歌曲选秀类的节目中,选择温情路线歌曲的歌手总是会给评委和听众很大的感动和很深的印象,而可能获得好评。
因此,我国的电视剧不能只追求数量,而也应该注意提高电视剧的质量,根据观众的喜好,多传达一些真善美的东西,而不是总是揭露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恶习,这样只会让大家生活得更加不安。